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

搜索文档
情况有点不对啊!外资持续抛售白酒行业了
搜狐财经· 2025-07-12 11:28
白酒行业外资持仓变化 - 北向外资过去5年持续减仓贵州茅台,持仓占自由流通股比例从26%降至13%,减仓幅度约50% [1] - 最近一年贵州茅台外资持仓总股数从8700万减少到7300万,累计减仓16% [1] - 五粮液外资持仓占自由流通股比例从26%降至7%,减仓幅度约73% [3] - 泸州老窖外资持仓占自由流通股比例从8.1%降至4.5%,减仓44% [2] - 洋河股份外资持仓占自由流通股比例从27.4%降至3.5%,减仓87% [2] - 古井贡酒外资持仓占自由流通股比例从10.3%降至3.8%,减仓63% [2] 山西汾酒外资持仓变化 - 山西汾酒是白酒行业中唯一获得外资加仓的公司 [12] - 最近一年外资持仓总股数从3600万增加到4900万,累计加仓36% [12] 白酒行业业绩预测 - 2025年上半年茅台预计营收增长9%,净利润增长9% [10] - 五粮液预计营收增长1-2%,净利润增长1-2% [10] - 泸州老窖预计营收下滑10%,净利润下滑10% [10] - 山西汾酒预计营收增长3-5%,净利润增长3-5% [10] - 洋河股份预计营收下滑29%,净利润下滑36% [10] 其他行业业绩表现 - 西部黄金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3-1.6亿,同比增长96-141% [14] - 中金黄金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6-29亿,同比增长50-65% [14] - 东鹏饮料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3-24.5亿,同比增长33-42% [15] - 中材科技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8.4-10.4亿,同比增长81-124% [17] - 高德红外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5-1.9亿,同比增长735-957% [17] 网格交易记录 - 近期成交的ETF包括基建工程ETF、传媒ETF、港股高股息ETF、机床ETF等 [18] - 有色金属ETF、黄金股ETF、科技ETF、消费50ETF等也有成交记录 [18]
民品市场加持 高德红外上年净利润预增最高近10倍
证券时报网· 2025-07-11 22:48
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归属净利润1.5亿元—1.9亿元,同比增长734.73%—957.33% [1] - 扣非净利润1.3亿元—1.7亿元,同比增长13458.61%—17630.50% [1] - 基本每股收益0.0351元/股—0.0445元/股 [1] 业绩驱动因素 - 原延期的型号项目类产品恢复交付 [1] - 完整装备系统总体外贸产品合同完成国外验收交付 [1] - 红外芯片应用业务需求快速释放带动营收大幅增长 [1] 技术优势与产业布局 - 凭借全产业链布局优势持续将高科技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1] - 推进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国防和民用领域的协同发展 [1] - 在红外全产业链和人工智能算法领域具有技术优势 [2] 民用市场拓展 - 车载红外市场获东风猛士、东风越野车、吉利极氪等前装项目定点 [2] - 红外感知智驾系统助力吉利LEVC豪华纯电MPV全球量产上市 [2] - 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自动驾驶红外产品规模化量产 [2] 国际化战略 - 推进全球化战略和多品牌布局覆盖不同区域市场 [2] - 产品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高度认可 [2] - 在低端市场通过产能扩张和成本控制保持价格灵活性 [2] 市场竞争策略 - 通过技术稀缺性和行业深度绑定构建民用领域壁垒 [2] - 持续挖掘红外技术增量场景以技术升级对抗价格战 [2] - 采取技术差异化和垂直行业深耕策略避开同质化竞争 [2]
把“杭州制造”嵌入全球产业链“拼图”
杭州日报· 2025-07-11 11:13
国际供应链对接交流会概况 - 活动主题为"浙链全球-携手出海"国际供应链对接交流会(杭州站),聚焦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与外贸企业的供需对接 [1] - 现场设置50余家央企及省内工程企业洽谈位,吸引200余家外贸企业参与推介 [1] - 杭州市商务局组织88家本地外贸企业参与,旨在推动外贸与外经企业协同发展,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1] 工程企业采购需求 - 采购需求清单覆盖电力设备与系统、工程机械、管道设备、金属材料等11大领域近百种产品 [1] -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公布2025年海外采购计划,总额达60亿元人民币,需求集中在哈萨克斯坦、蒙古国、中东等地区,涉及轨道交通、机场、高速公路等领域 [2] - 杭箫钢构提出钢材采购需求,同时寻求与总包公司合作开拓全球市场 [2] 外贸企业服务支持 - 杭州市商务局在7月10日-12日全球跨境电商交易博览会期间配套举办三场活动:国际供应链对接会、对外贸易服务链专场、外经贸企业出海服务专场 [2] - "外贸服务链展示"集结50家服务商,包括涉外法律机构、展览公司、物流企业及金融机构,提供一站式出海支持 [3] - 活动背景源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旨在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防风险 [2]
【私募调研记录】风炎投资调研国科天成
证券之星· 2025-07-11 08:13
国科天成调研纪要 - 公司主营业务为红外光电领域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是国内少数同时具备制冷和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研制生产能力的民营红外厂商之一 [1] - 制冷型探测器在国防领域应用广泛,中国市场近年发展迅速,需求预计保持旺盛增长 [1]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064.50万元,同比增长36.93%,净利润17,267.39万元,同比增长36.18% [1] - 光电业务毛利率下降,主要因非制冷探测器量产及精密光学业务发展导致制冷型探测器收入占比下降 [1] - 未来发展规划包括加快产能建设、巩固优势市场、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内部控制 [1] - 募投项目涵盖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超精密长波红外镜头、近红外PD光电探测器、中波红外半导体激光器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 [1] 风炎投资机构概况 - 成立于2015年5月,2015年8月备案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备案号P1021448 [2] - 截至2020年12月底,在管私募基金14只,管理规模超40亿元,资金主要来自央企和金融机构 [2] - 拥有科创板、创业板网下询价资格,曾获"中国私募基金影响力品牌100强"等荣誉 [2] - 投研团队来自银行、信托、公募等机构,平均经验5-10年,擅长可转债、可交债等半股半债品种投资 [2] - 可转债代表产品年化收益超20%,曾30次上榜私募排行网同类产品10强 [2] - 股票策略产品获2020年北京地区管理规模20-50亿元组股票策略十强 [2] 风炎投资核心业务 - 可转债/可交债投资业务:累计投资数十亿元,核心团队策划项目年化收益超150% [2] - 股票投资业务:累计完成近300亿元股债结合的股票投资,涉及20家上市公司增发项目 [2] - 建立可转债评分体系有效识别风险与价值,策略经市场验证 [2] - 擅长通过大宗交易、一级市场等多渠道布局标准化股债结合品种 [2]
国科天成(301571) - 301571国科天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9
2025-07-10 17:3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从事红外光电领域研产销与服务,是国内少数具备制冷和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研制生产能力的民营红外厂商之一,形成以锑化物技术路线制冷红外为优势,非制冷红外和光学产品快速突破的业务格局 [2] - 制冷红外产品包括锑化铟和 II 类超晶格系列,有探测器、机芯等形式,用于对性能指标要求高的领域;非制冷红外产品以自主研发的探测器、机芯为主,用于对轻量化和性价比要求高的领域;光学产品定位于中高端市场,下游应用以国防装备等领域为主 [2][3] 市场需求与产品应用 - 制冷型探测器因性能优势在国防领域广泛应用,中国市场预计需求保持旺盛增长趋势,但因行业保密无法获取军用红外市场数据 [4] - 制冷型红外探测器利用光子效应探测成像,用于远距离监测等对性能指标要求高的领域 [5] 产能与采购 - Z0001 产能可满足公司目前业务需求 [6] 业绩情况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6,064.50 万元,同比增长 36.9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7,267.39 万元,同比增长 36.18% [7][8] 业务分类调整 - 2024 年起公司将光电业务收入二级分类调整为制冷红外、非制冷红外、精密光学等类别,方便了解各类光电产品业绩表现 [8] 其他业务情况 - 除光电业务外,公司其他业务包括导航、遥感和信息系统,收入占比较低,暂无进一步资源投入计划 [8] 非制冷红外产品制程 - 公司非制冷探测器以像元间距 12um 的 640 面阵型为主,性价比高,竞争力强 [8] 探测器采购 - 公司目前外购探测器通过国内供应商采购,基本无进口 [8] 可转债募投项目 - 本次募投项目共 5 个,分别是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建设等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详情参阅 7 月 4 日披露的可转债预案等文件 [8] 未来发展规划 - 加快 II 类超晶格探测器等核心器件产线建设,完善供应链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9] - 把握国内制冷红外市场机遇,巩固优势,拓展非制冷红外产品市场 [9] - 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双色型 II 类超晶格探测器等产品研发,丰富产品条线 [9] - 加强内部控制,优化管理架构等,控制经营管理风险 [9] 毛利率情况 - 2024 年公司光电业务毛利率下降,原因一是制冷型红外产品收入占比下降,二是制冷型探测器销量增速快且毛利率低于机芯及整机产品 [9] 二类超晶格产品销售对象 - II 类超晶格探测器面向既有客户和新客户销售推广 [9]
预算8353万元!电子科技大学近期大批仪器采购意向
仪器信息网· 2025-07-09 14:43
电子科技大学仪器设备采购意向 - 电子科技大学发布32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8353万元,涉及长波长台式红外光谱分析仪、龙架构结合异构加速综合实验系统等设备,预计采购时间为2025年3~7月[1] 量子研究设备 - 拟购长波长台式红外光谱分析仪1台,预算120万元,用于量子互联网及量子光源基础研究,波长范围覆盖1900 nm至5500 nm,全波长范围内波长精确度±0.5 nm[3] - 设备需具备高灵敏度与稳定性,适用于弱光量子信号检测,分辨率0.2 nm,重点支持4.5-5.5 μm中红外波段[3] 异构计算系统 - 拟采购龙架构结合异构加速综合实验系统3套,预算153万元,核心采用自主指令集IP软核1C102架构CPU的FPGA和国产高性能4核Cortex A53处理器[3] - 系统包含50个节点预处理单元,采用国产易灵思新一代蓝宝石系列FPGA,计算阵列由50颗Cortex-A7架构国产PSOC系列FPGA组成[3] - 主内存容量≥32G,存储采用M.2硬盘≥1TB,配备多种通信接口包括千兆以太网口、USB转UART等[3] 通信与射频测试设备 - 拟采购节点验证系统功能模块,预算393万元,包含宽带数字信号处理核心模块和高密度射频前端模块各128个,工作温度范围-30°C-60°C[4] - 拟采购微波毫米波天线设计教学实验平台9套,预算579万元,频率范围100kHz-26.5GHz,最大动态范围133dB,用于通信工程等专业教学[4] - 拟采购多功能微波器件测量系统实验平台9套,预算486万元,可测试驻波、增益、衰减等参数,每年面向300余名本科学生[4] 半导体与光电测试 - 拟采购集成光电器件测试实验平台,预算145万元,包含半导体参数分析仪和光调制系统,电流测量分辨率≤20 aA[5] - 拟采购智能光电声学综合测试平台,预算168万元,光谱范围600nm~1700nm,波长精度±0.02nm[5] - 拟采购微纳电子器件加工与测试系统,预算220万元,包含高真空电子薄膜溅射仪和微米级电子器件紫外光刻机[5] 材料测试系统 - 拟采购电介质综合测试系统5套,预算200万元,温控范围-180℃至600℃,可进行介电温谱/频谱分析等测试[5] - 拟采购微波材料电磁参数测试系统,预算227万元,频率范围100kHz~26.5GHz,介电损耗测试误差绝对值≤20%[6] 集成电路测试 - 拟采购数模混合集成电路测试系统2套,预算130万元,数字码型信号输出最高数据速率200Mbps,电压范围-1.5V~+6.5V[6] - 系统支持对数字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的测试,包含SOC测试功能[6] 人工智能与视觉系统 - 拟采购多机位多模态成像检测一体化平台,预算205万元,包含4K分辨率可见光相机、深度相机等设备[14] - 拟采购新一代智能化信息与通信系统综合实践平台,预算454万元,包含人工智能芯片原型开发及验证平台30套[14] - 平台支持人工智能处理任务,用于医疗成像、工业自动化等领域,DSP slice大于1900个[14]
预算1.18亿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近期大批仪器采购意向
仪器信息网· 2025-07-08 15:3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设备采购计划 核心观点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布27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18亿元,涵盖材料科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航空发动机等多个领域,预计采购时间为2025年3~10月 [1][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采购 - **高温电磁多功能测试系统**:预算800万元,用于高温电磁功能材料的电性能测试,包含高温加热系统、材料评价系统等10个子系统,测试温度范围50℃-1100℃,误差≤3℃ [4] - **材料智能制备和表征系统**:预算455万元,用于高性能复合材料/高温合金的无人值守智能化制备及表征,串联3D打印、激光熔敷等设备 [4]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采购 - **红外激光系统**:预算300万元,包含短波(2.8±0.1μm,功率≥16W)和中波(4.3±0.1μm,功率≥4W)半导体激光系统,支持连续工作>500s [4][5] - **宽谱红外双光束多光轴控制模块**:预算140万元,实现光束跟踪精度≤0.6角秒,多光轴自校准精度≤0.4角秒 [6]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采购 - **大型米波电性能测试系统**:预算170万元,采购功率放大器2台,用于射频测试 [5] - **天线测量系统射频组件**:预算450万元,工作频段0.1~40GHz,支持多频段并行实时测量 [6] 人工智能与跨域技术采购 - **跨域协同感知实验系统**:预算130万元,具备无人机垂直起降、目标识别(RCS 0.01m²发现距离>3km)及二次开发接口 [5] - **集群协同与博弈固定翼无人机系统**:预算302万元,包含40架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导引头等模块,支持群智算法验证 [7] 航空发动机研究院采购 - **喷流噪声试验系统**:预算780万元,包含燃烧室、煤油供应系统等配套设备,用于发动机喷管推力测试 [5][6] - **高分辨率微焦点三维原位断层扫描系统**:预算708万元,空间分辨率≤500nm,支持原位力学加载(最大载荷5kN) [6] 前沿技术与科研平台建设 - **超精密跨尺度直写系统**:预算120万元,支持微纳结构制造和柔性电子器件研发 [5] - **类脑信号分析测试系统**:预算343万元,用于类脑芯片信号捕捉与多维度测试 [8] - **车路协同融合感知验证系统**:预算870万元,构建"车-路-云"协同平台,支持自动驾驶算法优化 [7] 其他重点采购 - **电子背散射衍射仪**:预算830万元,用于晶体材料微观结构分析,配套原位拉伸台和主动减震台 [6] - **视觉认知评估系统**:预算180万元,集成64通道脑电采集、VR/AR技术及眼动追踪 [8] - **实验工作与系统集成展示**:预算920万元,用于1000平方米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 [8]
预算1.22亿元!北京科技大学近期大批仪器采购意向
仪器信息网· 2025-07-08 15:38
北京科技大学仪器设备采购项目概况 - 北京科技大学近期发布34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22亿元,涵盖气相迁移加速模拟子系统、傅里叶红外光谱检测模块等设备,预计采购时间为2025年5-10月 [1][2] 主要采购项目分类 金属冶炼事故防控技术类 - **气相迁移加速模拟子系统**:预算324万元,需满足安装培训、质保维修及实验室安全改造要求 [3] - **耐火材料制备模块**:预算370万元,功能包括高温软熔滴落性能评定及还原性测试 [4] - **傅里叶红外光谱检测模块**:预算434.1万元,用于煤气泄漏安全监测,采用红外成像技术定量分析气体成分 [4] - **高炉冶炼过程模拟系统**:预算388万元,实现高炉工艺数字孪生及实时安全预警 [5] - **高性能计算与数据系统**:预算1500万元,支持冶金安全数据集成与分析 [5] 检测与预警技术类 - **铸坯凝固厚度在线检测模块**:预算331万元,实时监测铸坯凝固厚度与表面质量,避免生产事故 [9] - **电渣熔铸爆炸预警系统**:预算277万元,通过结晶器状态监测预防喷爆事故 [10] - **转炉喷爆预警模块**:预算185万元,监测氧枪振动信号及熔渣泡沫化程度 [10] - **电炉熔融金属泄漏预警系统**:预算151万元,监测炉衬厚度及烟气成分 [11] 应急演练与培训类 - **金属冶炼事故仿真推演系统**:预算600万元,支持虚拟培训与多组协同演练,事故还原度达90% [13] - **应急演练能力评估子系统**:预算559万元,集成防护装备评测与通讯保障模块 [13] 其他关键设备 - **煤气管网爬行检测装置**:预算416万元,搭载超声相控阵技术实现自主避障检测 [14] - **热风炉工艺安全监测系统**:预算367万元,利用无线温度与位移检测技术 [16] - **熔渣侵蚀加速模拟子系统**:预算1398万元,模拟高温高压环境下耐材腐蚀行为 [26] 采购时间分布 - 2025年5月:排风自控装置(350万元)、冶炼原料性能检测设备(150万元) [8][12] - 2025年6月:集中采购高峰期,涉及傅里叶红外光谱、高炉模拟系统等11个项目 [3][4][5] - 2025年8月:炉缸应力波测厚仪(374万元)、雷达料面成像模块(287万元) [22][24] - 2025年10月:铸坯检测、电渣预警等6个项目 [9][10][13]
政策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AI、机器人等技术加速临床应用
证券日报· 2025-07-08 00:49
政策支持 - 《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的公告》发布,全力支持高端医疗器械重大创新,围绕脑机接口、人工智能、医用机器人等前沿核心技术领域提出具体要求和方向 [1] - 《公告》将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和新型生物材料医疗器械视为塑造医疗器械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并提出优化审批程序、健全标准体系等措施 [2]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对医用机器人、脑机接口设备等高端医疗装备予以优先审评审批 [2] 行业发展趋势 - 在政策护航下,高端医疗器械技术突破和产品上市速度明显加快,医用机器人、AI医疗器械等已部分完成商业化验证 [3] - 脑机接口作为全球科技竞争的重要赛道,目前处于应用试验阶段且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3] - 国产企业逐步突破技术壁垒,部分产品性能已接近国际水平,行业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3] - 高端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年均增长率超过20%,医用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前沿技术领域呈现爆发式增长 [3] 企业动态 - 西安国际医学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建成高水平信息化平台,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并部署DeepSeek以提升数智服务水平 [4] - 青岛百洋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运营全球首创完全自屏蔽放疗系统ZAP-X火星舟放射外科机器人等创新产品 [4] - 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医艾灸治疗机、红外光灸疗机已取得注册证,预计2025年将有7款产品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4] - 相关上市企业聚焦关键零部件及材料攻关,强化医工融合与跨学科合作以加速成果转化与产品迭代 [4]
乘“五谷丰登”之势 武汉再登峰
人民网· 2025-07-05 16:29
高速磁悬浮技术突破 - 湖北东湖实验室自主研发的"一公里高速磁悬浮测试线"完成全球首次公开演示 最高时速达650公里 刷新世界纪录 [1] - 该技术将为航天发射和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核心支撑 成为武汉创新实力的代表性成果 [1] 武汉"五谷"创新布局 光谷 - 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从2020年4597亿元增长至2024年7566亿元 四年增幅达64.5% [2] - 建成全球最大光纤光缆生产基地 卡位数字经济基础设施赛道 [5] 车谷 - 新能源车产量占比从2021年7%提升至2023年41% 实现"油电并举"转型 [2] - 建立5G车路协同的"中国标准" 重构汽车产业规则 [5] - 45.3万辆智能网联汽车装载天融信车联网安全防护系统 [3] 星谷 - 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卫星产业园已累计完成50余颗卫星总装集成测试 [2] - 实现火箭卫星从"定制化"向"批发生产"跨越 争夺太空经济制高点 [4][5] 网谷 -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规模从2020年两所高校扩展至累计输送超3000名专业人才 [2] - 建成算力突破500P的网络安全大数据中心 争夺数据主权 [4][5] 药谷 - 一类创新药从2020年空白发展到2024年4个进入上市流程 400个在研 [2] - 构建万亿级生命科技产业链 涵盖研发制造服务消费全环节 [4][5] 产业协同效应 - 形成"星光联动 车光联动 医光结合 光网互融"的跨领域协同模式 [3] - 光谷红外传感器应用于车谷汽车 网谷安全技术通过光谷光纤传输 [3] - 创新生态辐射周边城市 形成光电产业集群/汽车生态圈等区域联动 [4] 战略定位与影响 - "五谷"构建梯次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涵盖战略新兴/未来/传统转型三大领域 [3][5] - 武汉科技创新产业集群位列全球前100名 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排头兵 [6] - 创新矩阵推动工业产值倍增 预计带动GDP实现万亿级增长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