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气体
搜索文档
杭氧股份(002430.SZ):深低温技术可为可控核聚变提供氮制冷系统、氦制冷系统
格隆汇· 2025-11-19 16:18
业务与产品 - 公司的稀有气体、电子大宗气及电子特气产品已获得订单,供应给半导体和新能源厂商 [1] - 公司的深低温技术可为可控核聚变提供氮制冷系统、氦制冷系统,并配套关键核心设备如膨胀机、压缩机、泵阀、储罐等 [1] - 未来公司将加强产品研发,致力于提供低温系统总成及全套解决方案 [1] 市场与战略 - 公司会密切关注现有技术与新兴产业的市场联系及可行性 [1] - 如有相关计划,公司将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给印度上眼药?课税500%,美国总统:制裁与俄罗斯贸易往来的国家
搜狐财经· 2025-11-18 23:45
美国对俄贸易制裁政策 - 美国政府宣布计划对与俄罗斯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加征500%的关税 [1] - 美国国会推动一项针对与俄罗斯维持贸易往来的经济体的制裁法案,重点针对印度 [3] - 美国在2025年提出加征500%关税的新措施,此前自2022年以来已主导超过3500项对俄制裁 [6] 制裁政策的双重标准 - 美国在2025年11月给予匈牙利为期一年的能源制裁豁免,允许其继续进口俄罗斯石油 [3] - 美国自身从俄罗斯进口大量关键商品,包括占其国内核燃料需求22%的核燃料、18%的钛合金进口量以及约30%半导体行业所需稀有气体 [13] - 美国商务部通过“战略豁免”清单将上述关键商品排除在制裁范围之外 [13] 印度与俄罗斯的能源贸易 - 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量占其原油进口总量的比例从2022年的4.2%大幅升至2025年第三季度的35% [10] - 印度加工后的俄罗斯原油约有20%出口到欧洲和美国市场 [11] - 由于俄罗斯原油价格较国际基准价低10-15美元/桶,印度炼油企业获得可观利润,2024年通过转口俄原油加工品赚取的利润超过200亿美元 [11] 印度应对制裁的措施 - 印度在2025年5月开始探索与俄罗斯贸易中采用卢比支付机制,并为俄罗斯企业开立卢比账户 [18] - 印度与阿联酋建立能源交易走廊,将部分俄罗斯原油经阿联酋加工后以“阿联酋产”名义出口以规避潜在制裁 [18] - 印度外交部强调将坚持“战略自主”外交政策,不因外部压力改变与俄罗斯的正常贸易往来 [20] 制裁的实际效果与影响 - 尽管受到西方多轮制裁,俄罗斯经济在2024年实现2.3%的增长,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15] - 美国助理国务卿坦言西方制裁未达既定效果,2024年上半年俄罗斯油气收入和对欧管道天然气出口同比均实现增长 [16] - 区域货币结算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从2022年的12%提升至2025年的18%,美国单边制裁政策客观上推动了全球经济多极化进程 [22]
电子特气深度汇报:GKJ催化+存储需求预期回升
2025-09-26 10:29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电子特气行业,特别是中国电子特气市场,以及相关的半导体制造、光刻机、存储器制造领域 [1][2][3] * 纪要重点提及的公司包括中船特气、华特气体、广钢气体、金宏气体、和远气体、凯美等国内电子特气供应商 [1][12][14][16][17]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催化因素与市场前景 * 国产光刻机技术取得突破,上海微电子公开EUV光刻机验证机参数,预示全国产产线可能实现,将带动光刻气体等电子特气需求 [1][2] * 存储器市场紧密度提升,预期价格上涨,长鑫存储和长江存储或加快IPO与新厂扩产,先进制程将推动电子特气需求增加 [1][2] * 中国电子特气市场规模约300亿人民币,其中电子特气领域占200亿,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面板及半导体照明等泛半导体行业 [1][3] * 氦气价格处于历史低位,存在价格修复动能,新一轮上涨周期有望开启,将利好相关气体公司 [15] 重点产品品类与供需格局 * 三氟化氮(NF3)和六氟化钨(WF6)是值得重点关注的重要品类,全球三氟化氮市场规模约13亿美元,中国占比约15% [1][4] * 全球三氟化氮总需求量约4.5万吨(半导体用2.2万吨,面板用2.3万吨),全球产能约6.4万吨,实际产量约5万吨,供需基本平衡 [5][6][7] * 日本关东电话(停产3700吨产能)和三井化学(关闭1700吨产能)事件导致海外三氟化氮供应缩减超25%,叠加台积电需求增加,市场出现缺口 [9] * 半导体级别三氟化氮(5N级及以上)的供需均约为2.2万吨,基本平衡,但客户认证过程长达半年到一年甚至更久 [8] 主要公司竞争力与市场地位 * 中船特气是国内三氟化氮和六氟化钨龙头企业,国内市场份额超60%,全球领先 [1][5] * 中船特气内蒙古呼和浩特新增7500吨产能,总产能提升至1.85万吨,凭借产能和客户认证优势,有望弥补海外供应缺口 [10][11] * 华特气体是国内光刻机稀有气体龙头,市场份额超60%,混配工艺领先,通过了阿斯麦及CML认证,主要客户包括长存、中芯国际等 [1][12][13] * 华特气体光刻机相关年收入正常约为两个多亿人民币,中船特气2025年上半年光刻机销售收入已达到2024年全年水平 [13] 其他公司发展动态 * 广钢气体在电子大宗气体领域已通过多个主流下游客户认证,未来一两年收入具有高确定性,预计能保持30%以上增速 [14] * 金宏气体是综合型公司,电子特气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并通过认证,业绩逐步进入拐点,可能进行收并购 [16] * 和远气体正大手笔拓展电子特气业务,潜江和宜昌两个产业园总投资三四十亿元,建成后预计可实现50亿元产值,采用"大化工"逻辑降低成本 [17] 其他重要内容 * 电子特气在半导体制造各环节的应用:沉积工艺用硅烷、超纯氨、六氟化钨等;刻蚀用氟碳类气体;光刻用稀有混合器;掺杂用硼、砷、磷等 [3] * 光刻机相关气体通过认证的国内企业主要有华特、中船、凯美三家 [12] * 三氟化氮价格过去十年呈单边下行趋势,但随着供需矛盾激发,未来价格可能上涨 [11]
装备制造行业周报(9月第2周):硅料景气度有所下行-20250915
世纪证券· 2025-09-15 13:28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硅料景气度有所下行 多晶硅主力合约午盘跌4.09% 收盘价跌至4.40% 9月预计产出12.5万吨 对应65-66GW 环比8月下降较小 [2] - 工业气体价格周度环比回落 液氧市场均价478元/吨 较前一周跌3.2% 液氮均价451元/吨 较前一周跌2.5% 液氩均价609元/吨 较前一周涨1.16% 稀有气体价格基本持平 工业气体整体处于周期底部 [2] - 9月第1周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30.4万辆 同比下降10% 新能源市场零售18.1万辆 同比下降3% 下降幅度好于整体 [2] - 电力装备行业获政策支持 推动绿色智能转型 加快全流程数字化转型 提高电动机 变压器 配电装备等能效水平 [15] - 人形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 多家公司布局相关领域 包括运动捕捉 柔性关节保护件 IMU产品 复合金属腱绳等 [17][19][21] 市场行情回顾 - 上周机械设备行业指数涨跌幅+3.52% 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7位 [1][7] - 电力设备行业指数涨跌幅+0.53% 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2位 [1][7] - 汽车行业指数涨跌幅+1.74% 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5位 [1][7] - 同期沪深300涨跌幅+1.38% [1][7] - 机械设备细分行业中电机上涨10.76% 自动化设备上涨7.09% 汽车服务上涨4.14% [9] - 光伏设备下跌3.28% 风电设备下跌2.04% 乘用车下跌1.77% [9] 个股表现 - 机械设备涨幅前五个股:沃尔德涨46.54% 大族数控涨37.79% 锡装股份涨28.20% *ST威尔涨27.63% 开创电气涨27.39% [12][14] - 电力设备涨幅前五个股:天际股份涨28.80% 厦钨新能涨26.79% 科华数据涨25.53% 杉杉股份涨20.16% 卧龙电驱涨19.87% [12][14] - 汽车涨幅前五个股:众泰汽车涨39.70% 浩物股份涨30.38% 浙江荣泰涨22.48% 天普股份涨21.00% 肇民科技涨19.85% [12][14] - 机械设备跌幅前五个股:灵鸽科技跌13.81% 乐创技术跌13.33% 卓兆点胶跌13.18% 恒进感应跌12.58% 海希通讯跌11.32% [13][14] - 电力设备跌幅前五个股:中环海陆跌24.40% 力佳科技跌22.29% 天宏锂电跌18.16% 德瑞锂电跌17.71% 武汉蓝电跌15.55% [13][14] - 汽车跌幅前五个股:派特尔跌23.56% 华洋赛车跌20.28% 华纬科技跌9.91% 天铭科技跌9.82% 易实精密跌9.73% [13][14] 行业要闻 - 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印发 推动绿色智能转型 加快数字化转型 [15] - 奇瑞墨甲机器人产品将于10月对外公开发布 [15] - 慧智物联与智平方达成半导体显示领域具身智能战略合作 未来三年部署逾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 订单金额接近5亿元人民币 [15] - 越疆人形机器人实现全国首例工业跨场景多任务协同作业泛化应用 [15] - 禾川科技与眸深智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联合打造机器人解决方案 [16] - 市场监管总局推动15项人形机器人国标研制 [18] - 傅利叶智能人形机器人GR-3正式开启预售 具备55个自由度 [18] - 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 打造新能源智能生产模式 [18] 公司公告 - 凌云光运动捕捉客户群包括机器人本体公司 具身智能数据采集中心等 [17] - 大金重工子公司签署海风基础供应合同 金额约12.5亿元 占2024年度营收约33% [19] - 陕建股份中标多个大型项目 包括24亿元光伏制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 [19] - 中鼎股份积极推进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 作为核心战略目标 [19] - 高测股份推出复合金属腱绳 已形成小批量订单 [19] - 埃夫特2025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增长近20% 电子制造应用增长超50% 汽车零部件应用增长超40% [21] - 晶盛机电实现6-8英寸碳化硅衬底规模化量产 突破12英寸技术 [21] - 华依科技IMU产品为国内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供货 [21] - 恒辉安防机器人柔性关节保护件已实现商品交付使用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