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天期逆回购
搜索文档
推动货币政策措施落实落细,充分释放政策效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07:45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基调 - 国内经济运行态势为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对经济基本面的信心增强,在困难和挑战方面仅保留国内需求不足和物价低位运行[1] - 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6.2%,略低于上半年的6.4%,服务业生产指数累计同比增长5.9%,与上半年持平,当前经济增速保持在5.0%的目标水平之上[1] - 政策着力点转向执行层面,短期内政策将以稳为主,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抓好各项货币政策措施执行以充分释放政策效应[1][2] 货币政策导向与制约因素 - 货币政策宽松必要性不强,一方面因经济保持平稳,另一方面受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影响,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至1.42%的历史新低[1][2] - 央行强调把握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保持自身健康性的平衡,货币宽松可能因存贷款利率传导速度不同而进一步挤压商业银行净息差[2] - 外部掣肘不突出,中美无风险利差改善,人民币兑美元保持稳中有升势头[2] 当前政策实施重点 - 保持流动性充裕,央行通过7天期、14天期逆回购和MLF等工具持续向市场释放流动性,特别是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的14天逆回购确保跨季资金充裕[3] - 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对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领域的定向支持[3] - 加大货币财政政策协同配合,双方就金融市场运行、政府债券发行管理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以推动扩大有效投资[3] 未来政策展望 - 下一阶段将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形势变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4] - 推动已出台政策的落地是当前重点,后续货币政策或将根据经济增长相关变化及物价走势等因素适时加力[4]
央行加码流动性投放 呵护跨季资金面
证券日报· 2025-09-30 00:11
央行流动性投放操作 - 9月22日至9月29日央行通过逆回购累计投放29377亿元 对冲到期20673亿元后实现净投放8704亿元 [1] - 9月22日重启14天期逆回购操作投放3000亿元 9月26日操作规模扩大至6000亿元 [1] - 9月25日央行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 鉴于本月有3000亿元到期 9月份MLF净投放规模为3000亿元 [1] - 9月份央行开展1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 对冲到期的13000亿元后实现净投放3000亿元 为连续第四个月加量续做 [2] - 央行已连续7个月加量续做MLF 9月份买断式逆回购和MLF合计净投放达6000亿元 [2] 资金面表现与展望 - 临近跨季央行加码流动性投放力度 资金面整体表现较为平稳 平稳跨季可期 [2] - 10月份是财政收入大月、支出小月 且政府债券会较大规模发行 财政因素对资金面有潜在收紧影响 [2] - 10月份银行同业存单到期量仅相当于9月份的一半左右 [2] - 考虑到央行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 预计10月份央行将维护市场流动性充裕 主要货币市场利率上行空间不大 [2] 未来政策工具预期 - 10月份买断式逆回购和MLF两项工具大概率还会加量续做 但加量规模可能较此前6000亿元水平有所回落 [2] - 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准 并适时恢复国债买卖 [2] - 在央行降准注入长期流动性的预期下 中期流动性净投放规模有可能相应收敛 [2] - 市场对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的预期有所升温 但今年以来央行都未开展过国债买卖操作 [3] - 随着货币政策工具箱更趋丰富多元 央行可通过多种流动性投放工具灵活搭配有效平抑资金面波动 [3]
周观:14天逆回购的“间断性”(2025年第38期)
东吴证券· 2025-09-28 22: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央行对流动性支持态度维持,宽松状态支撑债券收益率箱底震荡,维持1.85%是今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顶部的判断 [17] - 美债长端4-4.5%震荡,短端易下难上配置确定性高,继续看好黄金 [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周观点 - 本周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从1.795%上行0.4bp至1.799%,各交易日因逆回购操作、政策消息、股市表现等因素波动 [12][13] - 央行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不连续引市场疑虑,但公开市场净投放且MLF超额续作,显示对流动性支持态度 [16][17] - 美债长端博弈属性强,短端供需两旺,延续长端4-4.5%震荡、短端易下难上、看好黄金的观点 [20] - 美国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终值升至3.8%,9月制造业、服务业PMI下降,经济增长或放缓 [21] - 美国上周首申失业金人数降至21.8万,但劳动力市场未根本好转 [24] - 美联储理事鲍曼呼吁降息,建议改革货币政策实施机制,出售MBS [27] 国内外数据汇总 流动性跟踪 - 2025.9.22 - 2025.9.26公开市场操作合计净投放9406亿元 [32] - 货币市场利率、利率债发行量、国债与国开债收益率、国债期限利差、国开债与国债利差等有变动 [33][46][47] 国内外宏观数据跟踪 - 钢材、有色金属期货价格涨跌互现,焦煤、动力煤、同业存单、余额宝、蔬菜等价格有变化 [58][59] - 原油、黄金、白银等商品及股票指数、外汇市场表现不同 [68][71][73] 地方债一周回顾 一级市场发行概况 - 本周一级市场地方债发行78只,金额1960.51亿元,净融资额1224.61亿元,投向综合等领域 [79] - 12个省市发行地方债,广东等五省市发行总额排名前五,湖北和河南发行地方特殊再融资专项债 [84][85] - 本周城投债提前兑付总规模6.26亿元,四川和湖北排名前二,自2024年11月15日至本周全国城投债提前兑付规模973.42亿元 [89][90] 二级市场概况 - 本周地方债存量53.44万亿元,成交量4744.54亿元,换手率0.89%,广东等三省和30Y等三期限交易活跃 [94] - 本周地方债到期收益率总体上行 [96] 本月地方债发行计划 - 新疆等省份有地方债发行计划 [98] 信用债市场一周回顾 一级市场发行概况 - 本周一级市场信用债发行418只,总发行量4355.22亿元,净融资额765.99亿元,较上周增加9.68亿元 [99] - 城投债净融资额-230.29亿元,产业债净融资额996.27亿元,不同债券类型净融资额有差异 [100][103] 发行利率 - 短融、中票、企业债、公司债发行利率有变化 [111] 二级市场成交概况 - 本周信用债成交额6339.82亿元,不同品种和评级成交额不同 [114] 到期收益率 - 国开债、短融、中票、企业债、城投债到期收益率全面上行 [116][118][119][120] 信用利差 - 短融、中票、企业债、城投债信用利差全面走阔 [123][126][131] 等级利差 - 短融中票等级利差呈分化趋势,企业债和城投债等级利差总体收窄 [136][140][143] 交易活跃度 - 各券种前五大交易活跃度债券公布,工业行业债券周交易量最大 [147][148] 主体评级变动情况 - 本周无评级或展望调高、调低债券 [151]
【债市观察】央行加码净投放呵护跨季流动性 债市收益率冲高回落
新华财经· 2025-09-28 09:50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与流动性管理 - 上周央行通过7天期逆回购操作净回笼流动性,但同时开展两次共90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并维持MLF放量续做,以呵护跨季资金面[1] - 央行公开市场周一至周五分别开展2405亿元、2761亿元、4015亿元、4835亿元、1658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周一和周五还分别开展3000亿元和60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12] - 当周有18268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通过6000亿元MLF操作对冲3000亿元到期量,净投放3000亿元[12] - 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维持在3.0%和3.5%,与前值保持一致[12] 债券市场行情 - 全周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变动不大,下跌0.21BP至1.8768%,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3BP至2.217%[1][2] - 国债期货全面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全周下跌0.60%,10年期主力合约下跌0.07%,5年期和2年期主力合约分别下跌0.09%和0.02%[5] - 中证转债指数先跌后涨,全周上涨0.94%,周五收盘报478.05[6] - 利率债一级市场合计发行102只、5797.31亿元,其中国债发行3只、2475.3亿元,政策性银行债发行21只、1361.50亿元,地方债发行78只、1960.51亿元[7] 货币政策导向 - 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例会强调下阶段要抓好各项措施执行,保持流动性充裕,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1][17] - 货币政策将加强逆周期调节,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关注债市长期收益率变化,防范资金空转和汇率超调风险[1][17]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明确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证流动性充裕,促进融资成本下降[13] 海外债市动态 -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累计上涨5BP至4.18%,2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7BP至3.64%[9] - 美联储官员对降息路径存在分歧,鲍威尔认为货币政策仍"适度限制",通胀风险偏上行而就业风险偏下行[9][11] - 美国8月PCE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3%,同比增长2.7%,核心PCE同比上涨2.9%,显示通胀小幅升温[11] 金融市场创新与开放 -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在上海正式运营,推出跨境数字支付、区块链服务和数字资产三大平台[14][15] - 互换通机制优化,报价商队伍扩充,每日净限额自10月13日起提高至450亿元[15] - 境外机构投资者获准开展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业务,回购期限最长365天,结算方式为券款对付[15][16] 机构观点 - 天风证券认为央行对资金面呵护态度明显,下周跨季资金面压力整体可控,存单发行利率或迎来筑顶修复[18] - 财通证券预计10月流动性缺口与9月相当,资金利率中枢可能下移至7-8月水平,DR001震荡区间回落至1.30%-1.40%[18] - 浙商证券建议持券过节以短端票息策略为主,认为长期限信用债压力仍有待释放,短期限中高等级信用债和存单策略更稳健[19]
MLF连续7个月加量续作 央行多工具护航跨季资金面
搜狐财经· 2025-09-26 00:46
央行流动性操作规模与结构 - 9月22日至26日当周央行公开市场到期资金规模高达21268亿元,其中逆回购到期18268亿元、MLF到期3000亿元,单周到期规模升至年内高位 [1][2] - 9月25日央行开展6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因当月有3000亿元MLF到期,实现MLF净投放3000亿元,此为央行连续第7个月对MLF进行加量续作 [1] - 截至9月25日,央行在9月已开展两次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三个月、六个月两个期限品种合计加量续作3000亿元,加量规模与上月持平,为连续4个月保持此操作力度 [1] 央行操作工具与机制创新 - 央行对14天期逆回购操作机制进行重要调整,改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模式(美式招标),并于9月22日开展30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以应对跨节和跨月流动性诉求 [6][7] - 14天期逆回购、买断式逆回购和MLF的中标利率由市场主体投标形成,这类利率中包含的货币政策信号有限,市场更应关注操作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实际影响 [7] - 央行提前布局操作时点,例如在国庆节前7个交易日(9月23日)开启14天期逆回购,有助于合理安排节后投放到期规模,避免资金集中到期引发市场波动 [6] 市场利率表现与流动性压力 - 9月24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短期品种全线上涨,7天期品种领涨12.80个基点至1.5900%,隔夜Shibor上涨2.10个基点至1.4340% [3] - 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利率同样上行,DR007加权平均利率上行11.1个基点至1.5864%,R007上行18.5个基点至1.7066% [4] - 短期利率的上行印证了央行加大中期流动性投放以应对跨季压力的必要性 [4] 政策意图与宏观背景 - 央行持续注入中期流动性有多重政策考量,包括配合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稳定因市场利率上行而有所收紧的银行体系流动性 [3] - 自5月央行降准释放10000亿元长期流动性后,近4个月中期流动性持续处于净投放状态,且近两个月净投放规模显著扩大,显示政策端对市场流动性的呵护意图 [2] - 14天期逆回购操作机制改革释放了"不满不溢"的流动性调控思路,在避免"大水漫灌"的背景下,通过市场化定价方式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 [7] 未来政策展望与市场影响 - 业内专家判断14天期逆回购利率存在下行空间,近3个月DR014与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按1.55%计算)的利差约为5个基点,意味着短期内该利率或有5个基点左右的下行空间 [8] - 14天期逆回购操作的运用频率将比往年更高,有望成为央行调节短期流动性的常态化工具,不再局限于传统节假日之前 [7] - 央行对14天期逆回购操作机制的改革释放出明确的宽松政策信号,加大流动性供给力度有助于在"十五五"规划落地前稳定债市情绪 [9]
MLF连续7个月加量续作!央行多工具护航跨季资金面
第一财经· 2025-09-25 11:30
本文字数:2685,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杜川 央行中期流动性投放力度持续加码。9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60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 (MLF)操作,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模式为市场注入中期资金。当月有3000亿 元MLF到期, 此次操作实现MLF净投放3000亿元,至此央行已连续7个月对MLF进行加量续作。 当天,央行公开市场开展483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0%。Wind数据显示,今日有4870 亿元逆回购到期。 2025.09. 25 从全月流动性投放布局来看,除MLF操作外,截至25日,央行9月已开展两次买断式逆回购操作,3 个月、6个月两个期限品种合计加量续作3000亿元,加量规模与上月持平,为连续4个月保持这一操 作力度。 加力中期流动性投放 9月下旬,市场面临较大到期资金压力。 9月22日至26日当周,央行公开市场到期资金规模高达 21268亿元,其中逆回购到期18268亿元、MLF到期3000亿元,单周到期规模升至年内高位。 具体而言,周一至周五7天期逆回购分别到期2800亿元、2870亿元、4185亿元、4870亿元、3543亿 元,叠加 ...
政策与大类资产配置周观察:风险平衡式降息落地
天风证券· 2025-09-24 19:14
核心观点 - 美联储在9个月后重启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16][18],同时国内政策强调"以我为主",预计四季度将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强化协同效应[4][110] - 中美元首通话后双方经贸不确定性有所控制,但需应对后续"特朗普不确定"及海外地缘政治风险[4][110] - 8月经济数据显示逆周期调节迫切性加强,青年失业率升至18.9%创调整口径后新高,制造业PMI连续5个月低于荣枯线[26][30] - 大类资产配置建议重视黄金,债券重点挖掘转债,权益市场攻坚不易且波折难免[4][110] 海内外政策要闻 - 国内政策聚焦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明确"五统一、一开放"要求,包括统一市场基础制度、基础设施、政府行为尺度、市场监管执法及要素资源市场,并持续扩大开放[1][9] - 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工作汇报,强调该工程需久久为功,坚持生态优先及绿色低碳发展[1][11] - 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就中美关系稳定发展作出战略指引,中方在TikTok问题上尊重企业意愿并乐见符合市场规则的解决方案[1][14] - 海外政策核心为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此为2024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同时美联储上调2025年经济增速预期0.2个百分点至1.6%[16][18][21] 权益市场分析 - A股市场9月第三周表现分化,中证100指数单周涨1.08%,创业板指数涨2.34%,但上证综指回落1.3%,万得微盘股指数涨1.8%[3][23] - 南向资金净流入337.26亿元,AH溢价指数最低跌至117.11点[3][23] - 政策影响方面,央行将14天期逆回购改为"多重价位中标"以更好满足机构差异化资金需求,8月经济数据凸显逆周期政策迫切性[3][25][26] 固收市场分析 - 流动性略显紧张,DR007一度突破至1.55%以上,9月18日最高上探至1.56%附近,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在1.85%以上[3][47] - 央行上周整体净投放资金11923亿元,沪深北交易所发布债券购回业务优化新规以丰富债务管理工具[3][48] - 国际资本流动显示中国7月减持美债257亿美元,持仓规模降至7307亿美元创2009年以来新低,央行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49] 大宗商品市场分析 - 有色金属价格回落,南华沪铜指数周环比下行1.52%,LME铜期货价格周环比下行0.85%[65] - 原油价格小幅下行,WTI原油现货价格周环比下跌0.02%,布伦特原油周环比下跌0.97%,EIA原油库存下降2.19%至4.15亿桶[66] - 贵金属价格反弹,伦敦现货金价周环比上涨1.15%至3684.65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主力合约周环比上涨0.11%[67] - 黑色金属有所反弹,螺纹钢现货价格周环比上涨2.18%至3280元/吨,猪肉价格小幅回落,猪肉批发价周环比下跌2.01%[68][69] - 政策影响包括工信部将编制《"十五五"新型电池产业发展规划》,香港加速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目标三年超越2000吨[85][86] 外汇市场分析 - 美联储降息后美元指数止跌反弹,截止9月19日收于97.65周环比上行0.03%,人民币再度升值至7.12周度下行0.06%[4][90] - 8月银行结售汇顺差146亿美元,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占比2.93%维持全球第六大活跃货币位置[91] - 日本央行维持利率0.5%不变但开始出售ETF持仓,计划每年出售约3300亿日元ETF,显示鹰派倾向[92] 大类资产轮动展望 - 权益市场攻坚不易且波折难免,建议四季度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着力"四稳"[4][110] - 资产配置强调重视黄金,债券重点挖掘转债,以应对"特朗普不确定"及海外地缘政治风险升级潜在影响[4][110] - 政策层面需落实落细更加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强化货币财政协同效应,高质量迎接四中全会及"十五五"到来[4][110]
9.22会议与14天OMO,货币呵护而非边际宽松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9-23 19:28
核心观点 - 央行对14天逆回购招标方式的调整为技术性调整而非货币政策转向宽松信号 旨在延续前期操作思路并强化7天OMO利率作为政策利率的地位 [2][5][6] - 14天逆回购作为非常规工具对债市实际影响有限 主要功能为平滑假期资金到期节奏而非引导利率下行 [2][10][14] - 当前货币政策保持"呵护"但非边际宽松 年内降息概率偏低且政策组合可能以财政主导为主 [2][17][19] 货币政策操作分析 - 14天逆回购招标方式调整为"多重价位中标" 于9月19日公告并于22日实施3000亿元投放 但明确不涉及短期政策调整 [2][5] - 调整后14天逆回购利率不再公布 加点幅度可能从+15BP缩窄至5-10BP 实际加权利率大概率下行但属技术性调整 [2][6][14] - 操作调整旨在与买断式逆回购和MLF保持一致 央行可更灵活控制银行资金成本 避免释放明确降息信号 [2][6][9] 政策目标与框架 - 央行自2024年中以来持续微调公开市场操作 核心目标为确立7天OMO利率作为单一政策利率地位 [2][9] - 通过完善短中长期流动性工具搭配(7天逆回购+买断式逆回购/MLF)有效熨平资金波动 银行间隔夜利率波动已大幅缩窄 [2][9][15] - 操作框架体现"能收能放"的精准调控思路 9月22日会议表述印证政策延续性而非转向宽松 [2][5][9] 工具定位与市场影响 - 14天逆回购主要为应对长假期的非常规工具 投放时点集中于国庆前、年末及春节前(2024年国庆前投放3000亿元) [2][10] - 工具核心功能为调节假期后逆回购资金到期节奏 避免集中到期对债市造成扰动 [2][10][11] - 由于银行间14天回购非主流期限 利率调整对资金利率中枢和债市实际影响有限 [2][14] 政策展望与债市影响 - 尽管7-8月经济增长放缓且季节性因素拖累四季度数据 但上半年经济表现偏好 政策重点仍在"释放政策效应"而非加力托底 [2][17] - 增量刺激可能采用"财政主导+货币配合"组合 对债市难言利好 除非出现权益市场波动加剧或汇率快速升值等特殊情况 否则年内政策利率降息概率偏低 [2][17] - 国债买卖重启必要性较低 除非债市大幅走弱 否则从配合财政发债或调控曲线形态角度均无迫切需求 [2][19]
国泰海通 · 晨报0924|固收:9.22会议与14天OMO,货币“呵护”而非边际宽松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9-23 18:05
货币政策调控思路 - 央行对14天期逆回购招标方式调整为"多重价位中标"但明确表示不涉及短期政策调整传递的增量信息有限[1][2] -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微调的目标是明确7天OMO利率作为单一政策利率的地位并通过完善工具搭配熨平资金波动[3] - 政策思路具有延续性14天逆回购调整向买断式逆回购和改革后的MLF靠拢央行可灵活控制向银行投放的资金成本[3] 14天逆回购工具定位与影响 - 14天逆回购主要作为应对国庆春节等长假期的非常规投放工具用于微调节后资金到期节奏避免集中到期[4] - 尽管调整后14天逆回购加权中标利率可能下行但对资金利率中枢和债市的实际影响有限因银行间14天回购非主流期限[4] - 央行在国庆假期前投放3000亿元14天逆回购资金面趋于平稳其后续定位仍是应对特殊时点的工具[2][4] 货币政策前景与债市影响 - 结合9月LPR未调整和央行行长发言难以推断货币政策在边际上会更趋宽松年内再次落地政策利率降息的概率偏低[2][5] - 即使有增量刺激政策组合可能是"财政主导+货币配合"对债市难言利好重启国债买入的必要性也偏低[5] - 尽管7-8月国内经济增长放缓迹象明显但年内政策重点可能在"释放政策效应"而非加力托底[5]
央行调整14天期逆回购操作方式,资金面有所改善,债市延续调整
东方金诚· 2025-09-23 14: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9月19日资金面有所改善,债市延续调整,长债表现更弱,转债市场主要指数集体跟跌,各期限美债收益率普遍上行,主要欧洲经济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普遍上行[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债市要闻 国内要闻 - 央行调整14天期逆回购操作方式,释放三重关键信号,且流动性工具箱储备充足,期限分布更趋合理 [3] - 国常会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修订草案)》,将推动银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3] - 8月我国外汇市场平稳运行,外资总体净买入境内股票和债券 [4] - 沪深北交易所发布债券购回业务优化新规,以优化和规范公司债券购回业务等 [5] - “北向互换通”下新增LPR利率互换等优化功能将于9月22日上线 [6] - 今年以来券商发债积极性较高,年内券商科创债发行规模已超570亿元;银行“二永债”赎回潮来袭,开年至今赎回规模达7292.8亿元 [7] 国际要闻 - 日本央行维持基准利率在0.5%不变,宣布启动ETF和J - REIT减持 [8] - 美联储卡什卡利支持本周降息决定,预测今年再降息两次,上调中性利率估计至3.1% [9] 大宗商品 - 9月19日,WTI 10月原油期货跌1.40%,布伦特11月原油期货跌0.73%,COMEX 12月黄金期货收涨0.75%,NYMEX天然气价格收跌0.75% [10] 资金面 公开市场操作 - 9月19日,央行开展354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0%,当日有2300亿元逆回购到期,单日净投放资金1243亿元 [12] 资金利率 - 9月19日,税期走款结束,资金面有所改善,主要回购利率均下行,如DR001下行4.83bp至1.464%,DR007下行4.70bp至1.510% [13] 债市动态 利率债 - 现券收益率走势:9月19日债市延续调整,长债表现更弱,如10年期国债活跃券250011收益率上行1.25bp至1.7950% [16] - 债券招标情况:25附息国债16(续发)10Y发行规模1600亿元,中标收益率1.8321%;25超长特别国债06(续2)30Y发行规模820亿元,中标收益率2.1725% [18] 信用债 - 二级市场成交异动:9月19日,2只产业债成交价格偏离幅度超10%,“H1阳城01”跌超95%,“H0中骏02”涨超132% [18] - 信用债事件:天建房地产开发“H16天建2”将自9月22日开市起停牌;华夏控股“20幸福01”9月21日到期,正推动制定债务偿付方案 [19] 可转债 - 权益及转债指数:9月19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收跌,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收跌0.30%、0.04%、0.16%;转债市场主要指数集体跟跌,中证转债、上证转债、深证转债分别收跌0.55%、0.44%、0.70% [20] - 转债跟踪:神宇股份发行转债获交易所审核通过;多家公司有相关公告,如合景控股部分债券停牌等 [22][23] 海外债市 - 美债市场:9月19日,2年期美债收益率不变,其余各期限美债收益率普遍上行,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3bp至4.13% [24] - 欧债市场:9月19日,主要欧洲经济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普遍上行,如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3bp至2.75% [27] - 中资美元债每日价格变动:9月19日收盘,龙湖集团、绿城中国等部分债券有较大涨幅,哔哩哔哩、理想汽车等部分债券有较大跌幅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