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贷款
搜索文档
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落地,利率仍现上行,降准降息何时落地
北京商报· 2025-11-17 20:07
央行流动性操作 - 2025年11月17日,人民银行开展28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为1.40%,因当日有1199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1631亿元 [1] - 同日,人民银行开展8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鉴于当月有3000亿元同期限品种到期,实现加量续作5000亿元 [1] - 11月以来,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已实现净投放5000亿元,规模较10月增加1000亿元,且为连续第六个月加量续作 [3] 市场利率表现 - 自2025年11月13日以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多品种呈现上涨态势,隔夜品种从1.3150%上涨至1.5080%,累计上行19.3个基点 [2] - 7天期Shibor由1.4740%上涨至1.5140%,上涨4个基点,1个月期Shibor从1.5180%上涨至1.5200%,微涨0.2个基点 [2] 流动性紧张原因分析 - 短期资金面受税期、政府债缴款等因素扰动,存在阶段性紧张 [3] - 流动性缺口主要源于政府债券集中发行、同业存单到期压力加大、税期缴款以及“双11”期间大量资金转入支付机构备付金账户,短期抽离银行体系流动性 [3] - 在此背景下银行融出规模有所下滑,市场流动性并非全面宽松,但整体仍保持均衡合理 [3] 货币政策导向与展望 - 人民银行对流动性的调控呈现“量增价稳”趋势,操作利率保持稳定,重点在于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而非引导利率过快下行 [3]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指出,下阶段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 [4] - 四季度货币政策将延续适度宽松,重点在于“量价协同、结构发力”,继续通过买断式逆回购、MLF等工具投放中期基础货币 [5] - 将用好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消费等领域再贷款工具,引导信贷结构优化,提升政策效率 [5] 未来政策预期 - 年底前央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准,背后是综合外部环境波动、国内经济增长动能变化、物价走势以及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要求 [4] - 以“两个5000亿”政策措施推出为标志,年底前或将陆续出台新一轮稳增长政策,核心是财政加力,货币宽松,以及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4] - 受人民银行“保持流动性充裕”态度支撑,利率大幅走高风险有限,可能维持区间震荡 [4]
LPR连续5个月“按兵不动”:央行稳字当头的背后逻辑与四季度政策前瞻
搜狐财经· 2025-10-20 10:21
LPR报价现状 - 10月LPR报价维持不变,1年期利率3.45%,5年期以上利率4.2%,为连续第五个月保持稳定 [1] - 1年期LPR自6月下调10个基点后始终稳定,5年期品种从去年8月的4.3%阶梯式降至当前水平 [3] 政策操作与信号 - 央行通过等额续作5000亿元MLF且利率持平2.75%的操作,为LPR锚定基调 [3] - 货币政策调整节奏正从"急转弯"转向"精准滴灌",反映出"小步慢走"的特点 [3] - 政策选择"以静制动",在多重目标下展现定力,书写与全球央行不同的"独立剧本" [1][6][7] 银行体系与利率机制 - 当前银行净息差已跌破1.7%的警戒线 [5] - 商业银行通过9月集中下调定期存款利率(部分大行三年期利率降至2.6%),为LPR稳定创造空间 [5] - 存款利率下调与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形成组合拳,既缓解银行息差压力,又释放消费潜力 [8] 经济数据与政策平衡 - 9月CPI同比零增长,PPI环比回升0.4%,但存在输入性通胀压力:国际油价三季度累计上涨近30% [6] - 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9%超预期,但结构存隐忧: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9.1%,出口连续5个月负增长 [6] - 维持现有低利率水平可延续对制造业、基建的信贷支持,同时避免给本币汇率增添压力 [6] 政策工具与未来展望 - 结构性工具扛大旗,再贷款余额已超6万亿元,PSL重启后首批5000亿元额度重点投向"平急两用"基建 [8] - 房地产政策差异化,5年期LPR不动与"调整优化房地产信贷政策"并提,部分城市可能通过放宽利率下限实现局部刺激 [8] - 短期LPR大概率维持稳定,但若出现美联储加息周期终结、国内CPI突破3%或房地产销售同比跌幅超15%等变量,不排除启动应急预案 [7] - 降准比降息更具操作性,目前金融机构加权存准率平均7.4%,四季度通过降准0.25个百分点可释放5000亿元流动性 [7]
央行不只是印钱!降息、当最后贷款人,都是它救经济的招
搜狐财经· 2025-09-26 14:54
小岛经济现状 - 奶茶店等高接触消费服务业面临需求严重不足,门店客流量急剧下降,日销量仅几杯 [1] - 工业生产活动显著放缓,工厂机器仅运行半天,显示产能利用率低下 [1] - 劳动力市场疲软,街上招聘广告普遍被转让广告取代,就业机会减少 [1] - 银行体系资金活跃度低,窗口业务冷清,反映经济活动整体放缓 [1] 经济政策辩论与选择 - 凯恩斯主义观点认为经济核心问题在于需求不足,而非生产能力,主张政府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补贴和降低利率来激活需求 [4] - 哈耶克主义观点认为当前困境是过去廉价贷款导致资源错配的结果,反对政府大规模干预,主张让市场自行纠错 [4][6] - 政策制定者最终采纳凯恩斯主义路线,优先考虑避免长期高失业率带来的社会成本,决定立即开启政策工具箱 [6] 货币政策工具与应用 - 降息50个基点作为首要工具,基准利率下调直接刺激了资本市场,股市从2700点上涨至3800点 [11] - 利率下降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例如贷款年利率从6%降至4%,使一个100万贷款项目年利息支出减少2万元,原本不盈利的项目变得可行,从而带动设备投资 [11] - 居民房贷利率下降减轻了月供压力,刺激了购房需求,进而带动家电、装修、建材等相关行业回暖 [11] - 公开市场操作通过买卖债券向市场注入或回收资金,中期借贷便利(MLF)为银行提供一年期资金,稳定银行预期,鼓励其中长期贷款投放,并锚定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以降低融资成本 [12] -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被比喻为资金大闸门,下调1个百分点(如从10%降至9%)可使银行体系释放数十亿资金流向市场,反之则能回收流动性 [14] - 央行承担最后贷款人角色,在银行危机时接受国债、优质贷款合同等作为抵押品提供紧急贷款,2008年金融危机中美联储曾以此方式向花旗、摩根大通等银行注资 [15] - 再贷款工具用于定向支持资金薄弱群体,如农户、个体户和小微企业 [15] - 量化宽松(QE)被视为非常规武器,指央行长期大规模购买债券进行永久性放水,2008年后美联储使用QE支撑了股市、楼市和消费,但副作用是推高资产价格、加剧贫富差距并可能引发通胀,2021-2022年美国高通胀部分归因于此 [17]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 货币政策主要功能在于调节市场资金规模,无法直接创造终端需求,如奶茶店的顾客或工厂的订单 [20] - 存在流动性陷阱风险,即当利率降至零或负值,若公众对未来预期极度悲观,仍可能选择囤积现金而非消费投资,使货币政策失效,日本曾陷入此困境 [11] - 过度使用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埋下未来通胀和资产价格泡沫的隐患,最终可能迫使央行进入加息周期 [17] 财政政策的角色 - 财政政策被视为能直接提振需求的关键工具,其效果相较于货币政策更为直接 [20]
7月经济指标短期波动 结构性工具或挑大梁 | 宏观月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23:01
核心观点 - 7月中国经济数据呈现结构性分化 出口表现强劲但内需偏弱 金融数据显示政府债券支撑社融而信贷需求不足 居民风险偏好上升推动存款向股市转移 宏观政策将保持定力并侧重结构性工具 [2][3][4][5][6][8][9] 社融与信贷 - 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16万亿元 同比多增3893亿元 其中政府债券融资新增1.24万亿元(同比多增5559亿元)成为主要支撑 但社融口径贷款同比减少4263亿元 [3] - 人民币贷款减少500亿元 同比少增3100亿元 反映企业和居民信贷需求回落 主因房地产深度调整及新能源/光伏/钢铁等行业"反内卷"减产 [3] - M2-M1剪刀差收窄:M2增速8.8% M1同比回升至5.6% 因居民风险偏好上升将储蓄转为证券存款 且企业结汇资金回流 [4] 出口表现 - 7月货物出口23077亿元 同比增长8.0% 1-7月累计出口153048亿元(增长7.3%) 主因企业提前"抢出口"应对美国关税不确定性 [5] - 外部风险仍存 美国关税政策反复导致外部需求不确定性高企 [5] 消费与投资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80亿元 同比增长3.7%(连续两月下降) 但结构性亮点突出:金银珠宝类前七月累计增11% 家用电器类累计增30.4% [6] - 居民非工资性收入增加及股市盈利效应或支撑三四季度消费 尤其"金九银十"旅游旺季将至 [6] - 1-7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6.2%(较前值回落1.3个百分点) 7月当月同比-0.3% 有色/化学/医药/电子设备等行业投资回落显著 [7] - 房地产投资前七月同比下降12% 调整持续 [7] 政策导向 - 货币政策强调"防范资金空转" 侧重结构性工具如再贷款/再贴现 精准支持科技创新/消费/小微企业/外贸等领域 [8][9] - 财政政策推进贷款贴息及国债补充资本金等措施 "投资于人"理念逐步落实 [9]
金融“资”援,“贷”回“兴”希望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9
核心观点 - 金融系统通过专项贷款、利率优惠、快速理赔和资金捐赠等多维度措施支持资兴市灾后重建 重点覆盖农业、基础设施和文旅产业 并注重从"输血"向"造血"转型 [2][3][8] 灾情损失统计 - 资兴市因台风"格美"遭受直接经济损失近200亿元 损毁房屋超万间 受灾人口达12.7万人 [2] - 东江生态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损失蛋鸡2.6万只 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 [1] - 养鱼大户龙某70亩鱼塘被冲毁 直接损失约300万元 [7] 信贷支持措施 - 全市银行机构累计发放灾后重建专项贷款12.24亿元 [2] - 中国人民银行郴州市分行为地方法人银行单列7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 [3] - 建设银行郴州市分行为51户市场主体新发放贷款5106.82万元 [4] - 农业银行郴州分行一个月内为53户受灾农户发放贷款1207万元 [4] - 邮储银行郴州市分行为养鱼大户授信177万元 [7] -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提供5亿美元基础设施贷款额度 [5] 保险理赔情况 - 保险机构灾后1个月内完成对800余受灾户赔付4260余万元 [6] - 人保财险郴州市分公司支付资兴农业险理赔款600余万元 [6] - 种粮大户陈某合作社获得5.6万元理赔款 3天内完成赔付 [6] 金融机构捐赠 - 银行业金融机构向资兴灾区捐款现金超508万元 [4] - 工商银行郴州分行捐赠113.6万元(含员工捐款13.6万元) [4] - 建设银行郴州市分行捐款80万元 [4] - 农业银行郴州分行捐款106万元 [4] - 兴业银行郴州分行提供20万元帮扶资金 [8] - 农发行郴州市分行捐款10万元 [8] 产业恢复成效 - 东江生态家禽养殖合作社恢复至7万只鸡规模 日销售鸡蛋6万枚 预计年销售收入1500万元 [1] - 碧溪村新建120千瓦屋顶光伏项目 预计年增村集体收入6万元 [8] - 2024年9月至2025年2月末 银行向资兴文旅行业发放贷款2.3亿元 [8] - 邮储银行通过"极速贷"为餐饮店主提供140万元贷款支持扩建 [9] - 资兴市二期3个集中安置点560套安置房完成分配 [11] 基础设施重建 - 农发行郴州市分行投放9800万元贷款支持应急物资采购和基础设施修复 [4] - 农发行2024年累计投入资兴灾后重建专项贷款8.88亿元 支持路网、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5]
央行8项重磅金融政策,释放哪些新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11:59
金融监管政策 - 央行将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高频汇集并分析银行间债券、货币、衍生品、黄金、票据等金融子市场交易数据,以突破信息壁垒并防控跨市场风险 [3] - 当前商业银行因净息差缩窄而广泛涉足多元化资产配置,可能增加跨市场风险传染几率,监管政策旨在全方位掌握其投资交易信息 [3]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 央行在上海试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包括航贸区块链信用证再融资、跨境贸易再融资、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及科创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4] - 运用再贴现支持商业银行向进出口企业提供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通过"先贷后借"机制精准滴灌外贸企业 [4] - 推动私募股权机构发行长期限科技创新债券,以解决科创企业发债难问题,并完善风险缓释工具匹配科技型企业风险特征 [5] 支持跨境贸易与汇率管理 - 央行提出运用再贴现支持跨境贸易融资,以应对外部需求不确定性并稳定外贸 [4] - 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便利金融机构和外贸企业管理汇率风险 [6] 科创企业融资支持 - 鼓励头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带动资金投向早期、长期及硬科技领域,同时拓宽私募机构退出渠道 [5] - 当前科创债以中短期为主且风险分担机制不足,需引入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优化其风险收益结构 [5]
深度解读央妈的一季度报告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5-11 22:07
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解读 第一部分:6篇专栏核心观点 - **专栏1:中期借贷便利(MLF)演变** - MLF将成为向银行定向输送流动性的主要工具,体现央行对基础货币投放机制的优化[6] - **专栏2:提振消费政策** - 5000亿再贷款工具已落地(5月9日披露细节),直接指向服务消费和养老金融领域[6][4] - **专栏3: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 降低存款利率是核心手段,旨在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传导至贷款端[6] - **专栏4:债券市场健康度** - 央行对市场现存问题提出三处"吐槽",但承认存在客观市场因素制约[6] - **专栏5:政府债务对比** - 通过中美日债务对比,隐含探讨国内加杠杆空间及对股票市场的潜在影响[6] - **专栏6:通胀机制** - 分析宽松货币政策与低通胀并存现象,关联拼多多"仅退款"模式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6] 第二部分:其他15条关键内容 - **银行负债成本** - 存款利率与保险预定利率普降预期强烈,为后续政策重点[8] - **货币市场利率** - 一季度利率水平偏高,存在多重证据支撑该判断[9] - **贷款利率异常** - 3月新发放贷款加权利率环比12月上升,主因特定细分品种拉动[10] - **美元存款利率** - 部分期限美元存款报价大幅下行,或受窗口指导影响[12] - **财政存款变化** - 财政存款余额同比大幅增加,反映财政政策执行节奏[13] - **债券市场动态** - 企业债券增速下滑受债市波动拖累,政府发债则明显加速[14][17] - **央行操作调整** - 1月起暂停国债买入,关注后续重启时点[15] - **股票市场融资** - A股一季度IPO规模仅与小米、比亚迪港股再融资相当,显示股权融资低迷[18] - **保险行业压力** - 保费增速停滞,协议存款整改对资产端形成压制[19] - **行业贷款分化** - 分行业贷款增速差异或指向股票市场超额收益板块[20] 注:原文未提供具体数据指标,故未引用数值[1][2][3][5][7][16][21][22][23][24]
冠通期货早盘速递-20250508
冠通期货· 2025-05-08 09:20
热点资讯 - 中国人民银行多项利率调整,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从5%调降至0%;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下调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2] - 何立峰副总理将于5月9日 - 12日访问瑞士并与美方举行会谈,中方反对美国滥施关税立场不变 [3] - 美联储维持基准利率在4.25% - 4.50%不变,交易员预期七月前降息且今年有三次降息 [3] 板块表现 - 重点关注板块有玻璃、纯碱、沥青、焦煤、尿素 [4] - 夜盘部分板块涨跌幅:非金属建材2.58%,贵金属31.40%,油脂油料11.78%等 [4] 板块持仓 - 展示了近五日商品期货板块持仓变动情况 [5] 大类资产表现 - 权益类资产中,上证指数日涨跌幅0.80%,月内涨跌幅1.94%等;固收类资产中,10年期国债期货日涨跌幅 - 0.19%,月内涨跌幅 - 0.14%等;商品类资产中,CRB商品指数日涨跌幅 - 0.85%,月内涨跌幅0.34%等;其他资产中,美元指数日涨跌幅0.00%,月内涨跌幅 - 0.38%等 [7]
降准又降息 逆周期调节力度显著加大
中国证券报· 2025-05-08 04:39
货币政策调整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包括下调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调整为1.4%、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1] - 上述措施体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将有力支持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1] 存款准备金率下调 - 自2025年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下调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 [2] - 针对大型银行和中型银行降准0.5个百分点,可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2] - 完善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制度,阶段性将其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的5%调降至0 [2] - 降准0.5个百分点有效满足长期流动性资金需求,调整市场流动性结构,加大中长期流动性供给 [2] 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 - 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不属于存款类金融机构,不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 [3] - 对此类机构大幅降准是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的重要举措 [3] 政策利率调整 - 从5月8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5%调整为1.4% [4] - 政策利率下降将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有效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 [4] 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 自2025年5月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5] - 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2.1%和2.6% [5] - 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第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不低于2.525%和3.075% [5] - 五年期以上的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预计每年将节省居民公积金贷款利息支出超过200亿元 [5] - 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有助于支持消费,降低居民购房门槛,激发居民住房消费积极性 [5]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 自2025年5月7日起,下调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6] - 下调后,3个月、6个月和1年期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分别为1.2%、1.4%和1.5%,抵押补充贷款利率为2.0%,专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为1.5% [6] - 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 [6] - 首次全面下调各项结构性政策工具利率,包括支农支小再贷款等长期性工具和碳减排支持工具等阶段性工具 [6] - 降低所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预计每年可节约银行资金成本150亿元至200亿元 [6]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影响 - 截至一季度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5.9万亿元 [7] - 降低利率0.25个百分点有利于强化对商业银行的政策激励,激励商业银行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 [7] - 货币政策需要更多采用结构性工具,支持扩内需,挖掘新动能,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