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看涨期权
搜索文档
走出特朗普阴影,美元波动率跌至大选前最低水平
华尔街见闻· 2025-11-10 19:15
市场波动性显著下降 - 外汇市场已走出年初剧烈震荡,美元波动率指标回落至美国总统大选前水平 [1] - 衡量美元兑欧元和日元波动预期的指数本月跌至一年多来最低水平 [1] - 自政府停摆开始以来,衡量国债市场波动性的ICE Move指数已跌至四年低点 [9] 美元指数走势与市场情绪转变 - 美元指数已收复年内大部分失地,接近特朗普胜选前夕开始攀升时的点位 [1] - 美元在大选前曾因"特朗普交易"走强,但遭遇1970年代以来最差年度开局后,自夏季以来开始稳步回升 [6] - 对美元看涨期权的需求超过看跌期权的幅度为2月以来最大,反映市场对美元进一步走强的押注增加 [7] 市场驱动因素回归传统 - 市场正回归传统驱动因素,美元正重新发挥其传统避险资产和投资组合稳定器的作用 [1][5] - 美元目前正对传统的货币强弱决定因素作出反应,主要是各国之间的利率差异 [7] - 投资者已学会理性看待政策头条新闻,不再出现过度反应 [5] 政策与宏观经济环境影响 - 美国与欧盟、中国等主要贸易伙伴达成的一系列关税协议抽走了市场波动性 [5] - 全球主要央行利率削减周期接近尾声,消除了另一个市场不稳定因素 [5] - 美国史上最长政府停摆导致宏观经济数据缺失,抑制了美元和美国国债市场的波动性 [8][9] 分析师观点与市场定位 - 分析师认为波动率预期的崩塌表明"特朗普冲击"已经结束,贸易紧张局势缓和,财政政策处于"自动驾驶"状态 [6] - 上月美联储会议为美元提供了额外支撑,美联储在降息的同时暗示下次降息并非"必然结论" [7] - 部分基金经理认为美元正重新获得其在投资组合中的传统稳定器角色,年初的下跌代表"牛市中的修正" [10]
特朗普冲击波已过?美元波动性跌回大选前水平
金十数据· 2025-11-10 08:32
外汇市场波动性变化 - 衡量美元波动性的指标已跌至美国总统大选前的水平 [2] - 美元兑欧元和日元的波动预期本月已降至一年多来的最低点 [2] - 衡量美元对一篮子货币的美元指数交易价格已接近其在特朗普胜选前开始飙升时的水平 [2] - 押注美元走强的美元看涨期权的需求远超看跌期权,且幅度为2月以来最大 [4] - 衡量美国国债市场波动性的ICE的Move指数已跌至四年来的低点 [4] 市场波动性降低的原因 - 美国主要贸易伙伴达成的一系列关税协议有效降低了市场的波动性 [2] - 美国经济在关税冲击下的表现比许多人预期的更有韧性 [2] - 全球主要央行正接近其降息周期的尾声,消除了市场不稳定的另一个来源 [2] - 美国有史以来最长的政府停摆导致宏观经济数据缺失,抑制了美元和美国国债市场的波动 [3] - 市场对特朗普相关新闻的反应趋于理性,投资者学会对各种头条新闻持保留态度 [2] 美元走势与市场观点 - 美元指数收复了今年以来的部分大幅失地 [2] - 自夏季以来美元一直在缓慢回升,得益于美国股市的上涨行情 [3] - 美元今年的下跌更像是牛市中的一次回调,而不是终结的开始 [3] - 美元正重新对传统的汇率决定因素——主要是各国之间的利率差做出反应 [4] - 美元正在重新扮演其在投资组合中稳定器的传统角色,因为它在全球承压时期往往会走强 [5] 历史背景与市场事件 - 特朗普在4月份宣布征收关税,当月日均外汇交易量达到了创纪录的近10万亿美元 [2] - 对贸易摩擦可能冲击国内经济的担忧,以及对美联储独立性的疑虑,一度导致美元指数创下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糟糕的年初表现 [3] - 在特朗普4月份打响关税第一枪后,美元曾与风险资产一同暴跌,其避险属性一度受到质疑 [5]
盾博dbg:9.6万亿美元市场的美元逆袭,期权狂欢与全球连锁风暴
搜狐财经· 2025-10-10 16:55
美元市场动态转向 - 彭博美元即期指数攀升至两个月高位,抹去2024年上半年逾一半跌幅 [2] - 美元指数自年中低点反弹约2%,市场从做空美元转向多头逼仓 [2][3] 美联储政策预期变化 - 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从年初的至少100个基点重定价至仅余两次25个基点降息 [3] - 9月会议纪要释放谨慎信号及坚挺的劳工市场数据导致利率路径剧烈重定价 [3] 全球政治经济因素驱动 - 法国执政危机导致欧元兑美元跌破1.04,创8个月新低 [4] - 日本政治因素引发日元两周内贬值4%,至1美元兑149日元,刷新年内低点 [4] - 澳元、纽元、英镑等其他货币亦纷纷下挫,推升美元指数 [4] 衍生品市场情绪指标 - 对冲基金持续买入美元兑G10货币的看涨期权,押注美元指数还有3%~5%上行空间 [4] - DTCC数据显示美元看涨结构交易量超看跌结构,看涨/看跌需求差值升至4月以来最高 [5] - 风险逆转指标显示对冲美元上涨成本高于下跌成本,为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首次 [5] 市场持仓与潜在风险 - CFTC持仓报告显示杠杆基金与资产管理公司合计仍持有约210亿美元的净美元空头 [6] - 美元每上涨1%可能迫使约30亿美元空头止损,存在触发逼空螺旋的风险 [6] 对新兴市场的影响 - 强势美元导致新兴市场出现连续两周资金净流出 [7] - 若美元再涨3%,MSCI新兴市场指数或考验年初低点,本币债收益率将被迫抬升 [7] - 印尼、南非、智利等经常账户赤字国将首当其冲 [7] 对大宗商品的影响 - 美元每升值1%,布伦特油价对应承压约0.6%,但加剧非美买家的输入性通胀 [8] - 欧洲与日本进口成本抬升可能延缓其经济复苏节奏,形成负向循环 [8] 对外债负担的影响 - 新兴市场以美元计价的未偿主权债高达3.2万亿美元 [9] - 若美元指数再涨5%,阿根廷、土耳其、埃及外债负担占GDP比重将分别上升2.3、1.9和1.7个百分点 [9] 对美国跨国公司的影响 - 标普500成分股中约42%的营收来自海外,汇率逆风已导致波音、卡特彼勒、苹果、耐克等巨头下调四季度业绩指引 [10] - 若美元再涨3%,预计标普500成分股全年EPS将被削去1.5% [10] 未来市场催化剂 - 美国政府部分停摆导致关键经济数据延期发布,市场陷入数据黑箱 [11] - 若核心通胀高于预期,美元可能再次跳涨;若就业数据疲态显现,空头或趁机反扑 [11]
期权交易量暴增三倍!对冲基金狂买看涨期权押注美元年底走强
智通财经· 2025-10-09 14:28
全球对冲基金美元看涨期权押注 - 全球对冲基金倾向于在期权市场做多美元,押注美元对多数主要货币的反弹势头将延续至年底 [1] - 欧洲和亚洲的基金本周加大了期权交易力度,核心观点是欧元、日元等货币将相对美元走弱 [1] - 12月底前到期的欧元兑美元看跌期权交易量是同期看涨期权交易量的三倍 [1] 对冲基金的具体交易策略 - 对冲基金对美元兑多数十国集团货币持看涨态度,仅对澳元例外,因澳大利亚储备银行立场偏鹰派 [2] - 基金针对欧元、英镑、日元和新西兰元买入了普通看涨期权或看涨期权价差合约 [2] - 美元看涨期权的买入需求主要集中在十国集团主要货币上,短期风险逆转指标的攀升是需求转向的良好信号 [2] 市场观点与美元现状 - 尽管美国政府停摆曾导致美元走弱,但美元弱势行情可能已告一段落,因其他主要货币下跌 [1] - 欧元受法国政治动荡冲击大幅下挫,日元因市场猜测日本潜在新领导人或倾向于放缓加息步伐而走低,新西兰元遭遇了50个基点的降息打击 [1] - 媒体美元现货指数在周四亚洲交易时段下跌0.2%,但仍维持在8月初以来的高位附近 [2] 对法定货币的整体信心 - 市场对法定货币的信心极低,但在所有法定货币中,美元仍是相对更值得持有的选择 [3]
外汇储备飙到3.34万亿美元,人民币却意外贬值,套利窗口来了?
搜狐财经· 2025-10-09 13:43
外汇储备状况 - 截至9月末外汇储备规模达3.34万亿美元,连续16个月站稳3.2万亿美元关口,创2016年以来新高 [2] - 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占比降至58%,较2014年峰值时的73%显著下降,欧元、日元及黄金储备占比提升至32% [2] - 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8月减持美债108亿美元,为连续第6个月净抛售 [2] 人民币汇率表现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当日贬值0.8%,离岸人民币一度跌破7.35关口 [2] - 离岸人民币1年期远期汇率隐含贬值预期达3.7% [2] - 10月9日在岸与离岸人民币价差扩大至1200点 [2] 汇率贬值驱动因素 - 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走阔至-210个基点,触发资本回流美国 [2] - 9月出口同比增速降至4.2%,较前值12.3%大幅放缓,对美贸易顺差减少32%,削弱结汇需求 [2] - 市场猜测央行可能容忍汇率贬值以对冲关税冲击 [2] 市场套利活动 - 利用在岸与离岸价差,通过“在岸购汇-离岸结汇”策略可赚取1.9%年化收益 [2] - 香港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飙升至13.4%,创2013年来新高,反映离岸人民币流动性趋紧 [2] - 1年期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较境内远期贴水0.5%,套利空间达2.1% [2] 政策应对措施 - 在中间价报价模型中,逆周期系数从0.5上调至0.8,单日过滤贬值幅度超300点 [2] - 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从6%上调至8%,冻结约200亿美元外汇流动性 [2] - 通过中资大行在离岸市场抛售美元,将隔夜Hibor压制至9.2%,较峰值回落4.2个百分点 [2] 储备资产管理与风险 - 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平均收益率仅2.3%,而10年期美债收益率达4.8%,年化机会成本超150亿美元 [2] - 美联储缩表导致美债市场日均成交量下降18%,持有的1.1万亿美元美债面临流动性风险 [2] - 对东盟、中东国家债权占比升至19%,但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国债务重组谈判拖延,回收风险加剧 [2] 汇率机制与产业影响 - 2025年央行直接干预汇市次数达27次,较2024年增长150% [2] -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较2015年升值23%,导致机电产品出口份额下降1.8个百分点 [2] - 原油、铁矿石进口均价同比上涨22%,挤压钢铁、化工等行业利润空间 [2] 未来展望与改革方向 - 预计套利空间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收窄,因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中美利差或缩窄至-150基点 [2] - 若离岸人民币隔夜拆借利率突破15%,套利成本将吞噬80%以上收益 [2] - 中长期改革方向包括将黄金占比提升至15%,减持美债至8000亿美元以下,以及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波动区间至±3% [2]
【UNFX课堂】熔融周期:当美联储成为全球经济断层带上的“第一推动力”
搜狐财经· 2025-07-11 20:32
经济周期的四阶段模型与货币表现 - 复苏期特征为GDP触底回升、PMI突破荣枯线,受益货币为商品货币(AUD、CAD),大宗需求复苏推动资源国出口增长,2025年中国基建刺激导致铁矿石价格上涨18%,AUD领涨 [1] - 过热期特征为CPI超目标、失业率新低,受益货币为高息货币(USD、BRL),央行激进加息扩大利差优势,2025年巴西加息至13.75%,BRL套息收益年化21% [2] - 滞胀期特征为增长停滞加通胀高企,受益货币为避险货币(JPY、CHF),风险资产抛售推动资本回流安全资产,2025年欧盟滞胀导致EUR/CHF跌至0.94创十年新低 [3] - 衰退期特征为GDP连续两季负增长,受益货币为主权货币(USD、SGD),全球去杠杆导致美元流动性紧缺,2025年美国技术衰退推动DXY逆势走强 [3] - 2008年后经济周期切换加速,单一阶段持续时间缩短42%(BIS 2025报告),需动态调整持仓周期 [3] 周期转换的三大外汇市场影响 - 利差预期的结构性重塑:美联储在衰退期降息导致USD短期贬值,但全球避险需求推动USD在衰退中后期反转走强,2024Q4 USD指数V型反弹,1970-2025年衰退期间USD平均涨幅达6.2%(NBER数据) [4] - 跨市场波动率传导:美股VIX>30时套息交易平仓推动JPY、CHF急涨,2025年美股暴跌期间USD/JPY单日跌幅可达3%,原油波动>20%时商品货币相关性强化,AUD与油价联动性达0.78,2025年中东冲突导致油价震荡,AUD周波动率扩至18% [5] - 主权货币信用分层:衰退期强主权货币(USD、CHF)因资本流入推升汇率,2025年美元占全球支付份额逆势升至46.2%,弱财政货币(GBP、TRY)在债务/GDP超100%时易遭抛售,英国国债危机期间英镑月贬9% [6] 周期交易策略工具箱 - 相位捕捉指标组合:铜金比破0.25暗示衰退可提前布局JPY多头,全球PMI分化指数>0.7可做多强势经济区货币(如2025年印度PMI54.8做多INR),失业率拐点加零售销售回暖确认复苏期可加仓AUD [6][7] - 周期错配套利:美国过热vs欧日衰退可做多USD/JPY+USD/EUR组合,2024年息差扩至300基点年收益23%,中国复苏vs全球滞胀可做多CNH一篮子货币(挂钩东盟),中国-东盟贸易升32%推升人民币需求 [7] - 尾部风险对冲矩阵:周期切换信号出现后判断衰退/滞胀概率>65%可买入USD看涨期权加黄金期货并对冲新兴市场货币空头,否则增持商品货币期货 [8] 2025-2027周期前瞻与货币推演 - 新变量冲击传统模型:美联储数字美元存款利率达5%吸引资本回流,美墨加协定升级强化北美货币联盟 [9] - 关键转折点:厄尔尼诺导致农业减产推升食品CPI加剧澳联储加息压力,AUD波动溢价上升 [9] 实战守则与市场反身性 - 周期交易三大铁律:敬畏相位模糊期(PMI在荣枯线反复时保持<15%仓位),押注政策落差而非经济落差(欧洲央行较美联储政策滞后性平均4个月),用期权构建非对称风险(衰退初期买入USD深度虚值看涨期权,权利金<0.5%潜在收益>10倍) [9][10] - 索罗斯反射性理论新解:市场对周期阶段的集体误判成为推动汇率变动的核心力量,如2025年6月假性衰退共识导致EUR超跌7%后暴力反弹 [10] 总结 - 经济周期对外汇的影响由政策预期差、资本流动和市场反身性构成博弈,数字货币时代需识别早期信号结合波动率棱镜实现持续盈利 [11]
日元瑞郎避险魅力再现 美元指数持续承压
新华财经· 2025-06-12 20:24
美元走势与期权市场 - 美元看跌期权需求强劲,价格高于看涨期权,欧元兑美元风险逆转期权中美元看跌期权溢价在5月达到5年高位[1] - 支持美元的两大因素:美元与利率差异已极度背离,若无短期美债利率进一步下降,美元难以继续下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推动油价上涨,美元可能因流动性优势受青睐[1] - 美元指数在所有时间段内的变动相对平稳,但美元兑瑞郎在1周时间段变动幅度最大达到-1.12%[2][4] 英镑表现与英国经济 - 英镑兑美元汇率从1.3525上涨至1.3598,创6月5日以来高点,主要受益于美元卖盘推动[5] - 英国4月GDP数据疲软,收缩率为0.3%,制造业5月下滑幅度低于预期但产出、订单和就业仍在下降[5] - 市场预计英国央行9月将降息25个基点,年底降息50个基点,因经济增长预期更加疲软[5] 日元动态与日本央行政策 - 日本政府不急于推进与美国的贸易协议谈判,增强了日元作为避险货币的吸引力[6] - 日本央行预计维持利率不变,延续国债削减计划至2026年第一季度,月度国债购买量将从2024年7月的5.7万亿日元降至2025年3月的3万亿日元[6] - 汇丰预计2026财年日本央行国债购买量将降至每季度约2000亿日元,2027年3月月度购买量降至约2万亿日元[6] 欧元走势与欧洲央行 - 欧元兑美元汇率突破1.1600创三年新高,期权市场已为欧元上涨做好准备[7] - 大量投资者买入1个月25delta风险逆转期权,欧元看涨期权溢价高于看跌期权[7] - 欧洲央行管委表示利率在可预见的未来可能保持不变,法国央行将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从0.7%下调至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