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石膏

搜索文档
宏达股份: 四川宏达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上市公告书
证券之星· 2025-07-11 00:21
发行概况 - 发行股票数量为609,600,000股,发行价格为4.68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2,852,928,000元,净额为2,834,758,430.19元 [1] - 新增股份限售期为36个月,限售期届满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交易 [1] - 发行对象为控股股东蜀道集团,认购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不存在代持或结构化安排 [10][11][1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4年6月30日,2001年12月20日在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600331 [4] - 主营业务为磷化工和有色金属锌冶炼,主要产品包括磷肥、复合肥、锌锭及锌合金等 [4][6] - 2025年1-3月营业收入82,162.20万元,净利润-3,592.81万元 [20] 股权结构变动 - 发行前总股本2,032,000,000股,发行后增至2,641,600,000股 [20] - 发行后蜀道集团持股比例达58.20%,仍为公司控股股东 [18][20] - 实际控制人仍为四川省国资委,本次发行未导致控制权变更 [20]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94,025.38万元、302,565.83万元、340,929.55万元 [20] - 资产负债率较高,2025年3月末为83.30%,发行后将有所改善 [20][23] - 2025年1-3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3,960.58万元,较2024年有所好转 [20] 中介机构 - 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项目保荐代表人为郭浩、李艳萍 [24][25][26] - 审计机构为四川华信会计师事务所,法律顾问为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 [23][24]
【行业深度】一文洞察2025年中国循环经济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6-09 10:37
内容概况:中国循环经济行业正处于全面建设与高质量发展阶段,2024年,中国循环经济行业市场规模为46366亿元,同比增长13.71%。国家层面,《"十 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5万亿元的目标,并配套出台《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等政策文 件,从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到产业准入标准,构建起全链条支持框架。技术层面,AI分拣系统、区块链溯源平台的应用,使回收成本降低40%,分拣精度提 升至95%以上。在加工环节,生物冶金、高温分解等技术突破,推动钢渣微粉替代水泥熟料比例达30%,磷石膏制硫酸年产能达60万吨。尽管行业规模持续 扩大,但技术瓶颈仍待突破,如芯片级稀土提取等高端技术仍依赖进口。此外,低值可回收物如废玻璃、废旧纺织品回收率不足30%,需政策补贴驱动。未 来,随着"双碳"目标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将加速融入全球供应链,中国资环集团等龙头企业已布局东南亚、欧洲市场,参与国际资源循环体系构建。 关键词: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市场规模、循环经济行业现状、循环经济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述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 ...
粤桂股份: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运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20 21:22
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公司拟通过定向增发A股募集不超过90,000万元,净额将用于三个项目:10万吨/年精制湿法磷酸项目(60,000万元)、下太石英矿开发建设项目(20,000万元)、云硫矿业碎磨系统大型化项目(10,000万元)[1][2] - 若实际募集资金不足,公司将通过自筹资金补足差额并调整投资优先级[2] - 在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计划以自有资金先行投入项目[2] 10万吨/年精制湿法磷酸项目 - 项目总投资107,707.94万元,建设投资占比92.6%(99,777.91万元),达产后年产净化磷酸3.62万吨、氟硅酸钠0.5万吨、工业级一铵5万吨及多元素酸性生理肥10万吨[2][3] - 项目采用半水二水法工艺和四川大学净化技术,配套氟硅酸和磷石膏处理,实现硫磷钛耦联循环模式[3][6] - 产品湿法净化磷酸可作为新能源材料磷酸铁锂前驱体原料,市场需求随新能源产业增长而扩大[6] - 项目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为12.39%[8] 下太石英矿开发建设项目 - 项目总投资86,641.98万元,年产420万吨石英矿(玻璃用200万吨、水泥用112万吨、建筑用108万吨),矿区面积0.5867平方公里[8][9] - 石英砂下游应用于光伏、半导体等领域,符合国家将高纯石英列为战略性矿产的政策导向[9][11] - 公司通过收购德信(清远)矿业获得开采权,项目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为12.07%[9][12] 云硫矿业碎磨系统大型化项目 - 项目总投资31,676万元,通过设备更新实现硫精矿生产流程大型化、自动化,不新增产能但提升能效[12][13] - 改造后系统可降低能耗30%以上,解决现有设备老化导致的维护成本高、安全风险大等问题[13][14] - 项目符合国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政策方向[14] 战略与行业协同性 - 磷酸项目延伸硫铁矿产业链至新能源材料领域,与现有硫酸、蒸汽资源形成协同[3][6] - 石英矿项目助力公司构建"化工+新能源材料"双轮驱动战略,响应国家矿产资源保障要求[9][10] - 碎磨系统改造提升硫精矿产品竞争力,契合云硫矿业30年技术积累[14][15] 政策与市场环境 - 磷酸项目符合《石化绿色低碳工艺名录》及广东省环保集团循环经济规划[5][6] - 石英矿开发获地方政府支持,环评及采矿许可已获批[9][12] - 新能源与半导体产业增长驱动石英砂需求,光伏行业年需求增速超20%[9][11] 财务影响 - 募投项目预计提升主营业务收入与净利润,但短期内可能摊薄每股收益[17] - 项目实施后公司总资产与净资产规模将扩大,优化财务结构[17]
“三管齐下”助力科技跃迁 | 大家谈 科技创新 自立自强
中国化工报· 2025-05-19 10:14
行业高质量发展方向 -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和布局前沿技术是石油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 [1] - 化工企业需通过"三管齐下"策略实现科技跃迁 [1]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 通过技改和设备升级优化产线工艺 拓宽产业结构 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 [1] - 强化跨部门协同机制 打通研发-生产-销售-市场信息壁垒 建立高效问题处理流程 [1] - 动态调整研发方向以匹配国际国内产业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 [1] - 新洋丰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开展磷石膏改良盐碱地技术 控制重金属含量 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1] 产学研用一体化体系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研发新产品 工艺升级和智能制造 [2] - 参与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研究 推动科研成果有效转化 [2] - 联合高校开办专项培训班 培养高技术人才 [2] - 引入专家团队驻场指导 实现知识共享和能力互补 [2] - 新洋丰与河南化工技师学院 武汉大学等持续开展产学研合作 全方位孵化专业人才 [2] 创新发展潜力挖掘 - 围绕全产业链优先配置资源 向高附加值产品和污染物转化技术延伸 [2] - 利用数字化平台和人工智能推动实验室成果产业化 [2] - 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奖励 将研发成果与团队绩效绑定 [2] - 参与行业技术标准制定 推动创新成果规模化应用 [2] - 新洋丰设立多种科技荣誉奖项 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动力 [2]
加强品牌建设 夯实创新根基(中国品牌日)
人民日报· 2025-05-16 06:01
茅台集团着力构建四大板块公益矩阵 厂商同步并行共担社会责任 本报记者黄娴 近日,茅台集团邀请豫、鲁、陕、晋、冀、鄂、皖七省经销商在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冯营镇李寨村召开 座谈会,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就"茅台需要什么样的合作伙伴"给出了答案。 从赤水河畔的小作坊到走向全球的千亿级企业,茅台集团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的背后,有着茅台人践行 社会责任、主动担当作为的身影。 "亿星集团与茅台合作30多年,茅台'顺天敬人明理厚德'的企业价值观对我影响颇深。"2012年,茅台经 销商、亿星集团创始人李士强在事业取得成功后,回到家乡李寨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截至2024年底累 计投入帮扶资金2.2亿元,使李寨村从深度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示范村。 李寨村距离茅台总部1400多公里,张德芹仍选择将经销商座谈会定在这里,只为让厂商们更直观感受到 帮扶效果。"先富带后富,茅台酒经销商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茅台同步并行。"张德芹说。 近年来,茅台集团聚焦"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公益主IP,着力打造了"生态环保、民生教育、文化传承、 行业产业"四大板块的公益矩阵。截至目前,累计投入资金超13亿元开展"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公益 ...
【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水泥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附投融资事件汇总和兼并重组等)
前瞻网· 2025-05-13 15:17
行业投融资事件 - 2021年以来中国水泥行业仅发生3起投融资事件 涉及磷隆新材2021年9月增资 天造环保2023年5月A轮融资 中非冀东建材2023年11月战略投资[1][4][7] - 磷隆新材专注于磷石膏废料转化水泥原料技术 符合国家绿色发展战略 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2] - 天造环保主攻建筑废弃物再生技术研发 获得资本对绿色循环经济模式的认可[4][5] - 中非冀东建材2024年4月被冀东水泥以3亿人民币并购 体现行业国际化拓展趋势[7] 行业投融资趋势 - 绿色环保投资增长 涉及废弃物再利用 节能减排技术如磷石膏替代 建筑废弃物再生等领域[10] - 国际化布局加强 通过收购或战略合作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市场 降低对国内需求依赖[7][10] - 资本市场对具有创新能力 技术优势或海外扩张计划的企业保持信心[10] 行业兼并重组 - 兼并重组事件频繁 2015-2018去产能阶段 2020年疫情 2023年内需不振时期相对较少[13] - 平均并购金额2-20亿元 2020年天山材料以981.42亿元收购四家水泥公司股权创纪录[14] - 冀东水泥2011-2025年参与31起兼并交易 天山股份26起 上峰水泥24起 反映头部企业持续扩张[20] - 中游企业横向收购扩大规模成为主流并购类型 2024-2025年多起协议收购案例金额从3000万至16.3亿元不等[23][24] 海外并购动态 - 2013-2024年仅有6起非人民币交易海外并购 显示出海规模仍较小[18] - 2024年出现2起海外并购 冀东水泥3亿并购中非冀东建材 华新水泥8381.3万美元横向整合 显示出海意愿增强[7][18][24]
饶轶晟:深入践行“双碳”战略,加快推动绿色转型
人民网· 2025-04-29 10:49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贵州磷化集团是贵州省省管大一型企业,业务涵盖现代化肥、精细化工、新能源电池材料、电子化学品、绿色环保产业等,产品市场覆盖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进出口总额超10亿美元[2] - 公司拥有1700万吨磷矿开采能力、800万吨高浓度磷肥产能、400万吨磷酸产能、240余万吨新能源电池材料及原辅料产能,磷矿采选和磷复肥产能位居全国第一、世界前三[2] - 公司在贵州、甘肃、四川、福建、江苏等地建有磷肥、磷化工、氟化工及涂料化工基地,形成全国性产业布局[2] 双碳战略实施成效 - 2024年公司能耗强度降至0.49tce/万元,同比下降13.89%,煤炭消费占比从58.53%降至53.13%,清洁能源使用显著提升[3] - 外购电力消费量达28.71亿千瓦时(同比+8.20%),生物质燃料消费量增长83.49%,自发电量6.99亿千瓦时(同比+28.69%)节约电费4.34亿元[3][4] - 通过余热回收项目累计节约标准煤8.5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2.68万吨,硫铁矿制酸余热项目年减排7.65万吨二氧化碳[4] - 工业产值万元碳排强度同比下降11.30%,碳资产履约余量达7.02万吨二氧化碳,实现交易收益730.53万元[4] 绿色转型具体举措 - 实施热电锅炉脱硫改造、脱硫液氨改氨水工艺,推进"无废工厂"建设,耗能强度同比降低15.16%,碳排强度降低6.64%[5] - 建成300万吨/年磷石膏无害化处理项目,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超78%(目标77.3%),产品成功进入澳大利亚市场[6] - 开发磷石膏绿色建材、包装材料、循环制酸三大产业化路径,获得15个产品碳足迹认证[5][6] - 建设"磷化智安"平台实现特殊作业电子票证办理,完成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销号[5][6] 未来战略规划 - 计划加速装备迭代升级,实施能效提升改造工程,加强双碳领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7] - 将重点推进余热回收利用、燃煤掺烧替代,规划风/光/储等绿色产业项目,严控新项目节能审查[7] - 拟开发磷石膏高值化利用CCER项目,探索废弃物资源化路径,系统性优化碳资产管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