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HY1001)
icon
搜索文档
3只新股大涨,中一签最高赚3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21:29
事件概述 - 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等3家未盈利公司于10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集体鸣锣上市 [1] - 这是科创板时隔两年后再次迎来未盈利企业上市,3家公司自上市之日起被纳入科创板科创成长层,成为科创板“1+6”改革以来该层的首批新注册公司 [1] - 3只新股上市首日集体高开,西安奕材大涨361%,禾元生物大涨203%,必贝特大涨175%,截至收盘涨幅分别约为199%、213%、74% [3] - 若以盘中最高价计算,打新中一签500股,投资者在N奕材-U、N禾元-U、N必贝特-U可分别赚约15580元、30720元、15565元 [4]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禾元生物** - 公司为创新药企,首创“稻米造血”,建立了全球领先的水稻重组蛋白质表达体系,其OryzHiExp第三代技术平台已实现20—30g/kg糙米人白蛋白表达量水平 [6] - 公司拥有8个在研药品管线,核心产品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HY1001)已于2025年7月获批上市,是全球首个水稻胚乳细胞表达体系的重组蛋白药物、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重组人白蛋白药品 [6][7] - 2022年—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339.97万元、2426.41万元、2521.61万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4亿元、-1.87亿元、-1.51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1271.05万元,归母净利润亏损0.82亿元 [6] - **必贝特** - 公司为创新药企,聚焦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的创新药物开发 [7] - 截至2025年10月,公司研发管线中已有1款1类创新药产品BEBT-908获批上市,另有产品处于III期或I期临床试验阶段 [7] - 2022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暂未获得营收,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8亿元、-1.73亿元、-0.56亿元和-0.74亿元 [8] - **西安奕材** - 公司来自半导体行业,专注于12英寸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采用第四套标准上市 [8] - 基于2024年月均出货量和截至2024年末产能规模统计排名,公司是中国内地第一、全球第六的12英寸硅片厂商,月均出货量和产能规模全球同期占比约为6%和7% [8] - 2022年—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0.55亿元、14.74亿元、21.21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3亿元、-6.83亿元、-7.38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13.02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3.40亿元 [8] 科创板“1+6”改革与科创成长层 - 今年6月实施的科创板“1+6”改革总体进展顺利,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并引入相关制度试点 [3] - 上交所已将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纳入科创成长层,新注册的未盈利企业也自上市之日起进入 [11] - 上交所表示将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适用第五套标准 [3] 第五套标准实施成效与展望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自运行以来已支持22家生物医药企业上市,其中18家为创新药企业,3家为疫苗企业,1家为高端医疗器械企业 [11] - 截至2025年10月28日,22家采用第五套标准的企业中,已有21家公司的48款药物或疫苗产品上市销售,另1家已提交产品上市申请 [12] - 22家企业中,16家公司年营收超过1亿元,其中4家公司年营收超过10亿元,艾力斯和神州细胞借助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的重磅单品,2024年营收分别突破35亿元、25亿元 [12] - 其中有9家公司上市后实现首次盈利并“摘U”,占比达到近半数 [13] - 此次第五套标准重启后,适用范围将扩大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 [13]
3只新股大涨,中一签最高赚3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20:28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首批企业上市 - 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等3家未盈利企业于10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体鸣锣上市,成为科创板“1+6”改革后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公司 [1] - 3只科创板新股上市首日集体高开,西安奕材大涨361%,禾元生物大涨203%,必贝特大涨175%,截至收盘涨幅分别约为199%、213%、74% [3] - 按科创板中一签500股计算,以盘中最高价计,打新股民在N奕材-U、N禾元-U、N必贝特-U分别可赚约15580元、30720元、15565元 [4] 科创板“1+6”改革政策 -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表示,今年6月实施的科创板“1+6”改革总体进展顺利,设置科创成长层等制度试点平稳推进 [3] - 上交所理事长邱勇指出,上交所将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适用第五套标准 [3]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适用范围已扩大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 [13][14] 禾元生物公司概况 - 公司来自生物医药行业,是科创板重启第五套标准上市后首批新注册企业之一,首创“稻米造血”技术 [6] - 公司建立了全球领先的水稻重组蛋白质表达体系,其OryzHiExp第三代技术平台已实现20—30g/kg糙米人白蛋白表达量水平 [6] - 公司核心产品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HY1001)已于2025年7月获批上市,是全球首个水稻胚乳细胞表达体系的重组蛋白药物 [6][7] - 2022年—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339.97万元、2426.41万元、2521.61万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4亿元、-1.87亿元、-1.51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1271.05万元,归母净利润亏损0.82亿元 [6] 必贝特公司概况 - 公司为创新药企,聚焦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的创新药物开发 [7] - 截至2025年10月,公司研发管线中已有1款1类创新药产品BEBT-908获批上市,另有产品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 [7] - 2022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暂未获得营收,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8亿元、-1.73亿元、-0.56亿元和-0.74亿元 [7] 西安奕材公司概况 - 公司来自半导体行业,专注于12英寸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采用第四套标准上市 [8] - 基于2024年月均出货量和截至2024年末产能规模统计排名,公司是中国内地第一、全球第六的12英寸硅片厂商,全球同期占比约为6%和7% [8] - 2022年—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0.55亿元、14.74亿元、21.21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3亿元、-6.83亿元、-7.38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13.02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3.40亿元 [8][9]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实施成效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已支持22家生物医药企业上市,其中18家为创新药企业,3家为疫苗企业,1家为高端医疗器械企业 [10] - 截至2025年10月28日,22家采用第五套标准的企业中,已有21家公司的48款药物或疫苗产品上市销售,另1家已提交产品上市申请 [10] - 22家公司中,16家公司年营收超过1亿元,其中4家公司年营收超过10亿元,艾力斯和神州细胞2024年营收分别突破35亿元、25亿元 [11] - 22家公司中已有9家公司上市后实现首次盈利并“摘U”,占比达到近半数 [12] 保荐机构观点 - 保荐机构需坚持行业定位,从“会计师思维”转向“科学家+投资人思维”,加强对技术壁垒、管线价值等非财务指标的判断 [12] - 第五套标准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高投入、长周期、高潜力”的企业打开了通往公开资本市场的通道,目前相关未盈利企业申报意向踊跃 [14]
科创成长层“上新”,禾元生物等三家首批新注册企业集体鸣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17:09
科创板市场动态 - 科创板于10月28日迎来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三家未盈利企业集体上市,标志着科创板时隔两年后再次接纳未盈利企业 [1] - 三家公司自上市之日起被纳入科创板科创成长层,成为科创板“1+6”改革以来科创成长层的首批新注册公司 [1] - 上市首日,三只新股集体高开,西安奕材大涨361%,禾元生物大涨203%,必贝特大涨175%,截至收盘涨幅分别约为199%、213%、74% [2] 科创板“1+6”改革与科创成长层 -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表示,今年6月实施的科创板“1+6”改革总体进展顺利,科创成长层及相关制度试点平稳推进 [1] - 上交所理事长邱勇指出,上交所将把好准入关,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2] - 上交所已将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纳入科创成长层,新注册的未盈利企业自上市之日起进入该层 [7] 禾元生物公司概况 - 禾元生物是一家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首创“稻米造血”技术,建立了全球领先的水稻重组蛋白质表达体系 [3] - 公司核心产品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HY1001)已于2025年7月获批上市,是全球首个水稻胚乳细胞表达体系的重组蛋白药物 [3][4] - 公司拥有8个在研药品管线,其中1个产品已上市,5个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3] -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339.97万元、2426.41万元、2521.61万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4亿元、-1.87亿元、-1.51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1271.05万元,归母净利润亏损0.82亿元 [3] 必贝特公司概况 - 必贝特是一家聚焦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领域的创新药企,同样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6] - 截至2025年10月,公司研发管线中有1款1类创新药产品BEBT-908已获批上市,另有1个产品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1个产品获准开展III期临床试验,5个产品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 [6] - 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暂未获得营收,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8亿元、-1.73亿元、-0.56亿元和-0.74亿元 [6] 西安奕材公司概况 - 西安奕材来自半导体行业,专注于12英寸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采用第四套标准上市 [6] - 基于2024年月均出货量和年末产能规模统计,公司是中国内地第一、全球第六的12英寸硅片厂商,全球市场份额分别约为6%和7% [6]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0.55亿元、14.74亿元、21.21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3亿元、-6.83亿元、-7.38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13.02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3.40亿元 [7]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实施成效 - 自2019年运行至今,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已支持22家生物医药企业上市,包括18家创新药企业、3家疫苗企业和1家高端医疗器械企业 [7] - 截至2025年10月28日,这22家企业中已有21家的48款药物或疫苗产品上市销售,另1家已提交产品上市申请 [8] - 22家公司中,16家年营收超过1亿元,其中4家年营收超过10亿元,艾力斯和神州细胞凭借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的重磅单品,2024年营收分别突破35亿元和25亿元 [8] - 已有9家公司上市后实现首次盈利并“摘U”,占比近半数 [9] 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扩大与市场影响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适用范围此次扩大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 [10] - 业内人士指出,第五套标准为“高投入、长周期、高潜力”的前沿领域企业打开了通往公开资本市场的通道,目前相关未盈利企业申报意向踊跃 [10]
禾元生物“稻米造血”商业前景明朗 上市加速产业化进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16:02
目前仅有少量的生物制品包括人血清白蛋白、抗胰蛋白酶和丙种球蛋白等因技术难度较高,还暂未被基 因工程产品所取代,但随着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基因工程生产的重组产品取代从组织或血浆制备的 生物制品是必然趋势。 其中,人血清白蛋白是国内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血制品,长期占据院内药品销售额排行榜第一名,且临 床暂无同等疗效药物可以替代人血清白蛋白。人血清白蛋白广泛应用于多种临床情况,尤其是在肝硬 化、肾病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烧伤、感染性疾病等。 禾元生物的人血清白蛋白获批上市后,其先发优势可类比早年重组胰岛素企业的市场渗透路径。有望解 决当前血制品以人源血浆为原材料所造成供应不足的问题,实现快速放量销售,为公司带来强劲的业绩 和充裕的现金流。后续产品也将陆续获批上市,驱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保障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 招股书显示,禾元生物拟募集资金24亿元,计划用于重组人白蛋白产业化基地建设、新药研发项目和补 充流动资金。通过此次上市及募投项目的实施,禾元生物可有效打通"研发、临床、生产、销售"全链 条,市场空间巨大。 二十年科研实现"水稻奇迹" 2005年,杨代常放弃海外优厚待遇回国创立禾元生物,带领团队专注"水稻 ...
首批新注册科创成长层新股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21:0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实习生 唐可欣 "1+6"改革新政后,科创成长层即将"上新"。 10月16日,"科八条"后受理的首家未盈利企业——西安奕材正式启动网上申购。根据规划,西安奕材将 公开发行新股53780万股,网上发行数量为5378万股,发行价格为8.62元/股,以此计算,募集资金总额 将达到46.3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二期项目。 这并非个例。近期,多家未盈利企业启动发行上市工作。其中,禾元生物10月14日晚间公布网上申购情 况,发行价为29.06元/股,募集资金25.99亿元。10 月 17 日,必贝特也将启动网上发行。由于截至最新 招股书披露日尚未盈利,这三家公司有望成为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公司。 随着这三家企业上市进程的推进,不仅意味着科创板时隔两年后即将再迎未盈利企业上市,也标志着科 创成长层服务"新鲜"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的使命正式启程。 "科创成长层上新打破'唯盈利论',以'技术价值'替代'短期盈利'作为核心评估标准,精准服务'技术强、 盈利弱'的硬科技企业。其通过"新老划断"策略,既保障了市场稳定性,又释放了制度包容性,让科技 创新从'融资难'走向'融资优',实现 ...
高中签新股来了!本周每个交易日均可打新!
证券时报网· 2025-10-13 07:58
本周新股申购概况 - 本周(10月13日至17日)共有5只新股启动申购,其中上证主板1只、深证主板1只、科创板3只 [1] - 自2025年以来发行的沪深两市新股中,西安奕材的发行股份总数排名第二,投资者参与申购其中签概率或较高 [1] 马可波罗(深证主板) - 公司专注于建筑陶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最大的建筑陶瓷制造商和销售商之一,拥有"马可波罗瓷砖"和"唯美L&D陶瓷"两大自有品牌 [2] - 公司在广东东莞、广东清远、江西丰城、重庆荣昌及美国田纳西州建有五大生产基地,2021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位列国内建筑陶瓷行业第一 [2] - 本次IPO发行价为13.75元,发行市盈率14.27倍,低于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动态市盈率28.02倍,募资总额为16.43亿元 [2] 禾元生物(科创板) - 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稻米造血"行业开创者,主要从事植物源重组蛋白表达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 [1][3] - 核心产品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HY1001)已于2025年7月获批上市,是全球首个水稻胚乳细胞表达体系的重组蛋白药物、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重组人白蛋白药品 [1] - 公司具有8个在研/上市产品,管线布局兼顾儿童群体及成年慢性病患者等,本次IPO拟募资24亿元,是重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后首家适用该标准过会的企业 [1][3] 超颖电子(上证主板) - 公司主营业务是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以汽车电子PCB为主,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显示、储存、消费电子、通信等领域 [3] - 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多阶HDI及任意层互连HDI汽车电子板量产能力的公司之一,与大陆汽车、法雷奥、博世、安波福等全球Tier1供应商及特斯拉等新能源车企有稳定合作 [3] - 本次IPO拟募资6.6亿元 [3] 西安奕材(科创板) - 公司是国内12英寸硅片头部企业,实现了国内一线晶圆代工厂和存储IDM厂大多数主流量产工艺平台的正片供货 [4] - 公司已成为国内主流存储IDM厂商全球12英寸硅片厂商中、国内一线逻辑晶圆代工厂中国大陆12英寸硅片供应商中供货量第一或第二大的供应商 [4] - 本次IPO拟募资49亿元 [4] 必贝特(科创板) - 公司是专注于创新药自主研发的生物医药企业,聚焦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 [4] - 公司研发管线中已有1款1类创新药产品BEBT-908获批上市,BEBT-209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BEBT-109已获准开展III期临床试验,另有5个产品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 [4] - 本次IPO拟募资20.05亿元 [4] 本周IPO上会公司概况 - 本周将有3家IPO首发上会,包括拟闯关科创板的优迅股份和昂瑞微,以及拟闯关创业板的天溯计量 [5] 优迅股份(科创板) - 公司专注于光通信前端收发电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光模组中,应用场景涵盖接入网、4G/5G/5G-A无线网络、数据中心、城域网和骨干网等领域 [5][6] - 本次IPO拟募资8.09亿元 [6] 昂瑞微(科创板) -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射频、模拟领域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主要从事射频前端芯片、射频SoC芯片及其他模拟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 [6] - 本次IPO拟募资20.67亿元 [6] 天溯计量(创业板) - 公司是一家全国性、综合型的独立第三方计量检测服务机构,主营业务为计量校准、检测、认证等专业技术服务 [6] - 公司客户涉及生物医药、汽车、新能源、轨道交通、能源电力、轻工日化、装备制造等国民经济多个领域,本次IPO拟募资4.24亿元 [6]
禾元生物:稻米造血开创者,国内首款重组人白蛋白已上市:——注册制新股纵览 20250924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4 19:15
公司估值与发行 - AHP得分剔除流动性溢价因素后为2.59分,位于科创体系总分42.6%分位,处于中游偏下水平[2][5] - 网下发行采取约定限售方式,A₁类限售期9个月且限售比例70%,A₂类限售期6个月且限售比例45%[2][5] - 假设市场以A₂类申购为主流,测算A₁类、A₂类、A₃类、B类中签率分别为0.1364%、0.0451%、0.0150%、0.0143%[2][6] 技术与产品优势 - 核心产品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HY1001)为全球首个水稻胚乳细胞表达体系的重组蛋白药物,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重组人白蛋白药品[2][11] - 水稻胚乳细胞表达平台(OryzExp)实现20-30g/kg糙米人白蛋白表达量,纯化技术平台(OryzPur)将纯度提升至99.999%以上[2][15] - HY1001适应症为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占人血清白蛋白整体市场规模约30%[2][12] 市场规模与竞争 - 中国人血清白蛋白药物市场规模2020年为258亿元,预计2030年达570亿元,20-30年复合增长率8.3%[2][12] - 进口产品占据人血清白蛋白市场六成以上份额,国内仅禾元生物重组人白蛋白药品获批上市[2][12] - 公司拥有8个在研/上市产品,HY1002和HY1003预计2027年上市[2][13] 生产与商业化 - 2025年种植药用水稻超9,000亩,匹配当前商业化生产需求[2][16] - 2023年建成年产10吨OsrHSA原液及制剂cGMP生产线,募投项目将新增年产120吨产能[2][16][17] - 已与国药控股、贝达药业等签订经销协议,布局全国30余省市销售网络[2][18] 财务与研发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速37.18%,归母净利润持续为负[24][27]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复合增速2.8%,小幅高于可比公司均值2.06%[2][29] - 2025年H1资产负债率达59.70%,低于可比公司均值但持续上行[36][42] 风险提示 - 公司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尚未盈利,短期内可能无法实现盈利[2][43] - HY1001需经历市场导入期,存在销售不及预期风险[2][43] - 药用水稻种植受气候等因素影响,可能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需求[2][44]
禾元生物(688765):注册制新股纵览 20250924:“稻米造血”开创者,国内首款重组人白蛋白已上市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4 17:59
投资评级 - 禾元生物AHP得分为2.59分和2.53分,分别位于科创体系AHP模型总分42.6%分位和43.3%分位,处于中游偏下水平 [7] 核心观点 - 禾元生物是全球"稻米造血"行业开创者,国内首款重组人白蛋白药品HY1001已于2025年7月获批上市,是全球首个水稻胚乳细胞表达体系的重组蛋白药物 [2][9][13] - 公司拥有8个在研/上市产品,管线布局覆盖儿童群体、成年慢性病患者等各年龄段,降低对单一领域依赖 [2][9] - 人血清白蛋白药物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258亿元增长至2030年57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8.3%,进口产品占六成以上份额,重组人白蛋白在安全性、供应稳定性和环保方面具显著优势 [2][14] - 公司采用水稻胚乳细胞表达体系,与普遍使用CHO表达体系的可比公司不同,目前仅有1个产品上市,研发管线进度相对落后 [2][23][25] 技术平台与生产能力 - 公司拥有水稻胚乳细胞生物反应器高效重组蛋白表达平台(OryzHiExp),实现20-30g/kg糙米人白蛋白表达量,突破底层核心技术 [2][17] - 重组蛋白纯化技术平台(OryzPur)通过1-3个层析步骤降低成本,将重组人白蛋白纯度提升至99.9999%以上,各项指标达国际药典标准 [2][17] - 2025年种植药用水稻超9,000亩,匹配当前商业化生产需求;2023年建成年产10吨OsrHSA原液及制剂cGMP智能化生产线 [2][18] - 募投"重组人白蛋白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年产120吨OsrHSA原液,2024年9月开工建设,投产后将实现药品大规模商业化生产 [2][19] 商业化进展 - HY1001适应症为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占人血清白蛋白整体市场规模约30% [2][13] - 商业化市场分院外和院内,进入医保目录前以院外市场为主,已与国药控股、贝达药业等签订经销协议,布局全国30余个省市区域销售网络,积极筹备医保目录谈判 [2][21] - 在研产品HY1002已完成Ⅱ期临床试验,HY1003已完成美国Ⅰ期临床试验,预计2027年上市 [2][15] 财务与可比公司比较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0.13亿元、0.24亿元、0.25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1.44亿元、-1.87亿元、-1.51亿元,营收复合增速37.18%,净利复合增速2.68% [27]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复合增速2.8%,小幅高于可比均值2.06%;2024年资产负债率43.37%,低于可比均值 [2][32][33][40] - 可比公司市值中位值248.99亿元,市研率(24年口径)中位值26.60倍,区间15.45~37.80倍 [2][23] 募投项目 - 募集资金用于重组人白蛋白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190,866.57万元)、新药研发项目(总投资79,369.00万元)和补充流动资金(10,000.00万元) [43][44]
2万亿城市科产融合暗号:“精准育苗”+组织创新,炸出超强创新生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18:28
禾元生物科创板上市 - 禾元生物成功通过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审议 成为科创板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后首家过会企业 [1] - 公司核心产品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HY1001)已完成国内III期临床研究 展现出与人血清白蛋白相当的疗效和良好安全性 [9] - 公司凭借全球领先的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平台(OryzHiExp) 将重组蛋白产量从传统mg级别提升至30g级别 [8][9] 武汉生物医药产业 - 禾元生物的成功标志着武汉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从"实验室到临床"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新跨越 [1] - 武汉正孕育着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核极 推动产业从"单点突破"迈向"全链聚合" [9] - 光谷生物城持续释放"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场景红利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6] 武汉新材料与新能源产业 - 启钠新能通过自动化生产线生产定制化钠离子电池正极产品 武汉已构建完整新材料产业链条 [1][3] - 武汉基金返投比例从1.5降至1 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通过资本宽容度换取创新容错率 [4] - 蔚来能源在武汉光谷新建制造中心 预计年内交付换电站约200座 明年最大产能达1500座 年产值逾20亿元 [5] 武汉半导体产业 - 九峰山实验室专注于氮化镓(GaN)和碳化硅(SiC)器件研发 成为国内首家具有完全自主碳化硅沟槽型MOSFET结构知识产权单位 [7][8] - 实验室推动光谷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集群崛起 吸引长飞先进、先导稀材等百亿级项目落地 [9] - "90后"工艺技术专家葛晓明牵头申请多项专利 参与首批沟槽型MOSFET器件晶圆下线 [8] 武汉人工智能产业 - 华科在校生主导研发的Manus智能体能独立理解复杂任务并自主完成全流程 [10] - 武汉部署20个行业领先水平的大模型 构建"1+5+500"应用场景体系 [14] - 2024年武汉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增长20%以上 [10] 武汉创新生态 - 武汉首创"陪跑式"创业机制 分层建立"幼苗层""青苗层""壮苗层"企业培育库 [3] - 完善政府基金容错机制 种子基金和天使基金分别允许最高80%和60%亏损 [4] - 环大学创新带汇聚81名领军人才和5000名青年人才 带动培育多家科技企业 [7] 武汉产业数据 - 2024年武汉五大优势产业合计营收增长13.2% 未来产业规模达480亿元 [10] - 武汉人才规模总量超450万人 每年吸引留汉来汉就业创业大学毕业生超30万人 [11] - 推动122个项目纳入国家"两重""两新"重点项目库 [14]
第五套标准重启!募资额缩水约11亿元,禾元生物上会胜算几何
北京商报· 2025-06-25 20:43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与禾元生物上会 - 禾元生物成为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后首家上会企业 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7月1日审议其首发事项 [1][3] - 公司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申报上市 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 主要业务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且市场空间大 [3]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要求医药企业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 [3] - 证监会近期发布《科创板意见》 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旨在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4] 公司基本情况与IPO进展 - 禾元生物是一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 以"稻米造血"技术闻名 拥有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平台 [1][3] - 公司建立了水稻胚乳细胞生物反应器高效重组蛋白表达平台和重组蛋白纯化技术平台 [3] - 公司科创板IPO于2022年12月29日获得受理 2023年1月19日进入问询阶段 目前已排队超两年半 [3] - 目前在审的第五套标准科创板IPO医药企业还有北芯生命、恒润达生、思哲睿、必贝特4家 [8] 募资调整与财务状况 - 公司将拟募集资金金额从35.02亿元下调至24亿元 减少约11亿元 [1][5][6] - 募资用途调整后 重组人白蛋白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拟投入16.58亿元 新药研发项目6.42亿元 补充流动资金1亿元 [6] - 公司2022-2024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8.81%、23.96%、43.37% 2024年大幅增加主要因新增借款用于日常经营和产业化建设 [6] - 公司表示2024年资产负债率虽提高但仍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较好 [6] 核心产品与财务表现 - 公司核心产品HY1001为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 预计为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重组人白蛋白药品 [7] - HY1001针对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适应症的国内I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 达到预设主要和次要临床研究终点 [7] - 该产品上市审评进展顺利 已完成大部分审评程序 预计将于近期获批上市 [7] - 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39.97万元、2426.41万元、2521.61万元 持续亏损 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44亿元、-1.87亿元、-1.51亿元 [7] 行业影响与展望 - 随着禾元生物获得上会机会 其他采用第五套标准的在审企业可能将于近期迎来新进展 [9] - 思哲睿、必贝特两家企业进展较快 目前已提交注册 北芯生命、恒润达生尚未获得上会机会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