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内饰
icon
搜索文档
天安新材的前世今生:2025年Q3营收22.73亿行业第五,净利润1.12亿行业第三
新浪财经· 2025-10-30 17:09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0年5月15日,于2017年9月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和办公地均位于广东省佛山市 [1] - 公司是国内高分子复合饰面材料及建筑陶瓷领域的企业,具备产品研发、设计等全产业链能力 [1] - 主营业务为高分子复合饰面材料以及建筑陶瓷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2.73亿元,在行业13家公司中排名第5,高于行业平均数19.45亿元和中位数12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1.12亿元,行业排名第3,高于行业中位数5400.02万元,低于行业平均数1.25亿元 [2] - 2025年中报实现收入14.44亿元,同比增长4.0%;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同比增长16.6% [6] 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22.86%,较去年同期的22.16%有所上升,但略低于行业平均的23.08% [3]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67.44%,较去年同期的69.61%有所下降,但高于行业平均的39.52% [3] 业务亮点与发展 - 建筑陶瓷业务市占率持续提升,2025年上半年陶瓷销量同比增长6%,毛利率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 [6] - 防火板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3%,毛利率同比提升8.8个百分点至33.2% [6] - 高分子业务中汽车内饰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36.0%,并加速布局机器人领域新材料应用 [6] - 持续推进泛家居业务发展,通过收购佛山南方建筑设计院和佛山隽业整合资源扩展产业生态圈 [6] 管理层与股东情况 -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吴启超,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其2024年薪酬为61.44万元,较2023年减少0.26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1.71万,较上期增加1.51%;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68万,较上期减少1.49% [5] - 华夏兴阳一年持有混合(009010)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5] 业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22亿元、1.58亿元、1.9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1.0%、29.3%、25.6% [6]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8倍、21倍、17倍 [6]
安利股份(300218):公司信息更新报告:Q3业绩承压,看好鞋材大客户份额提升及新产品、新需求放量
开源证券· 2025-10-30 15:15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1][4] 核心观点 - 尽管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承压,但看好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作为PU革行业龙头,有望受益于鞋材大客户份额提升以及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新需求放量,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4] 近期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6.79亿元,同比下滑6.84%,实现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下滑19.22%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5.79亿元,同比下滑14.24%,环比增长6.40%,实现归母净利润0.28亿元,同比大幅下滑51.38%,环比下滑39.94% [4] - 第三季度业绩承压主要原因为: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计提股份支付费用1,523.10万元影响利润;外部环境复杂导致产销量下降,功能鞋材和沙发家居品类订单总体下降 [4] 未来增长驱动力 - 客户和产品结构优化,主营产品销售单价同比增长5.57% [5] - 鞋材业务在耐克、阿迪达斯、New Balance等大客户处的采购份额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5] - 新能源汽车内饰、电子产品两大新兴品类未来有望加速放量 [5] - 医疗健康领域有部分产品处于开发及量产阶段,半导体材料订单已开始量产交付,具身智能相关材料处于初期开发阶段 [5] 财务预测与估值 - 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8亿元(下调0.98亿元)、2.37亿元(下调1.10亿元)、2.88亿元(下调1.19亿元) [4] - 对应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预测分别为0.82元、1.09元、1.33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20.6倍、15.5倍、12.7倍 [4] - 预计营业收入将从2025年的25.39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33.03亿元 [6] - 预计毛利率将从2025年的24.7%稳步提升至2027年的25.2% [6]
安利股份(300218)季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 汽车内饰领域增势良好
新浪财经· 2025-10-28 20:36
维持"增持"投资评级。受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下游需求不足和费用影响,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5-2027 年收入分别是22.73、25.43、29.1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1、2.19、2.67 亿元,当前股价 对应PE 分别为23.5、17.4、14.2 倍,维持"增持"评级。 受关税、需求不足和股份支付费用影响,业绩短期承压。25Q3 公司业绩同比下滑,主要系(1)受外部 环境复杂多变,美国关税政策频繁调整影响,客户谨慎观望且延迟下单影响,使公司产品产销量有所减 少。(2)功能鞋材品类受市场需求不足和体育品牌去库存影响,客户订单有所分化、有增有减,总体 收入有所下降;沙发家居品类受外部环境影响,订单下降。上述因素影响使公司产品收入和产销量有所 下滑。此外,因实施第4 期员工持股计划,第三季度计提股份支付费用1523.10 万元,对25Q3 利润造成 不利影响。尽管面临严峻多变的外部环境,公司锐意进取,汽车内饰品类量产订单和定点项目增多,收 入增长;主营产品销售单价同比增长5.57%;此外2025 年8 月越南基地剩余两条产线正式投产,报告期 内越南基地产销量稳步提升至近40 万米/月,订单 ...
安利股份:公司汽车内饰新增定点与电子产品新项目正按客户需求推进产品开发验证
证券日报网· 2025-10-17 18:44
业务进展 - 汽车内饰业务新增客户定点项目 [1] - 电子产品业务获得新项目 [1] - 相关产品开发验证工作正按客户需求推进 [1] 越南子公司运营 - 2025年以来安利越南产销量稳步提升 [1] - 安利越南生产规模与订单承接能力较此前增强 [1] - 安利越南产能利用率有所提升 [1] - 安利越南经营状况向好 [1] - 安利越南努力为公司整体经济效益增长贡献力量 [1]
安利股份:汽车内饰新增定点与电子产品新项目,正按客户需求推进产品开发验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12:50
公司业务进展 - 汽车内饰业务获得新增定点项目,正按客户需求推进产品开发验证 [1] - 电子产品业务获得新项目,正按客户需求推进产品开发验证 [1] - 安利越南生产基地产销量稳步提升,生产规模与订单承接能力增强 [1] - 安利越南生产基地产能利用率有所提升,经营状况向好 [1] 投资者关注焦点 - 投资者关心汽车内饰新增定点项目中已交付创收的具体数量 [3] - 投资者询问电子产品新项目转化为订单的时间点 [3] - 投资者关注安利越南工厂产能利用率的具体数值 [3] - 投资者询问安利越南工厂第四季度能否实现盈亏平衡 [3] - 公开信息显示安利越南生产基地产销量接近每月40万米,且亏损呈现收窄态势 [3]
天安新材(603725):公告2025年中报,主业成长逻辑持续演绎,机器人电子皮肤进展顺利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7 21:2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中报业绩符合预期,主业成长逻辑持续演绎,机器人电子皮肤等新业务进展顺利 [1][6] - 建筑陶瓷业务市占率持续提升,通过轻资产外协代工模式和精益化管控实现毛利率逆势增长 [6] - 高分子材料业务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加速布局机器人电子皮肤新应用领域 [6] - 通过收购整合构建装配式内装全产业链能力,获得从设计到施工的全部环节主导权 [6] - 资源统筹和战略能力为核心竞争力,实现供应链优化和新业态渐进式放量 [6]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14.44亿元,同比增长4.0% [5][6] - 2025H1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同比增长16.6% [5][6] - 2025H1扣非净利润0.60亿元,同比增长20.0% [6] - 2025Q2单季收入8.63亿元,同比增长0.1% [6] - 2025Q2归母净利润0.47亿元,同比增长14.5% [6]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1.58/1.99亿元,同比增长21.0%/29.3%/25.6% [5][6] - 预测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28X/21X/17X [5][6] 业务分项表现 - 建筑陶瓷业务:2025H1收入5.9亿元(同比-6%),销量同比增长6%,市占率持续提升 [6] - 陶瓷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受益于轻资产外协代工模式和精益化管控 [6] - 防火板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3%,毛利率同比提升8.8个百分点至33.2% [6] - 汽车内饰业务:2025H1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36.0% [6] - 鹰牌海外市场布局进展顺利,墨尔本及悉尼经销商展厅开业 [6] 新兴业务进展 - 加速布局机器人领域新材料应用,高分子复合饰面材料与机器人皮肤高度适配 [6] - 与墨现科技、他山科技和矩侨工业围绕机器人触觉传感和柔性电子皮肤展开深度探讨并陆续送样 [6] - 发泡聚丙烯复合柔性材料提供优异缓冲和拉伸耐久性能,解决缺乏回弹性痛点 [6] 战略布局 - 收购佛山南方建筑设计院,补强公装产业建筑设计和室内装饰设计能力 [6] - 收购佛山隽业49%股权,打通建筑施工环节,获得装配式内装全产业链主导权 [6] - 对建发集团项目享有优先权,完整获得项目各环节利润 [6] - 装配式整装生态圈基本闭环,从设计到生产再到安装服务实现全链条覆盖 [6]
安利股份:公司将持续加大开发,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溢价能力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8 19:09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将持续加大在消费电子、汽车内饰、高端体育运动等具备技术壁垒和高附加值潜力品类的开发力度,以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和溢价能力 [1] - 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大在中高端市场的份额 [1] - 在业务结构上优先保障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毛利业务获得更多资源支持 [1] - 公司将平衡优势品类与新兴品类的资源投入 [1] - 逐步降低低附加值业务在整体结构中的占比 [1] - 公司致力于打造"成长型、效益型、价值型"企业 [1] 业务发展方向 - 重点发展消费电子、汽车内饰、高端体育运动等高附加值品类 [1] - 持续提升产品技术壁垒和核心竞争力 [1] - 优化业务结构向高附加值领域倾斜 [1]
坤泰股份股价上涨1.35%,公司回应PEEK材料业务进展
金融界· 2025-08-06 01:03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5日15时,坤泰股份股价报20.32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35% [1] - 当日成交量为16411手,成交额达0.33亿元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制造,产品涵盖汽车内饰、外饰及功能件等领域 [1] - 公司所属板块包括汽车零部件、山东板块及微盘股等 [1] 业务动态 - 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暂未涉及PEEK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资金流向 - 8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26.56万元 [1] - 近五日累计净流出1262.53万元 [1]
山东坤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董事会决议 - 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25年7月31日召开 全体7名董事参与表决并通过两项议案 [1] - 审议通过设立孙公司并对外投资的议案 表决结果为7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 [1] - 审议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议案 表决结果为7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 [2] 资产减值准备 - 2025年半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总额为570.60万元 占上年度归母净利润比例为11.82% [7] - 计提范围包括信用减值准备(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和存货跌价准备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谨慎性原则处理 [7][10] - 减值准备减少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570.60万元 同步减少所有者权益同等金额 [11] 对外投资 - 通过全资子公司坤泰宏景有限公司在摩洛哥设立孙公司 投资总额不超过1亿元人民币 [16] - 新设孙公司坤泰新材料摩洛哥有限公司主营汽车地毯及内饰制造销售 由坤泰宏景100%控股 [18] - 投资目的为建立欧洲市场生产基地 形成中国、墨西哥、摩洛哥三大全球供应链协同布局 [20] 财务处理依据 - 应收款项减值测试采用组合评估方式 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率及经济状况预测 [7][8][9] - 存货跌价准备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区分产成品和原材料采用不同计量基准 [10] - 减值测试覆盖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款项融资及合同资产等多项资产 [7][8][9]
时报观察 | 中国汽车零部件军团强势崛起的蕴意
证券时报· 2025-07-10 02:40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崛起 - 中国有15家企业入选2025年度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显示出产业强势崛起[1] - 新能源赛道表现突出,宁德时代、蜂巢能源、国轩高科等动力电池企业集体入榜,验证中国对全球动力电池产能与技术的掌控力[1] - 智能座舱、密封件、汽车内饰等细分领域也有中国企业上榜,表明产业从单一优势向多领域协同发展迈进[1] 产业发展驱动因素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产销国,为本土零部件企业提供快速迭代的应用场景和政策支持[1] - 强大的规模化制造与成本控制能力夯实了汽车零部件产业在全球竞争中的相对优势[1] - 产业发展与新能源汽车蓬勃增长同频共振[1] 产业现存挑战 - 多数中国企业集中在中游制造和特定细分领域,在基础材料、底层软件、原创性技术积累方面存在差距[2] - 相对于德日美巨头,中国企业在发动机管理系统、高端变速箱、高端芯片等核心部件领域存在感较弱[2] - 全球竞争背景下,产业链协同和规模效应整合仍需加强[2] 未来发展路径 - 产业竞争不仅是营收排名角逐,更是技术话语权与产业链主导权争夺[2] - 需要培育更多"隐形冠军"来支撑产业全球领跑[2] - 突破"隐形天花板",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从零部件大国迈向零部件强国[2] 全球产业影响 -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崛起直接改变了全球竞合格局[2] - 为世界汽车产业发展和绿色转型贡献了"中国力量"与"中国方案"[2] - 这种新发展范式值得其他中国产业借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