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炼乳
icon
搜索文档
熊猫乳品(300898):椰品旺季放量 成本控制收效良好
新浪财经· 2025-11-02 14:4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总营业收入5.86亿元,同比增长3%,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同比减少8% [1] - 2025年第三季度总营业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12%,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减少1%,扣非净利润0.30亿元,同比增长4% [1]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率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至12.70% [2]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至26.16%,主要受奶粉及鲜奶价格变化影响 [2]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至3.75%,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至4.50% [2] 业务板块表现 - 炼乳业务保持稳定,公司提前储备奶粉原料叠加白糖价格下降保证产品毛利率稳定 [3] - 奶油奶酪业务同比持平微增,公司与优鲜工坊合作开展奶酪休闲食品业务,强化C端布局,B端大客户开发进展顺利 [3] - 椰品业务客户订单旺季大幅提升,第三季度以来原料价格进入下行区间,叠加海南厂房投产预期,产能压力缓解后有望持续贡献增长动力 [3] - 乳品贸易主要受国产粉低价影响,业务开展承压,后续计划通过套期保值动作平滑价格压力 [3] 未来展望与预测 - 公司计划通过促销等方式拉动核心流通渠道增长 [3] - 后续奶粉原料预计仍以国产粉为主,以对冲进口粉价格压力 [2] - 根据2025年三季报,公司2025-2027年EPS预测分别调整为0.79元、0.92元、1.0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3倍、29倍、25倍 [4]
熊猫乳品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5.86亿排行业18,净利润6978.31万排第7
新浪财经· 2025-10-31 14:48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6年1月3日,于2020年10月1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注册及办公地址均为浙江省苍南县,是国内炼乳领域的领先企业,专注浓缩乳制品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浓缩乳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乳品贸易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 - 饮料乳品 - 乳品,概念板块涵盖休闲食品、国产乳业、多胎概念、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86亿元,在行业19家公司中排名第18,远低于行业第一名伊利股份的903.41亿元和第二名光明乳业的182.31亿元,也低于行业平均数74.69亿元和中位数13.14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6978.31万元,行业排名第7,行业第一名伊利股份净利润达104.2亿元,第二名新乳业为6.41亿元,行业平均数为6.2亿元,中位数为4640.77万元 [2] - 2025H1总营业收入3.53亿元,同比下降2%,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下降13% [5] - 2025Q2业绩有所改善 [5]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9.87%,低于去年同期的10.38%,远低于行业平均的41.11%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26.25%,虽较去年同期的28.06%有所下降,但高于行业平均的24.79% [3] - 2025Q2毛利率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至27.46% [5] 业务亮点 - 2025H1浓缩乳制品营收2.68亿元,同比增长4%,炼乳销售同比修复 [5] - 2025H1椰品营收0.37亿元,同比增长97%,Q3原料价格下行叠加海南厂房投产预期,产能压力缓解后有望持续贡献增长动力 [5] - 产品结构优化利好毛利,后续奶粉原料以国产粉为主对冲进口粉价格压力 [5] 渠道发展 - 2025H1经销渠道营收2.25亿元,同比增长2%,公司推进经销渠道加密 [5] - 2025H1直销渠道营收0.84亿元,同比增长42%,古茗等大客户增量显著 [5] - 公司推进开发会员制商超渠道 [5] 股东与治理 - 公司控股股东为泰安锡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李作恭、李学军、李锡安 [4] - 董事长李锡安,1977年3月出生,澳大利亚国籍,Macquarie University硕士学位,2024年薪酬为80.73万元,较2023年的78.59万元增加2.14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1.7万,较上期减少14.02%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6748.83股,较上期增加16.30% [5] 机构观点 - 华鑫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0.81元、0.92元、1.06元,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5]
采购商长廊丨第八届进博会8.2号馆采购商长廊首批名单公布!
搜狐财经· 2025-10-14 11:02
进博会采购商长廊设置 - 第八届进博会于8.2号馆设置采购商长廊,聚焦农食产品、消费品、保健品等领域 [1] - 活动将遴选约20家优质采购商驻点,通过全展期展示为全球参展商提供直面中国零售巨头的高效洽谈平台 [1] - 现场设立采购商专属洽谈区,供参展商与采购决策团队多轮次面对面交流,促进合作落地 [4] 采购商阵容与实力 - 首批公布入驻的10家企业包括中国商业零售企业百强、中国连锁经营百强、中国互联网百强等 [2] - 这些企业需求旺盛,供应链体系完善,具备强大的渠道覆盖能力和采购实力 [2] - 具体企业包括京东全球购、大商集团、绿地众选、东浩兰生网络科技、丹尼斯集团、叮咚买菜、好特卖、皓月集团、钱大妈、云食界 [4] 采购需求覆盖范围 - 采购需求覆盖农食产品展区全部专区,通过采购需求上墙直观呈现企业偏好,实现供需精准匹配 [3] - 京东全球购的意向采购需求涵盖酒类、乳制品、饮料、休闲食品、宠物食品以及面部护理、智能家居、体育用品等 [8][9][10] - 大商集团主要采购咖啡、茶和饮料 [12] - 东浩兰生网络科技采购综合品类食品和家居饰品 [15][16][17][18] - 丹尼斯集团采购范围包括乳制品、酒类、饮料、休闲食品、美妆日化、保健品及运动营养品 [18][19][20][21] - 叮咚买菜聚焦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冷冻食品及休闲食品 [22][23][24] - 好特卖采购综合食品、饮料、酒类、休闲食品、健康营养及美妆日化产品 [25][26] - 皓月集团专注于肉类、肉制品及冷冻食品 [26][28] - 钱大妈采购综合食品、乳制品、蔬果农产品、肉类及水产品 [29][30] - 云食界采购乳制品、蔬果农产品、酒类、肉类及健康营养产品 [30][31][32]
从奶荒到奶源大国,印度如何成为全球最大产奶国?| 声动早咖啡
声动活泼· 2025-09-10 17:52
全球乳业格局与印度地位 - 印度已成为全球乳制品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力量,美国对其乳制品征收高达50%的关税,乳制品行业是两国谈判的核心分歧之一[3] - 印度稳居全球最大产奶国超过30年,贡献全球牛奶产量的四分之一,去年产量突破2.4亿吨,是第二名美国的两倍以上[4] - 印度也是全球最大的牛奶消费国,人均牛奶消费量达每天约450毫升,传统饮食包含奶豆腐、酥油等多种乳制品,持续增长的人口和多样化需求推动产量提升[5] 印度乳业的历史演变 - 印度独立初期全国牛奶年产量仅约1700万吨,面临严重短缺[4] - 乳业发展初期,孟买的牛奶供应由波尔森公司垄断,从阿南德地区收购牛奶[4] - 印度乳业以水牛奶为主,近一半的牛奶来自水牛,因其更适应湿热环境且奶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更高,经济价值更强[5] - 水牛冬季产奶量是夏季的两倍,导致供应不稳定,专家开发了将水牛奶干燥成奶粉的技术以解决此矛盾[5] 合作社模式的兴起与发展 - 1946年,阿南德地区农民发起为期15天罢工,反抗波尔森公司的利益剥削,随后决定成立合作社,自主负责牛奶的采购、加工与销售[6] - 在机械工程师库里恩的协助下,合作社引进巴氏杀菌机等先进技术,组建专业兽医团队,产品品类从液态牛奶扩展至炼乳、黄油等[7] - 合作社模式形成层级结构:村级合作社由选举产生的委员会管理,联合组成区级联盟并拥有加工厂,建立了庞大的牛奶采购网络[7] - 合作社模式使许多无土地农民,尤其是女性,能够通过养一两头水牛获得收入,维持生计[7] 品牌化与全国性扩张 - 1957年,阿南德地区合作社注册统一品牌“阿穆尔”,将牛奶与营养、健康理念结合,创造新的消费需求[8] - 阿穆尔与邻近地区大型合作社合作,在统一品牌下生产分销产品,避免内部竞争并节省营销成本[8] - 1964年印度政府聘请库里恩全国推广合作社模式,他利用欧共体乳制品过剩的机遇,说服欧洲领导人将多余产品捐赠给印度,印度通过销售这些产品筹集资金投资新建合作社[9] - 到1996年,用26年时间在印度建立了170个乳制品加工中心和7万多个村级合作社,农民最终能拿到牛奶售价的8成左右,目前有8000万个家庭依靠乳制品维持生计[9] 当前产业面临的挑战 - 尽管合作社构成产业主干,但约6成印度牛奶被非正规部门收购,多数奶农倾向于直接向消费者出售散装新鲜牛奶[10] - 美国平均农场面积是印度的175倍,每个农场平均养殖牛约380头,而印度仅为4头左右,小农模式使得提升生产效率的技术难以普及[10] - 美国奶牛的平均产奶量约为印度的7倍,小农户难以应对饲料成本上涨等问题,印度在2022年曾爆发缺奶危机[10]
营利双降,谁拖了“炼乳第一股”的后腿?
新浪财经· 2025-09-02 10:52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53亿元,同比下降2.16%,归母净利润4134.25万元,同比下降12.76% [1] - 2024年全年营收同比下降19.29%,净利润同比下降5.98% [1] - 若不含贸易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1% [4] 业务板块分析 - 浓缩乳制品营收2.68亿元同比增长3.80%,毛利率34.63%增长0.87个百分点 [6] - 乳品贸易业务营收4080.05万元同比下降48.79%,毛利率3.77%下降4.34个百分点 [4][6][7] - 椰品业务营收3681万元同比增长97%,但营业成本暴增174.85%,毛利率降至-4.93% [8] - 其他业务营收650.52万元同比增长92.38%,毛利率0.83%下降15.78个百分点 [6] 成本结构变化 - 椰品业务直接材料成本3191万元,较上年同期1093万元增长近2倍 [8] - 椰品产量4104吨同比增长60%,成本增速远超产量增速 [8] - 进口奶粉价格高于国产奶粉导致大包粉现货交易量下滑 [7] 战略举措 - 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2.88%,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896.59万元 [12] - 在山东实施饮料及调味料系列产品优化提升改造项目,拓展果冻、果酱、豆花冻等新业务 [14] - 开发儿童奶酪、奶酪零食等C端产品,布局休闲零食和家庭餐桌渠道 [14] - 通过参股公司优鲜工坊铺设商超、便利店渠道,一季度营收增长超30% [18] 市场环境 - 餐饮链疲软影响炼乳产品增长 [7] - 奶酪业务受B端市场竞争加剧影响 [8] - 原料成本上涨对椰品业务利润端形成压力 [8][10]
新茶饮价格战正盛,熊猫乳品上半年营利双降
北京商报· 2025-08-24 21:30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53亿元 同比下降2.16% [2] - 归母净利润4134.25万元 同比下降12.76% [2] - 扣非净利润3311.6万元 同比下降16.06% [2] - 不含贸易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1% [2] 业务板块表现 - 炼乳类业务实现增长 奶油业务两位数增长 [2] - 奶酪业务因市场竞争加剧显著下降 [2] - 椰品业务营收3681万元 同比增长97% [2] - 椰品业务毛利率-4.93% 同比下降29.72个百分点 [3] - 浓缩乳制品领域收入占比达68.7% [4] 成本与供应链 - 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椰品毛利率承压 [3] - 7月起椰子原料价格进入下行通道 [3] - 奶源主要依赖进口 成本高于国产奶源 [2] - 海南熊猫产能较满 新厂房计划明年投产 [4] 市场竞争格局 - 伊利/蒙牛/飞鹤等头部乳企凭借奶源优势和规模效应形成挤压 [2] - 头部乳企加大ToB业务投入 [4] - 现制茶饮终端价格战压缩供应商订单量 [4] - 公司优势集中于流通渠道 [4] 战略发展 - 2021年起拓展奶酪/奶油/植物基等第二增长曲线 [4] - 第二增长曲线当前体量较小 与头部品牌差距明显 [4] - 持续寻求大客户和工业客户合作机会 [4] 现金流与客户结构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27亿元 同比由正转负 [5] - 前五大客户应收账款占比达68.32% [5] - 现金回笼能力有所减弱 [5]
调研速递|熊猫乳品接受华鑫证券等6家机构调研 上半年营收3.5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2 21:27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53亿元同比下降2.16% 归母净利润4134.25万元同比下降12.76% 营收下滑主因贸易业务拖累 不含贸易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1% [1] - 第二季度营收1.83亿元同比增长4.27%环比增长7.76% 净利润2773万元同比增长33.18%环比增长108% 主因浓缩乳制品销售增长及海南公司与可宝业务亏损收窄 [1] 分业务板块表现 - 浓缩乳制品业务营收2.68亿元同比增长3.8% 毛利率34.63% 炼乳类增长为主 奶油实现两位数增长 奶酪受市场竞争加剧影响下降明显 [2] - 椰品业务营收3681万元同比增长97% 因大客户供货恢复 但椰子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毛利率承压 7月原材料价格进入下行通道并实现盈亏平衡 海南产能较满 新厂房计划明年投产 [2] - 乳品贸易业务营收4080.05万元 受进口奶粉价格高于国产影响导致业务量下滑 公司已披露套期保值制度以应对价格波动 [2] 业务策略与客户动态 - 炼乳业务通过促销方案推动增长 奶酪定位高端需差异化突破 奶油增长但基数较小 [3] - 椰品大客户全年贡献预计远超去年 香飘飘业务量稳定 新进入统一供应链提供爆爆珠产品 营收放量可能在明年 [3] - 椰品业务上半年订单恢复至往年水平 预计全年利润可打平 新产能明年上半年投产 [3] 成本与原材料展望 - 国产奶粉价格呈上涨趋势 公司储备量可覆盖至年底 成本仍低于进口奶粉 白糖价格下降 奶酪及奶油原料价格上涨 椰品原材料价格7月起持续下降 全年毛利率预计小幅下调 [3] - 奶粉使用根据客户指定要求选择进口或国产 [3] 市场竞争与渠道布局 - B端竞争可能加剧 头部乳企加大ToB投入 公司优势在流通渠道 持续寻找大客户及工业客户机会 [3] - 正接触外卖行业客户 现有小条包装椰浆和炼乳适合外卖场景 [3] - ToC业务通过优鲜拓展 上半年营收约3000万元 全年预期8000万元 爆爆珠产品8月上市 奶酪零食新品预计9月上线 渠道推广效果待观察 [3]
熊猫乳品(300898)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2 19:52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收3.53亿元同比下降2.16% 归母净利润4134.25万元同比下降12.76% [3] - 不含贸易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1% [3] - 二季度营收1.83亿元同比增长4.27% 净利润2773万元同比增长33.18% [3] 业务板块表现 - 浓缩乳制品营收2.68亿元同比增长3.8% 毛利率34.63% [3] - 椰品业务营收3681万元同比增长97% 7月实现盈亏平衡 [4] - 乳品贸易业务营收4080.05万元 受进口奶粉价格影响业务量下滑 [4] 成本与原材料 - 国产奶粉价格呈上涨趋势 公司储备量可覆盖至年底 [9] - 白糖价格下降 奶酪/奶油原料价格上涨 [9] - 椰品原材料价格7月起持续下降 [9] - 客户指定时使用进口奶粉 其余均采用国产奶粉 [10] 产能与客户 - 海南熊猫产能接近满产 新厂房计划明年投产 [4] - 椰品大客户全年贡献预计远超去年 [6] - 新进入统一供应链提供爆爆珠产品 放量可能在明年 [6][15] 产品与市场策略 - 炼乳类增长为主 奶油实现两位数增长 奶酪受竞争影响下降 [3] - 优鲜工坊上半年营收约3000万元 全年预期8000万元 [14] - 爆爆珠产品8月上市 奶酪零食预计9月上线盒马/山姆 [15] - 流通渠道是公司优势 持续寻找大客户/工业客户机会 [11]
熊猫乳品上半年营收3.53亿元 核心业务与新业务发展并进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18:45
核心观点 - 乳业市场竞争态势持续升级 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 品质化发展趋势 [1] - 公司深耕浓缩乳制品业务领域 在市场拓展 产品创新 品牌塑造等多维度形成发展合力 经营成果亮点频现 [1] - 公司以成为中国浓缩乳制品专业领导者为愿景目标 在以炼乳 奶酪 奶油为核心的同时 大力推进植物基等新业务发展 [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3亿元 归母净利润4134.25万元 [2] - 椰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681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97% [3] 业务布局 - 炼乳作为传统优势产品 持续在餐饮 食品工业 茶饮等领域满足客户需求 [2] - 采用经销为主 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 华东地区经销商数量达146家 华南地区89家 [2] - 直销模式直接触达古茗 香飘飘 李子园 蒙牛乳业等大型食品制造企业 报告期内直销收入增幅较大 [2] - 在奶酪 奶油等浓缩乳制品细分赛道积极开展布局 C端发力儿童奶酪 奶酪零食等产品 开拓家庭消费市场 [2] - 将植物基产品作为重要增长探索方向 推出椰浆 椰汁 椰乳 米乳等产品 [3] 生产与产能 - 海南熊猫生产基地上半年产量达4810.93吨 [3] - 海南基地正全力推进5000吨/年产能建设 投产后基地总产能将达2.3万吨/年 [3] - 依托浙江 山东 海南三大生产基地提供有力支撑 [4] 研发与创新 - 致力于为大客户提供从产品配方到包装设计的全方位定制解决方案 [2] - 已累计获得77项专利 [3] - 积极与高校 科研机构合作 不断提升自身研发实力 [3] 竞争优势 - 凭借积淀品牌以及稳定可靠的供应链体系 [2] - 当地丰富的椰子原料保障了产品高品质 供应稳定性 同时降低运输成本 有效缩短生产周期 [3] - 全国渠道布局与三大生产基地提供有力支撑 [4]
熊猫乳品2025年上半年营收微降 ,炼乳业务稳健,新赛道布局提速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22:0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3亿元 同比微降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34.25万元 [1] 浓缩乳制品业务 - 浓缩乳制品营收2.68亿元 同比增长3.80% 毛利率34.63% 同比提升0.87个百分点 [1] - 炼乳产品在华东地区拥有146家经销商 华南地区89家经销商 [1] - 奶酪业务聚焦B端客户 推出马苏里拉奶酪及芝士片 同时发展儿童奶酪等C端产品 [1] - 奶油业务开发纯乳脂稀奶油及混脂奶油 常温稀奶油技术降低冷链成本 [1] 植物基业务 - 椰品业务营收3680.99万元 同比增长97.00% [2] - 海南生产基地设计年产能1.8万吨 上半年实际产量4810.93吨 [2] - 在建5000吨/年产能投产后 总产能将达2.3万吨/年 [2] - 植物基产品包括椰浆、椰汁、椰乳及米乳 主要切入茶饮和咖啡调配场景 [2] 销售渠道 - 经销商数量达400家 覆盖全国30余个省份 [3] - 直销收入8397.16万元 同比增长42.01% [3] - 直接服务古茗、香飘飘、李子园、蒙牛乳业等大型食品制造企业 [3] 研发与品牌建设 - 累计获得77项专利 [3] - "奶酪创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2025年乳制品工业协会技术进步一等奖 [3] - 拥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称号及"中华老字号"品牌认证 [3] 战略规划 - 未来以炼乳、奶酪、稀奶油为核心 同步推进植物基新业务 [3] - 浙江、山东、海南三大生产基地为增长提供支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