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容仪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第29周:美妆行业周度市场观察
艾瑞咨询· 2025-07-22 15:06
运动眼镜市场 - 运动眼镜从小众装备发展为热门单品,兼具功能性与时尚属性,小红书相关话题浏览量超两千万[2] - 功能包括防紫外线、防风沙及防撞击,镜片颜色针对不同运动优化(如灰色防眩光、金色增亮)[2] - 时尚层面能修饰脸型、提升穿搭质感,品牌如DistrictVision、VETEMENTS推出潮流设计[2] - 智能化成为新趋势,小米、Oakley等品牌推出支持AI交互、实时数据监测的智能眼镜,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730亿元[2] 抖音美妆带货 - 抖音美妆带货榜单经历洗牌,贾乃亮重回榜首,黑马主播"李宝宝"单日GMV破亿跻身TOP4[3] - 抖音平台加速"店播化"转型,品牌自播占比提升,广东夫妇以17.54亿元GMV成为上半年榜首[3] - "夫妻带货"模式表现强劲,如广东夫妇、张檬小五夫妇,细分品类榜单流动性更高[3][4] 美妆OTC渠道 - 美妆行业掀起OTC渠道人才争夺战,珀莱雅、蜜丝婷等头部企业高薪招聘相关人才[5] - OTC渠道因全国70万家药店及功效性护肤品市场快速增长(2023年销售额达56%增至22.7亿元)成为新战场[5] 中国化妆品市场 - 2024年中国化妆品市场零售总额达10738亿元,国产品牌市占率提升至55%[6]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国货品牌在科研、文化叙事和营销策略上取得突破[6] 资本市场回顾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美妆市场资本回暖,技术驱动型企业受青睐,功效底妆、纯净护肤、轻医美等细分赛道火热[7] - 科技成为核心竞争力,生物技术、原料创新企业获密集融资,如欧莱雅投资未名拾光布局AI设计原料[7] 抖音美妆榜 - 6月抖音美妆市场国货品牌强势崛起,18个国货占据彩妆TOP20,50~100元性价比产品成为爆款[8] - 夏季控油、持妆及美白产品需求旺盛,如eLL素颜霜、花西子防晒粉饼等销售额达2500W~5000W[8] 化妆品功效认证 - 72%的消费者重视化妆品功效,65%关注数据验证,市场存在"伪科学"宣传问题[9] - 国家药监局2021年出台《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要求企业提供科学依据[9] 功效护肤隐忧 - 化妆品行业上游企业技术内卷严重,每家供应商都推出独家成分和证书[10] - 技术竞争背后存在标准缺位、夸大营销等问题,行业过快推新导致消费者对技术脱敏[10] 头部品牌动态 - 欧莱雅集团收购专业护发品牌Color Wow,估值约10亿美元,该品牌年销售额超3亿美元[11] - 比音勒芬市值缩水严重,从200亿降至不足100亿,并出现上市以来首次利润负增长[12] - 闻献发布「沉檀龙麝」系列盘香及浓香水,融合中国四大名香与东西方制香工艺[13][14] 国货美妆IPO - 植物医生深交所IPO申请获受理,拟募资10亿元,公司专注高山植物护肤品,主攻线下单品牌店[15] 山姆美妆市场 - 山姆在中国美妆市场迅速崛起,月销量破万件的化妆品达40款,贡献近亿元销售额[16] - 山姆以组合装、大容量商品为特色,通过大批量采购降低成本,提供价格优势[16] 高端香水品牌 - 闻献是中国高端香水品牌,主打浓香精产品,单价1750元,初期以独特风格吸引高复购率[17] 医药跨界医美 - 联康生物科技集团推出肌颜态®高端系列GeneQueens及医疗器械品牌金因敷新品[18] - 核心优势为自主研发的重组人源纤连蛋白,具有强修复、抗氧化和抗衰功效[18] 韩国美妆公司 - 韩国美妆公司APR因凯莉·詹娜在TikTok上推广其美容仪而爆火,市值突破40亿美元[19] - APR最初从科技转型美妆,旗下品牌medicube涵盖化妆品、美容仪及医疗器械[19]
AI时代的美妆个护变革
灼识咨询· 2025-07-09 16: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中国美妆个护市场呈现恢复性增长趋势,AI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从用户洞察到品牌升级双向驱动行业变革,未来行业有望在消费信心回升、产品创新、AI技术应用等因素推动下持续发展[7][8][3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美妆个护市场现状分析 - 市场规模:过去五年中国化妆品市场从2019年的531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886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3%,未来有望持续增长;护肤品类占比最大,2024年占整体市场份额超60%,香水品类增速较快,2019 - 2024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1.3% [7][8][11] - 市场区域:中国护肤品市场中,三线及以下区域消费增速最高、发展潜力最大,未来将继续向低线城市加速渗透,2019 - 2024年三线及以下城市护肤品市场规模复合年均增长率为8.7%,预计2024 - 2029年为9.4% [12][13] - 人均消费:中国化妆品市场人均年消费额低于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市场,但随着“悦己经济”崛起、AI技术革新与内容电商驱动,预计将加速向欧美靠拢 [15][16] - 关键市场动态:植物原料崛起,在化妆品备案中占比不断上升,AI技术成为破解个性化匹配难题的关键;产品香氛体验关注度提升,品牌关注情绪与体验价值,AI可实现更精准的产品推荐与护理方案匹配;美容科技崛起,美容仪搭配护肤品能增强功效,结合AI技术可实现皮肤状态监测等功能,增加品牌盈利多样性 [17][20][23] AI重塑美妆个护价值链 消费者需求变化 - 趋于理性消费,功效导向的护肤观念催生AI驱动的“精细护肤”“精准护肤”场景,消费者追求精准的功效护肤和更有针对性的消费场景 [26][27] - 追求个性化和产品创新,Z世代成为主要消费力量,推动市场从“千人一面”向“千人千面”进化,AI驱动的创新与定制化服务将成为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关键 [28][29] 品牌端 - AI广泛应用在供应链各环节,包括产品概念开发、研发、生产制造、营销及推广等,提升消费者体验、辅助成分开发、引入智能化生产线等 [30][31] - 在产品概念设计阶段,美妆个护品牌私域DTC运营沉淀的数据可构建AI能力的数据底座,用于训练算法推荐、构建用户画像等 [32][33] - 在研发及生产阶段,AI助力实现产品定制化,如3D打印定制面膜、AI调香助手生成香水配方等,定制化妆品细分赛道政策逐渐打开 [34][35] - 在营销及推广阶段,AI助力数据监测及精准营销,通过AIGC、AR试妆等技术赋能内容生成与营销传播,提升品牌运营效率与消费者满意度 [36][37] - 内容生产智能化升级,AIGC重构内容生产方式,未来AI驱动的内容系统将成为品牌运营的智能中台组件 [38] - 中台能力变核心壁垒,中台支撑能力是推动AI深度落地的关键,建立统一的数据体系与模型调用机制,AI才能持续进化并跨部门协同应用 [41] 消费端 - 消费者体验“伴随式”进化,AI从一次推荐转向周期建议、动态调整,像“护肤教练”提供场景化方案 [39] - 数据安全成为消费者信任关注点,品牌收集和使用的数据类型复杂敏感,用户对数据安全关注提升,相关法规加强,影响用户对品牌的信任感 [40]
★对接渠道与商业模式转型两手抓 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破局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9:56
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现状 - 永辉超市自4月7日开通绿色通道以来已收到500多封合作邮件,与300多家企业进入洽谈阶段,并在多家门店外贸专区上架相关商品 [1] - 京东推出规模达2000亿元的扶持项目,通过成本优化与效率提升、平台优势与渠道协同帮助外贸企业打通内销通道 [3] - 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4月23日,9家电商平台已开放入驻绿色通道,6家电商平台建立内销专区,对接超6000家次外贸企业,超600家次入驻 [4] 外贸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 深海鱼加工企业今日食品80%产品出口欧美、中东市场,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显著 [2] - 珠海金稻电器60%以上产品用于外销,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产品严重积压 [3] - 外贸企业面临供应链与生产模式调整挑战,国内订单特点是小批量、多批次,需对生产线进行柔性化调整 [4] - 国内外消费者不同消费习惯和产品偏好构成挑战,如国内消费者对罐头接受度不高 [6] 企业转型策略与案例 - 今日食品针对国内消费者推出辣味、黑松露等新口味金枪鱼罐头,改进包装设计 [7] - 聚亿新材入驻京东京喜后采用C2M方式生产,能提前一个月排产,京喜已成为其国内销售增长最快渠道 [6] - 富岭股份2024年境内销售占比已达29%,客户主要是头部连锁餐饮企业和连锁茶饮企业 [8] - 美团闪购成立出口转内销专项工作组,协调全国闪电仓、便利店、品牌商达成供应链合作联盟 [4] 政策建议与长效机制 - 建议相关部门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沟通对接,促进外贸企业与国产龙头品牌合作 [8] - 建议政府和行业协会搭建外贸企业与国内采购商对接平台,定期组织展会、洽谈会 [9] - 建议通过财政税收、金融支持、消费券补贴等政策扶持外贸企业,如设立专项扶持资金 [9] - 建议从促消费角度支持出口转内销,避免价格"踩踏",如以旧换新政策支持相关产品 [9]
松霖科技20250617
2025-06-18 08:54
纪要涉及的公司 松霖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务板块**:涉及机器人、大健康软硬件和智能厨卫三个主要业务板块。机器人业务处于培育期,涵盖大健康、工业类、小型AI陪伴、人形类机器人;大健康软硬件包括美容、睡眠、运动、饮水健康产品;智能厨卫包括智能马桶、水龙头等产品[3] 2. **核心竞争力**:采用独特的IDM模式,主动进行市场研究并提供完整技术方案,强调创新和IoT赋能,设计能力突出,获多项工业设计大奖,拥有多种制造能力并能共享底层制造资源实现品类多样化[4][5] 3. **研发投入**:每年将约7%的营业收入投入研发,重点关注AI和IoT领域,研发费用超两亿,有800多名研发人员,与高校、医院合作并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6] 4. **全球化布局优势**:客户遍布全球,在意大利设设计中心,越南开设生产基地,建立国内外销售网络,派驻人员收集市场情报[2][7] 5. **出口情况**:仍以出口为主,占比约75%,美国市场占收入约20%,将部分产能转移至越南并已从越南出货[2][8][9] 6. **机器人板块与主业协同**:体现在大健康、工业生产和AI陪伴机器人领域,如大健康类利用公司硬件制造和算法基础研发产品,AI陪伴机器人结合算法和底层制造能力,工业类收购威吉斯补齐短板并定义低端医院后勤管家系统[10] 7. **业务收入构成**:智能厨卫业务占收入约80%,大健康业务约10%;智能厨卫国外市场占比约75%,大健康国外市场占比约90%[4][13][14] 8. **2025年二季度订单情况**:受美国加征关税和全球经济波动影响,存量项目订单压力增加,但新项目开发进度良好,越南生产基地投产利于新客户开拓[15][16] 9. **机器人研发团队规划**:规划80 - 100人,从内部抽调、外部招聘和高校合作招募算法人才[4][17] 10. **海外出口情况**:主要出口欧洲、美国及其他亚洲国家,欧洲占收入约30%,美国约20%,其他亚洲国家约14 - 15%,美国客人对关税政策反应不同,部分催促越南工厂扩产[18] 11. **越南工厂规划**:分两期建设,争取2025年底一期达产,两期完成后预计实现2亿美元收入,主要生产厨卫和大健康类产品[4][19] 12. **厨卫产品价格**:价格下降与产品结构变化有关,未来将通过技术创新推出新项目提升均价[20][21] 13. **厨卫客户情况**:客户粘性高,合作多为定制开发并收取模具费,有专利技术,客户包括国际知名品牌,花洒小品类在重要客户中市场份额可达50%[22][23] 14. **大健康领域价格**:价格增长因产品结构变化,美容仪类产品收入占比提升,未来单价将逐步提升,饮水健康产品占比提高将推动整体价格上升[24][26] 15. **盈利目标及展望**:2025年完成股权激励目标有压力,新项目转化推进但可能2026年放量;预计2026年业绩优于2025年,储位智能化、大健康领域和机器人业务都有增长[27][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与达亚合作**:原计划共同研发大健康类机器人项目,因达亚困难停滞,现由公司内部团队推进助力行走外骨骼康养助老产品和驻颜按摩设备研发[12] 2. **机器人客户渠道开拓**:机器人板块处于研发阶段,同时进行客户接洽调研和市场调查,现阶段聚焦B端市场[11] 3. **爆品情况**:公司从事低端市场业务,是否有爆品取决于品牌方推广力度,更关注拓展客户和项目[25]
小家电笑傲6·18!这些产品成交量翻倍式增长→
第一财经· 2025-06-18 00:24
小家电行业增长态势 - 6·18大促期间小家电品类成为电商平台主要增长类目之一 颜值消费 健康护理 厨电 宠物消费等领域增长显著 [1] - 天猫家电行业5月整体销售额增长21% 扫地机销售额同比增长54 9% 京东美容仪 电吹风等产品成交额环比增长超200% 按摩器 足疗机销量环比增长132% 电动牙刷 冲牙器销量环比增长超150% [3] - 美团闪购6·18首周期小家电成交额增长近两倍 即时零售热潮带动品类爆发 [3] 价格策略与消费者行为 - 中高端小家电品牌通过6·18"放价"策略降低购买门槛 TYMO直发梳大促期间价格较竞品高3-4倍 但销量爆发力强 [4] - 消费者对小家电价格敏感度高 TYMO品牌5月26日销量是27日活动过渡期的10倍 产品单价越高对优惠力度感知越明显 [4] - 直发梳类目价格分层显著 戴森产品达3000元 TYMO覆盖150-600元区间 白牌价格低至20元以下 [11] 行业竞争格局与技术路径 - 小家电行业处于竞争早期 头部品牌少 玩家众多 价格区间分散 低端白牌通过仿制蚕食市场但难以持续创新 [12] - 技术创新被视为长期竞争方向 国补政策推动企业加大研发 行业需向高端化 智能化 节能环保方向发展 [12] - 中金报告指出小家电技术创新领先周期通常不超过一年 但足以抢占消费者认知 持续创新公司优势将扩大 [16] 新兴需求与产品创新 - 00后消费群体重塑需求格局 注重设计感与高客单价 天猫精灵 净水器 咖啡机等产品热销 [13][14] - 宠物经济带动细分增长 可拆卸清洗扫地机器人成交量同比增10倍 宠物空气净化器 低噪音吹风机销量翻倍 [14] - MINIJ小吉通过"第二台家电"理念创新 推出壁挂洗烘一体机 复古小冰箱等差异化产品 强调质价比竞争 [15] - TYMO每6个月迭代一次产品 通过造型 功能叠加 使用方式创新维持差异化优势 [16]
小家电笑傲6·18:颜值、健康与宠物类电器大增,创新加速
第一财经· 2025-06-17 21:55
年轻消费群体重塑家电市场需求格局 - "00后"为代表的年轻消费群体更注重个人生活品质与社交互动体验,对具备时尚设计感、高客单价的小家电产品接受度显著提升 [7][8] - 年轻消费者对居家自动化、便利化的需求带动天猫精灵、净水器、即热式饮水机、咖啡机等产品热销 [8] - 宠物经济相关小家电增长显著,宠物空气净化器、低噪音宠物适用的速干吹风机成交量同比增长均翻倍 [8] 6·18小家电品类表现亮眼 - 小家电成为今年6·18各平台战报中的"常客",天猫家电行业整体销售额增长21%,扫地机销售额同比增长54.9% [2] - 京东数据显示美容仪、电吹风等产品成交额环比增长超200%,按摩器、足疗机等产品销量环比增长132%,电动牙刷、冲牙器等产品销量环比增长超150% [2] - 美团闪购6·18首周期小家电成交额增长近两倍 [2] 小家电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阶段仍在相对早期,头部品牌较少,玩家众多,价格区间明显 [5] - 以直发梳类目为例,价格横跨20元至3000元不等,形成明显价格分层 [5] - 低端和白牌通过仿制、低价蚕食市场份额,但利润有限难以支持长期研发 [6] 技术创新与差异化发展 - 技术创新被视为行业最重要的长期竞争方向,领先周期通常不超过一年但足以抢占消费者认知 [6][11] - 国补政策将促使专注细分领域、有独特技术的品牌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 [6] - 行业需要向高端化、智能化、节能环保方向发展 [6] 价格策略与消费者行为 - 中高端品牌通过6·18"放价"策略吸引价格敏感消费者,TYMO品牌5月26日销量是27日活动过渡期的10倍 [3] - 消费者对小家电的高价格敏感度明显,产品单价越高对优惠力度的感知越明显 [3] - 随着平台简化促销玩法,消费者对不同产品、平台的比价变得更为直观 [3] 产品创新与需求挖掘 - 增量需求来自母婴、萌宠等新增"消费对象",可拆卸清洗扫地机器人成交量同比增长10倍 [8] - 创造消费者"第二台家电"需求,如壁挂洗衣机解决精致生活家务不弯腰的需求 [10] - 产品需要在外观、功能等方面不断作出差异化创新,如内衣洗衣机的杀菌消毒、煮洗、APP智控等功能 [10] 行业发展趋势 - 小家电品牌需六个月左右迭代一次产品,保证与其他产品的差异化 [11] - 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公司优势将更为明显,行业正在走向破晓时分 [11] - 头部品牌追求质价比而非陷入价格战,不断推出更高端产品做合理溢价 [10]
2025年,外贸人必须从“比价格”升级到“卖省心”!
搜狐财经· 2025-06-09 20:29
外贸行业定价策略转变 - 过去外贸行业普遍认为价格是订单的唯一决定因素,但2025年客户更在意"最稳妥"而非"最便宜"[1][2] - 外贸人存在三大定价错觉:客户砍价不等于价格太高、降价不等于客户满意、拿下订单不等于赚取利润[3][4][5] - 行业需要转变思维,坚定和专业的态度反而能获得客户信任[6] 全球通胀对客户心理影响 - 2025年全球通胀进入"下半场",生活成本维持高位,客户采购决策更加谨慎理性[7] - 美国CPI从2022年6月的9 1%降至2025年3月的3 5%,但核心通胀仍顽固在3 7%,客户对风险敏感度提升[9] - 欧元区整体通胀回落至2 4%,但食品、能源等刚需支出仍年涨3%以上[10] - 新兴市场汇率波动剧烈,客户下单前需多方对比[11] - 客户不是没有预算,而是不愿为"不可控"因素买单[12] 新定价逻辑与价值主张 - 2025年外贸定价公式升级为:成本+客户焦虑+解决方案,重点在于提供"安心感"[13] - 案例显示客户愿意多付5%价格选择有海外仓、两天发货的供应商,而非更便宜但交期45天的选项[13] - 应对砍价需提供"价值对照表",比较出货准时率、退货率等非价格因素[13] - 核心思维应从"价格比拼"转向"价值对照"[13] 实操策略提升竞争力 - 提供"组合打包"方案可使客户产品售价提高30%,同时供应商利润翻倍[14] - 从"供应商"升级为"项目经理",提供选品、SKU组合、本地仓发货等全链路服务[14] - 报价模板应体现交期、售后、包装、素材等附加价值,例如7天出货对比行业平均15天[14] 高价值客户类型识别 - 四类"利润型宝藏客户":年中签年框客户、参与产品开发客户、需要社媒图/包装方案的客户、对交期品控要求高的客户[14] - 这些客户注重长期合作、愿意支付溢价、追求确定性而非低价[14]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客户需求从"最低价"转向"少出错"、"交付稳"、"问题解决能力"[15] - 外贸人需从"卷价格"转向"卷服务",成为"解决方案提供者"[17] - 价格应成为价值的体现而非被砍价的理由[18] - 行业未来竞争焦点在于讲价值、讲确定性、讲解决方案[19][20]
发现十倍股,从泡泡玛特说起丨南财号联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18:31
英伟达市值表现 - 英伟达股价上涨2.8%至141.22美元,总市值达3.45万亿美元,超越微软和苹果成为全球市值最高上市公司 [1] - 微软市值略低于英伟达,为3.44万亿美元,苹果市值约为3.03万亿美元 [1] 奢侈品行业数据泄露事件 - 卡地亚系统遭入侵导致客户个人信息外泄,成为继迪奥之后第二家发生数据泄露的奢侈品品牌 [1] 亚朵酒店卫生问题 - 亚朵酒店因混用印有医院标识的枕套引发卫生争议,已中止与涉事洗涤供应商的合作 [1] - 2025年第一季度亚朵集团住宿入住率同比下滑3.1% [1] A股市场表现 - 创业板指上涨1.11%,沪指涨0.42%,深成指涨0.87%,全市场超3900只个股上涨 [1] - 大消费股全线走强,美容护理、啤酒等方向领涨,乐惠国际等多股涨停 [1] 泡泡玛特市场表现 - 泡泡玛特股价从19.8港元/股攀升至最高233.2港元/股,累计涨幅超10倍,市值突破3000亿港元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65%-170%,海外营收增幅达475%-480% [2] 格力直播事件 - 董明珠与孟羽童合体直播以500万销售额登顶抖音大家电榜,但高价单品销售遇冷 [2] 老年食养市场现状 - 老年食养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但存在食品口感差、价格高、标准缺失等问题 [3] - 老年人多元化需求与市场供给之间存在割裂 [3] 苏超联赛热度 - 苏超第三轮徐州比赛现场观赛人数超过22000,南京对阵无锡的焦点战门票原价10元被黄牛炒至600元 [4] - 各地文旅部门借势营销,如盐城送免费景区票,常州中华恐龙园对扬州球迷免票 [4]
松霖科技: 2022年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5-28 18:28
公司评级与财务状况 - 主体信用等级维持AA,评级展望稳定,松霖转债评级同样为AA [3] - 2024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4.15%至4.46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04亿元 [3] - 2025年3月末公司现金类资产占总资产比例达40%,净债务持续为负,财务弹性良好 [3][4] - 2024年销售毛利率35.37%,EBITDA利润率20.23%,总资产回报率11.97% [3][28] - 速动比率2.97,现金短期债务比41.55,偿债能力优异 [3][28] 业务运营与市场表现 - 公司以IDM模式为Moen、TOTO等国际卫浴品牌提供配件,外销收入占比75% [3][4] - 大健康业务收入持续增长,2024年占比11.9%,毛利率49.18% [3][13] - 2024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集中度38.11%,美国客户占比22.32% [4][14] - 2025年一季度受贸易摩擦影响,营收同比下降,产能利用率降至60%以下 [4][17] - 越南生产基地一期项目2025年5月投产,预计覆盖大部分美国订单 [16] 行业环境与竞争格局 - 全球卫浴产品市场预计从2023年1,371.4亿美元增至2029年1,647.1亿美元,CAGR 3.1% [9] - 2024年中国卫浴行业规模同比下降12%,精装修市场需求下滑 [10] - 全球美容护理产品市场2030年预计达2,073.1亿美元,2023-2030年CAGR 18.83% [11] - 2023年中国美容仪市场规模183.7亿元,预计2026年突破200亿元 [12] - 同业比较显示公司销售毛利率35.37%高于建霖家居的25.90% [5] 风险与挑战 - 原材料价格上行压力显著,2025年一季度五金零配件单价同比上涨12.2% [18] - 国际贸易摩擦导致2025年一季度海外客户采购观望,营收利润双降 [4][15] - 塑料米采购成本持续上涨且无价格联动机制,成本管控压力加大 [18] - 产能利用率持续低于70%,越南新增产能可能加剧消化压力 [17]
和讯投顾杨立华:董明珠孟羽童合体带货
和讯财经· 2025-05-27 21:35
公司动态 - 董明珠与孟羽童时隔两年再度合作直播带货 销售额达500万元并登顶抖音大家电榜榜首 [1] - 两人曾合力打造"精选直播间" 格力借此打破传统制造业标签 孟羽童从素人成长为网红 [1] - 2023年孟羽童突然离职 董明珠公开批评其"接私单"并称其为"行尸走肉" [1] - 2024年5月23日两人关系破冰 共同现身格力明珠精选直播间 董明珠称离职是年轻人错误 孟羽童表达感恩 [1] 营销策略 - 孟羽童粉丝中超90%为95后和00后 是格力重点开拓的消费主力群体 [2] - 合体直播扭转离职风波负面舆论 重塑董明珠形象 将话题从家电圈带入泛娱乐领域 [2] - 直播主推产品中美客仪 养生壶等小家电占比达40% 搭配孟羽童精致生活人设 打破格力只有空调的固有印象 [2] 市场反应 - 直播吸引大量流量 为品牌年轻化铺路 但9800元美容仪仅售出4单引发"商业作秀"质疑 [2] - 格力通过直播成功开拓年轻市场 但能否持续深耕仍需时间验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