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奔驰E级
icon
搜索文档
创近5年新低!奔驰7月国内销量暴跌超40%
犀牛财经· 2025-08-20 13:20
销量表现 - 7月在华零售量26653辆 环比下降超40% 创近5年新低并首次跌破2.7万辆关口 [2] - 与宝马40190辆和奥迪37600辆的销量差距显著拉大 [2] - 上半年累计销量29.32万辆 同比下降14% 二季度销量同比下降19% [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销售收入663.77亿欧元 同比下降8.6% [4] - 税后净利润26.88亿欧元 同比下降55.8% [4] 市场竞争 - 国内自主品牌如问界/理想/极氪在30万元以上价格段抢占市场份额 [4] - 智能驾驶系统未跻身第一梯队 奥迪已与华为合作推出搭载ADS的车型 [4] 价格策略 - 多款车型大幅降价 上海地区A级车最低五折(12.56-15.77万元) C级车五五折 [4] - 新能源车型EQA和EQB均打五折 [4] 渠道影响 - 唐山/德州/东营等多地经销商门店关闭 车主权益受损影响品牌口碑 [4] - 降价潮导致经销商经营困难形成恶性循环 [4] 行业挑战 - 传统豪华车企面临汽车产业变革挑战 需加快电动化/智能化转型 [5] - 过度依赖品牌溢价可能导致市场竞争乏力 [5]
奔驰在华月销5年来首次跌破2.7万辆
第一财经· 2025-08-15 20:55
销量表现 - 公司7月在中国市场零售量达26653辆 环比下降超40% 为近5年来首次跌破2.7万辆 [2] - 近3年第二低月销量为3.6万辆 较7月高出超9000辆 [2] - 主力车型E级销量7700辆 GLC销量7514辆 C级销量6870辆 无一车型突破万辆 [2] - 电动车型EQA销量103辆 EQB销量233辆 [3] 价格策略 - 奔驰C级终端价格最大降幅36% 优惠12万元 [2] - 奔驰E级终端价格最大降幅约20% 优惠10万元 [2] - 电动车型EQA和EQB终端价格出现腰斩 [3] 产品规划 - 公司将于2027年前推出36款新车型 其中17款为电动车型 [3] - 将推出7款中国专属车型 [3] - 基于纯电MMA平台的首款国产车型CLA将于今年秋季上市 [3] 行业竞争 - 中国新能源车快速发展 问界/理想/蔚来等品牌蚕食豪华车市场份额 [2] - 豪华品牌在燃油车领域的品牌溢价未能传导至电动车产品 [3] - 豪华品牌终端价格出现大幅跳水 市场竞争激烈 [2] 战略调整 - 公司上半年在华销量同比下跌14% [2] - EQ系列不再独立运作 将回归主流产品序列 [3]
汽车进口半年骤减32%,豪华油车生意被抢
36氪· 2025-08-15 20:27
豪华汽车市场格局变化 - 传统豪华品牌(BBA、雷克萨斯等)在华销量普遍下滑,宝马上半年交付31.79万辆(-15.5%)、奔驰29.32万辆(-14%)、奥迪28.76万辆(-10.2%)、保时捷2.1万辆(-28%)[6] - 进口汽车数量持续萎缩,2024年上半年进口22万辆(-32%),其中豪华品牌占比提升但主流品牌(丰田、大众等)进口量锐减[3][4] - 雷克萨斯成为唯一正增长的进口品牌,上半年销量9.1万辆(+8%)[6] 新能源豪车崛起 - 自主品牌新能源豪车抢占市场份额,理想上半年交付20.4万辆、蔚来7.4万辆,超过沃尔沃(7.03万辆)[8] - 30万-40万元价格区间新能源车型占比反超燃油车,7月达52.5%(vs燃油车47.5%)[10][11] - 问界M9等50万元以上车型表现亮眼,尊界S800上市67天大定破1万台[11][13] 价格区间竞争分化 - 30万-40万元区间:特斯拉Model Y、问界M8等新能源车型占据销量前十中六席,奥迪A4L仅排第十[10] - 40万元以上区间:传统豪华品牌仍占优势,前四名为奥迪A6L、Q5L、奔驰GLC/E级,累计销量均超6万辆[10] - 40万元以上新能源渗透率提升,7月燃油车占比降至58.7%(6月为59.5%)[11] 传统豪华品牌应对措施 - 促销力度加大,7月豪华车平均折扣率达27.2%(同比+2.1个百分点),雷克萨斯ES低配裸车价跌破25万元[7] - 新能源转型缓慢:宝马/奔驰/奥迪全球新能源渗透率分别为26.4%、20.1%、17.4%[8] - 政策影响:超豪华车消费税门槛降至90万元,短期内或抑制销量[13]
大众、宝马、奔驰半年业绩下滑明显,中美市场成两大主因
观察者网· 2025-08-01 08:49
财务表现 - 大众、奔驰、宝马三家欧洲汽车制造商上半年营收与利润均呈现较大幅度下滑 [1] - 奔驰上半年销售收入726亿欧元同比减少8.6% 税后净利润27亿欧元同比降低55.8% [3] - 大众第二季度营收808.1亿欧元同比下降3% 营业利润38.3亿欧元同比下降29.4% [3] - 宝马上半年销售收入677亿欧元同比下降8% 税后净利润40亿欧元同比下降29% [3] 销量数据 - 奔驰上半年全球销量同比下降8%至107.6万辆 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降14% 美国市场下降6% 欧洲市场下降3% [4] - 宝马上半年全球销量下降0.5%至120.7万辆 欧洲市场增长8.2% 北美增长3.4% 中国市场下滑15.5% [5] - 奔驰主力车型在华零售销量:GLC(70,185辆) C级(69,693辆) E级(65,892辆) GLB(19,343辆) A级(7,651辆) [5] 中国市场影响 - 奔驰和宝马将业绩下滑归因于美国关税和中国市场激烈竞争 [3] - 外资品牌在华销量下滑趋势明显 德系豪华品牌面临智能电动车冲击 [6] - 中国作为德国车企在欧洲外最大市场 是其智能化与电动化转型的关键试炼场 [6] 技术转型 - 德系车企强化在华研发投入 奔驰宝马与Momenta合作 奥迪牵手华为 [8] - 宝马电动化转型成效显著 上半年新能源车销量大涨18.5%至31.8万辆 纯电车型增长15.7%至22万辆 [8] - 奔驰和奥迪电动化产品战略延迟 导致市场表现疲软 [8] 美国关税影响 - 大众因美国关税成本增加13亿欧元 将全年收入预期从增长5%下调至持平 [9] - 奔驰预计关税影响达4.2亿美元 汽车业务利润率下调至4%-6% [12] - 宝马预计关税对汽车部门利润率影响约1.25个百分点 维持全年税前利润110亿欧元目标 [12] 战略调整 - 奔驰实施"新阶段绩效"计划 通过全球生产布局优化和成本控制应对挑战 [13] - 宝马基于Neue Klasse新时代产品展开电动化全面攻势 [8] - 大众和奔驰通过全球裁员潮和战略转型规划挽回财务损失 [12]
选择坦克和小米,他们竟有这样的故事
36氪· 2025-07-24 09:56
汽车消费代际差异 - 年轻群体(20-35岁)购车更注重个性化与兴趣驱动 如领克03+ Racing版车主小杨拒绝家庭推荐的奔驰E级 选择30万级国产性能车并参与车友社交活动[6][8] - 中间群体(35-50岁)对自主品牌接受度高 2024年自主品牌市占率达65.2% 偏好配置全面性价比高的"水桶车"[17][19] - 老年群体(50岁以上)传统偏好合资品牌 但出现反例如退休汽贸从业者选择坦克400 Hi4-T进行自驾游[21][23] 汽车市场结构性变化 - 中国汽车保有量从2018年0.173辆/人增至2025年0.252辆/人 上海/南京等城市达0.287-0.331辆/人[23][26] - 市场从刚性需求转向改善型需求 2024年报废量620万辆 年轻群体将汽车视为手机类消费品 注重情绪价值[14][28] - 小米SU7成功因素包括: 雷军亲自交付的仪式感 对年轻群体尊重需求的满足 以及米粉品牌惯性[11][13] 行业发展趋势 - 性能车/个性化车型渗透率提升 如领克03+ Racing版车主占比增加 反映"玩车"需求崛起[5][6] - 新能源汽车接受度分化 年轻群体更关注设计/科技属性 如小董因外牌换沪牌需求选择小米SU7[9][11] - 硬派越野品类拓展新客群 坦克400 Hi4-T等车型吸引退休人群自驾需求[21][23]
北汽新能源:悬崖边的舞蹈
虎嗅APP· 2025-07-24 08:18
北汽蓝谷业绩分析 - 2025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139 73%至6 7万辆 但预亏22~24 5亿元 反映销量增长未改善经营业绩 [1][4] - 第二季度推算销量3 9万辆 扣非后净利润亏损12 69~15 19亿元 车均亏损3 43万元与第一季度持平 [4] - 2024年研发投入31 91亿元 同比激增48 22% 研发占比达21 99%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增速53 06%远超营收 [4] - 2024年销售费用支出18 21亿元 经销商数量翻倍至226家 营销动作包括CBA冠名 电影合作等 [4] 北汽集团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整车销量81 7万辆 同比增长6% 其中商用车北汽福田增长9% 北汽重卡增长61 69% [10] - 乘用车销量48 56万辆 同比增3 8% 北京现代上险量下滑40 4% 北京奔驰下滑13 8% [10] - 新能源品牌极狐上险量同比增长145 4%至4 86万辆 享界S9上险量环比增26 7%至9644台 [10] - 2024年集团归母净利润下降68 6%至9 56亿元 依赖合资利润支撑新能源业务亏损 [4] 经营战略与财务风险 - 2024年战略频繁调整 7月宣称"举全集团之力打造极狐" 8月转向"All in享界S9" 2025年双品牌并行降价 [13] - 产品策略矛盾 极狐保留"去华为化"导致智驾落后 享界则高度依赖华为技术 [13] - 2025年一季度现金余额骤降55 4%至36 7亿元 应收款项达102亿元 存货21亿元 [13] - 上市7年半累计亏损超300亿元 2025年启动60亿元定增 控股股东认购半数资金 [13] 行业竞争态势 - 行业竞争烈度达极致 车企犯错空间被压缩到最小 需重新制定精准战略并快速执行 [11] - 新能源车企普遍面临粗放增长后的转型困境 北汽蓝谷反映行业性挑战 [11]
北汽新能源:悬崖边的舞蹈丨车圈脉动 Vol.6
虎嗅· 2025-07-23 09:37
行业竞争现状 - 中国车市竞争激烈,车企面临"抢"下去的生存压力,包括自主传统车企、新势力和合资车企 [2] - 部分车企出现销量增长但亏损持续的现象,如北汽蓝谷2025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139.73%(6.7万辆)但预亏22~24.5亿元 [3] - 行业竞争烈度已达极致,车企犯错空间被压缩到最小 [8] 北汽蓝谷业绩分析 - 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核心原因是销量未带来经营好转,第二季度推算销量3.9万辆,扣非后净利润亏损12.69亿至15.19亿元,车均亏损3.43万元与一季度持平 [5] - 2024年研发投入31.91亿元同比激增48.22%,占比高达21.99%,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53.06% [5] - 渠道扩张导致销售费用高企,2024年经销商数量翻倍,服务中心增至226家,全年销售费用18.21亿元 [5] - 规模效应不足,6月销量仅1万+,远低于单个品牌3~4万辆的盈亏平衡线 [5] 北汽集团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整车销量81.7万辆同比增6%,其中乘用车销量48.56万辆同比增3.8% [7] - 合资品牌下滑明显:北京现代上险量5.46万台同比降40.4%,北京奔驰上险量23.81万台同比降13.8% [7] - 新能源品牌表现分化:享界S9上险量9644台环比增26.7%,极狐上险量4.86万台同比增145.4%,北汽新能源上险量1.4万台同比增536.4% [7] 战略调整与财务压力 - 北汽蓝谷2024年7月宣布"举全集团之力打造极狐"投入超千亿,8月改口"All in 享界S9",2025年上半年实施双品牌并行降价策略 [11] - 产品战略矛盾:极狐强调"去华为化"导致智驾落后,享界高度配合华为但北汽技术未体现 [11] - 财务状况恶化:一季度现金余额36.7亿元较2024年四季度的83亿元锐减55.4%,应收款项102亿元,存货21亿元 [11] - 持续亏损:上市后连续7年半累计亏损超300亿元,2025年4月启动60亿元定增计划 [11] 行业深层问题 - 老车企面临战略重塑挑战,需在更短时间内制定精准战略并保持市场敬畏 [9] - 方向选择错误将导致努力无效,如"使劲滑船桨也靠不了岸"的困境 [10] - 新能源转型依赖传统业务输血,北汽集团通过"奔驰利润+商用车利润"为蓝谷争取时间 [11]
德国豪车陷质量危机,一季度销量再跌10%,如何重拾中国市场?
36氪· 2025-06-18 10:04
召回与质量问题 - 6月13日奔驰召回涉及进口A级、CLA级、GLA级、国产EQC、国产C级和GLC SUV等车型共计1.61万辆,原因包括安全隐患和排放危害风险 [1] - 5月奔驰因安全隐患召回3.34万辆汽车,包括进口G级和国产E级 [1] - 6月12日全国多地奔驰车主遭遇大面积车机故障,影响导航、CarPlay和语音控制功能 [1] - 召回车辆中电动车型占比较大,国产EQC因电池管理系统软件设计问题召回13447辆,存在起火风险 [6] - 部分国产C级、GLC SUV和进口S级、EQE因召回维修中使用不正确保险丝盒被召回509辆,可能导致动力丧失和起火风险 [6] - 进口A级、CLA级和GLA级因涡轮增压器喷嘴形状问题被召回2151辆,存在排放危害风险 [7] 销量与业绩表现 - 2024年奔驰中国销量68.36万辆同比减少7.3%,2025年Q1销量15.28万辆同比下降10% [1][3] - 北京奔驰2024年营业收入217.47亿欧元同比下降3.36%,除税后溢利24.43亿欧元同比下降18.5% [3] - 奔驰主力车型C级、GLC和E级大幅降价,C级降价约10万元,GLC优惠最高12万元,E级优惠超10万元 [2][3] - 2024年奔驰全球纯电车型销量18.5万辆同比减少23%,2025年Q1纯电销量4.55万辆同比减少10% [4] - 奔驰电动车在华销量低迷,2024年EQE SUV销量7321辆,EQB销量3645辆,EQE销量3141辆,EQA销量2721辆 [4] - 2025年前五个月奔驰电动车销量进一步下滑,EQB销量1395辆,EQE SUV销量1341辆,EQA销量861辆,EQE销量635辆 [4] 电动化战略与竞争环境 - 奔驰放弃2030年全面电动化目标,改为燃油车和电动车双线发展,计划到2027年推出全新内燃机车型阵容 [8] - 2025-2027年计划推出36款新产品,其中2025年4款(3油1电),2026年18款(8油10电),2027年14款(7油7电) [8] - 奔驰宣布将加大中国投资,2019年起在华研发投入105亿元,聚焦电动化和智能化 [9] - 奔驰2017年投资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计划2025-2027年在至少四款中国车型采用其自动驾驶软件 [9] - 相比竞争对手,奔驰电动本土化进展缓慢,宝马宣布增资200亿元升级中国工厂,奥迪与上汽合作开发专属电动平台 [11][12] - 5月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52.9%,自主品牌新能源渗透率74.6%,豪华车25.0%,合资品牌仅6.4% [4] - 1-5月自主品牌市场份额64%同比增7.9个百分点,德系品牌份额15.3%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 [3]
红旗H9:落地价比指导价还便宜,买这车永远绕不开奥迪A6
车fans· 2025-05-20 08:29
销量表现 - 红旗H9在当地授权店销量占比低,上月总销量45台中仅交付3台,占比6.7% [2] - 现车库存7台,其中旗享版(32.98万)占5台,旗畅版(36.98万)占2台,全部为黑色外观 [2] - 3.0T版本(45.98万起)滞销,与2.0T版本价差达9万且动力提升不明显 [10][11] 客户画像 - 购车客户100%为40岁以上男性经商老板,注重价格与外观气场 [3] - 典型客户如酒水商钟先生,经历三次邀约后通过五年分期成交,成交价二十多万 [3] - 对比奥迪A6的客户占比30%-40%,品牌认知度与保值率是主要流失原因 [6] 产品配置 - 旗享版选装6800元灯光包为热销配置,占比80%,黑色为唯一畅销颜色 [8][11] - 溜背造型导致后备箱容积不足400升,侧面车身易因碰撞产生凹陷 [15][20] 促销政策 - 当前优惠达历史高点:全款优惠7.5万,五年分期优惠9万 [5] - 金融政策主推五年车贷,可额外优惠1.5万 [11] - 置换补贴提升至1.3万,大客户/特定职业享1%-2%购车补贴 [19] 售后服务 - 提供4年/10万公里免费保养(含工时费),保养周期为1万公里/1年 [18] - 中期改款后产品稳定性改善,但月均销量仅2-3台 [17]
豪车市场竞争加剧 “BBA”大幅降价销量仍未改善
财经网· 2025-05-18 18:16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国产新势力崛起对BBA传统豪车市场形成冲击 导致BBA销售压力显著增加 [1][2] - BBA市场份额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 其销量支柱车型"34C"成交价持续下探 [3][6] - 中国品牌乘用车一季度销量占比达68 1% 同比提升8 4个百分点 4月进一步升至70 7% [9] BBA价格策略调整 - BBA销售重心从"34C"转向更高端的"56E"级别车型以维持品牌调性 [1] - "34C"车型成交价全面跌破20万元:宝马3系20 8万 奥迪A4L18 48万 奔驰C级16 74万 [3] - "56E"车型终端价下探至30万元区间:奥迪A6L31万 宝马5系28 9万 奔驰E级31万 [6] 销量与财务表现 - BBA一季度全球交付量全面下滑:宝马-1 4%至58 61万辆 奔驰-7%至52 92万辆 奥迪-3 3%至38 88万辆 [7] - 中国市场下滑更显著:宝马-12 2% 奔驰-10% 奥迪-7% [8] - 净利润大幅下跌:奔驰-42 8%至17 31亿欧元 宝马-26 4%至21 73亿欧元 奥迪-14 5%至6 3亿欧元 [7] 产品与市场错配 - BBA传统燃油车产品与新能源转型趋势下的消费者需求出现偏差 [10] - 合资车企因转型迟缓失去市场话语权 现正通过合作方式加速新能源布局 [10] - 消费者转向国产新能源豪车 因设计 配置及智能化功能更具吸引力 [10] 经销商动态 - 北京地区宝马3系经销商报价普遍为20 8万起 现金优惠最高达12 8万元 [4] - 实际成交价更低:宝马3系分期19 5万 奥迪A4L17 6万 奔驰C260L20万出头 [6] - 经销商表示优惠已持续两月 但网络报价可能包含装饰等附加条件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