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图灵AI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蔚小理自研智驾芯片:谁在掉队、谁在摇摆、谁在大步向前?
雷峰网· 2025-09-05 20:49
文章核心观点 - 智能驾驶行业正经历算力军备竞赛 车企自研芯片成为关键战略 旨在降低成本、掌握供应链自主权并提升技术竞争力[1][2][3] - 蔚来、小鹏、理想三家新势力车企采用不同自研芯片路径 面临技术挑战、组织架构冲突及资金压力[4][12][16] - 外部芯片供应链存在不确定性 英伟达Thor芯片延期加剧行业自研需求 7nm/5nm制程芯片成为竞争焦点[24][25][35] 车企自研芯片背景与动因 - 智能驾驶算力竞赛始于2021年 英伟达Orin-X芯片算力达254TOPS 领先Mobileye Q5H和特斯拉HW3.0[2] - 自研芯片可降低单车成本约1万元 但需至少100万颗产量摊薄研发成本 且技术有效期仅覆盖1-2代车型[3][12] - 外部供应链风险加剧 Marvell等国际芯片厂商撤出中国 英伟达Thor芯片延期导致供应不稳定[1][11][35] 蔚来自研芯片路径 - 2020年启动自研芯片项目 未经过董事会讨论 李斌凭借资本运作筹集385亿元资金支持研发[7] - 芯片团队规模达400-500人 由华为海思背景张丹瑜领导 采用NPU/ISP/SoC全自研模式 拒绝外包[8][10][11] - 2025年发布5nm神玑NX9031芯片 但研发成本达6亿美元 同年将芯片团队剥离成立独立公司寻求融资[12][15][16] 小鹏自研芯片挑战 - 2021年中美双团队启动研发 因协作问题导致项目难产 北美团队最终裁员[19] - 芯片与算法部门存在资源争夺 地理隔离(上海芯片团队 vs 广东算法团队)加剧协作障碍[22][23] - 2024年首代7nm芯片流片 通过台积电7nm工艺规避晶体管数量限制(300亿个) 二代5nm芯片研发中[24][25][26] 理想自研芯片策略 - 2021年启动自研 团队规模约200人 CTO谢炎整合芯片、OS、模型部门形成统一管理体系[29][31][34] - 初期外包研发遇阻 芯原未能提供完整代码 第二代芯片转为自研前端设计以应对美国芯片禁令[32][34] - 优先布局操作系统再推进芯片 VLA大模型对算力需求推动自研进程[30][34] 行业技术趋势 - Transformer架构向VLA模型迁移 对芯片实时推理算力要求显著提升[4][34] - 台积电7nm工艺每平方毫米集成1亿晶体管 5nm达1.5亿 制程限制影响车企芯片设计选择[25][26] - 算法与芯片研发需协同 但两者存在本质冲突:算法追求迭代效率 芯片要求确定性[4][22] 成本与资金压力 - 蔚来2021-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419亿元 主要用于人员成本[10] - 2024年蔚来采购英伟达芯片支出超3亿美元 自研芯片成本优化效果需规模量产支撑[12] - 小鹏芯片研发延迟三次 算法与芯片项目投资均达10亿级别[4]
“AI改变世界”,小鹏汽车携科技阵容亮相成都车展
观察者网· 2025-08-31 19:36
产品与技术展示 - 公司以"AI改变世界"为主题参展 携全新小鹏P7 小鹏G7 2025款小鹏X9 小鹏MONA M03 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等产品亮相[1] - 展示核心技术包括小鹏图灵AI智驾 小鹏图灵AI芯片 小鹏枪击电池包及5C超充等技术[1] - 自研图灵AI芯片已率先搭载于小鹏G7 Ultra及全新小鹏P7 Ultra车型 未来新推出Ultra车型均标配3颗自研图灵AI芯片[1] - 人形机器人IRON未来将应用于生产与服务场景 拓展AI生态边界[1] - 全新小鹏P7全系搭载三颗图灵AI芯片 有效算力达2250TOPS 可驱动本地端VLA+VLM大模型[3] - 全新小鹏P7首搭"858"高性能电池包 依托全域800V平台和5C超充AI电池 支持10分钟补能525km CLTC最长续航820km[3] - G7 VLA大模型目前处于灰度测试阶段 预计近期推送上车[3] 财务与运营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达182.7亿元 同比增长125.3%[3] - 单季交付10.32万辆 同比增长241.6%[3] - 公司毛利率提升至17.3%[3] - 现金储备增至475.7亿元[3] - 研发支出达22.1亿元[3] - 上半年推出五款改款车型包括2025款小鹏G6 2025款小鹏G9 2025款小鹏X9 小鹏MONA M03 Max版 小鹏P7+超长续航Max旗舰版[3] - 第二季度交付量创历史新高[3] - 从9月起月交付量将稳健超过4万辆[4] 新产品与市场动态 - 7月上市的小鹏G7交付量已突破1万台[3] - 全新小鹏P7于8月27日正式上市 共发布四款车型 官方售价21.98万元-30.18万元[3] - 车展首日全新小鹏P7在春熙路步行街迎来成都首批交付 上市7分钟订单突破1万台[3] - 第四季度将推出搭载鲲鹏超级电动(增程)的首款车型小鹏X9[4] - 1-7月海外市场累计交付2.17万辆 同比增长174% 业务覆盖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4] - 7月首辆印尼本土化生产的小鹏X9正式交付[4] 战略合作 - 8月公司与大众汽车集团宣布联合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将集成到大众在中国市场的纯电 燃油和插电混动车型平台[5]
小鹏汽车
数说新能源· 2025-08-20 19:03
核心观点 - 2025Q2公司各项财务指标创历史新高,交付量同比增长242%至103181台,汽车毛利率连续八个季度改善达14.3%,自由现金流超20亿元,在手现金475.7亿元[1] - 技术平台全面升级,G7搭载自研图灵AI芯片获同级销量第一,Q4将量产鲲鹏超级电动车型,形成纯视觉智驾AI大模型+图灵芯片+5C超快充+鲲鹏技术的代际优势[2][4] - 强化四大核心能力:技术领先(全栈AI自研)、组织力(AI驱动管理)、商业化(品牌溢价)、全球化(10国市场领先)[4][5] - 全新P7预售订单破历史记录,目标30万级纯电轿车前三,9月起月交付量目标超4万台[3][19] - 2026年将实现L4车型量产及Robotaxi试点,自研芯片算力达2250TOPS领先行业3倍,VLA模型参数数十亿[5][18] 财务业绩 - 2025Q2总收入182.7亿元(+125.3% YoY),汽车销售收入168.8亿元(+147.6% YoY)[8] - 研发开支22.1亿元(+50.4% YoY),销售费用21.7亿元(+37.7% YoY)[9] - 经营亏损收窄至9.3亿元(2024Q2为16.1亿元),净亏损4.8亿元(2024Q2为12.8亿元)[10][11] - 整体毛利率17.3%(+3.3pct YoY),汽车毛利率14.3%(+7.9pct YoY)[23] 产品与技术 - MONA 03 Max版本占比超预期,G7 Ultra版本占比超50%[1][2] - 自研图灵AI芯片总算力2250TOPS,VLA模型帧率两倍于竞品,2026年L4车型将原生搭载[5][15] - 鲲鹏超纯电平台Q4量产,集成5C超快充技术,X9综合续航达1500+km[4][5] - 座舱芯片算力领先行业12倍,支持多语言共情交互[5] 市场与战略 - 海外上半年交付1.8万辆(+200% YoY),在挪威等10国成最畅销中国品牌[5] - 印尼本地化生产启动,2026年海外推出鲲鹏全系车型[5] - 与大众合作扩展至燃油/插混EEA架构,形成稳定IP授权收入[17] - 设计战略升级,全球设立三大造型中心,新P7为首个成果[26] 业务展望 - 2025Q3交付量指引11.3-11.8万辆(+142.8%-153.6% YoY),收入196-210亿元(+94%-107.9% YoY)[6][7] - Q4目标实现整体盈利,车辆毛利率达高teens水平[28] - 2026年Robotaxi试点将采用无地图、无云端冗余方案[20] - 长期通过科技投入提升溢价,2027年加速品牌高端化[13][14]
小鹏:毛利率创新高,能否展翅变 “大鹏”?
36氪· 2025-08-20 14:1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183亿元 略低于市场预期186亿元 主要因其他收入中技术授权收入确认减少导致服务业务收入环比下滑 [1][4][20] - 汽车销售收入169亿元 与市场预期基本持平 [1][4] - 非GAAP经营亏损8.4亿元 优于市场预期的9.1亿元亏损 主要得益于毛利率超预期表现 [1][27] - 整体毛利率17.3% 汽车业务毛利率14.3%创历史新高 环比提升4个百分点 大幅超出市场预期11.4% [1][4][10][14] 汽车业务分析 - 单车收入16.4万元 环比增加1.1万元 主要受益于高价车型占比提升及出口增长 [10][11] - 高价车型(改款G6/G9/X9)占比环比提升17个百分点 低价车型Mona M03占比下降12个百分点 [5][10] - 出口销量1.1万辆 占比提升至10.7% 推动整体销售结构优化 [11] - 单车成本14万元 通过规模效应和供应链降本实现有效控制 [13] - 单车毛利2.4万元 环比增加0.8万元 创历史新高 [14] 研发与费用控制 - 研发费用22亿元 略高于市场预期20.8亿元 主要因持续加大智能化投入 [2][24] - 自研"图灵"AI芯片已实现量产上车 研发效率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2][24] - 销售行政费用21.7亿元 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主要因新车型上市推广及销售佣金增加 [25] - 门店数量减少至677家 但覆盖城市增加21个至244个 显示渠道优化策略 [25] 未来展望与产品规划 - 第三季度销量指引11.3-11.8万辆 略低于市场预期11.9万辆 [6][17] - 第三季度收入指引196-210亿元 隐含单车收入约16.9万元 环比继续改善 [17][18] - 新车型P7将于8月上市 预计定价20-30万元 定价策略将成为销量关键因素 [6][7][19] - 第四季度将推出G9和X9的增程版本 采用鲲鹏超级电动体系 支持800V高压平台与5C超充 [8][9][19] - 纯电续航430公里 综合续航1400公里 增程器NVH控制达行业领先水平 [9]
小鹏半年营收飙涨近200亿,毛利率超特斯拉,何小鹏放话9月销量超4万
36氪· 2025-08-20 07:34
核心观点 - 公司董事长何小鹏在电话会议中披露了今明两年发展的五大关键点 包括新产品规划、技术升级、财务表现及战略目标 [1][2][8] - 公司二季度财务表现强劲 营收、交付量、毛利率均创历史新高 现金储备充足 [5][33][38] - 公司预计三季度交付量将实现大幅增长 并明确Robotaxi及L4级自动驾驶的量产时间表 [18][20][43] 产品规划 - 增程版X9将于四季度量产 定位40万级 纯电续航超450公里 综合续航超1500公里 明年完成国内外上市 [1][9][11] - 全新P7定位30万级 下周正式上市 小订数据打破历史记录 男性用户占比高且用户群体最年轻 [6][15][17] - 公司产品覆盖10万至50万价格区间 注重颜值、科技、情绪及品牌溢价 [28][30] 技术进展 - 2026年量产支持L4的车型并开启Robotaxi试运营 前装量产具备L4算力及硬件能力 且无区域限制 [6][18][20] - 各车型Ultra版本将搭载三颗自研图灵AI芯片 算力达2250TOPS 为同行旗舰车型3倍以上 [6][22][25] - VLA初始版本近期推送 未来18个月目标对标有人驾驶的L3 端侧VLA+VLM大模型参数量达数十亿级 [2][25][27] 财务表现 - 二季度营收182.7亿元 同比增长125.3% 汽车销售收入168.8亿元 同比增长147.6% [34][35] - 二季度毛利率17.3%创历史新高 整车毛利率14.3% 同比提升7.9个百分点 [34][38][39] - 上半年总营收340.8亿元 同比增长132% 净亏损11.4亿元 同比收窄15亿元 [5] - 现金储备475.7亿元 较一季度增加22.9亿元 [5][43] 交付与业绩指引 - 二季度交付10.3万辆 同比增长241.6% 上半年交付19.7万辆 同比增长279% [39] - 预计三季度交付11.3万至11.8万辆 同比增长142.8%至153.6% 营收196亿至210亿元 同比增长94%至107.9% [43][44] - 9月目标交付量稳健超过4万辆 [6][15] 研发与战略 - 二季度研发费用22.1亿元 同比增长50.4% 环比增长11.4% [41] - 公司进入"一车双能"大产品周期 聚焦技术、组织能力、商业化及全球化 [2][44]
车企、科技企业VLA研发进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13 09:33
理想汽车 - 理想i8核心亮点为VLA"司机大模型",是智驾领域继端到端+VLM后的新进展 [1] - VLA模块全新设计,空间编码器结合语言模型与逻辑推理优化驾驶决策,Diffusion模型预测轨迹 [1] - VLA推理帧率10赫兹,较VLM的3赫兹提升3倍多 [1] 小鹏汽车 - 小鹏G7 Ultra版明确VLA和VLM上车时间表:2025年9月VLA推送,11月VLM升级,12月实现智能学习个性化推荐 [2] - 车型搭载3颗自研图灵AI芯片,综合算力2250TOPS,居量产车领先水平 [2] 奇瑞汽车 - 2025年通过猎鹰900智驾系统将VLA与世界模型引入燃油车,实现"油电同智" [3] - 自研VLA模型融合视觉感知、语言理解与动作执行,训练数据2000万公里,覆盖5000种交通场景 [3] - 城区复杂路况中非标交通信号识别准确率92%,较传统系统提升37% [3] 吉利汽车 - 布局VLA技术,构建泛世界模型体系,千里浩瀚系统采用"双端到端模型"设计 [4] - 系统搭载双英伟达Thor芯片,总算力1400TOPS,40余个感知单元可探测300米外0.75米目标 [4] 元戎启行 - 三季度将有5款车型搭载VLA模型,去年6月已开始开发,进度领先 [5] - VLA模型主打防御性驾驶,含空间语义理解、异形障碍物识别等四大功能 [5] - 模型率先适配NVIDIA Thor芯片,后续将优化适配更多平台 [5] 行业技术趋势 - VLA技术成为车企智驾竞争焦点,涉及推理帧率提升、多模态融合、场景覆盖等维度 [1][3][5] - 高算力芯片(如2250TOPS图灵、1400TOPS Thor)支撑复杂模型部署 [2][4][5] - 燃油车与电动车同步推进VLA应用,打破"油电"智能化界限 [3]
光伏价格联动上涨,储能国标生效
华安证券· 2025-08-04 11:09
行业评级 - 电力设备行业评级为增持 [1] 核心观点 光伏 - 产业链价格联动上涨:硅料价格稳中有涨,N型硅料涨幅收窄,硅片、电池片价格延续上涨,组件价格小幅抬升 [3][15] - 成本传导持续释放,价格上涨动能由中上游向终端逐步传导,市场博弈氛围仍存 [15] - 建议关注BC技术产业趋势,相关标的包括隆基绿能、爱旭股份等 [16] 风电 - 多地大型海风项目持续推进:中广核涂茨280MW、辽宁大连800MW、华润汕尾红海湾500MW等项目集中释放 [4][21][22][23] - 深远海布局加速推进,工程体系加速完善 [4] - 建议关注低估值标的如明阳智能、港股金风科技等 [25] 储能 - 储能强制性国标GB 44240-2024生效,安全标准提升加速低质产能出清 [5][26] - 国内上半年新型储能装机94.91GW/222GWh,较2024年底增长约29% [27][29] - 河南工商业储能增速明显,6月备案规模环比增长超1345% [33] 氢能 - 氢能全链条纳入央行绿色金融支持目录,融资难度降低 [38] - 中石化参与沙特4GW绿氢工厂项目,三一氢能、阳光氢能预中标中电建光伏制氢设备采购 [35][36] - 盐穴储氢项目开工建设,填补国内氢能地质存储技术空白 [39] 电网设备 - 微软、Meta上调资本开支预期,微软预计下季度资本支出超过300亿美元,环比提升24% [5][43] - 关注AIDC电力设备板块机会,相关环节包括柴发、HVDC、变压器等 [43] 人形机器人 - 京东领投千寻智能、众擎机器人、逐际动力三家人形机器人企业,板块情绪好转 [45] - 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计划2026年初量产,2030年实现年产100万台 [45] - 建议关注新技术边际变化的赛道如灵巧手、摆线针轮减速器等 [46] 电动车 - LG签下LFP电池供应大单,合同金额约309亿元 [47] - 巴斯夫与宁德时代共同开发正极活性材料,加速全球布局 [47] - 建议配置盈利稳定的电池和结构件环节 [49] 汽车零部件 - 中美经贸会谈推动关税展期90天,建议关注业绩、新产品及客户确定性更高的标的 [7][61] - 特斯拉Robotaxi调整定价策略,引入动态定价模式 [51] - 小鹏自研图灵AI芯片通过车规级认证,算力高达750TOPS [52] 行业概览 新能源发电产业链价格 - 2025年硅料环节售价:N型复投料均价4.71万元/吨,N型致密料均价4.39万元/吨 [64] - 硅片、电池片、组件价格联动上涨,终端博弈仍存 [65] 锂电池需求和价格 - 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回落至7.2万元/吨,周度跌幅2.6% [66] - 磷酸铁锂价格下跌约365元/吨,受碳酸锂价格下跌影响 [69] - 隔膜价格整体持稳,湿法基膜5μm报1.35元/㎡ [71]
小鹏汽车7月交付新车3.67万辆,同比增长229%
巨潮资讯· 2025-08-01 10:14
交付表现 - 7月交付新车36,717台 同比增长229% 环比增长6% 创单月交付量历史新高 [2] - 2025年1-7月累计交付新车233,906台 同比增长270% [2] - 截至2025年7月累计交付量突破80万台 [2] - 小鹏MONA M03当月交付超15,000台 连续11个月交付超万台 累计交付超过15万台 [2] - 小鹏P7+累计交付超67,000台 连续8个月蝉联15-20万级中大型纯电轿车销冠 [2] 产品进展 - 2025款小鹏X9在舒适体验、智能体验等方面全维度进化 6月获香港市场MPV品类新车销量冠军 [2] - 小鹏P7+获得中汽测评C-GCAP五星认证 每卖出3台就有1台来自燃油车置换 [2] - 2025款小鹏G6在20万级中型纯电SUV市场持续热销 [3] - 小鹏G7正式上市 售价19.58万元起 实现2,250TOPS有效算力 上市9分钟大定突破10,000台 [3] - 2025款小鹏G6和G9在欧洲正式上市 搭载超快充技术 12分钟可从10%充至80% [3] 全球化布局 - 进入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 2025年上半年成功进入英国、意大利、爱尔兰等新市场 [3] - 小鹏P7+将于下半年进入欧洲市场 [3] - 印尼成为全球首个落地本地化生产国家 首台当地生产的小鹏X9已交付 [4] - 亮相英国古德伍德速度节和印尼国际汽车展 展示多款产品 [3][4] 技术研发与融资 - 小鹏汇天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 用于飞行汽车研发和量产 [4] - 全球首个飞行汽车量产工厂已封顶 计划第四季度竣工 陆地航母2026年量产交付 [4] - XNGP城区智驾月度活跃用户渗透率达86% [5] - AI天玑XOS系统新增人机共驾模式、自定义泊车等功能 [5] 环保贡献 - 交付电动车全生命周期预计减碳量超353万吨 相当于5,848万棵中等树苗10年固碳量 [2]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7月30日)
乘联分会· 2025-07-30 17:06
国内新闻 智能网联汽车 - 内蒙古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和商业化试点管理办法(暂行)》,强调安全原则和渐进式升级路径,需达到一定测试里程且无责任事故方可升级[2] 新能源汽车金融 - 2024年末全国汽车金融公司新能源汽车贷款余额达2040.96亿元,同比增长23.44%,二手车贷款余额783.81亿元,同比增长26.06%,零售融资总额6900.24亿元[3] 校企合作与技术研发 - 赛力斯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建智能汽车联合创新研究院,聚焦人工智能、立体交通及动力系统,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4][5] - 小鹏自研图灵AI芯片通过最严苛车规认证,算力达750TOPS(单颗),G7 Ultra搭载三颗芯片实现2000TOPS本地算力[10] 车企战略与产能布局 - 阿维塔计划2030年前推出17款新车,当前年产能28万辆,已进入25个国家并建成55家渠道,目标2025年覆盖50国及160家渠道[6] - 广汽集团启动IPD及数字化变革二期项目,旨在优化流程、组织及体制机制,支撑"番禺行动"战略目标[7] 充电基础设施 - 理想汽车超充站突破3000座,优选站达4479座,覆盖全国高速网络(含318川藏线),5C超充桩可实现10分钟500公里续航[9] 创新技术专利 - 奇瑞公布飞行汽车固定翼折叠专利,通过对称式展开结构实现道路行驶与通用车位停放兼容[8] 国外新闻 市场销量与生产调整 - 泰国上半年新车销量30.27万辆,同比微降2%,6月销量5.01万辆同比增长5%[11][12] - 日产计划2025财年整合墨西哥生产至阿瓜斯卡连特斯工厂,全球生产基地将从17家缩减至10家[14][15] 车载系统与出行服务 - 通用汽车逐步淘汰CarPlay和Android Auto,转向谷歌车载系统以降低驾驶分心,仅保留两款电动车支持CarPlay[13] - Waymo与安飞士合作,2026年将无人驾驶网约车服务扩展至美国达拉斯市,安飞士负责车队管理运营[16] 商用车 政策与补贴 - 交通部推动货运平台与司机利益合理分配,要求平台落实货主实名制及运费结算保障[17] - 临沂市对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提供最高14万元补贴,新能源冷链车补贴3.5万元/辆[19] 新品发布与战略 - 福田发布启明星纯电轻卡平台及爱易科电驱动系统,推出多款新能源商用车[18] - 图雅诺新能源事业部发布X5/X6 HEV新品,提出"乘用化转型+创新营销"五大战略模块[21]
汽车智能化8月投资策略:6月城市NOA渗透率环比+0.3pct,继续看好智能化主线
东吴证券· 2025-07-28 15:53
报告核心观点 - 汽车智能化本质是出行革命,2025年或是拐点之年,是淘汰赛模式 [2] - 7月智能化关键词为新一代底层架构迭代陆续上车,6月城市NOA级智能化渗透率达22.3%,环比+0.3pct [2][3] - 继续看好智能化整车和增量零部件,港股关注小鹏汽车-W等,A股关注比亚迪等;零部件关注AI芯片等领域相关公司 [2] 各部分总结 消费者为智能化买单吗 - 2025 - 2027年智能化核心任务推动新能源渗透率50% - 80%+突破,是硬件商业模式;2028 - 2030年Robotaxi有望大规模商业化 [11] - 预计2025Q3/Q4乘用车上险量分别为600/740万辆,同比+3.4%/0.9%,2025全年零售销量2366万辆,同比+3.9% [25] - 6月城市NOA级智能化渗透率达22.3%,环比+0.3pct;小鹏、问界、理想、Wey牌等车企城市NOA智驾渗透率有不同程度增长 [2][3][16] - 6月企业、渠道均去库,企业库存当月变化-7.1万辆,渠道库存当月变化-8.5万辆 [32] - 6月新能源汽车批发渗透率49.8%,环比-2.80pct;零售渗透率53.1%,环比+0.03pct [37] - 6月自主品牌批发市占率67.1%,环比-2.56pct;零售市占率63.2%,环比-1.05pct [40] 车企智驾能力比较如何 - 驾驶风格上,华为、特斯拉等较激进,小鹏、腾势为中性,理想、蓝山较保守;应对复杂场景能力上,小鹏、华为等表现较好 [45] - 2025Q2第一梯队为华为、小鹏、理想紧追特斯拉,第二梯队其他自主品牌发力追赶 [47] - 特斯拉和小鹏坚持纯视觉方案,华为全栈自研能力领先,国内车企紧密追赶 [48] - 各车企在智驾战略、技术方案等13个维度有不同策略 [50] - 3 - 7月各车企有不同智驾动态,如特斯拉推出FSD免费体验,理想升级芯片等 [51][62][68] 智能化供应链跟踪 - 6月DLP/ADB车灯渗透率分别为1.90%/14.53%,环比-0.19/+1.25pct [76] - 6月空气悬挂渗透率20.00%,环比-1.31pct;天幕玻璃渗透率35.24%,环比+1.17pct [77] - 6月HUD渗透率21.48%,环比-1.37pct;激光雷达渗透率17.33%,环比-2.31pct [86] - 6月线控制动渗透率90.1%,环比+0.18pct,1BOX产品渗透率69.1%,环比+0.25pct [90] - 近一月铝价格+2.4%,钢价格+9.3% [91] 汽车智能化主线投资建议 - 智能化下半场脱颖而出车企需具备软硬件闭环能力 [95] - 看好小鹏汽车打造批量爆款能力,预计其业绩增长 [97][98] - 看好地平线机器人,预计其业绩增长 [101][102] - 看好头部第三方智驾供应商突破机遇 [103] - 理想汽车核心竞争力在于极致产品经理思维和快速学习纠错能力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