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营销

搜索文档
李宁20250703
2025-07-03 23:28
李宁 20250703 摘要 李宁公司二季度线上线下销售额均出现负增长,主要受端午假期、降雨、 台风及 618 提前预售等客观因素影响,整体流水趋势未完全符合预期, 同时线上线下折扣同比去年加深,反映终端消费力疲软和市场竞争激烈。 李宁公司正优化门店结构,2024 年净关店 201 家,2025 年计划净关 10-20 家,侧重提升现有门店效率;批发渠道计划净开 30-40 家,渗透 空白商圈。通过产品调整,如推出性价比更高的 Soft 系列,并根据市场 层级调整组货结构,综合优化门店效率。 李宁公司 COC 营销重点围绕荣耀系列产品线,该系列对标奥运会,包含 国旗款式。2025 年上半年已开展小型营销活动,主要投入集中在下半 年,围绕冬奥会进行预热和营销,预计全年 AMP 费用率将从去年的 9.5%上升到低双位数水平。 李宁公司新产品以休闲通勤装备为主,定价略高于普通产品,主打大众 市场。跑步品类表现引领,篮球品类表现较差,下跌幅度较大。公司对 篮球品类采取主动控量措施,以期逐步回归与大盘更趋近的节奏。 李宁公司直营渠道中低效店和亏损店的占比情况如何?今年开关店计划是什么 样的趋势? 低效店和亏损店具体数字 ...
华润啤酒白酒年收入仅增3.7%不及预期 侯孝海任职10年辞职前套现2600万港元
长江商报· 2025-07-02 11:48
高管变动 - 华润啤酒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侯孝海因个人安排辞任,辞任后由执行董事及总裁赵春武暂代职责 [1][5] - 侯孝海确认与董事会无意见分歧,辞任不影响公司正常营运 [5] 经营业绩 - 2015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增长106.76亿元(从279.59亿元增至386.35亿元),净利润从亏损41.18亿元转为盈利47.39亿元 [7][8][9] - 2024年收入同比微降0.76%,净利润下降8.03% [2][12] 白酒业务表现 - 2024年白酒板块营业收入仅增长3.7%,远低于侯孝海预期的30%增速 [2][15] - 旗下金种子酒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跌37.04%,净利润亏损扩大至2.58亿元 [15] - 公司近年通过收购景芝白酒(2021年)、金种子酒49%股权(2022年)、金沙酒业55.19%股权(2023年)布局白酒业务 [13][14] 高管薪酬与持股变动 - 侯孝海2016-2024年累计获得薪酬5081万元,2020年峰值达847万元,2024年降至360万元 [3][16] - 2025年5月离任前减持93.8万股,套现2611.85万港元,持股量从101.8万股骤降至8万股 [4][17][18] 战略与行业地位 - 侯孝海主导雪花啤酒"勇闯天涯"品牌推广、3+3+3战略、4+4产品矩阵,并完成与喜力集团的战略合作(2019年亚洲最大啤酒并购案) [10] - 公司提出"酒业新世界领导者"愿景,强调数智化、全球化等发展方向 [11] - 市场化导向、战略组织文化一致性、创新能力、高效执行力被总结为公司四大成功经验 [16]
功成身退,华润啤酒告别侯孝海时代
搜狐财经· 2025-06-28 06:16
人事变动 - 华润啤酒董事会主席侯孝海因个人安排辞任所有职务,包括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 [2] - 执行董事及总裁赵春武将暂时承担过渡期间董事会主席的工作及责任 [2] - 公司表示该辞任不会影响正常营运,并对侯孝海的贡献表示感谢 [2] 侯孝海职业履历 - 1968年出生于山东潍坊,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曾任职于首钢、盖洛普、百事可乐等企业 [3] - 2001年加入华润雪花啤酒,历任销售发展总监、市场总监及多个区域分公司总经理 [3] - 2016年接任华润雪花总经理,同年获任华润啤酒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2023年调任董事局主席 [4] 侯孝海对华润啤酒的贡献 - 主导雪花啤酒全国品牌建设,推出"勇闯天涯"推广活动及"非奥运营销理论" [4] - 制定"3+3+3战略"和"4+4产品矩阵",推动"中国品牌+国际品牌"高端市场协同发展 [4] - 2019年主导与喜力集团战略合作,完成亚洲最大中外啤酒企业并购案 [4] - 任职期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超100亿元,次高端及以上啤酒销量增长超200万千升 [4] - 净利润从2015年13.29亿元增至2024年47.59亿元,净资产从193.20亿元增至355.85亿元 [4] 行业地位与荣誉 - 华润啤酒成为中国啤酒业规模第一、利润第一、高端发展领先的领军企业 [4] - 侯孝海获Thinkers50"全球商业领袖"、福布斯"中国大消费年度杰出CEO"等权威认可 [5] - 连续七年蝉联《机构投资者》"亚洲最佳首席执行官"称号 [5]
奥运进入「考文垂时代」,Intel退出给了谁机会?
36氪· 2025-06-27 09:24
国际奥委会主席交接与TOP赞助商变动 - 国际奥委会主席交接:71岁托马斯·巴赫卸任,柯丝蒂·考文垂成为IOC历史上第一位女性主席,也是最年轻的主席 [1] - TOP赞助商加速离席:Intel英特尔成为两年内第5个退出TOP计划的赞助商,此前Atos源讯、Bridgestone普利司通、Panasonic松下、Toyota丰田已退出 [1] - 奥运营销生态面临变革:TOP赞助的连续震荡引发对IOC财务模式的关注,标志着奥运营销生态的转折点 [2][3] Intel退出TOP计划的原因与影响 - Intel的奥运科技贡献:2017年加入TOP计划后,Intel在平昌冬奥会、北京冬奥会和巴黎奥运会中提供无人机灯光秀、VR直播、自动驾驶技术等创新服务 [4] - 退出原因:2024财年净亏损188亿美元,计划裁撤20%工厂员工,需集中资源投入AI芯片研发,收缩高成本品牌营销项目 [6] - 奥运营销逻辑转向:Intel的退出反映科技产业周期性波动下,企业对非核心业务投入的重新评估 [8] TOP赞助商退出的行业背景与趋势 - 日本企业集体退出:受经济低迷、日元汇率走低及东京奥运营销效果未达预期影响,高成本、长周期的TOP赞助优先级下降 [9] - 品牌营销逻辑变化:全球经济收缩下,企业更看重投入产出比和用户深度沟通,奥运的泛全球化传播面临触达难度上升的挑战 [9] - 替代营销路径:退出的丰田转向NFL合作,普利司通聚焦赛车运动,品牌选择更灵活、精准的体育营销方式 [10] TOP计划的新机遇与中国企业参与 - 中国企业崛起:TCL和蒙牛成为TOP新晋品牌,蒙牛合作延续至2032年,TCL融入IOC数字化转型战略 [11] - 潜在新势力:中国新能源车、手机、电商平台、AI公司等未来可能加入奥运赞助体系 [12] - IOC商业模式变革:TOP计划纳入AI技术、数字化平台等新业态,巴黎奥运轻运作模式为未来合作提供新范式 [13] 2028洛杉矶奥运会的商业前景 - 赞助权益创新:LA28尝试将奥运官方市场权益与电视广告资源打包出售,本田成为创始合作伙伴 [14] - 财务目标:LA28计划年底前实现20亿美元企业收入,整个周期有望带来超10亿美元利润,或成最赚钱奥运 [15] - IOC财务状况:2025-2028周期已确保74亿美元,2029-2032周期锁定65亿美元,中国企业数量达TOP史上最高 [13]
丰田退出本田“接棒”奥运,中国车企何时登上最高舞台?
36氪· 2025-06-09 12:58
日本车企奥运战略转变 - 丰田结束与国际奥委会TOP计划合作(2015-2024),本田以2亿美元成为2028洛杉矶奥运会创始合作伙伴及美国奥运代表队官方汽车合作伙伴[1][3] - 丰田采用"大而全"全球TOP赞助模式,本田选择"深而精"单届赛事聚焦策略,后者资源集中投放北美市场且赞助费用更可控[2][5] - 本田在北美市场深耕60余年,借奥运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时获得NBCUniversal多平台媒体合作权益[3][7] 奥运营销模式对比 - TOP计划优势在于全球长期曝光与五环标志绑定,适合强化全球品牌领导地位的企业[5] - 单届赛事赞助更具灵活性,可实现核心市场深度渗透,但面临本土品牌竞争和政治因素制约[5][12] - 本田案例显示单届赞助能精准触达目标市场,投资回报率更清晰,可能成为未来性价比选择[5][7] 中国车企参与路径 - TOP计划汽车类别现空缺,但需承担巨额赞助费(约2亿美元量级)及全球营销网络建设压力[9][11] - 比亚迪/吉利已跻身全球销量前十,但需评估全球化运营能力与品牌认知度匹配度[11] - 替代方案包括赞助洲际赛事(如比亚迪合作2024欧洲杯/美洲杯)或国家队资源,形成区域协同效应[12][14] 行业战略启示 - 车企应根据发展阶段选择策略:头部企业可冲击TOP计划,新兴品牌宜聚焦区域顶级赛事[8][12] - 体育营销需匹配核心目标市场,避免盲目追求全球化绑定,重点转化赛事影响力为品牌认知[14] - 日本车企战略差异提供参照系,中国车企出海可结合"大而全"与"深而精"双路径[1][14]
李宁(02331):流水符合预期,维持业绩指引
长江证券· 2025-05-20 12: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李宁发布2025Q1运营数据,Q1全渠道流水低单位数增长,直营渠道低单下滑,批发渠道低单增长,电商渠道低双位数增长,零售表现符合预期 [2][4] - 零售运营平稳,月度有波动,1月受春节提前影响超预期,3月天气波动大略低预期,各品类延续2024年表现,跑步及健身为主要驱动,篮球及运动生活相对承压 [7] - 2025Q1库销比~5保持健康,折扣小幅改善,但4月线下流水下滑且折扣同比加深,短期零售有挑战 [7] - 短期奥运宣传营销效果待察,需平衡费用与增长,零售端有压力,收入增长难见效且费用拖累显著;中长期安踏渠道改造和李宁品牌发力,虽费用投入效果待察,但2023年至今李宁经营磨底,后续有望重启健康向上路径,存在较高弹性 [7] - 综合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24.3/25.8/28.0亿元,同比 - 19%/+6%/+8%,对应PE为15/14/13X,维持“买入”评级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单位/百万元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 | 28676 | 28819 | 29456 | 30117 | | (+/-)(%) | 4% | 1% | 2% | 2% | | 归母净利润 | 3013 | 2426 | 2578 | 2796 | | (+/-)(%) | -5% | -19% | 6% | 8% | | EPS(元/股) | 1.17 | 0.94 | 1.00 | 1.08 | | P/E | 13.01 | 15.00 | 14.12 | 13.02 | [9]
未知机构:申万宏源纺服运动品牌更新深圳上市公司见面会反馈五一期间客流及销售向好新-20250512
未知机构· 2025-05-12 09:5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纺服运动品牌 - 公司:李宁、安踏体育、361度 核心观点和论据 李宁 - 二季度全渠道销售额正增长,4月零售偏弱,五一线下销售回暖,但折扣同比有压力,因24Q2折扣基数较高[1] - 4月底与奥组委正式签约,最快6月有品牌端营销活动,部分线下大店设奥运荣耀系列陈列区[1] - 期待25年投入,26 - 28年奥运周期中后段实现销售转化,理想情况下该阶段收入复合增速环比前几年加速[1] 安踏体育 - 五一期间线下流水增长不错,二季度整体表现稳定符合预期,线上、线下折扣合理[1] 361度 - 五一线下流水持平,线上增速强劲约40%[2] - 新店型超品店加速推出,五一新开12家,客流旺盛,连带率和客单价不错,分销商开店热情高,年底规划开80 - 100家[2] - 全年预计销售收入保持10 - 15%增长,利润率稳定[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临近618大促,安踏体育重点优化商品端,增加退货率低的商品配置,计划推爆款产品提升折扣率[2] - 安踏体育回购金已完成20亿港元,目标100亿港元,近期有继续回购计划,管理层会根据市场情况决定操作时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