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C美式

搜索文档
瑞幸咖啡:25Q2业绩点评:营收高增+盈利能力持续增强,门店扩张与国际化布局齐头并进
天风证券· 2025-08-02 17:24
美股 证券研究报告 2025 年 08 月 02 日 瑞幸咖啡(LKNCY)25Q2 业绩点评:营收高增+盈 利能力持续增强,门店扩张与国际化布局齐头并进 事件:北京时间 2025 年 7 月 30 日,瑞幸咖啡(LKNCY)发布 2025 年第二季度报告。2025 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总净收入 123.59 亿元,同比增长 47.1%;其中,产品销售收入 94.91 亿元,同比增长 44.9%;联营门店收入 28.67 亿元,同比增长 55.0%。从费用端来看,2025 年 第二季度销售和营销费用率为 4.8%,同比-0.3pct;配送费用占收入比重从去年同期的 7.2%同 比+6.3pct 至 13.5%,主要系外卖单量提升。 2025 年第二季度 Non-GAAP 净利润为 13.99 亿 元,净利润率为 11.3%,同比-0.3pct。 海外行业报告 | 行业动态研究 运营数据方面,公司门店规模及交易客户数持续增长。2025 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净新开门 店 2,109 家,总数达到 26,206 家;其中,自营门店 16,968 家,联营门店 9,238 家,位居行业 领先地位。同时,季度月均交易客 ...
咖啡茶饮品牌,都被瑞幸“骗”了
盐财经· 2025-07-31 20:47
中国消费品牌十年发展 - 过去十年是中国消费黄金十年,也是品牌跌宕起伏的十年 [2] - 野蛮生长阶段以"快速"、"出奇"、"流量"为竞争关键词,品牌通过快速开店、新奇营销和直播电商迅速崛起 [3] - 红利见顶后消费回归理性,快速扩张策略失效,品牌增长失速 [4] 肌肉型增长模式 - 德鲁克提出的"肌肉型增长"强调内生价值积累,而非表面规模膨胀 [7] - 区别于"脂肪型增长",该模式注重客户资产沉淀、效率优化与竞争壁垒构建 [8] - 瑞幸2025Q2财报验证该模式:总净收入123.58亿元(+47.1%),营业利润17亿元(+62%),营业利润率13.8% [9] 瑞幸四大核心能力 产品创新 - 联名热播剧《长安的荔枝》系列首周销量850万杯,健康饮品"羽衣轻体果蔬茶"两周销量1120万杯 [16] - 推出"百卡冰咖季"和"三个100"标准(100%真茶鲜萃/动物乳脂/100kcal),建立专属茉莉花产区保障原料品质 [16][18] 品牌建设 - 2025年保持高频联名(长安的荔枝/海绵宝宝/Wiggle Wiggle等),强化年轻消费群体触达 [20] - 推出AI智能体实现个性化推荐,用户粘性持续增强 [22] 运营效率 - 构建"需求洞察-产品研发-供应链响应-门店执行-用户反馈"闭环体系 [25] - 2025Q2自营门店同店销售增长13.4%,联营门店收入增长55%,净新增门店2109家至总数26206家 [27] 供应链建设 - 投资30亿元建设厦门生产基地(年烘焙产能5.5万吨),布局全球优质咖啡豆产地 [29] - 通过咖啡文化节和巴西主题店强化供应链合作,抵御国际咖啡期货价格波动风险 [29] 行业启示 - 瑞幸案例证明"肌肉型增长"需产品/品牌/运营/供应链四维协同 [14] - 单纯快速扩张易陷入"开店-关店"恶性循环,客户资产沉淀和效率优化才是穿越周期关键 [30][31]
瑞幸咖啡Q2总净收入同增47%至123.59亿元:开店速度、同店增长均超预期
IPO早知道· 2025-07-31 09:54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净收入123.59亿元,同比增长47.1% [2] - 二季度GAAP营业利润17.00亿元,同比增长61.8%,营业利润率提升至13.8% [2] - 二季度GMV达141.79亿元 [2] 门店运营 - 二季度自营门店收入91.36亿元,同比增长45.6%,同店销售增长13.4% [4] - 联营门店收入28.67亿元,同比增长55.0% [4] - 二季度净新开门店2109家,全球总门店数达26206家 [6] - 中国市场净增2085家门店,总数26117家(自营16903家,联营9214家) [6] - 国际市场净增24家门店,海外总数89家(新加坡63家、美国2家、马来西亚24家) [6] 市场战略 - 美国市场开设2家试营业门店,重点验证品牌定位和本土化运营 [7] - 公司强调数字化选址能力和执行力,保持行业领先扩张速度 [6] - 上半年总计净增超3800家门店,快于年初规划 [6] 产品与用户 - "百卡冰咖季"主打低热量产品,橙C美式累计售出超3.5亿杯 [8] - 新品羽衣轻体果蔬茶上市两周销量突破1120万杯 [8] - 二季度月均交易客户数9170万,同比增长31.6% [8] - 累计交易客户数突破3.8亿 [8] 供应链建设 - 厦门创新产业园动工,投产后年咖啡烘焙总产能将达15.5万吨 [8] - 该项目将创造中国咖啡行业最大烘焙产能规模 [8] 行业展望 - 中国咖啡消费习惯持续培养,市场空间巨大 [6] - 公司聚焦规模增长,依托产品创新和用户洞察应对市场变化 [9] - 外卖平台补贴活动带来用户拉新和活跃度提升的积极效果 [10]
瑞幸咖啡Q2总净收入增长47.1%至123.59亿元,全球总门店数达26206家
财经网· 2025-07-31 00:51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净收入为123 5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7 1% [1] - 二季度GAAP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1 8% 达17 00亿元人民币 营业利润率提升至13 8% [1] - GMV达141 79亿元人民币 [1] 门店运营 - 二季度净新开门店数2109家 全球总门店数达26206家 [1] - 中国市场净增2085家门店 总数达26117家 其中自营16903家 联营9214家 [1] - 国际市场净增24家门店 海外总数达89家 包括新加坡63家自营 美国2家自营 马来西亚24家加盟 [1] 自营与联营业务 - 自营门店收入达91 3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5 6% [1] - 自营门店同店销售增长率实现13 4%的双位数增长 [1] - 自营门店营业利润达19 2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2 3% [1] - 联营门店收入同比增长55 0% 达28 67亿元人民币 [1] 产品表现 - "百卡冰咖季"主打清爽低热量 橙C美式累计售出超3 5亿杯 [2] - 羽衣轻体果蔬茶上市两周销量突破1120万杯 [2] 用户数据 - 二季度月均交易客户数同比增长31 6% 达9170万 创历史新高 [2] - 截至二季度末累计交易客户数突破3 8亿 [2]
瑞幸咖啡上半年营收超212亿元,二季度业绩实现稳步提升
财联社· 2025-07-30 22:29
行业趋势 - 现制饮品行业加速咖啡消费市场教育与饮用习惯培养 [1] - 咖啡赛道竞争围绕产品创新、门店扩张和用户体验展开 [2] 公司业绩 - 2025年第二季度总净收入123.59亿元(17.23亿美元),同比增长47.1% [1]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1.8%至17亿元,营业利润率提升至13.8% [1] - 第二季度总净收入超过星巴克中国同期营收两倍(星巴克中国区净收入7.9亿美元) [1] - 上半年总净收入212.24亿元,创历史新高 [1] 门店与销售表现 - 自营门店同店销售增长率13.4%,超过一季度8.1%的水平 [2] - 联营门店收入同比增长55%,大幅高于2024年同期的24.5% [2] - 门店总数达26206家,净新开门店2109家(日均新增23家) [4] - 海外门店89家,同比增长140%(上年同期37家) [4] 产品创新与营销 - 夏季推出"百卡冰咖季"系列,包括羽衣轻体果蔬茶、长安的荔枝系列等 [2] - 羽衣轻体果蔬茶上线两周销量突破1120万杯 [2] - 2025年上半年与多邻国、海绵宝宝等IP联名,提升品牌影响力 [8] - 与热播剧《长安的荔枝》合作推出主题产品及周边 [8] 供应链与运营效率 - 计划2025-2029年向巴西采购24万吨咖啡豆 [5] - 厦门烘焙工厂动工,未来年咖啡烘焙总产能将达15.5万吨 [6] - 数字化覆盖全链路,实现需求预测、资源调配、门店效率优化 [6] 用户增长 - 二季度新增交易客户数超2870万,月均交易客户数同比增长32%至9170万 [8] - 累计交易客户数突破3.8亿 [8] 战略与展望 - 聚焦规模增长,强化供应链、产品创新与用户洞察 [9] - 未来关注市场份额增长,巩固市场领先地位 [9]
瑞幸咖啡:竞逐全球咖啡市场的标杆
国金证券· 2025-07-28 20: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瑞幸咖啡“买入”评级,参考行业,给予瑞幸咖啡 FY2026 年 18X PE(GAAP 口径),对应目标价为 285.77 元人民币/ADS,对应 40.01 美元/ADS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瑞幸 25Q1 同店进入转正周期,直营&加盟业务均健康增长,且在行业内具备领先身位,产品&营销&供应链&数字化能力优异 [9] - 咖啡具备成瘾性,行业β红利下瑞幸仍具备发展潜力,出海探索推进,向全球咖啡市场标杆迈进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战略性开店消化高基数周期已过 - 25Q1 季度同店进入转正周期,Q1 SSSG+8.1%,2023 年瑞幸为应对竞争加速开店并自降 ASP,使 24Q1 - Q4 同店承压,25Q1 高基数消化,经营调整后同店转正 [9][15] - UE 模型调整迅速,目前直营门店经营利润率表现健康,24Q1 受高速开店等影响门店 OPM 和净利率不佳,24Q2 后重回健康 [20] - 直营&加盟业务均维持健康增长,25Q1 直营门店数达 15598 家,yoy+27.9%;加盟门店数达 8499 家,yoy+33.0%,营收相应增长 [25] 瑞幸在行业内具备领先身位,供应链&数字化&产品&营销能力领先 - 瑞幸在咖啡行业具备门店数&市占率领先优势,截至 6 月 30 日门店数超 2.5 万家,2023 年 GMV 口径市占率达 21.8%,25Q1 净增门店 1757 家,开店速度领先 [9][29][32] - 领先的门店规模带来品牌影响力&更低的外送比例,门店增多提升品牌影响力,外送订单占比从 2022 年的 28.6%降至 2024 年的 17.1% [36] - 产品&营销能力出众,2022 - 2024 年推新 140/102/119 款 sku,多款单品销量亮眼,2024 年新增交易用户超 1 亿,营销联名活跃,流量运营精细 [9][37][42] - 供应链扎实,数字化能力行业领先,供应链实现咖啡原料采购到烘焙把控,四个烘焙工厂建成后产能达 15 万吨,数字化赋能运营全链路,提升门店效率和助力产品推新 [46][47] 咖啡具备成瘾性,行业β红利下瑞幸仍具备发展潜力 - 咖啡有成瘾性,我国人均咖啡消费量有提升潜力,2024 年人均约 22 杯/年,远低于美日韩 300 +杯/年 [9][49] - 国内现磨咖啡行业有β性红利,2018 - 2023 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 37.1%,预计 2023 - 2027 年为 21.6% [54] 出海探索推进,竞逐全球咖啡市场的标杆 - 瑞幸出海已进入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国家及中国香港地区,海外菜单与国内类似,价格为当地星巴克的 6 - 8 成,目前海外门店不足总门店数的 0.5% [56][57] - 美国咖啡市场成熟竞争激烈,星巴克、Dunkin、Dutch Bros 各有特色,瑞幸以自提小店模式形成差异化,出海处于探索阶段,摸索前进 [57][59][69]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盈利预测 - 收入端:预计 FY2025/FY2026/FY2027 年直营店分别净增 3807/2800/2800 家,直营单店日销量为 471/463/473 件,ASP 为 12.43/12.50/12.70 元,自营销售收入增长 +36.1%/+18.8%/+18.5%;加盟店分别净增 2230/2700/2800 家,加盟收入同比增长 +36.4%/+26.1%/+25.3%,总营收分别同比 +36.2%/+20.4%/+20.1% [70] - 成本费用及盈利端:预计 FY2026 - FY2027 年履约费用率随门店增长下降,管理费用率稳中有降,预计 FY2025/FY2026/FY2027 年 Non - GAAP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3.42/56.05/73.12 亿元,同比 +32.1%/+29.1%/+30.5%;GAAP 归母净利润 38.08/51.05/68.12 亿元,同比 +29.9%/34.1%/33.5% [72][73] 投资建议及估值 - 选取蜜雪集团、古茗、茶百道、霸王茶姬作为可比公司,行业平均 PE 为 FY2026 年 18X,给予瑞幸咖啡 FY2026 年 18X PE(GAAP 口径),对应目标价为 285.77 元人民币/ADS,对应 40.01 美元/ADS,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74]
预计2025年我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大关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3 06:41
市场规模与消费趋势 - 2025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预计突破万亿元 2029年将达1 39万亿元[1][4] - 2023年市场规模已达6235亿元 云南咖啡豆2024年出口量同比增长358%至3 25万吨[4] - 全国人均年咖啡消费量达22 24杯 上海以9115家咖啡馆成为全球咖啡馆数量最多城市[1] 产品创新与健康趋势 - 行业加速融合"酒果花茶"元素 推出橙C美式/西瓜冷萃/杏子冰茶美式等创新单品[1][2] - 上海试行饮料营养分级制度 推动控糖理念 促使白领群体从奶茶转向咖啡消费[2] - 国家卫健委等14部门发布糖尿病防治方案 强化健康意识驱动产品革新[2] 跨界融合与场景拓展 - 茶咖融合成为主流趋势 瑞幸/库迪等品牌推出茉莉拿铁/乌龙拿铁等双品类产品[3] - 创新延伸至速溶/挂耳/即饮领域 如连咖啡茶咖mini装/茶颜悦色挂耳茶咖[3] - 产品设计覆盖办公/聚会等多场景 星巴克茉莉拿铁等满足差异化需求[3] 国际化布局与产业升级 - 本土品牌出海形成差异化路径:瑞幸主攻东南亚 库迪布局中东 NOWWA瞄准欧美[4] - 陆家嘴咖啡文化节首次登陆伦敦 15家中国品牌通过"遇见中国"专区展示特色产品[4] - 里斯咨询建议中企在东南亚市场聚焦经济型咖啡与精品门店模式 需构建文化共鸣[4] 行业定位与发展方向 - 中国咖啡从模仿转向定义 通过产业链创新和国潮文化建立全球市场话语权[5] - 中式咖啡成为文化输出新载体 有望开创全球市场新纪元[5]
一杯最低不到两块钱,济南咖啡市场“战事”升级
齐鲁晚报网· 2025-06-15 10:58
咖啡市场价格战升级 - 星巴克首次在中国市场下调价格 多款非咖啡类饮品降价3-5元 大杯抹茶星冰乐从36元降至32元 红茶拿铁从35元降至29元 冰摇红莓黑加仑茶从31元降至26元 [1][3] - 瑞幸通过优惠券实现券后6.9元/杯 小程序显示生椰拿铁等多款咖啡定价10.9元/杯 部分产品如轻轻茉莉仅售9.9元/杯 [1][3] - 库迪咖啡外卖平台补贴后低至1.68元/杯 橙C美式加上配送费仅2.68元 门店日销量翻倍至五六百杯 [4] 线上线下价格差异与消费者行为 - 外卖平台优惠力度超五成 星巴克红茶拿铁两杯装21.64元(单杯10.8元) 库迪橙C美式2.68元/杯 瑞幸熊猫陨石拿铁5.9元/杯 [5] - 自营咖啡馆加入降价行列 部分产品售价4-6元/杯 消费者形成跨平台比价习惯 低价吸引新用户尝试咖啡消费 [5] - 星巴克称价格调整基于顾客反馈 瑞幸明确9.9元活动将持续 库迪宣布9.9元价格带策略至少维持三年 [5][6] 行业成本结构与竞争格局 - 连锁品牌采用商业咖啡豆规模化供应链 生椰拿铁单杯综合成本约5元 通过销量提升实现盈亏平衡 [8] - 济南一年新增366家咖啡相关企业 总数量达2614家 瑞幸拥有247家门店 库迪136家门店 [9][11] - 世茂广场商圈聚集十余家品牌 包括星巴克 Costa等专业品牌及麦当劳 蜜雪冰城等跨界竞争者 [9] 市场影响与长期趋势 - 价格战导致部分门店出现出品品质下降 断货 出餐慢等问题 社交平台反映产品"味道很淡" [11] - 低价策略重塑消费生态 消费者预算预期降低 品牌忠诚度减弱 行业进入优胜劣汰阶段 [11] - 业内人士指出市场终将回归理性 品质与运营体验将成为长期竞争关键要素 [11]
商业秘密|补贴洪流中的咖啡业:巨头收割,小店挣扎
第一财经· 2025-06-13 21:15
外卖补贴大战对咖啡行业的影响 - 外卖平台价格战导致咖啡行业两极分化 头部连锁品牌销量激增 中小品牌面临市场挤出 [1] - 京东进入外卖赛道后 饿了么和淘宝加入 补贴大战进入白热化 咖啡成为重点补贴品类 [2] - 平台推出满11减10 满8减7等优惠券 快咖啡价格带从9 9元降至5 9元甚至更低 [2] 头部连锁咖啡品牌表现 - 库迪咖啡在京东平台销量达8000万杯(6月2日) 突破1亿杯(6月9日) 瑞幸同期销量超7000万杯 [3] - 瑞幸2024年销售现制饮品30亿杯 平均单月2 5亿杯 京东平台外卖杯量增速显著 [3] - 库迪门店日均杯量从300杯增至600杯 部分门店单日可达800-1200杯 主要来自外卖订单 [2][3] 中小咖啡馆困境 - 独立咖啡馆业绩腰斩 云南区域连锁品牌杯量从1000+杯降至400-500杯 [5] - 中小品牌无法获得平台流量支持 供应链成本高导致无法抗衡头部品牌 [8] - 15元外卖咖啡实际亏损0 682元 拿铁需售价超19元才有0 4352元毛利 [6] 行业格局变化 - 瑞幸和库迪门店数分别增至24588家和10592家(截至6月11日) [9] - 全国连锁品牌在外卖市场份额从80%升至90% 本地品牌线上交易额降12% 订单均价降13% [9] - 咖啡企业注册量同比增长14 78% 2024年新增4 66万家 2025年前5月新增2 08万家 [9] 市场趋势与建议 - 消费者需求转向性价比高的提神饮品 行业需应对快咖啡竞争而非抵制价格战 [10] - 中小品牌需差异化竞争 特色第三空间咖啡馆受外卖冲击较小 [13] - 咖啡零售产品(如挂耳咖啡)在补贴结束后可能重新凸显性价比优势 [13]
新消费派 |放下“咖位” 星巴克中国加入茶饮“价格战”
新华财经· 2025-06-09 21:26
星巴克中国降价策略 - 公司宣布自6月10日起对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三大品类数十款产品进行调价,大杯平均价格降幅为5元左右,最低降至约23元 [2] - 此次降价集中在非咖啡类产品,但业内人士认为后续可能覆盖咖啡类产品 [2] - 公司近年来在中国市场面临增长困境,2024财年营业收入29.58亿美元(约21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同店销售额连续8个季度下跌,2024财年同比下降8% [3] - 2024年10月公司首次设立首席增长官职位,2025年以来推出"真味无糖"创新体系、与五月天合作等举措 [3] 中国咖啡市场现状 - 2024年中国咖啡产业规模达3133亿元,同比增长18.1%,人均年饮用数从16.74杯提升至22.24杯 [3] - 公司是中国市场第二大咖啡品牌,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门店总数达7758家,覆盖超1000个县级市场 [4] - 2025年第二财季公司营业收入约7.4亿美元,同比增长5%,同店可比交易量同比增长4% [4] 价格战与市场竞争 - 公司已通过第三方平台促销、双杯卡等活动变相降价,单杯价格从原价近40元压至20-25元 [4] - 国内咖啡市场"9.9元价格战"持续两年,部分品牌价格已下探至9.9元以下,如库迪咖啡部分单品最低仅需1.68元 [8] - 价格战导致部分品牌出现订单过载、品质下降、服务掉线等问题,影响品牌信任度 [8][9]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将非咖啡产品视为"第二增长曲线",通过降价鼓励顾客探索"客制化"和"隐藏菜单" [4] - 首席增长官表示将打造咖啡与非咖啡双线并举的产品矩阵,满足多元需求 [5] - 行业竞争逻辑从品类竞争转向全天候陪伴消费者的"时间与情绪"竞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