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月

搜索文档
风云独立,星途入列,奇瑞IPO前夕架构“大调整”
华夏时报· 2025-07-12 06:43
IPO上市脚步不断临近,奇瑞却在进行一系列大调整。 继统一成立"奇瑞智能化中心"之后,奇瑞又组建了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将风云序列升级为独立品 牌。这让拥有奇瑞、星途、捷途、iCAR、智界五大品牌的奇瑞集团,形成了更强的战略聚焦与资源整 合。 但是对于风云升级为品牌,星途划归奇瑞品牌旗下并成立事业部,业界有很多猜测,风云与星途是否出 现一升一降?对此,《华夏时报》记者采访了奇瑞汽车相关人士,证实了奇瑞品牌成立国内事业群的事 实,并强调星途品牌定位不变。 风云是见证了奇瑞28年创业历程的存在,它诞生于奇瑞'小草房'时代,曾经是是奇瑞人用双手组装的第 一辆轿车,也是在过去合资品牌围堵下曾脱颖而出的一匹黑马,如今更是由序列跃升为品牌。 一路走来,并不容易。风云曾在2006年至2009年间经历过超3年的沉寂,也在2016年经历过停产,但是 作为曾经的支柱,风云在2023年加速新能源转型升级,成为新的产品序列,并将目标更多地瞄向了插混 市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国忠曾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风云对于奇瑞而言具 有特殊意义,一定要对得起这个名字。" 风云、星途是事业部,也是独立品牌 日前,有消息称,奇瑞 ...
上半年房企交付力高位回落,“保交房”进入最后关键期
36氪· 2025-07-11 22:14
随着近几年"保交房"攻关,2024年将会成为最后一个交付大年。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房屋竣工数据来 看,2021年-2024年,全国房屋竣工面积分别为:101412万平方米、86222万平方米、99831万平方米、 73743万平方米。全国房屋竣工面积在2022年出现下降之后,在"保交房"政策支持下再度出现反弹,随 着之前在销售高峰期积累的大部分已售项目完成交付,行业集中交付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今年的交付面 积将会继续加速下降。 根据亿翰智库统计,2025年1-6月房企交付量已自高位回落,交付套数降幅普遍达50%以上,前10房企 的交付总套数是38.08万套,占50家房企总交付套数的56.46%。在过去三年"保交房"取得成效之后, 2025年成为部分头部房企开始冲刺保交付最后的关键期。 "在本轮行业深度调整中,融创是最努力的企业代表,从上到下都把保交付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产品初 心,也得到政策和专班支持,三年多来坚定完成了近70万套的交付任务,兑现了大量高品质交付项目, 这是一份重量级的成绩单。"一位机构分析师表示。融创保交付任务至今年底全面完成,后续公司将进 入到项目正常开发-销售-交付的正循环模式。 融创在202 ...
中国汽车何以高质量出海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20 10:00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与挑战 - 2025年1~5月中国汽车累计出口285.3万辆,同比增长16.8%,连续三年保持全球第一 [2] - 行业面临售后服务体系建设不足、品牌力提升、防止"外卷"、利润率增长等挑战 [2] 售后服务网络建设 - 泰国市场中国电动汽车零部件本地化不足,多数需从国内调配导致更换时间延长 [3] - 日系品牌在泰实现80%零部件本地化生产,售后响应迅速 [3] - 德国市场中国电动汽车维修店稀缺,本土燃油车维修店超3.6万家 [4] - 英国市场零部件更换需欧盟E-Mark认证,导致400%成本增加 [5] - 墨西哥市场供应链成熟,零部件利润率达50%,维修利润30% [6] 品牌影响力提升 - 欧洲市场仅40%消费者知道中国汽车品牌但对产品不了解 [7] - 以色列市场需改变消费者对中国汽车"低质低价"的固有印象 [7] - 岚图汽车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产品设计以增强海外认同 [8] - 需根据不同地区地理气候和文化特点定制车型及品牌计划 [8] 知识产权保护 - 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德国遭遇商标侵权诉讼影响市场进入 [9] - 需利用《专利合作条约》等提前进行知识产权海外布局 [9] 防止"内卷外溢" - "0公里"二手车出口扰乱海外市场价格体系 [10] - 2024年国内汽车行业利润率4.3%,低于下游工业6%平均水平 [10] - 星途揽月海外售价超60万元,国内仅23万元,成功树立高端形象 [11] - 欧盟反垄断机构对价格战有严厉处罚,最高可禁止进入市场 [12] 盈利能力提升 - 2024年世界500强中国汽车企业平均利润率仅3%,丰田达11% [14] -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电池安全标准升级增加成本8000元/车 [15] - 中东防沙尘版本改良增加成本3000元/车,海外经销商毛利要求达25% [15] - 比亚迪、长城等车企在泰国、西班牙等地建厂实现本地化生产 [16]
神二十“中国航天日”出征太空
环球网资讯· 2025-04-24 10:01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 - 瞄准北京时间4月24日17时17分发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陈冬、陈中瑞、王杰组成,陈冬担任指令长 [1] - 航天员陈冬执行过神舟十一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陈中瑞和王杰均来自我国第三批航天员,是首次执行飞行任务 [1] - 与神舟十九号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试)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等任务 [2] -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约6.5小时后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形成三船三舱组合体 [2] -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迎来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和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来访,计划于今年10月下旬返回东风着陆场 [2] 空间科学实验 - 本次任务将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3项生命科学实验 [3] - 斑马鱼实验研究微重力对高等脊椎动物蛋白稳态的影响,明确蛋白稳态对失重造成的骨量下降和心血管功能紊乱的调控作用 [3] - 涡虫空间再生实验是国内首次开展,研究结果有助于解决人类空间损伤等健康问题 [3] - 链霉菌实验研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微生物活性物质和酶在空间环境下的表达规律 [3] - 神舟二十号乘组在轨期间,还将持续开展59项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3] 载人登月任务 - 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月面着陆器、望宇登月服、探索载人月球车等正在按计划开展初样研制试验工作 [4] - 月球遥感卫星已完成立项和竞争择优,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等地面系统研制建设工作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4] - 前期已组织完成了长征十号运载火箭电气系统综合匹配试验,梦舟载人飞船首次高空空投试验,揽月月面着陆器整器热试验 [4] 航天员训练 - 目前第四批航天员的训练正在按照既定计划有序组织开展 [5] - 港澳航天员作为载荷专家,预计最早将在2026年首次执行飞行任务 [5]
中国人登月,最新消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3 10:13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 -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计划于北京时间4月24日17时17分发射 [1] - 航天员乘组由陈冬、陈中瑞、王杰3名航天员组成,陈冬担任指令长 [1] - 乘组包括2名航天驾驶员和1名飞行工程师 [2] - 陈冬将成为第二批航天员中首位三次飞天的航天员 [2] - 陈中瑞、王杰均为第三批航天员,即将首次执行飞行任务 [2] 中国航天技术发展 - 中国已顺利实施20次航天员出舱活动 [2] - 出舱活动技术日益成熟,能力和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 - 出舱活动任务可分为4类:验证相关技术、开展舱外组装、实施舱外维修、进行主动防护 [3] 载人登月任务进展 - 载人登月任务各项研制工作总体进展顺利 [2] - 长征十号、梦舟飞船正按计划开展初样研制试验工作 [2] - 月球遥感卫星已完成立项和竞争择优 [2] - 发射场等地面系统研制建设工作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2] - 已完成长征十号电气系统综合匹配试验 [2] - 完成梦舟飞船首次高空空投试验 [2] - 完成揽月月面着陆器整器热试验 [2] 未来试验计划 - 将在酒泉、文昌等地组织实施多项试验 [2] - 包括梦舟飞船零高度逃逸试验 [2] - 揽月着陆器综合着陆起飞验证 [2] - 长征十号系留点火试验 [2] - 长征十号低空飞行试验 [2] - 梦舟飞船最大动压逃逸试验 [2]
【新能源周报】新能源汽车行业信息周报(2025年3月24日-3月30日)
乘联分会· 2025-04-01 16:30
行业信息 - 工信部原副部长苏波指出燃油车产能大量闲置,建议通过兼并重组燃油车企新增新能源产能 [3][15] - 蒂森克虏伯董事会主席称中国是电动汽车领域最先进国家,正与中国新能源车企合作 [3][20] - 中保研碰撞测试显示问界M9获历史参评车型最高等级 [3] - 广东首条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投产,年产能6GWh,采用纳米固态电解质技术提升安全性 [16][17]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王青预测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700万辆,替代效应占比98% [19] - 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缺口显著,技能人员不足10万人,行业需求持续扩大 [19] 政策信息 - 湖南计划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比超40%,累计建成充电桩50万个 [3] - 美国将对进口汽车征收25%永久关税,关键零部件宽限期至2025年5月3日 [12][13][14] - 2025年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县拟支持75个,覆盖26省 [17][18] - 商务部数据显示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超150万份,政策资金加码至3000亿元 [11] 企业动态 产能与技术 - 比亚迪2024年刀片电池装机量近200GWh,首批兆瓦闪充站将于4月启用 [26][29] - 特斯拉上海工厂首批Megapack储能系统出口澳大利亚,单单元储能3.9MWh [26] - 奇瑞投资10亿美元在土耳其建电动车工厂,年产能20万辆 [33] - 广汽本田新能源工厂落成,首款纯电车型P7下线,规划三年推3款新车 [33] 合作与融资 - 宁德时代与麦克阿瑟基金会共建电池循环经济 [15] - 哪吒汽车与134家供应商达成超20亿债转股协议 [31] - 蔚来拟配售股份融资35亿港元,用于技术研发 [36][37] - 小米募资425亿港元,比亚迪融资435亿港元,均聚焦智能汽车研发 [30][31] 市场拓展 - 小鹏汽车进军印度尼西亚市场,计划下半年本地化生产 [26] - 蔚来在浙江实现换电县县通,布局443座换电站覆盖88个区县 [35] - 理想汽车L系列累计交付将破100万辆,开源自研操作系统理想星环OS [33][34] 新车发布 - 比亚迪海狮05 EV上市,售价11.78万起,CLTC续航620km [40][42] - 仰望U7推出纯电及插混版,售价62.8万起,纯电续航720km [44][45][47][48] - 一汽奔腾悦意03上市,焕新价8.79万起,电耗11.8度/百公里 [50][51][53][54] - 星途揽月C-DM售价20.99万起,综合续航1300km [57]
人类最早2029年登陆火星,中国计划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
Wind万得· 2025-03-16 06:27
文章核心观点 人类火星探索和中国航天发展有新进展,马斯克称人类最早2029年可能登陆火星,中国计划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且商业航天加速前行 [1][5] 人类最早2029年登陆火星 - 马斯克表示星舰明年年底前前往火星并携带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若着陆顺利人类最早2029年登陆火星,2031年可能性更大 [1] - 3月6日SpaceX“星舰”第八次试飞受挫,二级飞船“快速意外解体”,但马斯克称是小挫折,下艘飞船4至6周内就绪,此次失败让公司学到宝贵经验 [1] “祝融号”2021年成功着陆火星 - 2021年5月15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截至8月15日运行90个火星日(约92个地球日),累计行驶889米,获取约10GB原始数据,完成既定巡视探测任务 [3] - 巡视探测期间“祝融号”按高效探测模式运行,各科学载荷获取不同数据用于相关研究 [3] 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月目标 - 2024年10月29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称锚定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目标,各项研制建设工作正全面推进,相关产品按计划开展生产和试验,地面系统正开展研制建设 [5] - 中国已成功实施多次嫦娥系列探月工程,2020年嫦娥五号完成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2024年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带回1935.3克样品 [6][7] 中国商业航天跑步前进 - 2025年3月12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执行千帆星座第五批组网卫星发射任务,采用“一箭十八星”方式,代表中国商业星座与商业发射场协同运作首次成功,我国商业航天实现全产业链“闭环” [9] - 2024年以来我国商业航天技术取得多方面实质性突破,如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成功、朱雀三号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 [10] - 分析师王兴认为商业航天产业战略地位显著提升,2025年有望成为低轨卫星星座组网关键年,卫星发射数量或大幅增长,商用卫星“出海”进程将持续推进 [10] - 赛迪智库预测2025年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将迎来转型升级期,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5万亿元,国际合作将持续拓展 [10]
奇瑞日赚4000万冲上市:燃油车全球「吸金」,新能源国内「吃土」
36氪· 2025-03-10 07:55
定焦One . 深度影响创新。 新能源转型窗口期还剩3年。 文 | 金玙璠 编辑 | 魏佳 来源| 定 焦One(ID:dingjiaoone) 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 以下文章来源于定焦One ,作者定焦One团队 就在几天前(2月28日) ,奇瑞向港交 所提交了上市申请,准备冲刺IPO。 要知道,奇瑞是国内销量前十的国产车企中唯一还没上市的"独苗",这次如果成功敲钟,意味着中国自主品牌车企集体步入资本 市场。 透过600多页招股书,我们摘取了几组数据,勾勒出奇瑞的大致情况。 首先看基本面: 2024年前9个月收入1821亿元, 净利润113亿元,净利润率6%出头。 平均卖一辆车的收入是10.7万元、毛利是1.6万元,净利润约为0.7万元。 品牌格局: 旗下五个品牌(奇瑞、捷途、星途、iCAR、智界),其中奇瑞主品牌扛起六成销量,第二品牌捷途增速最猛,对标豪华车的星途 增速其次,这三个品牌基本以燃油车销售为主,是公司的最重要的销量和营收来源。而作为新势力培育的纯电品牌iCAR、与华为 合作的智界,都还在发育期。 钱从哪来: 燃油车是现金奶牛,贡献了3/4的收入,新能源汽车只占1/4。 海外是高溢价市场,贡献 ...
兴业证券王涵 | 消费:探讨国产品牌崛起的路径 ——经济每月谈第七期
王涵论宏观· 2024-12-01 17:17
要点 市场此前对中国消费的讨论多集中在需求侧,且因传统意义上的一些所谓"高端消费"走弱,使得不少人得 出了"消费降级"的结论。但笔者认为,这一分析框架可能忽视了消费者群体变化引发的消费理念改变,而 由于供给端未及时跟上上述变化,使得当前的消费需求并未有效释放。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期成长起来的 90/00后成为消费主力,中国消费者对国际品牌逐步"祛魅",部分国产品牌有望摆脱此前的低价竞争策 略,品牌溢价将有望上升。 90/00后成消费主力,"国际大牌"的式微或是必然,"国潮"和情感型消费成消费的结构性增长点。 一方 面,与60-80后相比,90/00后成长于改革开放后的经济高速增长期,所谓"国际大牌"对其吸引力并不强; 另一方面,无论是其成长过程中受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还是这一代人"追求个性"的特点,都导致其 对于能满足其情感需求、精神需求的消费品和服务较为青睐;此外,互联网对这一代人的影响巨大,也使 得受到其认可的消费品很容易在这一群体中成为"爆款"。 但供给端未及时跟上消费趋势的变化,过度夸大了"消费降级"效应,也抑制了需求的释放。 一方面,存 量的城市布局——如许多商业综合体等——仍以吸引"国际大牌"入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