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斯拉Model Y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现代32字PPT轰炸多家车企,开炮遥遥领先、小字免责等热点;最新消息!美方加征24%关税再停一年;又一知名车企宣布裁员上千人
雷峰网· 2025-10-31 08:45
苹果换购计划争议 - 苹果Trade In换购计划被用户投诉存在评估不透明问题,有用户反映其功能完好的iPhone 14 Pro预估抵扣2900元,但寄送后苹果以“外部维修”为由将抵扣金额直接归零为0元,且拒绝提供检测证据和归还原设备 [4] - 类似情况并非个例,10月初另有用户称其iPhone 15 Pro在换购时预估抵扣3200元,但最终也因“设备未经授权改动”被调整金额至0元 [5] 蔚来汽车运营动态 - 蔚来董事长李斌在用户活动中坦言公司面临经营压力,称若蔚来不能稳健经营对用户不负责任,并指出公司混得不好会让车主没面子,同时强调四季度实现盈利是必须达成的目标 [7] - 公司运营数据显示其交付能力正提升,10月第三周蔚来单周交付量达到10600辆,这意味着其月度交付能力已具备冲击4万辆以上的基础 [8] 零跑汽车技术战略澄清 - 零跑科技高级副总裁曹力发文辟谣,否认曾发表“与华为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言论,强调公司坚持核心技术全域自研的理念与和其他优秀企业展开合作并不矛盾 [8] - 曹力澄清零跑后续将上马自己的高阶智驾系统,而非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并呼吁媒体营造客观理性的舆论环境 [9] 车圈营销乱象批评 - 北京现代在新车发布会上以32字PPT精准批评当前汽车行业营销乱象,包括“遥遥领先反复洗脑”、“大字吸睛小字免责”以及利用限量饥饿营销制造焦虑等行为 [11] - 这并非北京现代首次发声,去年4月公司高管曾直言市场存在靠补贴政策、压榨供应商、虚假宣传乃至利用水军攻击竞争对手等不合理竞争行为 [12] 新能源汽车测试争议 - 车评人陈震质疑汽车之家对小米YU7的“冬测”标签不合适,认为在10℃气温条件下测试磷酸铁锂电池车型容易误导消费者,因该电池在0℃-10℃续航才可能出现衰减 [14] - 汽车之家回应质疑并公布测试结果,小米YU7在测试中标准续航687km,续航达成率83.59%,高于理想i6的82.01%和特斯拉Model Y的81.94%,该结果获小米CEO雷军转发认可 [15] 中美贸易关系进展 - 中美最新经贸磋商成果显示,美方将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0%“芬太尼关税”,并对中国商品加征的24%对等关税继续暂停一年,中方将相应调整反制措施并同意延长部分关税排除措施 [17] - 双方还就芬太尼禁毒合作、扩大农产品贸易及相关企业个案处理等问题达成共识,美方在投资等领域作出积极承诺 [17] 京东外卖与员工福利 - 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为犒劳京东11.11开门红期间辛苦送单的全职骑手,请全体超15万名全职骑手吃肯德基,并上线“东哥请客”同款套餐 [17] - 京东自今年3月起率先与全职骑手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并缴纳五险一金,目前全职骑手规模已超15万人 [17] 格力电器业绩与分红 - 格力电器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营收承压,第三季度营收398.55亿元同比下降15.09%,净利润70.49亿元同比下降9.92%,前三季度营收1371.80亿元同比下降6.50% [19] - 尽管业绩下滑,格力仍披露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预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10元,共计派发现金红利55.85亿元,董事长董明珠曾以此对比询问小米公司给股民的回报 [19] 自动驾驶与AI芯片发展 - 自动驾驶公司文远知行创始人韩旭预测L5级自动驾驶将在未来10年内实现,并称其将是行业的“ChatGPT时刻”,意味着道路出行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28] - 国产AI芯片企业摩尔线程IPO注册获证监会批准,公司拟募资80亿元冲刺科创板,其招股书预测2025年至2029年中国AI计算加速芯片市场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53.7% [24][25] 国际车企裁员与战略调整 - 通用汽车宣布因短期电动车需求放缓及监管环境变化将裁减约3300名员工,涉及密歇根、俄亥俄和田纳西三地的整车及电池工厂,并计提约16亿美元重组费用 [30] - 公司CEO强调仍坚持电动化长期目标但将灵活调整产能,此次裁员包括底特律电动车厂约1200个岗位及电池工厂约550人永久裁员 [30] OpenAI发展与市场传闻 - 针对市场传闻其可能于2026年下半年提交上市申请且估值或达1万亿美元,OpenAI回应称IPO并非公司当前重点,无法确定具体日期 [31] - 微软与OpenAI签署新协议,微软将支持OpenAI营利部门的组建和资本重组,目前微软在该营利实体中的持股比例约为32.5%,OpenAI基金会股权估值约1300亿美元 [32] 科技行业安全与监管事件 - 微软Azure云服务发生大规模中断,影响全球多个关键客户,问题源于Azure Front Door服务的配置更改错误,导致阿拉斯加航空约49000名乘客出行受阻,服务在12小时后基本缓解 [34] - 人工智能初创公司Character.AI宣布将禁止未成年人与其聊天机器人进行开放式对话,自11月25日起实施,此前超过70%的美国青少年曾使用过AI陪伴型应用 [35] 云计算服务竞争与故障 - 亚马逊视频游戏部门遭遇大幅裁员,作为其整体削减超过14000个企业岗位计划的一部分,公司将减少对高预算游戏项目尤其是大型多人在线游戏的开发投入 [35] - 亚马逊否认在近期裁员后再次出现AWS全球宕机,但报道称有用户报告新的服务中断,公司暗示用户可能将微软Azure的宕机误认为AWS故障 [36]
汽车之家回应小米YU7等车冬测质疑:一直在做京津冀低温区续航测试,还原冬季真实用车场景
新浪科技· 2025-10-30 16:17
测试方法与标准 - 测试车辆设定为最节能驾驶模式,动能回收最高,空调温度23摄氏度,风量自动,车内共3名成年人 [1] - 续航达成率计算公式为(实测标准续航+安全冗余续航)除以官方CLTC续航乘以100% [1] - 测试终止条件为车辆表显剩余里程或剩余电量变为0/--或动力受限(车速≤40公里/小时),满足其一即记录实测标准续航,之后继续测试至电量完全耗尽以记录安全冗余续航 [1] - 测试场景为北京五环路日常通勤,测试当天温度为3至13摄氏度 [1] 具体测试结果 - 小米YU7实测标准续航687公里,安全冗余里程11公里,最终续航达成率83.59% [3] - 理想i6实测标准续航573.9公里,安全冗余里程16.6公里,最终续航达成率82.01% [3] - 特斯拉Model Y实测标准续航469.8公里,安全冗余里程16.1公里,最终续航达成率81.94% [3] 行业相关方回应 - 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雷军转发测试数据,表示小米YU7在续航里程和达成率上取得双第一,在北京10摄氏度温度下续航达到687公里 [3] - 车评人陈震对测试提出质疑,认为将10摄氏度气温下的测试称为“冬测”或“准冬测”容易误导消费者,并指出测试车辆使用的磷酸铁锂电池在0摄氏度至零下10摄氏度才可能出现衰减 [3] 测试机构声明 - 测试机构除寒冷区极寒温度续航测试外,也进行京津冀低温区续航测试,以还原冬季真实用车场景 [1] - 测试机构表示将坚守专业、客观原则,启动更极限、更深度、更全面的多维度测试,并邀请各界参与监督 [1]
新势力车企死亡报告
36氪· 2025-10-30 16:07
哪吒汽车的高光时刻与战略 - 2022年凭借哪吒U和哪吒V两款车型,以15.2万辆的年销量成为新势力销冠 [1] - 核心策略为“低价高配”,通过大空间进行错位竞争,哪吒V以7-9万元价格提供小型SUV空间,碾压同价位微型车 [3][4][10] - 哪吒U在11-16万主流价位主打超大后排空间,放弃部分科技感配置,精准满足家庭唯一用车对空间的刚性需求 [11][12] 威马汽车的早期优势与定位 - 创始人沈晖拥有辉煌职业履历,曾主导吉利对沃尔沃的并购,被誉为“中国汽车工业全球化第一人” [13][14] - 公司走自建工厂路径,早期获得腾讯、百度、红杉及地方政府投资,代表传统造车势力转型 [15][16] - 首款车型EX5定价11-21万元,2019年以1.68万辆销量成为新势力亚军,定位经济适用 [14][69][71] 高合汽车的顶级配置与高端路线 - 创始人丁磊是汽车行业元老,曾担任上汽通用总经理和浦东新区副区长 [17][18] - 首款车型HiPhi X定价57-80万元,配置豪华,包括NT展翼门、可编程大灯(成本超10万元)及英国调校音响 [19] - 2020年及2021年销量均超4200台,在高端市场获得认可,被视为挑战BBA潜力的品牌 [20] 高合的战略失误与失败原因 - 盲目照搬特斯拉由上至下战略,连续推出HiPhi X和HiPhi Z两款高价重叠车型,后者上市四个月仅售约1000台 [27][28][32] - 2022-2023年专注打磨HiPhi Z时,理想、蔚来等对手加速军备竞赛,公司错失竞争窗口 [34][35] - 2023年推出30万元级HiPhi Y求生,但市场已成红海,月交付仅千余台,最终因资金链断裂停产 [37][38] 哪吒的战略错误与市场误判 - 2023年行业价格战爆发,特斯拉、比亚迪等大幅降价,哪吒“低价高配”核心优势被侵蚀,销量同比出现负30%以上下滑 [42][44][46] - 错误实施品牌升级,推出20-30万元轿车哪吒S,年销量仅20278台,未获市场认可 [47] - 进一步投入10多亿资源开发小众双门跑车哪吒GT,月销量仅百台,打乱产品节奏并延误主力SUV哪吒L上市 [50][51][54] 威马的平庸之困与慢性死亡 - 品牌缺乏鲜明标签,车型EX5性能平平、设计主流,在10-20万元价格带上下不靠,未能吸引早期电动车核心用户 [61][74][75] - 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如自燃、漏风、掉电等,摧毁其“靠谱”形象,2020年发生11起自燃事故并召回1282辆车 [79][80] - 智能化采用多家供应商方案(科大讯飞、华为、小米),缺乏自研能力,电池采购分散导致品控失控 [85] 新势力生存关键:融资与上市 - 蔚来、理想、小鹏、零跑均在早期成功上市,获得二级市场融资能力,为后续竞争提供资金保障 [92] - 威马虽累计融资350亿元,但因自建工厂花费巨大,上市进程屡次受挫(科创板、港股、借壳均失败),最终最早暴雷 [93][94] - 高合总融资仅50亿元,2022年港股上市失败,沙特资金未到位;哪吒股权分散混乱,多次冲击上市未果,错过融资窗口 [95][101][103]
四激光雷达“技术下沉” 阿维塔12背水一战
经济观察报· 2025-10-30 11:17
阿维塔12四激光版产品发布 - 阿维塔12四激光版于10月28日正式上市,推出纯电和增程双动力共6个车型版本,官方指导价为26.99万-42.99万元,权益后到手价为25.99万-41.99万元 [2] - 新车全系标配华为四激光雷达系统,包含3颗高感知长距激光雷达与1颗后向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实现360°感知覆盖,在复杂场景下能有效识别传统视觉方案难以捕捉的风险 [2] - 这是华为四激光雷达系统首次进入25万元级别市场 [2] 市场竞争与品牌表现 - 阿维塔12直面与特斯拉Model Y、蔚来ET5等车型的竞争,但自2023年11月上市以来,市场表现未达预期 [2] - 在竞争激烈的30万元级新能源轿车市场,阿维塔品牌面临认知度不足的挑战 [2] - 从2024年开始,公司尝试价格调整、产品阵容扩充等策略提振销量,但效果均不理想,在高端新能源品牌阵营中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2] 智能驾驶技术优势 - 华为乾崑ADS 4智能驾驶系统实现了从起点到终点的智能导航辅助驾驶,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可精准识别特种车辆、外卖骑手等目标 [3] - 与蔚来ET5、极氪007等竞品通常仅配备1至3颗激光雷达且多以前向感知为主相比,阿维塔12四激光版在智能驾驶硬件配置上展现出一定优势 [3] 公司战略与合作模式 - 阿维塔12四激光版是阿维塔“战略2.0”深化落地的重要里程碑,战略核心是将“CHN模式”(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从技术整合升级为深度绑定的战略共同体 [3] - 合作模式从技术合作全面升级为HI PLUS模式,合作范畴从单一技术供给拓展至产品开发、营销及生态共建的全链条,华为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全模块将向阿维塔开放适配 [3] - 公司计划2026年推出5款升级车型,至2030年累计推出17款车型,覆盖全细分市场,同步冲击全球销量80万辆的目标 [3] 市场前景与挑战 - 在30万元级新能源轿车市场中,硬件参数只是入场券,真正的胜负手在于如何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用户体验优势 [4] - 阿维塔12四激光版的市场表现将检验“技术下沉”策略的有效性,并成为公司突破当前市场格局的重要一步 [4]
陈震质疑小米YU7冬测成绩:10℃气温条件下叫冬测不合适,容易误导消费者
新浪科技· 2025-10-30 10:28
测试背景与争议 - 车评人陈震于10月29日发文质疑汽车之家对小米YU7、理想i6、特斯拉Model Y的测试,认为在10℃气温下进行测试并冠以“冬测”或“准冬测”名称容易误导消费者 [1] - 质疑依据为测试车辆均使用磷酸铁锂电池,该电池在0℃至-10℃环境下才可能出现明显续航衰减,而10℃气温及测试日期(立冬前)不符合冬季测试的常规条件 [1] 测试结果与数据 - 汽车之家测试显示小米YU7实测标准续航687公里,安全冗余里程11公里,最终续航达成率为83.59% [3] - 理想i6实测标准续航573.9公里,安全冗余里程16.6公里,最终续航达成率为82.01% [3] - 特斯拉Model Y实测标准续航469.8公里,安全冗余里程16.1公里,最终续航达成率为81.94% [3] 公司回应与市场影响 - 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转发汽车之家的冬季续航测试数据,并强调小米YU7在续航里程和达成率上均位列第一,在北京10度温度下续航达到687公里 [3]
杨天真称特斯拉打不开车门,客服:系统更新中建议不要动车
新浪财经· 2025-10-29 10:26
近日,壹心娱乐创始人杨天真发布视频称:"我现在打不开我的特斯拉了,我不知道为什么,它出了什么问题。"随后,她打开后备箱,爬入了车内。车内系 统显示,软件正在更新,"完成前请勿驾驶"。她还在线求支招:"车在升级,门打不开怎么办?" 作为特斯拉全球第二大市场,该品牌以特有的科技感吸引了众多中国消费者。销量数据显示,特斯拉在全球每售出三辆车,就有至少有一辆来自中国。第三 季度,其在中国的交付量达16.92万辆,环比增长31%,为整体业绩提升提供了关键支撑。 从全球范围来看,特斯拉2025年第三季度交付了49.71万辆新车,不仅刷新了自身的季度交付纪录,而且超越了奔驰的同期销量。其中,Model 3与Model Y 两款主力车型合计交付48.12万辆,占据了总交付量的绝对核心。 目前,国内电动车品牌的崛起,正在对特斯拉形成巨大挑战。数据显示,比亚迪今年第三季度纯电车型销量达到58.25万辆,以8.54万辆的优势领先特斯拉同 期销量。自2024年第四季度起,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比亚迪已连续4个季度在全球纯电车型销量榜单上超越特斯拉。 此外,吉利、奇瑞等中国车企也已经能与特斯拉形成有力竞争。有分析认为,与同价位中国车 ...
雷军回应小字争议,一切都结束了
新浪财经· 2025-10-29 09:16
雷军的微博评论区,又现大型内涵现场。 事情起源于一条庆功微博。 近日,雷军兴奋地转发了一条消息,宣布小米YU7(配置|询价)在汽车之家冬季续航测试中拿下续航里程和达成率双第一。 没想到评论区画风突变,一条"有没有小字"的提问收获热评第一。 面对网友的灵魂拷问,雷军既没否认也没解释,默默回了八个狗头表情包。 这波操作被网友秒懂:"好家伙,雷总这是用魔法打败魔法"、"八个狗头,等于'行业陋习我不好说'"。 经历过一连串小字争议后,网友已经养成条件反射—— 看到小米宣传,先找小字说明。 1 小米的小字文学 小米的"小字梗"能破圈,罗永浩的神补刀功不可没。 这位行业明嘴在"逆光之王"事件后直言,用极小字标"目标成为"是行业普遍陋习,不是小米独创。 但他也毫不留情地指出,猥琐的、误导性的、不地道的小字该消灭。 图源:@罗永浩的十字路口 这话撕开了行业最后一块遮羞布。 放眼整个营销界,类似操作比比皆是。 手机圈里,小米17Pro标榜"逆光之王",右下角却有一行几乎看不清的小字:"逆光之王是产品设计目标"。 食品包装上印着 " 不含蔗糖 " ,小字标注 " 含有结晶果糖 " ; 护肤品宣称 "7 天淡纹 " ,小字写着 " ...
美的被京东罚款500万?知情人士:造谣!明显有平台操纵;小米密集调整:雷军亲自挂帅汽车新部门;巨人网络CEO张栋辞职,刘伟回归
雷峰网· 2025-10-29 08:40
电商行业动态 - 京东双11期间被传对商家采取高压定价策略及“二选一”要求,但知情人士回应称“美的集团因价格问题遭京东罚款500万元”为不实消息,并指出有平台操纵迹象[2][4] - 京东客服及离职采销人员均否认存在“二选一”政策,强调公司致力于为用户争取低价[4] - 今年双11呈现新趋势:平台简化玩法、AI技术全面渗透、近远场零售深度融合,京东将促销战线拉长至37天,淘宝天猫押注“大消费+AI”组合拳[6] 小米集团战略与业绩 - 小米汽车业务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新设立一级部门“架构部”负责下一代技术架构,由雷军直接管理,整车研发负责人崔强进入新部门,原电动力负责人王振锁接替其职位[5][8] - 小米之家总经理职务由云南分公司总经理陈恺接任,向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晓雁汇报,同时陈恺继续兼任云南分公司总经理[5][8] - 花旗与华泰证券预测小米电动车业务在2025年第三季度将扭亏为盈,预计营运利润分别为7.22亿元和10亿元[9] - 雷军财富因小米汽车业务爆发式增长及手机高端化突破而增长1960亿元,达到3260亿元,在《胡润百富榜》排名第五,财富涨幅达151%[10][11][12] - 南方周末科创力排名显示,小米在消费电子及电气业中超越美的跃居第一,得分51.93分,2024年研发投入240.5亿元,研发强度6.57%[26] AI与大模型行业动态 - MiniMax高级研究总监钟怡然已于半年前离职,其曾主导基于Lightning Attention架构的MiniMax-01模型研发项目[5][13][14] - 2025年三季度AI应用市场数据显示,移动端和PC端月活跃用户量分别达到7.29亿和2.00亿,豆包月活用户1.72亿超过DeepSeek的1.45亿[15][16] - Meta AI部门进行战略重组并裁员约600人,涉及四个部门中的三个,仅新团队TBD Lab未受影响,此次调整或与Llama4模型表现不佳及中国竞争对手DeepSeek崛起带来的压力有关[2][30][31] 汽车行业与自动驾驶 - 华为鸿蒙智行全系车型交付量突破100万台,达成此目标用时43个月,其旗舰9系新款享界S9将于11月上市[24] - 欧洲9月新车销量同比增长10.7%至123.7万辆,比亚迪销量同比暴涨398%,市场份额从0.4%升至2.0%,特斯拉销量则同比下降10.5%,市场份额收缩至3.2%[35][36] - 特斯拉FSD(完全自动驾驶)功能订阅率仅为现有车队的12%,2025年第三季度相关收入低于2024年同期的3.26亿美元[36] - 自动驾驶企业小马智行在香港启动招股,拟发售约4196万股,每股发售价不超过180港元,预计于11月6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29] 消费电子与硬件创新 - 大疆Pocket 4云台相机已进入量产阶段,机身重量大幅减轻35%至约116克,并新增两个功能未知的实体按钮,预计未来2至3个月内发布[20][21][22] - 三星首款三折叠屏手机Galaxy Z TriFold实机首次公开展出,采用两侧向内折叠设计,完全展开后屏幕尺寸约10英寸,初期计划生产5万到10万台[32][33] 互联网与科技公司人事变动 - 巨人网络CEO张栋因个人原因辞职,公司董事刘伟出任CEO,刘伟曾于两年前卸任该职务,此次回归将聚焦培养年轻核心人才[2][15] - 原美团零售事业部总经理文秦时隔8年回归美团,负责其境外业务Keeta在巴西市场的运营,向业务负责人仇广宇汇报[5][9][10] - 台积电75岁资深高管罗唯仁在退休3个月后被传将加盟英特尔掌管研发工作,其在台积电任职期间获得超过1500项专利[27] 企业财报与市场表现 - 苹果公司2025财年服务业务收入有望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预计达到1086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3%,该业务利润贡献率可能高达公司总利润的50%[2][31][32] - 钟睒睒以5300亿元财富第四次成为《胡润百富榜》中国首富,财富增长1900亿元,张一鸣和马化腾分别以4700亿元和4650亿元位列第二、三位[10][12]
理想i6的对手是谁,影响最大的是哪个?5位一线销售聊聊各自情况
车fans· 2025-10-29 08:30
理想i6市场表现 - 理想i6上市后销量表现良好,首销期可保证春节前交付,交付周期为13-16周,首销期后客流未出现明显下滑 [1][3] - 用户群体以90后和00后为主,部分80后用户,认为定价合理且首销权益充足,Max版本配置包含空气悬挂、英伟达芯片、冰箱等 [3] - 客户主要抱怨点包括底盘略低、前备厢非电动,但整体客户评价满意 [3] - 首销期后订单情况取决于后续政策,11月权益中现金减免已从1万元缩减至5千元 [3] 理想i6与主要竞品对比 - 对比特斯拉Model Y,理想i6在配置、价格、续航和空间方面具有优势,但部分客户仍因品牌力强、5年免息、等车时间短而选择特斯拉 [3][13] - 对比小米YU7,理想i6在空间、舒适度及提车周期上占优,而小米YU7吸引客户点在于外观设计 [3][8] - 理想i6上市对小米YU7客户产生吸引力,主要因购置税和置换补贴政策影响,但小米后续公布购置税兜底政策后,客户犹豫情况缓解 [8] - 理想i6与智界R7存在竞争,部分客户因外观造型更易接受而选择智界R7,智界R7客户看重智驾、安全、三电和续航,70%以上客户选择纯电版本 [5] - 理想i6对理想品牌内部车型如L6、L7和i8影响最大 [10] 竞品市场反应及用户画像 - 乐道L90连续2个月交付破万,订单无压力,客户多为家庭用户,看重空间、舒适度及性价比,受理想i6影响相对较小 [10] - 特斯拉Model Y用户群体广泛,看重品牌、售后及口碑稳定性,近期与理想i6对比增多,但部分试驾后客户仍回归选择特斯拉 [13] - 智界R7客户中年轻家庭居多,90%为增换购用户 [5] - 小米YU7客户以一家三口或夫妻为主,对空间舒适度有要求,多有名下旧车 [8] - 行业趋势显示,90%的混动或增程式车主下一台车可能会选择纯电车型 [10]
细分赛道多强竞争,极氪7X携137项标配“杀”到21.98万
国际金融报· 2025-10-28 23:06
10 月 28 日,焕新极氪 7X 正式上市,推出三款配置版型,官方零售价 22.98 万 - 26.98 万元,叠加超级置换权益后限时价 21.98 万 - 25.98 万元。 孙婉秋摄 焕新的极氪 7X 核心竞争力聚焦 "全家需求",全系标配 137 项豪华配置:搭载 900V 架构与 5.5C/6C 超快充,103 度麒麟电池版 10 分钟可补能 80%,续 航达 802km;四驱版零百加速 2.98 秒,配合魔毯空气悬挂与智能防滑系统,兼顾性能与通过性。空间上以 83.34% 得房率实现 1187mm 后排腿部空间,搭配 MPV 级后排理疗与智能配置,匹配家庭需求。安全方面搭载 10 项安全黑科技与 720°主动防护系统,获双 NCAP 五星认证。 作为极氪的畅销车型。去年9月7X上市,一年时间交付量突破10万台,跻身20 万以上中国品牌纯电 SUV 销量冠军。刚刚过去的9月,极氪7X国内销量 达5524 辆,同比增长24.05%,占比总销量的35.23%。 当前极氪7X所在的 20-30 万纯电 SUV 市场呈现"多强竞争"的格局:特斯拉 Model Y 以月销 4.8 万辆居首,但配置相对基础;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