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外投资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公募基金规模暗战正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5 07:08
继8月底突破36万亿元大关后,公募基金总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5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50家,取得公募 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这些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6.74万亿元,较今年二季度末增长了近7%。 大型基金公司"强者恒强"。据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统计,截至9月底,易方达、华夏的管理规模分别突破2.5万亿元、2.2万亿元,稳居行业第 一、第二名;广发、南方、富国、天弘、嘉实、博时、汇添富、鹏华的管理规模也都达到1万亿元以上,依次排在行业第三至第十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三季度,能够捕捉市场行情趋势的工具类产品成为各类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多只行业主题ETF、跨境ETF获得上百亿 份的净申购。但与此同时,随着权益基金业绩回暖,投资者获利了结情绪凸显。 前十大管理人规模增速分化 具体而言,据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统计(不含公募化集合产品,下同),截至今年9月末,股票基金的总规模为5.94万亿元,较6月末的4.74 万亿元增长了25.3%;混合基金的总规模为3.91万亿元,较6月末的3.32万亿元增长了17.89 ...
易方达规模首破2.5万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4 15:56
作者丨易妍君 李域 编辑丨姜诗蔷 继8月底突破36万亿元大关后,公募基金总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5 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50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这些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 合计36.74万亿元,较今年二季度末增长了近7%。 大型基金公司"强者恒强"。据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统计,截至9月底,易方达、华夏的管理规模分别 突破2.5万亿元、2.2万亿元,稳居行业第一、第二名;广发、南方、富国、天弘、嘉实、博时、汇添 富、鹏华的管理规模也都达到1万亿元以上,依次排在行业第七至第十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三季度,能够捕捉市场行情趋势的工具类产品成为各类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多 只行业主题ETF、跨境ETF获得上百亿份的净申购。但与此同时,随着权益基金业绩回暖,投资者获利 了结情绪凸显。 前十大管理人规模增速分化 公募基金行业的规模变化与股票市场的表现密切相关。今年4月以来,伴随A股市场震荡上行,公募基 金市场也在不断扩容。 截至今年9月末,公募基金总规模已达到36.7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4.56 ...
公募基金规模暗战正酣:万亿俱乐部扩容,易方达首破2.5万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4 14:33
继8月底突破36万亿元大关后,公募基金总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截至2025年9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36.74万亿元,较二季度增长7%。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5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50 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这些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6.74万亿元,较今年二季度末增长了近7%。 大型基金公司"强者恒强"。据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统计,截至9月底,易方达、华夏的管理规模分别突破2.5万亿元、2.2万亿 元,稳居行业第一、第二名;广发、南方、富国、天弘、嘉实、博时、汇添富、鹏华的管理规模也都达到1万亿元以上,依次排 在行业第七至第十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三季度,能够捕捉市场行情趋势的工具类产品成为各类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多只行业主题ETF、跨境 ETF获得上百亿份的净申购。但与此同时,随着权益基金业绩回暖,投资者获利了结情绪凸显。 前十大管理人规模增速分化 公募基金行业的规模变化与股票市场的表现密切相关。今年4月以来,伴随A股市场震荡上行,公募基金市场也在不断扩容。 截至今年9月末,公募基金总规模已达到36.7 ...
重磅榜单来了,排名大洗牌
中国基金报· 2025-10-29 13:54
【导读】2025年三季度公募非货规模出炉,权益类基金规模大幅增长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三季度A股强势上涨,公募基金规模迎来全方位扩容。 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除债券基金外,其余各类基金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受益于权益市场 回暖,主动权益类基金与股票型指数基金表现尤为亮眼,规模分别增长近7000亿元和1.1万 亿元。截至三季度末,全市场公募指数产品规模已逼近8万亿元,易方达、华夏两家基金公司 的指数基金规模更是突破万亿元大关。 权益资产再度成为市场的焦点,这既为擅长主动权益投资的机构,也为股票ETF领域占据头部 地位的公募基金提供了规模增长的重要机遇,同时基金公司管理规模也出现相应调整。其 中,权益投资规模占比高、核心竞争力突出的基金公司,在三季度实现了更为显著的规模增 长。 权益基金规模全面增长 股票型指数基金增长超万亿元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全市场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达36.45万亿元,相比二季度末 增长2.41万亿元,增幅为7.07%。 此外,三季度美股表现依然强劲,港股科技股表现亮眼,海外投资基金规模增加2254亿元, 增幅33.18%,位列各类基金首位。 伴随着金价的一路上扬,商品基金的规模在 ...
权益类基金业绩强势反弹 三季度股债跷跷板效应显著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07:33
行业整体规模 - 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达到36.45万亿元,较二季度末的34.05万亿元增长约2.41万亿元 [1] - 行业总规模连续两个季度实现大幅增长 [1] 产品类别表现 - 指数基金及指数增强基金第三季度规模增长1.1万亿元 [1] - 混合型基金规模增长近6000亿元 [1] - 海外投资基金规模增长2253亿元 [1] - 债券基金规模缩水1428亿元 [1] 市场与产品动态 - 三季度A股市场显著回暖,权益类基金业绩迎来强势反弹,成为全年表现最突出的产品 [1] - 科技主题基金业绩与规模同步增长,呈现"业绩与规模齐飞"的局面 [1] - 债券市场震荡调整,债基收益表现相对乏力,引发部分投资者赎回 [1] 行业竞争格局 - 基金公司行业竞争已趋白热化 [1] - 科技投资与被动趋势的浪潮正揭示各家基金公司此消彼长的行业新局 [1]
三季度股债跷跷板效应显著 公募规模排位赛格局悄然生变
证券时报· 2025-10-29 06:36
行业整体规模与表现 - 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三季度末达36.45万亿元,较二季度末34.05万亿元增长2.41万亿元,连续两个季度大幅增长 [1] - 非货管理规模三季度末超过22.05万亿元,连续两个季度实现超万亿元规模增长 [2] - 指数及指数增强基金三季度规模增长1.1万亿元,混合型基金增长近6000亿元,海外投资基金增长2253亿元,债券基金规模则缩水1428亿元 [1] 基金公司规模排名与变动 - 易方达基金和华夏基金是非货管理规模唯二超万亿元的公司,均超过1.5万亿元 [2] - 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金非货管理规模处于8000亿元至1万亿元的第二梯队 [2] - 易方达基金三季度非货管理规模单季度增长超2500亿元,位列全市场第一 华夏基金和富国基金规模增长超1500亿元,南方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增长超1000亿元 [2] - 南方基金、华泰柏瑞基金非货管理规模排名上升一位,景顺长城基金排名上升两位 [2] - 超70家公募三季度非货管理规模出现下滑,其中7家公司单季度缩水均超百亿元 [5] 产品类别表现与资金流向 - 权益市场表现显著优于债市,资金从纯债基金流向含权资产,股票ETF与"固收+"产品成为主要资金流入类别 [4] - 主动权益基金(含QDII)三季度末规模约4.3万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超7000亿元,为近几个季度以来最大增长 [7]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三季度规模增长508.77亿元,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和嘉实沪深300ETF规模均增长超300亿元 [4] - 永赢稳健增强、景顺长城景颐丰利、中欧丰利三只"固收+"产品三季度规模分别增加273.31亿元、222.25亿元和186.47亿元 [5] - 规模缩水超百亿元的5只非货基金产品均为债券基金 [6] 驱动规模增长的关键因素 - 部分基金公司抓住被动投资机遇,ETF管理规模持续攀升对其规模排名提升起到关键作用 [3] - 南方基金旗下南方中证500ETF三季度规模增长266.6亿元,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规模增加153.75亿元 [3] - 景顺长城基金在"固收+"领域加大布局,旗下景顺长城景颐丰利产品三季度规模增长超200亿元 [3] - 科技主题主动权益基金业绩突出,中航机遇领航、中欧数字经济、永赢科技智选三只产品三季度规模增长均超百亿元,年内涨幅分别高达143.06%、147%和223.81% [7] - 永赢基金主动权益基金(含QDII)今年以来规模增长765.13亿元,增量位列全市场第一 [7] 规模缩水的主要原因 - 债市三季度持续震荡,导致一些固收大厂旗下债券基金遭遇较多赎回,拖累其非货管理规模排名 [3] - 业绩表现不佳以及基金经理出走是大多数主动权益基金规模缩水的重要原因,三季度共有16只主动权益基金规模缩水超10亿元 [8] - 多数中小公募因旗下债券基金遭遇较多赎回,同时权益基金规模未能大幅增长且缺失ETF产品布局,导致规模明显缩水 [5]
二季度公募基金整体利润超3850亿元;公募最新非货币基金规模排名出炉丨天赐良基早参
搜狐财经· 2025-07-22 16:10
公募基金重仓股 - 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为腾讯控股、宁德时代、贵州茅台、美的集团、紫金矿业、小米集团-W、立讯精密、阿里巴巴-W、新易盛、中芯国际(HK)[1] - 公募基金持有腾讯控股总市值592亿元,重仓基金数量1039只[1] - 公募基金持有宁德时代总市值521亿元,重仓基金数量1150只[1] 公募基金管理规模 - 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突破3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单季度增长2.24万亿元[2] - 股票基金规模47439.87亿元,混合基金33166.26亿元,债券基金107668.09亿元,货币市场基金139349.34亿元,海外投资基金6791.6亿元,商品基金2683.10亿元,FOF基金1650.62亿元,其他基金1711.2亿元[2] 公募基金盈利情况 - 二季度公募基金整体利润3850.98亿元,实现逐季递增[3] - 股票型基金利润1204.79亿元,债券型基金利润1029.64亿元,混合型基金贡献超16%利润[3] 非货币基金规模排名 - 易方达基金非货币基金规模1.52万亿元,位居市场第一[4] - 华夏基金非货币基金规模1.33万亿元,排名第二[4] - 广发基金非货币基金规模8946亿元,排名第三[4] - 富国基金、嘉实基金、南方基金、博时基金、华泰柏瑞基金非货币基金规模均超6000亿元,分列第四至第八[4] - 汇添富基金、招商基金非货币基金规模均超5000亿元,跻身前十[4] QDII基金调仓动向 - 部分医药主题QDII基金增配港股并减仓美股[5] - 部分QDII基金同步增配港股、A股和美股,更重视均衡配置[5] - 摩根中国生物医药混合(QDII)持有A股市值占基金净值比47.53%,较一季度末54.96%下降[5] - 摩根中国生物医药混合(QDII)持有港股市值占基金净值比45.56%,较一季度末29.40%大幅提升[5] 基金经理持仓动向 - 中欧基金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加码创新药,百利天恒、信立泰、百济神州-U、新诺威新进前十大重仓股[6] - 迈瑞医疗、爱尔眼科、东阿阿胶和华润三九退出中欧医疗健康前十大重仓股[6] - 兴证全球基金谢治宇重仓创新药,信达生物、诺诚健华、蓝思科技进入兴全合宜前十大重仓股[7] - 高伟电子、比亚迪股份退出兴全合宜前十大重仓股[7] 市场行情及ETF表现 - 沪指涨0.62%,深成指涨0.84%,创业板指涨0.61%[8] - 沪深两市成交额1.89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931亿元[8] - 工程机械、煤炭、水泥建材等板块涨幅居前[8] - 钢铁、煤炭、水泥等"反内卷"方向集体走强,煤炭ETF领涨8.25%[8] - 标普油气ETF领跌2.18%[9]
公募最新规模排名出炉!谁掉队?谁突围?
券商中国· 2025-04-22 23:27
公募基金行业整体规模 - 截至一季度末,境内162家公募基金管理机构管理总规模达31.81万亿元,相比去年年底的32.41万亿元缩水约6000亿元 [2] - 规模缩水主要原因是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大幅缩水,债券基金缩水4388亿元,货币基金缩水2777亿元 [5] - 权益类基金规模增长,主动股票型基金规模增长180亿元,海外投资基金增长255亿元,商品基金增长516亿元,FOF增长180亿元 [5] 非货管理规模排名 - 非货规模前十名公司为易方达基金(1.42万亿元)、华夏基金(1.2万亿元)、广发基金(8354亿元)、富国基金(7100亿元+)、嘉实基金、南方基金、博时基金、华泰柏瑞基金、招商基金和汇添富基金 [2][7][8] - 富国基金非货规模一季度增长近300亿元,排名进入前四 [2][8] - 中欧基金一季度非货管理规模增加最多,达380亿元 [9] 公司规模变动情况 - 7家公募非货管理规模增长超80亿元,包括富国基金、中欧基金、景顺长城基金、汇添富基金、宏利基金、大成基金和苏新基金 [8][9] - 17家公募机构非货管理规模缩水超百亿元,包括3家中型公司 [10] - 宏利基金、华泰保兴基金、金鹰基金和苏新基金一季度非货管理规模增长均超50亿元 [9] 主动权益基金表现 - 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触底反弹,一季度主动股票型基金规模增长180亿元 [5][12] - 永赢基金、富国基金、鹏华基金、大成基金和中欧基金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规模增长均超70亿元 [3][14] - 永赢基金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规模增长164.33亿元,增幅最大 [13] - 2家曾以主动权益投资见长的基金公司一季度规模缩水超50亿元 [15] 产品层面表现 -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富国盈和臻选3个月持有期混合FOF、富国稳健增长混合、富国优化增强债券一季度规模大幅增加 [8] -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基金一季度规模分别增长98.62亿元和97.56亿元 [12] - 12只主动权益基金一季度规模增加超20亿元,包括大成高鑫股票、富国稳健增长混合等 [12]
大赚1.28万亿!公募格局生变,这些公司“借道超车”
券商中国· 2025-04-02 23:13
公募基金2024年整体盈利情况 - 2024年公募基金整体实现盈利1.28万亿元,股票基金利润达4445.11亿元,较2023年同期-3244.75亿元和2024年年中-1614.82亿元大幅扭亏 [2][3] - 债券基金利润4101.87亿元,同比增长72.29%,近三年盈利稳步增长(2022年838.22亿元→2024年4101.87亿元) [3] - 货币基金利润超2200亿元(与2023年持平),FOF基金盈利50.86亿元(扭转此前两年亏损),海外投资基金盈利802.72亿元 [3] 基金公司盈利排名变化 - 易方达(1452.09亿元)和华夏(1415.50亿元)为仅有的两家盈利超千亿的公募,华泰柏瑞以729.17亿元盈利排名第三,超越南方、博时等传统头部机构 [4] - 盈利前十基金公司合计7039.10亿元,显著高于2023年同期的608.61亿元,建信、兴业等部分公司退出前十 [4] - 主动权益基金利润占比不足7%(868.09亿元/1.28万亿元),南方基金(90.42亿元)、兴证全球(80.04亿元)等中小公募在该细分领域表现突出 [9] 管理费及费用结构变动 - 前十基金管理人总管理费同比下降6.54%,易方达管理费82.18亿元(较2023年减少10亿元),广发(58.57亿元)、富国(48.60亿元)连续三年下降 [6][7] - 天弘基金管理费逆势增长(2023年36.96亿元→2024年38.59亿元),销售服务费前十总计123.12亿元(天弘23.16亿元居首) [7] - 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费下滑32.33%至410.62亿元,偏股混合基金占比60.91%(250.11亿元) [10] 产品结构及细分表现 - 股票基金盈利主要来自被动指数产品,主动权益类贡献占比不足7% [2][9] - FOF基金管理费前十合计4.28亿元(较2023年降28.4%),兴证全球1.06亿元连续三期第一 [10] - 客户维护费占比超30%的以中小公募为主(如诺安、前海开源),反映渠道议价能力差异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