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私募基金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百亿私募换血!微观博易、蒙玺投资、千衍投资晋级,合远、一村等出局
新浪证券· 2025-07-24 19:11
文|新浪财经上海站 陈秀颖 7月24日消息,私募行业正经历一场静水深流式的格局重塑。 中国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6月单月新备案私募基金达1540只,存续规模首次突破20.26万亿 元,创下历史峰值。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新晋百亿量化机构呈现鲜明的技术标签: 微观博易私募以低延迟程序化交易为核心,微观博易在北京和上海设有办公室,投研、交易、开发等团 队共30余位专业人士,以创始人吴晓青为核心,前已先后发行私募基金产品100余只,管理规模约60亿 元; 蒙玺投资成立于2016年,是国内量化行业先行者之一。构建多市场全频段量化平台,自主研发的低延迟 交易系统支撑规模突破,年内晋升百亿梯队; 千衍投资则凭借中低频量化策略异军突起,核心团队来自念空科技、富善投资等知名机构,跨平台经验 加速策略迭代。 同期,主观策略阵营收缩明显。 管华雨创办的合远私募因产品业绩拖累规模回落;曾由华西股份控股的一村投资(现更名"上海承壹私 募")因股权频繁变更、策略稳定性不足跌出百亿阵营。半夏投资、远信投资等10家机构亦在政策与市 场双重调整中暂时掉队。 业绩分化:技术优势 ...
偏离主业!又一家私募被监管处罚
券商中国· 2025-07-19 15:48
私募机构偏离主业被罚事件 - 海南琢之堂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因从事与私募基金管理相冲突或无关的业务被海南证监局责令改正 [2][3] - 该公司2022年、2023年主要营收为财务顾问收入,为标的项目提供融资服务并按比例收取费用 [4] - 此前中基协已因产品未备案、兼营无关业务等问题对该公司公开谴责并暂停产品备案12个月 [4] 私募行业偏离主业现象 - 深圳证监局通报部分私募机构从事销售伪金交所产品、卖课、算命、为券商引流开户等无关业务 [2][5] - 股权类私募销售伪金交所产品并收取150余万元咨询顾问费 [5] - 证券类私募通过自媒体销售投资课程及推荐客户获取返佣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6] - 部分机构办公场所混同关联公司,开展易经算命、知识付费等无关活动 [6] 监管措施与行业背景 - 深圳证监局将持续加强检查力度,督导私募机构聚焦主业并完善合规机制 [6]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小私募通过非主业业务谋求利润,易踩风控红线 [5]
痛心!知名私募研究总监离世,年仅48岁
中国基金报· 2025-07-15 14:59
李大刚职业生涯 - 李大刚于2021年11月加入于翼资产担任基金经理后升任研究总监[4] - 此前在申万菱信基金工作10年历任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等职管理公募产品[4] - 早期职业生涯始于2004年曾在中信建投证券、安信证券担任分析师[4] 于翼资产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6年2月注册资本2000万元核心团队平均从业超10年[8] - 2020年曾跻身百亿私募行列后因投研人员流失规模萎缩至10-20亿元[8] - 当前运作23只私募产品投资策略涵盖股票多头和宏观对冲[8] 李大刚市场观点 - 近期分析指出市场呈现"跷跷板效应"建议布局中报业绩亮眼板块[5] - 认为海外关税谈判临近尾声将带来宏观环境稳定性提升[5] 公司动态 - 于翼资产发布讣告确认李大刚7月12日因病逝世享年48岁[2] - 公司高度评价其专业贡献称将协助家属处理后事[4]
基小律观点 | 从申请案例看上市公司设立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路径与合规要点
搜狐财经· 2025-06-13 07:46
上市公司参与私募股权投资的核心观点 - 上市公司通过CVC基金在一级市场进行股权投资,旨在挖掘产业链优质标的并拓展产业投资路径,但因其"公募+私募"双重募资特性被监管视为"类金融"业务并受到严格限制[1] - 2023年5月《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实施后,上市公司关联私募管理人新增16家,形成全资设立、控股型、参股型、实控人设立四条主要路径[2][3][4][5] - 监管对控股/全资模式审查严格(2024年9月后无新增案例),参股模式可行性更高(10家案例占比62.5%)[3][5][6] 上市公司设立私募管理人的路径分析 全资设立模式 - 润达医疗通过孙公司浙江杭润私募(持股65%)完成登记,但2024年9月后该模式无新增获批案例[3] 控股型模式(持股≥50%) - 典型案例包括海信家电持股50%的青岛亿洋、杭州解百持股75%的杭州商旅私募,监管重点关注业务隔离与关联交易披露(需满足30万元/300万元信披门槛)[3][8][9] 参股型模式 - 10家案例中包括宁德时代参股的厦门薄泉私募、中微公司参股的上海智微私募,上市公司作为财务投资人需证明无隐性控制关系[4][5][10] 实控人设立模式 - 实际控制人设立时需向中基协披露上市公司关联关系,若涉及上市公司投资管理人产品需履行关联交易程序(如阿尔特参股的成都风帆创新私募)[11] 监管合规要点 中基协监管要求 - 控股型管理人需满足:1)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良好 2)建立业务隔离制度 3)实缴资本≥1000万元[7] - 参股型管理人需防范通过员工兼职、复杂股权架构规避关联方认定[10] 交易所监管重点 - 关联交易:与关联自然人交易超30万元或与法人交易超300万元且占净资产0.5%需披露[9] - 信息披露:出资设立管理人需按《股票上市规则》测算交易指标[8] 业务模式风险防范 - 重点防范三类风险:1)利用上市公司内幕信息交易 2)通过关联交易利益输送 3)从业人员"老鼠仓"行为[12] - 需建立跨机构防火墙制度,衔接《公平交易制度》与上市公司内控体系[13] 行业监管趋势 - 监管政策呈现差异化:限制控股型模式(2023年底多家上市公司终止私募基金计划),支持参股型服务产业投资[3][14] - 未来将平衡产业投资需求与金融风险防控,要求上市公司强化"实质重于形式"的信息披露[14]
中信证券:中国权益资产正迎来年度级别牛市!茅台基金,参投这家AI公司;内控及管理不到位,光大证券领罚单… | 私募透视镜
搜狐财经· 2025-05-29 20:18
中信证券资本市场论坛观点 - 全球产业格局深刻重塑 美元体系根基松动 全球资产"再平衡"趋势延续 [1] - 2025年"十五五"规划将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重点领域包括6G 具身智能和人工智能 [1] - 预计未来产业政策包括创设国家级引导基金 落地债市科技板 加大基础研究财政支出 [1] 中国权益资产市场展望 - 中国权益资产正迎来年度级别牛市 2025年四季度起全球主要经济体政策周期同步 [2] - A股和港股将迎指数牛市 风格从中小票题材轮动转向核心资产趋势性行情 [2] - 配置建议聚焦三大趋势:中国自主科技能力提升 欧洲能源基建储备增强 中国社会保障完善激发内需 [2] 私募基金分红情况 - 2024年私募分红产品920只 占比23.36% 钧富投资以17只分红产品居首 [3] - 百亿私募分红产品59只 占比13.75% 衍复投资(12只) 天演资本(7只)表现突出 [3] 人工智能产业融资动态 - 面壁智能完成数亿元融资 投资方包括茅台基金 洪泰基金 国中资本 [4] - 公司端侧大模型MiniCPM系列下载量突破1000万 覆盖全模态 多模态 基座三个层面 [4] - 2023年4月至今累计完成四轮融资 总金额达数亿元 [4] 智能交通企业融资进展 - 坦途科技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由追创创投领投 [5] - 资金将用于核心零部件研发 新品市场布局(酷玩车 高尔夫球包车)及全球化战略推进 [5] 金融机构动态 - 泰康资产旗下私募完成备案 首期投资规模120亿元 由泰康人寿定向认购 [6] - 中泰证券60亿元定增获受理 募资用途包括信息技术投入15亿元 另类投资10亿元 [7][10] - 光大证券丽水营业部因违规营销被出具警示函 涉及非营销人员下达任务等问题 [11] 私募行业资讯服务 - "私募透视镜"栏目推出 聚焦私募投资策略 人事变动及运营状况 提供深度资讯服务 [12]
相聚资本举办2025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
新浪基金· 2025-05-20 17:04
投资者保护理念 - 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保护工作,将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和认同感作为核心责任,强调在日常运营中夯实合规根基[1] - 通过集中学习研讨活动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计划在2025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强化全链条投资者保护措施[1] 适当性义务实践 - 学习活动引用影视案例解析"双录"、"代签字"等实操问题,强调适当性制度是保护投资者的核心,需贯穿基金销售全过程[3] - 严格审核投资者资质,禁止向非合规投资者推介私募产品,并通过风险告知书、承诺函等形式履行告知说明义务[3] 行业合规问题与改进 - 指出当前存在告知说明工作形式化现象,根源在于管理人对适当性义务的漠视和片面追求销售目标[4] - 学习监管通报案例后提出五项合规警示:强化适当性管理、规范信披、合规投资运作、及时办理重大变更、加强内控与风险管理[4] 监管趋势与公司承诺 - 最高法、最高检与证监会协同打击私募犯罪,典型案例警示行业需坚守合法合规底线[5] - 公司成立10年,承诺在行业转型期提升合规性,将内控完善作为头部私募的标配[5] - 未来计划构建全流程合规体系,建立长效学习机制防范业务源头风险[5] 服务能力建设方向 - 公司将持续优化投教内容与创新服务形式,从投研、合规、销售等维度提升能力,践行以投资者为中心的价值取向[6]
中证资本市场法律服务中心公益调解员、汇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燕伟:证券市场纠纷调解机制具有高效性与灵活性
证券日报· 2025-05-20 15:26
中小投资者保护宣传周活动 - 第七届"5·15—5·19中小投资者保护宣传周"公益活动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举办,主题为"践行'三投资',筑牢'两防范'"[1] - 活动邀请券商首席分析师、公益律师、上市公司代表等通过主题分享和圆桌讨论形式普及投资知识,倡导理性投资、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1] - 中证资本市场法律服务中心公益调解员张燕伟分享了证券市场纠纷调解领域的经验和见解,通过案例剖析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演变[1][3] 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司法审判案例 - 一起投资者与代销银行诉讼案件显示司法审判思路从"契约自由"转向"卖者有责",二审判决银行需承担投资者本金损失的全部赔偿责任[2] - 再审阶段银行提交关键证据证明投资者具有一定经验,最终上海高院改判投资者自行承担60%损失,银行承担40%责任[3] - 该案例明确了金融机构在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方面的责任边界[3] 证券市场纠纷调解机制 - 一起私募基金亏损纠纷通过调解解决,投资者放弃全额索赔要求,证券公司同意给予近30%赔偿[3][4] - 调解机制具有高效、灵活、低成本优势,能够快速推进纠纷处理并避免诉讼成本[4] - 调解协议基于双方自愿达成,能实现纠纷的实质性妥善化解[4] 投资者保护与教育 - 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不仅是金融机构的责任,也需要投资者自身具备风险意识[4] - 完全依赖机构赔偿可能导致投资者盲目投资,不利于市场健康发展[4] - 应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投资理念,增强风险意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