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主站

搜索文档
拼多多(PDD):25Q1季报点评:Q1业绩不及预期,短期调整不改长期竞争力
东方证券· 2025-06-02 23: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135.58 美元/ADS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根据公司最新财报调整盈利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为 4403/4883/5250 亿元,24 - 26 年实现经调整归母净利润 1072/1317/1499 亿元 [3] - 采用 SOTP 估值,电商主站、多多买菜、TEMU 分别给予 1439 亿、59 亿、427 亿美元估值,综上给予拼多多目标价 135.58 美元/ADS,维持“买入”评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拼多多是中国传媒行业公司,2025 年 5 月 30 日股价 96.51 美元,目标价 135.58 美元,52 周最高价/最低价为 155.67/87.11 美元,总股本/流通股均为 14.20 亿股,美股市值 1220.26 亿美元 [5] 业绩表现 - 2025 年一季报收入利润不及预期,25Q1 收入 956.7 亿元,yoy + 10.2%,低于彭博一致预期;Non - GAAP 净利润 169.2 亿元,yoy - 44.7%,大幅低于彭博一致预期 [9] - 广告收入表现良好,25Q1 广告收入 487.2 亿元,yoy + 14.8%,略高于彭博一致预期;佣金收入承压,25Q1 佣金收入 469.5 亿元,yoy + 5.8%,明显低于彭博一致预期 [9] - 维持价格力补贴力度加大,成本与销售费用均有增长,25Q1 毛利率 57.2%,同比 - 5.1pcts,Q1 销售/管理/研发费率为 34.9%/1.7%/3.7%,yoy + 7.9/- 0.4/+ 0.3pcts [9] 财务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实现收入 4403/4883/5250 亿元,实现 Non - GAAP 归母净利润 1072/1317/1499 亿元 [3][11] 估值分析 - 采用 SOTP 估值,拼多多主站采用 PE 估值法,2025 年预计实现 Non - GAAP 净利润 1293 亿元,给予估值 1439 亿美元 [11] - 多多买菜采用 P/GMV 估值,2025 年 GMV 为 2138 亿元,给予估值 59 亿美元 [12] - TEMU 采用 PS 估值法,给予 427 亿美元估值 [12]
拼多多需要重估
36氪· 2025-05-30 09:23
业绩表现 - 一季度营收957亿元,同比增长10%,低于市场预期的1016亿元,连续三个季度不及预期 [1] - 经营利润161亿元,同比下降38%,净利润147亿元,同比下降47% [3] - 主站广告收入487亿元,同比增长15%,超出市场预期的480亿元,但增速创近年新低 [3] - 交易服务收入470亿元,同比增长6%,低于预期的542.3亿元 [6] 战略调整 - 加大补贴力度维持价格竞争力,销售和市场费用达334亿元,同比增长43%,远超预期的289亿元 [6] - 推出"国补专题页"覆盖20多个省份,对标国家补贴价格力度 [6] - 实施"千亿扶持计划"为商家减免佣金和技术服务费,累计为超千万商家提质增效 [7] - 管理层表示对商家的支持计划是长期投资,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影响盈利能力 [7] 跨境电商挑战 - Temu在美区投放大幅缩减,停止赞助"超级碗",4月起完全停止TikTok和谷歌广告投放 [7][8] - 美国终止800美元免税包裹待遇,Temu推出Y2半托管模式应对关税 [8] - 美区消费者起运门槛提升至15美元,单件小商品运费2.99美元 [10] - 转向欧洲市场,4月在法国和英国的广告支出分别增长40%和20% [9] 行业竞争 - 电商平台价格战持续,阿里、京东、抖音电商均将价格力作为重要战略 [5] - 国家"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使拼多多3P模式处于劣势 [6] - 行业整体面临增长放缓,拼多多增速从上年Q4的20%以上降至近个位数 [1]
疯狂“自砍”!拼多多大放血背后是明晃晃的阳谋?
海豚投研· 2025-05-27 21:44
核心观点 - 拼多多1Q25财报显示营收和利润双双不及预期,总营收95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比市场预期低近60亿,增速接近个位数,正式进入低增长阶段[1][15] - 经营利润183亿同比暴跌38%,比预期低超90亿,主要因营销费用暴涨至334亿,同比增加近100亿,环比旺季也更高[2][6][28] - 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4.8%略超预期,显示主站增长尚可,但佣金收入470亿比预期低70亿,主要受Temu业务模式转型影响[2][16][17] - 公司选择将利润大规模投入补贴用户和商家,而非回报股东,反映电商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8][9][10] 财务表现 - 总营收95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连续三季度不及预期,增速从上年同期的131%大幅放缓[1][15] - 毛利润547亿比预期低50亿,毛利率57.2%环比微升,反映半托管模式比重增加[4][24][25] - 营销费用334亿同比增近100亿,占收入比达34.9%,远超预期的28.5%[3][28][29] - 经营利润183亿同比跌38%,经营利润率16.8%为三年来新低[2][32][34] 业务分析 - 广告收入487亿同比增长14.8%略超预期,但增速从上季17%继续放缓,变现率持续下滑[2][16][19] - 佣金收入470亿同比仅增6%,主要因Temu从全托管转向半托管模式,半托管占比或达20%[17][18][23] - Temu业务受关税政策影响,GMV环比下降,业务结构调整导致收入确认方式变化[22][23][28] - 国内主站通过激进补贴维持增长,但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率承压[7][8][10] 战略选择 - 面临海外业务受阻和国内增长放缓,公司选择将资金投入补贴而非股东回报[8][11] - 在低增长环境下,通过营销费用和佣金减免补贴用户和商家,加剧行业竞争[5][8][34] - 账上3300亿现金占市值1/3,但选择"自残"利润而非提高股东回报[11][34] - 反映电商行业本质是效率竞争,拼多多在效率方面仍具优势[9][11] 市场影响 - 业绩表现显示电商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可能压制同行估值[10][11] - 短期PE估值意义不大,因利润可能持续承压,但长期逻辑未受根本影响[10][11] - 激进补贴策略可能引发行业新一轮价格战,影响整体盈利能力[9][10][28] - 市场更关注公司现金使用策略和股东回报政策的变化[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