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3级自动驾驶汽车
搜索文档
全国首批L3级“真自动驾驶”汽车要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21:07
政策与行业动态 - 《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 推动L3级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1][10] - 政策明确要求完善道路交通安全和保险等法律法规 为L3级自动驾驶提供法律保障[10] - 超过50个城市出台自动驾驶试点示范政策或地方性法规 包括北京、武汉、深圳等地[14] 车企L3级自动驾驶布局 - 广汽集团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量产并上市销售首款L3级自动驾驶乘用车 2026年推出更多L3级产品[3] - 小鹏汽车宣布2025年底推出L3级别自动驾驶软件 要求车辆硬件算力和存储实现数倍提升[3] - 华为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高速L3级自动驾驶商用(ADS 4) 2026年后实现高速/城区低速L4级自动驾驶[3] - 奇瑞汽车2026年实现L3级自动驾驶技术量产上车 岚图汽车首款L3平台车型将于2025年内发布[3] - 极氪、长安汽车、江汽集团、赛力斯等车企均提出L3级自动驾驶目标 时间点集中在2025年至2026年[3] 技术实现与挑战 - L3级自动驾驶需在特定条件和场景下运行 允许驾驶员完全脱手但需随时准备接管控制权[1][11] - 技术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商业化落地的主要障碍 需通过大量试验和示范测试验证[5] - 需具备高精度定位信号覆盖(如北斗三号差分信号)、路侧感知设备与车辆实时协同(C-V2X通信)以及动态高精地图分钟级更新能力[13] - 道路基础设施要求包括标记清晰、设施完善、交通信号准确、坡度适中和照明充足等条件[12] 成本与市场影响 - L3级自动驾驶汽车硬件配置和安全冗余成本比L2级高出数万元[15] - L3级生产准入放开为车企和供应链公司提供清晰商业化路径 驱动产业加大对感知硬件、决策算法和车路协同技术的投入[15] - 自动驾驶技术将成为汽车产业新增长极 推动市场从政策驱动转向体验驱动[15] 权责界定与法规 - L2级驾驶自动化责任主体为人类驾驶员 L3级责任主体因具体运行场景而异 用户和自动驾驶系统均可能成为责任主体[7] - 驾驶自动化技术责任主体划分是当前自动化技术推广必须解决的问题[7] - L3级车型生产准入放开需汽车行业与公安、交通等部门建立紧密协同机制 仍需一个过程[8] 测试与示范进展 - 上海浦东新区划定第三批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共583条、758.62公里 包括张江、世博和花木区域[12] - L3级技术需从小区域示范到大范围推广 小区域示范运营预计很快开始[16] - 工信部要求车企与供应商提交L3级以上自动驾驶全生命周期安全报告 禁止未经审批的大规模开放道路测试[14] 行业预测与展望 - 2025年可能成为L3级自动驾驶智驾元年 年底前将出现L3级智驾车型[4] - 2030年之后的两三年是L3、L4级自动驾驶从试点到规模化应用的窗口期[16] - 城区辅助驾驶技术拐点预计在2026年至2027年到来 普及速度将远超预期[16] - 到2035年 L5级自动驾驶将成为每辆车的标配[16]
“真自动驾驶”来了!专家:责任界定尚未明确、技术仍待验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20:25
政策发布与核心目标 - 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出台 明确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 [1] - 政策旨在推动车主切身体会L3级自动驾驶便利 促进行业增长 [1] L3级自动驾驶商业化挑战 - L3级自动驾驶车型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主要障碍是技术安全性和可靠性 [1] - 需通过大量试验和示范测试验证安全性与可靠性后 才能实现批量应用 [1] 配套法规与生态建设 - 政策推动完善与L3级自动驾驶相关的道路交通安全及保险等法律法规 [1] - 伴随L3级车辆推向消费者 关于车辆使用和事故责任认定的规则将进一步清晰 [1]
交银国际每日晨报-20250916
交银国际· 2025-09-16 09:45
汽车行业政策与技术趋势 - 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 [1] - 方案在辅助驾驶方面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的生产准入,并鼓励芯片、软件、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紧密合作以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1] - 固态电池技术持续突破,半固态电池有望在高端乘用车市场加速落地,同时整车厂与本土智驾芯片企业的合作深化将推动国产芯片出货规模扩张 [1] - 自2026年起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将恢复至车价的5%,预计2025年4季度将出现集中购车需求,2025年全年汽车销量目标大概率实现 [2] - L3级自动驾驶法规的正式落地被视为2026年行业发展的关键催化剂 [2] 银行业与宏观经济数据 - 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5900亿元,符合市场预期,但同比少增3100亿元,其中企业部门贷款表现相对较好 [3] - 8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2.57万亿元,符合市场预期,但同比少增4630亿元,主要由于新增人民币贷款和政府债券同比少增 [3] - M1增速在低基数上延续回升态势,非银机构存款同比显著多增,居民存款向资本市场转移的态势延续 [3] - 预计随着消费贷款贴息政策落地,消费信贷需求有望得到提振,同时股票市场成交活跃态势有望延续 [3] 互联网与电商行业动态 - 2025年8月实物电商网上零售额调整后同比增长7.1%,家用电器同比增长14%,通讯器材增长7%,家具类增长19% [6] - 电商平台GMV及变现效率提升,在国补利好下利润持续释放 [6] - 阿里巴巴电商预计变现率提升将拉动9月季度CMR同比保持双位数增长;京东预计3季度零售收入和利润保持约10%的同比增速;拼多多受扶持计划及国补的影响将边际好转;快手预计3季度电商GMV同比增长15% [6] - 本地生活服务竞争延伸至到店业务,AI技术应用深化以把握消费者需求,例如阿里高德地图上线"扫街榜",美团大众点评重启品质外卖服务并测试AI功能,抖音上线"烟火小店扶持计划" [7] - 阿里巴巴电商市占率企稳,闪购投入带动用户活跃度,AI拉动云业务规模领先行业;京东新业务投入超预期造成整体利润率波动;快手关注可灵商业化推进 [7] 全球市场与商品表现 - 截至报告期,恒生指数报26,447点,当日上涨0.28%,年初至今上涨28.48%;国企指数报9,385点,当日上涨0.21%,年初至今上涨28.74% [4] - 美股方面,道指报45,883点(+0.11%),标普500报6,615点(+0.47%),纳指报22,349点(+0.94%) [4] - 商品市场,布兰特原油报66.97美元/桶,三个月下跌10.00%;期金报3,649.40美元/盎司,年初至今上涨38.80%;期银报42.26美元/盎司,年初至今上涨46.20% [4] - 外汇方面,美元兑日圆报147.43,英镑兑美元报1.36,欧元兑美元报1.18;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4.04% [4] 重点公司数据摘要 - 腾讯控股收盘价643.50港元,市值5.84万亿港元,年初至今上涨54.32%,2025年预测市盈率为21.45倍 [10] - 阿里巴巴收盘价154.60港元,市值2.77万亿港元,年初至今上涨87.62%,2025年预测市盈率为20.33倍 [11] - 美团收盘价97.35港元,市值5385.02亿港元,年初至今下跌35.83% [11] - 快手收盘价76.00港元,市值2729.41亿港元,年初至今上涨83.80%,2025年预测市盈率为16.20倍 [10] - 建设银行收盘价7.75港元,市值2.07万亿港元,年初至今上涨19.60% [10]
监管思路逐渐清晰 汽车业稳增长方案为L3级智驾迈出关键一步
证券时报· 2025-09-15 05:55
行业监管政策导向 - 智能驾驶行业监管政策在2024年持续细化,包括禁止使用“自动驾驶”等模糊宣传表述、规范公开测试和OTA升级等措施 [1] - 监管政策的收紧旨在引导行业从无序竞争转向有序发展,促使企业更注重技术研发和安全保障,而非限制行业发展 [1] - 工信部等八部门于9月12日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提出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 [1] L3级自动驾驶政策支持与定义 - 《方案》的出台为L3级自动驾驶发展注入强心针,标志着监管思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更积极地推动技术创新 [1] - L3级自动驾驶属于有条件自动驾驶,在特定场景下允许系统完全接管驾驶任务,但驾驶员需保持警觉准备接管 [1] - 与L2级辅助驾驶相比,L3级的核心区别在于责任主体部分转移,进入“人机共驾”场景 [2] 政策框架与法律配套 - 自2021年以来,相关部门已构建包括准入管理、安全沙盒监管等在内的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框架,《方案》进一步明确了L3级发展路径 [2] - 推动L3级车型生产准入的同时,《方案》强调需完善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保险法规,以明确事故责任认定和理赔机制 [2] - 法律法规的完善是L3级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关键前提,关乎消费者使用信心和车企大规模推广 [2] 行业长期影响与企业要求 - 监管部门对行业的指引和约束将更加细化,企业需在产品研发推广中确保合规运营,以赢得消费者信任 [3] - 《方案》为L3级自动驾驶开闸将为行业注入强大动力,重塑未来出行方式和产业格局,培育新质生产力 [3] - 在L3级阶段,相关企业必须在技术研发、安全测试和法规合规方面投入更多资源,以确保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 [2]
汽车业稳增长方案为L3级智驾迈出关键一步
证券时报· 2025-09-15 02:00
监管政策导向 - 智能驾驶行业监管政策不断细化 包括禁止使用模糊宣传表述 禁止未经审批公开测试 规范OTA升级等收紧措施 [1] - 监管政策旨在引导行业从无序竞争转向有序发展 促使企业更加注重技术研发和安全保障 [1] - 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提出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 [1] L3级自动驾驶发展 - L3级自动驾驶属于有条件自动驾驶 允许在特定条件和场景下由系统接管驾驶任务 但驾驶员需保持警觉准备接管 [1] - 与L2级辅助驾驶的核心区别在于责任主体部分转移 L2级责任主要由驾驶员承担 L3级需要企业投入更多资源确保系统可靠性 [2] - 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2021年以来陆续出台准入管理 安全沙盒监管 上路通行试点等政策文件 构建完整政策框架 [2] 商业化落地条件 - 完善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保险法规是L3级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关键前提 [2] - 需要明确事故责任认定和保险理赔机制 才能使消费者放心使用 车企大规模推广产品 [2] - 监管部门对行业的指引和约束会更加细化 企业需密切关注政策变化确保合规运营 [3] 行业影响 - 《方案》为L3级自动驾驶发展注入强心针 标志监管思路逐渐清晰 在保障安全前提下积极推动技术创新 [1] - 政策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将重塑产业格局 培育新质生产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