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纳米AI
icon
搜索文档
AI应用如何落地政企?首先不要卷通用大模型
量子位· 2025-08-12 17:35
行业趋势与大会亮点 - 全球首个L4级智能体系统"纳米AI"亮相,具身智能机器人主持会议流程,重新定义"智能参会"[2] - 智能体技术加速渗透产业核心领域,360政企AI业务与智能体技术深度绑定[4] - 大会主题"ALL IN AGENT"凸显行业进入智能体元年[1] 战略选择与落地方法论 - 不盲目追求通用大模型,聚焦"小场景"破局,解决企业推理能力不足和工具使用问题[5][6] - 大模型向智能体进化是必然趋势,智能体具备理解目标、规划任务、调用工具等完整交付能力[8] - 轨交案例:通过AI知识库+生产经营智能体+MCP实现月度报告自动化生成,效率显著提升[11][12] - 方法论核心:识别核心痛点和小场景,撬动业务价值与效率提升[13] 技术平台与解决方案 - 发布企业级蜂群智能体工厂SEAF,解决"不能用、不好用、不放心"三大问题[14] - SEAF整合上百种MCP和上万个开箱即用智能体,开发效率大幅提升[16] - 8大基础能力(如RAG知识库)和10大增强能力(如多智能体框架)构建全栈支撑[17] - 航空维修案例:1个主智能体+6个子智能体协作框架,覆盖全流程智能维修[24][25] - 电力设计院案例:三期建设实现知识统一管理,办公效率提升80%[29] 安全与生态协同 - 智能体落地需安全与AI深度融合,防范数据泄露和"智能体黑客"攻击[34][36] - 360以开源生态建立事实标准,类似安卓模式构建AI基础设施[41][42] - 生态定位:通过平台+生态协作实现AI技术在千行百业的普惠化落地[44]
周鸿祎:不会再拍短剧,气质实在不符
证券时报· 2025-08-06 18:05
周鸿祎短剧相关动态 - 周鸿祎明确表示个人不再参与短剧拍摄 称自身气质不符合短剧风格[2][7] - 2024年底其首部短剧《重燃人生之隐世黑客惊艳全球》播出 内容融合霸总爱情与AI创业元素 剧中周鸿祎饰演投资方角色并再现向佐经典动作[4] - 短剧剧情包含科技公司少东家与保洁阿姨共同研发AI 最终获得周鸿祎饰演角色1000亿元投资的情节[4] - 此前乌镇互联网大会期间曾因被误读为"爱看短剧"而发博澄清 称观看短剧仅为业务需求[5] 三六零AI技术进展 - 纳米AI升级为"多智能体蜂群"系统 成为全球首个L4级别智能体系统 实现从单兵作战到群体协同的进化[7] - 纳米AI工具已具备生成10分钟短视频能力 公司计划探索动漫风格短剧合作[7] - 利用AI技术制作车辆碰撞测试视频 包括某车型与坦克、高铁相撞的模拟场景[8] 行业监管动态 - 广电总局加强对"霸总"类微短剧管理 政策出台后网友关联周鸿祎短剧项目[6]
周鸿祎:不会再拍短剧,气质实在不符
证券时报· 2025-08-06 17:38
周鸿祎短剧事件 - 三六零董事长周鸿祎在ISC AI2025互联网安全大会上明确表示个人不再拍摄短剧 因气质不符且与预期差异较大 [3][9] - 其首部短剧《重燃人生之隐世黑客惊艳全球》于2024年底播出 剧情融合霸总爱情与AI创业元素 剧中周鸿祎本色出演并投资1000亿元 [5][6] - 短剧播出后广电总局加强"霸总"类微短剧管理 引发网友关联讨论 [8] 三六零AI技术进展 - 公司纳米AI工具升级为"多智能体蜂群"系统 成为全球首个L4级别智能体系统 实现从单兵作战到群体协同的突破 [10] - 该工具已具备生成10分钟短视频能力 公司计划通过动漫风格短剧等形式开展合作 [10] - 技术应用案例显示 纳米AI可快速生成车辆与坦克高铁碰撞等特效视频 [11]
周鸿祎称纳米AI可模拟飞机碰撞,回应理想乘龙对撞事件
新浪科技· 2025-08-06 15:01
360公司AI技术展示 - 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在ISC AI 2025互联网安全大会上展示纳米AI技术 该技术可生成包括车辆碰撞、飞机碰撞等多种模拟视频 [1] - 纳米AI技术具备高度灵活性 可生成用户所需的任何截图 暗示其在模拟场景中的广泛应用潜力 [1] 行业技术应用 - AI技术在汽车安全测试领域展现出创新应用方向 通过模拟碰撞场景为行业提供新的测试思路 [1] - 互联网安全大会成为展示前沿AI技术的重要平台 凸显AI与安全领域的深度融合趋势 [1]
避谈理想、乘龙卡车对撞视频真伪 周鸿祎现场带货纳米AI:坦克碰撞都能模拟
新浪科技· 2025-08-06 13:21
ISC.AI 2025互联网安全大会 - 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在ISC.AI 2025互联网安全大会上谈及理想汽车和乘龙卡车对撞视频事件 [1] - 周鸿祎表示纳米AI可以生成很多碰撞的视频,包括和飞机、坦克等对撞的视频 [1] - 周鸿祎建议用纳米AI生成想要的任何截图 [1]
360宣布纳米AI升级为“多智能体蜂群”,可一句话生成大片
新浪科技· 2025-08-02 22:17
品牌升级与技术突破 - 360集团旗下纳米AI完成品牌焕新,升级为"多智能体蜂群",成为首个迈入L4级别的智能体系统,实现从"单兵作战"到"群体协同"的进化 [1] - 智能体发展分为四个阶段:L1聊天助手(如GPTs)、L2低代码工作流智能体、L3自主规划智能体、L4多智能体蜂群,L4通过组合不同专长的推理型智能体解决跨领域复杂问题 [1] - 纳米AI蜂群协作框架支持智能体灵活拉群、多层嵌套、组队协作,现有超过5万个L3级推理智能体可组合为L4团队执行复杂任务 [1] 性能与效率提升 - 纳米AI智能体蜂群实现连续2小时执行超1000步任务不中断,消耗token超2000万 [1] - "一句话生成大片"蜂群将电影级视频制作时间从2小时(L1-L3级)压缩至20分钟,覆盖脚本、分镜、画面、配音、配乐到剪辑全流程 [2] 应用场景落地 - 已上线10+类多智能体蜂群,覆盖视频制作、内容创作、行业研究、电商带货、旅行规划等场景 [2] - 视频制作场景中,蜂群技术显著提升长内容生产效率,例如10分钟电影级大片的生成能力 [1][2]
周鸿祎谈AI发展:智能体将大行其道,DeepSeek贡献不可小觑
搜狐财经· 2025-07-24 12:07
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成为2025年中国互联网大会焦点 智能体被视为大模型落地关键 [1] - 大模型如DeepSeek此前主要作为聊天工具应用 尚未充分发挥生产力工具潜力 [1] - 智能体是大模型进化新阶段 大模型扮演大脑角色 智能体负责执行任务 [1] 智能体发展模式 - 智能体发展存在两种模式 大模型厂商直接开发(如OpenAI ChatGPT Agent)或产品应用公司基于现有大模型开发(如Manus) [3] - OpenAI智能体功能增强 但与Manus和360纳米AI相比能力仍显单薄 [3] - 国内智能体发展面临挑战 AI运营成本高 广告模式难以为继 用户付费习惯未形成 [3] - Manus因商业模式挑战放弃国内市场转向海外 [3] 中国市场前景 - 中国拥有丰富应用场景和巨大市场需求 为智能体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3] - 预测未来企业市场更倾向于采用专业智能体 满足不同行业和业务领域需求 [3] 大模型产业现状 - DeepSeek官网流量下降 但对中国大模型产业贡献显著 通过开源开放消除百模大战重复劳动 [4] - 包括360在内的多家公司正在使用DeepSeek模型开发智能体 [4] 国产芯片发展 - 国产芯片与英伟达等国际巨头仍有差距 但在推理芯片上发力有望缩小差距 [4] - 需通过实际应用和不断改进推动国产芯片发展 [4] 企业AI应用 - 360创始人通过直播、短视频打造个人IP 为产品带货 [4] - 计划用AI打造智能体以提高工作效率 [4]
自媒体如何挣钱:一条内容轻松进账396元,用这方法直接生成
搜狐财经· 2025-06-08 17:35
行业趋势 - 内容创作行业正经历技术变革,AI工具如DeepSeek显著提升创作效率,生成500字内容仅需1分钟且质量优于人工[11] - 平台机制逐步降低创作门槛,今日头条等平台开放无粉丝要求的收益权限,推动UGC生态扩张[4] 平台运营策略 - 今日头条通过基础权益全开放策略吸引创作者,极速版与主App功能存在差异,主App支持微头条变现[3][4] - 平台内容分发呈现马太效应,头部话题如《哪吒2》票房讨论达136亿热度,尾部内容仅255热度[14] 内容生产方法论 - 选材策略偏向中等热度内容(互动量<1000),规避爆款同质化风险[8] - AI工具应用形成标准化流程:复制原文开头→AI续写(DeepSeek/纳米AI/腾讯元宝)→人工配图去水印[10][13][15] - 移动端全流程操作成为趋势,从素材获取到发布均可通过手机完成[14] 创作者收益模型 - 微头条变现采用阅读量分成模式,单篇视频收益案例显示0.25元/篇[14] - 成熟创作者可实现月均5000-6000元副业收入,显著高于行业新人水平[2]
三六零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加2024年度沪市主板人工智能专题集体业绩说明会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5-06 03:56
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 - 公司于2025年4月30日通过视频直播及网络文字互动形式参加沪市主板人工智能专题集体业绩说明会 [1] - 公司董事长周鸿祎、首席运营官叶健、财务负责人张海龙及独立董事杨棉之出席并与投资者互动交流 [1] 中美AI发展对比 - 中美AI在算法和应用层面差距较小 中国DeepSeek、千问等开源模型实现技术突破并赶超美国 促使国际巨头转向推理模型方向 [2] - 行业建议坚持开源策略降低大模型使用门槛 发挥中国应用场景广和产业链齐全的优势打造新质生产力 [2] AI杀手级应用展望 - 2025年或成"智能体之年" 杀手级应用有望出现 主要基于国产先进大模型开源化、推理能力增强及MCP工具接入三大要素 [3] - 公司纳米AI平台已上线MCP工具箱 接入超100款工具 拓展大模型应用场景 [3] - 超级智能体将为企业提供数字员工实现降本增效 为个人用户提升工作效率并实现任务结果交付 [3] 大模型技术发展方向 - DeepSeek模型通过长思维链构建强推理能力 突破传统堆算力发展模式 为行业提供新路径 [4] - 大模型能力与知识密度/质量正相关 行业正挖掘互联网数据潜力并探索合成数据应用 [4] - 未来趋势可能呈现不同规模专业模型协同合作 MCP技术将显著提升大模型工具调用能力 [4] 其他事项 - 业绩说明会完整内容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及中国证券网查看 [5] - 公司对投资者长期关注与建议表示感谢 [5]
多模态和Agent成为大厂AI的新赛点
创业邦· 2025-05-01 10:54
大模型C端落地的核心方向 - 大模型落地C端场景的核心是让模型能力接近人类,分为降低用户沟通难度和提升复杂任务执行能力两个方向 [4] - 降低沟通难度依赖多模态能力提升,复杂任务执行依赖Agent产品生态成熟 [4] - 字节、百度、谷歌、OpenAI近期均推出多模态基础模型,阿里夸克上线"拍照问夸克"功能实现图文交互 [4][9] 多模态能力进展与场景渗透 - 火山引擎豆包1.5具备视觉理解能力,文心4.5 Turbo展示图像/视频识别能力,OpenAI o3/o4-mini实现"用图像思考" [9] - 谷歌Gemini 2.5 Flash可分析股票走势图并生成游戏场景设计图 [9] - 夸克"拍照问夸克"支持拍照搜索、文案生成、卡路里识别等功能,未来可能延伸至实时摄像头交互 [10][11][14] - 多模态能力将推动AI眼镜发展,目前受限于模型成熟度 [14] Agent产品生态现状 - 通用Agent产品形态趋向Manus提出的"对话框+工作区"模式,字节扣子空间、百度心响App等均采用该框架 [16][17] - 扣子空间擅长文字梳理但网页转化效果欠佳,心响App侧重移动端轻量化任务 [17][19] - 海外Agent更聚焦单一场景:Notion Mail处理邮件,OpenAI Operator操控浏览器,X AI Grok Studio生成文档/代码 [5] Agent核心能力要求 - 关键能力1:连接第三方数据/工具,需通过MCP/A2A协议扩展工具箱,纳米AI已接入近百工具 [20][21] - 关键能力2:编码能力,OpenAI拟收购Windsurf强化AI编程,支撑PPT/网页/游戏生成 [23] - 关键能力3:模型任务理解能力,OpenAI通过o3/o4-mini实现上网查资料/执行代码等"大脑"功能 [23] 厂商差异化发展路径 - 字节/百度采用API逻辑开发Agent,OpenAI按职业培养拟人化Agent(如司机型Operator、学者型Deep Research) [24] - OpenAI预计2025年Agent业务收入达30亿美元,2029年增至290亿美元,需结合多模态与执行能力成为底层入口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