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斯拉Model Y
icon
搜索文档
前路充满挑战,意欲“换笼上市”,港股能否拯救岚图汽车?
搜狐财经· 2025-09-14 19:48
东风集团私有化及岚图汽车上市计划 - 东风集团计划私有化退市并分拆岚图汽车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 [1][3] 岚图汽车产品结构问题 - 岚图汽车产品结构严重失衡 2025年1-7月主力车型MPV梦想家销量2.8万辆占总销量50.9% [6][7] - 其他车型表现不佳 SUV车型FREE累计销量1.5万辆占比27.3% 轿车追光累计销量0.7万辆占比12.7% 跨界车型知音累计销量0.5万辆占比9.1% [7] - MPV市场容量有限 2025年上半年高端MPV市场销量增速仅5.6%远低于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18.2%的增速 [8][9] - 用户高度集中于MPV商务领域 群体单一制约用户生态构建 [9] 岚图梦想家市场表现 - 2025年8月岚图梦想家以6510辆销量位居全国新能源MPV榜首 连续三个月蝉联销量冠军 [12] - 2024年岚图梦想家乾崑版搭载华为ADS3.0与鸿蒙座舱后订单占比突破40% [18] 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 同比增长12.5%和11.4% [4] - 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552.4万辆同比增长34.3% 首次超过燃油车销量542.6万辆 [4] - 截至2025年7月底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691.3万辆同比增长32.3% [4] - 行业淘汰赛加速 2024年上半年品牌淘汰数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40% 市场集中度CR10从2021年65%升至2024年82% [13] - 3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被蔚来和理想占据超60%份额 20-30万元价格带问界M7单月交付突破2.5万辆 特斯拉ModelY年销超60万辆 [16] 华为合作与同质化风险 - 华为智能驾驶技术提升岚图产品智能化水平和品牌价值 [18] - 华为系品牌增多导致内部竞争 岚图知音与问界M5、智界R7等车型配置高度同质化 陷入价格战 [19] - 岚图可能陷入华为依赖症 失去自主发展主动权 [25] 岚图汽车财务与成本状况 - 2024年岚图汽车销量8.57万辆同比增长70% 但近三年累计亏损突破80亿元 [20][25] - 采购成本高 动力电池采购单价较特斯拉等头部企业溢价超10% [22] - 产能利用率不足 武汉工厂设计年产能15万辆但实际利用率低 [22] - 高成本结构导致量增利减的恶性循环 [23] 品牌与战略挑战 - 品牌定位模糊 缺乏如小鹏智能驾驶、极氪性能等清晰标签 [25] - 需通过扩大销量提升供应链议价能力 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能利用率 [25] - 需在智能化或服务模式上构建差异化优势 [25]
i6对理想至关重要,大摩建议:定价要更激进,下探20万区间
华尔街见闻· 2025-09-12 11:12
核心观点 - 理想汽车即将推出的纯电动车型i6对公司至关重要 需采取激进定价策略以实现销量目标 同时需加速L系列产品升级以应对市场竞争 [1][4][5] - 摩根士丹利维持对理想汽车的增持评级 认为当前估值具备吸引力 股价存在反弹空间 [1][6] i6车型战略定位 - i6定价策略从暂定的25-30万元区间下探至20-25万元区间 以实现月销1万辆或纯电动车型合计月销2万辆的目标 [1][4] - 需在20%毛利率和月销2万辆之间做出选择 高配版本即时交付与激进定价被视为关键措施 [1] - i6轴距3000毫米 配备1个激光雷达和Thor芯片 CLTC续航660-720公里 [2] 市场竞争环境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问界M7(预售价28.8-34.8万元)、小米YU7(25.4-33.0万元)、特斯拉Model Y(26.4-31.4万元)、小鹏G9(24.9-27.9万元)等 [3] - 问界M7轴距3030毫米 小米YU7轴距3000毫米 特斯拉Model Y轴距2890毫米 小鹏G9轴距2998毫米 [3] - 竞品中小鹏G9售价最低为24.9万元 最高为问界M7顶配34.8万元 [3] L系列升级需求 - L系列车型面临销量疲软问题 需尽快推出配备全新内外饰设计和800V电驱系统的升级版本 [5] - 新能源汽车竞争加剧 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直接影响市场份额保持 [5] - 需快速重建市场对2026年车型周期的信心 关系到纯电动车市场长远布局 [5] 财务与估值 - 公司当前市盈率为21.7倍(基于2024年) 预计2025年降至19.7倍 2026年进一步降至12.5倍 [6] - 股价此前遭受重度做空 为反弹创造条件 i6发布的边际改善可能触发股价反弹 [6]
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友升股份开启申购 产品覆盖特斯拉Model Y等系列
智通财经· 2025-09-12 06:39
招股书披露,友升股份是集设计、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公司始终专注于轻量 化汽车零部件领域,致力于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升级和燃油车的节能减排。 友升股份是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铝合金零部件供应商,与全球领先的主要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商特斯拉、广汽集团 (601238)、蔚来汽车、北汽新能源、吉利集团、小鹏汽车、赛力斯(601127)等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主要产品 已覆盖行业内主流的新能源车型如特斯拉Model3、Model Y、广汽埃安系列、蔚来ES/EC/ET系列、北汽新能源极狐阿尔法 系列、极氪001/009系列、问界M5/M7/M9系列等。在燃油车业务领域,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凌云工业、富奥股份 (000030)、华域汽车(600741)等知名一级汽车零部件厂商。 9月12日,友升股份(603418)(603418.SH)开启申购,发行价格为46.36元/股,申购上限为1.5万股,市盈率22.31倍,属于 上交所,国泰海通证券为其保荐人。 财务方面,于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23.5亿元、29.05亿元、39.5亿元,同期实现净 利 ...
A股申购 | 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友升股份(603418.SH)开启申购 产品覆盖特斯拉Model Y等系列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06:38
公司业务与市场定位 - 公司是专业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制造商 专注于轻量化汽车零部件领域 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续航升级和燃油车节能减排 [1] - 公司是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铝合金零部件供应商 与特斯拉 广汽集团 蔚来汽车 北汽新能源 吉利集团 小鹏汽车 赛力斯等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1] - 产品覆盖主流新能源车型包括特斯拉Model 3/Y 广汽埃安系列 蔚来ES/EC/ET系列 北汽新能源极狐阿尔法系列 极氪001/009系列 问界M5/M7/M9系列等 [1] - 燃油车业务客户包括凌云工业 富奥股份 华域汽车等知名一级汽车零部件厂商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3.5亿元 29.05亿元 39.5亿元 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2][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33亿元 3.21亿元 4.05亿元 保持稳定增长 [2][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2022年12.24亿元增长至2024年19.45亿元 [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22-2024年分别为20.15% 22.98% 23.13% 逐年提升 [3] - 基本每股收益从2022年1.74元增长至2024年2.80元 [3] 财务结构指标 - 母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41.30%上升至2024年62.62% [3] - 合并资产负债率2022-2024年分别为50.57% 47.69% 52.98%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为-2.53亿元 较2023年3802万元和2022年4912万元出现明显下降 [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022年3.67%下降至2024年3.06% [3] 发行信息 - 发行价格46.36元/股 申购上限1.5万股 市盈率22.31倍 [1] - 上市地点为上海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 [1]
昔日爆款智己LS6,要靠大增程再次逆袭?
经济观察网· 2025-09-11 18:33
9月10日,智己汽车旗下新一代智己LS6上市,叠加权益后售价19.79万元—26.99万元,同步开启大定和交付。过去智己汽车只有纯电车型,一个月前,智己 汽车宣布加入增程赛道,推出"恒星超级增程"。该增程技术最突出的特点是纯电续航里程长(业内俗称"大增程"),达到450公里,这几乎等同于市面上多 数纯电车型的平均续航里程。 新一代智己LS6的增程电池来自宁德时代,电量包括52度和66度两个版本,加上800V超快充,其综合里程最大能够达到1500公里,百公里综合燃料消耗量低 至0.06L。从全行业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情况看,智己汽车属于较晚加入增程队伍的一员,这背后有着借助增程"救场"的意味。同时,打造全行业前所未有的 长续航增程,又显露出智己汽车想要"后来居上"的意图。 智己汽车之所以将增程技术首搭于新一代LS6,是因为这款车对智己汽车非常重要。自2020年品牌正式成立以来,智己汽车走出了一条"自上而下"的发展曲 线,前期主要靠售价30万元以上的L7和LS7面向市场,但市场接受度不高,品牌也迟迟难以打开局面。 在2023年10月推出的智己LS6,定价来到20万元至30万元区间,加上智己汽车在纯电、底盘、智能等方面 ...
首次下探至20万元以内,新一代智己LS6欲以“全能”冲击市场
观察者网· 2025-09-11 18:12
产品发布与定价 - 新一代智己LS6正式上市 推出4款超级增程和5款纯电动力车型 权益价格区间为19.79万-26.99万元 较预售价降低约1万元 是上汽集团高端新能源品牌首次将价格下探至20万元以内[1] 动力系统与续航 - 首次搭载恒星超级增程技术 采用与宁德时代共同开发的超级骁遥MAX电池 CLTC纯电续航里程超过450km 为现有产品最高水平[3] - 配备800V超快充高压平台 15分钟可补充310km的CLTC续航里程[3] - 搭载上汽自研Zephyr 1.5T增程发动机 百公里油电综合能耗为2.07L 百公里综合燃油消耗量为0.06L[5] 底盘与安全技术 - 搭载新一代灵蜥数字底盘 融合第三代中央集成电子电气架构 整合德国大陆MKC2线控制动系统和智慧四轮转向系统[5] - 配备灵蜥爆胎稳定控制功能 全新主动防侧翻2.0系统 以及双向18°智慧四轮转向系统 转弯半径4.79米[5] 智能驾驶技术 - 搭载Momenta赋能的IMAD3.0辅助驾驶系统 提供无图NOA和一键AI代驾停车功能[7] - 将率先搭载基于英伟达Thor芯片的辅助驾驶方案 配备520线超级激光雷达[7] 智能座舱配置 - 搭载27.1英寸5K巨幅驾舱屏 采用MiniLED显示技术 雨夜模式盲区补盲画面增大近40%[8] - 配备全新AI画质增强算法与DZT动态区域追踪2.0系统 提升恶劣天气下的视野清晰度[8] - 副驾配备15.6英寸3K娱乐屏 结合7.1.4独立声道音响系统[8] 豪华舒适配置 - 座椅搭载"超级右排"功能 兼具零重力 贵妃椅和副驾向前折叠三种模式[10] - 配备21鎏金天籁扬声器 同级最大11L双开门冰箱和3K Mini LED沉浸娱乐屏[10] 品牌战略与市场定位 - 智己汽车是上汽集团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 成立于2020年末 早期只推出30万元以上纯电动车型[12] - 2023年末以来通过推出LS6和L6车型将售价下探至20万-30万元区间 2024年累计销量6.55万辆 同比增长71.2%[12] -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背景下 推出增程式技术车型被视为务实选择[12] 市场竞争环境 - 新车将面对特斯拉Model Y 小米YU7 乐道L90 智界R7 理想L6 极氪7X等车型的激烈竞争[13] - 为冲击销量 智己首次将起售价下探至20万元以内 以维持在白热化市场竞争中的存在感[13]
中年男人最爱的“国民神车”,也卖不动了?
商业洞察· 2025-09-11 17:24
文章核心观点 大众汽车正面临电动化转型困境 其美国市场电动车销量因补贴退坡而大幅下滑 同时公司整体利润出现显著下降 软件短板成为电动化转型的关键障碍 而中国市场虽面临挑战但仍被公司视为未来增长的关键 公司正通过双轨战略和与中国科技公司合作应对挑战[5][6][7][9][11][15][17][18][21][23][24] 美国市场困境与ID.4销量下滑 - ID.4在美国2023年销量达3.8万辆 但2024年销量断崖式下跌至1.7万辆 2025年上半年销量同比下跌19% 第二季度暴跌65% 单季销量不足2000辆[6] - 销量下滑主要因2025年1月失去7500美元税收抵免资格 且所有新能源车补贴将于2025年9月30日彻底终结[7] - 大众采取降价策略 将ID.4月租压至129美元 成为全美租赁成本最低的电动车 但仍难挽销量颓势[7] - 大众查塔努加工厂减少ID.4生产班次组装数量 160名员工从10月底开始休假[2] 财务表现与利润下滑 - 2025年上半年大众集团销售收入1584亿欧元微降0.3% 但营业利润狂泻32.8%至67亿欧元 税后利润蒸发38%至44.77亿欧元[11] - 利润下滑原因包括美国上调进口关税导致13亿欧元损失 以及奥迪、大众乘用车和软件部门Cariad重组拨备7亿欧元[11] - 尽管电动车全球交付46.55万辆暴涨46.7% 占总销量10.6% 但保时捷半年销量跌6.1% 奥迪缩水5.9% 宾利跌11%[11] 软件短板与电动化挑战 - 软件问题是大众电动化的核心短板 尽管ID系列在机械素质和驾驶质感上获得认可 但软件系统问题影响用户体验和市场竞争力[15][17] - 2019年ID.3因大量软件问题无法及时交付 上市后仍有车主投诉系统卡顿、无法联网、频繁弹出故障码等问题[17] - 2024年5月大众在美国召回近8万辆ID.4 原因是软件漏洞可能导致显示屏黑屏 致使车速表信息丢失或后视摄像头图像无法显示[17] - 大众积极应对 与中国科技公司地平线、中科创达等合作 并加大在华研发投入[17] 中国市场表现与战略调整 - 2025年上半年大众中国交付131万辆同比微降2.3% 亚太区整体销量146.68万辆仍显疲态[21] - 大众在中国2024年销量为274万辆同比下滑10% 在华利润份额下降至17亿欧元[21] - 大众采取双轨战略 一面坚守燃油车阵地承诺2030年前推出17款燃油新车 一面新增投资全押智能新能源 牵手小鹏基于其领先的电动平台和智能驾驶技术共同开发新车[23] - 中国新车开发周期大幅缩短至24-30个月 甚至推动欧洲研发周期提速至30-36个月[23] - 大众预测2030年中国新能源渗透率将达74% 2026-2027年约30款电动新军将密集出击[21] 历史背景与行业对比 - 大众汽车1937年提出"人民的汽车"概念 甲壳虫最终以超过2150万辆的总产量成为传奇 1974年高尔夫横空出世重新定义国民车[10][11][12] - 2017年大众推出"Roadmap E"电动化计划 2019年ID.3亮相MEB平台[12] - 2024年大众咖喱香肠年销售850万根 与大众汽车全球年销售约900万辆在数字上接近[8] - 行业预计美国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在补贴结束后可能立即降至4%以下 并可能在2026年初稳定在约4%[8] - 2025年8月中国新能源渗透率飙升至55.3% 新能源乘用车已连续6个月渗透率超过50%[24]
豪华品牌的最后阵地:新能源反击战能否改写格局?
钛媒体APP· 2025-09-11 10:32
中国豪华品牌新能源战略转型 - 传统豪华品牌宝马、奥迪、沃尔沃加速新能源转型 基于全新平台推出战略车型 包括沃尔沃XC70、奥迪E5 Sportback和宝马新世代iX3 旨在重建新能源时代竞争力并夺回燃油车市场份额 [2] - 新能源市场渗透率逐年攀升 新势力品牌销量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对传统豪华品牌市场份额形成持续蚕食 [3] - 传统车企依靠燃油车利润支撑新能源发展 强调不采用油改电或电改油妥协方案 坚持全新原生平台开发以确保技术标准 [4] 产品技术架构创新 - 沃尔沃XC70基于SMA超级混动架构 采用P1+P2+P4三电机+3挡DHT变速箱组合 P2电机同轴布局提升系统紧凑性与安全性 [5] - 宝马新世代iX3基于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 整合800V平台、第六代eDrive和大圆柱电池 续航达800公里 充电10分钟补充372公里 [9] - 奥迪E5 Sportback搭载579kW双电机、100kWh电池和800V高压平台 采用与Momenta联合开发的飞轮大模型辅助驾驶方案 [8] 市场竞争与定价策略 - 沃尔沃XC70预售价格29.99万-32.99万元 较初始建议零售价44.69万元大幅下探 85分钟内订单突破5000台 [7] - 奥迪E5 Sportback预售价23.59万-31.99万元 打破德系豪华纯电价格从未低于30万元历史 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3和小米SU7 [8] - 宝马新世代iX3预计售价30万元以上 较现款40.5万-44.5万元指导价更具竞争力 针对中国市场推出长轴距版并整合阿里、华为解决方案 [9] 品牌差异化优势 - 沃尔沃坚持安全核心价值 辅助驾驶系统基于闭源QNX开发 智能座舱采用线构设计理念强化功能可视化与驾驶专注度 [10][11] - 宝马强调系统整合能力 通过视平线全景显示、超级大脑等技术重塑整体驾驶体验 而非简单堆砌配置 [10] - 奥迪启用全新字母标提升车型辨识度 联合上汽打造高端智能电动车型 语音交互系统由科大讯飞与火山引擎联合开发 [6][8] 市场前景与挑战 - 三大品牌新能源车型将于2025年9月至2026年上半年密集上市 可能冲击现有市场格局 业内人士建议消费者等待年底或明年初购车以获取更高性价比 [12] - 传统豪华品牌拥有品牌底蕴、制造工艺和忠实用户基础 但需持续投入研发加速产品迭代 并在智能化、用户运营方面快速学习新势力优势 [13][14] - 行业进入终局淘汰赛阶段 技术创新、产品优化和市场策略将成为决定胜负关键因素 [14]
中年男人最爱的“国民神车”,也卖不动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9-10 21:32
作者丨DW 美国田纳西州查塔努加工厂,这座大众汽车在美的生产基地,正悄然减少ID.4电动车的每个生产班次组装数量。160名员工将从10月底开始进入休假状态, 他们虽然能获得基本工资的80%和全额福利,但这背后反映出大众电动车在美国市场的困境。 据海外科技媒体Electrek报道,大众汽车近日宣布将削减其美国查塔努加工厂纯电动SUV车型 ID.4的产量,这一决策直接源于ID.4在美国市场销量未达预 期。 来源丨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 与此同时,大众集团CEO奥博穆因其双重职位而深陷危机。工会负责人公开施压,要求其放弃同时执掌大众与保时捷的帅印。从北美工厂减产到管理层权 力更迭的传闻,百年大众正面临电动化转型与领导力稳定的双重压力。 01 在美补贴退场,销量雪崩 作为对标特斯拉Model Y的德系王牌,ID.4曾在美国市场高歌猛进,2023年销量尚达3.8万辆,却在2024年断崖式坠落至1.7万辆。进入2025年,颓势愈演愈 烈:上半年销量同比跌19%,第二季度更是雪崩65%,单季销量不足2000辆。 联邦补贴的退坡,是ID.4销量急转直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025年1月,ID.4还稳坐美国电动车销量季军宝座 ...
奔驰推出电动版GLC,拟于宝马iX3和特斯拉Model Y竞争
格隆汇· 2025-09-08 09:4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 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格隆汇9月8日|奔驰推出畅销车型GLC SUV的电动版,希望扭转此前几款电动车型号表现不佳的劣 势。该车型在周日的慕尼黑汽车展上发布,将与宝马iX3和特斯拉Model Y直接竞争,续航里程可达713 公里,计划明年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