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屋顶分布式光伏
icon
搜索文档
西藏山南:发展动能加速转换
中国经济网· 2025-09-02 11:55
在清洁能源产业方面,2022年,山南市建成西藏首个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2023年,建成全国 首个超高海拔并入当地主电网的风电项目;2024年,西藏首个清洁能源产业链制造基地在山南落地并实 现产品下线,同年建成全国首个超高海拔地区光伏风电项目。 9月1日,"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系列主题第二十一场新闻发布会召开,介绍60年来山南市着力推进高 质量发展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该市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发展动能加速转换。 山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江嘎介绍,该市农牧业特色产业从小到大、快速发展,粮食产量稳步提升,具有 高原特色的农牧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形成了以清洁能源等产业为中点的工业体系,清洁能源装机容量 已占西藏全区的三分之一;以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加速崛起,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此外,山 南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出台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激励政策,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断 孕育生成。 山南市能源局副局长旦增旺久介绍,全市已建在建电力总装机从2020年的219万千瓦到目前的592万千 瓦,增长约171%。全市能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从2020年的10.5亿元到2024年的36.2亿元,增长200%以 上 ...
嘉泽新能: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增,装机规模稳步扩张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08:5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10亿元 同比增长5.8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0亿元 同比增长11.59% [1] - 盈利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幅 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持续优化 [1] 业务布局与运营 - 形成新能源电力资产全生命周期运营、托管、交易的核心能力 [1] - 业务覆盖西北、东北、华东、华南、华北五大区域 [1] - 五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力:新能源电站开发-建设-运营-出售、运维管理服务、屋顶分布式光伏、产业基金、装备制造产业园区 [2] - 屋顶分布式光伏在京津冀、鄂豫皖、珠三角等负荷中心区域快速切入 [2] 装机规模与项目储备 - 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2315.643MW 其中风电2041MW 集中式光伏30MW 智能微电网6.375MW 屋顶分布式光伏238.268MW [2] - 已并网储能项目规模150MW/300MWh 风、光、储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2] - 在建及待建风电项目达2332.4MW 为后续扩张储备充足资源 [2] 产业链协同发展 - 与中国中车在黑龙江鸡西市共建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园区已投产运营 [3] - 与金风科技在广西柳州市共建的零碳新能源智慧装备产业园已投产 [3] - 形成绿电供给-装备制造-就地消纳的循环经济模式 [3] - 产业链协同效应逐步释放 降低项目投资成本并提升整体收益 [3] 资本运作与资金管理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获证监会批复 发行数量不超过4.78亿股 [3] -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亿元 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3] - 募资落地后资产负债率进一步降低 财务结构更趋稳健 [3] 未来发展战略 - 以滚动开发理念推进新能源电站建设 扩大并网装机规模 [4] - 深化屋顶分布式光伏在负荷中心布局 提升电力就地消纳能力 [4] - 依托产业基金与装备制造园区强化产业链协同 [4]
嘉泽新能股东北京嘉实龙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质押1.75亿股,占总股本7.2%
证券之星· 2025-08-29 00:42
股东股权质押情况 - 股东北京嘉实龙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向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质押1.75亿股 占总股本7.2% [1] - 该股东累计质押股份1.75亿股 占其持股总数44.57% [1] - 股东GLP Renewable Energy Investment I Limited累计质押1.95亿股 占其持股总数77.45% [1] 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 - 主营收入13.1亿元 同比增长5.87% [3] - 归母净利润4.6亿元 同比增长11.59% [3] - 扣非净利润4.61亿元 同比增长12.47% [3] - 毛利率59.97% 负债率70.5% [3] - 财务费用2.33亿元 投资收益619.77万元 [3] 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 - 单季度主营收入6.5亿元 同比增长1.14% [3] - 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2亿元 同比增长2.44% [3] - 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21亿元 同比增长3.3% [3] 主营业务构成 - 新能源电站开发-建设-运营-出售业务 [4] - 新能源电站运维管理服务 [4] - 屋顶分布式光伏业务 [4] - 新能源产业基金业务 [4] - 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建设业务 [4]
三重跃迁 打造综合能源服务新生态
中国证券报· 2025-08-13 05:06
公司转型与商业模式 - 公司从"塞北风电商"逐步转型为"全国能源解决方案商",核心价值在于创新的"滚动开发+核心持有"商业模式、强大的运维能力和五大业务板块协同 [1] - 通过资产流动化、业务全国化和价值链延伸这"三重跃迁"重塑发展坐标系,用现金流思维重构重资产行业 [1] - 2020年"双碳"目标促使公司重新定位,提出兼具开发销售和持有运营双重角色的新能源平台模式,保留核心发电资产提供稳定现金流,同时通过市场化手段出表变现部分资产,形成滚动放大效应 [2] 核心能力与业务板块 - 公司风机利用率近15年稳定在98%-99%,高于行业均值3个百分点以上,秘诀在于精细化、标准化的运维管理体系 [2] - 五大协同业务板块包括新能源电站开发-建设-运营-出售、新能源电站运维管理服务、屋顶分布式光伏、新能源产业基金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建设 [3] - 新能源电站开发-建设-运营-出售是核心板块,运维管理服务提升内外部资产盈利能力,分布式光伏拓展发电业态,产业基金和产业园区整合产业链资源 [3] 全国化布局与业绩表现 - 业务从宁夏扩展至全国23个省份,宁夏并网装机容量占比从90%降至50%左右 [4] - 运维业务管理第三方电站规模近1GW,卓越运营能力与全国化布局共同夯实"隐形护城河" [4] - 并网装机容量从不足1GW增至2.28GW,营业收入由8亿元跃升至24亿元,归母净利润从1.65亿元攀升至6.3亿元 [4] 未来发展与第二增长曲线 - 在建及待建风电装机2GW,未来三年陆续投产保障持续成长 [5] - 布局"新能源+"绿色燃料领域,探索绿电价值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看好绿色甲醇等绿色燃料需求 [5] - 12亿元定增项目获上交所审核通过,由控股股东全资子公司全额认购,补充营运资金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4]
嘉泽新能上市8周年:归母净利润增长281.98%,市值较峰值蒸发65.55%
搜狐财经· 2025-07-21 13:48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自2017年7月20日上市至今已8周年,上市首日收盘价为1.81元,市值为34.99亿元,当前市值为91.78亿元,市值增长162.33% [1] - 公司2017年归母净利润为1.65亿元,2024年达到6.30亿元,累计增长281.98% [3] - 公司上市8年间无亏损年份,归母净利润增长的年份达到5年,占比62.5% [3]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为新能源电力的开发、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 [3] - 核心产品中新能源电站开发-建设-运营-出售占比94.18%,屋顶分布式光伏占比2.72% [3] 财务表现 - 2020年营收10.12亿元,2024年达到24.22亿元,五年间实现翻倍增长但增速逐年放缓 [3] - 2020年归母净利润1.98亿元,2024年6.30亿元,净利润在波动中增长但近年增速放缓 [3] 市值变化 - 2017年8月29日市值峰值达266.37亿元,股价13.78元 [5] - 当前股价3.77元,市值91.78亿元,较峰值下降65.55%,市值减少174.59亿元 [5]
香港中华煤气行政总裁黄维义出席WGC2025大会论坛 共议全球区域燃气发展多样性
格隆汇· 2025-05-22 16:53
公司发展历程 - 香港中华煤气从香港本地燃气供应商发展为服务中国超4400万客户的综合能源供应商,覆盖约1 2亿人口,相当于意大利的2倍人口规模 [3] - 公司成立于1862年,最初使用煤炭制气,后转为更环保的石脑油、天然气作为生产原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3] - 1994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先在广东省成立两家合资企业,后逐步在全国100多个城市发展燃气业务,并拓展供水及城市废物处理业务 [3] 业务布局与协同效应 - 公司燃气客户也使用水资源,共享管道铺设既能降低成本,也能提高客户便利性 [3] - 旗下橱柜品牌Mia Cucina通过炉具、厨房设备等方面不断创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厨房解决方案 [5] 技术创新与能源转型 - 为落实国家"双碳"目标,公司为40多万工商业客户提供屋顶分布式光伏、储能、绿电交易等能源解决方案 [4] - 布局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和绿色甲醇等绿色能源业务 [4] - 利用香港现有燃气管道中约含50%氢气的特性,探索安全、低成本的氢能提取技术及应用场景 [4] 行业未来与AI技术 - AI技术有助于优化运营流程,降低人力成本,更好地满足客户的能源需求 [7] - 呼吁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避免"一刀切"的监管方式,加强区域协作,通过基础设施互联降低终端用能成本 [7]
嘉泽新能陈波:前瞻布局抢抓“新”机遇
上海证券报· 2025-05-16 02:25
公司全国布局与业务拓展 - 公司加速全国布局,计划在黑龙江、吉林、广西建设582.4兆瓦风电项目,在黑龙江密山建设100兆瓦/400兆瓦时共享储能电站项目 [1] - 公司业务覆盖西北、东北、华东、华南、华北五大区域的23个省份,总资产超过220亿元,新能源装机容量超过3吉瓦 [1] - 公司形成五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新能源电站开发-建设-运营-出售、运维管理服务、屋顶分布式光伏、新能源产业基金、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建设 [2] - 公司采用"滚动开发"模式,提供全生命周期、全业务范围、全供应链条的资产管理综合解决方案 [2] 分布式光伏业务发展 - 公司以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为重点,发展屋顶分布式光伏业务,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 [3] - 工商业屋顶光伏项目收益较高,80%电量可就地消纳,已覆盖13个省份,并网项目102个,总容量超200兆瓦 [3] - 公司计划拓展分布式储能、共享储能电站项目,结合绿电交易实现智慧、零碳用电 [4] 公司盈利能力与财务表现 - 公司并网装机容量从上市初的不到1吉瓦增至2.28吉瓦,收入从8亿元增至24亿元,净利润从1.65亿元增至6.3亿元 [6] - 近两年净利润保持在6亿元以上,单个季度盈利超过上市前年度盈利水平 [6] - 公司坚持分红政策,每年分配利润超过可分配利润的30%,累计现金分红约13亿元 [6] 产业链协同与未来规划 - 公司具备高效的项目开发能力,推动绿电产业链上下游联动,促进新能源项目高效开发及就地消纳 [6] - 公司计划加强与负荷侧企业合作,拓展绿氢、绿氨、绿醇等绿电应用场景,打造"新能源+"项目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