音频设备

搜索文档
义乌商家提前接到了美国的圣诞订单,外贸需求究竟如何?
第一财经· 2025-06-19 19:53
圣诞旺季提前 - 外贸圣诞旺季大幅提前近2个月 美国大客户订单在6月上旬基本补完 圣诞装饰袜等订单意外提前 [1] - 圣诞袜等季节性产品通常9月补货 今年大中型客户5月就提前下单 阿里国际站"外贸618"首日美国圣诞产品订单增幅超50% 节庆商品同比激增120% 玩具类订单量同比翻6倍 [2] - 义乌圣诞用品出口交货期普遍提前1-2个月 因国际运输时间拉长 1-4月义乌圣诞用品出口额达3.1亿元 同比增长107.4% [3][6] 需求与关税影响 - 圣诞季整体需求相对平稳 高附加值行业对美出口占比近一半 电气设备 消费电子等行业受高关税影响有限 [7] - 美国关税对义乌圣诞用品出口直接影响"可忽略" 全球客商提前下单主因海运时间拉长导致交付不确定性增加 [6] - 5月中国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12% 对美出口下滑 上海至美西海运运价单周下跌26.5% 至欧洲运价上涨10.6% [8] 企业应对策略 - 企业通过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应对关税 无锡双珍针纺织上半年销量增50% 开发冷感功能性面料夏季宠物用品 [10] - 供应链优化措施包括抽真空压缩产品体积降低运费 主动引导客户接受高附加值产品 每月制作新品册匹配区域客户偏好 [9][10] - 多元化市场布局加速 徐州海兰特桑拿设备开拓欧洲 澳大利亚及国内市场 音频品牌海菲曼海外营收占比超60% 在欧美日高端市场占亚马逊近四成份额 [11][12] 中国制造竞争力 - 中国制造仍具不可替代性 普通款袜子以"量大价优"取胜 同时提升纱线功能性与设计包装环节附加值 [11] - 头部出海品牌通过专利技术壁垒和品牌溢价抵消关税成本 泡泡玛特拉布布IP海外销售额增长超60% 5月搜索热度超Hello Kitty [12] - 中国品牌出海模式升级 海菲曼采用"技术+文化+运营"三位一体 直接攻克欧美日高端市场 [11][12]
出资10亿元!东莞一企业拟收购德国音频巨头
南方都市报· 2025-06-13 16:59
收购交易概述 - 佳禾智能全资子公司佳禾国际拟以1.2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收购德国高端音频设备制造商beyerdynamic GmbH & Co KG(BD KG)的全部有限合伙权益、股份及股东借款 [1] - 交易协议已于6月5日签署,目前正在进行标的公司审计评估工作,后续需履行内部审议程序及中国境外投资主管部门审批 [4] 标的公司BD KG分析 - BD KG成立于1960年,定位高端音频领域,产品线覆盖专业创作耳机、游戏耳机、无线音频设备等,销售网络遍及欧洲、美国、中国等主要市场 [1][5] - 2024年实现营收8445.1万欧元(同比+16.6%),净利润854.3万欧元(2023年亏损505.1万欧元),EBITDA达1028.1万欧元(2023年为-238.5万欧元) [5][7] - 以德国制造工艺和音频技术创新著称,多次获得国际设计奖项,在专业耳机市场具有高品牌知名度 [5] 佳禾智能战略协同 - 收购将补充公司在专业级耳机领域的技术与产品线,提升全球市场份额 [9] - 双方可在市场拓展、技术互补、供应链优化等方面形成协同,助力公司扩大品牌业务收入规模 [1][9] - 佳禾智能2024年营收24.67亿元(同比+3.76%),但净利润同比下滑68.85%至0.41亿元,2025年Q1营收4.87亿元(同比+8.95%) [7] - 公司现有产品包括TWS耳机、骨传导耳机、智能音箱及VR/AR眼镜等智能穿戴设备,2019年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7]
佳禾智能20250610
2025-06-10 23:26
纪要涉及的公司 佳禾智能、华西电子、拜亚动力、Nothing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收购拜亚动力** - **交易情况**:2024年10月开始接触并充分论证谈判,聘请专业机构尽调结果符合预期,虽拜亚动力2023年亏损但2024年利润恢复正常,收购旨在提升品牌效应、减少ODM模式毛利率下降问题及业务协同[3] - **选择原因**:ODM模式毛利率下降,公司想向下游品牌商发展提升盈利能力;选择细分高端品牌可减少与现有客户冲突,实现消费电子与专业高端领域互补;拜亚动力股东因个人原因出售[5] - **出售原因**:拜亚动力由家族成立,部分后代不愿从事该行业,部分股东无后代继承家族事业,非品牌本身问题[6] - **整合计划**:管理团队短期内不变,华西电子派人参与管理并设定KPI指标,增加财务类专业人员,沿用拜亚现有管理人员,核心岗位放置自己的管理人员[4][11][16] - **对代工业务影响**:拜亚动力在专业级产品领域出色,消费级市场占比小,形成差异化,收购不会对现有客户造成重大冲击,且与客户沟通暂无负面反馈[15] - **整合阻力**:有海外客户合作经验,关注公司控制及运营问题,目前暂无突出难题[16] - **减持公告与收购事件关系**:减持公告与收购事件无关联,是监管部门按股东申请时间安排发布[7] - **美国337条款被告名单影响**:公司仅为OEM生产眼镜前期几百台产品,原材料由客户提供,未参与知识产权设计,要求客户变更信息剔除名单,对公司无实质影响[8] - **AI眼镜项目**:成立专门团队元启,近10个产品在开发,预计年底结束开发周期,两三家实力较强客户对市场有信心,2026年销量10 - 20万台,销售额2 - 4亿元[9] - **美国关税问题影响**:当前无实质性影响,处于后关税调整期,将可能受影响订单转移到越南生产[10] - **产能布局**:2024年产能主要在国内,越南占比约15%,2025年越南产能将增至25% - 30%,越南营收约四个月可覆盖出口美国成本[12] - **ODM模式与品牌运营平衡**:公司有规模化生产能力,拜亚动力产品在德国生产,收购提升技术能力,实现两者协调发展促进盈利增长[13] - **光学领域发展计划**:前期与优质供应商合作,根据市场情况考虑是否进行供应链收购,目前无法确定[14] - **行业景气度**:可穿戴产品预计快速增长,消费电子整体景气度逐步恢复,国际形势稳定、关税问题不严重时,国外市场价格受关税影响小,消费者购买欲望不受显著影响[4][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年第二季度华西电子传统主业下游需求暂无具体数据分享[17]
深圳文博会江苏参展企业展示|从追赶到超越,海菲曼“声”震全球
江南时报· 2025-05-27 22:37
在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上,工信部首批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昆山海菲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海菲曼),携全球顶尖声学技术登陆江苏馆。"在全球300美元以上高端耳机市场,海菲 曼以中国品牌第一的姿态跻身前列。国外很多格莱美获奖者都是我们的'粉丝'。"海菲曼总经理助理孙 婧怡表示。 在海菲曼展台,观众可近距离感受声学"黑科技"。全球静电耳机巅峰之作Shangri-La(香格里拉),以 超强细节解析力还原交响乐现场的震撼声场;SUSVARA Unveiled旗舰平板耳机,凭借全新"无格栅"设 计带来的极致声场表现,让音符流淌出更真实的质感。相对于普通的大众消费级耳机,"发烧级"耳机优 先考虑保真度,其研发、生产对技术要求较高。用"为发烧而生""小体量大能量"来形容海菲曼一点都不 为过,原因就在于其深耕超高端HIFI(高保真)音响领域。从打破欧美技术垄断到构建全链路国产化布 局,海菲曼不仅让中国声学首次跻身世界顶级阵营,更通过"科技+文化"的跨界创新,成为中国"文化出 海"的创新范本。 这一成绩源于其20年深耕声学领域的技术积淀——当欧美企业以专利壁垒垄断行业数十年,海菲曼董事 长边仿博士于2005年 ...
近8年来最大手笔!三星电子15亿欧元拿下德国FläktGroup
国际金融报· 2025-05-14 14:54
三星电子收购FläktGroup - 公司以15亿欧元收购德国通风装置公司FläktGroup全部股份 这是自2016年80亿美元收购哈曼国际以来最大海外并购 [1] - FläktGroup拥有100多年技术积累 专注于创新节能空气解决方案 服务客户包括数据中心 博物馆 医院等近60家大型企业 含道达尔等顶级客户 [1] - 公司目标2025年暖通空调业务收入增长30%以上 预计AI等技术将推动数据中心散热需求持续增长 [1]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AI热潮推动数据中心制冷需求激增 此次收购有助于提升公司在暖通空调市场竞争力 对抗LG电子等对手 [2] - 公司过去一年因未及时应对AI半导体市场变化 在智能手机 电视等领域表现不佳 成为去年表现最差科技股之一 [2] - 原CEO承认大型收购项目进展不顺 但强调持续推进并购战略 [2] 音频业务扩张 - 子公司哈曼国际以3.5亿美元收购Masimo旗下高端音频业务 新增宝华韦健 天龙音响等奢侈品牌 [3] - 哈曼国际已拥有JBL 哈曼卡顿等品牌 便携音响市场份额约60% 此次收购将进一步巩固全球消费音频领导地位 [3] - 全球消费音频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608亿美元增至2029年700亿美元 收购将强化智能手机 车载音响等领域技术竞争力 [3]
漫步者:招商证券、北京暖逸欣私募基金管理等多家机构于5月7日调研我司
证券之星· 2025-05-09 18:1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9.43亿元,同比增长9.27%,毛利率40.35%,同比增加3.02% [2] - 耳机耳麦系列收入18.41亿元,同比增长2.79%,毛利率39.61%,同比增加3.17%;音响系列收入9.97亿元,同比增长20.39%,毛利率41.31%,同比增加2.85% [2] - 内销收入23.12亿元,同比增长11.57%,毛利率39.73%,同比增加3.53%;出口收入6.31亿元,同比增长1.61%,毛利率42.62%,同比增加1.49% [2] - 2024年归母扣非净利润4.29亿元,同比增长13.66% [3]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6.58亿元,同比下降3.04%,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6.53%,毛利率40.94%,同比增加1.64% [5] 产品与技术进展 - 推出空间音频电竞头戴式耳机,支持360°头部追踪和"零"延时技术 [3] - 花再子品牌发布Halo Nano音响,搭载"深渊氛围灯"设计 [3] - 无线耳机新品蓝牙版本迭代至6.0,配合自主APP实现多国语言实时转译功能 [3] - "漫步者摘要提取算法"和"漫步者机器翻译算法"完成国家网信办备案 [3] 市场战略与品牌布局 - 开放式耳机(OWS)为2024年重点投入方向,已推出十余款产品覆盖耳挂式、后挂式、耳夹式等形态 [4] - 多品牌矩阵包括Hi-Fi音响品牌"IRPULSE"、电竞品牌"HECTE"、时尚科技品牌"花再"等 [4] - 计划持续加大开放式耳机在各价格段、子品牌的投放力度 [4] 机构预测与市场数据 - 90天内4家机构给出评级,其中买入2家、增持2家,目标均价17.48元 [6] - 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区间5.18亿-7.02亿元,2026年6.12亿-8.51亿元 [7]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304.29万元,融券净流出114.46万元 [7]
德国竞争监管机构因价格操控对森海塞尔、索诺瓦处以罚款
快讯· 2025-05-07 16:25
德国竞争监管部门联邦卡特尔局7日公告称,对德国音频设备企业森海塞尔和瑞士听力保健解决方案供 应商索诺瓦集团以及三名涉嫌操纵价格的员工处以总额近600万欧元的罚款。卡特尔局称,制造商与其 零售商达成固定零售价格协议,使价格竞争受到严重阻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
加来众科2025年第一届营销闭门特训营圆满落幕,共谋发展新蓝图!
搜狐财经· 2025-04-28 19:26
4月18日下午,参会嘉宾陆续抵达酒店,稍作休整后,迎来了精心筹备的欢迎晚宴。 在轻松热烈的氛围中,嘉宾们畅所欲言,初步建立起彼此之间的联系,也为第二天的特训营交流奠定了 良好基础。 一、 DAY 1 · 欢迎晚宴 初见如故 二、DAY 2 · 干货不断 共启新篇 4月18-19日,"加来众科2025营销闭门特训营"在热烈氛围中圆满举行。本次为期两天的线下交流会汇聚 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合作伙伴、主播代表与行业专家,共同探讨行业趋势、产品应用与营销方向,现场干 货不断,亮点频出。 01 公司简介——从专注音频到多元内容生态 会议伊始,由加来众科创始人陈燕山先生亲自为大家带来公司发展介绍。从成立之初专注于声卡、麦克 风等音频设备的研发生产,到如今打通直播设备全链路生态,加来众科始终以"服务内容创作者"为核 心,坚持技术创新与市场导向并重。 目前公司已形成覆盖产品研发、内容合作、渠道支持等多维体系,并与多个平台、多位头部达人建立长 期合作,为主播成长和内容创作提供坚实后盾。 02 2025营销方案——聚焦内容共创,实现共赢目标 紧接着,公司创始人继续为大家讲解了2025年度的营销规划方向。面对日趋成熟的内容生态与日新月 ...
2024年, 全球个人智能音频设备市场实现11.2%的增长,厂商差异化策略推动行业创新
Canalys· 2025-03-03 17:20
全球个人智能音频设备市场概况 - 2024年全球个人智能音频设备出货量达4.55亿台 同比增长11.2% 中国和新兴市场(亚太、拉美、中东和非洲)为主要增长区域 [1] - 大中华区以22%增长率领先 亚太地区(19%)、欧洲中东非洲地区(10%)和拉美地区(7%)紧随其后 [2] - 2025年市场预计达5亿台 厂商需制定涵盖技术开发、生态系统合作和场景化应用的全面战略 [4] 厂商竞争格局 - 苹果以18%市场份额保持领先 但出货量同比下降6.1%至8180万台 三星以8.3%份额位列第二 同比增长8.5% [5] - 小米增长迅猛 出货量达2680万台 同比增长54.9% 市场份额升至5.9% [5] - 专业音频厂商(索尼、Bose、漫步者)合计占据无线头戴式耳机市场25%份额 通过高解析度认证和流媒体合作瞄准高端市场 [1] TWS细分市场表现 - 全球TWS出货量达3.316亿台 同比增长12.6% [7] - 苹果TWS市场份额23.1% 但出货量同比下降6.5%至7650万台 [7] - 华为TWS增长显著 出货量1480万台 同比大增59.2% [7] 技术发展趋势 - AI应用聚焦三大方向:健康监测(听力评估、姿势检测)、自适应音频技术(智能降噪)、实时翻译功能 [3] - 新兴厂商通过开放式耳机设计切入运动健康领域 并与AI技术公司合作开发翻译功能 [2] - 生态系统厂商(苹果、小米、华为)强化软硬件协同 专业音频厂商专注音质提升 [1] 厂商战略分化 - 苹果通过自研芯片实现跨设备连接 整合空间音频与Apple Music打造高解析度体验 [1] - 中国厂商(小米、华为)依托IoT生态协同提升用户体验 [1] - 新兴品牌(韶音、Cleer、Oladance)采用差异化定价和区域定制策略快速扩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