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一代IRON人形机器人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小鹏汽车-W(09868)高开低走现跌超4% 小鹏科技日完善AI布局 多家大行发研报唱好
智通财经网· 2025-11-12 11:14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昨日暴涨18%,但今日早盘高开低走,截至发稿跌4.24%,报103.9港元,成交额25.44亿港元 [1] 公司近期动态 - 公司近期发布小鹏第二代VLA大模型、小鹏Robotaxi、全新一代IRON人形机器人以及汇天飞行汽车 [1] 机构观点与目标价 - 花旗认为公司新业务将为股票带来良好市场情绪,并助其估值从新能源车水平提升至与AI、科技及Robotaxi连结的更高溢价水平 [1] - 摩根士丹利将公司港股目标价上调至131港元,以反映人形机器人和自动驾驶出租车带来的增长潜力和估值重估机会 [1] - 摩根士丹利预计从2026年中期开始,随着公司开始大规模生产实体AI产品,市场情绪将显著改善 [1] - 摩根士丹利将公司美股目标价上调至34美元 [1]
小鹏市值超越吉利,估值真要对标特斯拉?
第一财经· 2025-11-11 20:04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11月11日公司股价上涨近18%,报收108.5港元,总市值达2022亿港元,超越吉利汽车的1833亿港元市值[3] - 市场解读认为股价暴涨源于人工智能、机器人、增程新车等新产品的发布超预期[3] - 有观点认为公司估值应对标特斯拉,此前估值主要反映电动车业务,未充分反映AI及机器人等新业务的快速发展[3] 新产品与技术发布 - 11月5日公司在科技日发布四项“物理AI”重要应用,包括第二代VLA大模型、Robotaxi、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及飞行汽车[5] - 11月6日X9超级增程正式开启预售,公司董事长称此后公司不再仅是纯电车公司[5] - 人形机器人展示出流畅自然的动作与先进人工智能,获得市场广泛关注和投资者认可[5] 销量与财务表现 - 2025年10月公司交付智能电动汽车4.2万辆,同比增长76%,环比增长1%,创单月交付新纪录[8] - 前10个月累计销量达35.5万辆[8] - 公司整体毛利率有望提升至十几个百分点,并有望在四季度实现盈利[9] 市场分析与估值观点 - 公司10月销量在整体低迷的市场环境中表现突出,同比、环比均保持增长[6] - 卖方研究报告指出,公司历史估值仅考虑汽车业务,未体现AI相关业务,市销率集中在1.5倍到2倍区间,而特斯拉市销率超10倍[7] - 公司处于强新车周期叠加强AI周期,打造“AI汽车+AI机器人+飞行汽车”的AI体系,成为国内最早形成AI科技生态的企业之一,未来估值提升空间较大[7] 行业竞争与运营挑战 - 公司销量规模远低于对手,吉利汽车10月总销量为30.71万辆,是公司销量的7.3倍[8] - 高端市场竞争激烈,X9增程等新车将面临来自小米、问界、理想等品牌的竞争[9] - 车企实现盈利需通过“爆款”车型放量形成规模效应摊薄成本,或从成本端下手降低单车平均成本[10]
“十五五”新起点上,小鹏以“物理AI”构建新质生产力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11 19:02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制造业在“十四五”与“十五五”交汇点迎来以智能化、具身化为特征的新工业浪潮,人工智能正从虚拟空间深入到驱动现实世界的物理体系中 [1] - 小鹏汽车以“物理AI”为核心,通过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和物理世界大模型等技术,展示了中国智能制造的新图景,推动AI从认知走向执行 [1][12][13] 国家战略与产业方向 - “十五五”规划建议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并重点推动具身智能发展 [3] - 低空经济被正式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预计将催生规模达万亿元的巨大市场 [6] -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报告,中国具身智能产业有望在2030年达到4000亿元规模,到2035年突破万亿元 [4] 公司技术成果与布局 - 公司在“2025小鹏科技日”集中展示了第二代VLA大模型、Robotaxi、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及汇天飞行汽车体系 [3] - 人形机器人已迭代至第七代,全新一代IRON采用仿生肌肉和柔性皮肤,全身具备82个自由度,能完成灵活的动态行走和任务操作 [4] - 公司计划在2026年年底实现高阶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量产,机器人将优先进入导购、导览、导巡等商业应用场景 [4][6] - 小鹏汇天发布全倾转混电飞行汽车“A868”,采用鲲鹏超级增程架构,续航可达500公里,正进入关键飞行验证阶段 [6] - 陆地航母项目已进入试产阶段,工厂规划年产能1万台,预计2026年实现规模化量产交付,全球订单累计已突破7000台 [8] 核心技术体系 - 公司提出的第二代VLA大模型以“视觉—语言—行动”的逻辑链条构建决策体系,使机器能自主理解环境、学习动作、优化决策 [10] - 在智驾系统中,该能力已实现落地:车辆在无高精地图情况下可实现智能辅助驾驶,并能自主识别红绿灯逻辑、行人手势和复杂路口 [10] - 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共同构成“物理AI”的三大具身形态,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智能生态 [12] - 公司自研的图灵芯片正式亮相,三颗芯片组成的系统整车有效算力可达约2250TOPS,为高阶自动驾驶与机器人感知提供算力支撑 [13] 研发投入与产业影响 - 过去十年,公司在研发和制造领域的投入超过了500亿元 [15] - 公司的跨界布局从新能源汽车到飞行汽车再到机器人,体现了中国科技企业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的探索精神 [15] - 以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创新型制造企业,正从追随者走向定义者,在“十五五”新起点上诠释“科技向实、智能向新”的中国路径 [15]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44.67亿 小鹏(09868)股价创三年新高 北水逢高抛售超22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1-11 17:58
港股通资金流向 - 11月11日北水成交净买入总额为44.67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26.81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17.86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最多的个股是小米集团-W、盈富基金、中国移动 [1] - 北水净卖出最多的个股是小鹏汽车-W、阿里巴巴-W、腾讯 [1] 个股资金净流入详情 - 小米集团-W获净买入5.95亿港元 [2] - 盈富基金获净买入6.51亿港元 [4] - 中芯国际获净买入4.70亿港元 [2] - 中国海洋石油获净买入3.33亿港元 [2] - 泡泡玛特获净买入3.05亿港元 [5] - 中国移动获净买入3.57亿港元 [8] - 中国中免获净买入6026万港元 [8] 个股资金净流出详情 - 阿里巴巴-W遭净卖出14.50亿港元 [2] - 小鹏汽车-W遭净卖出12.13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遭净卖出2.15亿港元 [2] - 美团-W遭净卖出4.27亿港元 [2] - 华虹半导体遭净卖出3.44亿港元 [6] - 中芯国际遭净卖出4.37亿港元 [6] - 腾讯遭净卖出4.64亿港元 [6] - 阿里巴巴-W遭净卖出20.24亿港元 [6] - 小鹏汽车-W遭北水净卖出22.65亿港元 [7] 相关公司动态与市场观点 - 小米集团-W方面,小米汽车2025年10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为48654辆,其中YU7车型单月销量33662辆位列SUV零售销量榜首,公司将于11月18日发布三季度业绩,里昂估计其第三季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收入290.01亿元,交付量约10.9万辆,平均售价约26万元人民币 [4] - 盈富基金方面,摩根大通认为当前港股估值相对较低且有多重利好因素支持,预计涨势将延续至明年,东吴证券认为港股短期震荡为主但中长期配置有吸引力 [5] - 中国海洋石油方面,OPEC+宣布12月将进一步增产13.7万桶/日,同时暂停2026年1至3月的增产,美国对俄两大石油生产商实施制裁,民生证券指出市场悲观情绪好转但预计油价短期依然震荡 [5] - 泡泡玛特方面,华创证券认为其业绩高增印证全球化扩张与IP生态协同的长期潜力,大摩对其至2026年的销售增长转向更为正面 [5] - 华虹半导体方面,公司已发布三季报,建银国际略微上调其2025年获利预测但因估值较高将评级从“跑赢大市”下调至“中性” [6] - 中芯国际将于11月13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刊发第三季度业绩 [6] - 腾讯即将于11月13日公布业绩,分析人士指出第三季业绩焦点预期将继续围绕人工智能发展 [6] - 小鹏汽车-W股价暴涨18%创2022年7月至今新高,公司近期发布第二代VLA大模型、Robotaxi、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及飞行汽车,花旗认为这将为股票带来良好市场情绪并有助估值提升 [7]
小鹏市值超越吉利 估值真要对标特斯拉?|公司观察
第一财经· 2025-11-11 17:43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11月11日公司股价大幅上涨近18%,报收108.5港元,总市值达到2022亿港元,超越吉利汽车的1833亿港元 [2] - 市场解读此次暴涨源于人工智能、机器人、增程新车等新产品的发布超预期 [2] - 有观点认为公司估值应对标特斯拉,此前估值主要反映电动车业务,未充分反映AI及机器人等新业务的快速发展 [2] 新产品与技术发布 - 11月5日公司在科技日发布四项“物理AI”应用,包括第二代VLA大模型、Robotaxi、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及飞行汽车 [3] - 11月6日公司X9超级增程车型开启预售,标志着公司从纯电车公司转型 [3] - 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因流畅自然的动作和先进AI技术获得市场广泛关注 [3] 销量与财务表现 - 公司10月交付智能电动汽车4.2万辆,同比增长76%,环比增长1%,创单月交付新纪录 [6] - 前10个月公司累计销量为35.5万辆,吉利汽车同期销量为247.7万辆,吉利销量是公司的7.3倍 [6] - 公司将于11月17日公布第三季度业绩,市场关注毛利率提升及净现金流是否转正 [5] 行业分析与估值逻辑 - 公司历史市销率估值区间为1.5倍至2倍,主要反映汽车业务预期,而特斯拉市销率超过10倍,其高估值源于AI应用领域 [5] - 公司处于强新车周期与强AI周期叠加阶段,正打造“AI汽车+AI机器人+飞行汽车”的AI体系,成为国内最早形成AI科技生态的企业之一 [5]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在工业制造、自动化及服务行业前景广阔,有望通过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带来变革 [4] 市场竞争与业务挑战 - 公司X9增程等新车将面临来自小米、问界、理想等品牌的激烈竞争 [7] - 公司当前单车平均售价和毛利率处于较低水平,若高端车型未能实现规模上量,毛利率改善可能低于预期 [7] - 公司新业务如Robotaxi、人形机器人等尚未进入实质性盈利阶段,但已在当前市值中有所体现 [6]
小鹏市值超越吉利,估值真要对标特斯拉?
第一财经· 2025-11-11 17:43
股价表现与市值 - 11月11日公司股价大幅上涨近18%,报收108.5港元,总市值达到2022亿港元,超越吉利汽车的1833亿港元 [1] - 市场解读此次暴涨源于人工智能、机器人、增程新车等新产品的发布超预期 [1] - 有观点认为公司估值应对标特斯拉,此前估值主要反映电动车业务,未充分反映AI及机器人等新业务的快速发展 [1] 新产品与技术发布 - 11月5日公司在科技日上发布四项“物理AI”重要应用,包括第二代VLA大模型、Robotaxi、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及飞行汽车 [2] - 11月6日公司X9超级增程车型正式开启预售,标志着公司从纯电车公司转型 [2] - 人形机器人展示出流畅自然的动作与先进人工智能,获得市场广泛关注 [2] 销量表现 - 公司2025年10月交付智能电动汽车4.2万辆,同比增长76%,环比增长1%,创单月交付新纪录 [5] - 吉利汽车10月总销量为30.71万辆,是公司销量的7.3倍 [5] - 前10个月公司累计销量35.5万辆,吉利汽车累计销量为247.7万辆 [5][6] - 10月销量在整体低迷的市场环境中同比、环比均保持增长,表现相对突出 [3] 市场观点与估值分析 - 股价上涨受益于市场对机器人技术及商业应用前景的乐观预期 [2] - 卖方研究报告继续看好公司未来,新车及改款车型将推出纯电版和增程版,有望解决寒冷地区用户续航焦虑并提升出海竞争力 [4] - 公司历史市销率估值主要集中在1.5倍到2倍区间,仅考虑了汽车业务预期,未体现AI相关业务 [4] - 特斯拉市销率估值超过10倍,公司作为国内最早形成AI科技生态的企业之一,对标特斯拉未来估值提升空间较大 [4] 财务状况与盈利前景 - 市场关注即将公布的第三季度业绩,重点是销量增长是否带动毛利率提升,以及净现金流是否转正 [4] - 公司曾表示通过提升高毛利车型占比、供应链优化降本等措施,整体毛利率有望提升至十几个百分点,并有望在四季度实现盈利 [7] - 实现盈利目标需依靠“爆款”车型放量形成规模效应摊薄固定成本,或通过自研芯片、供应链整合降低单车平均成本 [8]
小鹏市值超越吉利,估值真要对标特斯拉?|公司观察
第一财经· 2025-11-11 17:41
股价表现与市值对比 - 11月11日公司股价上涨近18% 报收108 5港元 总市值达2022亿港元 超越吉利汽车的1833亿港元 [1] - 公司10月销量为4 2万辆 吉利汽车10月销量为30 71万辆 吉利销量是公司的7 3倍 [5][6] - 公司前10个月累计销量35 5万辆 吉利汽车前10个月累计销量247 7万辆 [6] 股价上涨驱动因素 - 股价暴涨主要受人工智能 机器人 增程新车等新产品发布超预期推动 [1] - 市场解读认为公司估值应对标特斯拉 此前估值主要反映电动车业务 未反映AI与机器人等新业务的快速发展 [1] - 市场对机器人技术及其商业应用前景的乐观预期是股价上涨主因 尤其在工业制造 自动化 服务行业等领域潜力广阔 [2] 新产品与技术发布 - 公司在2025科技日发布四项"物理AI"应用 包括第二代VLA大模型 Robotaxi 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及飞行汽车 [2] - 11月6日公司X9超级增程正式开启预售 公司宣布不再仅是纯电车公司 [2] - 新车及改款车型将相继推出纯电版和增程版 旨在解决寒冷地区续航焦虑并提升出海竞争力 [4] 财务与估值分析 - 公司历史市销率估值在1 5倍到2倍区间 主要考虑汽车业务预期 未体现AI相关业务 [4] - 特斯拉当前市销率估值超过10倍 核心估值来源于重要AI应用领域 公司作为国内最早形成AI科技生态的企业之一 未来估值提升空间较大 [4] - 公司整体毛利率有望提升至十几个百分点 并有望在四季度实现盈利 [7] 销量与市场表现 - 公司10月交付智能电动汽车4 2万辆 同比增长76% 环比增长1% 创单月交付新纪录 [6] - 在整体低迷的市场环境中 公司10月销量同比 环比均保持增长 表现相对突出 [3] - 车企实现盈利需通过爆款车型放量形成规模效应摊薄固定成本 并通过自研芯片 供应链整合降低单车成本 [8]
港股收盘(11.11) | 恒指收涨0.18% 中芯、华虹再度走软 小鹏汽车-W(09868)逆市涨近18%
智通财经网· 2025-11-11 16:47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高开低走后尾盘翻红,恒生指数涨0.18%至26696.41点,成交额2102.31亿港元;恒生国企指数涨0.19%;恒生科技指数涨0.15% [1] - 东吴证券观点认为港股短期以震荡为主,上行斜率或放缓,但中长期配置当前位置具有吸引力 [1] 蓝筹股及重点公司表现 - 百度集团-SW股价涨2.31%至128.7港元,因其自动驾驶平台萝卜快跑获得阿布扎比全无人商业化运营许可 [2] - 国药控股涨3.98%,华润万象生活涨3.88%,对恒指有正面贡献;中芯国际跌2.74%,翰森制药跌2.67%,拖累恒指 [2] - 小鹏汽车-W股价大涨17.93%至108.5港元,因公司在科技日发布包括第二代VLA大模型、Robotaxi等四项“物理AI”应用 [4][7] 行业板块表现 - 部分内房股与物管股逆市上扬,龙光集团涨3.95%,龙湖集团涨2.15%,华润置地涨1.93% [3] - 芯片股午后走低,华虹半导体跌3.65%,中芯国际跌2.74% [3][5] - 汽车股走势分化,吉利汽车涨1.34%,蔚来-SW涨1.1%,长城汽车跌2.1% [4] 行业分析与展望 - 中信证券预计房地产市场在2026年有止跌回稳基础,企业可能进入资产负债表修复关键年 [4] - 乘联会数据显示10月狭义乘用车产量295.1万辆同比增11.4%,批发销量293.2万辆同比增7.6%,零售销量224.2万辆同比减0.8% [5] - 交银国际预计年末乘用车销量维持高景气,因2026年新能源购置税减免政策调整可能刺激2025年底前集中购车 [5] 其他热门异动股 - 瑞浦兰钧股价涨10.27%,政策加码助推储能产业高景气,公司2025年1-9月储能电池出货量超50GWh [8] - 禾赛-W股价涨7.07%,公司董事会将审议三季度业绩,其8月车载主激光雷达装机量稳居行业第一 [9] - 威胜控股股价涨6.89%创上市新高,AI产业崛起带动数据中心耗电需求,促进公司智能配电业务扩大 [10] - 猫眼娱乐股价涨5.7%,其参与发行的电影《鬼灭之刃》映前预售总票房破1亿,多部进口片定档 [11]
港股科技50ETF(513980) 成交额近4亿! 摩根士丹利等多家头部机构强推小鹏汽车,盘中涨近15%!
金融界· 2025-11-11 16:05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市场集体高开跳水,汽车股涨幅居前 [1] - 港股科技50ETF(513980)小幅回调,盘中成交额达3.96亿元 [1] - 港股科技50ETF近两日连续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 [1] 小鹏汽车动态 - 小鹏汽车-W股价涨超14% [1] - 小鹏汽车在美股市场大涨16.24% [1] - 小鹏汽车发布四项“物理AI”应用,包括第二代VLA大模型、Robotaxi、新一代IRON人形机器人和汇天飞行汽车 [1] - 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花旗、中金公司等多家头部机构发布报告强推小鹏汽车 [1] 科技行业投资趋势 - 中美科技投资继续增长,预计2026年“美股七姐妹”资本开支在2025年同比增长65%的基础上维持10~20%的双位数增长 [1] - 中国科技“十巨头”的2025年资本开支预期增速在年初转正后持续升至9月的26% [1] - 四中全会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追求抢占科技制高点 [1] 港股科技50ETF产品信息 - 港股科技50ETF(513980)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 [2] - 成分股涵盖阿里巴巴、小鹏汽车-W等港股电子行业龙头 [2] - 联接基金A类代码016495,C类代码016496 [2]
小鹏汽车-W涨幅扩大逾18% 股价创三年新高 机构称AI具身智能巨头雏形初显
智通财经· 2025-11-11 15:56
股价表现 - 小鹏汽车-W(09868)今日高开高走,尾盘涨幅扩大逾18%,高见108.7港元,创2022年7月至今新高 [1] - 截至发稿,股价涨17.93%,报108.5港元,成交额83.82亿港元 [1] 2025科技日发布内容 - 公司围绕"物理AI"发布四项重要应用,包括小鹏第二代VLA大模型、小鹏Robotaxi、全新一代IRON人形机器人,以及汇天飞行汽车 [1] - 女性机器人的亮相和极致拟人步态引发高度关注 [1] - 小鹏将与阿里旗下高德地图合作,推出Robotaxi服务 [1] - 2026年公司将推出三款全栈自研量产Robotaxi,并开启试运营 [1] 机构观点与前景 - 国海证券认为小鹏汽车2026年新车周期依旧强劲 [1] - 2026年大众合作业务、Robotaxi等业务或有较多进展 [1] - 小鹏汽车AI具身智能巨头雏形初显,估值有待重塑 [1] - 机构给予公司2026年1.8倍PS,对应总市值2111亿港元,目标价111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