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果糖
icon
搜索文档
京东健康携手拜耳深耕消化道健康领域
证券日报· 2025-07-17 20:30
战略合作 - 京东健康与拜耳健康消费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京东健康全面负责达喜®乳果糖产品全渠道推广并完成全网独家首发[2] - 双方将携手开拓中国消化健康市场 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优质便捷的健康解决方案[2] - 京东健康将利用线上渠道优势 通过京东全域数据与精准触达双引擎提升用户对产品的认知度[3] - 双方将拓展线下零售渠道 加速全渠道布局 构建线上线下协同增长的新生态[3] 市场背景 - 中国社会老龄化加速及生活节奏加快导致慢性便秘问题日益凸显[2] - 数据显示我国慢性便秘总体患病率为10.9% 2014-2018年成人便秘率高达13.4%[2] - 2017-2022年我国导泻类药物销售额从45.73亿元增长到76.83亿元 需求稳步上升[2] 产品特点 - 达喜®乳果糖口服溶液是拜耳旗下消化道健康新品 具有双重作用于肠道的特点[2] - 产品既能聚集肠道水分润滑软化粪便 又能促进有益菌生长繁殖 调节肠道菌群平衡[2] - 适合长期使用且起效迅速 1~2天即可取得临床效果[2] 合作展望 - 拜耳看重京东健康线上线下一体化布局优势 期待探索更有效精准的用户触达[3] - 京东健康CEO表示将利用消费者洞察及全渠道优势支持拜耳新品推广[3] - 双方将持续拓展更多消化道健康新品 共同推动中国医药健康行业发展[3]
特朗普:可口可乐(KO.US)已同意在美国版可乐中改用蔗糖
智通财经网· 2025-07-17 11:45
可口可乐产品配方变更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可口可乐已同意在美国销售的可乐饮料中使用蔗糖替代高果糖玉米糖浆 [1] - 可口可乐声明将很快公布新产品细节 但未确认是否全面转换配方 计划在7月22日财报公布时提供更多信息 [1] - 目前美国原味可口可乐使用高果糖玉米糖浆 墨西哥版可乐已使用蔗糖 [1] 甜味剂市场影响 -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5-2026年度蔗糖产量预计占国内糖供应30% 其余来自甜菜糖和进口糖 [2] - 玉米糖浆制造商Archer-Daniels-Midland股价盘后下跌8% 可口可乐股价基本持平 [2] - 玉米精炼商协会警告配方变更可能导致美国食品制造业岗位流失和农民收入减少 [2] 健康与政策因素 - 美国卫生部长批评高果糖玉米糖浆在超加工食品中的广泛使用 认为影响国民健康 [1] - 高果糖玉米糖浆因稳定性高 成本低 甜度高而被食品行业广泛采用 [1] - 特朗普本人偏好使用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的健怡可乐 [2]
北师大最新Cell子刊:小时候吃糖太多,影响成年后大脑功能和行为
生物世界· 2025-07-15 14:55
添加糖摄入对大脑功能的影响 - 添加糖摄入量大幅增加,主要由于广泛用于快餐、汽水、奶茶及加工食品中 [2] - 过量摄入添加糖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尤其对儿童和青少年影响显著,可能导致肥胖、代谢紊乱及长期神经认知问题 [2] - 发育期高糖摄入与运动能力、动机、学习记忆及社交行为的持久变化相关 [2] 幼年期高糖摄入的神经生物学研究 - 幼年时期过量摄入蔗糖会重塑成年后大脑皮层功能并改变适应性行为 [5] - 研究利用宽视野钙成像技术,发现高糖饮料(HSB)组小鼠后部皮层反应减弱,前部皮层学习相关神经活动延迟且持续时间延长 [4] - 高糖摄入小鼠前后皮层功能连接性减弱,对奖赏关联变化的行为敏感性增强 [4][7] 相关研究扩展 - 生命早期高果糖摄入会损害小胶质细胞吞噬作用及神经发育,增加未来焦虑症风险 [8] - 早期高果糖暴露与青少年焦虑症发病率增加存在流行病学关联 [8] 研究团队与发表 - 北京师范大学周景峰团队在Cell子刊Current Biology发表相关研究 [2] - 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Justin Perry团队在Nature发表高果糖对神经发育影响的研究 [6]
百龙创园(605016):25Q2利润高增势头延续 需求向好前景广阔
新浪财经· 2025-07-14 08:2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6 50亿元 同比+22 29% 归母净利润1 71亿元 同比+42 68% 扣非归母净利润1 68亿元 同比+50 78% [1] - 25Q2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3 36亿元 同比+20 49% 归母净利润0 89亿元 同比+35 06% 扣非归母净利润0 86亿元 同比+42 94% [1] - 收入高增主要源于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及2024年5月投产的年产3万吨可溶性膳食纤维项目和年产1 5万吨结晶糖项目产能释放 [1] 行业动态与产品优势 - 2025年7月D-阿洛酮糖获国家批准作为新食品原料 甜度为蔗糖70% 具有美拉德反应特性 尤其适用于减糖难度高的烘焙领域 [2] - D-阿洛酮糖可广泛应用于饮料 烘焙 乳制品等领域 国内需求有望快速增长 [2]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在阿洛酮糖领域技术领先 2016年实现液体阿洛酮糖工业化量产 2019年突破结晶技术 当前年产1 5万吨结晶糖项目已投产 [3] - 2025年7月泰国智慧工厂奠基 未来将年产1 2万吨晶体阿洛酮糖 7000吨液体阿洛酮糖 2万吨抗性糊精和6000吨低聚果糖 目标拓展欧美 东南亚 中东市场 [3] 未来盈利展望 - 预计20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 61亿元(+47%) 4 74亿元(+31%) 6 47亿元(+37%) 对应PE为25X 19X 14X [3]
别让便秘影响夏日好心情 妈咪爱助幼儿肠道畅通
搜狐网· 2025-06-27 11:43
夏季幼儿便秘原因 - 高温导致幼儿水分流失后身体启动保水机制 肠道水分被过度吸收造成粪便干结 [3] - 夏季食欲下降导致膳食纤维摄入不足 缺乏膳食纤维使肠道蠕动减缓 [3] - 高温天气减少户外活动 运动量不足进一步减缓肠道蠕动 [3] 解决幼儿便秘的饮食方案 - 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如西兰花 菠菜切碎做成蔬菜粥或蔬菜饼 [3] - 选择熟透的香蕉 梨 火龙果等促进肠道蠕动的水果 [3] - 主食搭配燕麦 玉米 全麦面包等粗粮 控制油炸食品和肥肉摄入 [3] - 每天保证2-3岁幼儿摄入1000-1300ml温水 遵循少量多次原则 [3] 解决幼儿便秘的运动方案 - 清晨或傍晚进行户外散步 骑车 玩游戏等活动 [4] - 室内可进行爬楼梯 模仿动物爬行等趣味活动 [4] - 每次保证20-30分钟运动量 有效促进肠道蠕动 [4] 辅助缓解便秘的产品 - 补充妈咪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 分泌消化酶促进消化吸收 [6] - 严重时可配合使用乳果糖类药物帮助排便 [6]
专家谈食品添加剂行业趋势:监管趋严,技术升级,消费者更理性
贝壳财经· 2025-06-26 17:59
食品添加剂行业现状与重要性 - 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涉及面包、糕点、饮料、乳品、速冻食品等多个环节的质地、色泽、保鲜和营养强化 [1] - 行业面临公众认知分歧,如"海天味业双标事件"等舆情反映消费者对添加剂的担忧,但专家指出只要符合国家标准,安全性有保障 [2] "十四五"期间行业变化 - 法律法规监管趋严:近3年批准100项添加剂相关调整,涉及营养强化剂21项、加工助剂9项、酶制剂32项、功能型添加剂38项,聚焦应用范围、用量标准和生产工艺革新 [4] - 技术升级:加工方法从粗放转向精细化,如新萃取和生物合成技术提升效率与环保性,人工智能加速产业智能化进程 [4] - 标志性政策:2024版GB 2760标准禁止脱氢乙酸钠用于烘焙食品,罐头防腐剂清零,2025版GB 7718禁止"零添加"等标签用语 [4] 消费者认知演变 - 从"妖魔化"转向理性:70%消费者已认知合规添加剂的安全性,但舆情事件(如"海克斯科技")仍引发短期恐慌 [5][6] - 科普效果显现:消费者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关注,但需持续教育以澄清量效关系误区(如阿斯巴甜争议) [10] 添加剂功能与安全机制 - 核心作用:延长保质期(防腐剂)、改善感官品质(如冰淇淋乳化剂)、营养强化及辅助加工 [8] - 安全评估体系:GB 2760-2024严格规定种类、用量及标签要求,参考FDA/EFSA国际标准,动态调整(如脱氢乙酸钠禁令基于消费量变化) [9] 未来趋势 - 健康化:天然添加剂(罗汉果糖苷、甜叶菊)需求增长,昆虫蛋白等新型原料或纳入安全评估 [11] - 智能化:AI技术用于风险预警数据库建设,提升监管效率 [12] - 可持续化:细胞农业和合成生物学技术减少生产环节的碳排放与污染 [12]
把更多农产品变成工业品
经济日报· 2025-06-24 06:03
农产品加工业的战略意义 - 农产品加工业是连接农业和工业的关键纽带 能实现错峰销售 均衡上市 促进减损增收 提质增效 释放农业内部潜力 [1] - 该行业带动资本回乡 人才返乡 科技下乡 激发农村外部活力 形成乡村产业最大体量 [1][3] - 中央政策强调将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需从初级农产品向加工农产品升级 产后加工成为农业主责主业 [1] 行业典型案例与发展模式 - 贵州刺梨 山东金乡大蒜 四川眉山泡菜等典型案例显示 土特产已延伸至加工环节 形成种植-加工-商品交易中心-科研服务的全产业链 [2] - 玉米加工价值链显著:初加工得玉米淀粉/蛋白粉 深加工制胚芽油/果糖 精加工产维生素B12 鲜食玉米需求增长依赖科研攻关 [3]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首批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名单 涵盖乳制品 饮料 酿酒 精制茶等主要门类 [1] 市场机遇与产业升级路径 - 农业规模化经营 消费多元需求 工业技术渗透共同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吸引资本下乡 [3] - 加工深度决定产品附加值:茶叶通过不同加工工艺形成绿茶/红茶/黑茶等品类 传统技艺与现代拼配方式并存 [4] - 产业需差异化发展以避免同质化竞争 初加工适合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 精深加工适合大中型企业 [4] 政策导向与未来重点 - 培育名单推动从田间到车间的转型 重点提升产品质量 优化口感风味 实现循环利用与高值开发 [4] - 产业链需延伸至"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 加工产能向产地集中 与销区对接 [4]
华人学者一天发表了12篇Nature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6-12 15:55
华人学者研究成果 - 2025年6月11日Nature期刊上线24篇论文,其中12篇来自华人学者(包括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1] - 中山大学一篇研究论文于6月9日被Nature加速上线(未计入12篇之内)[1] 生命早期高果糖摄入研究 - 生命早期摄入过多果糖会损害小胶质细胞的吞噬作用和神经发育[1] - 该机制可能直接导致青春期焦虑症风险增加[1] 开源AI基础模型 - 开发了基于多样化X光图像训练的完全开源AI基础模型[3] - 该模型在罕见胸部疾病检测方面优于现有模型[4] 紫杉醇生物合成突破 - 发现红豆杉中合成紫杉醇所需的FoTO1和紫杉醇基因[6] - 首次实现紫杉醇前体巴卡汀III的生物合成[6] DNA修复机制研究 - 阐明了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途径中DNA修复机器的组装及动态变化[8] - 揭示了DNA聚合酶和连接酶的协同反应机制[8] 柔性神经植入物技术 - 开发出可随大脑生长的柔性神经植入物[10] - 在非洲爪蟾和墨西哥钝口螈中实现与神经组织无缝整合[10] 海洋微量元素来源研究 - 发现深渊海底是海洋微量金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驱动者[12] - 颠覆了传统认为海洋微量元素主要来自水体的观点[13] 钙钛矿LED技术突破 - 提出"弱空间限域"新方法制备全无机钙钛矿薄膜[15] - 实现LED亮度116万尼特以上,使用寿命超18万小时[15] 声子传输动力学研究 - 通过电子显微镜揭示(亚)纳米尺度声子传输动力学[16] - 为热界面工程设计提供重要指导[16] 新型氮同素异形体制备 - 在室温下制备出分子N6(六氮)[17] - 在液氮温度(77K)下获得纯净N6薄膜[17] 癌症治疗新靶点发现 - 证实糖胺聚糖驱动的脂蛋白摄取是癌细胞抵抗铁死亡的关键机制[20] - 干扰糖胺聚糖生物合成可抑制肿瘤生长[20] 量子模拟器研究 - 开发出低温环境下中性原子Hubbard量子模拟器[23] 细胞膜破裂机制研究 - 证明NINJ1是机械应变诱导质膜破裂的关键调节因子[25] - 揭示了不同机械微环境中质膜破裂的调控机制[25]
Nature重磅:小时候接触奶茶等高果糖饮食,影响大脑发育,增加青春期焦虑症风险
生物世界· 2025-06-12 11:36
果糖的特性与应用 - 果糖是饮食中仅次于葡萄糖的第二丰富单糖,具有甜度高、升糖指数低的特点,一度被视为"健康糖" [1] - 过去50年果糖消费量大幅增长,主要因高果糖玉米糖浆广泛用于饮料和超加工食品 [1] - 果糖被大量添加至奶茶、快餐、汽水等食品中以提升口感 [1][6] 果糖的健康风险 - 过量摄入与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代谢疾病显著相关 [1] - 流行病学显示孕期或青春期高果糖摄入与神经发育受阻存在关联 [6] - 最新研究发现生命早期高果糖暴露会损害小胶质细胞吞噬功能,导致青春期认知缺陷和焦虑行为 [3][9][16] 果糖影响神经发育的机制 - 高果糖通过GLUT5转运蛋白抑制小胶质细胞的吞噬作用,阻碍死亡神经元清除 [7][10] - 果糖代谢产物果糖-6-磷酸会重编程小胶质细胞至低吞噬状态,该过程依赖己糖激酶-2的线粒体定位 [8] - GLUT5基因敲除可完全逆转高果糖对神经发育的负面影响 [7][9] 研究的临床意义 - 首次揭示果糖直接影响神经发育的分子机制,解释青少年焦虑症发病率升高现象 [11][12] - GLUT5在阿尔茨海默病等脑部疾病中表达异常,可能成为相关疾病研究新靶点 [13] - 研究团队正探索果糖类似物作为替代品的可行性 [12]
逾百个品种已满足第十一批药品集采条件
新京报· 2025-06-07 09:56
国家药品集采进展 - 国家医保局计划2024年上半年开展第十一批药品集采[1][2] - 截至5月23日已有136个品种满足原研+过评企业≥7家的集采条件[2] - 7个品种的原研+过评企业数量超过30家[1][2] - 头孢唑肟钠注射剂以37家过评企业数量居首[2] 重点药品市场数据 - 头孢唑肟钠注射剂2023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达44亿元[2] - 该药品在头孢类产品中市场规模排名第二[2] - 沙库巴曲缬沙坦口服常释剂型2024年销售额超38亿元[2] - 23家企业符合沙库巴曲缬沙坦申报资格[2] 高竞争品种 - 乳果糖口服液体剂、法莫替丁注射剂、米诺地尔外用液体剂等品种过评企业均超30家[3] - 这些品种若纳入集采将面临激烈竞争[3] 集采规则优化方向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药品集采政策"[4] - 《征求意见稿》提出引入报价纠偏机制[4] - 探索优化价差计算基准,避免简单最低价中标[4] - 协议期内谈判药品原则上不纳入集采[4] - 生物药首个同通用名药品上市后一定期限内不纳入集采[4] 医用耗材集采 - 重点纳入临床用量大、价格高、供应多元的高值耗材[4] 历史成果 - 国家医保局已开展十批药品集采[4] - 累计采购435种药品[4] - 累计节省医保基金约4400亿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