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资产

搜索文档
观车 · 论势 || 期待汽车业纳入碳市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0 13:48
作为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近年来全国碳市 场、碳排放交易相关工作稳步推进。数据显示,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来看,截至2025年7月底,全 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6.81亿吨,成交额467.84亿元;2024年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的重点排放单位共2096家,配额清缴完成率接近100%。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来看,2023 年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造林碳汇、海上风电等6个方法学,完成首批948万吨核证 自愿减排量登记。截至2025年7月底,累计成交核证自愿减排量246.03万吨,成交额2.08亿元。 以"市场之手"调动和激发绿色低碳转型的动力,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初衷。通过碳交易,使减 排降碳真正使行业企业获益,不仅是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更是能实实在在把碳排放转为能够为企业盈利 的有价值的碳资产。 为了进一步调动和提升碳市场活力,《意见》明确提出,要丰富交易产品,扩展交易主体,同时加强市 场交易监管。加快建设碳市场、引入碳交易,则需要多部门、跨行业的协同合作。2021年7月,我国碳 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包括北京、天津、 ...
国网英大收盘上涨4.40%,滚动市盈率19.24倍,总市值339.1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25 19:01
股价与估值表现 - 8月25日收盘价5.93元 单日上涨4.40% 总市值339.10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19.24倍 创192天内新低 低于行业平均57.72倍和行业中值35.02倍 [1] - 市净率1.54倍 低于行业平均1.93倍但接近行业中值1.83倍 [2] 行业地位与同业比较 - 在多元金融行业市盈率排名中位列第8 低于江苏金租10.88倍和陕国投A14.02倍 但高于浙江东方19.37倍 [1][2] - 总市值339.10亿元 在披露数据的12家同业中排名第4 低于越秀资本408.39亿元和中油资本1611.87亿元 [2] 机构持仓情况 - 2025年一季报显示6家基金持有 合计持股170.38万股 持股市值900万元 [1] - 机构持股总数占流通股本比例较低 持股市值仅占公司总市值0.027% [1] 业务构成与经营业绩 - 公司采用"金融+制造"双主业模式 涵盖信托/证券/期货/保理/碳资产/电力装备等领域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2.18亿元 同比增长8.65% 净利润6.04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45.22% [1] - 销售毛利率13.45% 反映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 [1]
香港RWA注册平台上线,继续关注RWA对虚拟电厂、电交易、碳交易的赋能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8-08 14:09
RWA注册登记平台上线 - RWA注册登记平台正式在香港上线 由香港Web3.0标准化协会发起 打通RWA资产代币化的数据化 资产化和金融化全过程服务体系 [1][2] - Web3.0三项标准立项 包括《RWA代币化业务指南》《RWA代币化技术规范》《基于区块链的稳定币跨境支付技术规范》 [1][2] 碳中和与绿色电力发展 - 欧盟通过碳边境调节机制和《电池与废电池法规》对中国"新三样"出口设置碳壁垒 [2] - 甘肃火电容量价值超预期反映电价改革进入绿色价值改革阶段 [2] - 重视"绿电直连" "零碳园区"和"户用光伏聚合参与交易"的绿色用电信号 [2] RWA收益机制特点 - RWA项目根据底层资产实际运营情况实时分配收益 例如充电桩RWA项目中投资者代币收益与充电量实时挂钩 [2] - 动态收益机制使投资者直接享受底层资产运营收益增长 无需像传统ABS等待固定付息日 [2] 绿色电力资产RWA优势 - 绿色电力资产RWA最大优势在于拥有峰谷价差套利的商业模式 这是收益引擎并提供可持续现金流基础 [3] - RWA技术赋能绿色电力资产收益升级 从单一电价差扩展到碳资产 DeFi质押等综合收益 [3] - 资金周转率从年缩短至月级 推动分布式能源从重资产运维转为轻资产+全球资本共享 [3] - 协鑫能科将82MW光伏电站收益权代币化 募资2亿元 融资周期从1-2年缩短至3-6个月 [3] 投资机会 - 关注RWA与电力交易 虚拟电厂 碳资产融合的投资机会 [3] - 推荐户用光伏 充电桩 碳资产等投资机会 [3] - 推荐南网能源 关注协鑫能科 朗新集团 正泰电器 林洋能源 霍普股份 [3][4]
电力行业点评报告:香港RWA注册平台上线,继续关注RWA对虚拟电厂、电交易、碳交易的赋能
东吴证券· 2025-08-08 11:31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RWA注册登记平台在香港上线,由香港Web30标准化协会发起,打通RWA资产代币化的数据化、资产化和金融化全流程服务体系,Web30三项标准立项包括《RWA代币化业务指南》《RWA代币化技术规范》《基于区块链的稳定币跨境支付技术规范》[4] - "碳中和"进程进入深水区,欧盟通过碳边境调节机制和《电池与废电池法规》对我国"新三样"出口设置碳壁垒,甘肃火电容量价值超预期反映电价改革或进入绿色价值改革阶段[4] - RWA实现用户分享资产动态收益权,例如充电桩RWA项目中投资者持有的代币收益与充电桩充电量实时挂钩[4] - 峰谷价差套利是绿色电力资产RWA的核心收益来源,提供可持续的现金流基础[4] - RWA技术赋能绿色电力资产收益升级、效率提升、生态扩容,例如协鑫能科将82MW光伏电站收益权代币化,募资2亿元,融资周期从1-2年缩短至3-6个月[4] 投资机会 - 关注RWA与电力交易、虚拟电厂、碳资产融合的投资机会,推荐户用光伏、充电桩、碳资产等[4] - 推荐南网能源,关注协鑫能科、朗新集团、正泰电器、林洋能源、霍普股份等[4] 行业趋势 - 电力行业走势显示2024年8月至2025年8月期间波动较大,最高涨幅达26%,最低跌幅为-10%[3]
国网英大收盘下跌1.66%,滚动市盈率17.26倍,总市值304.2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31 19:37
公司股价与估值 - 7月31日收盘价5.32元,下跌1.66%,总市值304.22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17.26倍,静态市盈率19.32倍,市净率1.38倍 [1][2] - 行业平均市盈率70.42倍,中值30.39倍,公司在行业中排名第8位 [1][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5月9日股东户数62,663户,较上次减少367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业务构成 - 采用"金融+制造"双主业模式 [1] - 业务涵盖信托、证券、期货、保理、碳资产、电力装备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2.18亿元,同比增长8.65% [1] - 净利润6.04亿元,同比增长45.22% [1] - 销售毛利率13.45% [1] 行业对比 - 公司市盈率显著低于行业平均70.42倍和中值30.39倍 [1][2] - 市净率1.38倍低于行业平均1.72倍和中值1.74倍 [2] - 总市值304.22亿元在行业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1][2]
北京市碳普惠行动参与人数达560万,全国居首
新京报· 2025-07-09 18:22
北京市碳普惠管理办法 -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北京市碳普惠管理办法(试行)》,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1] - 管理办法旨在引导公众参与绿色低碳行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1] - 北京市碳普惠行动参与人数达560万,是全国碳普惠活动参与人数最多的城市 [1] 碳普惠机制与项目 - 碳普惠是对个人、家庭、社区及小微企业自愿减碳行为进行量化并赋予价值的创新机制 [2] - 北京市自2020年开始以低碳出行为切入点实施碳普惠机制 [2] - 已发布3个交通领域碳普惠方法学,支持开展5个碳普惠项目 [2] - 高德软件、百度网讯、桔行科技参与"低碳出行"项目 [2] - 中和新兴能源科技研究院、中都物流参与"氢燃料电池汽车"项目 [2] 低碳出行项目成果 - 3个公众参与的"低碳出行"项目参与人数超过560万 [2] - 公众低碳出行行为可转化为"碳资产"并在碳市场交易 [2] - 目前已累计审核碳减排量超过40万吨 [2] 收益分配机制 - 项目实施方将碳市场交易收益以优惠券、代金券等形式反馈给参与用户 [3] - 也可通过公益捐赠方式返还收益 [3] 管理办法主要内容 - 涵盖低碳出行、能源资源循环利用、分布式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4] - 包括总则、方法学管理、项目管理、减排量管理等六章35条 [4] - 碳普惠方法学实施分级管理与动态评估 [4] - 优先支持低碳交通、绿色建筑等公众参与度高的领域 [4] - 一类项目减排量可在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 [4] 社会参与 - 鼓励社会公益机构、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支持碳普惠行动 [5] - 传递"低碳行为有价值"信号,激发各类主体参与积极性 [5]
国网英大收盘上涨1.37%,滚动市盈率16.81倍,总市值296.21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7 18:24
股价与估值表现 - 7月7日收盘价5.18元 单日上涨1.37% 总市值296.21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16.81倍 静态市盈率18.82倍 市净率1.34倍 [1][2] - 市盈率在多元金融行业中排名第8位 低于行业平均值72.48倍和中值27.97倍 [1][2] 行业对比数据 - 多元金融行业平均市盈率72.48倍 中值27.97倍 平均市净率1.79倍 [1][2] - 公司总市值296.21亿元 在行业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高于行业平均市值218.15亿元 [1][2] - 行业中市盈率最低的江苏金租为12.35倍 最高的海德股份达60.59倍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5月9日股东户数62,663户 较上次减少367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 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业务构成与经营业绩 - 公司采用"金融+制造"双主业模式 涵盖信托、证券、期货、保理、碳资产及电力装备领域 [1]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22.18亿元 同比增长8.65% [1] - 净利润6.04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45.22% 销售毛利率13.45% [1]
地铁里程兑咖啡券,种树获碳汇收入,专家呼吁建立碳普惠市场
南方都市报· 2025-07-01 13:06
碳普惠机制发展现状 - 碳普惠机制已从政策概念融入日常生活,覆盖上海地铁里程兑换咖啡券、哈尔滨农民苗木碳汇交易、山西民众减排查询等多场景实践 [1] - 全国27个省份将碳普惠机制作为重点工作并发布相关政策,成为推动"双碳"行动的主要措施 [2] - 支付宝出行碳普惠覆盖全国1300城6亿用户,连接8大场景,"绿色出行寻惊喜"活动两周吸引1.9亿人次参与 [3] 减排数据与市场潜力 - 哈尔滨"碳汇冰城"平台日均减碳764吨,亚冬会"捐1kg碳"行动募集近10万吨减排量 [2] - 哈尔滨新区玉林村开发462万株苗木碳汇资源,预计年减碳7920吨,首笔碳资产交易达23.6万元 [3] - 饿了么"无需餐具"订单超20亿单,"小份餐食"商户超100万家,覆盖超1亿人次 [3] - 支付宝与饿了么设定2035年目标:带动生态伙伴实现消费端累计碳减排超15亿吨 [4] 公众参与效果 - 山西省碳普惠平台用户超800万,累计减碳26万吨,16个减排场景企业参与 [6] - "干预用户"人均减排次数71.18次(非干预用户2.58倍),人均减碳量14.25千克(非干预用户10.05千克) [7] - 100%受访者认为碳平台计量功能重要,60%重视积分兑换功能,47%关注减排证书 [7] - 人均收入每增1元带动减排人数增0.06人、减排次数增6.83次、减排量增1.72千克 [7] 机制创新建议 - 建议建立独立"碳普惠市场",区别于现有碳交易市场,解决可持续性问题 [8] - 需破解区域发展失衡与标准碎片化,将碳普惠纳入地方考核并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 [6] - 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市场化运行"的公众参与机制 [8]
国网英大收盘上涨2.44%,滚动市盈率16.32倍,总市值287.6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24 20:12
公司股价与估值 - 6月24日收盘价5.03元,上涨2.44%,总市值287.64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TTM)16.32倍,静态市盈率18.27倍,市净率1.30倍 [1][2] - 行业市盈率平均64.59倍,中值23.91倍,公司PE排名行业第8位 [1][2] 机构持仓情况 - 2025年一季报显示19家机构持仓,包括10家基金和9家其他机构 [1] - 机构合计持股47.39亿股,持股市值239.30亿元 [1] 业务结构与行业地位 - 公司从事"金融+制造"双主业,覆盖信托、证券、期货、保理、碳资产、电力装备 [1] - 总市值287.64亿元,在行业可比公司中排名第4,低于江苏金租(351.02亿元)和中油资本(919.08亿元)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2.18亿元,同比增长8.65% [1] - 净利润6.0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5.22% [1] - 销售毛利率13.45% [1] 行业对比数据 - 行业平均总市值203.47亿元,中值175.92亿元 [2] - 可比公司PE(TTM)区间为11.69倍(江苏金租)至57.87倍(海德股份) [2] - 市净率行业平均1.61倍,中值1.57倍,公司1.30倍低于平均水平 [2]
远光软件(002063) - 002063远光软件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9
2025-06-19 17:24
发展机遇 - 数字经济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企业数字化需求增强,公司助力企业数字化升级大有可为 [2] - 国产替代迎来重大风口,信创产业成为国家核心战略方向 [2] - 新型能源体系数字化平台业务市场空间巨大,能源电力市场化业务将成公司新增长点 [3] 行业拓展 - 公司在建筑、装备制造、医疗等行业建立标杆项目,今年将在医疗行业推广标杆项目并打造新行业标杆 [4] 低碳业务规划 - 构建全链条碳市场服务体系,提供“碳排双控”服务,依托区位优势支撑国际绿色能源组织运营,参与标准编制与认证服务 [5] 人工智能业务布局 - 2015 年开启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形成 3+N 业务模式,研发上千款 RPA 机器人,发布智能设备 [6] - 重点研究 RAG、AI agent 等技术,发布远光智言 2.0 等平台和应用,提升 DAP 产品智能化程度,有大量应用案例 [7] 电改影响 - 电力市场深化推进,市场主体需数字化和信息化支撑手段,公司电力交易信息化迎来重大机遇 [8] - 重点落地场景包括基于 AI 的预测、多能源协同交易决策、储能成本测算等 [8] 客户需求与未来布局 - 各行业客户对人工智能技术关注度显著提升,聚焦大模型技术与垂直业务场景深度耦合需求 [9] - 加大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研发投入,构建分层研发体系,推出系列化智能应用 [10] - 秉持自研创新与生态合作并重策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