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钢板

搜索文档
婉拒中方邀请后,李在明对华加税,日本投降,韩国也要对美跪了?
搜狐财经· 2025-07-28 12:43
韩国总统李在明的对美策略困境 - 韩国总统李在明在中美博弈中采取"左右逢源"策略 但面临特朗普政府的施压 难以维系平衡 [1] - 李在明婉拒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活动邀请 打破惯例未将中国作为首访地 主要受中美关系紧张局势影响 [1] - 日本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后 韩国担忧特朗普对韩国汽车征收高于15%关税 惩罚其"消极态度" [3] 日美贸易协议对韩国的冲击 - 日本同意对美国汽车征收15%关税 开放农业市场 并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 其中90%利润归美国 [3] - 该协议被称作"广场协议2.0" 显示日本经济主权丧失 加剧韩国对类似条款的担忧 [3] - 韩国副总理赴美谈判被临时取消 美方以财长"太忙"为由 被视为特朗普争取谈判筹码的手段 [3] 韩国对美妥协措施及后果 - 李在明下令对中国热轧钢板征收反倾销税 试图讨好特朗普换取支持 但美国仍未给予足够重视 [3] - 韩国政策摇摆暴露其对美国依赖 难以实现经济自主 在国际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 [4] - 事件导致中韩关系不确定性增加 反映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艰难抉择 [4]
搞不定特朗普,韩国决定对中国征税,还要插手台海?
搜狐财经· 2025-07-27 22:20
美韩经贸摩擦与韩国应对策略 - 韩国政府原定与美国举行"2+2"经贸高层会议,但被美国财政部长临时取消,导致韩国代表团陷入尴尬境地 [1] -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主动寻求与美国商务部长会谈,提出在造船、半导体等领域深化合作以换取关税减免 [1] - 韩国政府多次尝试与特朗普政府协商关税问题未果,因美方坚持要求韩国在农产品进口上让步 [3] 韩国对华贸易政策调整 - 韩国决定对中国进口的热轧钢板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同时将日本同类产品也纳入征税范围 [4][6] - 2024年中韩贸易额达3100多亿美元,中国市场对韩国经济至关重要 [8] - 韩国商界希望维持与中国良好关系,但政府在美国压力下采取损害中韩经贸关系的措施 [10] 地缘政治因素影响 - 美国要求韩国扩大《美韩共同防御条约》适用范围至印太地区,暗示韩国需在台海问题上表态 [6] - 韩国政府面临在中美之间平衡的困境,既要应对美国压力又要避免过度刺激中国 [15] - 历史经验显示韩国在重大国际事务中自主决策空间有限,深度受制于美国影响 [14] 中方立场与回应 - 中国商务部明确反对任何国家以损害中国利益为代价与其他国家达成协议 [12] - 中国外交部警告韩国在台湾问题上必须恪守一个中国原则,谨言慎行 [12] - 中方表示将采取必要措施反制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包括在世贸组织框架下的贸易反制 [12] 韩国战略选择分析 - 韩国政府考虑开放国内燃料市场并组织企业对美投资以换取美方关税让步 [3] - 分析认为韩国不太可能为台湾问题直接卷入冲突,因需应对半岛安全局势 [10] - 专家建议韩国应寻求在中美间保持平衡,避免过度依赖不稳定的美国政策 [15]
搞不定特朗普,韩国决定对中国征税,还要插手台海?中方斩钉截铁
搜狐财经· 2025-07-27 16:47
韩美经贸关系动态 - 韩美"2 2"经贸磋商因美国财政部长突发情况取消 但韩国经济代表团仍致力于推动关税谈判进程[1] -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金正宽表达与美国在造船和半导体等战略性制造业领域合作意愿 希望换取美国减少对韩互惠关税和行业关税[1] - 韩国因未能在进口美国农产品方面妥协 迄今未能说服特朗普政府减免对韩关税 正考虑开放燃料市场并制定高额对美投资计划[3] 韩国对华贸易政策变化 - 韩国贸易委员会决定对来自中国的进口热轧钢板和单模光纤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旨在保护相关行业在正式调查期间不受损失[3] - 韩国同时对日本进口热轧钢板加征反倾销税 显示此次行动并非单纯针对中国[3] - 分析认为韩国可能以牺牲中韩经贸合作为代价 换取特朗普政府在关税问题上的让步[6] 中美韩战略博弈 - 美国要求韩国扩大《美韩共同防御条约》范围至"印太地区" 试图让韩国在台湾问题上扮演更积极角色[3] - 美方鼓励将韩美同盟重新定义为"未来型全面战略同盟" 实质是调整亚太战略布局 让韩国在中美博弈中扮演前锋角色[4] - 中方对其他国家随美国对抗中国的行为保持高度关注 商务部明确表示将坚决反制任何牺牲中方利益换取美方关税减免的行为[6]
被传拒绝出席中国阅兵后,李在明开始对华加税,韩国开始站队了?
搜狐财经· 2025-07-27 14:18
韩国总统李在明对华加征关税的决策背景 - 韩国总统李在明近期宣布对中国加征关税,涉及领域包括钢铁等商品,其中对中国和日本的热轧钢板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税率高达28.16%至3.57% [1][10] - 加征关税的钢铁产品仅占中国对外热轧钢板贸易总量的1.3%,对中国钢铁产业影响有限 [10] 韩国外交政策的多边平衡 - 李在明在竞选时主张发展多边外交,试图与中国和朝鲜缓和关系,以减轻韩国的地缘政治压力 [3] - 韩国长期受美国影响,政治派别在处理外交问题时往往优先考虑美国立场,导致李在明的外交政策面临国内反对 [3] - 李在明明确表示韩国不会干涉中国台海问题,拒绝将台湾纳入美韩共同防御条约适用范围,引发美国不满 [7][10] 韩国经济与贸易依赖的困境 - 尹锡悦政府时期中韩关系恶化,韩国经济过度依赖美国贸易,导致汇率波动、物价上涨,民众生活成本上升 [8] - 李在明试图通过改善与中国和朝鲜的关系,减少对美国依赖,增强韩国经济自主性 [8] 韩国军事自主权的争取 - 李在明积极推动收回韩国军队战时指挥权,目前该权力由美军掌握,此举旨在提升韩国军事决策自主性 [8][10] - 收回战时指挥权将削弱美国对韩国的控制,但面临美国巨大压力 [8] 中美博弈下的妥协策略 - 李在明在九三阅兵问题上态度谨慎,称"很难前往",等待美国态度以决定是否参与 [10] - 对华加征钢铁关税被视为向美国妥协的代价最小方案,既满足美国期望又避免过度刺激中国 [10][13] - 李在明需谨慎处理与美国关税谈判,避免重蹈日本与美国贸易协议引发的国内反对风波 [13]
低价中国钢材涌入,日本国内价格创4年来低点
日经中文网· 2025-07-25 13:43
中国钢铁出口现状 - 中国6月钢材出口967万吨同比增长10.7% 1-6月累计出口5814万吨创同期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2% [2] - 中国热轧卷价格跌至每吨450美元为2020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 [2] - 5月中国对日本普通钢材出口达9万8667吨同比增加50% [2] 日本钢铁市场影响 - 东京地区热轧钢板价格降至11万2500日元/吨较6月底下降4%创2021年8月以来新低 [2] - 日本钢铁需求低迷受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及建筑业劳动力短缺影响 [2] - 东京制铁4月下调热轧钢板价格 JFE控股计划2027年关闭广岛县高炉 [3] 全球贸易摩擦加剧 - 2024年全球钢铁反倾销调查达41起创历史新高其中针对中国30起 [3] - 韩国巴西推进对华钢铁反倾销调查 美国加征50%钢铁关税 加拿大对超额进口征收最高50%关税 [3] - 日本首次启动对大陆和台湾镍系不锈钢反倾销调查 [3] 行业供需格局 - 中国保持高产量水平但建筑业低迷导致国内需求走弱 [1][2] - 过剩中国钢材流向日本市场进一步压低整体价格 [1][2] - 各国采取反倾销措施将中国产品拒之门外导致贸易摩擦升级 [1][3]
沉默5天后,中方发起反制,对韩国继续征税,李在明作出明智选择
搜狐财经· 2025-07-04 19:20
贸易政策变动 - 韩国政府6月26日宣布对中国不锈钢厚板加征21.62%反倾销税,限期五年 [1] - 韩国同时对中国的碳钢板、热轧钢板等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并将二亚硫酸钠等化工产品纳入征税范围 [3] - 中国商务部6月30日宣布延长对韩国等国不锈钢钢坯和热轧卷的反倾销税,税率最高达103.1% [3] - 中国对韩国浦项制铁等企业设置豁免条款,只要出口价格不低于承诺价就可享受"价格承诺"政策 [4] 行业影响 - 2024年中国对韩不锈钢厚板出口量同比增长28%,价格比韩国本土产品低15% [4] - 韩国钢铁和化工行业产能利用率从2023年82%下降至2025年68%,超过30家中小型钢厂面临倒闭风险 [7] - 中国是韩国钢铁产品第二大出口市场,加税将导致韩企对华出口成本上升并影响就业 [11] 企业动态 - 韩国现代、起亚撑起韩国出口的大半壁江山,面临美国可能恢复25%对韩汽车关税的威胁 [7] - 韩国钢铁行业协会已提出请愿,要求政府向WTO申诉中国加税措施 [11] - 韩国政府批准超30万亿韩元追加预算支持半导体和AI产业转型,并推动中小企业参与国家项目 [11] 国际贸易关系 - 美国提出"交换条件":如果韩国不对中国钢铁产品提高关税,美国就要恢复25%对韩汽车关税 [7] - 韩国派出贸易部长赴美谈判请求暂缓恢复高额汽车关税,同时派跨党派议员代表团访华讨论人工智能合作和半导体供应链 [9] - 韩国制造业对美国及中国市场依赖度达24.5%,半导体、汽车等核心产业离不开中国市场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