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重卡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这条新运河明年或通航
36氪· 2025-11-25 10:13
文章核心观点 - “十五五”期间是中国从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的关键时期,将加速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围绕“大通道、大网络、大枢纽”建设,并通过六大科技创新工程推动新质生产力在交通领域落地 [1][2][4][12] - 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五大关键词是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其目标不仅是基础设施的物理联通,更是通过前瞻性布局为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铺设“快车道” [1] - 交通物流的重要性在“十五五”期间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首次制定专项规划,核心任务是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目标到2027年将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3.5%左右 [7][8]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 -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将加快完善,打造大通道、大网络、大枢纽,多个标志性工程如平陆运河(投资727亿元,全长134.2公里,计划2026年底建成)将投入使用 [2][3][4] - 中国交通多项排名世界第一,拥有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覆盖97%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和高速公路网(覆盖99%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每天约1.8亿人次跨区域出行,每秒6000个快件进入寄递渠道 [1][4] - 建设重点包括优化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推进“6轴7廊8通道”主骨架、形成“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统筹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强化京津冀、长三角等国际性枢纽集群)、提升发展质效(推进基础设施数智化改造和多网融合) [5] 交通物流降本增效 - 降低物流成本是“十五五”重点任务,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4.2万亿元,与GDP比率为14.0%,目标到2027年降至13.5%左右,预计2025年全社会物流成本有望降低3000亿元 [7][8][11] - 降本路径包括优化运输结构(目标到2027年铁路货运量占比提高至11%)、深化基础设施“硬联通”(如西部陆海新通道)和创新规则标准“软联通”(推广“一单制”“一箱制”多式联运,已开发119个产品) [9][10] - 国际运输通道体系将强化,提高中欧班列发展水平,增加全程时刻表班列数量,推动铁路国际联运单证物权化 [10] 科技创新工程应用 - “十五五”期间将全面部署落地六大创新工程:大通道货车智能驾驶、内河货运船舶自主编队航行、公路重大灾害智能管控处置、公路自由流收费、高速磁浮系统、低空陆空协同 [12] - 低空物流已实现应用,例如峰飞航空的无人货运eVTOL效率较传统陆运提升50%,且零碳排放;无人机在公路巡检(如贵州案例提升巡检效率78%)和水域监管(如哈尔滨案例提升巡查效率40%)中广泛应用 [12][13][14] - 人工智能深度赋能,交通运输部启动“十百千”创新行动,聚焦十大关键领域,目标到2027年建成一批标志性创新工程,到2030年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13][15] 市场潜力与发展方向 - 中国航空市场潜力巨大,近年航空人口每年新增约4000万人,保持两位数增速,尚有9亿人未乘过飞机,预计2030年前后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航空市场 [3] - 交通能源融合是重要方向,以高速公路为典型场景构建“光储充换”一体化系统,推动净零碳排放;同时增强多元化运输供给,发展都市圈同城化交通和城乡一体化交通 [6]
2025年中国智能物流车行业研究报告:场景应用持续渗透,智能化升级加速落地
头豹研究院· 2025-09-16 20: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如买入、增持等)[1]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智能物流车行业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进入快速发展期,电商物流与即时配送需求激增、人工成本上升推动自动驾驶、智能调度等技术在末端配送、园区运输等场景加速落地 [2] - 2025年是智能物流车商业化应用的关键年份,行业通过技术迭代、场景拓展和生态协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加速整合 [2] - 物流行业降本增效需求迫切,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为14-15%,较美国7-8%存在差距,政策驱动下预计2025年将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3,000亿元 [3][6][8] - L4级自动驾驶技术实现从测试到量产的突破,核心零部件成本大幅下降,推动智能物流车整车价格降至2万元,为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3][26][28] - 无人物流车末端配送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的5.1亿元快速增长至2030年的83.4亿元,车辆需求从1万辆增长至16.3万辆 [5][49] 行业发展驱动力 - 政策支持体系完善:自2021年起密集出台自动驾驶与无人配送政策,从示范应用、标准建设到2025年全面推广,形成完整支持体系 [15][16] - 路权开放持续推进:从2021年北京首次颁发无人配送车合法"路权"开始,多地出台实施细则,形成从试点到推广的发展格局 [18][19] - 技术成熟与成本下降:L4级自动驾驶技术从2021年"双子星"测试车发展到2025年前装量产车 [22][23];ADAS激光雷达价格从2021年1万元降至2024年2,600元(降幅74%)[26][28];锂电池组价格指数从2015年100降至2024年25(降幅75%)[28];无人配送车整车价格从2019年100万元降至2025年2万元 [28] - 市场需求倒逼转型:快递单价从2021年初10.2元/件降至2025年5月7.2元/件(降幅29.4%),而末端派费占比持续上升(如申通从57%升至63%),迫使企业采用智能快递柜、无人配送等方案降本增效 [11][13] 市场规模与资本布局 - 中国已建成17个国家级示范区和3.2万公里测试道路,无人配送车规模达三位数 [5] - 无人物流车末端配送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为5.1亿元,2030年达83.4亿元,车辆需求从1万辆增至16.3万辆,在60%装载率下单票成本可降至0.9元 [5][49] - 资本市场积极布局:2024年物流业投融资132亿元中智能驾驶占比36% [5];2025年初L4领域企业如九识智能、新石器等获得大额融资 [5] 竞争格局与产品形态 - 市场主要由新石器、行深智能等头部企业主导,产品覆盖低速(≤25km/h)至高速(>60km/h)车型,总体规划产能超20万台 [4] - 主流产品包括新石器X3 Plus/X6系列、行深智能绝地/P3/P6系列、九识Z5/Z8系列、京东无人配送车及金龙客车DIDO等,形成从即时配送到工业物流的完整矩阵 [33][45] - 干线物流智能化提速:赢彻科技L4自动驾驶重卡测试里程从2022年7月600万公里增至2024年1月10亿公里 [41];卡尔动力KargoBot Space搭载1,026kWh电池组,配合换电网络实现800公里以上续航 [42] 技术标准与定义 - 无人配送车具备L4级自动驾驶功能,按最高速度分为低速(≤25km/h)、中高速(≤60km/h)及高速型(>60km/h)[30][31] - 行业已建立ISO 22737等多层次标准体系,并通过T/CMAX 117.1-2021、T/ITS 0202-2021等标准明确技术要求和运行安全规范 [4][30]
上海Robotaxi商业化提速 2027年预计开放道路长5000公里
新浪财经· 2025-08-19 21:05
无人驾驶出租车运营情况 - 上海临港首批无人驾驶智能网联出租车向公众开放 覆盖主城区高校 办公 商业等58个点位 营运时间每日8时-20时 [3] - 收费规则为小于5公里起步价16元 超过5公里里程费用4元/公里 无其他费用 [3] - 乘客通过"临港出行"小程序预约 流程与滴滴打车相似 上车后需输入手机号后四位确认身份 [3] 上海Robotaxi发展现状 - 上海市共发放24张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牌照 临港占14张 成为国内核心试验田 [5] - 临港新片区开放386平方公里产城融合区551 7公里自动驾驶测试道路 22家企业364辆车开展测试 [5] - 41辆车获无驾驶人路测牌照 其中14辆(10辆出租车 4辆重卡)取得示范运营资质 [5] 应用场景拓展 - 客运场景包括临港主城区运营 临港至浦东机场高快速路示范应用 智能公交定制班线 [5] - 货运场景实现"一站一桥一港"集装箱转运全自动化 东海大桥 洋山港区域闭环作业 [5] 政策与规划 - 上海将深化"产业-场景-制度"联动机制 完善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标准体系 [6]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放新一批示范运营证 标志上海进入示范运营阶段 [6] - 计划2027年开放2000平方公里区域 5000公里道路 浦东新区年内全域开放(不含陆家嘴) [6] 企业动态 - 小马智行获新牌照 目前Robotaxi集中在浦东金桥和花木区域 未进入临港 [7]
靠“3300”产品增利 安能物流将进一步置换智能重卡降本|公司调研
新浪财经· 2025-08-02 12:52
公司运营与货量增长 - 安徽分拨中心当前吞吐量已接近去年旺季水平 预计高峰期单日操作货量达6000吨 [1] - 2025年上半年运营效率和经营效益同比提升 货量实现双位数增长 [1] - "3300"产品货量增速显著高于总货量 推动产品结构优化 [1] - 票均重从去年全年84公斤优化至今年上半年75公斤 [3] 产品策略与盈利能力 - "3300"产品(300公斤以内免特殊加收费)属于高毛利产品 其占比提升有助于平衡总利润 [3] - 小票零担货值更高 客户愿意支付更高单公斤物流费用 叠加增值服务提升毛利率 [3] - 小票货物更适合标准化操作与自动化分拣 降低单位运输和处理成本 [3] 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 - 临沂分拨中心上线自动化设备后单公斤成本下降约6% [4] - 安徽分拨中心通过精细化管理(效率提升、人员重构)应对6000吨吞吐量挑战 [5] - 干线运输车队规模约9900辆 智能重卡占比提升(当前100辆 年底达300-500辆) [7][9] 技术应用与创新 - 探索九识Z10无人车(载重1.4吨 续航60公里)在快运场景的应用 [6][7] - 智能重卡在500-1000公里段可减少50%人力成本 油耗节省3%-5% [9] - 激光雷达成本从万元级降至千元级 智能重卡经济性提升 [9] - 计划2024年置换300-500辆智能重卡 2025年置换800-1000辆 [9] 行业竞争与战略 - 快运行业竞争加剧 运输价格承压 新玩家加入加剧市场环境 [5] - 公司坚持价值竞争路线 通过服务优化和成本管控提升客户体验与运营效率 [5] - 预计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公司目标巩固市场地位 [5]
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发放 上海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建设再提速
证券时报· 2025-07-28 01:04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及自动驾驶发展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智能时代同球共济"为主题在上海开幕,同期举办"模数引领,智行未来"AI赋能自动驾驶创新发展论坛 [1] - 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发放,5个联合体、8家企业获颁牌照,包括上海锦江出租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友道智途科技有限公司等 [1] - 运营牌照覆盖两大业态共4款车型,依托前期数百万公里运营里程和海量实证数据 [1] - 上海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迈入常态化、规模化新阶段,推动L4级自动驾驶技术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1] 上汽集团获双牌照及业务进展 - 上汽集团成为行业唯一一家获得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双牌照"的企业,旗下上汽智己汽车和上汽友道智途双双获颁牌照 [2] - 上汽智己Robotaxi累计订单超过30万单,自动驾驶行程达数百万公里,将启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至浦东国际机场的L4级Robotaxi专线试运行 [2] - 上汽友道智途将开启国内商用载货领域L4级自动驾驶商业运营,洋山港智能重卡商业运营集装箱量突破50万标准箱 [2] 自动驾驶企业商业化进展 - 小马智行在上海构建全国最具示范效应的自动驾驶商业化网络,将联合上海锦江集团逐步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3] - 文远知行获批在上海开展主驾无人公开道路载人自动驾驶出行示范应用,Robotaxi业务已覆盖全球3国9城 [3] - 上海市累计开放测试道路里程突破2700公里,覆盖部分内环范围的中心城区 [3] 上海自动驾驶产业基础及规划 - 2024年上海汽车产业规模以上产值达7035亿元,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1645万辆,稳居全球城市首位 [4] - 上海集聚9家整车企业、600余家零部件企业,汇聚超过15万名高端人才 [4] - 上海将推动500辆数据采集网约车落地运行,年内采集数据预计超过1000万个clips [4] 上海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计划 - 发布《上海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模速智行"行动计划》,目标到2027年基本建成全球领先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 [5] - 计划到2027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载客突破600万人次、载货超过80万标准箱,开放道路超5000公里,覆盖区域达2000平方公里 [5]
牌照来了!热门赛道,再迎利好!
证券时报· 2025-07-26 21:38
自动驾驶牌照发放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论坛同期举行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发放仪式,覆盖智能出租与智能货运两大业态共四款车型 [1] - 上汽智己汽车联合享道出行、上汽友道智途获颁牌照,上汽集团成为行业唯一获得乘用车和商用车"双牌照"的企业 [1] - 小马智行获得新一批牌照,构建了全国四大一线城市自动驾驶商业化网络 [1][4] - 文远知行携手奇瑞汽车、锦江出租获批在浦东新区开展主驾无人公开道路载人自动驾驶示范应用 [1][5] 企业商业化进展 - 上汽智己Robotaxi累计订单超30万单,自动驾驶行程达数百万公里,将启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至浦东机场L4级Robotaxi专线试运行 [3][4] - 上汽友道智途开启国内商用载货领域L4级自动驾驶商业运营,洋山港智能重卡商业运营集装箱量突破50万标准箱 [4] - 小马智行将联合锦江出租在浦东新区金桥和花木核心区域逐步开放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4] - 文远知行Robotaxi进入全球第10城,已在3国9城实现运营或测试,安全运营天数超2000天 [5] 上海自动驾驶规划 - 上海发布《模速智行》行动计划,目标2027年基本建成全球领先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 [6][7] - 计划实现出租、重卡、公交等场景L4级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目标600万次载客及80万次集装箱运输量 [7] - 规划开放区域达2千平方公里道路超5千公里,实现枢纽、科技园区及景区跨域联通 [8] - 目标L2/L3级车型占汽车生产比例超90%,L4级实现量产,构建完整产业生态 [8] - 2024年上海汽车产业规模以上产值达7035亿元,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164.5万辆全球城市首位 [8]
牌照来了!热门赛道,再迎利好!
证券时报· 2025-07-26 21:28
自动驾驶行业动态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主题为"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同期举办"模数引领,智行未来"AI赋能自动驾驶创新发展论坛 [2] - 论坛举行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发放仪式,覆盖智能出租与智能货运两大业态共四款车型 [2] - 上汽集团成为行业唯一获得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双牌照"的企业,旗下智己汽车和友道智途分别获牌 [2] - 小马智行获得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 [3] - 文远知行携手奇瑞汽车、锦江出租获批在浦东新区开展主驾无人公开道路载人自动驾驶示范应用 [4] 企业商业化进展 - 上汽智己Robotaxi累计订单超30万单,自动驾驶行程达数百万公里 [9] - 上汽友道智途将开启国内商用载货领域L4级自动驾驶商业运营,洋山港智能重卡商业运营集装箱量突破50万标准箱 [9] - 小马智行在北上广深构建全国最具示范效应的自动驾驶商业化网络 [9] - 小马智行联合锦江出租以浦东新区金桥和花木为核心逐步开放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10] - 文远知行Robotaxi版图覆盖3国9城,安全运营天数超2000天 [10] 上海自动驾驶发展规划 - 上海发布《"模速智行"行动计划》,目标2027年基本建成全球领先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 [12] - 计划到2027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在出租、重卡、公交等场景规模化应用,目标600万次载客及80万次集装箱运输量 [12] - 规划开放区域达2000平方公里,道路超5000公里,实现枢纽、科技园区及景区跨域联通 [12] - 目标L2/L3级车型占汽车生产比例超90%,L4级实现量产 [12] - 2024年上海汽车产业规模以上产值达7035亿元,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164.5万辆居全球城市首位 [13] 示范运营项目 - 上汽智己将启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至浦东机场L4级Robotaxi专线试运行,为全国首个高快速路直通机场的L4级项目 [8] - 上海市累计开放测试道路里程突破2700公里,覆盖部分内环中心城区 [10] - 上海将推动500辆数据采集网约车落地运行,年内采集数据预计超1000万个clips [13]
自动驾驶企业“Momenta”布局智能重卡;亚马逊云科技回应解散上海AI研究院|未来商业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4 07:20
沙特商超巨头Othaim入驻阿里速卖通 - 沙特最大连锁商超Othaim入驻阿里速卖通,实现商品和服务互通,消费者可通过平台订购食品、日用品等,最快1小时送达或门店自提 [1] - 服务首推利雅得市中心,未来将扩展至沙特其他区域 [1] - 合作打破跨境购物长时效局限,满足即时性需求,填补市场空白 [1] - 速卖通借此差异化服务有望提升中东市场份额,推动行业探索本地化服务模式 [1] 自动驾驶企业Momenta布局智能重卡 - 新能源重卡制造商零一汽车完成5亿元A轮融资,由Momenta、兴杭创投及辰韬资本领投 [2] - 资金将用于新一代正向研发平台量产及无人驾驶卡车规模化落地 [2] - Momenta从乘用车拓展至卡车领域,凭借智驾经验助力零一汽车 [2] - 零一汽车已交付超700台智能重卡,若实现L4级自动驾驶在半封闭场景落地,有望在行业转型中脱颖而出 [2] 亚马逊云科技解散上海AI研究院 - 亚马逊云科技上海AI研究院解散,系公司战略调整的一部分 [3] - 公司表示将精简团队以优化资源,持续投资创新并聚焦核心业务 [3] - 行业环境变化促使企业注重投入产出,海外研发成本问题凸显 [3] - 本土科技企业崛起挤压外企技术优势,亚马逊通过资源重组集中发力关键领域 [3]
物流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现金流定锚点,新技术增动能
长江证券· 2025-07-07 22:43
报告核心观点 - 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自由现金流更能体现企业经营质量和商业模式好坏,物流行业可从自由现金流角度挖掘三类投资机会,新技术推广也能提升企业自由现金流 [4][7][21] 自由现金流改善情形 盈利稳健 - 行业格局稳固或企业壁垒深厚,无需大规模资本开支,可带来稳定收入和现金流增长,如顺丰控股 [7][21] 高景气度 - 细分行业需求旺盛,产能利用率高,能将产能转化为盈利,带动现金流增长,如极兔速递 [7][21] 经营改善 - 行业需求疲弱推动集中度提升,头部公司降本增效,经营改善带动现金流提升,如安能物流 [7][21] 物流新技术突破及影响 支线环节 - 低速无人物流车进入爆发增长期,有望大幅降低支线运营成本,直营物流公司或受益于末端成本改善 [8][29] 干线环节 - 头部快递快运公司规模化采购智能重卡,有望优化干线运输成本 [8][29] 末端环节 - 中通、顺丰等企业变革运营模式,有望节省末端揽派成本 [8][29] 管理环节 - 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智能决策,提升调度效率与管理精度,加盟快递全链路成本或改善 [8][29] 时效快递(顺丰控股) 市场格局 - 中高端快递市场寡头垄断,顺丰保持绝对竞争优势,核心业务壁垒降低边际资本开支强度 [40] 战略转向 - 2021 年以来聚焦中高端市场,放缓产能投放节奏,为自由现金流改善奠定基础 [40] 成本管控 - 推进网络融通计划,多环节提升资产利用率,2024 年节约成本超 13 亿元,未来降本红利将释放 [42] 末端变革 - 运营模式变革推广至超 3400 个网点和超 9600 个终端小站点,减轻网点工序,提高网络效率,2024 年小哥日均收派件量突破 166 件/天 [51] 激励机制 - 加大业务区经营授权,拓展细分市场,2025 年 3 月以来件量增速领先行业,有望量利齐升 [61] 现金流与回报 - 2024 年调整后自由现金流超 200 亿元,分红比例提升,未来盈利改善趋势确定,估值有提升空间 [70] 电商快递 国内竞争 - 2025 年 1 - 5 月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 20.1%,单票收入下降 8.1%,中通调整战略重夺份额,下半年头部公司竞争或加剧,企业盈利承压 [75][80] 投资策略 - 看好东南亚及新市场的极兔,其海外盈利兑现度强,有望份额与利润齐升;赔率看好申通,胜率看好中通、圆通 [88] 极兔速递 - 东南亚市场优势巩固,2025Q1 件量增速 50%,市场份额加速提升,第三方物流优势凸显;国内单票盈利改善,分拣成本有节降空间 [89][96] 快运(安能物流) 市场格局 - 全网快运渗透率提升,大票零担市场竞争加剧,安能保持战略定力,2025Q1 加盟商数量同比增超 7000 个,盈利双位数增长 [97] 产品优化 - 拓展高毛利低公斤段产品,2024 年迷你小票货量增速 30%,货种结构优化提升单吨毛利 [101] 现金流与估值 - 盈利能力提升,自由现金流有望持续改善,建立长效股东回报机制,估值有修复空间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