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相机Osmo 360

搜索文档
 这家深圳公司,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已超去年净利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16:4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雷若馨 深圳报道 10月27日晚,影石创新(688775.SH)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报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40亿元,同比增长92.64%;归属净利润2.72亿元,同比下降15.90%。整体来看,前三季度 营收达66.11亿元,同比增长67.18%;归母净利润为7.92亿元,同比下降5.95%。 影石表示,业绩变动主要系公司持续开拓市场、推出新品、扩大线上线下(300959)销售带动收入大幅增长,但因加大芯片定制、 战略项目投入及研发人员薪酬增加,导致研发费用显著上升。 此外,全景无人机影翎Antigravity公测已近尾声,预计有望于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部分区域市场的发售。 从成本费用端来看,影石一如既往地保持了研发加码。根据招股书,影石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分别为2.56亿元、4.48亿元和7.77亿元, 占总营业收入比例为13.16%。 2025年,影石几乎在研发创新上"All in"。前三季度,影石研发投入总额已超10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的净利润。其中,第三季度研 发投入达5.24亿元,同比增长164.81%,占营收比例达到了 17.81%。截至上半年,影石 ...
 一场“道歉式”营销,炸出无人机赛道的残酷真相
 36氪· 2025-10-22 08:56
 事件概述 - 无人机巨头大疆在国庆假期后启动“史上最大力度”促销,爆款云台相机Pocket 3直降900元,部分产品降幅近1500元,引发原价购买用户强烈不满并登上热搜 [1] - 竞争对手影石创新创始人刘靖康通过微博进行“凡尔赛式道歉”,暗示自身实力迫使大疆降价,并为大疆用户提供100元无门槛代金券及抽奖活动,以极低成本实现品牌曝光和用户好感转化 [3][4] - 此次价格战是双方增长焦虑下的必然对决,标志着两大影像巨头从错位竞争转向正面交锋 [5]   市场竞争态势 - 战火于今年夏天点燃:影石7月宣布进军无人机领域,大疆次日即官宣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直攻影石核心市场,随后双方在新品发布、价格对标、KOL争夺上持续升级 [6] - 影石面临增长瓶颈: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至2027年预计仅78.5亿元,影石虽占超八成份额但市场天花板明显,其2025年半年报显示营收同比增51.17%,归母净利润仅微增0.25%,净利润率从21.35%骤降至14.16% [6] - 影石为攻入无人机领域投入巨大:上半年研发费用翻倍至5.62亿元,销售费用激增75%至6.28亿元,利润被严重挤压 [6] - 大疆体量为影石14倍,但同样面临增长压力:全球市场遇地缘政治阻力,产品创新被指“挤牙膏”,需通过切入运动相机和全景相机市场寻求增量 [7]   企业基因与战略对比 - 大疆为“沉稳巨头”:技术驱动,拥有3.8万项专利构建深厚壁垒,强调生态协同和供应链控制,逻辑是“用最强技术造最好工具” [10] - 影石为“张扬新锐”:创始人兼具技术极客与营销鬼才特质,注重用户体验创新(如AI一键剪辑),擅长差异化竞争和话题营销,逻辑是“用新颖玩法带来好玩体验” [10] - 双方竞争本质是“工程思维”与“产品思维”的碰撞 [10]   行业深层问题与未来趋势 - 行业面临“创新内卷”:技术迭代进入瓶颈期,厂商陷入参数和价格内卷,大疆降价暴露其从服务专业用户转向大众消费者时的水土不服,“重技术、轻服务”模式遇挑战 [11] - 流量时代存在信任危机:影石营销虽高效但游走于“博眼球”边缘,长期品牌美誉度需依靠扎实产品和真诚服务 [11] - 行业洗牌加速: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特色的中小厂商可能在巨头挤压下退出市场 [11] - 未来决胜关键在生态、AI和用户体验三大维度,需打造更智能、无缝的创作解决方案以赢得用户长期信任 [11]
 大疆降价,惹怒了谁?
 36氪· 2025-10-10 20:35
 公司历史与市场地位 - 2014年公司被《华尔街日报》称为首个在全球主要消费产品领域成为先锋者的中国企业,其爆款产品营收超过10亿美元[1] - 公司长期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70%以上份额,2024年财报显示年营收突破8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净利润达120.56亿元[3][12] - 创始人创立公司的初衷源于个人兴趣与梦想,不为名利,旨在做一件足够聪明的事[1][10]   近期市场策略与消费者反应 - 2024年10月9日起公司启动双11促销,多款主力产品大幅降价,云台相机Pocket 3标准版从3499元降至2799元,全能套装从4499元降至3599元,运动相机Action 4最高降价1129元[3][4] - 降价引发已购买消费者维权,争议焦点在于线上渠道支持30天无理由退货和价保,而线下授权店售后标准不统一,部分门店拒绝退差价[5][6][8] - 公司回应称正通过各个渠道沟通,为用户提供清晰指引与必要支持,并优化相关服务与沟通机制[8]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变化 - 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增速从2023年的32%降至2025年的20%,行业增量空间持续收窄[13] - 公司全球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19.1%下滑至2024年的13.2%,而竞争对手影石创新的份额从28.4%升至35.6%[13] - 面临多方竞争,包括影石创新推出全景无人机冲击消费级市场,智能清洁品牌追觅研发无人机产品,以及OPPO宣布在2026年推出新形态影像产品[13]   业务多元化与新市场拓展 - 公司于2024年8月推出首款扫地机器人DJI ROMO,正式进入智能清洁赛道,系列产品售价从4699元至6799元不等[3][16] - 扫地机器人项目2021年立项,采用内部赛马机制,团队超100人,产品配备无人机同款环境感知和避障系统,8月下旬销量达约12000台[18][19] - 2024年7月底公司发布首代全景相机Osmo 360,首销三小时售罄,预约量破12万台,单机身定价2999元,直接对标影石创新[19][21]   产品迭代与技术创新 - 老款产品降价部分原因是为新品让路,有消息称Osmo Pocket 4发布已进入倒计时,预计价格上调并升级变焦能力、6K/8K视频录制支持等功能[14] - 全景相机Osmo 360通过两颗定制的1英寸方形传感器实现画质提升,但未采用可更换镜头设计,与竞争对手产品形成差异[21] - 公司产品方法论聚焦于在细分赛道做有技术门槛、客单价高的产品,当产品进入大众视野时以易用性为明确指标[12]
 产品千元降价后,大疆往何处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0 06:57
 大疆降价行动 - 公司于10月9日对多款重要产品进行大幅降价,包括云台相机Pocket 3、运动相机Action 4及Mini 4K航拍无人机,部分产品直降千元左右 [1] - 此次降价幅度大、范围广,对于发布已两年且长期处于“预售”状态的Pocket 3而言非常罕见 [1] - 突然降价引发部分消费者不满,导致退货物流成本增加、客服挤兑及“等等党”群体出现的潜在风险 [1]   行业竞争格局 - 公司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在70%以上,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1] - 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增速预计将从2023年的32%放缓至2025年的20% [2] - 竞争对手不断增加,例如影石创新进军无人机市场,GoPro等公司在手持智能影像设备领域攻势凛冽,导致公司在该领域的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19.1%降至2024年的13.2% [2] - OPPO等新对手宣布启动新形态影像产品系列,计划于2026年内发布 [2]   公司创新挑战与增长焦虑 - 公司产品近年被市场质疑为“挤牙膏式创新”,例如2020年发布的Mavic Air 2与前代相似度高,2025年5月发布的Mavic 4 Pro在主摄焦段上未有大的突破 [2] - 公司试图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于7月底发布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进军影石创新核心市场,并于8月6日发布历经4年研发的扫地机器人DJI ROMO,但新品尚缺乏足够竞争力 [3] - 降价行为被视为公司应对增长引擎失速与竞争壁垒被侵蚀的被动反击,目的是降低门槛以快速吸引新用户进入其生态系统 [3]   降价策略的潜在影响 - 降价策略可能扩大市场份额,但会降低盈利水平,并可能引发连锁价格战,破坏行业生态,导致行业利润被压薄甚至出现全行业亏损 [3] - 该策略属于权宜之计,公司需要进行深刻的身份转变,从依赖技术壁垒的“硬件征服者”转变为以用户价值为中心的“生态构建者” [4]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需要超越渐进式产品迭代,通过颠覆性创新解决无人机领域的痛点,如在载重能力、续航焦虑、防丢功能等方面实现突破 [5] - 技术进步带来新机遇,例如利用高压或中压电线为飞行中的无人机自动充电的新技术,可显著提升续航能力和飞行半径 [5] - 企业的长期护城河终究建立在科技创新实力、用户持久信任与品牌卓越价值之上 [5]
 背刺打工人 大疆也无奈?
 北京商报· 2025-10-10 00:14
 大疆产品降价策略 - 公司在"双11"期间对多款产品进行线上促销,包括云台相机Pocket 3降价700元及运动相机Action 4等产品不同幅度降价 [1] - 降价活动引发"双节"假期前原价购机消费者的不满,被称为"背刺",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获得百万次浏览 [1][3] - 公司对外回应显示产品线降价节奏不会因舆论风波调整 [5]   Pocket 3产品表现与清库存动机 - Pocket 3发布近两年后仍保持高热度,消费者愿意原价购买,产品兼具旅拍单品和时尚单品属性 [3][4] - 产品初始出货量预期为30-40万台,但去年销量达500万台,至今总销量破千万台,营收近200亿元 [5] - 市场消息称Pocket 4或将于今年底发布,Pocket 3降价是为新品让路的清库存行为 [5]   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公司面临专业对手影石创新的"双向渗透",影石全球全景相机市占率超67%,今年7月进军无人机领域,公司同期推出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反击 [6] - 手机厂商跨界布局构成威胁,OPPO明确推出新形态影像产品对标,vivo组建团队研发类似产品,小米通过性价比产品分流用户 [7] - 2023年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达364.7亿元,2023-2027年预计年均复合增速12.9%,2027年规模有望突破592亿元 [9]   市场份额变化与集中度 - 全球智能影像设备市场呈现头部垄断态势,2023年行业前三名企业合计占78.9%市场份额 [10] - 影石创新份额从2023年28.4%提升至2024年35.6%,GoPro从38.2%降至30.1%,公司份额从19.1%下滑至13.2% [10] - 中国市场增长潜力突出,全景相机品类2023-2027年复合增长率17.8%,运动相机品类达26.1% [9][10]   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影像行业竞争逻辑变化,传统头部品牌硬件优势明显但生态存在短板,手机厂商凭借供应链和生态整合快速入局 [7] - 行业未来可能呈现专业级由传统品牌主导、消费级多跨界产品的双轨发展模式 [10] - "降价+促销节点卡位"成为行业玩家必选策略,关键节点如"双11"、"6·18"对抢占用户至关重要 [10]
 大疆降价维权吵上热搜!线上能退线下难?公司回应
 北京商报· 2025-10-09 11:52
 降价事件概述 - 大疆于10月9日启动双11促销活动,多款产品大幅降价,包括Osmo Pocket 3标准版直降700元,全能套装直降900元,Mini 4 PRO航拍无人机直降1478元,Action 4运动相机最高降价1129元 [3] - 降价活动期限为10月9日0点至10月14日24点 [6] - 此次降价被公司表述为双十一的常规促销安排 [18]   消费者反应与维权 - 大幅降价引发近期原价购买消费者的强烈不满,社交媒体上出现“被背刺了”、“纯纯大冤种”等评论 [6][8] - 消费者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沟通退差价或退货退款,并在小红书等平台分享维权经验 [9] - 有消费者指出,线下官方门店在销售时曾承诺产品为全平台统一价,不会参与任何促销活动,但随后突然降价20%,引发对市场机制和公司心态的质疑 [13]   线上线下售后政策差异 - 线上平台(如京东)购买的产品享有“7天价保+30天无理由退货”政策,退货成功率较高 [12] - 线下门店购买的产品,若已激活且无质量问题,则无法享受退差价或无理由退货,导致部分消费者面临退款难问题 [12][13] - 有线下授权店为9月下旬购机的用户提供了补配件或补差价的补偿方案 [14] - 线下店员表示也是临时接到活动通知,若提前知晓会建议顾客暂缓购买 [17]   行业分析与影响 -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双十一前夕降价是消费电子企业常见的销售策略,旨在拉动销量和市场份额 [19] - 对于刚发布不久的新品(如8月发布的扫地机器人、7月底发布的全景相机)进行短期降价,可能对品牌价格体系稳定性和消费者信任造成影响 [18][19] - 线上线下渠道因运营模式、成本结构不同,实行完全统一的退换货与价保策略存在现实难度,此问题在零售行业中普遍存在 [19]
 大疆无人机预降价千元引消费者不满
 南方都市报· 2025-10-09 07:13
 公司促销活动 - 公司于10月9日启动“双十一”促销,多款产品价格直降数百至上千元 [2] - 无人机产品最高直降3169元,例如DJI Mavic 3 Pro [3][4] - Osmo Pocket 3标准版价格从3499元降至2799元,下调700元,全能套装版从4499元降至3599元,下调900元 [4] - Osmo Action 4等机型同步降价,部分产品最高降幅达到20% [4] - 公司表示此次价格调整是为“双十一”推出的常规促销安排 [3]   消费者反应与售后政策 - 大幅降价引发部分已购消费者不满,尤其是国庆节前为出游而购买产品的用户 [2][5][6] - 线上平台购买的产品享有“7天价保+30天无理由退货”政策,退货成功率较高 [5][6] - 线下门店购买的产品若已激活且无质量问题,则难以退差价或享受无理由退货 [6] - 部分消费者希望直接退差价而非经历退货再重新下单的流程 [5]   行业影响与分析 - 业内分析认为,此次在“双十一”前夕降价是消费电子企业常见的销售策略,旨在拉动销量和市场份额 [8] - 对于刚发布不久的新品(如8月发布的扫地机器人和7月底发布的全景相机)进行短期降价,可能对品牌价格体系稳定性和消费者信任造成影响 [7][8] -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公司不断拓展产品线进入新领域,竞争压力增大,此次降价显示出企业在保持销量增长和维护品牌形象之间寻求平衡 [9] - 线上线下渠道因运营模式和成本结构差异,实行完全统一的退换货策略存在现实难度,此问题在零售行业中普遍存在 [8][9]
 大疆,落子即定局
 36氪· 2025-09-11 18:04
 市场地位与品牌影响力 - 公司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70%份额 在261亿美元市场规模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 [1][2] - 品牌已成为行业通用词汇 产品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年度十大科技产品 公司被《快公司》列为全球第三大最具创新力企业 [1] - 在运动相机市场快速崛起 仅用两年时间达到全行业32.1%市占率 与第一名仅差2个百分点 领先第三名14个百分点 [8][9]   财务与研发实力 - 2024年营收达800亿元人民币 拥有3.8万项专利技术 [4] - 2024-2030年计划研发投入300亿元 金额超过同行企业总营收的五倍 [4] - 线下渠道优势显著 门店数量超过470家 为行业最多 [5]   产品与技术优势 - 新发布全景相机Osmo 360采用定制1英寸方形传感器 传感器利用率提升25% 总面积达同类旗舰产品的1.5倍 售价2999元比竞品低300元 配合补贴后价差达800元 [11] - 飞控系统实现"丝滑无感"操作 融合机械、光学与电子增稳方案 能应对强风、高速及复杂地形环境 [16] - 影像技术全面自研 包括光学设计、传感器调校和色彩科学 定制CMOS提升弱光表现 D-Log M模式提供专业后期调色空间 [18]   供应链管理 - 对供应链实行极端管控 因毫米级误差、电池续航等问题要求供应商提供十多版方案 [5] - 通过规模效应实现成本优势 运动相机OSMO Action系列定价始终低于竞品 同级别云台产品价格较竞低200元 [5] - 农业无人机经过万亩农田续航测试 超级无人机在珠峰缺氧低温环境下完成12分钟30斤物资运输测试 [17]   新产品布局 - 全景无人机项目于2022年立项 预计2026年元旦发布 采用Avata系列全包桨臂设计 [13] - 配置8K60fps、10bit D-LogM影像参数 搭载DJI O4图传保证10公里高清传输 配备双目或激光雷达避障系统 [13] - 产品定位"配置拉满、价格最低" 延续"品牌+供应链+研发降维打击"策略 [11][13]   竞争策略 - 采取"以攻代守"产品策略 在运动相机和全景相机领域主动发起跨界打击 [8][9] - 保持舆论沉默避免为竞争对手提供炒作话题 通过产品实力定义行业标准 [14] - 竞争对手普遍采用"锚定效应"策略 通过对标行业龙头提升自身品牌认知 [14][15]
 暴走IFA展会带来八大看点!宇树机器人表演秀翻老外,国产AI眼镜攻陷欧洲,“电动老头乐”也来了
 36氪· 2025-09-06 09:22
 中国企业在IFA 2025的参展规模 - 参展商总数1795家,中国企业近700家,占比超过38%,较年初CES高出约10% [2] - 中国企业覆盖大中小不同规模,中文交流成为展馆主要语言之一 [2] - 展馆分散且数量达30-40个,中国企业广泛分布于各细分领域 [11]   中国企业在消费电子细分领域的主导地位 - 国产割草机器人、泳池机器人技术升级并实现大爆发 [4] - 无人机、运动相机完全由中国厂商主导 [4] - 高性价比大屏电视、投影仪、音响集体涌现,部分产品如"电动老头乐"定价8990欧元(约7.5万元人民币) [4] - 中国企业通过并购积累品牌矩阵,德国、意大利老牌企业大股东变为中国企业 [4]   中国AI硬件与机器人技术展示 - AI眼镜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厂商,包括雷鸟创新、Rokid、BleeqUp、影目科技等 [13] - Rokid Glasses AI眼镜海外版定价599美元,采用ChatGPT支持AI功能 [14] - 雷鸟创新展示AI拍摄眼镜V3、X3 Pro,集成阿里和支付宝生态 [15] - BleeqUp为全球首款量产AI运动眼镜,融合运动护目镜、相机、耳机功能 [17] - 人形机器人及服务型机器人由中国企业主导,71家相关展商中近40家来自中国(占比近60%),包括宇树、加速进化、优必选等 [20] - 宇树展出人形机器人G1和机器狗Go 2,吸引大量观众互动 [20] - 美的发布轮式家用人形机器人预告片,可完成清洁、烹饪等任务 [24] - 优必选展出智能猫砂盆和割草机器人,适应欧洲市场需求 [26]   智能清洁机器人技术突破 - 追觅推出爬楼梯扫地机器人Cyber X,攀爬高度达25厘米 [36] - 戴森发布Dyson Spot+Scrub AI扫拖一体机器人,具备AI污渍识别功能 [38] - 石头科技Saros Z70支持AI对象识别,可标记50多个自定义项目 [40] - 科沃斯地宝X11连续清理面积达1000平方米,搭载AGENT YIKO语音控制系统 [42] - 割草机器人领域中国厂商全面进入,石头科技首次推出三款产品,追觅子公司Mova发布带机械臂的Master X机型 [48] - 元鼎智能展出无线泳池清洁机器人Scuba X1 Pro Max,近期获10亿元融资 [55]   AI与智能家居融合趋势 - 联想推出AI电脑底座,支持面部追踪和健康管理 [57] - 海尔洗衣机配备AI Vision摄像头和9个传感器,实现智能护色模式 [92] - TCL空调、洗衣机、冰箱均搭载AI节能技术 [94] - 全屋智能平台成为主流,三星推出AI Home平台,LG发布ThinQ AI平台,海尔70%产品兼容hOn App [96][98] - 博世Cookit料理机通过AI食谱转换器实现在线食谱适配 [101] - 西门子智能烤箱通过摄像头和AI自动调整烹饪参数 [101]   显示技术与影音产品创新 - RGB LED技术成为电视焦点,海信展出116英寸UX电视(8000nits亮度),TCL推出163英寸Micro LED电视 [108][110] - 三星Micro RGB电视覆盖完整BT.2020色彩范围,索尼闭门展示RGB LED原型机 [112] - TCL QM9K电视首搭谷歌Gemini,三星电视集成Microsoft Copilot和Perplexity [114] - 杜比视界2采用AI分析画面内容,海信成为首个支持品牌 [114] - 投影仪厂商集体出海,安克展出Nebula X1 Pro(定价4000-5000美元),极米发布TITAN系列商用投影仪 [119]   智能出行与新兴硬件 - 中国"电动老头乐"车型ASTRAUX AL7登陆欧洲,定价8990欧元(早鸟价7990欧元) [124] - 雅迪与NAVEE展出两轮滑板车,比亚迪电池展台直接展示适用于两轮/三轮电动车的电池产品 [127] - 大疆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重183克,支持8K全景视频和1.2亿像素照片 [79] - 影石创新推出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影翎Antigravity A1(重249克) [81] - 语音AI设备爆发,Plaud AI录音设备全球销量突破100万台,安克Soundcore Work录音设备售价99.99美元 [85][87] - 时空壶W4翻译耳机支持42种语言,采用骨传导技术 [87]
 大疆、影石、追觅,正在互相“偷家”?
 凤凰网财经· 2025-08-30 20:19
 文章核心观点 - 大疆、影石创新和追觅科技三家消费电子巨头正基于技术同源性和用户群体重叠性互相跨界进入对方主营业务领域 引发无边界竞争[4][5][15] - 跨界驱动因素包括各自主营业务增长见顶 需要通过核心技术复用寻找新增长曲线 同时行业技术边界逐渐消融[16][17][18][20] - 三家公司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大疆以性价比切入全景相机市场并以高端路线进入扫地机器人领域 影石可能以中低端定位进入无人机市场 追觅则可能从工业级无人机切入[24][25][26] - 价格战已成为显性竞争手段 但最终行业格局可能取决于用户心智争夺而非单纯价格竞争[27][28][29]   巨头业务布局与市场地位 - 大疆主营消费级及专业级无人机 全球市场份额超70% 2024年营收达800亿元 净利润120亿元 技术护城河包括飞控系统、云台增稳和视觉避障[6][12] - 影石创新主营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 全球全景相机市场份额67.2% 运动相机领域仅次于GoPro 2024年营收55.7亿元 净利润9.9亿元 技术优势体现在影像拼接和AI剪辑[7][8][12] - 追觅科技主营智能清洁电器 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TOP5 2024年营收约150亿元 核心技术为高速数字马达和仿生机械臂[8][9][12]   跨界竞争具体动作 - 大疆于2024年7月推出定价2999元的全景相机Osmo 360 直接对标影石4月发布的Insta 360 X5(原价3298元) 后者随即降价500元应对[4][13][24][27] - 影石于8月启动全景无人机"影翎Antigravity A1"公测 正式进入大疆主营的无人机领域 可能定位中低端市场[4][13][25] - 大疆于8月6日发布高端扫地机器人DJI ROMO 旗舰版定价5779-6289元 高于追觅旗舰产品X50 Pro的5099-5609元[5][25] - 追觅被曝正在拓展无人机业务并挖角大疆人才 其关联企业光子跃迁计划下半年推出运动相机[5][15]   行业趋势与竞争逻辑 - 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增速预计2025年降至8% 大疆面临市场饱和压力[17] - 影石2024年营收增速从2023年的78.2%降至53.3% 净利润增速从103.7%降至19.9%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减少2.5%[18] - 扫地机器人行业陷入"销量增长但利润下降"怪圈:科沃斯2024年净利润8亿元(不及2021年一半) 石头科技2024年营收119亿元(增38%)但净利润降4%[20] - 三大领域技术核心均围绕感知、决策和执行板块 具备技术同源性和用户重叠性[15][16][23]   竞争策略分析 - 大疆凭借品牌和技术积累实行降维打击:无人机技术难度高于扫地机器人二维路径规划 全景相机可复用无人机影像技术[23][24] - 影石和追觅进入无人机领域需从零构建能力 行业认为在消费级市场超越大疆可能性较低 但工业级市场存在机会[26] - 价格战已有显现:大疆曾将云台产品从九百多元降至七百多元 运动相机从450美元降至300美元对标影石[27] - 长期竞争关键取决于用户心智占领而非价格或技术单点优势[2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