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石膏

搜索文档
行业研究框架培训 - 磷化工框架及近况更新
2025-08-28 23:15
**行业与公司** 磷化工行业 涉及上游磷矿资源开采及下游磷肥等产品制造 产业链兼具资源品与加工制造属性[2] **核心观点与论据** **上游资源端特征** - 全球磷资源集中于摩洛哥 但主要供给来自中国 俄罗斯 美国 沙特和摩洛哥为新兴增量端[4][8] - 中国磷矿资源集中在贵州 湖北 云南 四川四省 受地方政策 环保治理及长江保护政策影响供给[9] - 各省发展特点差异显著:湖北稳健不外溢资源 云南就地加工并出口周边 四川外输为主 贵州因限产政策收缩[10][11] **下游产品与需求属性** - 磷化工产品具农资属性 需求淡旺季特征明显 近年出现"淡季不淡 旺季不旺"现象[5] - 磷肥市场完成低浓度向高浓度升级 以一铵 二铵为主 生产需配套磷矿 合成氨 硫磺[12] - 国内外磷肥价差显著:一铵与二铵价差超1000元 二铵因国企占比高波动小 一铵因民企分散波动大[16] **政策与贸易影响** - 出口实行配额制 限制出口时间和价格 影响企业盈利[15] - 磷矿贸易占比低但下游产品贸易占比高 印度等资源匮乏国依赖进口[6] - 环保政策严格执行 磷石膏处理成本拉大企业差距 大型企业成本敏感度低[18] **其他重要内容** **产业链关键约束因素** - 硫资源供应紧张:硫磺为主流增量路径 定价受全球炼化政策影响 需求增长致价格高位[17] - 一体化布局企业成定价主力 边际供需变化显著影响行业[13] - 磷肥需求受种植面积提升和保供要求微幅增长 但使用效率已进入平稳区间[14] **行业格局特征** - 头部企业集中度高 国企占比大 政策执行效率快[15] - 新兴供给国未无序扩张 供给增速可控 市场格局稳定[8] - 磷石膏治理要求省份差异大 或推动行业格局优化[18]
如何破解工业固废处置难题?
中国环境报· 2025-08-27 10:11
当前在一些地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升缓慢,加之消纳场地容量有限,导致出现工业固废产生 和消纳不均衡的问题。存量工业固废通常采用临时堆场填埋,部分堆场标准不高、管理粗放,生态环境 风险突出,亟须破解存量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难题,规范堆场标准化建设。 工业固废处置面临的问题 综合利用率低,临时贮存成为主要处置方式。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手段缺乏创新,过分依赖制作成建筑材 料和无害化处置填埋消纳。但由于多种原因,大量工业固废既未被综合利用也未被处置。比如某热电厂 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脱硫石膏和粉煤灰,对其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手段主要是送至建筑行业企 业作为原辅材料。但由于建筑行业不景气,脱硫石膏和粉煤灰只能临时贮存,综合利用率不足21%。过 剩的工业固废长期得不到处置,临时堆场变成长期贮存点,带来较大的生态环境风险。 堆场建设不规范,带来生态环境污染风险。工业固废贮存受土地性质、建设成本、场地使用批复等多方 面因素限制,一些地方在建设临时堆场时缺乏长远考虑,建设标准不高。由于综合利用率低,临时堆场 变成永久贮存点,部分企业将其交由第三方公司监管,但因资金等制约,存在长期运维不到位的问题。 比如因利用率下 ...
打通产业发展瓶颈 正磷科技技术入股石膏精密防潮砌块加工项目
证券日报网· 2025-07-28 11:02
行业背景与政策环境 - 磷石膏是磷化工产业副产品 因技术瓶颈长期露天堆存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成为化肥产业发展瓶颈[1] - 四川 贵州等省出台"以渣定产"政策 将磷肥企业消纳磷石膏情况与生产挂钩 导致无法消纳磷石膏的化肥厂被迫停产[1][6][7] - 贵州省要求政府投资建筑100%使用磷石膏 民间投资建筑达到50%使用水平 为磷石膏循环利用打开市场和投资空间[5][6] - 中国磷石膏存量已超6亿吨 每年新产生量远超8000万吨 综合利用率不足40%[6] 技术突破与产业化 - 金正大通过技术攻关掌握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 开发的新技术提升性能且成本缩减一半 使磷石膏成为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3][4] - α-石膏法磷酸工艺技术拥有国内发明专利7项 获得美国 俄罗斯 比利时等六国专利授权[7] - 技术突破始于2013年 2016年5000吨/年中试装置试验成功 2019年30万吨/年装置正式投产 2020年80万吨/年α-石膏粉装置改造完成[3] - 磷石膏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 塑料填料市场 并可开展技术输出转让[3] 项目合作与投资 - 与贵州中能 北京奇典合作投资2.4亿元建设1200万㎡/年石膏精密防潮砌块加工项目[2] - 与贵诚公司 北京奇典合作投资1.2亿元建设40万吨/年α-石膏制塑料填料项目 预计年收入2.2亿元[2] - 与北京奇典 临沂盛丰合作投资1.8亿元对施可丰磷酸装置升级改造 建设50万吨/年α-石膏粉加工装置[3][7] - 三项合作协议代表创新技术的三条产业化路线[2][3] 产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技术突破使"废渣"变成建材 打通整个磷化工产业链条[4][7] - 解决磷肥企业磷石膏处理难题 施可丰三个生产基地每年新增磷石膏200万吨 面临巨大环保压力[5][6] - 吸引万科等房地产企业关注 已提出对样品进行研究并探讨合作[5] - 计划到2026年让中国60%湿法磷酸装置采用该技术 基本解决磷石膏资源化应用问题[7]
宏达股份: 四川宏达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上市公告书
证券之星· 2025-07-11 00:21
发行概况 - 发行股票数量为609,600,000股,发行价格为4.68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2,852,928,000元,净额为2,834,758,430.19元 [1] - 新增股份限售期为36个月,限售期届满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交易 [1] - 发行对象为控股股东蜀道集团,认购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不存在代持或结构化安排 [10][11][1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4年6月30日,2001年12月20日在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600331 [4] - 主营业务为磷化工和有色金属锌冶炼,主要产品包括磷肥、复合肥、锌锭及锌合金等 [4][6] - 2025年1-3月营业收入82,162.20万元,净利润-3,592.81万元 [20] 股权结构变动 - 发行前总股本2,032,000,000股,发行后增至2,641,600,000股 [20] - 发行后蜀道集团持股比例达58.20%,仍为公司控股股东 [18][20] - 实际控制人仍为四川省国资委,本次发行未导致控制权变更 [20]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94,025.38万元、302,565.83万元、340,929.55万元 [20] - 资产负债率较高,2025年3月末为83.30%,发行后将有所改善 [20][23] - 2025年1-3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3,960.58万元,较2024年有所好转 [20] 中介机构 - 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项目保荐代表人为郭浩、李艳萍 [24][25][26] - 审计机构为四川华信会计师事务所,法律顾问为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 [23][24]
我国磷石膏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
中国化工报· 2025-06-23 10:18
中化新网讯 6月19—20日,从湖北武汉召开的磷肥/磷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第四届磷石膏综合利用 交流会上传出消息,近年来我国磷石膏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磷石膏综合利用量5300万吨,较"十三五"末增长了55.9%;2024年,我国磷石 膏综合利用率提升至61.6%,其中湖北省作为磷化工行业第一大省,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69.53%。 "磷石膏作为磷化工产业的重要固废,其源头减量与综合利用对保障磷化工绿色发展、粮食安全及新能 源汽车产业意义重大。"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资源综合利用处杜力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磷石膏的产生呈现鲜明地域特征——2024年全国8600万吨磷石膏产生量中,70%集 中在湖北、云南、贵州等地,湖北成为治理核心。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卫军表示,湖北省出台了全国首部精准防治磷石膏污染的地 方性法规《湖北省磷石膏污染防治条例》,建成了全国最大食品级、医药级、电子级磷化工材料基地并 实现国产化替代,还建设了39条磷石膏无害化处理装置生产线,年处理能力达3685万吨,无害化处理率 达75.7%。 杜力强调,工信部将进一步完善磷石膏综合利用标准体系, ...
粤桂股份: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运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20 21:22
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公司拟通过定向增发A股募集不超过90,000万元,净额将用于三个项目:10万吨/年精制湿法磷酸项目(60,000万元)、下太石英矿开发建设项目(20,000万元)、云硫矿业碎磨系统大型化项目(10,000万元)[1][2] - 若实际募集资金不足,公司将通过自筹资金补足差额并调整投资优先级[2] - 在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计划以自有资金先行投入项目[2] 10万吨/年精制湿法磷酸项目 - 项目总投资107,707.94万元,建设投资占比92.6%(99,777.91万元),达产后年产净化磷酸3.62万吨、氟硅酸钠0.5万吨、工业级一铵5万吨及多元素酸性生理肥10万吨[2][3] - 项目采用半水二水法工艺和四川大学净化技术,配套氟硅酸和磷石膏处理,实现硫磷钛耦联循环模式[3][6] - 产品湿法净化磷酸可作为新能源材料磷酸铁锂前驱体原料,市场需求随新能源产业增长而扩大[6] - 项目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为12.39%[8] 下太石英矿开发建设项目 - 项目总投资86,641.98万元,年产420万吨石英矿(玻璃用200万吨、水泥用112万吨、建筑用108万吨),矿区面积0.5867平方公里[8][9] - 石英砂下游应用于光伏、半导体等领域,符合国家将高纯石英列为战略性矿产的政策导向[9][11] - 公司通过收购德信(清远)矿业获得开采权,项目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为12.07%[9][12] 云硫矿业碎磨系统大型化项目 - 项目总投资31,676万元,通过设备更新实现硫精矿生产流程大型化、自动化,不新增产能但提升能效[12][13] - 改造后系统可降低能耗30%以上,解决现有设备老化导致的维护成本高、安全风险大等问题[13][14] - 项目符合国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政策方向[14] 战略与行业协同性 - 磷酸项目延伸硫铁矿产业链至新能源材料领域,与现有硫酸、蒸汽资源形成协同[3][6] - 石英矿项目助力公司构建"化工+新能源材料"双轮驱动战略,响应国家矿产资源保障要求[9][10] - 碎磨系统改造提升硫精矿产品竞争力,契合云硫矿业30年技术积累[14][15] 政策与市场环境 - 磷酸项目符合《石化绿色低碳工艺名录》及广东省环保集团循环经济规划[5][6] - 石英矿开发获地方政府支持,环评及采矿许可已获批[9][12] - 新能源与半导体产业增长驱动石英砂需求,光伏行业年需求增速超20%[9][11] 财务影响 - 募投项目预计提升主营业务收入与净利润,但短期内可能摊薄每股收益[17] - 项目实施后公司总资产与净资产规模将扩大,优化财务结构[17]
【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水泥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附投融资事件汇总和兼并重组等)
前瞻网· 2025-05-13 15:17
行业投融资事件 - 2021年以来中国水泥行业仅发生3起投融资事件 涉及磷隆新材2021年9月增资 天造环保2023年5月A轮融资 中非冀东建材2023年11月战略投资[1][4][7] - 磷隆新材专注于磷石膏废料转化水泥原料技术 符合国家绿色发展战略 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2] - 天造环保主攻建筑废弃物再生技术研发 获得资本对绿色循环经济模式的认可[4][5] - 中非冀东建材2024年4月被冀东水泥以3亿人民币并购 体现行业国际化拓展趋势[7] 行业投融资趋势 - 绿色环保投资增长 涉及废弃物再利用 节能减排技术如磷石膏替代 建筑废弃物再生等领域[10] - 国际化布局加强 通过收购或战略合作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市场 降低对国内需求依赖[7][10] - 资本市场对具有创新能力 技术优势或海外扩张计划的企业保持信心[10] 行业兼并重组 - 兼并重组事件频繁 2015-2018去产能阶段 2020年疫情 2023年内需不振时期相对较少[13] - 平均并购金额2-20亿元 2020年天山材料以981.42亿元收购四家水泥公司股权创纪录[14] - 冀东水泥2011-2025年参与31起兼并交易 天山股份26起 上峰水泥24起 反映头部企业持续扩张[20] - 中游企业横向收购扩大规模成为主流并购类型 2024-2025年多起协议收购案例金额从3000万至16.3亿元不等[23][24] 海外并购动态 - 2013-2024年仅有6起非人民币交易海外并购 显示出海规模仍较小[18] - 2024年出现2起海外并购 冀东水泥3亿并购中非冀东建材 华新水泥8381.3万美元横向整合 显示出海意愿增强[7][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