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果糖
icon
搜索文档
国投中鲁: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大增2149.03%
中国证券报· 2025-08-30 17:0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07亿元,同比增长39.6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08.02万元,同比增长2149.03%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75亿元,同比增长110.62% [1] - 主营产品果汁、香料及果糖贡献营收9.99亿元,同比增长39.40% [1] 战略实施 - 以"十四五"发展规划优化调整方案为战略引领,推进规划实施保障工作 [1] - 通过明确责任主体、动态评估成效和月度跟进机制确保战略实施路径有效 [1] - 建立"问题聚焦—根源分析—路径校准"闭环流程支持规划高质量收官 [1] 运营管理 - 深耕精益管理,通过全流程跟进和年末验收闭环推动关键改善项目落地 [2] - 以改善实效为导向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主业稳定发展和持续稳质增效 [2] 科技创新 - 获授中试示范基地,助力项目技术中试验证并强化产学研协同转化能力 [2] - 获得3项专利授权,涵盖核心技术及创新产品领域,增强技术壁垒与市场竞争力 [2] - 积极响应国家科技战略,通过科技创新实践增强竞争活力 [2] 资本运作 - 筹划通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 [2] - 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相关各方正积极推进交易 [2] - 电子院为国投集团旗下企业,为先进电子信息产业和智慧城市建设领域提供全流程服务 [2]
我国学者研究发现:奶茶等高果糖饮食会加重炎症,而降糖药二甲双胍可逆转
生物世界· 2025-08-27 12:13
果糖摄入的健康影响 - 果糖具有甜度高、升糖指数低等优点,一度被认为是健康糖,被广泛添加到饮料和食品中[2] - 过去50年里果糖消费量大幅增加,主要由于高果糖玉米糖浆被广泛用作饮料和超加工食品的甜味剂[2] - 过量摄入果糖与高血糖、肥胖、2型糖尿病、脂肪肝以及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2] - 过量摄入果糖可能增加结直肠癌、胰腺癌、卵巢癌、肝癌等癌症发病风险,并与乳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2] - 过量摄入果糖还与焦虑症有关,尤其是在青少年中[2] 果糖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机制 - 高果糖摄入通过诱导代谢重编程促进辅助T细胞Th1和Th17的生成,从而加重炎症[3][4] - 果糖通过谷氨酰胺代谢依赖通路增强mTORC1激活,直接促进Th1和Th17细胞分化[7] - 活性氧诱导的TGF-β激活也参与果糖驱动的Th17细胞生成[7] - 常用降糖药二甲双胍可通过抑制mTORC1活化、减少ROS介导的TGF-β激活,逆转果糖诱导的Th1和Th17细胞生成[7] - 二甲双胍可作为一种体内治疗药物缓解高果糖摄入引发的T细胞炎症及结肠炎加重[7][9] 果糖与神经系统发育 - 生命早期摄入过多果糖会损害小胶质细胞的吞噬作用和神经发育[10][11] - 小时候摄入太多果糖可能直接影响大脑发育,增加将来患焦虑症风险[11] 果糖与肿瘤生长关系 - 果糖有助于体内肿瘤生长,但癌细胞通常缺乏代谢果糖所需的酶[13] - 肝脏将膳食果糖转化为脂质并进入血液,癌细胞利用这些脂质制造细胞增殖所需的膜[13] - 肝脏通过将膳食果糖转化为脂质,为癌细胞快速增殖供能,从而间接促进肿瘤生长[13] - 果糖抑制M1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极化,进而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15] - 果糖通过直接促进HK2和ITPR3的相互作用发挥功能,其抑制作用不依赖于下游代谢物[15] - 果糖本身可作为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的信号分子[15]
每天一杯奶茶膝盖肿成馒头?这一成分会使尿酸飙升(不是嘌呤)
央视新闻· 2025-08-01 14:42
成为年轻人的"续命快乐水" 不过,奶茶虽好喝 其中却暗藏风险 近日 最近几年 各种各样的奶茶 #23岁小伙每天一杯奶茶膝盖肿成馒头# 登上热搜,引发大家热议 23岁的小林(化名)是个奶茶爱好者,每天至少喝一杯奶茶。近日,经检查发现尿酸过高,被确诊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奶茶是如何影响尿酸的? 平时又该如何控好尿酸水平? 尿酸升高,竟是因为TA 尿酸过高,就是指血液中尿酸水平过高,很多人知道尿酸高,一定要少吃嘌呤高的食物。但是有一类食物成分被不少人忽略了,那就是——果 糖。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高果糖饮食是高尿酸血症的罪魁祸首之一。 市面上常见的奶茶、碳酸饮料、果汁等,虽然嘌呤含量低,但都含有丰富的果糖。 果糖是怎么使尿酸增加的? 果糖的代谢途径与葡萄糖不同,它主要在肝脏中代谢,并且不受胰岛素的调节。 果糖在体内的分解过程会直接产生尿酸,等于增加了内源性尿酸的来源。 相比于蔗糖、葡萄糖等,果糖还会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 痛风: 痛风患者常常会在夜间突然因关节剧痛疼醒,疼痛如刀割般难以忍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痛风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导致关节畸形,甚至残疾。 对肾脏造成损害: 长期的高尿酸血症会使尿酸盐结晶在肾脏沉 ...
北师大最新Cell子刊:小时候吃糖太多,影响成年后大脑功能和行为
生物世界· 2025-07-15 14:55
添加糖摄入对大脑功能的影响 - 添加糖摄入量大幅增加,主要由于广泛用于快餐、汽水、奶茶及加工食品中 [2] - 过量摄入添加糖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尤其对儿童和青少年影响显著,可能导致肥胖、代谢紊乱及长期神经认知问题 [2] - 发育期高糖摄入与运动能力、动机、学习记忆及社交行为的持久变化相关 [2] 幼年期高糖摄入的神经生物学研究 - 幼年时期过量摄入蔗糖会重塑成年后大脑皮层功能并改变适应性行为 [5] - 研究利用宽视野钙成像技术,发现高糖饮料(HSB)组小鼠后部皮层反应减弱,前部皮层学习相关神经活动延迟且持续时间延长 [4] - 高糖摄入小鼠前后皮层功能连接性减弱,对奖赏关联变化的行为敏感性增强 [4][7] 相关研究扩展 - 生命早期高果糖摄入会损害小胶质细胞吞噬作用及神经发育,增加未来焦虑症风险 [8] - 早期高果糖暴露与青少年焦虑症发病率增加存在流行病学关联 [8] 研究团队与发表 - 北京师范大学周景峰团队在Cell子刊Current Biology发表相关研究 [2] - 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Justin Perry团队在Nature发表高果糖对神经发育影响的研究 [6]
把更多农产品变成工业品
经济日报· 2025-06-24 06:03
农产品加工业的战略意义 - 农产品加工业是连接农业和工业的关键纽带 能实现错峰销售 均衡上市 促进减损增收 提质增效 释放农业内部潜力 [1] - 该行业带动资本回乡 人才返乡 科技下乡 激发农村外部活力 形成乡村产业最大体量 [1][3] - 中央政策强调将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需从初级农产品向加工农产品升级 产后加工成为农业主责主业 [1] 行业典型案例与发展模式 - 贵州刺梨 山东金乡大蒜 四川眉山泡菜等典型案例显示 土特产已延伸至加工环节 形成种植-加工-商品交易中心-科研服务的全产业链 [2] - 玉米加工价值链显著:初加工得玉米淀粉/蛋白粉 深加工制胚芽油/果糖 精加工产维生素B12 鲜食玉米需求增长依赖科研攻关 [3]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首批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名单 涵盖乳制品 饮料 酿酒 精制茶等主要门类 [1] 市场机遇与产业升级路径 - 农业规模化经营 消费多元需求 工业技术渗透共同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吸引资本下乡 [3] - 加工深度决定产品附加值:茶叶通过不同加工工艺形成绿茶/红茶/黑茶等品类 传统技艺与现代拼配方式并存 [4] - 产业需差异化发展以避免同质化竞争 初加工适合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 精深加工适合大中型企业 [4] 政策导向与未来重点 - 培育名单推动从田间到车间的转型 重点提升产品质量 优化口感风味 实现循环利用与高值开发 [4] - 产业链需延伸至"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 加工产能向产地集中 与销区对接 [4]
华人学者一天发表了12篇Nature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6-12 15:55
华人学者研究成果 - 2025年6月11日Nature期刊上线24篇论文,其中12篇来自华人学者(包括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1] - 中山大学一篇研究论文于6月9日被Nature加速上线(未计入12篇之内)[1] 生命早期高果糖摄入研究 - 生命早期摄入过多果糖会损害小胶质细胞的吞噬作用和神经发育[1] - 该机制可能直接导致青春期焦虑症风险增加[1] 开源AI基础模型 - 开发了基于多样化X光图像训练的完全开源AI基础模型[3] - 该模型在罕见胸部疾病检测方面优于现有模型[4] 紫杉醇生物合成突破 - 发现红豆杉中合成紫杉醇所需的FoTO1和紫杉醇基因[6] - 首次实现紫杉醇前体巴卡汀III的生物合成[6] DNA修复机制研究 - 阐明了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途径中DNA修复机器的组装及动态变化[8] - 揭示了DNA聚合酶和连接酶的协同反应机制[8] 柔性神经植入物技术 - 开发出可随大脑生长的柔性神经植入物[10] - 在非洲爪蟾和墨西哥钝口螈中实现与神经组织无缝整合[10] 海洋微量元素来源研究 - 发现深渊海底是海洋微量金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驱动者[12] - 颠覆了传统认为海洋微量元素主要来自水体的观点[13] 钙钛矿LED技术突破 - 提出"弱空间限域"新方法制备全无机钙钛矿薄膜[15] - 实现LED亮度116万尼特以上,使用寿命超18万小时[15] 声子传输动力学研究 - 通过电子显微镜揭示(亚)纳米尺度声子传输动力学[16] - 为热界面工程设计提供重要指导[16] 新型氮同素异形体制备 - 在室温下制备出分子N6(六氮)[17] - 在液氮温度(77K)下获得纯净N6薄膜[17] 癌症治疗新靶点发现 - 证实糖胺聚糖驱动的脂蛋白摄取是癌细胞抵抗铁死亡的关键机制[20] - 干扰糖胺聚糖生物合成可抑制肿瘤生长[20] 量子模拟器研究 - 开发出低温环境下中性原子Hubbard量子模拟器[23] 细胞膜破裂机制研究 - 证明NINJ1是机械应变诱导质膜破裂的关键调节因子[25] - 揭示了不同机械微环境中质膜破裂的调控机制[25]
Nature重磅:小时候接触奶茶等高果糖饮食,影响大脑发育,增加青春期焦虑症风险
生物世界· 2025-06-12 11:36
果糖的特性与应用 - 果糖是饮食中仅次于葡萄糖的第二丰富单糖,具有甜度高、升糖指数低的特点,一度被视为"健康糖" [1] - 过去50年果糖消费量大幅增长,主要因高果糖玉米糖浆广泛用于饮料和超加工食品 [1] - 果糖被大量添加至奶茶、快餐、汽水等食品中以提升口感 [1][6] 果糖的健康风险 - 过量摄入与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代谢疾病显著相关 [1] - 流行病学显示孕期或青春期高果糖摄入与神经发育受阻存在关联 [6] - 最新研究发现生命早期高果糖暴露会损害小胶质细胞吞噬功能,导致青春期认知缺陷和焦虑行为 [3][9][16] 果糖影响神经发育的机制 - 高果糖通过GLUT5转运蛋白抑制小胶质细胞的吞噬作用,阻碍死亡神经元清除 [7][10] - 果糖代谢产物果糖-6-磷酸会重编程小胶质细胞至低吞噬状态,该过程依赖己糖激酶-2的线粒体定位 [8] - GLUT5基因敲除可完全逆转高果糖对神经发育的负面影响 [7][9] 研究的临床意义 - 首次揭示果糖直接影响神经发育的分子机制,解释青少年焦虑症发病率升高现象 [11][12] - GLUT5在阿尔茨海默病等脑部疾病中表达异常,可能成为相关疾病研究新靶点 [13] - 研究团队正探索果糖类似物作为替代品的可行性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