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奥迪A6L
icon
搜索文档
江浙沪爱特斯拉、东北喜欢比亚迪、山东热衷买小车……2025上半年各省购车偏好出炉
国际金融报· 2025-08-01 19:56
区域热销车型分析 - 长三角地区新势力车型占据主导地位,特斯拉ModelY销量排名第一,小米SU7紧随其后,小鹏MONA M03排名第六和第九 [3] - 豪华品牌中高端车型如宝马3系和奔驰GLC在长三角地区仍有稳定市场渗透 [3] - 北京市场新能源车型表现突出,特斯拉ModelY以10649辆销量居首,比亚迪秦PLUS新能源、秦L、小米SU7、特斯拉Model3占据前6名中的5席 [6] - 山河四省经济型电动车主导下沉市场,五菱宏光MINIEV、长安Lumin、吉利熊猫多次进入榜单前五 [8] - 广东省新能源车型成为消费主流,TOP20中新能源车型占比达55%,广汽AION S排名第一 [10] - 福建省新势力车型表现突出,小米SU7销量排名第一,日系燃油车如轩逸、锋兰达、凯美瑞也进入榜单 [11] - 东北三省比亚迪新能源车型为核心热销车型,秦PLUS新能源在黑龙江省销量排名第一 [11]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比亚迪秦PLUS新能源与吉利星越L表现突出,丰田卡罗拉锐放、本田CR-V等合资燃油车也进入TOP20 [12] - 西藏地区硬派燃油SUV垄断市场,丰田汉兰达销量排名第一,比亚迪秦PLUS是唯一上榜新能源车型 [13] 车型销量数据 - 特斯拉ModelY在长三角地区销量达10649辆 [4] - 比亚迪秦PLUS新能源在北京市场销量达6265辆 [4] - 比亚迪秦L在北京市场销量达5597辆 [4] - 大众帕萨特在北京市场销量达4955辆 [4] - 小米SU7在北京市场销量达4751辆 [4] - 特斯拉Model3在北京市场销量达4461辆 [4] - 奥迪A6L在北京市场销量达3828辆 [4] - 大众迈腾在北京市场销量达3550辆 [4] - 奔驰GLC在北京市场销量达3381辆 [4] - 广东省雷克萨斯ES销量达15649辆 [10] - 福建省轩逸销量达3557辆 [11] - 辽宁省本田CR-V销量达7169辆 [11] - 吉林省红旗E-QM5销量达8673辆 [11] - 西藏丰田汉兰达销量达531辆 [12] 市场特征 - 山河四省经济型电动车主打5万元级纯代步场景,山东销量前三车型均超2万辆 [8] - 比亚迪多款车型在山河四省覆盖10-20万级主流市场,成为新能源"基本盘" [8] - 合资燃油车依赖多年口碑沉淀在山河四省坚守基础盘,覆盖10-25万级市场 [8] - 广东省新能源车型占比高,广汽埃安依托广州生产基地优势明显 [10] - 辽宁省消费者对德系/日系品质信任度高,新能源车型占据近半席位 [11] - 吉林省一汽-大众迈腾销量稳居第二 [11] - 西藏因充电基础设施薄弱、续航焦虑,新能源渗透率极低 [13]
都市车界|奥迪撤回全面电动化计划为哪般?
齐鲁晚报· 2025-06-20 10:55
战略调整 - 奥迪全球CEO宣布撤回2033年停售燃油车计划,不再为内燃机终止设定明确时间表,转而推出新一代内燃机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未来十年将保持灵活性 [1] - 梅赛德斯-奔驰放弃"2030年主要市场全面电动化"目标,改为燃油车与电动车双线并行 [1] - 沃尔沃取消"2030年仅售纯电车"目标 [1] - 丰田构建混合动力、氢能、纯电的三维路线 [1] 销量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奥迪全球销量同比下跌11.8%,在BBA阵营中跌幅最大,首次被特斯拉超越 [2] - 2024年奥迪纯电车型销量下滑8%至16.4万辆,仅占总销量的9.81% [2] - 2024年奥迪品牌营业利润大跌45.3%,营业利润率降至4.6%的历史低点 [2] - 在中国市场奥迪销量下滑10.9%,减少近8万台,利润贡献暴跌28.8% [2] - 2025年第一季度奥迪品牌利润率仅1.5%,远低于集团整体3.5%的水平 [2] - 兰博基尼凭借27.7%的销售利润率贡献了集团46%的营业利润 [2] 市场分化 - 中国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在2024年达47.6%,2025年5月单月突破50% [3] - 奥迪燃油车业务仍贡献超60%的利润 [3] - 奥迪A6L在中国豪华中大型轿车市场以17.7万辆年销量蝉联冠军 [3] - 北美市场电动化进程迟缓,欧洲2024年电动车销量同比下滑5.9% [3] - 德国取消购车补贴后电动车销量暴跌33% [4] - 欧洲电动车市场2024年8月销量同比骤降43.9%,创近三年最低纪录 [4] - 欧洲电动车库存周期达82天,燃油车仅38天 [4] 技术挑战 - 奥迪电动化技术路线依赖PPE平台与SSP平台,但两者均面临量产延迟 [5] - Q6 e-tron因软件问题推迟18个月,固态电池量产时间推迟至2028年 [5] - 大众集团软件子公司Cariad研发拖累导致PPE平台车型多次延期 [5] - SSP纯电平台延迟至2029年方能落地 [5] - 奥迪优化V6发动机让油耗降低15%,采用"两条腿走路"策略对冲技术风险 [5] 竞争格局 - 特斯拉Model X EPA续航达351英里(561公里),奥迪e-tron WLTP续航仅270.9英里(436公里) [6] - 特斯拉Model X销量1.96万辆,捷豹I-PACE和奥迪e-tron合计不足1万辆 [6] - 大众集团、奔驰、通用等纷纷与动力电池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 [6] - 布鲁塞尔工厂面临物流成本高企和生产效率低下问题 [7] - 欧洲高昂劳动力成本使传统制造基地越来越不经济 [7] 行业趋势 - 宝马CEO称"全面电动化不现实且危险" [8] - 奔驰保留AMG燃油性能车血脉,将50%纯电销售目标推迟至2030年 [8] - 福特将电动化投资占比从40%降至30%,优先押注混动皮卡 [8] - 传统车企从"技术崇拜"转向"市场导向",通过差异化产品组合应对区域需求差异 [8] - 奥迪选择保留燃油车作为"护城河",同时通过PPE平台与华为合作开发高阶智驾系统 [8] 战略考量 - 传统车企清醒认识到盈利才是生存之本 [10] - 奥迪放弃廉价电动车聚焦高利润,奔驰采用"油电同智"降本策略 [10] - 电动化马拉松中真正的赢家是最懂得调整呼吸节奏的智者 [10]
买车时 轮圈真的是尺寸越大越好?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06 13:16
轮圈尺寸趋势 - 汽车行业轮圈尺寸呈现明显增大趋势 2010年前后奥迪A6L标配16寸轮圈 超跑仅19-20寸 而2017年魏牌VV5已达20寸 新能源时代普遍20寸起步 21寸中高配 蔚来ES8甚至配备22寸轮圈 [3] - 轮圈尺寸与车型级别正相关 入门微型车/A级车多配14-15寸 豪华车/超跑如阿斯顿马丁Vantage S配备19寸轮圈 [3] 大轮圈技术影响 - 重量增幅显著 飞度15寸铸造轮圈重5.3kg 16寸增至6.6kg 增幅达25% 20-21寸轮圈及配套轮胎总重增幅更明显 迫使车企需在其他部位减重 [4] - 簧下质量增加导致操控性下降 悬挂系统响应速度变慢 方向盘转向手感变重 同时传递更多路面振动 降低乘坐舒适性 [6] - 新能源车驱动损耗加剧 大轮圈增加滚动阻力和转动惯量 加速需更多功率克服惯性 减速时能量回收系统负担加重 理想MEGA为提升续航采用18寸轮圈+245mm胎宽 比L系列20/21寸方案更节能 [7] 续航与成本实证 - 小米SU7 Max续航差异显著 19寸低滚阻胎CLTC续航810km 21寸运动胎降至725km 降幅达10.5% 显示轮圈尺寸与轮胎类型对新能源车续航产生决定性影响 [9] - 用车成本随尺寸上升 大轮圈轮胎价格与尺寸/宽度正比 选配成本增加数千至上万元 日常能耗更高 充电频率提升 [12] 大轮圈优势场景 - 性能提升潜力 大轮圈可容纳更大制动系统 宽胎提高附着力 低扁平比增强转向响应 适合追求极限驾驶场景 [14]
豪车价格大幅下调,保时捷Macan 35万元起售,BBA多款车型降价超10万元
华夏时报· 2025-06-05 21:03
保时捷价格调整 - 保时捷旗下卡宴、帕拉梅拉等热门车型在多地出现大幅降价,部分车型折扣低至6.5折 [1] - 深圳地区2025款卡宴最高优惠达35%,按揭提车价仅75万元(原价115万元),近乎6.5折 [2] - 帕拉梅拉全款优惠15%,按揭可达25%,优惠后落地价可便宜超30万元(原价125万元) [2] - 北京卡宴裸车价最低70余万元(贷款价),帕拉梅拉优惠至90余万元 [2] - 天津卡宴落地价九十万元左右,帕拉梅拉需一百零几万元 [2] - 电动车型Taycan最高优惠30万元,选装后落地价最低80万元(原价110万元),近乎7折 [2] - Macan 2.0T指导价57.80万,经销商裸车报价35.8万元,选装后落地价约51.55万元 [3] 豪华车市场整体表现 - 保时捷在华销量自2021年峰值9.57万辆持续下滑,2025年一季度销量9471辆,同比下滑42% [5] - 中国市场从"最大单一市场"跌至全球第三位 [1][5] - 奔驰、宝马、奥迪在中国市场销量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1][5] - 奔驰GLB现金优惠14万元,需搭配分期贷款等条件 [4][5] - 宝马i3纯电车从35.39万元腰斩至19万元,3系优惠14万元,6系GT直降17万元 [5] - 奥迪A6L狂降18万元,Q7优惠突破18万元 [5] - 奔驰一季度中国市场销量15.28万辆,同比下降10% [6] 消费者反应与行业分析 - 部分消费者认为降价是入手保时捷的"好时机",可实现豪车梦 [3] - 部分消费者担心降价会影响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 [3] - 行业分析师指出豪华车市场正在经历价值体系重构,降价并非长久之计 [4][6] - 豪华品牌需加快电动产品布局,补足智能化短板以应对市场竞争 [6] - 传统豪华车品牌面临新能源冲击,价格调整成为市场竞争的无奈之举 [1][6]
宝马中国,踩上悬崖|深氪lite
36氪· 2025-05-28 16:31
豪华汽车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国产新势力品牌如问界M9、理想L9崛起,抢占宝马X5市场份额[2] - 宝马退出价格战后客户流失加剧,转向购买新势力车型[3] - 奔驰E级保持月销1.5万辆,显示豪华轿车市场仍有稳定需求[16] 宝马价格体系崩溃 - 宝马X5成交价从70万加价降至54万落地仍滞销[2] - 新5系指导价43万无人问津,多次降价后销量仅回升至8000辆[10] - 经销商内卷导致宝马i3落地价跌破18万,较指导价30-40万腰斩[12] 经销商模式困境 - 宝马经销商数量从2014年460家飙升至2017年600家,管理难度激增[5][6] - 小型经销商因库存压力被迫低价倾销,引发价格体系崩盘[10] - 80%客户为比价而来,经销商间恶性竞争加剧[13] 产品力与市场错位 - 宝马G底盘(2018年后)驾控优势被特斯拉Model 3、极氪等电动车稀释[17][18] - 新5系长轴距版底盘调校由德国团队主导,未考虑中国舒适性需求[21] - 中国研发团队无核心开发权限,德国总部坚持技术本位主义[22][23] 战略转型滞后 - 智能驾驶合作需2-3年落地,远慢于市场节奏[15] - 2026年新车型仍坚持欧洲中心主义开发思路[24] - 奔驰已建立中国竞品分析团队,奥迪推出中国专供品牌[24] 历史销量对比 - 2014年宝马5系年销13.84万辆,2023年暴跌至8.9万辆[5][20] - 2025Q1宝马中国销量15.52万辆,同比下滑17.2%[15] 品牌价值衰减 - 消费者形成降价预期,29.9万成为5系价格天花板[13] - 情怀客户占比提升,新客被新势力分流[2][13] - 终端销售人才标准从专业能力降级为议价能力[3]
奔驰多款车打五折?记者实探:叠加补贴综合优惠超10万
贝壳财经· 2025-05-26 17:10
奔驰车型促销情况 - 奔驰多款车型有不同程度优惠,但"五折甩卖"传言不属实 [1] - GLA车型现金优惠12万元,GLB车型现金优惠14万元 [2] - CLA 200系列终端优惠12万元,叠加报废补贴1.5万元和企业补贴1万元后综合优惠近15万元 [2] - 优惠需搭配分期贷款购车、店内上保险、上牌、置换等条件 [2] - GLA、GLB、CLA、C级、A级、EQB等多款车型优惠超10万元 [3] BBA整体促销情况 - 宝马2系现金优惠近8万元,3系优惠近14万元,6系GT优惠近17万元,X1优惠近13万元 [4] - 奥迪A6L优惠近18万元,Q7优惠超18万元,置换可享额外补贴 [5] - BBA一季度销量均下滑:奔驰中国销量15.28万辆(同比-10%),宝马中国销量同比-17.2%,奥迪中国销量同比-7.1% [5] 行业背景分析 - 新能源汽车分流导致豪华燃油车促销力度持续增大 [6] - 新势力豪华品牌挤压传统豪华车市场,传统豪华车需加速智能电动化转型 [6]
广汽集团携手阿里云加速出海,东风公司4名管理层人员被查 | 汽车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6 06:16
广汽集团与阿里云合作 - 广汽集团与阿里云达成多项合作,加速海外市场拓展,主要解决基础设施、生态服务和智能化产品力三大挑战 [1] - 采用阿里云"区域中心+国家站"混合架构应对海外监管要求,海外车联网系统已完成部署 [1] - 合作提升海外市场竞争力,优化智能化产品服务,推动智能车联网发展 [1] 理想汽车成立建设公司 - 理想汽车关联公司成立常州车之湖建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5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建设工程施工、物业管理等 [2] - 新公司有助于整合资源、优化供应链管理,支持市场扩展和智能出行发展 [2] 东风公司管理层被查 - 东风公司4名管理层人员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涉及采购、事业计划、证券与法务等部门 [3] - 2025年累计已有9起高层被查事件,反映内部治理问题,可能影响公司稳定性和投资者信心 [3] 一汽-大众召回奥迪车型 - 一汽-大众召回国产A6L汽车100899辆,进口A6、A7等车型33024辆,合计超13万辆 [4] - 召回原因为组合仪表软件问题,可能导致关键信息无法显示,存在安全隐患 [4] - 事件凸显产品安全重视,但可能影响消费者信心和品牌形象 [4] 小鹏汽车智能驾驶技术 - 小鹏MONA M03 Max全球首发无感知"人机共驾",用户打方向盘不会退出智驾 [5] - 系统支持用户主动调整车辆轨迹,操作转弯、避让等动作时更灵活安全 [6] - 技术创新提升用户体验和市场竞争力,推动智能汽车行业发展 [6]
4S店退网5万元保养套餐打水漂,一汽奥迪:正解决问题
贝壳财经· 2025-05-22 22:10
消费者投诉 - 甘肃嘉峪关消费者张先生花费近5万元购买奥迪A6L保养套餐 仅使用1次后4S店闭店 最近奥迪4S店距离600公里 [1][4] - 杭州消费者谢先生花费近万元购买奥迪A4L保养储值项目 4S店闭店后无法联系企业 权益无法使用 [6][8] 4S店运营问题 - 嘉峪关天汇华奥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于2025年3月25日退网 未提前通知消费者 [4] - 杭州运通和晟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于2025年5月1日解除授权 未提前通知消费者 [7][9] 公司回应 - 一汽奥迪官方客服建议消费者联系原4S店或保留凭证走司法途径 [4] - 一汽奥迪表示已第一时间联系用户 正在帮助解决相关问题 [10] 消费者权益处理进展 - 张先生的保养权益或将协调转移到当地其他维修店 [5] - 谢先生要求退款或保留转移权益 尚未收到品牌方联系 [8]
汽车之家关注榜月报2025.04期
汽车之家· 2025-05-20 09: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4月中国汽车市场处于电动智能化转型关键期,政策与市场推动产业发展,上海车展指明未来方向,车企需在智能化与全球化下半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竞争力[6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轿车篇 - 2025年4月轿车市场关注榜前三为奥迪A6L、宝马3系、宝马5系,市场迎来技术革新与市场策略变革,“电比油低”价格战常态化,技术普惠与智能化升级成竞争主轴,合资品牌“高配低价”与自主品牌智驾技术突围引发行业洗牌[4] - 燃油车领域德系主导,宝马3系50周年限量版融合经典与智能科技,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以“燃油平台+国产智驾”成车展明星,预售首周获1.2万份订单[5] - 新能源车市场,日产N7以“合资价格颠覆者”入局,上市1小时获1.8万张订单,阿维塔06高端突围,预售引发热议[6] SUV篇 - 2025年4月SUV市场关注榜前三为奥迪Q5L、问界M8、特斯拉Model Y,市场在智能化与消费升级驱动下竞争激烈,新势力车型崛起,传统豪华品牌与科技新锐竞争升级为生态体系对抗[20] - 问界M8以“全场景智能豪华SUV”定位切入市场,上市72小时大定突破4.4万辆,展现华为技术生态吸引力[21] - 深蓝S09预售前三天订单突破3750辆,通过“场景定义汽车”理念重塑大型SUV价值标准[22] - 方程豹钛3以“硬派越野+智能科技”切入紧凑型SUV市场,推动智能驾驶技术普及[23] MPV篇 - 2025年4月MPV市场关注榜前三为别克GL8、丰田赛那SIENNA、别克GL8新能源,市场在智能化和家庭出行需求推动下格局改变,新车型涌入促使竞争进入新阶段[35] - 魏牌高山家族系列MPV订单量突破万台,全系标配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系统,提高驾驶便利性和安全性[36] - 理想MEGA智驾焕新版升级智驾硬件,新增可旋转二排座椅,提升家庭出行舒适性[37] - 小鹏X9标配主动后轮转向,回归纯视觉智驾方案,配备家庭友好型配置[38] 新能源篇 - 2025年4月新能源市场关注榜前三为问界M8、特斯拉Model Y、小米SU7,市场热度升温,众多新车发布,部分车型成“黑马选手”[50] - 长安启源Q07上市,定位中低端市场,采用天枢大模型构建智能科技体系[51] - 领克900上市,降低购车门槛,提供丰富动力系统,高配车型首搭英伟达Thor智驾芯片[52]
豪车市场竞争加剧 “BBA”大幅降价销量仍未改善
财经网· 2025-05-18 18:16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国产新势力崛起对BBA传统豪车市场形成冲击 导致BBA销售压力显著增加 [1][2] - BBA市场份额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 其销量支柱车型"34C"成交价持续下探 [3][6] - 中国品牌乘用车一季度销量占比达68 1% 同比提升8 4个百分点 4月进一步升至70 7% [9] BBA价格策略调整 - BBA销售重心从"34C"转向更高端的"56E"级别车型以维持品牌调性 [1] - "34C"车型成交价全面跌破20万元:宝马3系20 8万 奥迪A4L18 48万 奔驰C级16 74万 [3] - "56E"车型终端价下探至30万元区间:奥迪A6L31万 宝马5系28 9万 奔驰E级31万 [6] 销量与财务表现 - BBA一季度全球交付量全面下滑:宝马-1 4%至58 61万辆 奔驰-7%至52 92万辆 奥迪-3 3%至38 88万辆 [7] - 中国市场下滑更显著:宝马-12 2% 奔驰-10% 奥迪-7% [8] - 净利润大幅下跌:奔驰-42 8%至17 31亿欧元 宝马-26 4%至21 73亿欧元 奥迪-14 5%至6 3亿欧元 [7] 产品与市场错配 - BBA传统燃油车产品与新能源转型趋势下的消费者需求出现偏差 [10] - 合资车企因转型迟缓失去市场话语权 现正通过合作方式加速新能源布局 [10] - 消费者转向国产新能源豪车 因设计 配置及智能化功能更具吸引力 [10] 经销商动态 - 北京地区宝马3系经销商报价普遍为20 8万起 现金优惠最高达12 8万元 [4] - 实际成交价更低:宝马3系分期19 5万 奥迪A4L17 6万 奔驰C260L20万出头 [6] - 经销商表示优惠已持续两月 但网络报价可能包含装饰等附加条件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