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伺服电缸
搜索文档
马斯克被一只“手”卡住了脖子,中国公司却已悄悄量产上万台
搜狐财经· 2025-11-05 18:15
"我们暂时无法生产出足够灵活的机器人手。"这是特斯拉内部传出的消息。 反观因时机器人,却通过核心零部件自研自产和近十年的量产化经验,已经突破了这种从实验室到工厂的瓶颈。行业内流传着一句话:当多数灵巧手玩家 还在解决0-1的"从无到有"问题,而因时机器人已经进入1-100的"从有到优"领跑阶段。 早在2016年,因时机器人就意识到,开发出一只灵巧手不难,难的是如何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高效率的生产出一致、可用的灵巧手!众所周知,五指灵巧 手要在有限空间内模拟人手的抓取、握持、操作与感知,是对驱动部件、机械设计、传动、传感与控制系统的极限挑战,极限通常就代表高成本和难批 量。因时机器人采用创新型直线驱动设计,通过将电机、减速器、丝杠及传感器紧凑集成在一个执行器中,完成驱动+传动+传感的一体化、模块化设 计,便可将其布置在手掌有限空间内,实现对五指运动控制。而这个布局在灵巧手掌内的,高度模块化的线性执行器就是因时机器人的另一款核心产品- 微型伺服电缸。 从此,微型伺服电缸似乎成了灵巧手设计制造的最佳答案。它的出现大大降低了灵巧手的研发制造门槛,模块化的设计易安装、易维护,可以大幅度缩短 研发周期,可以说微型伺服电缸的出 ...
马斯克被一只“手”卡住了脖子,中国公司却已悄悄量产上万台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1-05 17:57
" 我们暂时无法生产出足够灵活的机器人手。 " 这是特斯拉内部传出的消息。 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灵巧手技术尚未突破,特斯拉已缩减今年生产数千台 Optimus 机器人的计划。马斯克 曾高调宣布将在 2026 年底建成百万台产能的 Optimus 生产线,但现在,一只 " 手 " 正牢牢掐住特斯拉人 形机器人落地的咽喉 , 拖住了其落地应用 。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一家名为因时机器人的中国公司,却 早在 5 年前就已实现 灵巧手 的 规模化量产与商业 化落地 。 2024 年因时机器人五指灵巧手出货量已近 2000 ,而这一数据今年仅用半年就刷新为 4 000 台 , 毫无疑问 成为全球仿人五指灵巧手的领跑者 。据悉,因时机器人灵巧手月销量已超千台,预计全年可达 万台级别, 这一规模不仅在国内灵巧手企业中位居第一, 全球范围内也难有企及, 标志着中国在灵巧手领 域已具备产业化输出能力。 人形机器人的 " 手 " ,远不止是机械的延伸 , 它是整个人形机器人系统中技术密度最高、制造难度最大的 部件。特斯拉 Optimus Gen2 亮相时,其灵活的手指运动曾引发轰动 , 然而 , 从演示到量产, 特斯拉 Optim ...
IROS现场高光:傅利叶、智元、越疆、逐际动力、青瞳视觉、灵心巧手等17家头部企业精彩盘点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0-23 00:43
会议与行业总览 - 2025年IEEE/RSJ智能机器人与系统国际会议(IROS 2025)在杭州举行,核心主题为“人类-机器人前沿”,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 [1] - 中国机器人产业呈现“软硬融合、开源协同、垂直深耕”的鲜明产业图景,技术发展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化、生态化的新阶段 [1] 人形机器人 - 行业超越“能否行走”的初级阶段,进入“为何人形”与“何以好用”的深层探索,价值从技术演示转向特定场景的实用效能与作为通用研究平台的开源价值 [2] - 傅利叶智能GR-3以“Care-bot”概念探索情感化交互,N1机器人则凭借完全开源战略构建全球开发者协同的硬件生态 [13][15] - 智元机器人展示“远征”、“灵犀”、“精灵”三大产品家族,实现从商用、交互到工业的全场景覆盖能力 [3][5] - 魔法原子实现高达90%的硬件自研率,其“全家族”产品矩阵通过模仿学习与强化学习融合,将运动拟人度推向新高度 [10][12] - 逐际动力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Oli具备31个主动自由度,率先引入高质量模仿学习策略,实现高度拟人动作 [19][21] - PNDbotics致力于打造端到端的人形机器人平台,通过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训练,目标设计出能在任何未知场景下运行的通用机器人 [7][9] 核心零部件 - 机器人性能的终极边界高度依赖于底层核心部件的突破,零部件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攻克“卡脖子”环节 [31] - 高度的模块化、标准化设计成为主流,显著降低整机企业研发与制造成本,加速产品迭代 [31] - 灵心巧手的Linker Hand O6灵巧手整手重量仅为370克,四指负载能力高达50公斤 [35][37] - 灵足时代的一体化关节模组RobStride系列扭矩覆盖1.5N.m至120N.m,2025年前三季度出货量同比暴涨500%,产品覆盖全球26个国家 [50][52] - 因时机器人展示其完全自主研制的微型伺服电缸与仿人五指灵巧手,LAF系列电缸集成力传感器,可实现精准力反馈与力控制 [43][45] - 橡木果机器人的Tac3D多模态触觉传感器拥有超百万像素的原始触觉分辨率与多达400个真实有效的感知触点 [47][49] - 青瞳视觉发布“具身智采系统CogniM”,旨在为研发企业提供一站式的高精度、标准化真值数据服务 [32][34] - 坤维运动科技展示适用于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不同领域的全套六维力传感器产品,覆盖“硬件+软件+解决方案”的完整体系 [39][41] 工业机器人 - 人工智能正从辅助工具演变为核心驱动力,针对特定工艺与复杂技能的专用大模型开始涌现,标志着工业机器人迈向“柔性智造”新阶段 [53] - 法奥机器人以“协作机器人普及者”与“零部件级人形机器人全栈方案Tier-1供应商”的双重身份,展示覆盖“关节模组-人形机械臂-半人形执行单元-整机”的全链条定制化解决方案 [54][56] - 越疆机器人的X-Trainer双臂遥操作AI训练平台将新场景、新任务的训练周期大幅缩短了70%,显著降至约2小时 [57][59] - 艾图智能推出国内首台适用于服装制造的人形机器人,内部搭载“缝制垂域具身大模型”,能处理各种不同材质、厚度和状态的柔性面料 [60][61][63] 其他机器人解决方案 - 零次方机器人的轮臂人形机器人ZERITH H1实现“专项场景长序列多任务连贯操作”,采用“拟人”结构,臂展达1.8米,并实现“近零延迟”的通讯 [16][18] - 智身科技展示从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整机到顶级AI平台的全链条技术实力,包括全球首个融合高精度物理与高保真视觉的仿真平台MATRiX [23][25][27] - 灵御智能的TeleAvatar遥操作机器人系统实现低于150毫秒的极低延迟,构建视觉与控制感知一体化的沉浸式操控体验 [28][29][30]
灵巧手销量半年4000,市占率遥遥领先,怎么做到的?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03 14:20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高速发展 五指灵巧手作为机器人与物理世界交互的终极执行器 其性能直接决定机器人的实用价值与应用边界 [1] - 2024年-2025年 超二十家灵巧手相关企业相继诞生 行业竞争加剧 [1] 公司市场表现 - 因时机器人2024年灵巧手出货量近2000台 2025年上半年销量已超4000台 计划近期发布两款新品 [1] - 公司以绝对优势稳居灵巧手行业龙头地位 半年4000台销量体现市场对其系统性能力的认可 [18][20] 产品技术优势 - 因时灵巧手重复定位精度高达0.2mm 在精密装配、精细抓取等场景中实现高成功率作业 [4][6] - 提出"指尖输出力"核心指标 解决行业对负载指标的认知误区 能牢固抓取形状各异、材质多样的物体 [6][7] - 具备毫秒级动态响应速度 支持突发状况断电自锁 工业级可靠性设计满足7x24小时运转需求 [9][10] 核心技术壁垒 - 完全自主研发并量产微型伺服电缸技术 实现高集成度驱控一体化设计 解决传统方案效率损失大、响应慢等问题 [11][13] - 攻克微型行星滚柱丝杠量产工艺难题 其微型伺服电缸年出货量达万台 验证技术成熟度和量产能力 [13][14] 全栈能力体系 - 构建覆盖设计、结构、算法、工艺、验证的完整产品开发与制造体系 形成强大的系统性交付能力 [16][18] - 建立先进自动化生产与检测设备 攻克微小精密部件一致性装配等业界难题 产品品质达到业界领先 [18]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年内发布两款全新灵巧手产品 包括高自由度灵巧手和更懂机器人的产品 技术布局进入更深更广维度 [19] - 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 坚持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与全链路掌控 构建难以逾越的技术深水区 [20]
因时机器人的“冷思考”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11 12:26
行业与公司概况 - 人形机器人及具身智能热度持续上升,灵巧手作为关键部件涌现数十家企业押注未来量产机遇 [1] - 因时机器人保持行业领先地位,2024年销量近2000台,较2023年累积千台规模实现倍增 [1][2] - 公司半年内完成两轮融资(B2轮超亿元、B3轮近亿元),资本助推下仍理性看待行业处于"小批量"阶段 [1] 销量增长驱动因素 - 增长主因下游市场爆发,特斯拉、车企、家电企业推动灵巧手在工业/服务/科研领域应用 [2] - 海外业务2024年增长20倍,北美/日韩为重点市场,海外客户更关注性能而非价格 [8] - 2025年Q1销量超预期,全年预计保持100%增长,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超100% [11] 技术路线与产品策略 - 拒绝跟风特斯拉腱绳驱动方案,坚持"驱动源内置掌内"的连杆传动技术,单指抓握力达3kg [2] - 强调自由度需平衡性能与实用性,每增加自由度会提升成本并降低可靠性 [3] - 产品体系分层:工业场景重精度/可靠性,服务场景重轻量化/交互,推出3系列多款产品匹配需求 [7] 价格竞争与成本控制 - 灵巧手价格从5万元下探至3.5万元,核心零部件量产体系成型支撑降价能力 [4] - 微型伺服电缸年出货量达数万台级别,技术降本效应显著 [5] - 通过自研核心器件+结构设计构建护城河,不惧低价竞争但反对损害行业良性发展 [4][7] 市场拓展与未来规划 - 海外合作聚焦高校/实验室高自由度数据采集需求,与美日韩人形机器人企业达成合作 [8] - 计划年内推出高自由度新品,强调解决真实需求而非参数竞赛 [7] - 持续提升驱动单元集成度,挑战元器件微型化与散热设计 [9] 行业趋势与企业定位 - 行业将从"价格乱战"转向"理性繁荣",灵巧手技术成熟度决定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 [12] - 公司坚持"回归节奏"战略,聚焦真实需求与技术突破,形成技术+场景双轮驱动 [12] - 中国智能制造路径体现为扎实深耕技术,拒绝盲目跟风 [12]
迫于库存压力,沃尔玛选择自行吸收关税、恢复中国进货;关税压顶,美快递巨头宣布裁员上万人丨Going Global
创业邦· 2025-05-05 18:08
出海四小龙动态 - Temu因美国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停止中国直发美国 并收取130%-150%进口费用 同时加速招募美国卖家并整顿中国供应链[4][6] - TikTok澳大利亚2024年营收达6.79亿澳元(同比增81%) 利润3120万澳元(同比增174%) 广告收入占Facebook当地收入的三分之一[7][9] - 霸王茶姬任命前麦当劳国际CMO Eugene Lee为亚太区副总裁 全球门店超6400家 洛杉矶旗舰店5月9日开业[10][12] - 滴滴海外包车覆盖11国26城 支持中文服务 国际业务已拓展至14个国家 2024年英文版订单量同比增71%[13][15] 中国企业出海业绩 - 恒林股份2024年营收首破百亿达110.29亿元(同比增34.59%) OBM业务占比53.68% 跨境电商收入同比激增240.89%[16][18] - 甜啦啦计划2025年全球新增超200家门店 目前东南亚已布局66家 全球累计签约门店超8000家[19] - 值得买科技2024年营收15.18亿元(同比增4.55%) 计划年底在5个亚洲国家落地消费内容及营销服务[21][24] - 微信支付落地韩国釜山地铁114个站点 2024年在韩线下交易笔数较2019年翻倍[25][27] 全球零售与关税影响 - 沃尔玛政策反转 从要求中国供应商承担145%关税转为自行吸收成本并恢复进货[29][31] - 美国取消小额免税政策致多国零售商停发货物 预计年损失470亿美元 UPS因亚马逊业务下滑裁员2万人[32][35][37] - 亚马逊否认标注关税成本计划 允许卖家最高涨价25% 平台70%商品来自中国[33][35] - 法国拟对电商平台征收管理费 欧盟2028年取消150欧元以下包裹免税 印度CAIT呼吁征收28%电商税[41][42] 投融资与战略布局 - 因时机器人获近亿元B3轮融资 专注微型伺服电缸研发 加速全球化拓展[45] - 以色列Lightrun完成7000万美元B轮融资 总融资达1.1亿美元 主打AI代码调试工具[47] - 蚂蚁国际计划香港上市 收入占集团20% 三大核心产品覆盖跨境支付[48][50] - 联邦快递投资AI物流公司Nimble 亚马逊注资3650万美元给芬兰老花镜技术公司IXI[51][53] 区域市场变动 - 拉美MercadoLibre拟将美国总部迁至德州 应对关税竞争 挑战SHEIN/Temu北美布局[38][40] - Foodpanda退出经营13年的泰国市场 因运营失误导致份额持续下滑[43][44]
九号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36%;因时机器人完成近亿元B3轮融资|未来商业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30 07:34
因时机器人融资 - 公司完成近亿元人民币B3轮融资 由神骐资本领投 源禾资本 华盖资本跟投 久谦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1] - 公司成立于2016年 专注于微型伺服电缸和灵巧手研发与量产 核心产品应用于人形机器人 医疗 3C制造 新能源 半导体等领域 [1] - 融资反映智能制造和机器人领域投资热度 微型精密运控零部件作为核心部件市场需求增长 [1] 九号公司业绩 - 一季度营业收入51.12亿元 同比增长99.5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6亿元 同比增长236.22% [2] - 业绩增长主要来自电动两轮车 电动滑板车 服务机器人等业务销量提升 以及创新和经营策略优化 [2] - 智能短交通行业受益于便捷环保出行需求增加和技术进步 [2] 阿里千问3模型 - 阿里巴巴推出新一代通义千问模型Qwen3并进行开源 是国内首个混合推理模型 [3] - 模型参数量为DeepSeek-R1的1/3 成本大幅下降 在ChatBot Arena等榜单性能超越DeepSeek-R1和OpenAI o1等顶尖模型 [3] - 开源举措有助于推动国内AI技术发展和应用普及 混合推理模型在性能和成本方面具有优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