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基久期
搜索文档
债基2025Q3季报分析:显著的缩规模、降久期
国盛证券· 2025-11-06 21: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 年三季度公募债基资产净值合计 9 万亿元,较上季度减少 2527 亿元,纯债基规模缩减,二级债基规模增长 [1][8] - 债券仓位减少,股票仓位小幅增加,四类债基二季度增持债券 8007 亿元,三季度大幅减持债券 8270 亿元 [2][17] - 三季度债市走弱,债基降杠杆、缩短久期,各类债基算术平均杠杆率和久期均较二季度减少 [3][24] - 各类债基均减持信用债和利率债,中长期纯债基利率债占比降低,短期纯债基大幅减持信用债 [3][32] - 三季度债基减持利率债、金融债和存单,增持普信债,重仓券中高等级占比有降有升 [4][52] 各目录要点总结 一、债基规模整体回落,纯债基规模下降 - 2025 年三季度四类债基资产净值合计 9 万亿元,较上季度减少 2527 亿元 [1][8] - 纯债基金规模大幅缩减,中长期纯债基较二季度减少 5463 亿元至 5.91 万亿元,短期纯债基较二季度减少 1985 亿元至 9453 亿元 [1][8] - 一二级债基总体规模大幅增加,一级债基较二季度减少 31 亿元,二级债基受益于权益市场表现,较二季度增加 4953 亿元 [1][8] 二、资产结构:债券仓位下降 - 债券仓位有所减少,股票仓位小幅增加,四类债基二季度增持债券 8007 亿元,三季度大幅减持债券 8270 亿元 [2][17] - 截至三季度,中长期纯债基、短期纯债基、一级债基、二级债基持有债券市值较二季度前三者减持,二级债基增持 [2][17] - 三季度四类债券基金持有债券市值占资产总值比重均减少,一级债基、二级债基持有股票市值占资产总值比重增加 [17] 三、债基降杠杆,久期缩短 - 2025 年三季度资本市场表现较好,资金流向权益市场,债基降杠杆,中长期纯债基、短期纯债基、一级债基、二级债基算术平均杠杆率较二季度减少 [24] - 三季度债市收益率震荡上行,各类债基降低久期暴露,中长期利率债基、中长期信用债基、短期利率债基、短期信用债基久期较二季度减少 [24] 四、券种组合:信用债、利率债均减持 - 四类债基大幅减持信用债 3592 亿元,减持利率债 4151 亿元 [3][32] - 中长期纯债基持有信用债、利率债市值较二季度减持,信用债占比上升,利率债占比下降 [3][32] - 短期纯债基持有信用债、利率债市值较上季度末减持 [3][32] - 一二级债基均减持信用债和利率债 [32] - 三季度政金债市值占利率债市值的比重均有所上升 [47] 五、重仓券分析:高等级占比下降 - 2025 年三季度纯债基和混合一二级债基减持利率债、金融债和同业存单,增持产业债和城投债,利率债占比最高 [4][51] - 三季度一级债和二级债基重仓信用债高等级占比有升有降,中长期纯债基和短期纯债基 AAA 级占比减少,AA+级占比增加 [4][52] - 2025 年三季度四类公募债基持有城投债多的前四大省份或地区为浙江省、江苏省、湖北省和湖南省,江苏城投债增持较多,部分地区城投债获得减持 [58]
流动性和机构行为周度观察:同业存单利率下降,利率债基久期提升-20251104
长江证券· 2025-11-04 20: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10月27日 - 11月9日,央行短期逆回购净投放资金,10月MLF净投放2000亿元,税期及跨月使资金面短期波动;政府债净缴款规模减少,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整体下行,银行间债券市场杠杆率均值小幅下降;11月3 - 9日,政府债预计净缴款 - 382亿元,同业存单到期规模约3769亿元;10月31日,中长期、短期利率风格纯债基久期中位数周度环比分别上升0.66年、0.20年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资金面 - 10月买断式逆回购、MLF合计净投放6000亿元,央行宣布国债买卖将重启;10月27 - 31日,央行7天逆回购净投放12008亿元,截止10月31日,短期逆回购余额20680亿元,MLF余额605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余额58000亿元;11月买断式逆回购到期10000亿元,MLF到期9000亿元 [4] - 税期及跨月使资金面短暂小幅波动,月末两日明显边际转松;10月27 - 31日,DR001、R001平均值较10月20 - 24日分别上升7.4、7.7个基点,DR007、R007平均值较10月20 - 24日分别上升9.9、10.9个基点;10月29 - 31日资金利率边际转松,月末两日DR001加权利率重回1.31%附近 [5] - 政府债净缴款规模减少;10月27日 - 11月2日,政府债净缴款规模约1337.2亿元,较10月20 - 26日少增805亿元左右;11月3 - 9日,政府债净缴款规模预计为 - 382亿元 [6] 同业存单 - 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整体下行;截至10月31日,1M、3M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分别较10月24日下降9.0、3.5个基点,1Y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较10月24日下降4.8个基点 [7] - 同业存单净融资额延续为正值;10月27日 - 11月2日,同业存单净融资额约为1706亿元;11月3 - 9日同业存单到期偿还量预计为3769亿元;11月同业存单到期规模约为2.8万亿元,到期续发压力较10月明显提升 [7] 机构行为 - 银行间债券市场杠杆率均值小幅下降;10月27 - 31日,测算银行间债券市场杠杆率均值为107.36%,低于10月20 - 24日的107.56% [8] - 中长期纯、短期利率纯债基久期均边际提升;10月31日,中长期利率风格纯债基久期中位数为5.31年,周度环比上升0.66年,处于2022年初以来96.5%分位数;短期利率风格纯债基久期中位数为2.60年,周度环比上升0.20年,处于2022年初以来98.7%分位数 [8]
从2025Q3季报看利率债基变化:债基2025年Q3季报分析
华源证券· 2025-10-31 10: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债市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从2025Q3季报看利率债基规模缩减、配置比例下降、收益率降低 9月债市走势偏离基本面当前配置价值突出 预判年内部分债券收益率走向特定数值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利率债基整体情况 - 截至25Q3利率债基资产总值3.1万亿元 较25Q2下降0.44万亿元 主动型和被动型分别为2.2万亿和0.9万亿元 较25Q2分别降0.23万亿和0.22万亿元 [2] - 25Q3利率债基主要配置债券 规模约3.0万亿元 占比96.39% 其次是现金 规模约0.03万亿元 占比0.92% 规模占比较上季分别降0.90pct和升0.02pct [2] - 利率债基当季平均年化收益率从25Q2的3.96%降5.80pct至25Q3的 - 1.84% 同期信用债基从4.13%降4.93pct至 - 0.8% 25Q3信用债基防守能力更强 [2] 主动型利率债基情况 - 25Q3主动型利率债基政金债、国债、商金债和地方政府债规模占比分别为89.9%、8.8%、0.5%和0.5% 相较Q2增配国债、减配政金债 占比分别升0.7pct和降0.4pct [2] - 利率债基整体减配长久期债券 主动型大幅增配1年及以下国债 持续增配30年国债 25Q3主动型利率债基重仓国债平均久期回落至8.61年 [2] - 从25Q2至25Q3 基于重仓券测算的利率债基久期从3.95年降至3.38年 主动型利率债基重仓券平均久期从4.37年降至3.59年 重仓利率债平均久期降0.61年 国债降0.73年至8.61年 [2] - 主动型利率债基减配发行期限10年以上债券 规模占比从25Q2的45.4%降至41.2% 但增配30年国债 占比从27.1%升至28.4% [2] 投资建议 - 全面看多债市 债市进攻首选10Y国开、30Y国债及5Y资本债 预判年内10Y国债收益率重回1.65%左右 30Y国债看1.9% 5Y大行二级资本债走向1.9% [2]
海外机构行为:美国债基久期与仓位跟踪
平安证券· 2025-10-24 14: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选择规模居前中等久期投资级债券基金为样本,有助于把握债基久期观点和配置偏好 [3] - 现券层面,截至25年二季度,美国债基持仓中,国债、信用债、MBS占比分别为28.5%、26.4%和36.9%;21年底 - 23年债基增持MBS、压缩信用债持仓等;23年以来减持信用债工业板块;债基超配MBS和金融,低配国债和工业板块;增持MBS使债基现券久期整体缩短 [3][12] - 衍生品层面,22年以来资产管理机构大幅增加国债期货多头头寸,或为配合现券缩短久期操作、补充久期缺口和加杠杆 [3] - 从基金久期变化看,24年上半年前,基金在利率上行时拉久期、下行时缩短久期;24年下半年以来,基金对久期配置偏谨慎,在利率上行时缩短久期、下行时拉长久期,低配久期与通胀担忧或推升期限溢价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0 美国债券基金分类 - 投资级债券基金净资产24852亿美元,占比46.6%;高收益债券基金净资产3656亿美元,占比6.9%;政府债基金净资产3812亿美元,占比7.2%;多元资产基金净资产7222亿美元,占比13.6%;国际债券基金净资产5713亿美元,占比10.7%;市政债券基金净资产8019亿美元,占比15.1% [4] PART1 现券:解析债基的品种偏好 - 21年底 - 23年,债基增持MBS,压缩信用债持仓,略有减持国债、市政债、现金、基金;截至25年二季度,国债、信用债、MBS占比分别为28.5%、26.4%和36.9% [12] - MBS相较国债收益更高,相较信用债波动更小、对周期敏感性低、相对估值较好;23年以来,MBS相较信用债估值较好 [13][16] - MBS久期一般在4 - 5年,低于国债和信用债;增持MBS和ABS等使债基现券久期整体缩短 [17] - 信用债持仓中,债基减持工业板块,维持金融和公用事业板块配置;22年加息周期改善银行净息差,债基增持金融板块;22 - 23年,债基减持工业板块 [22] - 相较基准,债基超配MBS和金融,低配国债和工业板块 [23] PART2 衍生品:基金期货多头缘为何? - 22年以来,资产管理公司大量增持国债期货,持有净多头头寸,以2Y和5Y合约为主 [26][27] -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将金融期货交易者分为交易商/中介机构、杠杆基金、资产管理机构、其他四类;资产管理机构包括养老基金、捐赠基金等;其他机构多利用期货对冲业务风险 [29][32] - 截至23年Q4,共同基金持有约5000亿美元国债期货,其他资产管理机构持有约6500亿美元国债期货;22年以来,共同基金集中增持2Y和5Y国债期货 [35] - 利率上行期间,资产管理机构持有国债期货多头,或为以低成本跟踪指数久期,降低长久期国债老券持仓,配置MBS/ABS等品种,补充国债仓位、补齐久期缺口 [38] - 基金主要通过国债期货加杠杆,对回购参与不高,可能因回购利息支出披露影响报表印象、期货流动性高且交易透明 [43] - 22年以来,基金国债期货多头需求和美联储QT使国债现券买盘减少,净基差为负提供套利空间,吸引对冲基金参与基差交易,共同基金需求缺口由对冲基金弥补 [50] PART3 模型:基金实证久期测算 - 使用基金日度收益率与10Y美债收益率变化、MBS利差变化等五个自变量进行滚动回归,对10Y美债利率变动的回归系数视为基金实证久期,综合了仓位、久期和杠杆影响,衡量基金利率风险敞口 [53] - 24年下半年以来基金低配久期,10Y美债利率较政策利率利差抬升;24年上半年前,基金在利率上行时拉久期、下行时缩短久期;24年下半年以来,基金在利率上行时缩短久期、下行时拉长久期 [57][59] - 基金久期与期限利差相关度强,低配久期可能抬升期限溢价;24年下半年以来,机构行为叠加通胀预期使期限利差明显上行 [61] - 不同时期基金配置偏好不同,如22年 - 23年2月高配信用、高配久期、整体做平曲线;23年3 - 7月做陡曲线、低配信用、增配MBS等 [66][67] - 拉长历史视角,基金久期整体与利率正相关,但财政扩张等因素可能使投资者对久期配置偏谨慎;基准利率较低、信用利差高位时,基金增加信用敞口增厚收益;MBS相对信用债估值更好时,基金增配MBS [69][73][76]
本轮调整,为何债基久期降幅不明显?
长江证券· 2025-09-19 13: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今年Q3以来债市明显调整,但公募债基久期降幅不明显,预计继续保持中等偏高久期水平,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7%-1.8%区间震荡,四季度债市环境整体优于三季度 [2][8][3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三季度债市调整,而债基久期未明显下降 - 今年三季度债市明显调整,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从6月底1.65%上行至9月中旬1.8%左右,3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从6月底1.85%左右调整至9月中旬2.1%左右,但与Q1相比,本轮公募债基久期降幅不明显,截至9月17日,公募债基久期中位数维持在2.5年左右,中长期利率债久期中位数维持在3.1年左右 [5][14] 债基久期难降的四点理由 - 本轮债市调整相对Q1温和,调整幅度不到20bps,时长近一个季度,且多次反向修复,未达部分基金短期止损线,Q1时10年期国债收益率1个多月上行约30bps,30年期国债收益率同期也上行约30bps [8][17] - 今年债市震荡,专注久期策略的债基收益弱于去年,截至9月14日,全市场债券型基金收益率中位数为1.21%,年化低于去年3.78%,66%债基产品累计回报在3%以下,去年61%在5%以上,纯债类产品表现更差,四季度是债市传统抢跑和修复窗口,为完成全年业绩考核,或不会明显降久期 [8][26] - 债市处于低利率环境,市场策略容量和选择单一,传统信用票息下沉等策略受限,公募基金拉长久期获取票息是必然选择,理财、银行自营等机构委外也是对长久期品种有配置需求,截至8月,信用债规模加权平均发行期限达约3.61年,为2020年以来最高,长期信用债净融资占比升至33%左右,创历史新高 [8][33] - 机构在债市出现明显“负反馈”时才会大量赎回长债,一般幅度市场调整不足以引发大规模赎回和资产重配置,2022年11月1日 - 12月14日、2024年8月5日 - 8月27日为典型“负反馈”阶段,利率债先急跌,随后信用债补跌,本轮债市缓慢回调,未引发市场恐慌 [8][34]
机构称股市走牛对债市的影响预计将减弱,公司债ETF回撤稳定可控备受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8-21 10:01
股债市场联动关系 - 机构认为债市阶段性受股市影响显著,资金驱动的股票牛市不会伴随债熊,而经济复苏驱动的股票牛市才会带来债熊 [1] - 2014年四季度出现股债双牛,当时债基规模较小,债券投资主要依赖银行自营及理财资金 [1] 债券市场持仓变化 - 年初以来债基超长利率债净买入额降至844亿元,较高点回落约900亿元 [1] - 7月1日以来券商自营净卖出超长利率债近1200亿元 [1] - 利率债基及券商自营久期已明显下降,后续可能存在拉长久期需求 [1] 股票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创10年新高,全A股创历史新高,但成交量有所回落 [1] - 港股近期未上涨,资金驱动的A股牛市持续性存疑 [1] 债券市场展望 - 随着券商自营及债基久期快速下降,股市对债市的影响预计明显减弱,市场将回归基本面 [1] - 持续看好下半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6%-1.8%区间,当前全力看多债券市场 [1] - 看好理由包括央行宽松政策、正利差环境,调整后对银行具备配置价值,以及经济下行压力上升 [1] - 建议重点关注收益率2%以上的5年期资本债及30年期国债 [1] 债券ETF表现比较 - 平安中债-中高等级公司债利差因子ETF(511030)在本轮债市调整中回撤控制排名第一,净值相对稳健且回撤可控 [1] - 该ETF规模达223.51亿元,近1周涨跌-0.128%,本轮调整最大回撤-0.5018%,近1年Calmart为3.8937 [1] - 相比之下,海富通上证城投债ETF(511220)规模245.55亿元,近1周涨跌-0.145%,本轮调整最大回撤-0.7288% [1] - 南方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511070)规模211.85亿元,近1周涨跌-0.379%,本轮调整最大回撤-1.3018% [1]
债基2025Q2季报分析:大幅增加久期
国盛证券· 2025-07-31 16: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二季度公募债基资产配置行为呈现规模回升、债券仓位增加、加杠杆拉久期、增持信用债和利率债、重仓券高等级占比上升等特点[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债基规模回升,纯债基规模大幅增长 - 2025年二季度四类债基资产净值合计9.26万亿元,较上季度增加5617亿元 [1][8] - 纯债基金规模大幅扩张,中长期纯债基增长2692亿元至6.46万亿元,短期纯债基增长1724亿元至1.14万亿元 [1][8] - 一二级债基规模小幅增加,一级债基、二级债基资产净值分别为8502亿元、8077亿元,较一季度分别增加816亿元、385亿元 [1][8] 资产结构:债券仓位上升 - 四类债基一季度减持债券4584亿元,二季度大幅增持债券8007亿元 [2][13] - 二季度中长期纯债基、短期纯债基、一级债基、二级债基持有债券市值分别为7.76万亿元、1.28万亿元、9611亿元、7961亿元,较一季度分别增持3962、2247、1253、545亿元 [2][13] - 二季度四类债券基金持有债券市值占资产总值比重分别为97.75%、97.81%、96.64%、84.75%,较一季度分别增加0.25pct、0.60pct、0.37pct、0.31pct [2][13] 二季度资金转松,加杠杆拉久期 - 截至2025年二季度,中长期纯债基、短期纯债基、一级债基、二级债基算术平均杠杆率分别为120%,114%,117%,114%,较一季度分别增加3.22pct、2.36pct、3.97pct、1.79pct [2][16] - 二季度中长期利率债基平均久期上升0.81年至4.23年,中长期信用债基平均久期上升0.94年至3.42年,中短期利率债基平均久期上升0.19年至1.50年,中短期信用债基平均久期上升0.16年至1.08年 [3][17] - 债基久期和债券发行平均期限变化具有一致性,中长期债基久期分歧度回升至较高位置,短期债基久期分歧度仍处于较高水平 [19][21] 券种组合:信用债、利率债均增持 - 四类债基大幅增持信用债5030亿元,增持利率债2764亿元 [3][28] - 二季度末中长期纯债基持有信用债市值3.70万亿,利率债市值3.88万亿,较一季度分别增持2062亿元、1742亿元;短期纯债基持有信用债市值1.1万亿元、利率债市值1772亿元,较上季度末分别增持1847亿元、393亿元 [3][28] - 二季度末一级债基持有信用债市值6889亿元、利率债市值1853亿元,较上季度末分别增持786亿元、374亿元;二级债基持有信用债5381亿元,利率债市值1601亿元,较上季度末分别增持336亿元、254亿元 [28] - 二季度中长期纯债基主要增持国债、金融债和中票;短期纯债基主要增持金融债、短融、中票;混合一级债基主要增持金融债和国债;混合二级债基主要增持国债、金融债和中票 [36] - 二季度中长期纯债基、短期纯债基、一级债基、二级债基持仓政金债市值占利率债市值的比重分别为85.33%,84.54%,61.93%,50.86%,分别较上季度下降2.95pct、3.75pct、7.28pct、8.96pct [43] 重仓券分析:高等级占比上升 - 2025年二季度四类债基重仓券中利率债占比最高,达72.38%,其次是金融债,占比为15.97%,产业债和城投债占比较小 [4][48] - 相较于一季度,重仓券中利率债和同业存单占比上升,城投债、金融债、产业债占比下降 [4][48] - 二季度中长期纯债基中AAA级占比增加1.23pct至96.10%,AA +级占比下降1.11pct至3.27%;短期纯债基金中,AAA级占比增加1.94pct至94.75%,AA +级占比下降1.08pct至3.80%;一级债基中,AAA级占比增加1.70pct至93.89%,AA +级占比减少1.52pct至5.32%;二级债基中,AAA级占比下降0.21pct至97.68% [4][51] - 2025年二季度四类公募债基持有城投债多的前四大省份或地区为浙江省、江苏省、湖北省和湖南省,与一季度相比,山东城投债获得增持,浙江、江苏、湖南城投债减持较多 [58]
公司债ETF(511030)连续12天获资金净流入,近1月规模增长超50亿元,债基继续快速拉长久期
搜狐财经· 2025-06-24 10:13
公司债ETF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24日 09:47,公司债ETF(511030)上涨0 01%,最新价报106 07元,近1年累计上涨2 18% [1] - 公司债ETF盘中换手0 07%,成交1374 69万元,近1周日均成交26 12亿元 [1] - 公司债ETF最新规模达208 11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最新份额达1 96亿份,创近3月新高 [1] - 公司债ETF近12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15 38亿元净流入,合计吸金52 43亿元,日均净流入达4 37亿元 [1] 国债ETF5至10年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24日 09:46,国债ETF5至10年(511020)多空胶着,最新报价117 6元,近3月累计上涨1 47% [4] - 国债ETF5至10年盘中换手0 03%,成交39 99万元,近1月日均成交5 23亿元 [4] - 国债ETF5至10年最新规模达14 33亿元 [4] 国开债券ETF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24日 09:45,国开债券ETF(159651)多空胶着,最新报价106 21元,近1年累计上涨2 00% [4] - 国开债券ETF盘中换手0 09%,成交93 47万元,近1年日均成交5 36亿元 [4] - 国开债券ETF最新规模达10 05亿元 [4] 债券市场动态 - 年初以来,债基已净买入20Y以上的利率债1300亿,截至5月末,四大行债券投资增速高达17 8%,中小型银行增速亦高达15 2% [4] - 6月23日利率债二级交易:大行+95亿,股份行-282亿,城商-31亿,农商行-214亿,券商自营-91亿,险资+26亿,债基+374亿(20Y以上+99亿),社保年金及资管计划等+128亿 [5] - 6月初以来,债基净买入利率债4117亿,社保年金及资管计划等+1267亿,农商行-3054亿 [5] - 近两个月,债基持续加杠杆及拉长久期,利率中长债基平均久期已超过5Y,信用债基久期亦在拉长 [5] 债券市场展望 - 利率债看窄幅震荡,重点关注央行资金面行为,一旦收紧可能调整10BP,但短期刻意宽松格局可能不变 [5] - 继续看多收益率2%以上长久期城投债及银行资本债,向下沉要收益,向久期要收益 [5] - 主要银行三年定期存款平均利率仅1 75%,5Y高等级信用债收益率或走向1 8% [5] - 继续看好港股银行,资金填平洼地,估值还有回升空间 [5] 平安基金债券ETF产品 - 平安基金债券ETF三剑客成员包括公司债ETF(511030)、国开债券ETF(159651)和国债ETF5至10年(511020),产品类型包括国债、政金债和信用债,久期横跨长、中、短,能够助力投资者穿越债市周期 [5]
银行负债情况点评:四大行一般存款压力有多大?
华源证券· 2025-06-22 14: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四大行一般存款压力大,增速持续较低,对同业负债依赖上升,靠其支撑债券投资高增长;Q2央行宽松压低债券收益率,加剧银行及险资自营债券投资收益倒挂问题;建议关注监管对债市态度、中美贸易谈判及政策调整;明确看多收益率2%以上的长久期城投债及银行资本债,继续推荐港股银行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四大行存款情况 - 近一年四大行一般存款增速持续较低,2024年3月末至6月末由10.2%降至4.4%,2025年5月大行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当月四大行一般存款降0.2万亿元,中小型银行增0.42万亿元;截至2025年5月末,四大行一般存款增速5.8%,低于中小型银行的9.4% [1] 四大行负债结构 - 2025年前5个月,四大行负债规模增量8.46万亿元,一般存款增量3.11万亿元,占比36.8%;同期中小型银行负债增量中一般存款占比达88.4%;四大行主要依靠同业负债及向央行借款支撑资产规模扩张 [1] 四大行资产增速 - 截至2025年5月末,四大行信贷增速9.5%,债券投资增速17.8%;中小型银行信贷增速5.8%,债券投资增速15.2% [1] 央行宽松影响 - 25Q2央行格外宽松,压低债券收益率,使得债市杠杆及债基久期显著抬升,10Y及30Y国债收益率下行,加剧银行及险资自营债券投资收益倒挂问题;近一个月,债市质押式回购日成交金额大幅上升,6月20日利率中长债基平均久期达5.0年 [1] 投资建议 - 明确看多收益率2%以上的长久期城投债及银行资本债,认为中低评级信用债利差将进一步压缩,未来5Y高等级信用债收益率或走向1.8%;继续推荐民生、渤海、恒丰银行等的资本债;建议关注港股银行,境内低利率或驱动高股息标的估值上升 [1]
公募股基持仓&债基久期跟踪测算周报:股票加仓石油石化,债基久期小幅上升-20250615
国金证券· 2025-06-15 22:10
报告核心观点 - 本周沪深300下跌0.25%,主动股票及偏股混合基金整体测算股票仓位上升0.16%至84.90%,中长期纯债整体测算久期中位数上升0.37至3.35年,信用债基久期中位数上升0.20至2.81年,利率债基久期中位数上升0.61至5.12年 [2][7] 基金股票持仓测算 整体仓位情况 - 主动股票及偏股混合基金整体测算股票仓位近期震荡,本周上升0.16%至84.90%,与季报相比下降3.32% [7] - 主动股票型基金本周测算股票仓位较上周下降0.02%至88.16%,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上升0.21%至84.14% [7] 加减仓幅度分布 - 主动股票及偏股混合型基金本周测算整体加减仓幅度最多集中在[0%, 1%),数量568只,其次为[-1%, 0%),数量215只 [11] 不同规模基金仓位变动 - 本周20亿以下、50 - 80亿规模基金小幅加仓,其余规模的基金小幅减仓 [11] 持仓风格变动 - 基金持仓中成长股占比更高,本周价值股小幅加仓成长股小幅减仓 [15] - 基金持仓小盘股占比相对较高,本周大盘股小幅减仓,中盘股和小盘股小幅加仓 [15] 行业持仓情况 - 本周主动股票及偏股混合型基金前5大行业为电子(13.97%)、电力设备(9.12%)、医药生物(6.89%)、汽车(6.52%)、机械设备(5.75%) [2][18] - 加仓前3大行业为石油石化(+0.28%)、有色金属(+0.22%)、轻工制造(+0.10%);减仓前3大行业为电子(-0.21%)、食品饮料(-0.15%)、机械设备(-0.09%) [2][18] 债券基金久期测算 中长期纯债基金 - 本周中债10年期国开债到期收益率上行1bps,中长期纯债整体测算久期中位数上升0.37至3.35年,位于近5年的100.00%分位数,近4周平均久期中位数为3.01年,本周久期分歧度上升,测算久期标准差上升0.17至1.78年 [2][21] 信用债基 - 本周信用债基整体测算久期中位数上升0.20至2.81年,位于近5年的100.00%分位数,近4周平均久期中位数为2.62年,久期分歧度上升,测算久期标准差上升0.18至1.39年 [23] - 信用债基本周测算久期集中在[2.5, 3),数量为156只,其次为[2, 2.5),数量为147只 [28] - 信用债基中,本周久期操作积极的基金数量占比为7.65%,久期操作保守的基金数量占比为24.33% [29] 利率债基 - 本周利率债基整体测算久期中位数上升0.61至5.12年,位于近5年的100.00%分位数,近4周平均久期中位数为4.55年,久期分歧度上升,测算久期标准差上升0.04至1.75年 [23] - 利率债基本周测算久期集中在[5,),数量为192只,其次为[4.5, 5),数量为48只 [28] - 利率债基中,本周久期操作积极的基金数量占比为54.99%,久期操作保守的基金数量占比为5.41% [29] 短期纯债基金 - 本周中债1年期国开债到期收益率下行0bps,短期纯债整体测算久期中位数上升0.06至0.95年,位于近5年的89.20%分位数,近4周平均久期中位数为0.95年,本周久期分歧度下降,测算久期标准差下降0.04至0.43年 [32] 被动型政策性银行债券基金 - 被动型政策性银行债券基金整体测算久期上升0.48至3.75年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