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
icon
搜索文档
医药要翻身?创新药继续霸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7 10:36
创新药行业动态 - 近期创新药领域热点频现,中国创新药企业逐步崭露头角并走向世界舞台 [1] - 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自4月初关税扰动低点以来反弹近15%,今日医药板块继续走强 [1] - ASCO 2025大会摘要公布,中国药企以70余项研究成果入选,国产创新药再次闪耀世界舞台 [3] 创新药ETF市场表现 - 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最新涨幅1.86%,报0.603元 [2] - 生物医药ETF(512290)最新涨幅1.17%,报0.950元 [2] - 疫苗ETF(159643)最新涨幅0.89%,报0.568元 [2] - 创业板医药ETF(159377)最新涨幅0.68%,报1.030元 [2] 中国创新药技术突破 - 中国创新药企业在ADC与双抗领域展现出领先的技术突破 [3] - 泽璟制药ZG005(PD-1/TIGIT)在宫颈癌一期数据超预期 [3] - 华海药业HB0025(PD-L1/VEGF)在子宫内膜癌一线早期数据表现优异 [3] - 信达生物双抗CRC及肺鳞癌、中国生物制药安罗序贯头对头替雷利珠、科伦博泰SKB264TNBC数据等超预期 [3] 创新药出海与BD交易 - 三生制药将其PD-1/VEGF双抗以12.5亿美元首付款+4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授权给辉瑞,创中国创新药BD首付款纪录 [4] - 辉瑞还需支付双位数百分比的销售分成,并认购1亿美元三生制药普通股 [4] - 2024年以来中国创新药BD出海交易量质齐升,ADC、双抗、GLP-1类资产涌现大额出海BD交易 [7] - 中美关税摩擦未影响创新药出海势头,目前国内创新药出海主要通过IP转让和BD合作对外授权 [7] 行业未来展望 - 受益于创新药出海交易、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全产业链、创新药丙类医保目录落地等,创新药板块盈利和估值有望迎来双升 [7] - 国内集采政策优化、医疗设备招标复苏、内需复苏等因素或进一步推动医药板块情绪和估值抬升 [7] - 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医疗ETF(159828)、生物医药ETF(512290)值得关注 [7]
再度反弹!创新药沪深港ETF盘中涨超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7 10:29
港股医药概念股表现 - 药明生物、信达生物、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再鼎医药、联邦制药等港股医药概念股涨幅均超过2% [1] - 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盘中涨幅超过2% [1] 创新药沪深港ETF交易数据 - 创新药沪深港ETF最新价格为0.605,涨幅2.20%,市值为2.51亿 [2] - 近1月涨幅为4.31%,成交额为238.64万 [2] - 跟踪指数SHS创新药当前点位为1834.79,涨幅2.40% [2] - 实时参考净值(IOPV)为0.6062,溢价率为-0.20% [2] 创新药行业事件催化 - 三生制药与辉瑞就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SSGJ-707订立许可协议,辉瑞获得该产品在中国内地以外的全球独家开发及商业化权利 [4] - 该交易为首付款超10亿的创新药BD交易,具有里程碑意义 [4] - 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创新药企业临床数据表现优异,中国专家发言数量达71项,创历史新高 [4] 创新药行业基本面与政策 - 医药行业全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1.4%,但创新药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3%,表现亮眼 [5] - 2024年医保谈判中创新药成功率超90%,国产创新药占比达70%以上 [5] - 商保政策密集出台,为创新药支付端提供增量可能 [5] 宏观与资金面分析 - 医药行业对通胀与M1&M2流动性敏感,当前PPI同比下行有利于制药、医疗器械行业节省成本 [4] - M1&M2处于上升周期,市场流动性宽裕,医药研发融资环境宽松 [4] - 5-6月医药行业具备超额日历效应,宏观视角下行业超额收益或能延续 [4] - 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持续获得增量资金流入,但本周净流出幅度较大,在所有指数中排名第四 [5] 行业展望与投资机会 - 在集采政策优化、内需复苏、新技术推动的背景下,医药行业估值有望持续修复 [5] - 生物医药ETF(512290)、创业板医药ETF国泰(159377)、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等产品或具备投资机会 [5]
ETF日报:黄金股票整体走势与金价走势呈正相关的关系,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中低水平,可关注黄金股票ETF
新浪基金· 2025-05-23 20:22
除了多个重要肿瘤药临床会议催化,近期医保谈判,医保丙类目录落地有望形成持续催化。考虑到当前 创新药具备较高研发亮点,且商业化放量呈现加速趋势。投资者可以关注覆盖三地优质上市创新药企的 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 同时,2025年或是AI医疗快速发展的元年。4月24日七部门联合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 (2025—2030年)》,提出到2030年规上医药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数智化转型全覆盖的目标。后续来看, 在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全产业链、国内集采政策优化、医疗设备招标复苏、内需复苏等积极因素推动下, 医药板块的情绪和估值抬升的空间或进一步打开。创业板医药指数受益于医药行业刚需属性(人口老龄 化、消费复苏)及创业板创新定位(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出海),兼具"复苏"与"创新"双重驱动。投 资者也可关注创业板医药ETF国泰(159377)。 黄金股板块午后反弹,黄金股票ETF(517400)收涨0.8%,黄金ETF(518800)收涨0.05%。近期,全 球"不确定性"再度攀升,避险情绪再起,黄金价格回升。 美元信用方面,上周穆迪公司宣布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持续的大规模财政赤字将进 一 ...
创新药板块盘中领涨,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涨超1%,机构表示国内创新药产业有望迎来拐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9 10:04
创新药板块市场表现 - 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盘中涨幅超过1% [1] - 创新药板块成为市场领涨板块 [1]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国内创新药产业有望迎来拐点 产业运行趋势由资本驱动转向盈利驱动 [1] - 板块可能迎来业绩与估值双重修复的投资机会 [1] - 基本面边际变化支撑二级市场回暖 创新产品陆续商业化 [1] - 头部创新药企业开始进入盈利周期 [1] - 全球突破性临床数据陆续公布 带动海外授权市场活跃度提升 [1] 政策支持与市场扩容 - 创新药支持政策持续释放 首个丙类医保目录将在年内推出 [1] - 支付政策变化有望推动创新药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1] - 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及支持创新药的新政策举措有望落地 [1] 指数与ETF产品信息 - 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跟踪SHS创新药(人民币)指数(931409) [1] - SHS创新药指数由中证指数公司编制 选取沪港深市场50只创新药研发生产上市公司证券 [1] - 指数成分股具有高研发费用率和海外收入占比特征 聚焦医药生物行业创新型龙头企业 [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ETF发起联接A(014117)和C类份额(014118) [1]
创新药板块深度回调,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跌近3%,或可把握低位布局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7 13:58
行业表现 - 医药生物行业呈现显著分化 化学制药表现亮眼 2024年营收同比增速达4.2% 扣非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97.7% 主要受益于创新药产品快速放量及企业亏损收窄 [1] - CRO/CMO板块困境反转 2024年收入呈现逐季修复 2025年一季度增速提升至11.2% 远超行业平均(-4.3%) [1] - 行业整体受高基数及消费疲软影响 但创新驱动的结构性机会突出 [1] 估值与配置 - 当前医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配置性价比凸显 [1] 指数与产品 - 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跟踪SHS创新药(人民币)指数(931409) 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从沪港深市场中选取50只涉及创新药研发生产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1] - 该指数成分股具有高研发费用率和海外收入占比的显著特征 重点聚焦于医药生物行业中的创新型龙头企业 [1]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ETF发起联接A(014117) 国泰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ETF发起联接C(014118) [1]
百济神州美国专利纠纷胜诉,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涨超1%,创新药龙头拐点或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30 10:38
百济神州专利胜诉 - 美国专利商标局宣布Pharmacyclics LLC第11,672,803号专利全部权利无效 [1] - 该事件标志着中国创新药国际化取得阶段性胜利 是成为国际竞争力MNC的关键进程 [1] 创新药板块市场反应 - 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盘初涨超1% 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近14% [1] 医药板块配置现状 - 2025年一季度公募基金医药生物重仓比例9.05% 环比提升0.47个百分点但仍处历史低配水平 [1] - 板块经历长期调整后整体估值偏低 存在景气反转机会 [1] 医药产业技术发展 - "人工智能+"推动脑机接口 智能穿戴设备加速医疗场景落地 [1] - AI在药物研发 辅助诊断领域商业化提速 远程诊疗 健康监测等新业态涌现 [1]
ETF日报:中国医药生物行业正加速构建“研发突破+国际化输出”的双轮驱动格局,可关注创新药沪深港ETF
新浪基金· 2025-04-29 22:03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跌0.05%报3286.65点,深证成指跌0.05%,创业板指跌0.13%,北证50涨1.24%,科创50涨0.1%,万得全A涨0.2%,万得A500跌0.15%,中证A500跌0.01% [1] - A股成交1.04万亿,较上一交易日1.08万亿有所下降 [1] - 医疗ETF(159828)收涨1.04% [4] 人工智能与国产替代 - 人工智能相关板块有望维持高投资和高成长,国产替代料将加速 [1] - 总书记在上海调研时强调要加强人工智能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努力开发更多安全可靠的优质产品 [1] - 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强调集中力量攻克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核心技术,统筹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1] - 寒武纪24年全年营收增长65.56%,海光信息25Q1合同负债达到32.37亿元(24年底为9.03亿元) [2] - AI agent Manus的母公司完成7,500万美元融资,公司估值跃升至5亿美元,实现约5倍增长 [2] - AI agent处理任务的经济优势显著,推理成本仅为人类专家的10% [2] 医疗板块 - 一季度医疗设备招投标市场规模同比增长67.49%,3月单月增速破100% [4] - 超声影像、CT等设备采购规模因国产替代与高端化驱动显著增长,产品均价上扬 [4] - 2025年全国联采有望加速覆盖,提升高值耗材国产替代进程 [5] - 2025一季度医药生物公募基金重仓比例为9.05%,环比提升0.47pct,但仍处于历史低配水平 [5] - AI在药物研发、辅助诊断等领域商业化进程加快,远程诊疗、健康监测等新业态不断涌现 [5] 创新药与国际化 - 超过120家中国药企亮相AACR会议,展示近300项新药研究成果,其中24项入选"最新突破性研究" [8] - 2025年一季度全球医药领域交易总金额约675亿美元,中国医药交易数量达75笔,同比增长34%,交易总金额369亿美元,同比增幅超200% [8] 政策与市场展望 - 政治局会议提出促消费、支持科技创新、强化供应链安全等具体措施 [9] - 投资者可关注半导体设备ETF(159516)、芯片ETF(512760)、集成电路ETF(159546)、科创芯片ETF国泰(589100)等产品 [4] - 投资者可关注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中证A500ETF(159338)、上证综指ETF(510760)等宽基产品 [8][9]
ETF日报:半导体行业重大会议带来重大利好消息,半导体设备板块多只股票领涨全市场,可关注半导体设备ETF
新浪基金· 2025-03-27 20:49
市场表现 - 沪指涨0.15%报收3373.75点,深成指涨0.23%报收10668.1点,创业板指涨0.24%报收2145.1点,两市成交额增加363.84亿元至11906.9亿元 [1] - 电力、钢铁、有色、煤炭、建筑、石油等行业板块走低,生物医药、化工、保险、半导体等行业板块拉升,光刻机、创新药、有机硅等概念板块活跃 [1] - 港股科技ETF(513020)盘中涨幅达2.82%,收涨1.50% [1] 港股科技板块 - 国际投资者对中资股兴趣达4年最高,MSCI中国及恒生科技指数年初至今累升16%及23% [3] - 港股通资金净流入4200亿港元,信息技术、可选消费行业净流入超1000亿港元 [3] - 港股科技板块崛起得益于中国AI算法革命和互联网大厂增加资本开支,带动算力需求增长 [4] -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涵盖电子、汽车、医药生物、互联网等高成长性行业,前十大成份股占比超70% [4] - 港股科技ETF(513020)连续5天资金净流入 [5] 半导体行业 - 半导体设备ETF(159516)盘中涨幅达2.79%,收涨1.35% [5] - 新凯来发布数十款半导体制造装备,覆盖先进逻辑和存储工艺 [7] - 全球半导体市场预计2025年达2980亿美元规模,同比增长11% [8] - 美国政府可能对半导体征收额外关税,国内半导体设备领域仍有增长空间 [8] 生物医药与创新药 - 生物医药ETF(512290)上涨2.14%,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大涨5.16% [9] - AI赋能创新药研发,近一年创新药沪深港ETF较中信医药行业指数超额17% [9] - AI可生成药物分子及蛋白质结构设计,提高研发效率 [11] - 华为成立医疗卫生军团,整合5G、云计算、AI大模型技术构建AI辅助诊断解决方案 [12] - 全球药企加速布局AI合作,如Incyte与GenesisTherapeutics开发小分子药物 [12] AI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 AI可预测药物分子与靶点蛋白的结合模式和结合能,指导药物优化 [11] - AI虚拟筛选可节省实验材料、时间和人力成本,降低研发失败风险 [11] - AI+医药领域容错率较高,准确率门槛降低加速技术赋能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