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安裕宏利率债

搜索文档
公募基金总规模再创新高!固收类产品依旧吸金
券商中国· 2025-06-27 12:36
公募基金总规模 - 截至2025年5月底境内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3.74万亿元,较4月末增长0.62万亿元,环比增幅1.89%,续创历史新高 [1][3] - 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4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9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 [3] 各类型基金规模变化 - 货币基金规模增长4071.30亿元至14.40万亿元,环比增幅2.91% [2][4] - 债券基金规模增长2218.76亿元至6.78万亿元,环比增幅3.38% [2][4] - QDII基金规模增长102.54亿元至6542亿元,环比增幅1.59% [2][4] - 股票基金规模增长34.31亿元至4.58万亿元,环比增幅0.07% [2][4] - 混合基金规模下降0.38%,基金数量减少7只 [6] 权益类基金表现 - 5月A股主要指数普涨:上证指数涨2.09%,深成指涨1.42%,创业板指数涨2.32%,北证50指数涨4.72%,微盘股指数大涨10.20% [5] - 股票型基金份额环比减少1.32%,但因市场走强净值环比微增 [5] - ETF基金新发规模从1月340.14亿份缩减至5月110.68亿份 [5] - QDII基金受益于港股恒生指数涨4.45%和美股强劲反弹(道指涨3.94%,纳指涨9.56%,标普500涨6.15%) [7] 固收产品表现 - 5月新发20只债券型基金合计募集362.11亿份,占公募基金总发行份额55.07%,单只平均规模18.11亿份 [8] - 利率债、政策性金融债、中高等级信用债等低风险产品占比超八成 [8] - 债券基金成为机构客户避险首选,信用利差扩大增强债市吸引力 [9] - 纯债基金因票息"安全垫"特性有望获得持续向上回报 [9] 货币基金特点 - 货币基金在利率下行背景下优势凸显,可配置短期高流动性资产如国债、同业存单等 [10] - 收益来源包括利息收入、回购交易收益和投资组合优化收益 [10]
触达60亿、80亿上限,多只债基提前“关门”,后市如何布局?
券商中国· 2025-06-16 10:05
从券商中国记者了解情况来看,这主要与两大原因有关:一是债基募集规模已达到原本预设规模上限,如一家 公募旗下债基的募集规模触及60亿元上限,决定提前结束募集;还有一家公募旗下老债基因在开放期内申购金 额超过80亿元上限,决定提前关闭开放期。二是基金公司出于行情布局考虑,提前结束基金募集或提前进入下 一个运作期,以及时把握住阶段性行情。 公募分析表示,在政策托底、基本面承压、结构分化的市场环境下,债券市场仍具备较强的投资价值。 多只债基提前结束募集 根据京管泰富基金6月14日公告,京管泰富中债京津冀债券基金已于6月13日结束募集,截至6月13日该基金累 计有效认购申请金额已超过募集规模上限60亿元,拟对6月13日的有效认购申请采用"末日比例确认"的原则予 以部分确认。这意味着,该基金成立规模基本可以确认不低于60亿元。 近日以来,债券基金纷纷提前募集或提前关闭开放期。 同样是在6月14日,路博迈基金发布公告,路博迈兴航60天滚动持有债基提前结束募集,募集截止日由8月26日 提前至6月13日。此外,根据国泰基金6月12日公告,于6月6日开始募集的国泰利惠90天滚动持有债基,募集截 止日提前至6月12日。券商中国记者 ...
八成产品净值创新高 债基市场重启升势
上海证券报· 2025-06-16 02:08
债券市场表现 - 2025年债券市场经历跌宕起伏后企稳回升 进入6月迎来强势上涨行情带动债券基金净值显著修复 [1] - 截至6月12日全市场4431只纯债型基金中3520只复权单位净值创历史新高占比达80% [1] - 4096只纯债型基金年内净值实现正增长占比超90% 其中300余只业绩回报超3% 博时裕通纯债3个月A等三只产品回报达9.52%/9.08%/7.76% [1] 新发债券基金动态 - 6月以来债券型基金成立12只合计募集189.26亿元占新发产品总规模53.61% 平均单只募集21亿元 [2] - 惠升和盛纯债原定60亿元募集规模因认购踊跃提前结束募集 中邮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单日售罄达50亿元上限 [2] - 5月汇安裕宏利率债债券等3只基金募集规模均达60亿元上限 [2] 存量债券基金运作 - 69只债券型基金在6月3日至12日期间发布暂停申购或大额申购公告 汇安嘉汇纯债债券等产品为平稳运作限制资金流入 [3] - 债券ETF规模从去年末1739.75亿元增至3163.95亿元增幅81.86% 易方达等4家公司旗下新成立信用债ETF规模均突破100亿元 [3] 市场长期趋势 - 纯债债基指数过去10年每个自然年度均获正收益 最大回撤仅3.05% 显示中长期配置价值 [3] - 货币政策未大幅转向收紧 债市适度调整后或迎来更好介入时点 [4]
【读财报】公募基金发行透视:5月新发基金约658亿元 汇安基金、国泰基金等发行规模居前
新华财经· 2025-06-06 07:19
公募基金市场发行规模 - 2025年5月公募基金市场合并发行规模约为657.59亿元,环比下降29.56%,同比下降34.93% [1][2] - 5月合计发行基金产品95只(初始基金口径并剔除转型基金和后分级基金) [2] 产品发行结构 - 债券型基金发行规模最大,超过300亿元 [5] - 股票型基金发行规模紧随其后,达到265.87亿元 [5] - FOF基金发行规模相对较小,约为0.1亿元 [5] 发行规模居前的基金产品 - 汇安裕宏利率债合并发行规模最大,为60亿元,类型为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基金经理为王作舟 [6] - 国泰中债优选投资级信用债指数合并发行规模为59.99亿元,标的指数为中债-优选投资级信用债指数 [6] 基金公司发行情况 - 富国基金5月发行基金数量最多,旗下包括富国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增强、富国中证诚通国企数字经济ETF等5只基金于5月成立 [7] 延长募集期的基金 - 5月共有7只基金宣布延募,包括广发上证科创板100ETF、广发智选启航、博时中证A50ETF等基金 [8]
36只产品本周首发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唱重头戏
中国证券报· 2025-06-05 05:16
新基金发行概况 - 本周共有36只新基金发行 其中股票型基金13只 混合型基金11只 债券型基金10只 QDII产品1只 FOF产品1只 [1] - 今年以来新成立基金522只 合计发行份额4166 13亿份 其中股票型基金发行份额1663 41亿份 占比39 93% 债券型基金发行份额1955 11亿份 占比46 93% [2][3] - 股票型基金发行份额占比从21 14%上升至39 93% 债券型基金发行份额占比从70 19%显著下降 [4] 指数产品发展 - 本周13只股票型基金中 11只为被动指数型基金 1只为增强指数型基金 1只为普通股票型基金 [1] - 指数产品持续扩容 包括国联中证A50联接A 博时国证大盘成长ETF 工银中证港股通汽车产业主题ETF 华富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A等 [1]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 - 本周新发11只混合型基金均为偏股混合型基金 其中工银泓裕回报 招商价值严选 兴证全球合熙A等为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 [1][2]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将管理费与投资者持有期限及基金业绩表现挂钩 深度绑定投资者和基金管理人利益 [2] - 上周首批1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启动发行 部分产品大卖超10亿元 [2] 重点产品发行情况 - 发行规模最大产品为富国盈和臻选3个月持有A 发行份额60 01亿份 为偏债混合型FOF [3] - 汇安裕宏利率债A发行份额60 00亿份 为中长期纯债型基金 [3] - 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联接A发行份额48 92亿份 为今年首发规模最大权益类基金 [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综合联接A发行份额43 62亿份 位居权益类基金前列 [3]
休眠一年“复活”吸金逾80亿!这类债基凭啥遭疯抢?
第一财经· 2025-06-03 23:21
债基产品"起死回生"现象 - 汇安恒利39个月定开和南华瑞泰39个月定开等债基产品在暂停运作后重启并吸引大量资金,触发比例配售机制[3] - 汇安恒利39个月定开在重启后累计申购金额超80亿元,确认比例92.81%[5] - 南华瑞泰39个月定开在重启后1天内吸引超80亿元申购[6] 债基产品暂停运作原因 - 汇安恒利39个月定开在2024年一季度遭遇机构大额赎回,份额从42亿份降至1亿份,持有人从236户降至183户[5] - 南华瑞泰39个月定开在2023年7月遭遇机构清仓赎回后规模低于5000万元而暂停运作[6] - 建信荣禧一年定开债在2024年2月因规模低于5000万元暂停运作,3月4日重启[6] 债基产品重启运作机制 - 产品合同中设有休眠条款,法规对暂停时间无明确要求[7] - 管理人可在债券市场收益率上行形成性价比优势时重启产品[7] - 重启后资金大概率来自机构投资者,产品多为机构定制[7] 债基市场热度提升 - 5月公募新发市场中债基发行规模占比超55%,环比增加18.53个百分点[7] - 汇安裕宏利率债5天完成60亿元募集,国泰中债优选投资级信用债指数和民生加银恒悦首发规模近60亿元[8] - 5月债券型ETF净流入409.54亿元,环比增加45%[3][8] 机构行为分析 - 机构赎回主要因债券资产票息收益较低导致产品收益率缺乏竞争力[7] - 机构在债券配置价值回升时再度入场[3] - 管理人通过降费(如汇安恒利管理费从0.3%降至0.15%)和精准营销吸引机构资金[5][7]
休眠一年后“复活”吸金逾80亿,这类债基为何总遭机构“控场”
第一财经· 2025-06-03 20:15
基金产品"起死回生"现象 - 汇安恒利39个月定开和南华瑞泰39个月定开等产品在暂停运作后重启并吸引大量资金,触发比例配售 [1] - 汇安恒利39个月定开在5月30日开放期内累计申购申请金额超过80亿元规模上限,确认比例为92.81% [2] - 南华瑞泰39个月定开在重启后1天内吸引超80亿元申购并启动比例确认 [3] 产品暂停与重启原因 - 暂停运作核心动因是债券资产"性价比失衡",机构投资者赎回导致持有人不足或规模缩水 [1][5] - 重启关键因素是债券市场调整后收益率上行,管理人通过降费(如汇安恒利管理费从0.3%降至0.15%)和精准营销吸引机构资金 [2][5] - 产品设计灵活性允许暂停运作后"空壳"复用,中小基金公司可保留备案资格 [5] 机构资金行为 - 汇安恒利39个月定开成立初期机构持有比例100%,但2024年一季度两家主要机构分别赎回11亿份和清仓10亿份 [2] - 重启后资金大概率来自机构投资者,体现机构对债券配置需求的回升 [5] 债券基金市场热度 - 5月新发债基规模占比环比增加18.53个百分点至55% [5] - 爆款债基频现,如汇安裕宏利率债5天完成60亿元募集并提前截止 [6] - 债券ETF资金净流入持续攀升,5月达409.54亿元,环比增长45% [1][6] 产品运作机制 - 摊余成本法债基合同中设有休眠条款,法规未明确暂停时间要求 [5] - 管理人可在开放期前申请暂停运作,待条件成熟时重启 [5] - 建信荣禧一年定开债从暂停到重启仅间隔12天,部分产品"休眠"时间较短 [3]
ETF发行规模“四连降”,什么信号?
证券时报· 2025-06-03 16:01
债券型基金主导市场 - 5月债券型基金发行份额达362.11亿份,占总发行份额的55.07%,平均单只规模18.11亿份,利率债、政策性金融债等低风险品种占比超八成[3] - 汇安裕宏利率债A以60亿份发行规模居首,国泰中债优选信用债指数A和民生加银恒悦分别以59.99亿份和59.90亿份紧随其后[3][4] - 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因不涉股票市场、提供稳定收益,成为机构投资者资产配置的"稳定器"[4] ETF发行持续萎缩 - 2月至5月ETF发行规模连续四个月下降,从1月340.14亿份逐月缩减至5月110.68亿份,创5个月内新低[7] - 5月新发ETF聚焦数字经济、科创板等主题,工银中证诚通国企数字经济ETF以9.07亿份居首,但前十名中仅3只规模超5亿份[8][9] - 科创板相关ETF覆盖半导体、生物医药等细分方向,富国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以3.16亿份领先,但募集效率差异显著[9] 权益类产品结构性分化 - 股票型基金5月发行265.87亿份占比40.43%,建信上证科创板综合联接A以19.55亿份表现突出,但红利策略、AI主题基金普遍规模低于5亿份[11] - 混合型基金总募集29.52亿份占比4.49%,单只平均仅2.68亿份,机构偏好纯债产品而个人投资者倾向行业主题导致"两头不讨好"[11] - 另类投资基金、QDII、REITs等创新品类5月无新发,FOF基金仅募集0.10亿份,显示复杂结构产品接受度低迷[12] 政策与市场动态 - 首批9只信用债ETF获准成为质押式回购担保品,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并增强信用债ETF投资价值[5] - 市场风险偏好收缩背景下,投资者更关注底层资产透明度,REITs等受宏观政策影响较大的产品短期难获大规模配置[12]
债基继续主导新发市场 权益类产品冷热不均
证券时报· 2025-06-03 00:51
具体来看,20只新发债券型基金合计募集362.11亿份,占总发行份额的55.07%,单只平均规模达18.11 亿份。其中,利率债、政策性金融债、中高等级信用债等低风险产品占比超八成。 从产品募集情况来看,汇安裕宏利率债A以60亿份的发行份额拔得头筹,国泰中债优选投资级信用债指 数A和民生加银恒悦紧随其后,发行份额分别为59.99亿份和59.90亿份。这些债基的热销,反映出投资 者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对稳健收益的追求。 5月公募基金发行市场继续上演"冰与火之歌"。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债券型基金以55.07%的发行比 例强势主导市场,而ETF发行规模则遭遇年内四连降,单月仅募资110.68亿份。与此同时,权益类产品 中,科创板、数字经济等主题基金逆势吸金,但混合型基金发行面临"两头不讨好",折射出市场风险偏 好持续收缩的现状。 华南某公募人士认为,5月的公募发行市场是求稳与求变的角力场。当债券基金用稳健收益筑起安全 垫,ETF权益类产品需在细分赛道中寻找规模增长的破局点。 机构资金扎堆债基品种 数据显示,5月份95只基金合计发行657.59亿份,债券型基金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角,发行份额不仅在各 类基金中遥遥领先,而且 ...
今年新基金发行份额超4000亿
中国证券报· 2025-05-30 05:31
基金发行规模与结构 - 截至5月28日,今年以来新成立基金512只,合计发行份额达4060.84亿份 [1] - 股票型基金317只,发行份额1648.46亿份,占比40.59%,显著高于2023年全年的21.14% [1][3] - 债券型基金93只,发行份额1885.90亿份,占比46.44%,较2023年全年70.19%显著下降 [1][3] - 混合型基金68只,发行份额222.46亿份,QDII、REITs和FOF等其他类型基金合计发行份额304.03亿份 [1] 单只基金发行表现 - 发行规模前十的基金中9只为债券型产品,富国盈和臻选3个月持有A与汇安裕宏利率债A均以60亿份并列第一 [2] - 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联接A以48.92亿份成为首发规模最大的权益类基金,易方达上证科创板综合联接A以43.62亿份次之 [2] 权益类基金发展趋势 - 股票型基金中被动指数产品占绝对主导,245只被动指数产品和62只增强指数产品合计占比96.85%,普通股票型基金仅10只 [3] - 当前正在发行的88只基金中,24只为被动指数产品,11只为增强指数产品 [3] - 6月拟发行的38只新基金中,14只为被动指数产品,显示行业持续扩容指数工具 [3] 浮动费率产品动态 - 5月下旬以来偏股混合型基金发行升温,新型浮动费率产品占主导地位 [3] - 证监会新批26只浮动费率基金,首批16只于5月27日集中开售,多家基金公司同步自购 [4] - 剩余获批产品计划在端午节后或7月发行,成为下一阶段行业布局重点 [5] - 新型浮动费率设计将管理费与持有期限及业绩挂钩,推动公募费率改革实质性进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