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变压器

搜索文档
安徽淮南:400吨“巨无霸”安全抵达
人民网· 2025-09-02 17:44
8月30日,衡阳特变电工发往淮南平圩电厂四期2X100MW项目的特高压变压器(400吨)顺利运抵位 于淮南市潘集区的平圩电厂。该变压器无论在电压等级还是设备重量方面,均位居世界火电项目前列, 项目由中国能建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总承包。 这种特殊的超大件运输车在公路通行,虽然不是翻山越岭,但仍要过多重"难关"。在项目前期,针 对大件运输许可事宜,淮南市潘集区交通运输局主动介入、靠前服务,为安徽电立大件物流公司提 供"一对一"的精准指导。双方共同深入研究论证运输方案,确保了该项大件运输许可得以高效、顺利批 复。 为确保运输途中的安全,此次还成立了运输保障工作小组。在运输过程中,除了运输企业自身的保 障团队外,沿途辖区清障车、交警车辆"开路",路政等车辆全程"保驾护航",场面可谓壮观。 "巨无霸"车队成功抵达淮南平圩电厂。 最终,在多方合力配合下,本次超重大件运输圆满完成,既保障了淮南经济发展和工业建设需求, 又有力保证了公路通行安全。(管双文/图) "巨无霸"车队行进中。 此次大件运输任务由安徽省电立大件物流有限公司承运。针对变压器的特殊尺寸和重量,运输采 用"前9轴线液压板+桥式凹台+后10轴线液压平板车"的 ...
保变电气2025年中报:净利润同比飙升230.76%,控股股东变更落定
证券时报· 2025-08-21 11:51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达29.95亿元 同比增长60.89% 反映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和主营业务竞争力强劲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猛增230.76% 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 表明卓越的成本费用管控和经营效率提升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4.40%跃升至11.80% 增幅达7.40% 基本每股收益从0.012元增至0.041元 增幅241.67% [2] 控股股东变更 - 控股股东于2025年2月7日正式变更为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标志着公司治理进入新阶段 [3] - 新控股股东作为央企重组形成的电力装备巨头 将公司发展纳入国家级战略产业集群框架 [3] - 变更带来多方面协同利好 包括拓展市场渠道 获取内部订单 共享研发资源和产业链协同降本增效 [3] 主营业务发展 - 作为国内特高压变压器领域核心企业 持续聚焦高端产品研发与制造 高毛利率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提升 [4] - 在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等重点项目招标中表现突出 成功将行业需求转化为订单并高效完成交付 [4] - 通过全流程推进精益化管理和降本增效 有效控制各项费用 将更多收入转化为净利润 [4]
保变电气2025年中报:净利润同比飙升230.76%,控股股东变更落定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11:00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达29.95亿元 同比增长60.89% 反映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和主营业务竞争力强劲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猛增230.76% 利润总额同比提升161.01% 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4.40%跃升至11.80% 增幅达7.40% 基本每股收益从0.012元增至0.041元 增幅241.67% [2] 控股股东变更 - 控股股东于2025年2月7日正式变更为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标志着公司治理进入新阶段 [1][3] - 新控股股东作为央企重组形成的电力装备巨头 将公司发展纳入国家级战略产业集群框架 [3] - 变更带来协同利好 包括拓展市场渠道 获取内部订单 共享研发资源及产业链协同降本增效 [3] 主营业务发展 - 作为国内特高压变压器领域核心企业 聚焦高端产品研发与制造 高毛利率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提升 [4] - 在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等重点客户项目招标中表现突出 成功将行业需求转化为订单 [4] - 通过全流程精益化管理和降本增效措施 有效控制费用 将更多收入转化为净利润 [4] 行业背景 - 公司发展响应"双碳"背景下特高压输电和新能源消纳对高端装备的需求 [4] - 旺盛的产品需求为盈利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行业需求持续增长 [2][4]
特高压设备专家交流
2025-08-05 11:20
特高压设备行业研究纪要分析 行业概况 * 特高压建设进度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前期审批滞后、已建成线路利用率偏低(普遍低于50%)、能源转型政策调整、技术迭代周期长以及经济性考量等[1] * 2024年到2025年上半年特高压建设节奏较慢,疫情遗留问题影响了十四五规划中的13条直流线路,仅完成了7条[2] * 电力市场交易推进使得内部收益率下降,一些项目被推迟,当地财政状况、环保和社会阻力也对项目造成影响[3] * 西北内蒙古地区风光大基地发展面临本地消纳能力不足问题,例如甘肃酒泉和蒙西地区的弃风率已达到7%[10] 建设规划与趋势 * 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多条特高压线路计划开工或挂网,包括藏东南到粤港澳大湾区、蒙西到京津冀、陕西到河南、南疆到川渝、腾格里到江西柔直、松辽到华北柔直等[2] * 从"十四五"末到2030年,每年预计开工4到5条特高压直流线路,以及2到3条交流线路[5] * 2026年至2030年期间,预计将新建20到25条特高压直流线路和10到15条交流线路[5] * 2025年8月底将有两条线路挂网,分别是藏东南到粤港澳大湾区和蒙西到京津冀[28] 技术发展 * 柔性直流技术(柔直)应用前景广阔,预计到2030年,新增直流线路中60%-70%的换流站节点将采用柔直技术[1] * 柔性直流技术目前在换流站投资中占比约30%,预计到2030年将提升至60%[12] * 2025至2026年的新批复特高压项目中,柔直技术渗透率将突破80%[12] * 柔性直流换流阀单体成本约为50亿元,到2030年可能降至35亿元左右[13] 新能源发展 * 新建特高压项目中的新能源打捆比例有望提高,未来将更多依赖水电及其他可再生能源进行打捆输送[1] * 预计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市场规模将达到百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7] * 雅下水电站规划容量为60GW,比三峡大坝的22GW更大,预计每年可发电3,000亿度[9] * 光伏电站收益率下降短期内抑制特高压外送需求,但长期来看跨区域输电仍是刚性需求[6] 供应链与国产化 * 高端进口绝缘件供应不足是特高压变压器生产的主要瓶颈,尤其是大张进口T4级别纸板短缺[2] * 国内企业如广信、辽宁兴企等正在积极扩能,但高端材料仍需依赖进口[2] * 国电南瑞和许继公司在自研碳化硅器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其损耗降低了40%[15] * 换流阀的国产化率约为30%,中车时代电气在这部分占据了大约30%的市场份额[26] 成本分析 * 柔直换流阀的单价从2013年的每千瓦1,500元下降到2022年的450元,目前进一步降至380元[15] * 2013年至2025年间,柔直换流阀的价格下降幅度达到了80%[15] * 预计到2025年,柔直换流阀市场规模将达到120亿至168亿元[16] * 绝缘纸板及绝缘件占变压器成本约为5%[17] 重点项目 * 陕西到河南、南疆到川渝两条线路预计将在2025年十月至十二月挂网[28] * 2026年计划开工的特高压项目包括腾格里到江西柔直、松辽到华北柔直等[29] * 甘肃巴丹吉林沙漠送电四川特高压直流配套风光基地预计在2026年启动[29] * 江建入川已经确定为双段全柔直系统,巴丹吉林到四川尚未最终确定方案[30]
“偷师”中国的印度,能偷出个印度制造吗?
36氪· 2025-07-11 19:52
中国企业印度市场受挫案例 - 保变电气以1.37亿元人民币转让印度子公司90%股权,完全退出印度市场[1] - 保变电气印度工厂运营6年累计亏损超1亿元,最终低价出售[2] - 交易可能导致特高压变压器技术被印度获取[2] 中国特高压技术优势 - 保变电气掌握1000千伏以上特高压变压器核心技术,参与中国90%特高压工程[4] - 拥有绝缘材料、高压绕组等上百项专利[4] - 特高压变压器需±0.03mm精度的多层纸包铜线,中国已实现自动化生产[14][16] 印度工业化瓶颈 - 印度耐火砖杂质多寿命短,比中国产品寿命短一半以上[9] - 印度无法生产50H120高等级硅钢,电工钢铁损达1.8-2.2W/kg,落后中国一代[12] - 工业体系不完整导致技术难以产业化,如高炉需配套耐火材料、控制系统等[9][10] 中印技术合作案例 - 中冶赛迪为塔塔钢铁建造5873立方米高炉,采用中国顶燃式热风炉等技术[7] - 项目使印度钢铁产能提升至1.54亿吨/年,达中国产能15%[7] - 合作半年后印度对中国钢铁征收12%临时关税[9] 中国产业出海策略 - 建议关键设备出口和重大项目投资需谨慎评估[29] - 采取"抱团出海"模式,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33] - 已在埃塞俄比亚、泰国、老挝等地建立成功试点园区[33] 全球制造业格局变化 - 2015年后全球工业产能过剩,制造业PMI普遍下行[23] - AI与自动化兴起削弱劳动力成本优势[25] - 未来竞争焦点转向系统整合能力而非廉价生产[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