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备借贷便利(SLF)

搜索文档
货币市场日报:7月2日
新华财经· 2025-07-02 20:06
新华财经北京7月2日电 人民银行2日开展985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40%,与此前持平;鉴于当日有3653亿元逆回购到期,公 开市场实现净回笼2668亿元。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各品种继续小幅下行,7天品种跌破1.5%。具体来看,隔夜Shibor下跌0.20BP,报1.3650%;7天 Shibor下跌3.30BP,报1.4970%;14天Shibor下跌1.50BP,报1.5540%。 | | | | 2025-07-02 11:00 | | --- | --- | --- | --- | | | 期限 | Shibor(%) | 涨跌(BP) | | tr | O/N | 1.3650 | 0.20 | | � | 1W | 1.4970 | 3.30 | | f | 2W | 1.5540 | 1.50 | | 价 | 1M | 1.6095 | 0.75 | | 中 | 3M | 1.6195 | 0.85 | | ゃ | 6M | 1.6315 | 0.55 | | 价 | 9M | 1.6415 | 0.55 | | 1 | 1Y | 1.6515 | 0.45 | ...
7月2日电,中国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共开展19亿元人民币常备借贷便利(SLF)操作 。
快讯· 2025-07-02 17:12
智通财经7月2日电,中国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共开展19亿元人民币常备借贷便利(SLF)操作 。 ...
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协同发力 保持流动性充裕
证券日报· 2025-06-25 00:25
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 央行上半年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MLF、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1] - 上半年央行累计开展MLF操作23500亿元,期限均为1年,3月起MLF退出政策利率体系回归流动性投放工具定位 [2] - 央行启用买断式逆回购填补7天期逆回购与1年期MLF之间的工具空白,上半年累计开展3个月期47000亿元、6个月期25000亿元 [3] - 前5个月央行累计开展SLF操作240.82亿元,5月末隔夜、7天、1个月SLF利率分别为2.25%、2.40%、2.75% [4] - 5月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0000亿元 [4] 流动性管理创新 - 6月初央行官网增设流动性投放情况表增强政策透明度 [1] - 春节前央行累计投放跨节流动性2.6万亿元,6月打破惯例提前预告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规模以应对半年末流动性需求 [2][3] - 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改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模式 [2] - SLF发挥利率走廊上限作用稳定货币市场 [4] 下半年政策展望 - 专家预计下半年可能降息10-20个基点,降准25-50个基点以推动信用扩张和降低融资成本 [5] - 东方金诚预测下半年降息幅度或达30个基点,降准0.5个百分点 [5] - 国债买卖操作可能重启,央行将视市场供求择机恢复 [6] - 下半年资金利率有下行空间,央行或通过MLF、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保持中期流动性净投放 [7]
央行首度月初预告买断式逆回购
上海证券报· 2025-06-06 02:51
(上接1版) 5日,央行还公告了上月各种工具的投放、回笼汇总情况。这使得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更加公开透明, 与市场的沟通机制更加有效。 央行在官网新设立"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操作情况"栏目,同时在该栏目中发布了"2025年5月中央银行各项 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表格。 在"2025年5月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表格中,央行披露了"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公开市 场业务"三类工具类型、"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抵 押补充贷款(PSL)、其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短期逆回购、买断式逆回购、公开市场国债买卖、中 央国库现金管理"九类具体工具的投放回笼情况。 数据显示,5月准备金净投放1万亿元,SLF净投放5亿元,MLF净投放3750亿元,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净 投放2400亿元;PSL净回笼27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净回笼2000亿元。 明明表示,回顾5月,央行已通过降准释放长期资金1万亿元,MLF净投放3750亿元,而买断式逆回购 则净回笼2000亿元,整体长端流动性供给超过万亿元,缓解了当月政府债集中发行带来的流动性压力。 6月政府债发行压力或低于5月,考虑到降准等总量工具 ...
月初“出击”、万亿投放,央行买断式逆回购公告现新变化
第一财经· 2025-06-05 20:13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6月5日傍晚,中国人民银行重磅公告点燃金融市场热度。 央行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6月6日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 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 央行当日还在官网开设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操作情况栏目,并更新了5月央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 | | 2025年5月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 | | | | | --- | --- | --- | --- | --- | | 字号去史小 | 文章来源: | | | 2025-06-05 17:00:00 | | | |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 | | | 单位:亿元 | | 工具类型 | 工具名称 | 投放 | 回笼 | 净投放 | | 准备金 |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 10000 | - | 10000 | | | 常备借贷便利(SLF) | 14 | 9 1250 | 5 3750 | | 中央银行贷款 | 中期借贷便利(MLF) | 5000 | | | | | 抵押补充贷款(PSL) | 5344 | 8044 | -270 ...
利好突袭!央行,刚刚宣布:10000亿元!
券商中国· 2025-06-05 17:59
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6月5日发布公告称,央行将在6月6日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 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这也是央行首次在月初公开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鉴于6月将有5000亿元3个月期和7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本次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将有力对冲当月较大额度的买断式逆回购到期资金。 在此之前,央行在4月、5月均保持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净回笼。 6月5日,央行《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操作情况》栏目首次披露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综合来看,5月合计净投放11196亿元。 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以及MLF操作是在央行每日根据一级交易商需求连续开展7天期逆回购操作的基础上,额外投 放的中长期资金,有利于保持短、中、长各期限流动性合理充裕,体现央行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 自去年10月央行启用买断式逆回购以来,货币政策操作对中期借贷便利(MLF)的依赖逐步降低。今年3月,MLF改为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 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操作,政策属性完全退出。3月以来,MLF操作保持每月净投放,而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在4月首次 ...
央行官网开设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操作情况栏目
快讯· 2025-06-05 17:44
央行官网开设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操作情况栏目 金十数据6月5日讯,央行在官网开设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操作情况栏目,并更新了2025年5月中央银行各 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该栏目公布了三大类九种工具的月度投放和回笼情况。根据该栏目公布数据, 2025年5月准备金净投放10000亿元,常备借贷便利(SLF)净投放5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净投 放3750亿元,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净投放2400亿元。 (金融时报) ...
大类资产配置之流动性周期指数构建
国元证券· 2025-05-09 21:43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流动性周期指数模型 1.1 模型名称:流动性周期指数 1.2 模型构建思路: 该模型通过政策工具、市场利率和传导效率三个核心维度的信号处理与融合,动态捕捉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与市场状态,精准识别货币政策的中长期趋势变化[2] 1.3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分层信号处理架构**: - 采用四级递进处理框架:基础数据层→信号提取层→组合分析层→合成输出层 - 基础数据层完成政策利率、准备金率等原始指标的频率统一与缺失值处理 - 信号提取层通过动态标准化方法消除量纲差异 - 组合分析层引入时变权重机制 - 合成输出层通过边际变化强化与自适应滤波,突出政策拐点[76] 2) **动态权重分配机制**: - 价格型工具权重从20%阶梯式提升至48%,数量型工具权重从55%逐步降至25% - 引入DR007市场利率偏离度作为动态调节因子,当偏离超过10bp时自动提高价格型工具权重5%[76] 3) **噪声抑制技术方案**: - 采用6阶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 - 创新边际变化强化模块,通过20/40日双窗口差分计算政策力度加速度 - 建立信号稳定性校验机制[76] 4) **政策冲击记忆模型**: $$M_{t}=\alpha\cdot M_{t-1}+\beta\cdot\Delta R_{t}\times\Gamma(\Delta R_{t},\Delta R_{t-1})$$ 其中: - $M_t$:t日政策记忆量 - α=0.98:日度记忆衰减因子 - β=25:冲击系数 - $\Delta R_t$:t日政策工具变动量 - $\Gamma(\cdot)$:政策转向增强函数[83] 5) **政策转向增强函数**: $$\Gamma(\Delta R)=\left\{\begin{array}{c c}{{1.5}}&{{i f\Delta R_{t}\times\Delta R_{t-1}<0}}\\ {{1}}&{{o t h e r w i s e}}\end{array}\right.$$[86] 1.4 模型评价: 该模型创新性地结合了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演进特征,通过动态权重分配和多维度信号融合,有效解决了传统量化模型在政策转型期适应性不足的问题[76] 2. 政策工具维度子模型 2.1 模型名称:政策工具维度信号合成模型 2.2 模型构建思路: 通过分层信号处理和政策冲击记忆模型,将各类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转化为统一的政策信号[76] 2.3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政策利率指标**: - 对每个利率工具计算双重信号:基于360日移动平均的利率偏离度和带记忆衰减的政策冲击量 - 记忆衰减因子0.93-0.97,降息时冲击量正向放大1.5倍[80] - 权重动态适配:划分2014/09、2019/08、2024/06三个关键时点,OMO权重从100%阶梯下调至60%,MLF权重从40%逐步降至10%,LPR权重稳定在30%[84] 2) **准备金率指标**: - 采用统一分析框架处理准备金率信号 - 动态信号增强:使用高斯衰减模型将单次降/升准的政策冲击扩散至事件前后30天 - 双轨记忆模型:大行与中小行分别构建带衰减因子的政策记忆序列[85] - 信号合成:以70%大行信号与30%中小行信号加权合成[87] 3) **借贷便利指标**: - 采用多工具整合框架,覆盖MLF、PSL、央行票据等多种工具 - 结合工具特性设定差异化记忆衰减因子(0.93-0.97)与冲击系数(0.7-1.0)[89] - 各工具信号生成采用相对偏离度方法,计算月度净投放量与历史均值的相对差距[89] 3. 市场利率维度子模型 3.1 模型名称:市场利率维度信号合成模型 3.2 模型构建思路: 通过多维度层级分析法,聚合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动态信号[4] 3.3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货币市场信号**: - 选取DR007、R007、同业存单利率及SHIBOR期限利差构建四维指标体系 - 采用动态阈值法与多周期信号融合机制[4] 2) **债券市场信号**: - 聚焦收益率曲线形态与动量特征 - 通过期限利差分析和收益率变动分析生成综合信号 - 采用360日滚动均值消除趋势干扰[4] 3) **信号融合**: - 货币市场信号占比60%,债券市场信号占比40% - 最终通过加权融合生成市场利率维度的综合信号[4] 4. 传导效率维度子模型 4.1 模型名称:传导效率维度信号合成模型 4.2 模型构建思路: 通过量化评估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动态调整政策工具与市场利率的权重[5] 4.3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货币创造效率**: - 分析M2与社融增速差及M2-M1增速差 - 生成复合信号并进行反向调整[5] 2) **融资成本**: - 基于政策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利差传导效率 - 计算MLF-LPR、OMO-DR007等关键利差[5] 3) **融资压力**: - 采用实际利率的历史分位数反映融资难度 - 通过Z-score标准化生成压力信号[5] 4) **市场分层**: - 通过R007-DR007利率差和银行间-交易所市场利差 - 揭示金融市场内部的流动性分层与风险定价[5]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流动性周期指数模型**: - 年化收益率5.53% - 夏普比率0.974 - 最大回撤15.652% - 胜率64.762%[6] 2. **大类资产配置策略**: - 月度调仓实现了上述绩效指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