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投影

搜索文档
实探 | 跟机器人打太极、唠家常!服贸会上的“科技之光”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11 23:08
活动概况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9月10日至14日在首钢园举办 [1] 金融与科技融合展示 - 多家银行与科技企业合作展示数智化成果 包括星动Q5机器人演绎太极功夫 一键生成冰箱贴 头条报纸机及无人车销售文创雪糕等互动体验 [2] - 浦发银行展台通过大模型技术+拟人化语音引擎实现机器人拟人化交流 并展示实时演示脑部三维建模与脑手术定位流程的手术机器人 [3][4] - 工商银行 北京银行等展台融入具身机器人 智能数字人 全息投影等硬科技元素提升互动体验 [7] - 华夏银行展区头条报纸机可通过拍照生成印有参展者照片的复古头条样式报纸 吸引大量打卡体验 [7] 科技企业合作与金融支持 - 浦发银行为星动纪元公司提供科技金融 跨境金融 财资金融赛道的综合一体化服务 该公司为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孵化企业 成立于2023年8月 [8] - 北京银行展台机器人"小京"由企业客户数字华夏研发 提供精准导览 智能问答 多语种服务 未来在银行服务中具应用前景 [8] - 北京银行连续五年参与服贸会 本届携手全国20余家合作伙伴参展 涵盖科技企业 金融科技公司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9] 战略与行业意义 - 浦发银行北京分行通过"数智化"战略搭建跨领域生态协同平台 将金融服务全面嵌入生态场景 [6] - 金融机构通过服贸会全方位展示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促进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进一步合作 [9]
大众旅游时代,多元场景赛道哪些更受宠?
环球网· 2025-07-12 08:52
政策支持与行业需求 - 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2024年出台多项支持政策,包括加大旅游产品供给、优化旅游基础设施投入、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等,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1] - 旅游业已成为城乡居民美好生活的刚性需求,随着物质生活改善,需求持续释放 [1] - 国融证券认为2025年暑期旅游市场具备旺季流量、政策红利与AI赋能三重催化,避暑游、亲子游、长线游等高频刚需消费需求将持续释放 [1] 市场细分与消费趋势 - 出游群体进一步细分,Z世代、银发族成为重要客群,形成银发族康养游、亲子家庭研学游、大学生特种兵旅游等多元赛道 [1] - 产业从标准化供给转向创新式、颗粒化服务,满足不同消费人群需求 [1] - 旅游行为频繁化、日常化,消费者从观光旅游转向追求沉浸式体验,融入本地生活、形成情感连接成为主流需求 [2] 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 - AI深度思考能力和开源技术普惠重构旅游产品服务链条,AI驱动的个性定制行程、智能预订、AI客服等成为OTA平台标配 [2] - 技术从辅助工具升级为增长内核,推动降本增效、创造增量市场,包括XR互动、3D打印、全息投影等技术落地文旅景区/演出 [2] - 新技术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体验模式和新的消费场景 [2] 消费频次与行为变化 - 旅游消费频次呈现增长趋势,从节点性旅游转向全季全时出游 [2] - 同程旅行平台数据显示,每用户人均消费频次从2019年的5.5次提升至2024年的8.1次 [2] - 消费者从打卡观光转向追求沉浸体验,促小众目的地崛起、文旅IP价值凸显 [2]
五一婚庆市场大爆发:当浪漫遇上内卷,年轻人如何为爱情买单?
搜狐财经· 2025-05-19 11:09
婚庆市场繁荣现状 - 2025年五一假期长三角城市婚宴场地半年前即被订空 部分热门场地排期至2026年[1] - 当代年轻人将婚礼视为融合个人审美、社交需求和商业创新的复合型消费行为[1] 婚礼形式变革 - 主题婚礼市场渗透率达63% 远超传统婚宴形式[4] - 创意婚礼案例包括影视IP场景还原、工业风场地改造、民宿包场等多元化形式[2] - 无人机送戒指、全息投影等原高端配置现已成为中端市场标配[4] 婚礼成本结构 - 上海高端全包式婚礼起步价突破15万元 相当于二三线城市房产首付[5] - 基础消费包含场地租赁3-5万、场景布置4-6万、四大金刚2-3万、餐饮食宿3-5万[7] - 杭州案例显示原预算20万婚礼最终花费38万 超支部分用于AR互动和灯光设备[5] 产业链格局重塑 - 传统酒店改造定制化空间 如模块化设计实现12小时内切换多种婚礼布局[8] - 头部婚庆品牌季度签单超2000单 营收同比暴涨180%[10] - 周边产业同步升级 涵盖喜服定制、环保装饰材料、专用鲜花种植等细分领域[10] 消费驱动因素 - 独生子女个性化表达需求、社交媒体视觉社交货币、延迟婚育补偿心理共同推动市场[13] - 87%新人专为婚礼注册社交媒体账号 61%参考网红婚礼设计仪式[13] 未来发展趋势 - 可持续婚礼、元宇宙婚礼、传统婚仪复原等创新方向将深化[15] - 服务分级细化形成从百万级奢华到万元级精简的全谱系覆盖[15]
数字化+博物馆,为观众打开“魔法”之门
河南日报· 2025-05-18 07:14
博物馆数字化技术应用 - 新技术如智能导览、直播云游、VR虚拟现实、沉浸式展示等正融入博物馆各领域,使文物以更丰富鲜活的方式呈现 [1] - AR导览眼镜可让文物"跃出"展柜,VR大空间沉浸体验让游客探索"全新世界",数字化技术在各环节带来惊喜 [1] - 郑州博物馆通过虚拟信息与实物实景融合,让观众化身"时间旅人"沉浸式感受历史文化 [1] 博物馆技术类型与效果 - VR、AR、裸眼3D、AI机器人、全息投影、智能AR导览眼镜等技术普遍使用,使观众从被动观看转向主动体验 [2] - 数字技术应用激发观众兴趣和探索欲,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走进博物馆 [2] -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博物馆管理和运行、藏品管理等方面 [2] 区域博物馆数字化实践 - 殷墟博物馆打造沉浸式数字化体验展厅,引导观众穿越3000多年与商王武丁"对话" [2] -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4D影院用全息技术重现商汤祈雨历史场景 [2] - 濮阳博物馆推出"AI智能馆员濮小慧"讲解导览,科技加持让观众从"打卡式"看展走向"沉浸式"体验 [2] 数字技术对文物的影响 - 数字技术普及使文物以丰富姿态"活起来",提升文物修复保护和传播利用水平 [2] - VR、AR、MR、3D等技术提供更丰富深入的观展体验,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云游"博物馆 [2] 数字化应用原则 - 采用智能数字技术的核心目的是守护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播历史文明,需坚持"以物说话" [3] - 数字技术应用需把握适度原则防止过度使用,同时深入挖掘文物信息以再现真实历史 [3]
统筹10亿资金,推进“人工智能+”发展
齐鲁晚报· 2025-05-13 05:07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山东省政府出台《推进方案》和《政策措施》,计划2025年省级财政投入10亿元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其中新出台增量政策涉及2亿元 [1] - 政策包含28条具体措施,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支持重点集群、平台、企业及项目,政策延续至明年年底 [4] - 创新推出"算力券""模型券""语料券"等支持政策,强化算力、数据、模型等核心要素供给 [6] 重点赋能领域 - 产业发展方面聚焦化工、铝业、钢铁、矿山开采、高端装备、生物医药6大支柱产业,推动规模化应用以重塑产业优势 [2] - 生活消费领域选择家居、出行、医疗、文旅4个方向,通过AI技术提升消费体验,如文旅领域应用全息投影重现传统文化场景 [3] - 政务服务领域覆盖数字政务、社会治理、公共安全3个方向,提升服务精准化与效率 [3] 科技创新与要素供给 - 每年布局150项以上AI基础研究项目,支持多模态智能、具身智能等前沿理论研究 [5] - 每年遴选10项重大产业攻关项目解决"卡脖子"问题,加强基础软件和智能硬件技术攻关 [5] - 每年遴选30个大模型产品实施"模型券"奖补,推动垂直领域行业大模型建设 [6] 应用场景与生态建设 - 目标到2027年培育20个基础级AI大模型、50个标杆应用场景、100个融合示范案例 [3] - 每年遴选10个高价值标杆场景给予奖补,支持建设行业"产业大脑"和元宇宙"名品""名景" [7] - 加强企业梯度培育,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奖励,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7] 资源保障与金融支持 - 统筹专项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和政府债券,支持"人工智能+"重点项目 [8] - 推动组建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拓展企业市场化融资渠道 [8]
焦点访谈|3.14亿人次出游、消费超1800亿元……“五一”消费市场亮点解析
央视网· 2025-05-07 21:27
文旅消费 - 五一假期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3] - 特色文旅创新推动消费升级,如湖北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推出文博舞台剧《因为青铜》,结合实景升降舞台与光电投影技术 [5] - 科技与文旅深度融合,夜游光影秀、机器人表演、登山智能辅助产品等提升消费体验,科技从成本中心转向利润中心 [5] - 县域旅游潜力释放,贵州绥阳县溶洞音乐会引入全息投影技术,江苏射阳县举办海味美食集市结合淮剧表演 [7] 电影+旅游联动 - 电影取景地成为旅游热点,山东乐陵影视城因电影《唐探1900》拍摄地开园首日吸引大量游客 [7] - 湖南益阳清溪村推出"文学+演绎"互动玩法,游客凭电影票享景区住宿餐饮八折优惠,带动当地农家乐消费 [7] - 影视作品二次开发形成新消费模式,如电影《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带火铁锅小龙虾等特色餐饮 [8] 以旧换新政策效应 - 五一假期前四天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超6万份,带动新车销售88亿元 [10] - 家电以旧换新销售356万台,带动119亿元销售额,数码产品销售242万件,带动64亿元销售额 [10] - 县域市场表现突出,如河南漯河临颍县通过"国补+厂补+店补"叠加政策刺激家电换新需求 [10] 商圈消费创新 - 上海全国首个企鹅便利店主题展、南京路设计师鞋履品牌首发活动聚集人气 [12] - 杭州武林商圈1.5万平方米地下街区单日销售额突破15万元,主打动漫徽章、手办模型等年轻消费 [12] -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区通过艺术照拍摄、主题表演等改造升级吸引客流 [14] 入境消费热潮 - 五一假期外国人出入境111.5万人次,同比增长43.1%,其中免签政策入境38万人次,同比增长72.7% [14][16] - 义乌国际采购商及免签游客成为消费主力,北京前门大街文化手工艺品吸引葡萄牙游客 [14][16] - 成都落地"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支持13国电子钱包支付,荷兰游客5分钟内完成退税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