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冷媒
icon
搜索文档
高温让欧洲人彻底明白。原来我们“中国制造”这么重要!
搜狐财经· 2025-07-10 13:13
欧洲空调市场现状 - 欧洲遭遇史诗级热浪 气温高达46℃ 导致德国火车瘫痪 法国上千所学校停课 [1] - 中国空调在欧洲市场引发抢购狂潮 德国主妇疯狂购买 西班牙市场脱销 [1] - 欧洲媒体集体转变态度 从质疑到认可中国空调的统治力 [1][7] 欧洲空调安装困境 - 欧洲60%以上建筑采用厚重砖混结构 安装空调外机极其困难 [3] - 德国市政审批流程长达半年 部分保护区对空调外机颜色有严格限制 [3] - 传统观念将空调视为"美式奢侈品" 导致普及率低下 [3] 中国空调品牌市场表现 - 2025年前五个月 1277万台中国空调进入欧洲市场 同比增长31.5% [7] - 美的PortaSplit空调在德国亚马逊获4.8星好评 采用免打孔设计迅速售罄 [5] - 海尔在意大利和西班牙热销榜前三名 几乎被中国品牌包揽 [5] 中国空调技术优势 - 格力环保冷媒空调达到欧盟A 能效等级 比传统空调节省40%电费 [7] - 海信新风空调3分钟实现全屋换气 被欧洲医院大量采购 [7] - 德国工程师拆机后称赞焊接工艺精细度超过奔驰汽车 [7] 中国空调服务优势 - 美的在西班牙推出"24小时极速安装"服务 [7] - 中国安装师傅效率是欧洲工人的3倍 [7] - 西班牙媒体对比发现中国空调安装成本仅为欧洲品牌的一半 [7] 行业未来趋势 - IPCC报告预测全球极端高温事件频率和强度将持续上升 [8] - 空调从奢侈品转变为生存必需品的趋势不可逆转 [8] - 中国空调企业面临引领全球绿色制冷产业的责任 [10] 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 格力环保冷媒技术成为全球制冷行业绿色转型标杆 [10] - 海尔美的本土化创新模式展现解决全球痛点的能力 [10] - 中国空调正在重塑欧洲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认知 [10]
不同颜色快递“冷媒”代表什么?冰袋能否重复使用?科普↓
央视网· 2025-07-10 11:39
冷链运输中的冷媒技术 - 夏季生鲜、药品等快递运输面临高温挑战,冷媒成为快递包装关键部分 [1] - 冷媒包括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冷藏冰袋和冷冻冰袋,分别适用于不同温度需求的食品运输 [4] - 干冰制冷温度极低达-78.5℃,适用于牛羊肉、海鲜等低温食品运输 [4] 冷媒性能与研发进展 - 实验室通过24小时高温试验,对比不同泡沫箱材质对干冰剩余量的影响,筛选性价比更高的改性料 [6] - 冰袋和冰盒是冷链运输主流冷媒,颜色差异代表不同温度区间 [8] - 研发新型包装箱通过特殊化设计减少冰袋用量,提升环保性 [10] 冷媒成分与使用注意事项 - 白色冰袋主要成分为水,适用于0℃温区,其他颜色冰袋需添加特殊化学物质以实现目标温度 [10] - 干冰不可放入家用冰箱,因其-78.5℃升华特性会导致密封空间压力骤增 [11] - 普通冰袋在密封无破损条件下可重复使用,但需清洗消毒,污染后禁止复用 [13]
海立股份:深化ESG可持续发展实践,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7-03 15:40
ESG理念融入与成效 - 公司连续4年发布ESG报告并持续提升披露水平[1] - 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上市公司ESG先锋100指数",排名从2023年第48名跃升至2024年第4名[1] - 万得ESG评级持续为A,报告获权威"五星级"卓越评价[1] 治理架构与合规管理 - 构建股东大会、董事会等治理架构,明确权责划分[2] - 建立"战略与ESG委员会"及执行层工作小组,覆盖87个ESG议题[3] - 实施财务、法务、内控审计、IT四个一体化管理[2] 绿色产品与技术研发 - 推出1.5HP小型双缸变频压缩机、R290冷媒热泵压缩机等低碳产品[4] - 2024年压缩机能效比提升0.03,实现研发减碳28万吨[4] - 新能源车领域开发800V超低温热泵电动压缩机等产品[4] 绿色制造与能源管理 - 2024年绿电使用达5487万千瓦时(光伏发电1978万千瓦时+外购绿电3509万千瓦时),占总用电量12%[5] - 拥有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和2家省级"绿色工厂"[5] - 实施铸造型砂循环使用、包装材料环保化等循环经济措施[5] 双碳规划与实施路径 - 制定碳达峰、运营碳中和、全价值链碳中和三阶段目标[6] - 2024年完成下属企业碳盘查,新增1家国家级和1家省级绿色工厂[6] - 试点产品碳足迹评价覆盖南昌海立、海立马瑞利等子公司[6] 员工发展与供应链管理 - 实施"五个100人"人才计划,搭建Y型四序列晋升机制[7] - 累计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5项[8] - 向供应商传递绿色采购理念,打造责任供应链[8] 社会责任与公益投入 - 海立电器连续20余年捐赠希望小学,累计捐赠超千万元[8] - 通过乡村振兴、志愿活动等履行社会责任[8] 未来战略方向 - 将持续深化ESG治理,聚焦双碳议题加速转型[9] - 强化绿色低碳产品研发与责任供应链建设[9]
巴兰仕过会:今年IPO过关第28家 国金证券过首单
中国经济网· 2025-06-21 16:24
公司概况 - 上海巴兰仕汽车检测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北交所上市委员会审议,符合发行、上市及信息披露要求,成为2025年第28家过会企业(上交所和深交所共18家,北交所10家)[1] - 公司专注于汽车维修、检测、保养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拆胎机、平衡机、举升机及冷媒回收加注机等汽车养护设备[1] - 第一大股东蔡喜林持股18.27%,第二大股东上海晶佳持股12.17%,第三大股东冯定兵持股11.45%,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相近且均未超过30%,无控股股东[1] 实际控制人结构 - 蔡喜林、孙丽娜夫妇为共同实际控制人,合计控制公司46.66%股份(蔡喜林直接持股18.27%,通过一致行动协议控制23.63%,孙丽娜间接持股1.52%)[2] - 蔡喜林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孙丽娜任副总经理,两人均持有匈牙利永久居留权[2] 发行计划 - 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100万股(未行使超额配售权)或2,415万股(全额行使15%超额配售权)[3] - 募集资金29,992.87万元,用于汽车维修保养设备智能化改造及扩产、举升设备智能化工厂、研发中心建设项目[3] 上市委员会问询重点 - 要求说明2023-2024年业绩增长驱动因素及持续增长的风险应对措施[4] - 需补充产品在欧洲、亚洲、南美洲市场的竞争优势及客户流失风险分析[4] - 需进一步论证境外客户稳定性,包括拓展与维护情况[4] 2025年IPO市场数据 - 上交所和深交所过会企业18家,保荐机构以中信建投(4家)、国泰海通(3家)、华泰联合(2家)为主[5][6] - 北交所过会企业10家,保荐机构包括国投证券、平安证券、德邦证券等,其中国金证券保荐巴兰仕为年内首单[6]
多次冲刺IPO后巴兰仕在北交所过会,业绩增长稳定性受监管关注
新京报· 2025-06-20 21:21
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成功通过北交所上市委员会审议 符合发行条件 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1] - 上市委员会重点关注业绩增长稳定性 要求说明2023-2024年增长驱动因素及风险应对措施 [1] - 公司历史上两次IPO失利 2017年撤回上交所申请 2022年终止辅导 2023年挂牌新三板 2024年转创新层后申报北交所 [1] 募资计划 - 本次IPO拟募资3亿元 其中9934.5万元用于汽车维修保养设备智能化改造 1.36亿元用于举升设备智能化工厂 6485.08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43亿元 7.94亿元 10.57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3003.55万元 8055.36万元 1.29亿元 [3] - 同期主营业务毛利率持续提升 从23.87%增至28.81% [3] - 2024年上半年预计营收5.13-5.3亿元(同比+0.36%-3.68%) 净利润7050-7400万元(同比+1.65%-6.70%) [3] 业务模式与风险 - 公司主营汽车维修检测设备 产品包括拆胎机 平衡机 举升机等 [3] - 外销采用贴牌模式 境外客户为当地品牌商 存在客户集中风险及品牌认知度不足问题 [4] 公司治理 - 历史上存在11次股权代持(公司层面5次 员工持股平台6次) 2024年因未披露代持事项被全国股转公司口头警示 [5] - 招股书声明所有代持关系已解除 无潜在纠纷 [6]
巴兰仕IPO:汽车维保设备小巨人,年营收超10亿,锁定高增长赛道未来可期
梧桐树下V· 2025-06-19 19:36
行业概况 - 汽车行业由前市场与后市场构成,后市场涵盖维修保养等高附加值环节,价值份额不断扩大[1] - 全球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平均车龄逐步攀升,推动后市场发展[1] - 2023年我国汽车后市场规模达约6万亿元[7] 公司核心业务 - 公司聚焦汽车维修保养设备领域,主要产品包括拆胎机、平衡机、举升机等[2] - 2024年举升机、拆胎机、平衡机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8.57%、24.08%、10.64%[2]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从6.43亿元增至10.57亿元,净利润从3003.55万元增至12940.49万元[2] 市场地位与荣誉 - 2017-2025年多次获评"中国汽保设备生产企业出口20强"及"中国汽保生产企业TOP30"[2] - 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覆盖理想、比亚迪、途虎养车等知名客户[3] 技术优势与产品创新 - 自主研发全自动免撬棍拆胎机、智能平衡机等产品,具备智能化、自动化功能[5] - 举升机产品适配多种车型,安全等级超过行业标准[5] - 专注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创新,形成电池举升等关键技术[5] - 截至2024年底拥有境内外专利226项,软件著作权18项[5] 品牌与盈利能力 - 运营"UNITE"、"BALANCE"等品牌,"UNITE"曾获上海市著名商标[6] - 2022-2024年毛利率从23.62%提升至28.55%,盈利能力持续增强[6] 行业驱动因素 - 国内汽车保有量从2022年4.17亿辆增至2024年4.53亿辆,年均增速4.32%[8] - 我国平均车龄突破6年,2022-2027年车龄年均复合增速预计达5.0%[9] - 车龄越大,年均维修费用越高,维保设备使用频率大幅提升[9] 产能与募资计划 - 2024年举升机产能利用率达120.82%,拆胎机/平衡机达104.93%[10] - 拟募资29992.87万元投向智能化改造及扩产项目,提升生产效率[10] - 计划建设研发中心,加速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10]
巴兰仕北交所IPO即将上会,专注做汽修设备,应收账款较高
格隆汇· 2025-06-19 16:53
IPO进展 - 北交所上市委员会定于2025年6月20日审议上海巴兰仕汽车检测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事项 保荐人为国金证券 [1] - 公司2023年3月在新三板挂牌 2024年5月调整至创新层 [3]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5年1月7日 总部位于上海市嘉定区 专注于汽车维修 检测 保养设备的研产销 主要产品包括拆胎机 平衡机 举升机等 [3] - 蔡喜林 孙丽娜夫妇为共同实际控制人 合计控制公司46 66%股份 蔡喜林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孙丽娜任副总经理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 43亿元 7 94亿元 10 57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3003 55万元 8055 36万元 1 29亿元 [7] - 2024年毛利率28 55% 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33 73% 主要因产品差异 举升机 拆胎机 平衡机及养护类设备毛利率较低 [10][11] - 2025年1-6月预计营业收入5 13亿元至5 3亿元 同比增长0 36%至3 68% 归母净利润7050万元至7400万元 同比增长1 65%至6 70% [9] 业务构成 - 2024年收入构成 举升机48 57% 拆胎机24 08% 平衡机10 64% 汽车养护设备7 59% [9] - 国内客户包括比亚迪 理想 长城等整车厂商及途虎养车 天猫养车等连锁维修店 国外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外销占比75% 主要为贴牌模式 [11][12] 行业分析 - 中国乘用车维保市场规模2023年达1 1万亿元 较2020年增长12 96% [15] - 行业竞争激烈 小企业以中低端产品为主 价格战普遍 主要企业包括高昌机电 世达工具 元征科技等 [17] - 行业受宏观经济及汽车保有量 老龄化趋势影响较大 市场需求波动显著 [17] 募资计划 - 计划募集资金3亿元 用于智能化改造及扩产项目 达产后将新增举升机40000台 拆胎机和平衡机6000台 洗车机750台年产能 [17]
巴兰仕闯关北交所:外销贴牌贡献超七成营收
经济观察报· 2025-05-19 22:28
IPO审核状态 - 公司IPO审核状态为"问询阶段",正在接受北交所的第二轮审核问询 [1] - 公司自2017年首次尝试IPO以来历经多次调整,最终于2024年9月向北交所递交申请 [1] - 计划募资3亿元用于智能化改造及扩产项目 [1]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专注于汽车维修、检测、保养设备研发与生产,主要产品包括拆胎机、平衡机、举升机以及冷媒回收加注机 [1] - 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 [1] 境外销售与贴牌模式 - 公司境外销售以贴牌(OEM)为主,2020年及2021年境外销售收入中贴牌占比分别为89 05%和90 14% [1] - 2022年后虽未明确具体比例,但公司多次强调"外销以贴牌销售为主,销售额占比90%以上" [1] - 贴牌模式下公司仅为国际品牌商代工,产品不显示自有品牌,终端用户无法识别其制造商身份 [1] - 报告期内(2021-2024年上半年)外销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74 42%-75 91%,而贴牌收入占外销收入的90%以上 [1] - 2024年上半年外销收入3 79亿元中贴牌收入约3 41亿元,贴牌代工对整体营收的贡献超过70% [1] 北交所问询与风险提示 - 北交所在两轮问询中均指出公司外销高度依赖贴牌模式 [2] - 公司承认贴牌模式下缺乏品牌溢价,议价能力受限 [2] - 长期面临外销政策变化、供应链稳定性(如依赖进口液压阀等核心零部件)以及品牌建设滞后等风险 [2] - 当前地缘政治波动与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公司面临"贴牌突围战"的挑战 [2] - 若无法突破品牌瓶颈或优化市场结构,公司资本市场之路或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2]
四方光电:连续两季度业绩高速增长,各业务板块持续推进未来可期-20250507
天风证券· 2025-05-07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6个月评级为增持(维持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四方光电2024年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润下降,2025年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大幅增长,各业务板块持续推进,开展产业链投资并购,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为1.55/2.07/2.76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收8.73亿元,同比增长26.23%,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下降15.03%,扣非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下降16.84%;25Q1实现营收2.15亿元,同比增长51.88%,归母净利润3275万元,同比增长64.98%,扣非归母净利润3200万元,同比增长89.38% [1] - 预计25 - 27年营业收入为11.07/13.81/17.07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6.74%、24.83%、23.54%;归母净利润为1.55/2.07/2.7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7.08%、34.17%、32.94% [4][9] 业务板块 - 暖通空调业务:24年收入同比增长11.57%,经历下滑后企稳回升,新增多家合作伙伴,开拓新应用领域 [2] - 工业及安全业务:24年收入同比增长136.01%,冷媒泄漏监测和安全环保领域收入贡献大,其他产品加速推向市场 [2] - 汽车电子业务:24年收入同比增长15.97%,汽车舒适系统传感器推进定点交付、研发和拓展客户;高温气体传感器开发验证稳步推进、部分已配套销售;动力电池热失控监测传感器良好推进 [2] - 医疗健康业务:24年收入同比下降52.32%,因需求恢复正常 [2] - 智慧计量业务:24年收入同比增长62.37% [2] - 科学仪器业务:24年收入同比增长8.25% [2] - 低碳热工业务:24年通过收购整合资源,优化产业链布局 [2] 产业链投资并购 - 23年4月战略投资诺普热能、精鼎电器,取得诺普热能57.14%股权和精鼎电器51%股权,整合资源形成一站式供应链解决方案 [3] 基本数据 - A股总股本10010万股,流通A股股本10010万股,A股总市值40.14亿元,流通A股市值40.14亿元,每股净资产10.64元,资产负债率29.47%,一年内最高/最低股价为51.76/21.91元 [5]
四方光电(688665):连续两季度业绩高速增长,各业务板块持续推进未来可期
天风证券· 2025-05-07 15: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6个月评级为增持(维持评级),当前价格40.1元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四方光电2024年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润下降,2025年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大幅增长,各业务板块持续推进,开展产业链投资并购布局关键环节,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为1.55/2.07/2.76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1][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收8.73亿元,同比增长26.23%,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下降15.03%,扣非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下降16.84%;25Q1实现营收2.15亿元,同比增长51.88%,归母净利润3275万元,同比增长64.98%,扣非归母净利润3200万元,同比增长89.38% [1] - 预计25 - 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07亿元、13.81亿元、17.07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6.74%、24.83%、23.5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5亿元、2.07亿元、2.7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7.08%、34.17%、32.94% [4][9] 业务板块情况 - 暖通空调业务:24年收入同比增长11.57%,经历下滑后企稳回升,新增多家合作伙伴,开拓新应用领域 [2] - 工业及安全业务:24年收入同比增长136.01%,冷媒泄漏监测和安全环保领域收入贡献大,其他产品加速推向市场 [2] - 汽车电子业务:24年收入同比增长15.97%,汽车舒适系统传感器推进定点交付、研发和拓展新客户;高温气体传感器开发验证稳步推进,部分已配套销售或批量出货;动力电池热失控监测传感器推进良好 [2] - 医疗健康业务:24年收入同比下降52.32%,因需求恢复正常 [2] - 智慧计量业务:24年收入同比增长62.37% [2] - 科学仪器业务:24年收入同比增长8.25% [2] - 低碳热工业务:24年通过收购整合资源,优化产业链布局 [2] 产业链投资并购 - 23年4月战略投资诺普热能、精鼎电器,取得诺普热能57.14%股权和精鼎电器51%股权,整合资源形成一站式供应链解决方案 [3] 基本数据 - A股总股本10010万股,流通A股股本10010万股,A股总市值40.14亿元,流通A股市值40.14亿元,每股净资产10.64元,资产负债率29.47%,一年内最高/最低股价为51.76/21.91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