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沙棘
icon
搜索文档
新疆托里 戈壁滩上绿意浓
金融时报· 2025-09-02 14:08
沙棘产业发展现状 - 新疆一七〇团沙棘种植面积达52万亩 成为全国最大大果沙棘人工种植连片区域之一[3] - 沙棘种植为连队职工带来每亩2000多元增收 带动当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3] - 沙棘产业形成集种植 收购 加工 销售及观光采摘于一体的融合发展模式[2] 邮储银行金融支持措施 - 邮储银行托里县支行采用"金融+企业+合作社+种植户"模式 提供全产业链金融解决方案[3] - 通过信用连和信用户评定工作 向信用户提供"线上信用户贷款"和"极速贷"等产品[2] - 实现"一次核定 随用随贷 余额控制 循环支用 动态调整"的信贷服务模式[2] 典型案例发展成效 - 种植户赵亚虎2020年获邮储银行15万元贷款 种植沙棘21233亩 后成立合作社[2] - 2024年再获邮储银行110万元资金支持 将种植面积扩大至800亩[2] - 新建沙棘冷库并搭建销售渠道 实现年销售沙棘果1600吨 年净利润达140万元[2] 生态环境改善效益 - 沙棘种植具有防风固沙 保持水土 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1] - 一七〇团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 原生态环境脆弱 现已成为改善环境的生态卫士[1][3] - 沙棘根系发达 适应干旱少雨 沙质碱性土壤和昼夜温差大的环境条件[1]
水果界抗氧天团登场 维C天花板竟是它
北京青年报· 2025-09-02 09:00
维生素C含量排名 - 刺梨维生素C含量达2585毫克/100克 是柑橘50倍 猕猴桃40倍[2] - 冬枣维生素C含量243毫克/100克 是苹果60-70倍 猕猴桃4-5倍[4] - 沙棘维生素C含量204毫克/100克 是猕猴桃4-5倍[6] - 猕猴桃维生素C含量62毫克/100克[8] - 山楂维生素C含量53毫克/100克 是橙子2-3倍[10] - 葡萄柚维生素C含量38毫克/100克 远超苹果[12] - 金橘维生素C含量35毫克/100克[13] - 橙子维生素C含量33毫克/100克[15] 功能性成分分析 - 刺梨含胡萝卜素2900微克/100克 含单宁黄酮等功能成分[2] - 沙棘含维生素E/K/B族及胡萝卜素3840微克/100克 含沙棘黄酮和不饱和脂肪酸[6] - 猕猴桃含天然抗氧化剂及叶黄素 铬元素可辅助降血糖[8] - 山楂钙钾铁含量丰富 铁生物利用率较高[10] - 葡萄柚含丰富钾元素可辅助降血压[12] - 金橘果皮含金橘苷等苷类 果肉含多种有机酸和氨基酸[13] - 橙子含类黄酮/柠檬素/β-胡萝卜素 促进高密度脂蛋白生成[15] 食用建议与注意事项 - 刺梨初食者难以接受酸涩 胃酸过多者慎食[3] - 冬枣含糖量27.8克/100克 糖友需控制摄入[5] - 沙棘不可替代药物[7] - 猕猴桃脾胃虚寒腹泻者少食[9] - 山楂胃酸过多者及孕妇忌食[11] - 葡萄柚禁止与降压降脂药同食[12] - 金橘不宜空腹食用 糖友慎食[14] - 橙子糖友/脾胃虚寒者/过敏体质者慎食[16] 维生素C生理功能 - 促进胶原蛋白合成 清除自由基 促进创伤愈合[17] - 维护心血管健康 促进铁吸收 延缓衰老 增强免疫力[17] - 成人每日推荐摄入100毫克 预防慢性病推荐200毫克[17] 水果食用方式影响 - 鲜榨果汁导致维生素C大量破坏 膳食纤维遭破坏[19] - 放置过久水果营养大打折扣 抗氧化成分易氧化分解[20] - 血糖偏高者每日水果摄入量控制在50-150克[22] - 建议两餐之间少量多次食用 每次50克为宜[22]
林草经济生机盎然
经济日报· 2025-08-28 09:56
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 - 科左后旗开展樟子松嫁接红松苗木栽植示范项目 嫁接后红松生长良好且推广潜力大 既能发挥樟子松适应性强和生长快的优势 又能产出红松种子带来更多收益[1] - 通辽市通过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形成沙棘 苹果 文冠果 元宝枫等特色经济林产业 同步发展林下经济 生态旅游和碳汇产业 实现林草产业年产值近40亿元 较"十三五"期间翻一番[1] - 兴安盟按照规模化 产业化 品牌化思路推动林草产业高效发展 截至去年底全盟林草总产值达53.95亿元 较2021年30.75亿元显著提升 且林业碳汇项目成功登陆全国碳市场[2] 生态旅游与资源开发 - 阿尔山氧心森林浴道景区以森林康养为主题 改造森林防火运材路建成7公里疗养步道 年接待量约6-7万人次 年旅游综合收入约100万元[2] - 额尔古纳市依托湿地资源打造3个国家4A级景区 去年接待游客共约150万人次 收入超6000万元 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3] - 宝格达山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 成功培育紫花高乌头 草原黑蘑等产品 正稳步扩大种植规模[3] 生态建设成果与产业规模 - 内蒙古统筹生态治理累计完成营造林1.48亿亩 种草3.67亿亩 防沙治沙1.85亿亩 规模居全国前列 实现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盖度"双提高" 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4] - 全区重点发展特色林果 林下经济和草产业 去年经济林面积超2900万亩 森林食物总产量达130万吨以上 草种年供给能力800万公斤 饲草产量稳定在7800万吨以上[4][5] - 林草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 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鲜明底色[5] 资源禀赋与生态基础 - 内蒙古作为跨"三北"生态功能区 拥有森林面积3.57亿亩 草原面积8.15亿亩 湿地面积7300万亩 同时也是全国荒漠化(8.89亿亩)和沙化土地(5.97亿亩)最集中省区之一[3]
“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线上主平台立秋特辑:以新疆好物为媒,共续粤疆协作情
南方农村报· 2025-08-08 18:34
活动概述 - "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线上主平台于8月7日至11日推出"立秋润燥・疆品传情"主题活动 通过限时秒杀和文化传播形式推广新疆农产品 [2][3][4] - 活动每日15:00上线多款限时秒杀产品 包括润燥好物 解腻佳品和优惠套餐 [3][4] - 活动采用"线上秒杀+社区直供+援疆助农"模式 旨在拓宽新疆农产品销路并支持广东援疆项目 [22][23] 产品特色与定价 - 新疆作为"中国林果之乡"和"天然养生宝库" 其农产品因昼夜温差大和光照充足具有高甜度和营养丰富特性 [7][8] - 主打产品伽师瓜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甜度达16-19° 活动期间8-10斤(2个装)售价59.9元 [12][13][17] - 其他秒杀产品包括:绿宝石葡萄干200g秒杀价15.99元 英吉沙杏108g*2袋秒杀价19.9元 脱皮虎坚果400g秒杀价25.6元 精选灰枣2*360g秒杀价31.9元 [21] 战略意义 - 该平台是第十批广东产业援疆重点打造的产销合作平台 以新疆特色农产品为载体深化粤疆经贸合作 [27][28] - 2025年将迎来广东支援喀什地区十五周年 活动旨在推动新疆优质产品融入大湾区市场 [26][29] - 通过农产品推广强化粤疆协作关系 使新疆好物成为两地情感纽带 [15][30][31]
今年黑龙江省907名省级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
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2025年黑龙江省共选派省级科技特派员907名。他们深入全省13个地市,积极投 身乡村振兴,促进地方主导优势特色产业和涉农企业发展壮大,推广农业先进技术装备,为推动农业 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创新举措,提升农业发展质效。围绕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肉牛养殖及加工、林下经济等县域发展重点 产业,黑龙江省在选派科技特派员的基础上,创新组建科技特派团,在逊克、桦南、密山、甘南等10个 县(市)开展试点,力求以科技创新引领上下游产业联动,为县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在绥化市绥棱县,东北农业大学大鹅产业省级科技特派团研究组建鹅产业联盟,推广科学饲养,同时加 强种鹅选育,提升雏鹅成活率与成鹅品质。依托优质鹅源发展高端白条鹅、分割肉满足高端需求,拓 展"订单+农业"模式,预计年提升销量10%以上,有效解决大鹅产业饲养管理标准化不足、销售渠道单 一及附加值低等问题。(王宁记者彭溢) 在鹤岗市绥滨县,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科技特派员通过"座谈交流+集中授课+现场观摩"的多元形式开 展服务,与县相关负责人深入探讨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提质增效的路径,剖析养殖、加工、销售 等 ...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丨沙海变林海——西藏隆子县跨越半个世纪的治沙奇迹
新华网· 2025-07-26 19:07
治沙成效 - 西藏隆子县从黄沙弥漫的盐碱河滩地转变为覆盖50多平方公里的沙棘林,形成长达40多公里的"绿色哈达" [1] - 1964年试种的60余亩沙棘苗已扩展至8.2万亩,成为生态屏障 [6] - 沙尘天气从每年近8个月显著减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1][4] 治沙方法 - 1964年通过试种5种树苗,最终选择根系发达、耐旱抗风沙的沙棘作为主要树种,存活率最高 [4] - 采用两米间距种植幼苗,等待2-3年新苗长成后逐步扩大种植规模 [4] - 全村从老人到小孩无偿参与治沙,形成持续接力机制 [4][6] 经济带动效应 - 黑青稞亩产从300多斤提升至650斤,年产量达1.4万吨以上 [4] - 沙棘产业带动林下经济,促进牛羊养殖业发展 [4] - 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106元,同比增长7.7% [4] 社会参与 - 74岁的桑旦从13岁开始参与治沙,被称作"沙棘奶奶",代表几代人的持续投入 [2][6] - 生态公园和休闲步道建成后吸引居民休闲活动,年轻力量加入护林队伍 [6][7] - 通过菜篮子工程、黑青稞种植基地等项目促进当地就业 [4]
好生态让山南群众富起来(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
人民日报· 2025-07-26 06:02
治沙与生态改善 - 扎囊县通过治沙工程显著改善生态环境,曾经的黄沙遍地变为绿树碧水相映的景观 [1] - 隆子县通过60年沙棘种植形成绵延40多公里、面积超50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人工种植连片沙棘林" [4] - 隆子县近3年新增沙棘林6000多亩,总面积达8.2万亩,黑青稞亩产从300斤提升至650斤 [6] 现代农业发展 - 绿之源公司利用牛羊粪改良1200余亩沙化地,建成18座智慧温室和20座采摘棚,成功种植芦笋、网纹瓜等作物 [2] - 公司带动380户农户增收,户均增收2万元,雇佣50多名当地员工并培养技术人才如卓玛 [2] - 扎囊县投资5.45亿元建设万亩矮化苹果基地,苹果因高花青素和果糖含量畅销本地、区外及海外(比例30%/40%/30%) [3] 产业经济效应 - 苹果基地用工高峰期雇佣400名村民,日工资190元,吸引大学生如索朗仁增返乡就业 [3] - 山南市矮化苹果种植面积达3万亩,年产量3000吨,带动600多名果农致富 [3] - 隆子县延伸沙棘产业链至保健品、化妆品领域,并推动"四黑"产业与旅游融合(黑青稞糌粑、黑藏猪烤肉等) [6] 生态与民生协同 - 沙棘林使隆子河谷风沙天数减少,护林员多布杰等1500人持续22年开展巡护工作 [6] - 治沙后扎囊县苹果树形成防风屏障,显著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3] - 隆子县计划通过生态旅游实现"好钱景",将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收益 [6]
青春植新绿 大漠绘丹青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25 14:29
治沙成就 - 磴口县三北治沙青年突击队在乌兰布和沙漠东侧建起308里防风固沙林带,保障河套灌区粮食安全、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3] - 磴口县林草覆盖度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0.04%提升至39.1%,建成"塞上江南" [14] - 磴口县各类生态治理和沙产业经营主体达90余家,年产值突破10亿元 [12] 治沙技术 - 探索出黏土、柴草压沙办法,使用冷藏苗避风造林技术实现一年四季造林 [5][9] - 应用无人机航拍、遥感监测、大数据分析等现代科技手段,发展"智慧治沙" [8][9] - 采用窄林带、小网格、低耗水的农田防护林技术模式,推广至新疆、甘肃等地 [9] 光伏治沙 - 发展"光伏+生态治理"模式,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光伏板间距和高度优化为植物留出生长空间 [11] - 光伏板下种植梭梭并接种肉苁蓉,预计每亩可实现产值2000多元 [12] - 形成"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治沙改土、带动乡村振兴"四位一体循环产业发展模式 [12] 树种培育 - 沙林中心引进上百个杨树品种,选育出抗天牛的沙林杨 [14] - 培育多个沙棘品种,通过缠塑料膜、铺设红土等措施提高存活率 [15] - 在乌兰布和沙漠开展500亩沙棘示范种植,栽植4个品种4万余株 [15] 历史传承 - 1950年代首任县委书记杨立生组织成立第一支治沙青年突击队,建成308华里防护林 [5] - 新时代青年突击队结合工程固沙+灌木造林+封育等方式打造新"308锁边林带" [9] - "大漠愚公"谢恭德坚持植树造林40年,让5000亩沙漠披上绿装 [6]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山南绿漫金沙地
经济日报· 2025-07-24 12:57
生态农业转型 - 隆子河谷通过种植沙棘林改良盐碱地,形成绵延40多公里、面积50 33平方公里的绿洲,有效解决当地柴火、建材及粮食生产问题 [1][2] - 沙棘林从1964年30多人义务种植起步,发展为兼具生态屏障与民生改善功能的综合项目 [1][2] 现代农业产业化 - 绿之源公司在扎囊县开发4000余亩沙荒地,通过腐熟牛羊粪改良土壤,建成18座智慧温室和20座采摘棚,主要种植高附加值芦笋 [2][3] - 芦笋基地改良1200亩沙化地,产品获中部农博会金奖,通过冷链销往上海、长沙及香港,旺季日运输量达1吨,年销售额超千万元 [3] 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 - 绿之源项目带动当地就业,员工月薪达5800-6600元(含五险一金),累计创收6300余万元 [3] - 沙棘林和芦笋种植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推动区域从"沙进人退"转向"绿进沙退"的发展模式 [4] 技术应用与市场拓展 - 采用智慧温室技术克服沙荒地种植难题,利用西藏本地有机肥持续改良土壤结构 [3] - 芦笋产品通过贡嘎机场冷链物流体系辐射全国高端市场,形成稳定供应链 [3]
内蒙古21亿株苗木保障“三北”工程种苗供应
内蒙古"三北"工程种苗供应保障 - 全区育苗基地面积达40万亩,苗木产量突破21亿株,数量充足、质量优良,能满足自治区及周边省区需求 [1] - 2025年防沙治沙目标为2000万亩以上,依托国有林场资源建设40处保障性苗圃,重点培育柠条、梭梭等乡土沙生灌木 [1] - 推行"订单生产、定向培育"模式,发挥保障性苗圃补缺、托底、稳价作用 [1] 种苗品种选育与布局 - 已审认定林木良种203个,基本实现主要造林树种良种全覆盖 [1] - 东部重点繁育油松、樟子松等珍贵树种,中西部重点繁育柠条、沙棘等生态经济树种 [2] - 形成社会育苗为主体、保障性苗圃为补充的育苗格局 [2] 质量监管与市场稳定 - 启动"绿剑2025"行动,完成291个苗批和61个种批抽检,合格率超98% [2] - 建立种苗价格监测预警机制,采用"周调度+周研判+周预警"方式保障市场稳定 [2] - 通过三级联动实现"三北"工程用种用苗质量监管全覆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