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泽

搜索文档
奇瑞汽车登陆港股:中国汽车全球化与新能源转型的双重样本
新浪财经· 2025-09-26 11:03
公司上市表现 - 奇瑞汽车于9月25日在香港上市 股票代码9973HK 开盘价342港元/股 较发行价上涨1122% [2] - IPO发行价定为每股3075港元 处于招股价区间2775-3075港元的最高端 市值达177342亿港元 [6] - 公开招股首日获超额认购约10倍 市场反应热烈 [6] 市场地位与行业格局 - 奇瑞是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车企 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 [5] - 比亚迪、吉利、奇瑞三家中国车企巨头齐聚港交所 代表中国汽车业智能化、电动化、全球化趋势 [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全球累计销量超过2295万辆 同比增长494% 增速位居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之首 [5]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926亿元增长至2699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达707% [5] - 同期净利润从58亿元增长至143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达571% [5]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暴增909% 增速领先绝大多数同行 [5] 业务增长模型 - 采用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双线发展策略 实现协同发展 [6] - 在国内市场与海外市场同时实现强劲增长 [6] - 形成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国内市场、海外市场"四赛道"全面增长模型 [6][4] 新能源汽车转型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暴增超过265% 远超行业平均增速 [7] - 采取纯电+插混+增程多技术路线并举策略 [10] - 打造奇瑞、捷途、星途、iCAR和智界五大品牌矩阵 覆盖全价格区间 [10] 产品定价策略 - 乘用车平均售价稳步增长 2024年度较2022年度增长335% [10] - 其中国内乘用车平均销售单价增长370% 国外增长194% [10] - 奇瑞品牌平均销售单价增长309% 捷途品牌增长395% [10] 全球化布局 - 自2003年起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量第一 [12] - 拥有3169个海外经销商网点 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4] - 在德国、西班牙、巴西、墨西哥及马来西亚设立研究机构 [14] - 与西班牙EV MOTORS合作在巴塞罗那建立生产工厂 成为首家在欧洲生产整车的中国自主品牌公司 [14] 海外市场收入 - 2022年海外收入30387亿元 占总收入328% [15] - 2023年海外收入77060亿元 占总收入472% [15] - 2024年海外收入100897亿元 占总收入374% [15] - 2025年第一季度海外收入26289亿元 占总收入385% [15] 研发投入与未来规划 - IPO募资重要用途为投入新能源研发 [11] - 重点布局下一代电池技术、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等前沿领域 [11] - 资本市场助力开启全球化发展新篇章 [15]
每股定价30.75港元 奇瑞上市首日涨3.8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21:25
上市概况 - 公司于9月25日登陆港交所 股票代码HK09973 收盘价31.92港元 市值达1841亿港元 首日股价上涨3.80% [1] - 以招股价上限30.75港元定价 发行2.97亿股H股 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10% 国际发售占90% 设15%超额配股权 [1] - 募资规模91.4亿港元 为年内港股最大规模车企IPO [1] 募资用途 - 净额35%用于研发不同车型版本以扩大产品组合 [1] - 净额25%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研发 [1] - 净额20%用于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 [1] - 净额10%用于提升芜湖生产设施 [1] - 净额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球累计销量229.5万辆 同比增长49.4% [2] - 乘用车平均售价2024年较2022年增长33.5% 其中国内增长37.0% 国外增长19.4% [2] - 奇瑞品牌平均售价增长30.9% 捷途品牌增长39.5% [2] - 营收从2022年926.18亿元增长至2024年2698.97亿元 2025年一季度达682.23亿元 [2] - 净利润从2022年58.06亿元增长至2024年143.34亿元 2025年一季度达47.26亿元 [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75亿元 [2] 新能源业务 - 新能源车收入占比从2022年13.2%提升至2024年21.9% 2025年前三个月达27.3% [4] - 2025年前三个月新能源车收入186.65亿元 燃油车收入429.74亿元 [4] - 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从2024年23.0%提升至2030年47.0% [3] - 与华为合作智界品牌2024年销量3.85万辆 双方共同投入超100亿元组建5000人研发团队 [6] 战略调整 - 成立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 下设星途/艾虎/风云/QQ四大事业部 分别聚焦高端/经典/新能源/小车产品 [6] - 另设iCAR品牌针对年轻用户 产品为方盒子风格 [6] - 引入13名基石投资者认购5.87亿美元(约45.73亿港元) 包括高瓴/景林/地平线/国轩等机构 [5] - IPO后前三大股东为芜湖投资控股/瑞创/立讯 [5] 上市历程 - 最早上市计划始于2004年 因与上汽股权关系复杂搁置 [7] - 2009年以29亿元出售20%股份为上市准备 [8] - 2016年尝试通过海螺型材借壳上市未成功 [9] - 2019年启动混改 青岛五道口出资144.5亿元完成增资扩股 [9]
每股定价30.75港元,奇瑞终圆上市梦!开盘股价涨超10%,成年内港股最大规模车企IPO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10:16
上市概况 - 公司于9月25日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9973 HK,成为年内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车企IPO [1][3][4] - 此次IPO以每股30.75港元的招股价上限定价,发行约2.97亿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 [1][5] - 上市首日股价报33.94港元,较发行价上涨10.37% [5] - 本次上市募资规模达91.4亿港元 [1] 募资用途 - 募集资金净额的35%将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以扩大产品组合 [5] - 约25%的募资净额将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的研发 [5] - 约20%的募资净额将用于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 [5] - 约10%的募资净额将用于提升安徽芜湖的生产设施 [5] - 约10%的募资净额将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5] 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4年全球累计销量超过229.5万辆,同比增长49.4% [6] - 2024年度公司乘用车平均售价较2022年度增长33.5%,其中国内市场增长37.0%,国外市场增长19.4% [6]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926.1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698.97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682.23亿元 [6] - 公司净利润从2022年的58.0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43.34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47.26亿元 [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75亿元 [6] 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 - 公司新能源车型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13.2%提升至2024年的21.9%,2025年前三个月占比为27.3% [8] - 燃油车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75.9%变化至2025年前三个月的63% [8] - 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将从2024年的23.0%提升至2030年的47.0% [7] - 公司与华为合作推出智界品牌,2024年销量为3.85万辆,双方签署新协议共同投入超100亿元,组建5000人研发团队 [13] 公司战略与架构调整 - 公司成立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下设星途、艾虎、风云、QQ四大事业部,实现战略聚焦与资源整合 [11] - 公司还拥有针对年轻用户的iCAR品牌,并与华为成立了智界新能源公司,推动一体化独立运作 [11][13] - 此次IPO引入13名基石投资者,共认购5.87亿美元(约45.73亿港元),包括投资基金、产业资本、地方政府基金等多种类型 [10] 上市历程 - 公司的上市之路历时21年,最早计划可追溯至2004年 [14] - 2019年公司启动混改,引入青岛五道口作为投资方,合计出资144.5亿元 [14]
中国汽车出海之王,叩响港股大门
虎嗅APP· 2025-09-17 18:02
公司上市与财务表现 - 公司通过港交所聆讯 计划募资15亿至20亿美元 上市后估值预计超千亿 有望成为年度内港交所规模最大的车企IPO项目[2] - 2024年公司营收达2698.97亿元 净利润达143.34亿元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70.7% 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57.1%[6] - 2024年一季度收入682.23亿元同比增长24.2% 净利润47.26亿元同比增长90.9%[6] 业务规模与行业地位 - 全球累计汽车销量达1300万辆 2024年全球乘用车销量229.5万辆 同比增长49.4% 增速位居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之首[5][6] - 跻身中国第二大自主汽车品牌阵营 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5] - 燃油车仍贡献约七成收入 是国内少数燃油车销量仍增长的车企之一[6] 海外市场表现 - 连续22年保持中国汽车出口第一 2024年海外销量达114.5万辆 占中国汽车总出口量586万辆的19.5%[6][8] - 产品销往超100个国家和地区 2024年海外收入1008.97亿元占总收入37.4% 2025年一季度提升至38.5%[6][8] - 海外建厂数量最多且覆盖最广 针对不同市场推出本地化车型(如瑞虎7中东版加强空调 欧洲版Omoda5标配CarPlay)[12] 新能源业务发展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58万辆同比增长232.7% 增速位居主流车企首位[10] - 新能源汽车收入占比从2022年13.2%提升至2024年21.9% 2025年一季度达27.3%[10][12] - 2025年1-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49.6万辆占比28.7% 上半年新能源车型销量35.94万辆同比增长98.6%[16] 技术研发与战略布局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41.28亿元/68.49亿元/105.44亿元 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27.61亿元[16] - 实施"瑶光2025"战略 覆盖四大核心领域和13大核心技术 计划建立300个实验室和六大全球研发中心[16][17] - 计划2025年下半年推出八款以上新能源车型 涵盖10-40万元价格区间 年度销量目标40万辆以上[15] 产品与品牌策略 - 产品覆盖从入门级到中高端市场 包括风云/QQ/瑞虎/艾瑞泽等系列[4] - 采用混动+电动双路径 主品牌风云混动系列/纯电动品牌iCAR/与华为合作的智界品牌[10] - iCAR品牌2024年销量64500辆 位居中国自主品牌A级纯电SUV销量第四[10] 行业背景与转型挑战 - 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超1000万辆 行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3][10] - 公司面临守住燃油车基本盘与加速新能源转型的双重任务[10] - 欧盟2035年燃油车禁售令及多国贸易政策变化给出海战略带来不确定性[10]
奇瑞汽车(09973) - 全球发售
2025-09-17 06:29
发售信息 - 预期定价日为2025年9月23日或前后,不迟于该日中午十二时[8][19][142] - 发售价格不高于每股30.75港元,预期不低于每股27.75港元[8] - 全球发售股份数目为297,397,000股H股[10] - 香港发售股份数目为29,739,700股H股[10] - 国际发售股份数目为267,657,300股H股[10] - 香港公开发售开始时间为2025年9月17日上午九时正[18] - 预期H股于2025年9月25日上午九时正开始在香港联交所买卖[22] 业绩数据 - 2024年全球销量229.5万辆以上,同比增长49.4%[37] - 2024年收入为人民币2698.97亿元,同比增长65.4%[38] - 2024年净利润为人民币143.34亿元,同比增长37.2%[38] - 2022 - 2024年公司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70.7%[83] - 公司收入从2024年Q1的549.10亿元增加24.2%至2025年Q1的682.23亿元[83] 产品销售 - 2024年发布十款新车,其中九款为新能源车[64] - 2024年iCAR品牌汽车销量为64.5千辆,在中国自主品牌A级纯电SUV销量中排名第四[61] - 2024年及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分别售出38.5千辆及33.0千辆智界品牌汽车[62] 财务指标 - 2022 - 2025年公司经调整EBITDA分别为9,111百万元、16,286百万元、23,827百万元、5,765百万元(2024年Q1,未经审计)、7,464百万元[93] - 2022 - 2025年整体毛利率分别为13.8%、16.0%、13.5%、14.9%及12.4%[98] - 2022 - 2025年净利率分别为6.3%、6.4%、5.3%、4.5%及6.9%[99] 市场与风险 - 2024年公司是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36][80] - 全球及中国乘用车市场竞争激烈,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注重综合能力[79][80] - 公司面临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等风险,业务依赖五大品牌,依赖供应商[81][85] 资金用途与规划 - 预计所得款项净额约35.0%(29.544亿港元)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乘用车[113] - 预计所得款项净额约25.0%(21.103亿港元)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研发[113] - 预计所得款项净额约20.0%(16.882亿港元)用于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113] 股权结构 - 2025年1月20日下沉完成后,奇瑞控股不再持股,公司有22名股东,股权结构分散[84]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芜湖投资控股持股约21.17%,全球发售完成后持股约20.08%,为单一最大股东[86]
爆赚4200亿,出口114万辆,中国又一低调汽车巨头诞生!
商业洞察· 2025-09-13 17:28
核心观点 - 奇瑞汽车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即将成为港股市场最大的车企IPO 标志着其21年上市征程取得关键突破 [4][12][18] - 公司2024年营收达2698.97亿元 销量超260万辆 出口114.4万辆 连续22年保持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7][13][25] - 通过上市获得资本助力后 公司将强化全球竞争力 有望成为中国第三家进入全球前十销量的车企 [38][41][42] 上市进程 - 历经六次IPO失败 第七次冲击终于通过港交所聆讯 [13][16][18] - 2004年首次因股权关系问题失败 2008年因经营不善和金融危机中止 2011年因关联交易中断 [14][15][16] - 2014-2016年间经历三次失败 包括奇瑞徽银A股/H股双败 新能源借壳未获生产资质 混改资金问题 [16][17] 财务与运营数据 - 营收从2022年926.18亿元增长至2024年2698.97亿元 净利润从58.06亿元增至143.34亿元 [39]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82.23亿元 净利润47.26亿元 以596.94亿美元营收入选世界500强 [39] - 2024年销量260.4万辆同比增长38% 出口114.4万辆同比增长21% [36] - 2025年1-8月累计销量172.7万辆同比增长14.5% 8月单月出口12.9万辆同比增长32.3% [36] 全球化布局 - 累计出口突破500万辆 海外用户超530万 业务覆盖120个国家地区 [26] - 2024年出口量占中国汽车总出口量近五分之一 2025年预计突破120万辆 [6][7] - 欧洲市场2024年上半年销售超3万辆 同比增长近11倍 [26] - 创造三项出口记录:单月出口首破12万辆 累计出口首破500万辆 连续4个月出口超10万辆 [26] 产品与技术转型 - 早期凭借奇瑞QQ开创"国民神车"赛道 统治小型燃油车市场十年 [21][22] - 曾因品控问题导致口碑下滑 通过技术创新逐步扭转"低端劣质"形象 [34][37] - 2025年与华为鸿蒙智行合作智界R7 新能源车8月销量7.1万辆同比增长53.1% [36][37] - 产品线覆盖瑞虎、艾瑞泽等系列 实现从入门级到中高端市场全面布局 [23] 企业管理挑战 - 近期因要求门店延长营业时间4小时至晚10点 再次引发加班争议 [30][31] - 2023年内部邮件要求周六作为正常工作日 董事长曾公开道歉并承诺改善 [34] - 历史存在发动机漏油、变速箱卡顿等质量问题 市场流传"修车排队"顺口溜 [34]
4800亿奇瑞当家人,挥别价格战
商业洞察· 2025-07-17 17:32
核心观点 -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宣布调整战略,不再追求销量排名,强调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呼吁行业多比品牌和创新[3][4] - 公司处于IPO关键期,尹同跃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和人事任命推动品牌升级和技术整合[7][8][9] - 奇瑞2024年1-9月营收超1800亿元,同比增长67.7%,利润113亿元,预计全年收入超2500亿元[25][26] 战略调整 - 成立国内业务事业群,下设星途、艾虎、风云、QQ四个事业部,整合资源强化品牌协同[11][12][13] - 派执行副总裁李学用掌管新事业群,李学用42岁,是高管中最年轻且擅长营销的成员[17][18][19][24] - 调整目的是向精细化管理迈进,打造敏捷高效组织以提高经营质量[15][16] 技术整合 - 合并雄狮科技、大卓智能及研发总院相关业务成立智能化中心,下设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等机构[28][29][30] - 大卓智能原为独立公司,团队规模超500人,研发人员占比80%,由谷俊丽博士领导[31][32] - 整合后能更好对接供应商,打造高效协同的研发体系,目标是2025年进入行业头部[35][40] 市场表现 - 1-6月累计交付126万辆,同比增长14.5%,其中出口55万台,但出口增速从去年29.4%回落至3.3%[44][45] - 2023年乘用车毛利率15.9%,2024年回落至14.7%,因海外竞争加剧[47][48] - 公司强调不再单纯追求销量,需平衡市场占有率和现金流[49][50] IPO进展 - 公司正冲刺港股IPO,已提交招股书,是尹同跃多次尝试后最接近成功的一次[53][54] - 上市被视为迈向国际资本市场的新起点[54]
4800亿奇瑞当家人,挥别价格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3 09:16
公司战略调整 -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宣布不再追求销量排名,转向注重质量与品牌建设[1] - 公司成立"国内业务事业群",下设星途、艾虎、风云、QQ四个事业部,整合资源强化协同[4][5] - 调整架构旨在提高经营质量,向精细化管理迈进,打造敏捷高效组织[6] 人事变动与组织优化 - 奇瑞汽车执行副总裁李学用被任命掌管新事业群,负责除iCAR和智界外的所有品牌[7] - 李学用42岁,是招股书中6位高管中最年轻的一位,擅长营销与社交媒体运营[8][9][10] - 公司整合雄狮科技、大卓智能及研发总院业务,成立"智能化中心"下设多个智能驾驶相关机构[15][16] 财务表现与市场数据 - 2024年1-9月奇瑞汽车营收超1800亿元,同比增长67.7%,利润113亿元[12] - 按此增速计算,2024年收入规模应超2500亿元,奇瑞控股体系去年收入达4800亿元[13] - 2024年1-6月累计交付126万辆汽车,同比增长14.5%,其中出口55万台[21] 智能化布局 - 大卓智能原为独立智能驾驶公司,团队规模超500人,研发人员占比80%[16] - 智能化中心整合后能更好对接供应商,打造高效协同研发体系[18][19] - 尹同跃立下目标:2025年智能化必须进入行业头部[17] 市场竞争与海外表现 - 奇瑞出口增速从去年同期的29.4%回落至3.3%[22] - 2023年乘用车毛利率15.9%,2024年回落至14.7%[24][25] - 行业竞争进入深水区,主流车企开始注重现金流而非单纯追求销量[26] IPO进展 - 奇瑞汽车正处于冲刺IPO关键期,2月底已提交招股书[27] - 此次赴港上市是公司距离敲钟最近的一次[27]
奇瑞成立四大事业部,冲刺港股IPO的关键一局
犀牛财经· 2025-07-10 15:33
公司架构调整 - 奇瑞汽车成立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 下设星途 艾虎 风云 QQ四大事业部 由执行副总裁李学用统管并兼任事业群总经理 [2] - 星途事业部聚焦高端品牌星途 定位不变 国内业务纳入新事业群 [2] - 艾虎事业部整合艾瑞泽与瑞虎两大经典车型 强化经济型燃油车与混动市场布局 [2] - 风云事业部作为新能源专属序列 主打主流混动市场 已推出风云T8等多款车型 [2] - QQ事业部聚焦小型电动车 瞄准下沉市场 未来主打全新QQ概念车 [2] - 捷途 智界 iCAR事业部因市场定位及合作形式差异 保持独立运营 [2] - 成立营销服务中心作为中台部门 由刘赫宁担任总经理 旨在协调资源 提升效率 [2] 人事安排 - 李学用兼任市场与营销管理委员会执行副主任 向张国忠汇报 [2] - 原星途营销中心总经理黄招根调整为星途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 向李学用汇报 [2] - 营销服务中心总经理刘赫宁向李学用和王琅双线汇报 [2] 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量达1260124辆 同比增长14.5% 首次半年突破120万辆大关 [3] - 新能源车累计销售35.9万辆 同比大增98.6% [3] - 6月单月销量233607辆 同比增长16.6% [3] - 上半年出口55万辆 同比增长3.3% 累计出口突破500万辆 蝉联中国车企出口第一 [3] 战略意义 - 架构调整被视为奇瑞冲刺港股IPO的关键一步 [2] - 重组旨在消除内耗 提升效率 协调各方资源 [2]
汽车早报|奇瑞国内业务大整合 华泰汽车集团被执行5亿余元
新浪财经· 2025-07-08 08:28
乘用车制动系统新规 - 工信部发布《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强制性国家标准,2026年1月1日起实施 [1] - 新标准新增电力传输制动系统、电力再生制动要求、紧急制动信号要求等内容,修改驻车解除、制动衬片磨损检查等条款 [1] - 明确规范"单踏板制动"模式,默认状态下不可通过松开油门踏板减速至停车,需通过制动踏板完成刹停 [1] - 修订标准旨在适应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推动汽车制动产品发展 [1] 蔚来与江淮汽车合作动态 - 蔚来与江淮汽车合资公司注销,与蔚来实现独立生产相关 [2] - 双方2016年达成战略合作,当前制造层面合作已结束,但保留其他领域合作 [2] - 2024年1月签署换电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持续深化合作 [2] 比亚迪技术合作 - 比亚迪与香港科技大学成立"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未来数年投资数千万港元 [3] - 合作方向包括数据驱动的具身智能研究、自动驾驶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提升 [3] 奇瑞业务调整与资本动态 - 奇瑞成立国内业务事业群,下设星途、艾虎、风云、QQ四大事业部,由李学用统管 [4] - 星途聚焦高端品牌,艾虎聚焦经典产品,风云聚焦新能源,QQ聚焦小车产品 [4] - 智界、iCAR、捷途品牌暂未调整 [4] - 奇瑞寻求赴港上市 [5] 东风集团销量数据 - 2025年1-6月累计汽车销量823,911辆,同比下降14.7% [6] - 新能源汽车销量204,383辆,同比增长33.0% [6] - 母公司东风汽车集团1-6月销量1,055,093辆,同比下降15.8% [6] 领克新车信息泄露事件 - 天下秀因平台系统故障导致领克10EM-P产品图提前泄露,发布致歉声明 [7][8] - 领克与天下秀按保密协议达成处理结果,强调遵守契约精神 [8] 华泰汽车被执行信息 - 华泰汽车集团新增2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合计5.06亿元 [9] - 公司现存11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34亿元 [9] 拜腾汽车经营异常 - 拜腾关联公司南京知行新能源因未公示年度报告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10] 印度汽车零售销量 - 印度6月乘用车零售销量297,722辆,同比增长2.45% [11] - 商用车零售销量73,367辆,同比增长6.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