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安裕宏利率债

搜索文档
上半年新发超5300亿,股基规模创近四年新高
北京商报· 2025-08-08 15:16
年中已至,公募基金在上半年的发行情况也随之曝光。公开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募基金新发规模达 5372.69亿元,虽然同比减少两成,但备受市场关注的股票型基金的新发规模则创下近四年同期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年内新发的股票型基金中,权益类指数型基金的新发规模占比高达九成,扛起了年内 股票型基金的新发"大旗"。有观点指出,若下半年股市行情形成向上突破趋势,则权益类基金有望产生 可观表现,吸金效应或会随之增强,有望超越债券型基金的新发规模。 其中,权益类指数型基金在上半年共成立新品368只,新发规模高达1838.7亿元,在新发股票型基 金中的占比高达九成,在年内公募新发占比中也超三成。而普通股票型基金在上半年的新发规模仅为 23.29亿元。换言之,指数型基金扛起了年内股票型基金的新发"大旗"。 股基新发规模创近四年新高 上半年公募基金发行榜揭晓。按基金成立日来看,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年内共成立671只新基 金(份额合并计算,下同),累计发行规模达5372.69亿元。若与去年同期相比,发行基金数量增长 9.82%,发行规模则减少20.32%。 从上半年公募新发情况来看,债券型基金新发规模占比最高,达2469.98亿 ...
牛市点燃中,基金公司新发产品明显提速
36氪· 2025-07-30 11:09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突破3600点关口,收涨0.33%报3609.71点,扭转上半年震荡格局 [1] - 公募基金新发市场情绪积极,资金面改善带动基金公司密集推出股票型、偏股混合型、ETF等产品 [1] - 投资者情绪明显改善,老客户定投恢复且新客户开户增长,认购转化率提升 [1] 新发基金动态 - 7月28日-8月3日当周新发基金31只,环比增长34.78%,创近一个月新高 [2] - 新基金平均认购周期缩短至14.97天,显示发行节奏提速 [2] - 权益类基金主导发行,股票型与偏股混合型合计占比83.87%,被动指数型占股票型基金84.21% [2] - 债券型基金仅发售4只,占比12.90%,较上周大幅下滑 [2] - 7月新发基金149只,创年内单月新高,招商基金以3只产品位居首位 [3] 基金市场份额 - 公募基金总份额达30.94万亿份,较6月30.89万亿份再度上行 [4] - 二季度累计净增基金份额超1.3万亿份,新发基金成为增长重要驱动力 [4] - 5月起新发基金月度募集金额稳步提升,多个产品合并发行规模达60亿元 [4] 产品结构与策略 - 东方红盈丰稳健配置6个月持有以65.73亿元募集金额位居全市场之首 [6] - 债券型基金与FOF基金在募集规模前十中占主导,但权益类产品热度逐步回升 [6] - 年内股票型基金发行449只,份额2163.32亿份,占比超三成 [7] - 偏股混合基金发行118只,份额568.51亿份,混合型基金整体回暖 [7] - 债券型基金发行份额占比48.08%,达2995.43亿份 [7] 指数型基金发展 - 指数型基金年内新发471只,占比超六成,份额3386.10亿份占整体54.35% [8] - 增强指数、Smart Beta等策略逐步推广,年内成立89只指数增强基金,募集份额427.30亿份 [8]
【读财报】公募基金发行透视:5月新发基金约658亿元 汇安基金、国泰基金等发行规模居前
新华财经· 2025-06-06 07:19
公募基金市场发行规模 - 2025年5月公募基金市场合并发行规模约为657.59亿元,环比下降29.56%,同比下降34.93% [1][2] - 5月合计发行基金产品95只(初始基金口径并剔除转型基金和后分级基金) [2] 产品发行结构 - 债券型基金发行规模最大,超过300亿元 [5] - 股票型基金发行规模紧随其后,达到265.87亿元 [5] - FOF基金发行规模相对较小,约为0.1亿元 [5] 发行规模居前的基金产品 - 汇安裕宏利率债合并发行规模最大,为60亿元,类型为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基金经理为王作舟 [6] - 国泰中债优选投资级信用债指数合并发行规模为59.99亿元,标的指数为中债-优选投资级信用债指数 [6] 基金公司发行情况 - 富国基金5月发行基金数量最多,旗下包括富国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增强、富国中证诚通国企数字经济ETF等5只基金于5月成立 [7] 延长募集期的基金 - 5月共有7只基金宣布延募,包括广发上证科创板100ETF、广发智选启航、博时中证A50ETF等基金 [8]
休眠一年“复活”吸金逾80亿!这类债基凭啥遭疯抢?
第一财经· 2025-06-03 23:21
债基产品"起死回生"现象 - 汇安恒利39个月定开和南华瑞泰39个月定开等债基产品在暂停运作后重启并吸引大量资金,触发比例配售机制[3] - 汇安恒利39个月定开在重启后累计申购金额超80亿元,确认比例92.81%[5] - 南华瑞泰39个月定开在重启后1天内吸引超80亿元申购[6] 债基产品暂停运作原因 - 汇安恒利39个月定开在2024年一季度遭遇机构大额赎回,份额从42亿份降至1亿份,持有人从236户降至183户[5] - 南华瑞泰39个月定开在2023年7月遭遇机构清仓赎回后规模低于5000万元而暂停运作[6] - 建信荣禧一年定开债在2024年2月因规模低于5000万元暂停运作,3月4日重启[6] 债基产品重启运作机制 - 产品合同中设有休眠条款,法规对暂停时间无明确要求[7] - 管理人可在债券市场收益率上行形成性价比优势时重启产品[7] - 重启后资金大概率来自机构投资者,产品多为机构定制[7] 债基市场热度提升 - 5月公募新发市场中债基发行规模占比超55%,环比增加18.53个百分点[7] - 汇安裕宏利率债5天完成60亿元募集,国泰中债优选投资级信用债指数和民生加银恒悦首发规模近60亿元[8] - 5月债券型ETF净流入409.54亿元,环比增加45%[3][8] 机构行为分析 - 机构赎回主要因债券资产票息收益较低导致产品收益率缺乏竞争力[7] - 机构在债券配置价值回升时再度入场[3] - 管理人通过降费(如汇安恒利管理费从0.3%降至0.15%)和精准营销吸引机构资金[5][7]
休眠一年后“复活”吸金逾80亿,这类债基为何总遭机构“控场”
第一财经· 2025-06-03 20:15
基金产品"起死回生"现象 - 汇安恒利39个月定开和南华瑞泰39个月定开等产品在暂停运作后重启并吸引大量资金,触发比例配售 [1] - 汇安恒利39个月定开在5月30日开放期内累计申购申请金额超过80亿元规模上限,确认比例为92.81% [2] - 南华瑞泰39个月定开在重启后1天内吸引超80亿元申购并启动比例确认 [3] 产品暂停与重启原因 - 暂停运作核心动因是债券资产"性价比失衡",机构投资者赎回导致持有人不足或规模缩水 [1][5] - 重启关键因素是债券市场调整后收益率上行,管理人通过降费(如汇安恒利管理费从0.3%降至0.15%)和精准营销吸引机构资金 [2][5] - 产品设计灵活性允许暂停运作后"空壳"复用,中小基金公司可保留备案资格 [5] 机构资金行为 - 汇安恒利39个月定开成立初期机构持有比例100%,但2024年一季度两家主要机构分别赎回11亿份和清仓10亿份 [2] - 重启后资金大概率来自机构投资者,体现机构对债券配置需求的回升 [5] 债券基金市场热度 - 5月新发债基规模占比环比增加18.53个百分点至55% [5] - 爆款债基频现,如汇安裕宏利率债5天完成60亿元募集并提前截止 [6] - 债券ETF资金净流入持续攀升,5月达409.54亿元,环比增长45% [1][6] 产品运作机制 - 摊余成本法债基合同中设有休眠条款,法规未明确暂停时间要求 [5] - 管理人可在开放期前申请暂停运作,待条件成熟时重启 [5] - 建信荣禧一年定开债从暂停到重启仅间隔12天,部分产品"休眠"时间较短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