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乳铁蛋白
icon
搜索文档
破局攻坚!呼和浩特乳业全产业链科技突围彰显“中国智造”力量
内蒙古日报· 2025-07-17 19:50
乳业全产业链科技创新 - 呼和浩特乳业构建贯穿牧草育种至乳品加工的完整产业生态链 依托伊利健康谷 蒙牛产业园两大千亿级载体 形成"世界乳业科技之都"竞争力 [1] - 产业链涵盖全国最大牧草种质资源库 全球最快灌装生产线等基础设施 实现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技术突破 [1] 益生菌国产化突破 - 科拓生物投资18 8亿元建设益生菌智慧工厂 自主研发7款酸奶发酵剂实现进口替代 动植物微生态制剂生产线为国内唯一专攻养殖种植的产线 [3] - 建成全球最大乳酸菌种质资源库 项目达产后预计年新增产值40亿元 利税15亿元 提供600个岗位 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3]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进展 - 二期工程聚焦高产 长寿 低碳奶牛育种体系 目标打破国际种源垄断 汇聚10多位院士 100多名行业专家及1000多名核心科研人员 [5] - 已启动237个研发项目 发表论文190篇 发布标准18项 在乳铁蛋白制备 奶牛性控等领域国际领先 开发出全国首款全酶法0乳糖奶粉 [5] 草业与疫苗技术突破 - 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采用高通量表型机器人 将苜蓿育种周期缩短4-5年 审定31个草品种 建立21个繁育基地 提升饲草蛋白含量 [6] - 动物疫苗技术创新中心研发全球首发牛支原体活疫苗 获3款疫苗新兽药证书 授权7项专利 支撑上游养殖标准化 [6] 全产业链协同效应 - 形成草种繁育 疫苗研发 乳品加工等环节的闭环创新体系 各环节技术相互支撑 构建高质量发展生态 [6] - 乳业整体向国际高端市场迈进 创新成果涵盖深加工 特色奶酪 智慧牧场等20项产业化技术 [3][5][6]
SynBioCon 2025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宁波见!
生物制造行业发展趋势 - 生物制造已成为全球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关键领域 是我国继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后推进制造强国的重要抓手 [1] - 各地政府正通过"研发-转化-产业—集群"协同模式发展合成生物 发挥新质生产力作用 [1]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聚焦AI+生物智造赛道及四大应用领域(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美妆原料) [1] 大会核心内容 - 设置"1+4"主题:1个热门赛道(AI+生物智造)+4大应用领域 探讨革新技术与产品生命力 [1] - 目标包括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品规模化及人才挖掘 邀请国际企业、专家、资本等多方参与 [1] - 高层闭门研讨会将聚焦"十五五"生物制造发展趋势与增长点 30位行业领袖参与深度讨论 [9] 技术应用方向 - 绿色化工与新材料领域关注:大宗化学品生物制造路径开发(苹果酸、己二酸等有机酸)、化学法与生物法协同产业化案例 [13] - AI+生物智造领域重点:AI辅助发掘关键酶、合成生物大语言模型应用、工业发酵动态控制 [13] - 未来食品领域突破:高值蛋白/油脂生物合成、功能糖/乳铁蛋白制造技术、非粮生物质转化 [13] 产业活动亮点 - 设置100+融资项目路演 覆盖合成生物新产品/工艺/技术团队 [4][12] - 青年创新论坛将安排30+场报告 聚焦原始创新与价值创新 搭建高效对接平台 [12][13] - 科技成果展示专区公开征集100个从0到产业化的创新项目 促进科研院所与企业对接 [14] 行业生态构建 - 大会汇聚头部企业、顶尖高校、园区资本及产业上下游资源 [4] - 支持单位涵盖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上海未来产业专委会等权威机构 [2] - 往届会议已形成行业影响力 2024年第三届会议在宁波成功举办 [18]
SynBioCon 2025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宁波见!
生物制造行业发展趋势 - 生物制造已成为全球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关键领域,是我国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1] - 各地政府正通过"研发-转化-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模式推动合成生物产业,发挥新质生产力作用[1]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及四大应用领域(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美妆原料)[1] 大会核心内容架构 - 采用"1+4"模式:1个热门赛道(AI+生物智造)+4大应用领域[1] - 设置30+场专题报告,覆盖生物基化学品/精细化学品/一碳生物制造/生物基材料等技术方向[13] - 包含100+融资项目路演,重点展示从0到产业化的100个创新成果[4][14] 技术应用方向 - 绿色化工领域:开发生物基苹果酸/己二酸等平台化学品,探索化学法与生物法协同路径[13] - AI应用场景:包括酶发掘/大语言模型构建/工业发酵控制/菌株基因型分析等[13] - 未来食品方向:涉及新质蛋白/功能糖/乳铁蛋白等食品配料的生物合成技术[13] - 美妆原料突破:聚焦虾青素/类胡萝卜素等功效成分的绿色制造工艺[13] 产业生态建设 - 设置生物制造青年论坛,发掘30+个科研团队创新成果,搭建人才对接平台[12][13] - 组织第3期产业高层闭门研讨会,邀请30位头部企业高管探讨"十五五"发展趋势[9] - 往届大会已形成产学研联动机制,2024年第三届大会获得宝山合成生物学研究院等机构支持[18] 活动组织形式 - 首日开展审核制闭门研讨会,后续两天设置全体大会+4大分论坛[9][13] - 设置科技成果展示墙,公开征集100个阶段性创新成果进行现场对接[14] - 由DT新材料主办,获得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上海未来产业专委会等机构支持[2][18]
SynBioCon 2025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宁波见!
生物制造行业趋势与大会背景 - 生物制造已成为全球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关键领域,是我国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1] - 各地政府正结合自身优势推动合成生物"研发-转化-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发挥新质生产力作用[1]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和四大应用领域[1] 大会组织架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2] - 协办单位包括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机构[2] - 支持单位涵盖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等多个专业组织[2] - 大会顾问为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2] 大会亮点内容 - 设置论坛和闭门活动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发展趋势,探索新产品、新技术[5] - 举办青年创新技术分享和人才对接活动[5] - 组织100+融资项目路演,发掘合作机遇[5] - 汇聚头部企业、顶尖高校、园区资本和产业上下游资源[5] 大会日程安排 - 8月20日举办生物制造产业高层闭门研讨会,聚焦"十五五"发展趋势,邀请30位行业专家[10] - 设置优质项目路演与对接活动,邀请头部园区和投资机构参与[13] - 举办生物制造青年论坛,设置30+场报告,发掘创新成果[14] - 8月21-22日举行全体大会和四大分论坛[14] 分论坛专题内容 - 绿色化工与新材料分论坛关注生物基化学品、精细化学品、一碳生物制造和生物基材料[14] - AI+生物智造分论坛探讨AI在酶发掘、合成生物模型、工业发酵等应用[14] - 未来食品&农业分论坛聚焦新质蛋白、功能配料、非粮生物转化等技术[14] - 美妆原料分论坛讨论功效原料开发、蛋白质新原料等技术突破[14] 同期活动 - 设置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专场,公开征集100个创新成果项目[15] - 往届大会已在2022-2024年成功举办三届,2024年第三届由DT新材料主办[19] 行业服务平台 - 提供全球生物基和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官网为www.bio-basedlink.net[26]
SynBioCon 2025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宁波见!
生物制造行业发展趋势 - 生物制造已成为全球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关键着力点,是我国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1] - 各地政府正结合自身优势推动合成生物"研发-转化-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发挥新质生产力作用[1]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等热门赛道[1] 大会核心内容 - 大会采用"1+4"模式:1个AI+生物智造主赛道+4个应用领域(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美妆原料)[1] - 将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革新技术和产品生命力[1] - 致力于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品规模化与人才挖掘[1] 大会特色活动 - 生物制造产业高层闭门研讨会:聚焦"十五五"发展趋势与增长点,邀请30位行业头部企业高层和专家[7] - 优质项目路演与对接:邀约头部园区和投资机构参与,面向合成生物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企业[10] - 生物制造青年论坛:设置30+场报告,发掘科研团队创新成果,助力15分钟了解一个研究方向[10] 分论坛重点话题 - 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涵盖生物基化学品、精细化学品、一碳生物制造、生物基材料等领域[11] - AI+生物智造:包括AI用于关键酶发掘、合成生物AI大模型、AI辅助生物合成等应用案例[11] - 未来食品&农业:关注高值新质蛋白、功能糖、天然香精香料等生物制造技术[11] - 美妆原料:聚焦功效原料开发、新型蛋白质原料、虾青素等生物制造应用[11] 科技成果展示 - 大会将公开征集100个合成生物和生物制造领域创新成果和项目进行现场展示对接[11] - 设置科技成果推介墙,促进从0—1—100的成果转化[11] 大会背景 - 由DT新材料主办,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协办[2] - 前几届大会已在2022-2024年成功举办,2024年第三届有上海宝山合成生物学转化研究院等支持[15]
全球乳业新格局下的“伊利路径”:海外市场发展与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6-25 14:35
全球化战略 - 公司位居全球乳业五强,连续十一年蝉联亚洲乳业第一,在全球拥有15个研发创新中心、81个生产基地,产品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公司在新西兰投资建设大洋洲生产基地,收购新西兰第二大乳制品企业威士兰,打造中国乳企在海外建设的最大黄油工厂和乳铁蛋白工厂 [4] - 公司实施"全球化思维、本土化经营"的运作方式,在印尼市场尊重当地文化,设立祈祷室等设施 [5] 资源整合 - 公司在新西兰整合优质奶源资源,同时输出管理、标准和智慧,要求合作伙伴符合其严格的质量管控标准 [4] - 公司构建了覆盖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全球资源体系,形成优化资源配置的"乳业丝路" [6] 创新研发 - 公司在全球设立15个创新中心,专注重大科研课题突破,如首创乳铁蛋白定向提取保护技术,将保留率从10%提高到超90% [6] - 公司全球专利申请总数和发明申请总量位居世界乳业十强第二名,中国乳业第一名 [7] - 公司在新西兰投建乳铁蛋白工厂,通过国际合作专注精深加工 [6] 市场开拓 - 公司在印尼市场开发符合当地口味的产品,如巧克力口味冰淇淋,现已出口至16个国家和地区 [8] - 公司2024年启动"云游伊利"全球产业链探访活动,覆盖受众超2亿人次,连续五年位居"全球最具价值乳品品牌10强"榜首 [9] 企业文化 - 公司将"尊重"纳入核心价值观,适应多元文化环境,如在印尼市场调整会议时间并设立祈祷室 [5] - 公司注重输出"中国智慧",通过本土化技术创新解决国外技术在中国的水土不服问题 [7]
SynBioCon 2025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宁波见!
行业背景与大会定位 - 生物制造已成为全球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关键领域,是我国继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后推进制造强国的重要抓手[1]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赛道及四大应用领域(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美妆原料)[1] - 大会旨在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趋势、革新技术/产品生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规模化生产[1] 大会组织架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协办单位为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 核心亮点 - 设置高层闭门研讨会,邀请30位头部企业高层/专家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增长点[7] - 包含100+融资项目路演,覆盖合成生物新产品/工艺/技术团队[4][10] - 青年创新论坛设置30+场报告,聚焦科研团队原始创新与人才对接[10] - 汇集头部企业、顶尖高校、园区资本及产业上下游资源[4] 议程设置与专题内容 特色活动 - 生物制造产业高层闭门研讨会(第3期)聚焦政策收官阶段的新动能注入[7] - 优质项目路演(第4期)邀约头部园区与投资机构深度对接[10] 分论坛专题 - **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涵盖生物基化学品(苹果酸、己二酸等)、一碳生物制造(CO2转化)、PHA/尼龙等生物基材料低成本开发[11] - **AI+生物智造**:涉及AI辅助天然香料合成、工业发酵控制、基因型-产量关联分析等产业化案例[11] - **未来食品&农业**:包括新质蛋白/油脂生物合成、非粮原料转化技术[11] - **美妆原料**:关注虾青素/类胡萝卜素生物制造、功能蛋白质原料突破[11] 科技成果转化 - 设置100个合成生物创新成果展示墙,覆盖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链条项目[11] 往届成果 - 大会已连续三年(2022-2024)在宁波举办,2024年第三届获得上海宝山合成生物学转化研究院等机构支持[15] 产业服务平台 - 提供全球生物基与生物制造产业服务链接(bio-basedlink.net)[22]
奶业闯关
经济日报· 2025-06-24 06:10
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奶业从2000年人均乳制品消费量7公斤增长至2024年42公斤,产量从3200万吨增至4079万吨,彻底摆脱三聚氰胺事件影响[3] - 优质乳工程覆盖29省79家乳企,2024年优质巴氏杀菌乳产量占全国同类产品97%,乳蛋白和乳脂肪含量达发达国家水平[4] - 规模养殖比例达76%,奶牛单产超欧盟平均水平,生鲜乳和乳制品抽检合格率多年稳定在99.5%以上[4][6] 产业链升级 - 上游饲草领域:优然牧业自产苜蓿草特优级占比超60%,达到美国水平;赛科星累计培育优秀种公牛560余头,性控冻精生产能力亚洲第一[7] - 中游养殖领域:伊利推动智慧牧业转型,敕勒川基地实现挤奶全自动化;全国奶牛存栏百头以上规模养殖比例达76%[5][6] - 下游加工领域:飞鹤建成国内首条乳铁蛋白自动化生产线,打破国外垄断;婴幼儿配方奶粉国产品牌市场份额达60%[8] 市场供需与挑战 - 2022-2024年生鲜乳价格连续三年下降,2024年主产省均价3.11元/公斤,较2023年下降15.03%,养殖场亏损面达70%[10][11] - 消费增速不及产量增速,2022年起奶类消费下降,导致阶段性过剩;乳制品进口关税仅12.2%,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11][24] - 产品结构单一:液态奶占比过高,干乳制品少;高价产品多,平价产品少;城市消费多,农村消费少[25] 政策与创新应对 - 农业农村部实施奶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项目,内蒙古、河北等地对乳企喷粉给予补贴,黑龙江实施收购增量补贴[12] - 企业探索差异化路线:盛全农牧开设18家鲜奶吧,鲜奶售价1.4万元/吨;花花牛推出荆芥风味酸奶等网红产品[15] - 新国标禁止灭菌乳使用复原乳,与国际标准接轨,推动质量提升[23] 未来发展方向 - 构建产业链利益共同体:推动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核心奶源区+加工企业"合作模式,建立价格协商机制[27][28] - 全产业链突破:提升饲草自给率,攻克奶牛育种关键技术,降低饲料成本占比(目前显著高于新西兰)[29] - 扩大消费场景:开发功能性奶制品,推动学生奶覆盖率从17%提升至30%,发展鲜奶吧等新业态[21][22]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乳铁蛋白行业整体发展形势分析:随着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增长,乳铁蛋白原料产能将进一步释放[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0 09:37
乳铁蛋白行业定义及分类 - 乳铁蛋白是转铁蛋白家族中的铁结合糖蛋白,存在于人体乳汁和分泌液中,母乳含量最高 [2] - 按铁离子结合状态分为缺铁型、铁半饱和型和铁饱和型三种 [2] - 按来源分为天然乳铁蛋白(动物体液提取)和重组乳铁蛋白(无动物源生产) [2]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乳铁蛋白产量仅2吨,需求量达185吨,市场规模14.47亿元 [4][6] - 预计2025年产量增至4.5吨,需求量205.2吨,市场规模15.39亿元 [4][6] - 目前国内90%以上依赖进口,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4] - 营养保健品领域市场规模4.62亿元(2024年),乳制品及其他领域9.85亿元 [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奶牛养殖为主(2024年中国奶牛680万头,牛奶产量4079万吨) [8][10] - 中游:高纯度制剂和功能食品开发,华熙生物等企业跨界布局 [8] - 下游:婴幼儿奶粉(飞鹤2024年奶粉收入178.77亿元)、保健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8][15] 竞争格局 - 国际主要供应商:荷兰DMV(纯度>95%)、新西兰威士兰(被伊利收购)等 [12] - 国内形成"传统提取+精密发酵"双路径,飞鹤拥有13个智能工厂和牧场 [12][15] - 伊利2024年营收1157.8亿元,乳铁蛋白有机奶获国际创新奖 [17] - 蒙牛2024年收入886.7亿元,经营利润72.6亿元 [14] 技术应用趋势 - 抗肿瘤作用和纳米药物递送应用潜力显著 [19] - 飞鹤承担4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伊利突破活性成分提取技术 [15][17] - 合成生物学和规模化制备成为技术发展重点方向 [12][19]
行业回暖 功能性、适老化产品或为奶业创新方向
行业现状 - 2025年乳制品行业增长轮廓基本显现,上游养殖业产能出清持续,供需平衡仍需调整 [1] - 乳制品企业聚焦降本增效、保住利润,营收跌幅有所减缓 [1] - 行业周期性矛盾加剧,上市乳企业绩普遍承压,部分企业营收降幅显现缓和势头 [2] - 地方乳企压力更明显,一鸣食品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幅1.8%(2024年全年4.1%),天润乳业2024年营收增幅3.3%(2025年一季度-2.5%),燕塘乳业和西部牧业营收降幅继续扩大至11.8%和20.9% [2] - 市场终端延续打折促销,低温纯牛奶销售件数同比小幅增长但销售额同比下跌 [2] 供需调整 - 2024年牛奶产量4079万吨,下降2.8%,为2018年以来首次下降,四个季度原料奶产量增速分别为5.1%、2.1%、-5.8%、-9.0% [3] - 2024年原料奶销售均价3.32元/公斤,同比下降13.42%,近期价格企稳 [3] - 牧场退出速度放缓,预计出清持续到七八月份,下半年供需关系好转,行业预期2026年调整完成 [3] 消费与创新 - 2023年我国人均乳品消费量42.4公斤,仅为亚洲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4] - 高端产品增长向好,奶酪增长缓慢提升,烘焙原料和茶饮原料销售快速提升但整体量较小 [4] - 行业呼吁加强平价乳制品供给,加快乳制品产业、消费场景和模式创新 [4] - 市场上乳制品同质化明显,营销战和价格战常见,创新品类对消费洞察和科研能力要求高 [5] - 行业协会呼吁加快聚焦功能性产品开发(如乳铁蛋白、脱盐乳清粉)、新型乳制品研发及适老化产品创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