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

搜索文档
李宁(02331.HK)25Q2流水点评:折扣加深 库存改善 预计下半年增加费用投放
格隆汇· 2025-07-16 11:24
经营数据 - 2025Q2李宁(不含young)全渠道零售流水同比增长低单位数,其中线下渠道流水同比下滑低单位数,电商渠道流水同比增长中单位数 [1] - 线下渠道中直营流水同比下滑中单位数,批发流水同比增长低单位数 [1] - 截止25Q2末,李宁主品牌店铺数量6099个,较上季末净增11个,较上年末净减18个 [2] - 直营店铺1278家,较上年末净减19家,批发店铺4821家,较上年末净增1家 [2] - 李宁young店铺数量1435个,较上季末净减18个,较上年末净减33个 [2] 品类表现 - 25Q2跑步、健身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高单位数,运动生活同比持平,篮球同比下滑20% [2] - 户外及羽毛球等细分品类增势较好 [2] - 公司签约球星杨瀚森入选NBA波特兰开拓者队,计划跟进NBA夏季联赛、常规赛、全明星赛事等重要里程碑匹配相关产品 [2] 营销与研发 - 2025年1月公司签约成为中国奥委会官方合作伙伴,预计下半年将增加奥委会合作相关、成都世界运动会、米兰冬奥会出征等相关费用投放 [3] - 公司计划升级迭代科技产品矩阵,2026年预计在奥委会资源加持下进一步发力 [3] 折扣与库存 - 25Q2基于销售承压环境加深折扣带动销售,预计下半年这一趋势将延续 [3] - 25Q2库销比4个月左右、环比降低,库存控制良好 [3] 盈利预测 - 将25-27年归母净利润从24 5/27 1/30 2亿元下调至23 1/26 0/29 3亿元 [3] - 对应PE16/15/13X [3]
李宁(02331):25Q2流水点评:折扣加深,库存改善,预计下半年增加费用投放
东吴证券· 2025-07-15 17: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2李宁(不含young)全渠道零售流水同比增长低单位数线下/电商渠道有不同表现主品牌和young店铺数量变化符合预期预计下半年增加新开店 [7] - 跑步、健身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高单位数运动生活同比持平篮球同比下滑20%户外及羽毛球等细分品类增势较好签约球星杨瀚森加入NBA有望提振篮球品类表现 [7] - 预计下半年 - 2026年加大奥运 + 科技相关营销和研发投入2025年下半年增加相关费用投放2026年在奥委会资源加持下进一步发力 [7] - 25Q2折扣同比加深预计下半年延续库存环比降低库销比4个月左右库存控制良好 [7] - 展望下半年销售面临挑战折扣及毛利率可能承压奥运 + 科技相关费用投放将加大下调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但长期看奥委会合作资源有望赋能品牌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收盘价16.06港元一年最低/最高价12.56/21.00港元市净率1.45倍港股流通市值37,809.19百万港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10.10元资产负债率26.90%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均为2,584.81百万股 [6] 公司经营数据 - 2025Q2李宁(不含young)全渠道零售流水同比增长低单位数线下渠道中直营/批发分别同比下滑中单位数/增长低单位数电商渠道流水同比增长中单位数 [7] - 截止25Q2末李宁主品牌店铺数量6099个较上季末净增11个较上年末净减18个其中直营店铺1278家较上年末净减19家批发店铺4821家较上年末净增1家李宁young店铺数量1435个较上季末净减18个较上年末净减33个 [7] 分品类销售情况 - 25Q2跑步、健身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高单位数运动生活同比持平篮球同比下滑20%户外及羽毛球等细分品类增势较好 [7] 营销与投入 - 2025年1月签约成为中国奥委会官方合作伙伴预计下半年增加奥委会合作相关、成都世界运动会、米兰冬奥会出征等相关费用投放升级迭代科技产品矩阵2026年在奥委会资源加持下进一步发力 [7] 折扣与库存 - 25Q2加深折扣带动销售预计下半年延续这一趋势 [7] - 25Q2库销比4个月左右环比降低库存控制良好 [7] 盈利预测调整 - 将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从24.5/27.1/30.2亿元下调至23.1/26.0/29.3亿元对应PE16/15/13X [7] 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8,675.64|28,834.37|30,528.88|32,074.0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012.92|2,312.79|2,597.57|2,925.90| |EPS(元/股)|1.17|0.89|1.00|1.13| |ROIC(%)|11.14|8.45|8.97|9.53| |ROE(%)|11.54|8.46|9.03|9.61| |毛利率(%)|49.37|48.47|49.04|49.29| |销售净利率(%)|10.51|8.02|8.51|9.12| |资产负债率(%)|26.90|27.20|27.08|26.74| |收入增长率(%)|3.90|0.55|5.88|5.06| |净利润增长率(%)|-5.46|-23.24|12.31|12.64|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5,267.94|4,064.12|4,119.00|4,254.66| [8]
活人感,开始健身后的最大变化
36氪· 2025-06-26 08:14
健身行业趋势 - 健身人群从追求精致感转向追求"活人感",表现为精力充沛、真实不伪装的运动状态[1] - 户外运动如徒步、骑行、攀岩等小众项目从2023年开始爆火,社交媒体上出现"被徒步治愈"的热潮[6] - 健身成为年轻人对抗"微死感"的方式,通过运动获得生理性快乐和心理底气[3] 用户行为特征 - 健身人群典型行为包括下班冲向健身房、周末出没运动场所或近郊山区,形成"一天活出48小时"的高精力状态[8] - 用户通过力量训练突破极限(如硬拉超体重杠铃)获得自我能力确认,表现为肌肉充血泛红的生理反应[4] - 户外运动用户追求"没有天花板"的体验,将晒痕、汗水和尘土视为生活勋章[6] 产品价值主张 - 健身提供确定感,通过完成设定目标(如特定重量/次数)获得可预测的身体回报[12] - 运动形成心理反馈循环:突破极限促使内啡肽释放,产生愉悦感和成就感[12] - 团体类运动(飞盘/橄榄球)和对抗性运动(拳击/柔术)能唤醒攻击性和好胜心[10] 用户心理需求 - 健身帮助用户从"被动消耗"转为"主动补充",重建工作生活的生理底气[13] - 运动提供存在确认感,通过力竭、坚持等具体体验获得"我在活着"的掌控感[15] - 用户在高强度训练中体验疼痛/喘息,确认"有生命的个体"的自我认知[13] 社群效应 - 运动打破地域限制形成新社群(如北京西二旗与丰台用户同课训练)[15] - 运动场景促使用户卸下社会面具,展现真实情绪并建立深度连接[15] - 全女性团队参加斯巴达比赛时,通过突破身体极限实现从"好看"到"好用"的认知转变[7]
新消费:当情绪价值成为“刚需”
淡水泉投资· 2025-06-12 08:16
新消费行业演变 - 新消费从"互联网思维"转向"情绪价值"驱动 某新锐化妆品牌依托电商红利四年内上市 2020年估值超百亿美元 线下赛道单店估值曾达上亿元 [3] - 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推动消费从"生存需求"升级为"心情滋养" 新式茶饮从解渴功能发展为满足场景化(家庭 社交)和个性化(健康 口味)需求 [4] - 95后年均消费规模达8-9万亿元 占电商节日50%销售额 消费特征体现为悦己优先 体验至上 质价比导向 决策依赖自媒体测评与社交种草 [5] 消费群体结构性变化 - 社会原子化催生情感消费 流动人口达3.76亿 手办潮玩 宠物 健身 音乐节填补情感真空 智能设备与外卖适配小型化家庭场景 [5] - 单身经济崛起 传统血缘地缘消费场景(酒桌 婚宴)影响力减弱 宠物行业2024年白皮书显示相关消费持续增长 [5][9] 品牌力重构逻辑 - 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力权重提升 信息平权压缩纯渠道价值 DTC模式下优质产品通过UGC实现低成本传播 [10][12] - KOC与UGC主导使产品即营销 强产品力品牌可突破流量瓶颈 完成从获客到用户沉淀的闭环 [12] 情绪消费投资属性 - 情绪消费从可选变为必选 国内演唱会GMV从2019年120亿增长至2024年450亿 增幅近4倍 玩具行业成人化战略响应Kidult心理 [15] - 情绪消费资产具备抗周期特性 需求由优质供给驱动 业务模式以国内大循环为主 规避地缘政治风险 [18] - 新消费赛道呈现结构性增长 破圈机会带来非线性增长 需深度理解圈层用户核心需求判断天花板 [16] 行业竞争壁垒 - 新消费核心壁垒在于将产品升维为艺术品 用户转化为信徒 文化沉淀为品牌基因 方能从现象级爆发进化为时代符号 [19]
北京双安商场改造亮相!186个品牌大换血!有了餐饮和空中花园
北京商报· 2025-05-22 21:18
品牌构成调整 - 改造后零售占比减少 新增餐饮、健身、生活服务等休闲体验业态 [2][4] - 引进186个品牌 包括川菜"何为川"、海鲜火锅"行运海鲜食集"、运动品牌斐乐、亚瑟士、阿迪达斯等 [4] - 6层开放空中花园 3层新增生活美业 5层增加潮趣体验品牌 [4] 改造进展与规划 - 外立面改为玻璃幕墙 室内装修全面翻新 部分品牌仍处围挡阶段 [2][6] - 采取"逐层施工 分阶段改造"方式 2025年底将启动地下一层超市调整 [8][13] - 围挡显示即将开业品牌包括羲和小聚、太湖小馆、BAKER&SPICE等 [6] 定位与竞争环境 - 定位于品质社区型类购物中心 服务周边5公里社区 [8] - 周边5公里内有新中关购物中心、领展广场、中关村大融城等竞争对手 [11] - 中关村大融城引入山夏间北京首店、SHAKESHACK海淀首店等差异化品牌 [11] 行业背景与专家观点 - 老百货面临销售与客流挑战 西单商场、当代商城中关村店同期启动改造 [10] - 专家建议优化购物体验 增加特色品牌 强化社区互动以提升竞争力 [13] - 零售瘦身+体验消费转型有助于精准定位客群 但需深耕社区需求 [13] 经营效果 - 工作日客流较改造前增加 中午餐饮区域就餐人数显著 [6] - 动态升级策略持续 本轮调整仅为后续升级做准备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