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瑶光
icon
搜索文档
星途“降级”并入事业部 奇瑞全力冲击港股IPO
财经网· 2025-07-12 19:42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认为:此次业务调整是对资源进行整合,在研发、人才和资金等多方面能够进行共用,提升组织效 率。"独立品牌过多,不利于资源的调配和协调。"他还说道。 星途并入事业部 此次调整最大的变化是,星途品牌由此前的独立运营变为整体并入至国内事业部。并且原星途营销中心总经理黄招根出任星途事业部常务副总经 理,向李学用汇报。 据每日经济新闻,日前,奇瑞公司成立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下设星途、艾虎、风云、QQ四大事业部。 星途事业部聚焦高端品牌星途,艾虎事业部聚焦艾瑞泽和瑞虎两款经典产品,风云事业部聚焦新能源品牌风云,QQ事业部则聚焦小车产品。奇瑞 汽车执行副总裁李学用将统管四大事业部,并兼任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总经理。 图源:星途官网 与此同时,智界品牌、iCAR品牌、捷途品牌暂未进行调整,将继续保持独立运营。 据观察者网消息,此次奇瑞架构调整刚好发生在冲刺港股IPO前夕,奇瑞意在向资本市场展示更清晰的业务架构,从而整合国内资源、明确各品牌 定位,提升投资者对奇瑞管理效率和盈利能力的信心。而未能达成集团期待的星途品牌,则成为了主要调整对象之一。 星途成立于2017年,作为奇瑞的高端产品 ...
风云独立,星途入列,奇瑞IPO前夕架构“大调整”
华夏时报· 2025-07-12 06:43
IPO上市脚步不断临近,奇瑞却在进行一系列大调整。 继统一成立"奇瑞智能化中心"之后,奇瑞又组建了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将风云序列升级为独立品 牌。这让拥有奇瑞、星途、捷途、iCAR、智界五大品牌的奇瑞集团,形成了更强的战略聚焦与资源整 合。 但是对于风云升级为品牌,星途划归奇瑞品牌旗下并成立事业部,业界有很多猜测,风云与星途是否出 现一升一降?对此,《华夏时报》记者采访了奇瑞汽车相关人士,证实了奇瑞品牌成立国内事业群的事 实,并强调星途品牌定位不变。 风云是见证了奇瑞28年创业历程的存在,它诞生于奇瑞'小草房'时代,曾经是是奇瑞人用双手组装的第 一辆轿车,也是在过去合资品牌围堵下曾脱颖而出的一匹黑马,如今更是由序列跃升为品牌。 一路走来,并不容易。风云曾在2006年至2009年间经历过超3年的沉寂,也在2016年经历过停产,但是 作为曾经的支柱,风云在2023年加速新能源转型升级,成为新的产品序列,并将目标更多地瞄向了插混 市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国忠曾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风云对于奇瑞而言具 有特殊意义,一定要对得起这个名字。" 风云、星途是事业部,也是独立品牌 日前,有消息称,奇瑞 ...
科技“流量”激活文旅“增量”
人民日报· 2025-06-03 05:43
科技旅游行业发展 - 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载人航天、深空探测、"人造太阳"等科技成果激发全社会对科技创新的关注,科技旅游成为群众新选择 [6] - 各地探索优化硬件、完善服务,将科技"流量"转化为文旅"增量" [6] 海南文昌航天旅游 - 海南首个航天观礼综合平台瑶光火箭观礼平台5月20日正式投入运营,距离文昌航天发射场仅6公里,首日迎来800名游客观看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发射 [6] - 观礼平台设置"航天嘉年华"活动,包括"时空胶囊计划""元宇宙星空音乐会"等项目,并扩大科普范围向周边村庄提供赠票 [7] - 平台盘活村庄闲置资产,村集体一年可获得近20万元收入,未来将打造发射观礼、航天研学、工业游览、休闲度假等产品谱系 [7] 甘肃金昌火星旅游 - 火星1号基地由航天科研机构指导建设,地形地貌与火星高度相似,设有火星星际探索体验中心和火星模拟生存体验中心 [9] - 基地采用"角色扮演+任务驱动"模式,游客可体验60余项职业任务,主要客群为年轻群体,注重社交分享和深度体验 [10] - 未来计划利用矿业遗迹打造"科技+工业"特色旅游线路 [10] 安徽合肥科普旅游 - 科学岛上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对外开放参观,公众可通过研学团队或"公众科学日"预约 [11] - 合肥物质院开展科普活动十余年,设计全年龄段科学教育课程,开发"科学家与你面对面"等品牌活动 [12] - 合肥市培育270家科创科普游基地,串联110余条研学线路,推动科创资源向研学资源转化 [12]
南京市鼓楼区服务业一季度多维突破显活力
新华日报· 2025-05-27 07:52
数字经济与高端服务业 - 2025年一季度南京市鼓楼区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占全市总量的五分之一,体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成效 [1] - 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等未来产业快速发展,江苏(南京)"算数空间"人工智能融合创新社区聚焦算法、数据、算力三大要素,构建"人工智能+实体经济"新生态 [2] - 鼓楼区签约9大项目,包括万帮能源等"独角兽"企业及央企,覆盖金融服务、数字经济、健康经济、智能电网等赛道 [2] 产业创新与项目落地 - 新加坡金鹰集团中国新能源总部东亚电力新能源(南京)有限公司落户鼓楼,推动区域产业升级 [2] - 铌奥光电入选"福布斯",朗坤智慧苏畅瑶光大模型入围"全球工业大模型50强",新型液晶显示技术实现产业化 [2] - 鼓楼区形成"热带雨林式"未来产业生态,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2] 消费市场表现 - 一季度鼓楼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1.85亿元、贸易业销售额2197.7亿元,总量均居全市第一 [3] - 苏宁易购以旧换新订单同比增112%,家电换新订单增118%,手机换新销售增129% [3] - "五一"期间鼓楼9家米其林餐厅预订量同比增10%-20%,翻台率超200%,带动消费约5万只锅贴 [4] 商文旅融合创新 - 鼓楼区通过"首发经济+在地文化+场景营造"策略,举办新春消费季、"她"经济主题月等活动 [4] - "五一"期间联动200家企业推出超万份票根优惠,整合文旅资源形成"一条龙"体验链 [5] - 米其林指南评选带动餐饮业发展,江南灶·云府获一星,多家餐厅入选必比登推介及指南榜单 [4] 企业服务与营商环境 - 鼓楼区升级"鼓悦荟"3.0版本,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提供综合服务 [6] - 召开金融业、法律服务业等专场座谈会,精准匹配企业需求破解发展瓶颈 [7] - 发布2025年第一批优化营商环境应用场景,系统性提升服务效能 [8]
盘点国内15家仿人机械臂企业
DT新材料· 2025-05-21 23:38
行业概述 - 仿人机械臂是人形机器人最关键的执行部件之一,成为企业技术布局的重要方向,部分企业提供独立机器人手臂产品,部分从协作机器人切入人形机器人整机研发[2] - 在国家政策驱动下,具身机器人产业加速向规模化、智能化发展,人形机器人量产成本年均下降18%,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突破1200亿元[21] - 化工新材料为机器人产业提供关键支撑,高性能树脂、特种橡胶等提升轻量化和耐用性,电子化学品和高分子材料助力传感器和控制系统[21] 代表性企业盘点 越疆机器人 - 成立于2015年,推出20余款协作机器人产品,发布全球首款「灵巧操作+直膝行走」人形机器人Atom,全球部署超80,000台,覆盖80+国家和地区[3] - 连续7年中国出口量第一,获80+世界500强认可,应用于15+行业的200+场景[3] 睿尔曼智能 - 专注超轻量仿人机械臂研发,核心团队拥有10年以上机器人底层技术经验,产品应用于新零售、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4] 大象机器人 - 成立于2016年,产品涵盖消费级协作机器人、仿生陪伴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已发布水星系列七轴机械臂、半人形双臂机器人等[5] 钛虎机器人 - 成立于2020年,拥有人形机器人产品"瑶光"与"墨翟",专注核心硬件研发如一体化关节、灵巧手等,提供从硬件到软件的完整解决方案[6][7] 天链机器人 - 成立于2012年,拥有50+项发明专利(20+项人形机器人相关),自主研发全球首台极限抓重比大于2:1的协作机械臂,具备一体化关节专利技术[8] 巨蟹智能 - 2019年创立,专注谐波减速器和关节模组研发,推出国内首款双臂载荷50kg的纯电驱人形机械臂,应用于危险救援和工业化工场景[9] 中科新松 - 多可品牌拥有六轴、七轴、双臂等工业协作机器人产品,2024年透露已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10] 华沿机器人(原大族机器人) -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业务覆盖100+国家和地区,将推出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具备20+年电机和运动控制经验[11] 非夕科技 - 成立于2016年,研发自适应机器人Rizon系列,融合力控、机器视觉和AI技术,可适应不确定环境完成复杂任务[12] 天机机器人 - 长盈精密子公司,2024年发布全关节力控双臂机器人Marvin,工业款M6双臂负载25kg,商用款M3负载10kg,采用MEMS技术[13][14] 遨博智能 - 专注高精度协作机器人,推出智能双臂拉花咖啡机器人,展示仿人精细动作能力,应用于装配、搬运等多场景[15] 节卡机器人 - 国内首家尝试做人形双臂机器人的协作机器人厂商,JAKA K-1具备29个活动关节,双臂14个自由度[16] 里工实业 - 发布国内首款双臂载荷40kg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里工D1",2024年推出"里掂F1"自由度30个,续航超6小时[17] 珞石机器人 - 成立于2015年,推进人形机器人通用化与智能化,双臂机器人可自主完成服务器机箱装配等复杂操作[18] 埃斯顿酷卓 - 成立于2022年,2024年发布人形机器人Codroid 01,聚焦具身智能技术,推进工业场景验证[19] 行业活动 - 第一届具身机器人创新制造论坛将于2025年9月在合肥举办,规模800人,探讨高分子材料在机器人轻量化结构件、仿生结构等领域的应用[22][24] - 论坛核心议题包括产业政策、轻量化结构件(如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核心运动系统、仿生结构与柔性交互系统等[27][28][29] - 同期举办2025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设立终端用户免费参会通道(50个名额)[34][37]
文昌瑶光火箭观礼平台投运
海南日报· 2025-05-21 09:29
文昌瑶光火箭观礼平台投运 火箭升空,千人欢腾祝福祖国 一名小观众挥舞国旗观看火箭发射。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达延 摄 5月20日,文昌瑶光火箭观礼平台投用。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达延 摄 观礼平台占地约1.9万平方米,面积约3500平方米,可容纳2000人以上。平台共三层,一层的开放平台用 于航天主题展览、文艺表演等活动,二层、三层为观礼区,能为众多航天爱好者提供良好的观礼体验。 5月20日19时许,旖旎晚霞漫天,徐徐海风吹拂。文昌瑶光航天观礼平台三层,一曲悠扬婉转的钢琴曲拉 开了"云上音乐会"的帷幕。 "5、4、3、2、1!"当晚7点50分左右,观礼平台东北角的文昌航天发射场,裹挟着雷霆般的轰鸣,长征 七号改运载火箭喷薄着橘红色的烈焰,拔地而起,直刺苍穹。台上台下,千名观众自发合唱《我和我的祖 国》。 头一回看火箭发射,就赶上了"航天嘉年华",来自上海宝山的李佳半个月前得知平台首秀即将开启,她 二话不说,就订票飞来海南,"想要跟男朋友度过一个有意义的'520'。" 看完火箭发射,李佳和男友二人继续沉浸在音乐会现场,紧紧依偎、轻声合唱。"看到航天事业迅猛发 展,特别激动!今天要表白祖国!"李佳满怀激动说道。 ...
5亿融资!冲击眼科医疗设备“第一股”
思宇MedTech· 2025-03-13 11:59
融资与资本运作 - 公司完成5亿元人民币E轮融资 创中国眼科医疗设备领域单笔金额最高纪录 由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北京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启明创投共同投资 [2] - 融资资金将用于丰富产品矩阵及加强全球市场布局 并推动公司冲击科创板眼科医疗设备"第一股" [2] - 一年内连续完成D轮和E轮融资 显示顶级投资机构持续看好 [2] 行业市场格局 - 眼科医疗设备行业年市场规模约100亿元人民币 其中六大类高端仪器设备(含配套耗材)年销售额超2亿元 包括全飞秒激光(35亿/年)、眼科手术显微镜(16亿/年)、超乳玻切一体机(14亿/年)、眼科OCT(12亿/年)、眼底相机及造影(8亿/年)、光学生物测量仪(6亿/年) [3] - 眼科高端设备长期被国外巨头垄断 公司正推动国产替代进程 [2][20] 产品线布局与技术优势 - 已完成眼科OCT、手术显微镜、超广角眼底相机、生物测量仪四大产品管线设计开发 全飞秒激光和超乳玻切一体机已形成原理样机 [3][18] - 眼科OCT产品技术领先: - "北溟·鲲"和"瑶光·星"分别提供40万次和10万次全域扫频能力 参数全面超越进口旗舰产品 [5] - 超广角血流成像技术推动《2022年中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指南》革新 [5] - 手术显微镜首创"40万次扫频实时三维术中OCT导航"技术 实现术中精准定位 [9][20] - 超广角眼底相机"烛照"为国内首个四波段全彩产品 支持150°超广角拍摄及多模联合分析 [15] - 生物测量仪采用"动态全景眼轴成像"方式 提升数据准确性和重复性 [12][13] 商业化进展与市场表现 - 2023年公立医院OCT产品中标金额占比达26.6% 平均中标价157.6万元 [19] - 手术显微镜产品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创新突破海外垄断 年市场规模超20亿元 [20] 国际化拓展 - 产品已进入23个国家与地区 包括英法日等发达国家 另有38个国家开通经销渠道 [21][22] - 战略合作: - 与日本尼康旗下Nikon Solutions达成全境代理协议 [21] - 在欧洲与EBC Europe、Alfa Intes集团等建立合作 覆盖22个国家 [21] - 通过欧盟MDR新规CE认证 旗舰机型售价达国际品牌数倍仍受青睐 [21] - 2024年海外累计订单超60台 海外收入持续增长 [21][23] 研发体系与公司背景 - 核心技术源自清华科技成果转化 研发团队百余人 年研发投入近亿元 [23] - 设有北京、上海研发中心及三地制造基地 员工规模300余人 [23] - 采取"一横一纵"研发策略:横向拓展消化道等新科室应用 纵向布局眼科激光治疗设备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