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国兴和
搜索文档
富国基金女将手握170亿,基民却有点急了
搜狐财经· 2025-11-22 23:15
范妍接手之前,富国稳健增长还是一只小基金。 富国稳健增长早在2021年4月28日就已经成立,到范妍接手之前3年多时间里,前任基金经理的任职收益 为-34.15%。业绩长期低迷,规模也从最初的14.63亿元,缩水至2024年二季度末的5.2亿元。 范妍接手当个季度,规模便增长至34.09亿元,此后规模持续增长,到2025年三季度末,已涨至104.24亿 元。 规模如此大幅度增长,要归功于机构的买入。该基金2024年年报显示,年末机构持有该基金的比例高达 72.28%,到今年二季度末,机构持有比例更是进一步上升至80.64%。而在范妍接手之前,该基金的机 构持有比例一直为零。 机构追捧之下,富国基金趁热打铁,分别在今年6月4日和11月5日,连续为范妍量身打造了两只新基金 ——富国均衡投资和富国兴和。 01、"吸金猛将"规模大涨百亿 随着今年基金业绩回暖,管理规模超百亿元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又多了起来。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继2024年一季度百亿级基金经理人数跌破100大关之后,直到今年三季度,该人数 才又重新回到100之上。其中一些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实现爆发式增长,比如富国基金经理范妍的管理 规模,在短短一年零一个多 ...
新一轮“日光基”再现
财联社· 2025-11-14 22:04
中欧鑫悦回报一日售罄事件 - 中欧基金公告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基金于11月13日开始募集并当日售罄,募集截止日由原定11月26日提前至11月13日[1] - 该基金累计有效认购申请金额超过15亿元首募上限,将采用末日比例确认原则予以部分确认[3] - 此次是中欧基金年内第二只一日售罄的主动权益新基金,也是基金经理蓝小康在管年内第二只一日售罄新基金[6] 基金经理蓝小康表现 - 蓝小康现任中欧基金权益投决会委员、价值策略组负责人,其管理时间最长的中欧红利优享任职回报达180.95%,在1503只同类产品中排名第122位[6] - 蓝小康在管公募规模从上一季度的155.58亿元增长至今年9月底的228.39亿元,增幅超过四成,新进百亿基金经理队列[7] - 其管理的部分基金近一年净值回报表现突出,例如中欧价值回报为48.86%,中欧红利优享为46.13%[8] - 随着规模增长,中欧红利优享自今年5月起实施限购,限购额从500万元逐步下调至100万元[8] 主动权益基金市场趋势 - 今年以来主动权益基金频繁出现一日售罄现象,仅11月已有3只一日售罄基金,年内累计有7只基金一日售罄并比例配售[3][10] - 提前结募的主动权益基金数量多达73只,募集期仅1天的基金超过20只[10] - 与2021年相比,年内一日售罄基金的成立规模较小,峰值规模为50亿元,多数在10亿至30亿元区间,而2021年有8只新发规模超百亿,峰值达149亿元[11] - 基金公司主动控制募集规模的意图较为明显,近期一日售罄基金的成立规模较此前小[4][11]
“日光基”集中涌现,基金发行热度回升
证券时报· 2025-11-14 09:44
基金发行市场热度显著回升 - 临近年末基金发行市场再掀热潮,主动权益基金发行热度持续升温,多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提前结束募集 [1] - 四季度以来“日光基”现象重现,资金在开放认购当天即被抢购,反映资金面充裕和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 [1][3] - “日光基”重现是资金面改善、投资信心修复与制度改革红利共振的结果,为公募行业注入新活力 [1] 具体“日光基”产品案例 - 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于2025年11月13日启动当日即完成募集,将原定11月26日的募集截止日提前至11月13日 [3] - 鹏华启航量化选股计划11月初发行,计划募集30亿元,最终一天内获认购31亿元,配售比例达97.91% [3] - 富国兴和11月初启动发行,当日吸引36亿元资金,配售比例84.27% [3] - 华泰柏瑞盈泰稳健3个月持有FOF于10月下旬提前结束募集,最终募集金额为55.77亿元 [3] - 中欧价值领航、鹏华制造升级及易方达港股通科技等多只产品也提前结束募集,募集规模均在20亿元左右 [4] “日光基”现象背后的驱动因素 - 市场信心修复是直接推动因素,A股估值回到合理区间,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关口使投资者恢复信心 [6] - 投资者经历震荡行情后重新审视主动管理价值,头部基金公司及知名基金经理的产品仍具号召力 [6] -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自9月启动,多家公司下调管理费、托管费并优化销售渠道费用,投资者认购成本显著降低 [6] - 新规鼓励基金公司通过长期业绩建立品牌,推动头部机构强化产品线管理和投研透明度,提升发行效率 [7]
“日光基”集中涌现!基金发行热度回升
券商中国· 2025-11-14 09:04
基金发行市场热度回升 - 临近年末基金发行市场再掀热潮 [1] - 四季度以来主动权益基金发行热度持续升温 易方达基金、富国基金等多家公司旗下产品提前结束募集 [2] - 久违的"日光基"行情正在发行端重新上演 [2] "日光基"频现的具体案例 - 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于2025年11月13日启动募集 原定截止日11月26日 提前至启动当日11月13日结束 成为"日光基" [3] - 鹏华启航量化选股计划计划募集30亿元 最终一天内获认购31亿元 配售比例达97.91% [3] - 富国兴和启动发行当日吸引36亿元资金 配售比例84.27% [3] - 华泰柏瑞盈泰稳健3个月持有FOF募集期提前至首日结束 最终募集金额55.77亿元 [3] - 中欧价值领航、鹏华制造升级及易方达港股通科技等多只产品相继提前结束募集 募集规模均在20亿元左右 [4] "日光基"重现的驱动因素 - 资金面改善、投资信心修复与制度改革红利共振是"日光基"重现的原因 [2] - A股在4000点附近企稳 结构性机会逐步显现 市场对主动管理价值再度聚焦 [2] - 三季度以来A股估值回到中长期合理区间 部分成长板块重新获得资金青睐 [5] - 四季度政策面稳增长信号增强、经济数据边际改善 资金风险偏好抬升 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关口 [5] - 投资者经历震荡行情后重新审视"被动等待"与"主动管理"的价值边界 头部公司及知名基金经理的长期业绩与品牌积累具号召力 [6] - 9月以来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启动 多家公司下调管理费、托管费并优化销售渠道费用结构 投资者认购新基金成本显著降低 [6] - 新规鼓励基金公司通过长期业绩与持有人收益建立品牌信誉 推动头部机构强化产品线管理和投研透明度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