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屠宰肉食
icon
搜索文档
牧原股份闯关港股上市,“猪茅”缺钱花了?
搜狐财经· 2025-06-10 16:39
港股IPO计划 - 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募资至少10亿美元,若成功将成为"A+H"股龙头 [1] - 部分募资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强化海外市场供应链发展 [19]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秦英林从22头猪起家,将公司打造为"猪茅"神话,近年来光环有所减弱但仍受投资者关注 [2] - 2021-2024年生猪出栏量从4026万头飙升至7160万头,登顶全球生猪养殖企业榜首 [7] 行业周期性特征 - 生猪养殖行业存在四年一轮的"猪周期",表现为价格暴涨暴跌的循环 [3] - 公司采取"逆周期扩张"策略,2024年营收1379.47亿元(同比+24.43%),净利润从2023年亏损42.63亿元扭转为盈利178.81亿元(同比+519.42%) [6] 业务结构分析 - 生猪业务占比超90%且持续攀升,2024年收入达1362亿元,毛利率随猪价波动(2023年2.9%,2024年19.2%) [10][11] - 屠宰肉食业务三年收入增长65%但毛利率长期低于1%,未能形成有效盈利支撑 [11] 成本结构 - 饲料成本占总成本60%左右,受国际粮价波动影响显著 [12] - 职工薪酬与折旧费用呈"剪刀差"增长:员工减少5%但人均薪资上涨28%,折旧费用三年增幅27% [13] 财务风险 - 2024年末总负债1101.12亿元,资产负债率58.68%,短期借款453亿元远超128.45亿元现金储备 [10] 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公司全球市占率5.6%,国内市占率10.2%,推动CR5集中度至18.6% [8] 海外扩张战略 - 瞄准东南亚市场:越南年需求5000万头,当地养殖效率低下(传统模式死亡率高),公司技术优势明显 [15][17] - 计划通过技术输出(如楼房养猪、智能巡检)与当地企业合作建立供应链 [20] 全球市场机遇 - 2025-2030年全球养猪市场规模预计从1.5万亿美元增至1.6万亿美元(CAGR 3.1%),中国占比超40% [15] - 东南亚因人口增长和城镇化成为新兴增长点,欧美聚焦高附加值产品 [15] 潜在风险因素 - 疫病防控难题:2025年5月全球5国发生180起非洲猪瘟疫情 [21] - 供应链风险:国际物流受地缘政治干扰(如美国豆粕价格较2020年涨240%) [22] - 贸易政策变动:美国输华猪肉关税达138%导致退出中国市场 [22] 战略意义 - 港股IPO是突破债务困境和寻找新增长点的关键举措,考验公司全球资源调配与风险管理能力 [26]
带着1100亿负债,河南首富又要IPO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6-06 21:01
核心观点 - 牧原股份2024年总负债达1101亿元,资产负债率58.7%,短期借款453亿元而现金储备仅128亿元,短期偿债压力显著[1] - 公司过去四年至少三次陷入财务数据质疑,包括"大存大贷"、存货跌价计提不足等问题,引发监管关注[2] - 目前涉及司法案件248起,包括养殖户索赔700万元的种猪带病纠纷和子公司员工过劳死争议[3] - 公司正在推进港股IPO,2024年总收入1379亿元,净利润189.25亿元,净利率13.7%,生猪出栏量7160万头[5] - A股股价较2021年高峰下跌54%至40.78元/股,总市值2228亿元[6] 业务与财务表现 业务结构 - 生猪业务占总收入90%以上,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197亿、1082亿、1362亿,毛利率受猪周期影响从2023年2.9%反弹至2024年19.2%[12] - 屠宰肉食业务收入三年增长65%至243亿元,但毛利率仅1%,未能有效平缓周期波动[14] - 饲料成本占60%,每年支出超600亿,受国际粮价影响大[16] 成本结构 - 职工薪酬从2022年117亿增至131亿,人均薪资上涨28%至13.58万,员工人数缩减5%至13.36万[17] - 折旧费用三年增长27%至145亿,占成本比例升至13%[17] - 2024年利息支出29.75亿,占净利润15.7%[47] 财务质疑与债务 历史质疑事件 - 2021年3月被质疑固定资产/收入比例畸高、少数股东ROE异常、关联交易利益输送[20] - 2021年11月"商票逾期"事件涉及31家公司,逾期余额1666.88万[26] - 2024年5月深交所追问"大存大贷"、存货跌价计提不足等问题[27] 债务状况 - 2025年短期债务达602.7亿,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突破100亿[31] - 2024年经营现金流375亿但投资活动净流出135亿,固定资产累计达1068亿[34][42] - 2014年上市以来累计募资1124亿(直接融资442亿+间接融资682亿),分红216亿[48] 港股IPO与战略 - 募资用途包括全球扩张、研发投入和补充营运资金[53] - 已与越南企业合作开展技术输出,但短期难解债务压力[54][55] - 当前猪价回升窗口期有利于募资置换短期借款,潜在年节省利息20多亿[56]
牧原股份港交所递表,“输血”助力出海业务;背负近600亿短期债务,货币资金有220亿
搜狐财经· 2025-05-30 17:17
牧原股份赴港上市 - 牧原股份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计划募资拓展海外业务 包括加强供应链 建设产业中心和并购等用途 [4] - 公司当前市值达2209 14亿人民币 已在A股上市11年 [4] - 赴港上市意在拓宽融资渠道 形成"A+H"股布局 以应对猪周期波动 [10] 业绩与猪周期关联性 - 2024年公司营收1379 47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24 43% 归母净利润178 81亿 同比大增519 42% [7] - 业绩增长主因生猪出栏量增加 销售均价上升及养殖成本下降 [7] - 2020-2023年业绩波动剧烈 归母净利润从274 51亿降至69 04亿 2022年回升至132 66亿 2023年亏损42 63亿 [7] - 生猪业务占比持续提升 从2022年95 9%增至2024年98 7% [8] 猪肉价格走势 - 2019年末猪肉价格50 09元/公斤 2021年末跌至27 94元/公斤 2023年进一步降至24 32元/公斤 [5] - 2024年价格回暖带动公司业绩扭亏为盈 [3] 海外扩张战略 - 已在越南设立子公司 瞄准东南亚市场对非洲猪瘟防控和养殖升级的需求 [9] - 海外团队正调研当地市场 将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 [10] - 国内养猪行业竞争激烈 出海成为头部企业新增长点 [4]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4月30日 公司短期借款490 8亿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101 78亿 货币资金220 29亿 [10] - 有息债务从2019年55 66亿增至2024年592 58亿 增长近11倍 [11] - 货币资金从2019年109 33亿增至2024年169 52亿 增幅远低于债务增速 [12] - 2024年一季度资产负债率降至59 2% [14]
牧原股份(002714) - 002714牧原股份调研活动信息20250530
2025-05-30 09:06
参会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其他 [3] - 49 位投资者参与,包括中信证券彭家乐等 [3]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29 日,地点在上海 [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投资者关系主管王翰斌和投资者关系经理张孟琪 [3] 生产经营情况 - 2025 年 4 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 12.4 元/kg 左右,全程成活率 83%左右,PSY 28 左右,肥猪日增重 830g 左右,育肥阶段料肉比 2.8 左右 [4] - 4 月完全成本在 12 元/kg 以下的场线出栏量占比约 30%,部分优秀场线成本控制在 11 元/kg 以内 [4] - 后续持续做好生猪健康管理,提升生产指标,加强人员培训,提升管理水平 [4] 屠宰肉食业务 - 今年以来产能利用率 70%以上,经营情况同比改善,得益于销售渠道开拓和内部运营能力提升 [5] - 后续以抓经营为重点,提升已投产屠宰厂运营效率,从多方面发力提升盈利能力,通过业务反哺种猪育种与生猪养殖 [5] 港股发行 考虑及用途 - 是推进全球化战略重要一步,利用技术、成本、环保等优势把握海外市场机遇,推动业务增长 [6] - 借助国际资本市场亮相,梳理投资价值,塑造印象,引入国际化、长期投资者,优化股东结构,提升治理水平 [6] - 募集资金用于拓展全球商业版图、研发投入、补充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用途 [6] 时间及规划 - 2025 年 5 月 27 日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 H 股发行并上市申请,尚需相关机关批准 [7] - 审批完成后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内选择时机和窗口发行,具体要素由董事会综合决策,项目有序推进并及时披露进展 [7][8] 未来发展规划 - 2018 - 2020 年高速发展,2021 年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控制国内新建产能 [9] - 未来聚焦主业,深挖成本空间,提升生产成绩,利用已建成产能 [9] - 探索产业互联机遇,输出技术实力,联农助农 [9] - 推进国际化战略,拓展海外业务 [9]
促进海外业务发展,牧原股份拟港股上市
中国证券报· 2025-05-27 22:51
赴港上市计划 - 公司向港交所提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中信证券、高盛 [2] - 赴港上市旨在进一步推动海外业务发展 已在越南成立子公司 [2][7] - 计划利用疾病防控经验、养殖技术、智能化装备等优势对外输出生猪养殖整体解决方案 [2][7] 全产业链布局 - 业务覆盖育种、生猪养殖、饲料生产、屠宰及肉类加工全产业链 [4] - 截至2024年底在国内23个省份设立运营超1000个生猪养殖场 [4] - 2022-2024年生猪产能从7430万头提升至8101万头 出栏量从6120.1万头增至7160.2万头 产能利用率从86%提升至89.5% [4] - 自2021年起按生猪产能及出栏量计量为全球第一大生猪养殖企业 [4] 财务表现 - 2014-2024年总收入复合年均增长率48.7% 净利润复合年均增长率72.7% 平均年净利润率19.0% [4]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248.262亿元、1108.607亿元、1379.469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149.334亿元、-41.679亿元、189.25亿元 [4] 屠宰肉食业务 - 自2019年开始布局生猪屠宰肉食业务 2024年按屠宰头数计量位列全球第五、中国第一 [5] - 2021-2024年屠宰肉食业务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居国内大型同行业企业之首 [5] 海外业务拓展 - 东南亚市场人口年轻且总量大 但人均猪肉消费水平偏低 当地对非洲猪瘟防控能力较弱 [7] - 技术出口当前营收占比不大 但未来潜在市场空间较大 [7] - 赴港上市与国际化业务推广相互促进 [7] 负债与成本控制 - 2022-2024年净流动负债分别为155.888亿元、310.762亿元、241.579亿元 [9] - 2025年目标降低整体负债规模100亿元左右 资本开支为90亿元 [9] - 2025年养殖端成本目标为每千克12元 屠宰端产能利用率目标保持在60%以上 [9] - 2024年4月已有超三分之一产线养殖成本降至每千克12元以下 个别优秀产线降至11元以下 [10] 智能化发展 - 将加大智能化研发投入 聚焦生猪产业链数智化应用场景 [9] - 打造集农业种植、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等环节于一体的生猪产业互联平台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