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投研

搜索文档
码上报名 | 信号VS噪音,智能投研能提升资本市场效率吗?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2 21:06
论坛背景与核心议题 - 监管层倡导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以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2] - 中国资本市场存在公司定价和资源配置效率待提高的问题 与散户众多及机构投资行为散户化相关 [2] - 缺乏一套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基本面评估体系 部分资讯和研究加剧市场无效程度 [2] - 探讨AI技术能否打造独立客观量化的基本面评价体系 提升资本市场效率 [2] - 聚焦智能投研如何赋能投资端、交易端、服务端推动"三投资"理念落地 [2] - 讨论AI时代普通投资者所需投顾服务及标准化投研对券商买方投顾的价值发现作用 [2] 论坛议程与核心活动 - 发布2025年"壹评级"中国上市公司最具护城河榜 [4] - 圆桌讨论"寻找护城河与构筑能力圈" 探讨智能投研提升决策效率 [4] - 主题演讲"券商研究员盈利预测可靠性" 由资深财务专家分享 [4] - 主题演讲"大模型赋能投研投资的机遇与挑战" 由复旦大学教授解析 [4] - 发布2025年"壹评级"中国上市公司隐形冠军榜 [4] - 圆桌讨论"从冠军企业到价值标杆" 邀请上市公司董事长参与 [4] - 主题演讲"AI时代投资者需要的投顾服务" 由投资咨询公司CEO分享 [4] - 主题演讲"AI投顾成为标配后投资者焦虑问题" [4] - 发布2025年"壹评级"中国上市公司最具价值榜 [5] - 圆桌讨论"AI和标准化投研如何助力买方投顾创造价值" 邀请券商总裁参与 [5] 参与机构与专家阵容 - 上海壹评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宇峰出席 [4] - 百年保险资管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杨峻参与圆桌 [4] - 易私慕创始人兼总经理金德玮参与智能投研讨论 [4] - 玉数投资创始人兼投资总监赵俊辰分享观点 [4] - 资深董秘及财务专家管钢发表盈利预测主题演讲 [4] - 复旦大学教授肖仰华探讨大模型赋能投研 [4] - 杰克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阮积祥参与企业价值讨论 [4] - 确成股份董事长阙伟东分享冠军企业观点 [4] - 和恒咨询创始合伙人徐朝华参与圆桌 [4] - 上海鑫舟投资咨询有限公司CEO夏文庆解析投顾服务 [4] - 第一财经"有看投"项目总监石慧雯参与活动 [5] - 湘财证券总裁周乐峰讨论买方投顾价值 [5] - 华林证券执委会委员蒋健分享AI投研观点 [5] - 益盟股份合规总监参与圆桌讨论 [5] - 第一财经主持人李婷担任论坛司仪及圆桌主持 [5]
中证协公布 19家券商数字化实践案例
中国证券报· 2025-08-05 06:36
行业数字化转型核心痛点 - 跨部门协同缺失和应用壁垒是财富管理业务数字化转型主要障碍之一 导致数据无法自由流转 影响客户行为理解和服务个性化定制 [2] - 组织结构固化 部门间利益冲突 沟通机制不健全导致跨部门协同难以落地 [2] - 集约化经营模式对员工传统工作模式和理念产生冲击 对总部和分公司权责关系界定提出挑战 [3] 组织架构适配方案 - 需明确总部与分公司职责定位 厘清业务边界 避免制约现有业务或影响客户服务体验 最大程度发挥总分协同效应 [3] - 制定适配集约化服务模式的队伍转型方案和配套制度 关注员工利益和职业发展诉求 调动员工参与积极性 [3] - 设计灵活高效组织架构帮助整合数字技术与业务流程 推动业务模式创新 建立具有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组织架构至关重要 [3] 数字化转型实施路径 - 金融科技赋能分四个阶段:筑基阶段建立企业级数据湖 统一客户洞察体系 将数据资产转为业务价值 [4] - 固本阶段搭建中台结构体系 从业务需求出发开发适配中台架构 支撑数据基础到前端应用中转 节约资源并提效 [4] - 拓疆阶段构建官方开发平台 连接各级资源打造联合实验室 攻克跨域技术难题 [4] - 致远阶段将技术实践效果和模式向跨行业领域输出 推动全行业数字化建设阶梯式进化 [4] 数字化服务体系建设 - 构建数字化服务闭环: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建立统一数据中台 整合多源数据形成用户画像 通过实时流转机制打破信息孤岛 [5] - 以场景融合为核心打造前端触点智能化 中台能力模块化 后端算法迭代化的能力路径 [5] - 建立全链路服务追踪及反馈优化机制 形成数据采集-智能分析-策略输出-效果反馈闭环 [5] - 实现全渠道触点深度融合 拓展与主流社交平台和办公软件合作 确保客户在不同渠道获得一致高效的服务体验 [5] 智能化技术应用方向 - AI能力需进行场景化渗透 场景化能力建设取代传统工具或功能建设 成为未来转型方向 [5] - AI算法 数据 算力构成的科技底座成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 需根据场景适配大模型 丰富对话与推理智能体 [5] - 通过算法将数据转化为知识图谱 反哺模型迭代 形成数据-知识-模型闭环进化 [5] - 未来三大精进方向:推动AI技术与专业金融知识深度融合 强化大模型在复杂场景的理解能力 提升数字人情感交互水平 [6] - 深化数字人全流程服务 跨场景数据融合 多模态交互等智能技术应用 [6] - 建立覆盖技术研发 服务输出 风险管控的全链路数字化治理体系 持续优化可解释AI框架 提升算法透明度 [6] 行业实践成果 - 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开展证券公司财富管理数字化实践案例评选 共评选出19个优秀案例 [1] - 案例提出总分部权责重构 中台能力模块化及全渠道融合等解决方案 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方法论体系 [1]
中证协公布19家券商数字化实践案例
中国证券报· 2025-08-05 05:06
行业数字化转型现状 - 中国证券业协会评选出19个优秀案例,形成《证券公司财富管理数字化实践案例》汇编,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方法论体系 [1] - 行业核心痛点包括跨部门协同壁垒、信息孤岛等问题,解决方案涉及总分部权责重构、中台能力模块化及全渠道融合 [1] - 数字化转型催生智能投顾、智能投研、智能客服等创新型金融产品与服务 [1] 组织架构调整需求 - 广发证券指出跨部门协同缺失是主要障碍,导致数据无法自由流转、新技术推广受阻 [2] - 兴业证券强调需明确总部与分公司权责定位,制定适配集约化服务模式的转型方案,关注员工利益以调动积极性 [3] -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设计灵活高效的组织架构是数字化转型基础,需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3] 数字化转型路径 - 方正证券提出四阶段路径:筑基(建立数据湖)、固本(搭建中台体系)、拓疆(构建开发平台)、致远(跨行业输出技术) [4] - 华泰证券总结三点经验:构建数字化服务闭环、全渠道触点深度融合、AI能力场景化渗透 [5] - 中信证券提出未来三大方向:AI与金融知识融合、深化智能技术应用、建立全链路数字化治理体系 [6] 技术应用与创新 - 华泰证券通过统一数据中台整合多源数据形成用户画像,建立"数据采集-智能分析-策略输出-效果反馈"闭环 [5] - AI技术需构建"算法-数据-算力"科技底座,通过知识图谱反哺模型迭代形成闭环进化 [6] - 未来将强化大模型理解能力、提升数字人交互水平,并建立可解释AI框架与数据保护机制 [6]
特稿 | 胡知鸷:勇立浪潮,人工智能赋能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及前景
第一财经· 2025-06-18 09:35
人工智能对金融行业的影响 - 人工智能作为21世纪最具变革性的技术之一,将深刻推动金融行业在效率提升、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变革等多个维度的发展 [2] - 金融行业可能是采用人工智能机会成本最大的行业之一,因其数据沉淀量大、劳动力密集度高且语言相关工作占比高 [3] - 生成式AI对金融行业的潜在重塑效应有望大于其他行业,目前应用以对内赋能员工为主,如知识库助手、客服助手等 [3] 金融机构AI应用现状与趋势 - 2024年底前金融机构AI应用实际投产率不高,中小机构持观望态度,但DeepSeek-R1的推出大幅缓解了国产模型效果不理想等制约因素 [5] - 金融机构部署大模型需求相较2024年大幅提升,未来IT投入中AI占比将增加,政策推动可能进一步提升AI投产率 [6] - AI应用分三个阶段发展:1 0阶段(2023-2025年初)探索客服助手等基础应用,2 0阶段(2025年初起)发展智能交易等进阶应用,3 0阶段(2026-2030年)向复杂对客场景渗透 [7] 政策端发展机遇 - 中国政府通过《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政策推动AI发展,目标2030年成为全球AI创新中心 [8] - 金融监管将逐步制定对客服务相关政策,推动AI在金融行业规范发展,如《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基础性政策已出台 [8] - 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统筹发展与安全 [15] 模型端发展机遇 - 国产通用大模型能力提升为金融行业商用落地打下基础,金融垂类大模型将加速成熟 [9] - 金融行业对模型准确性、可信度等要求高于通用场景,垂类模型推动更多场景达到可用阶段 [9] 应用端发展机遇 - 金融机构将落地更多B端生成式AI应用,C端场景商业化可能落后于B端 [10] - 目前应用以简单对内场景为主,未来两年聚焦员工助手角色,如客户助手、投顾助手等 [10] - 应用3 0阶段将向复杂对客场景渗透,如财富管理规划、智能推荐、个性化承保等 [11] AI治理与挑战 - AI治理面临幻觉问题、"黑箱"特征、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潜在金融风险、技术滥用风险等挑战 [13][14] - 金融行业需本地化部署大模型以规避隐私泄露,大型机构多采用一体化部署,中小机构采用一体机试点 [14] 瑞银的AI实践 - 瑞银致力于成为AI驱动机构,已部署100多个实时AI模型支持决策和流程自动化 [16] - 向员工分配50000份Microsoft Copilot许可,专有AI助手Red覆盖4万名员工,Q1工具使用量达600万次,较2024Q4增三倍 [17] - AI治理涵盖从构思到监控的全流程,包括模型治理、数据隐私等规范 [17] 赋能中国科技企业 - 瑞银为科技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服务,覆盖互联网科技、生物科技等行业 [18] - 2023年完成比亚迪435亿港元H股配售(汽车行业最大闪电增发)和宁德时代港股IPO(近4年最大) [19] - 参与科创板制度设计,首家独家保荐科创板IPO的外资券商 [19]
申万宏源研究换帅,80后王胜接任总经理,重点布局智能投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30 22:49
人事任命 - 周海晨不再兼任申万宏源研究总经理,保留执行委员会委员职务,分管研究业务和机构业务,并兼任党委书记、董事长 [1] - 王胜接任总经理职务,全面负责经营管理工作,此前担任副总经理兼首席策略分析师 [1][2] 市场观点 - 中国资本市场将迎来长牛,驱动因素包括:上市公司治理改善、分红回购连续三年超过融资、监管引导及市场参与者共同努力 [3] - 新经济领域(华为、大疆、字节等)崛起,人工智能发展窗口期推动恒生科技指数、科创板等进入"科特估"时代 [4] - 外部不确定性或提升中国商品国际影响力,反内卷政策有望提高劳动力回报并提振内需,ROE回报与龙头品牌效应增强 [4] - 流动性支持来自中央汇金、社保等"耐心资本",居民存款搬家及外资流入可能加速人民币资产重估 [4] 战略方向 - 探索柔性敏捷的组织架构以赋能分析师,强调稳定团队、扎实研究及系统性框架对客户信任的重要性 [5] - 重点建设智能投研体系,基于33年策略研究积累,通过算法工程化改造产业链景气度模型等,实现方法论与大模型融合 [6] - 采用增量学习与模型压缩技术优化垂类模型,应对金融投研的高时效性与高精度需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