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天轴承
icon
搜索文档
国机精工(002046) - 002046国机精工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113
2025-11-14 16:46
金刚石业务 - 公司于2015年开始布局金刚石功能化应用,选择MPCVD法作为技术路线,该路线可生成散热片、光学窗口片及未来合成半导体芯片材料 [2] - 2023年金刚石业务在散热和光学窗口领域开始实现部分收入,目前主要应用于非民用领域,民用领域处于国内头部厂商产品测试阶段 [2] - MPCVD法的技术优势包括品质高和兼容性强,产品线范围较广如光学窗口片等 [2] - 公司暂无在热丝法制备金刚石方面进行投入的计划,但会密切关注技术进展,若实践证明是较好方法则不排除布局 [2] - 降低金刚石散热产品成本的路径包括从晶种片、设备、沉积工艺、加工环节的全产业链技术创新 [2] - 高温高压法会继续开发,一是在结构化应用领域还有新市场空间,二是生产工艺有改善空间 [3] 超硬材料业务与产业布局 - 超硬材料业务在国机金刚石公司平台运营,国机精工持有其67%股份,河南省新材料集团持有33%股份 [3] - 未来产业按"一中心三产业园"布局:以三磨所为主体的研发中心加中试基地;超硬材料磨具产业园(郑州高新区,预计2027年建成);金刚石长晶产业园(新疆哈密);金刚石相关装备产业园(郑州荥阳市) [3] - 2024年超硬磨具业务收入约5.8亿元,下游应用分半导体领域和非半导体领域(汽车、制冷、LED、工模具等),其中半导体领域产品近几年增长显著 [3] - 超硬材料磨具产品性能优越,具有较高技术门槛,竞争对手基本为国际跨国企业 [3] 培育钻石业务 - 培育钻石毛坯主要通过渠道商销售,同时公司拥有自有零售品牌"黛诺",在上海有三家门店 [3] 机器人轴承与商业航天业务 - 公司已将机器人轴承纳入"十五五"业务板块规划,未来将聚焦高附加值产品如交叉滚子轴承、薄壁轴承、角接触轴承等 [3] - 公司在国内航天轴承领域的市占率在90%以上,具体产品包括火箭燃料涡轮泵轴承、卫星动量轮用轴承组件、卫星电池帆板用轴承等 [3] - 商业航天的发展将为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增长机会 [3]
商业航天加速:政策点火,资本押注,我们奔向万亿星空
全景网· 2025-11-06 15:41
行业核心观点 - 中国商业航天已从构想进入“太空竞速赛”的实战阶段,具体体现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专用回收船舶开工建造及蓝箭航天“朱雀三号”火箭挑战回收技术 [1] - 商业航天通过市场化方式运作,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在追求商业回报的同时支撑导航、天气预报、卫星直播等服务并推进太空探索 [2] - 政策强力支持,2025年10月顶层设计将“航天强国”定为“十五五”目标,而卫星互联网牌照的发放为下游星座运营及中上游制造注入强心剂 [7][8] 产业链格局 - 上游涵盖火箭、卫星制造及配套产业,关键环节包括九丰能源的液氢燃料、国机精工的航天轴承、铂力特的3D打印零件等 [3] - 中游包括发射服务、卫星测控、地面设备等环节,直接关系到卫星精准入轨和稳定运行 [4] - 下游涉及导航、通信、遥感、卫星互联网等应用,实现从太空到用户的完整服务链条 [5] - 国内已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产业集群,商业航天企业数量从2018年的141家飙升至2024年10月的537家,六年增长2.8倍 [6] 市场驱动与规模 - 下游星座运营是需求核心,国内GW星座和“千帆”星座快速组网带动制造与发射需求,我国在轨卫星数量已超过900颗 [9] - 全球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已达4800亿美元,其中定位导航、地面设备、卫星电视、卫星通讯是主要领域 [16] - 全球火箭发射服务市场2024年收入约186.8亿美元,预计2034年将增长至642.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3.15% [17] - 2024年全球实现259次轨道发射,平均每34小时一次发射 [17] - 中国市场规模潜力巨大,赛迪智库预测2025年我国商业航天总体规模有望突破2.5万亿元 [20] 技术突破与成本趋势 - 发射环节是关键基础,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可重复使用火箭海上回收系统确保2026年年底前交付 [10] - 蓝箭航天“朱雀三号”火箭具备自主高精度返回、软着陆并重复使用特点,第二阶段将尝试一子级回收 [10] - 火箭回收技术成熟后,发射成本有望降至目前的十分之一,大幅降低进入太空的门槛 [10] 资本投入格局 - 2024年全球商业航天企业完成投融资220笔,总金额78亿美元,平均单笔金额3550万美元 [11] - 2024年美国企业获投融资40亿美元,同比减少13亿美元;中国企业融资额从5.42亿美元增长至19亿美元,全球占比达到24% [11] - 2015-2024年间全球商业航天累计投融资约650亿美元,主要投向航天器发射、卫星通信、商业载人航天、航天器制造 [13] - 中国商业航天投融资结构优化,上游原材料/零部件、中游地面设备、下游运营应用获更多资本关注 [15] 产业链关键企业 - 火箭发射领域重要参与者包括星河动力、蓝箭航天、天兵科技等,其中前五家企业已启动IPO,多家计划在2025-2026年实现新型可回收火箭首飞 [21] - 九丰能源作为清洁能源服务商,其海南项目在2025年3月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实现液氢产品配套供应 [21] - 铂力特为多个商业航天客户提供3D打印零件支持,项目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22] - 华曙高科推出UT252P超高温3D打印系统,支持PEEK等高熔点材料加工 [23] - 联创光电通过高温超导解决方案中标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项目 [23] - 龙溪股份的商业航天关节轴承品种数和产销量位居全球前列 [24] - 国机精工在运载火箭轴承市场占有率稳定在较高水平,其子公司具备全系列航天轴承研发能力 [24] - 高华科技通过宇航级传感器覆盖火箭多个系统的监测环节 [24]
国机精工(002046) - 002046国机精工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24
2025-10-24 16:28
金刚石功能材料业务 - 金刚石散热应用前景光明,成本问题曾是制约因素,高功率器件发展推动商业化进程 [2] - 公司金刚石功能化应用以散热片和光学窗口片为主,2025年销售收入有望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目前均来自非民用领域 [2] - 公司自2015年起主攻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暂无热丝法投入计划,但会关注技术进展并可能布局 [2] - MPCVD法技术优势包括品质高和兼容性强,产品线范围较广 [2] 超硬材料磨具业务 - 2024年超硬磨具业务收入约5.8亿元人民币,下游应用分半导体领域和非半导体领域(汽车、制冷、LED、工模具等) [2] - 用于半导体领域的产品近几年增长显著,产品性能优越且技术门槛高,竞争对手基本为国际跨国企业 [2][3] - 芯片领域国产替代空间较大,国内芯片产能扩张及产品性能提升带来良好增长潜力 [3] 机器人轴承业务 - 机器人轴承已纳入"十五五"业务板块规划,未来将聚焦高附加值产品如交叉滚子轴承、薄壁轴承、角接触轴承等 [3] - 目前尚未直接与人形机器人公司建立商务关系 [3] 商业航天业务 - 公司在国内航天轴承领域市占率在90%以上,产品包括火箭燃料涡轮泵轴承、卫星动量轮用轴承组件、卫星电池帆板用轴承等 [3] - 商业航天发展将带来新的业务增长机会 [3] 出口管制政策影响 - 2025年10月份出口管制政策对公司影响不大 [3]
国机精工(002046) - 002046国机精工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24
2025-10-24 16:10
金刚石功能材料业务 - 金刚石散热材料应用前景光明,成本问题曾是制约因素,高功率器件发展推动其商业化 [2] - 公司金刚石功能化应用以散热片和光学窗口片为主,2025年销售收入有望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目前均来自非民用领域 [2] - 公司自2015年主攻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暂无热丝法投入计划,但会关注技术进展并可能布局 [2] - MPCVD法技术优势包括品质高和兼容性强,可生产如光学窗口片等多种产品 [2] 超硬材料磨具业务 - 2024年超硬磨具业务收入约5.8亿元人民币,下游应用包括半导体和非半导体领域(如汽车、制冷、LED、工模具) [2] - 半导体领域产品近几年增长显著,产品性能优越且技术门槛高,竞争对手主要为国际跨国企业 [2][3] - 芯片领域国产替代空间较大,国内芯片产能扩张及产品性能提升带来良好增长潜力 [3] 新兴业务布局 - 机器人轴承业务已纳入“十五五”规划,将聚焦高附加值产品如交叉滚子轴承、薄壁轴承、角接触轴承 [3] - 公司目前尚未直接与人形机器人公司建立商务关系 [3] - 公司在国内航天轴承领域市占率超过90%,产品包括火箭燃料涡轮泵轴承、卫星动量轮轴承组件等 [3] - 商业航天发展将为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增长机会 [3] 政策影响 - 2025年10月的出口管制政策对公司影响不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