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分子CDMO
icon
搜索文档
药明康德(603259)季报点评:Q3业绩保持强劲增长 进一步上调全年指引
新浪财经· 2025-10-30 14:31
财务业绩摘要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总收入328.6亿元,同比增长18.6%,归母净利润120.76亿元,同比增长84.84%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收入120.6亿元,同比增长15.3%,归母净利润35.15亿元,同比增长53.27% [1]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调整归母净利润为105.4亿元,同比增长43.4%,第三季度单季经调整净利润为42.2亿元,同比增长42% [1] - 第三季度经调整净利润率环比提升1.7个百分点至32.1%,盈利能力增强 [2] 业务分板块表现 - 化学业务前三季度收入259.8亿元,同比增长29.3%,毛利率为51.3%,同比提升5.8个百分点 [2] - 化学业务中小分子D&M收入142.4亿元,同比增长14.1%,TIDES业务收入78.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1.1% [2] - Testing业务前三季度收入41.7亿元,第三季度环比增长5.7%,前三季度毛利率26.5%,较上半年提升1.4个百分点 [3] - 生物学业务前三季度收入19.5亿元,同比增长6.6%,第三季度环比增长9.4%,前三季度毛利率37%,较上半年提升0.6个百分点 [3] 运营指标与未来展望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在手订单总额为598.8亿元,同比增长41.2%,环比增长5.63% [2] - TIDES业务在手订单截至2025年9月底同比增长17.1%,短期业绩确定性高 [3] - 小分子CDMO业务有250个项目从研发端转化至开发端,并新增15个商业化和临床三期项目 [3] - 公司上调2025年全年指引,预计持续经营收入同比增长17%至18%,整体收入目标为435亿元至440亿元 [2] - 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收分别为450.36亿元、529.8亿元、611.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3.46亿元、160.33亿元、190.93亿元 [4]
药明康德(603259):订单增强业绩确定性 再次上调全年指引
新浪财经· 2025-10-27 14:32
业绩概览 - 1-3Q25公司总收入达328.6亿元,同比增长18.6% [1] -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5%,归母净利润为120.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4.8% [1] - 经调整Non-IFRS净利润为105.4亿元,同比增长43.4%,对应净利率为32.1%,同比提升5.6个百分点 [1] 业绩驱动因素 - 业绩超预期主因核心业务需求旺盛,生产工艺和经营效率优化 [1] - 临床后期和商业化大项目增长带来产能效率提升,催化利润率提高 [1] 业务板块表现 - 小分子CDMO及TIDES业务(WuXi Chemistry)收入259.8亿元,同比增长29.3% [2] - 其中D&M收入142.4亿元,同比增长14.1%,TIDES收入78.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1.1% [2] - WuXi Chemistry经调整毛利率为51.3%,同比提升5.8个百分点 [2] - 药物安全评价业务(实验室分析及测试)在3Q25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7.5% [2] 运营与战略进展 - 截至3Q25,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达598.8亿元,同比增长41.2% [2] - 2025年9月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体积已提升至超过10万升 [2] - 公司拟以28亿元向高瓴转让临床研究服务业务,以助于聚焦核心业务并加速全球化产能投放 [2] 财务指引与预测 - 公司将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速指引从13-17%上调至17-18% [2] - 公司有信心进一步提升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率水平 [2] - 基于订单强劲增长及利润率提升,25/26年盈利预测分别被上调6.0%和2.8% [3] 市场表现与估值 - 当前A股股价对应25/26年市盈率分别为19.8倍和20.9倍 [3] - 当前H股股价对应25/26年市盈率分别为19.3倍和20.1倍 [3] - A股目标价被上调7.4%至123.5元,H股目标价被上调7.1%至135.0元 [3]
博腾股份(300363) - 2025年10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6 21:14
市场趋势与需求 - 生物技术客户需求温和复苏,由资本市场、技术突破和临床应用推动 [1][2] - 中国创新药BD出海成为现象级事件,拉动上游CDMO需求,国内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1% [2][3] - 心血管、肾脏及代谢领域是激发小分子需求的关键领域之一 [3] - 新分子业务(如ADC、多肽、小核酸)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公司已布局中美产能 [3][5] 盈利能力与成本控制 - 毛利率稳中有升,受益于行业复苏、产能利用率提升和内部管理优化 [2] - 前三季度费用同比下降13%,降本增效举措持续落地 [2] - 通过生产效率提升和物料成本控制进一步优化毛利 [2] 产能布局与利用率 - 小分子原料药产能分布于重庆长寿、江西宜春、湖北应城、上海及海外,长寿和宜春利用率持续提升 [4] - 上海ADC高活产能饱和,小分子产能待提升;基因细胞治疗中病毒产能利用率较低 [4] - 当前重点为优化现有产能利用率,暂无新产能规划 [4] 新业务与技术进展 - 新分子业务可提供IND整包和早研服务,payload linker国内高活产线饱和,计划扩产 [5] - 多肽和小核酸具备中试规模,已实现海外偶联项目IND整包落地 [5] - 以差异化服务和一站式解决方案为核心抓手,早期介入客户项目 [5] 资产与战略调整 - 2024年资产减值主要因奉贤工厂、苏州博腾及美国场地闲置;2025年三季度计提应收款和存货减值 [5] - 公司持续推动流程和组织变革,提升运营标准化和效率 [3] - 收购凯惠药业(现博腾智拓)后改造EHS体系,奉贤工厂新增多肽、寡核苷酸等中试产线 [4][5]
凯莱英20251015
2025-10-15 22:57
公司概况与背景 * 凯莱英公司由洪博士于1998年创立,发展路径与药明康德相似,2016年在深交所上市,2021年在港交所上市[7] * 洪博士是公司实际控制人,拥有丰富行业经验和资本运作经验,通过直接和间接持股方式持有公司32%的股权[10] * 管理团队具备丰富行业经验,并为600多名员工授予接近500万股限制性股票作为股权激励,彰显对未来发展的信心[10] 核心业务表现与结构 * 传统小分子CDMO业务表现稳健,是公司基本盘,当前收入占比约为70%至80%,占总毛利的90%[3][8] * 作为国内第二大企业,其小分子业务的毛利率、净利润、大客户粘性、人效和工艺水平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3] * 新兴业务包括化学大分子CDMO、制剂CDMO、临床CRO、生物大分子CDMO、技术输出和合成生物技术六个部分,目前处于投入期,占公司收入约20%[4][8] * 公司收入结构以海外市场为主导,中国部分仅占26%,欧洲占十几,美国接近60%,亚太其他地区占3%,这使得公司受国内价格战影响较小[9] 财务与运营状况 * 公司去年第四季度收入利润已恢复正增长,预计2025年将有不错的增速[5][16] * 公司毛净利率行业领先,货币资金充足,截至2024年底接近60亿人民币,交易性金融资产约15亿人民币[5][16] * 在手订单保持增长态势,小分子业务预计平稳增长,化学大分子业务在2025年可能会接近成倍增长,带动新兴业务收入增速达到四十几个百分点,利润增速预计比收入更快[16] 新兴业务发展与潜力 * 新兴业务未来有望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对整体业绩带动作用显著[4] * 化学大分子(主要包括多肽、寡核苷酸)是新兴业务重点,今年年底产能将达到3万升,扩建速度非常快,预计2025年该领域有接近成倍增长[12][16] * 多肽领域的大客户和大订单是新兴业务最值得关注的因素,对后续增长具有重要催化作用[15] * 公司在肿瘤、免疫感染、骨科、呼吸、血液、妇科、罕见病、代谢、消化、皮肤、眼科和泌尿生殖等多个临床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13] * 生物大分子领域订单增速保持良好,公司还通过CFCT工艺创新和合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其他行业以扩大业务范围[14] 市场趋势与公司战略 * 小分子CDMO市场保持双位数增长,全球产业转移和创新药研发红利推动行业升级,亚洲供应商逐步崛起[11] * 公司在海外扩张上采取谨慎保守的策略,通过租赁厂房模式(如在欧洲)进行扩展,避免一次性收购的财务风险,资产相对轻盈,加速全球市场开拓[17] * 公司正在拓展海外产能,打造中美欧三角协同的全球化产能网络,包括在北美成立波士顿研发中心,在欧洲获取并运营英国基地[15]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公司收入端增速为十几个百分点,利润端增速可能略快一些,由传统小分子业务稳健和新兴业务快速发展共同推动[2][6]
从药明康德开发者日看 CDMO 和创新药产业趋势
华福证券· 2025-09-28 19:10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8] 核心观点 - 创新药技术创新推动药物分子复杂度提升 单个分子研发/生产价值量持续增长[5] - 全球药企研发投入与外包率双提升 小分子CDMO未来5年复合增速有望达16%+ 其中多肽CDMO增速25%+ 寡核苷酸CDMO增速31%+[5] - 国内头部CDMO企业在外部环境不确定下展现出更强订单获取能力和运营效率[5] - 海外头部CDMO公司25Q2实现稳健增长 部分公司上调全年业绩指引 行业景气度加速回升[5] - 创新主线预计十一假期后再次崛起 主要基于三季报业绩预期、四季度国际会议催化及调整到位等因素[6] 行情回顾总结 - 本周(2025年9月22日-26日)中信医药指数下跌2.1% 跑输沪深300指数3.2pct 在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5位[4] - 2025年初至今中信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上涨22.6% 跑赢沪深300指数7.0pct 在中信行业中排名第10位[4] - 本周涨幅前五个股:向日葵(+57.9%)、奥浦迈(+23.9%)、信立泰(+15.8%)、华兰股份(+15.1%)、江苏吴中(+14.1%)[4] - 医药子板块表现:医疗器械-0.7% 化学制剂-1.7% 生物医药III-2.0% 中成药-2.1% 医药流通-2.2% 化学原料药-3.5% 医疗服务-3.9%[52] - 截至2025年9月26日 医药板块整体估值30.23 相对同花顺全A(除金融、石油石化)估值溢价率为17.38%[56] 产业趋势分析 - 药物分子复杂度显著提升:2021-2025年分子平均重量增加14% 分子量>600Da比例提升63% 长合成步骤分子平均合成步骤数增加22%[19] - 全球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15-2024年从1549亿美元增至2776亿美元(CAGR 6.7%) 预计2029年达3731亿美元(24-29年CAGR 6.1%)[22] - CRO外包率快速提升:2015-2024年从34.8%提升至51.9% 预计2029年达60%[26] - 全球小分子CDMO规模:2015-2024年从235亿美元增至521亿美元(CAGR 9.2%) 预计2029年达1120亿美元(24-29年CAGR 16.6%)[27] 重点公司表现 - 药明康德:2024-25H1为FDA批准的40个小分子创新药中8个提供生产服务(占比20%) 25H1占比22%高于2024年的19%[31] - 药明康德新车间投产效率:2017-2024年新车间从投产到满产时间从22.6个月缩短至2.2个月[31] - 海外CDMO公司25Q2业绩:Lonza收入增长19%(大分子CDMO)、三星生物收入增长23%(大分子CDMO)、Siegfried收入基本持平(小分子CDMO)[43] 投资建议组合 - 本周关注组合:康方生物、百利天恒、苑东生物、汇宇制药、美好医疗、百奥赛图、立方制药[6] - 十月关注组合:恒瑞医药、康方生物、益方生物、康弘药业、京新药业、奥赛康、一品红、九典制药、微创医疗、开立医疗[6] - 组合表现:本周周度组合算术平均跑输医药指数3.7pct 跑输大盘6.9pct;月度组合跑输医药指数0.1pct 跑输大盘3.3pct[15][16] 港股市场表现 - 本周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2.8% 跑输恒生指数1.2pct[70] - 2025年初至今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86.4% 跑赢恒生指数56.1pct[70] - 涨幅前五个股:Guanze Medical(+27.5%)、中国医疗集团(+20.9%)、医汇集团(+20.0%)、帝王国际投资(+17.0%)、大健康国际(+16.3%)[73]
研报掘金丨华创证券:予康龙化成“推荐”评级,目标价47.73元
格隆汇· 2025-09-28 15:03
公司业务定位 - 康龙化成是全流程、一体化、国际化、多疗法的全球药物研发领军企业 [1] - 公司向全球一体化研发生产服务巨头迈进 [1] 业务板块成长性 - 实验室服务、小分子CDMO、临床CRO、大分子和细胞基因治疗服务具备充足成长动力 [1] - 各业务板块拥有广阔成长空间 [1] 行业竞争优势 - 中国CXO行业具有全球竞争优势 [1] 估值与目标价 - 基于2026年40倍PE估值给予A股目标价47.73元 [1] - 基于2026年30倍PE估值给予港股目标价39.34港元 [1] - 估值水平参考可比公司并考虑公司增长前景 [1]
九洲药业(603456):CDMO主业提质扩量,看好后续业务放量节奏
国盛证券· 2025-09-18 09:1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6] 核心观点 - 业绩表现逐季回暖 Q2实现收入13.81亿元(同比+7.15%) 归母净利润2.76亿元(同比+15.70%) 扣非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同比+17.62%) 单季度销售净利率重回20%+ [1] - CDMO行业具有比较优势 外部环境负面影响逐步驱散 国内创新药出海带动产业链提速 中国CDMO企业是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链稀缺的"卖水人" [1] - 下调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49亿元(+56.5%) 10.41亿元(+9.8%) 11.84亿元(+13.7%) 对应PE分别为19X 17X 15X [3] 业务表现 - CDMO板块2025H1实现收入22.9亿元(同比+16.3%) 原料药板块收入5.2亿元(同比-28.5%) [2] - 小分子CDMO承接项目1214个 III期临床项目90个(新增6个) 商业化项目38个(新增3个) [2] - 制剂CDMO新引入客户十余家 覆盖百余个活跃制剂项目 新增服务项目30余个 实现英国首单出口 [2] - 多肽与偶联业务引入新客户20多家 海外订单增速较快 已完成十多个项目交付 [2] 财务指标 - 2025H1销售毛利率37.5%(+2.2pcts) 销售净利率18.3%(+1.1pcts) 各项费用率稳定 [3] - 国内业务收入5.8亿元(同比-5.83%)占比20.1% 海外业务收入22.9亿元(同比+6.62%)占比79.9% [3]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6.13亿元(+8.8%) 61.07亿元(+8.8%) 66.36亿元(+8.7%) [5] 产能建设 - 持续推进全球化研发能力布局和先进产能布局 [3] - 九洲药业(台州)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 一期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3] - 多肽GMP生产线持续扩建 预计2025年年底投入使用 [3]
【华创医药】凯莱英(002821.SZ)深度研究报告:小分子技术筑基,新兴业务渐入收获期
公司业务概览 - 公司自1998年创立以来依托连续性反应和生物酶催化等核心技术构建小分子CDMO壁垒并逐步将服务能力延伸至化学大分子、制剂、临床研究服务、生物药大分子、技术输出及合成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 [3] - 公司小分子CDMO业务和新兴业务具备充足的成长动力和广阔成长空间双轮驱动下有望成为技术领先型CDMO一站式综合服务企业 [3] 小分子CDMO业务 - 小分子CDMO业务是公司发展的重要根基和当前最大的业务组成部分凭借连续性反应技术与生物酶催化为代表的领先技术已形成成本和效率的综合竞争优势 [3] - 公司有望在中长周期下获取高附加值订单实现稳健增长并通过英国Sandwich Site的海外整合经验持续扩大海外产能以提升在跨国药企中的全球管线渗透率 [3] 新兴业务布局 - 公司拓展了化学大分子CDMO、制剂CDMO、生物大分子CDMO、临床CRO、技术输出和合成生物技术等新兴业务板块基于多年成熟的研发生产能力及质量控制运营管理体系 [3] - 化学大分子CDMO领域凭借技术优势、前瞻产能布局及国际化质量管理体系在全球产能供不应求状态下有望抢占领先身位保证快速增长 [5] - 制剂CDMO业务以小分子制剂为基本盘寡核苷酸类和多肽类项目成为重要驱动力2025年预充针、卡氏瓶和β内酰胺固体制剂车间等新产能投产后有望再上台阶 [5] - 生物大分子CDMO基于一体化服务体系优势以偶联药物为核心有望实现效率和盈利能力同步提升 [5] - 临床CRO业务经过十余年积淀可提供从CMC、药效药代药理毒理至临床前IND注册申报的一体化服务随着创新药投融资回暖及中后期项目承接能力成熟有望恢复稳健增长 [5] - 技术输出业务下游领域快速扩展合成生物学高举高打 [5] 财务表现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9亿元、0.83亿元、1.41亿元同比增长186%、111%、69% [4]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3.24元、3.89元、4.7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6倍、30倍、25倍 [4] - 参考可比公司给予2026年35倍PE对应目标价格136.15元 [4]
凯莱英(002821):业绩持续提速,新兴业务亮眼
华泰证券· 2025-08-26 13:55
投资评级 - 公司A股和H股均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公司1H25业绩持续提速 收入3188亿元同比增长182% 归母净利617亿元同比增长237% 扣非归母净利566亿元同比增长263% [1] - 2Q25增长进一步加速 收入1647亿元同比增长269% 归母净利291亿元同比增长339% 扣非归母净利261亿元同比增长343% [1] - 截至中报披露日 公司在手订单总额1088亿美元 为全年业绩稳健增长奠定基础 [1] - 公司为CDMO行业领军者 综合技术实力扎实且全球化客户来源广泛 [5] 财务表现 - 1H25毛利率为435% 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率29%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119%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90%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 [2] - 收入体量持续提升叠加降本增效措施有序推进 整体规模效应逐渐显现 [2] 业务板块分析 - 小分子CDMO 1H25收入2429亿元同比增长106% 毛利率478%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3] - 1H25小分子交付项目数共329个 其中商业化项目44个 临床III期项目52个 临床I-II期项目233个 [3] - 预计2H25小分子PPQ项目为11个 持续为商业化订单贡献增量储备 [3] - 海外Sandwich Site于1H25交付研发项目4个并完成首个生产订单 [3] - 新兴业务1H25收入756亿元同比增长512% 毛利率298%同比提升95个百分点 [4] - 截至中报披露日 新兴业务在手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40% 预计2H25板块PPQ项目为9个 [4] - 化学大分子收入同比增长超130% 在手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90% 预计2H25收入仍将保持翻倍以上增长 [4] - 多肽固相合成产能约3万升 预计至25年底将达44万升 [4] - 制剂收入同比增长78% 在手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35% [4] - 临床CRO收入同比增长448% 正在进行的临床项目278个 [4] - 生物大分子收入同比增长707% 在手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60% 预计25年收入将实现翻倍以上增长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为1094/1312/1624亿元 相比前值上调1%/4%/11% [5] - 给予A股25年47x PE H股25年39x PE [5] - A股目标价14262元 H股目标价12917港币 [5][8] - 截至8月25日 A股收盘价11059元 H股收盘价9945港币 [8] - A股市值39878亿元 H股市值35861亿港币 [8]
康龙化成接待30家机构调研,包括摩根士丹利、高盛证券、中金证券等
金融界· 2025-08-22 17: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4.41亿元,同比增长14.9% [1][4] - 归母净利润7.01亿元,同比下降37.0%,主要因上年同期处置股权产生大额投资收益影响 [1][4] - 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归母净利润7.56亿元,同比增长9.5% [1][4] - 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超10% [1][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4.08亿元,自由现金流2.54亿元 [4] 客户与订单 - 来自全球Top20制药企业(MNC)客户收入同比增长48.0% [1][4] - 新增客户超480家,活跃客户超2600家 [1][4] - 持续服务全球最大20家制药企业 [4] 业务板块表现 - 实验室服务收入38.9亿元(+15.5%),毛利率45.2%(+0.7个百分点) [6] - CMC服务收入13.9亿元(+18.2%),毛利率30.5%(+2.2个百分点) [6] - 临床研究服务收入9.4亿元(+11.4%) [7] - 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收入2.1亿元(+0.1%) [8] 战略布局与产能 - 全球布局21个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覆盖中国、英国、美国 [5] - 拥有全球员工22,908人,其中研发/生产/临床服务人员20,684人(占比超90%) [5] - 中国API产能通过FDA审计,绍兴二期产能建设中 [11] - 加强ADC GMP偶联能力建设,临床用药生物偶联车间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产 [11] 研发与项目进展 - 实验室服务参与全球新药发现项目795个(同比增加) [5] - CMC服务中:工艺验证/商业化项目23个、临床III期21个、临床I-II期188个、临床前409个 [5] - 临床CRO项目1,027个(含89个III期),SMO项目超1,700个 [5] - 细胞与基因治疗测试:22个放行项目(含2个商业化),17个毒理试验项目 [5] 技术投入与创新 - 控股海心智惠推进临床数据与AI技术整合 [6] - 与浙江大学共建"人工智能生命科学联合研发中心" [6] - 持续投入连续化技术、酶催化、电化学、高通量实验等新技术 [11] 市场需求展望 - 海外客户需求韧性良好,国内客户需求有望逐步回暖 [3][12] - 生物科学业务因小分子药物复杂度提升及新分子类型服务增长保持高增长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