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钙钛矿组件
icon
搜索文档
协鑫科技(03800):技术力量助推开拓新发展周期
国联民生证券· 2025-11-19 17:04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协鑫科技,给予“买入”评级 [6][15][20] 核心观点 - 协鑫科技业务聚焦新能源高新科技领域,已成长为多晶硅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以颗粒硅为核心、半导体硅、光伏硅片等协同发展的硅基产业体系 [4][12][17] - 公司颗粒硅产品质量快速提升,适配N型时代对硅料更高的品质需求,其低能耗低成本优势及低碳属性在行业供给侧调整期有望进一步凸显,助力公司穿越周期 [4][12][14][17] - 预计公司盈利将随行业景气度提升而改善,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7.2亿元、18.7亿元、29.4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并持续增长 [15][20][104] 行业分析 - 光伏行业处于需求增速阶段性放缓、供给规模高居不下的产业深度调整阶段,企业成本控制能力与技术研发水平的重要性凸显 [13][31][33] - 行业产能项目监管向低能耗水平倾斜,落后产能有望加速出清,预计光伏供需关系或将于2026年出现实质性改善,2027-2028年陆续恢复至合理水平 [13][39][40] - 颗粒硅渗透率未来有望继续提高,CPIA预测其市占率在2030年有望达到约24%,在竞争加剧阶段成本竞争力突出 [42][46] 公司竞争优势 - 颗粒硅生产端具备显著能耗优势,2025Q3现金成本降至24.16元/kg,远低于棒状硅,且降本速度显著快于棒状硅行业平均 [14][18][81] - 拉晶应用端性能优异,颗粒硅少子寿命表现占优,断线率等指标快速改进,已通过N型单晶验证,技术领先的硅片企业已实现100%颗粒硅量产应用 [14][18][58] - 终端需求契合“双碳”背景,公司颗粒硅单位碳排相对瓦克改良西门子法棒状硅降低约75%,低碳属性优势有望在碳关税等政策下凸显 [14][18][63] 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多晶硅业务已全面切换至颗粒硅赛道,2024年颗粒硅产量26.9万吨,同比增长16%,2021-2024年三年CAGR为235%,2025H1市占率达24.3% [18][72][74] - 钙钛矿产业化进度领先,GW级产线于2025年6月落成,商业化量产转换效率分别达19.04%(单结)和26.36%(叠层),有望引领行业步入新阶段 [25][70][78] - 受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影响,公司2024年营收151.0亿元,同比下滑55.2%,并出现亏损,但随着成本下降及行业供需改善,盈利空间有望修复 [93][94][103]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8.5亿元、195.0亿元、216.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6%、31.3%、10.8% [15][20][104] - 预计光伏材料业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14.5%、27.9%、31.1%,实现量利齐升 [19][103][105]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49.5倍、19.1倍、12.2倍 [16][106][108]
钙钛矿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
证券时报网· 2025-11-19 09:47
中信证券认为,考虑到在叠层领域的巨大效率优势和应用潜力,预计钙钛矿组件将在未来几年实现 从"1"到"10"的关键突破,2030年全球钙钛矿光伏组件的出货量有望达20GW左右,市场空间约200亿 元,对应2025年—2030年CAGR为243%。钙钛矿组件的快速发展也将拉动设备需求高速增长,预计 2030年钙钛矿组件领域设备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00亿元,对应2025年—2030年CAGR约74%,设备投资 需求也将在钙钛矿扩产周期中大幅释放。目前钙钛矿设备的国产化率不断提升,助力钙钛矿产业规模化 发展。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具备优异的电学和光学性能,以及更高的理论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被认为是最具应 用前景的下一代光伏电池技术。 该机构表示,2025年以来,极电光能、协鑫光电等多条准GW级钙钛矿产线投入量产,产品竞争力大幅 提升,钙钛矿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建议沿以下几条主线关注钙钛矿产业投资机会:1)钙钛矿电池组 件:推荐具有先发优势布局的钙钛矿头部企业及晶硅企业投资机会;2)钙钛矿设备:推荐价值量较高 的钙钛矿镀膜及激光等设备环节;3)钙钛矿辅材:建议关注目前价值量较高的TCO玻璃等环节。 ...
中信证券:建议关注钙钛矿组件及设备端的投资机会
证券时报网· 2025-11-19 08:19
人民财讯11月19日电,中信证券指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具备优异的电学和光学性能,以及更高的理 论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被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下一代光伏电池技术。2025年以来,极电光能、协鑫光 电等多条准GW级钙钛矿产线投入量产,钙钛矿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预计2030年全球钙钛矿组件出货 量或达20GW左右,市场空间约200亿元,对应2025—2030年CAGR超过200%;扩产周期也将刺激镀 膜、涂布、激光等设备需求大幅释放,建议关注钙钛矿组件及设备端的投资机会。 ...
申万宏源:钙钛矿助力光伏行业反内卷 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智通财经· 2025-11-14 14:49
行业背景与核心观点 - 光伏行业正积极推动反内卷 计划通过多晶硅收储等方式出清产能 但面临涉及公司多和资金需求大的挑战 [1] - 通过技术迭代出清产能是阻力更小的选择 钙钛矿技术凭借与晶硅技术的效率代际差 一旦量产可加速落后产能出清 帮助行业走出周期底部 [1] - 在光伏反内卷进程中 钙钛矿有望凭借效率优势更好地发挥产能迭代作用 [5] 钙钛矿技术优势 - 钙钛矿转换效率从2009年的3.8%提升至目前超过26% [2] - 协鑫光电在1米x2米尺寸组件上实现19.04%的转换效率 叠层组件在小尺寸上效率接近30% [2] - 隆基晶硅和钙钛矿叠层电池转换效率达33% 晶科能源TOPCon/钙钛矿实验室效率为34.22% [2]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研制出光电转换效率超过27%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衰减问题得到很好控制 [3] 商业化进程与产能建设 - 2025年极电光能和协鑫光电的GW级别产线分别落地投产 更多规划产能预计在2026年落地 [4] - 2025年10月29日 协鑫光电GW级产线首片2400mm×1150mm全尺寸钙钛矿组件正式下线 [4] - 通过效率和稳定性的平衡 有望加速钙钛矿的商业化量产 [4] 政策与市场环境 - 2025年10月28日央视财经栏目大篇幅报道钙钛矿未来发展空间 [5] - 2025年11月11日 工信部发布文件 在前沿材料中提及钙钛矿材料 在能源电子方向的中试平台建设中提及聚焦钙钛矿光伏电池、叠层光伏电池等先进光伏技术 [5] 相关投资标的 - 钙钛矿设备企业包括帝尔激光、捷佳伟创、京山轻机、西子洁能、奥来德、曼恩斯特、微导纳米 [6] - 钙钛矿组件企业包括杭州柯林、奥联电子、协鑫科技 [6] - TCO玻璃企业包括耀皮玻璃、金晶科技 [6] - 钙钛矿胶膜企业包括福斯特、海优新材、赛伍技术 [6]
昆山高新区推动工业投资提质增效
苏州日报· 2025-11-14 06:47
宏观经济指标表现 - 前三季度工业投资、进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资等5项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 [1]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上工业总产值等10项指标占昆山市比重进一步提升 [1] - 外贸进出口额达75.2亿美元,同比增长18.8% [2] - 实际使用外资2.2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 [2] 重大项目投资与建设 - 累计签约项目27个,计划总投资156.1亿元人民币 [1] - 10亿元人民币以上签约重大项目6个 [1] - 前三季度所有20个重大项目全部开工,累计完成投资39.6亿元人民币,完成年度计划的96.9% [3] - 昆山高端装备总部产业园规划建筑面积近33万平方米,总投资近40亿元人民币 [3] 重点产业项目进展 - 协鑫光电钙钛矿产业基地竣工投产,为首个GW级叠层组件生产基地,填补行业空白 [1] - 沪士电子总部及研发大楼、人工智能芯片高端印制线路板扩产项目奠基开工 [1] - 中科可控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化项目开工建设 [1] - 鼎鑫电子高端HDI等旗舰项目建成投产 [1] 外资企业投资动态 - 乐美包装自2014年落户后持续增资,2021年增资5000万美元,2023年增资1亿美元 [2] - 乐美包装计划持续投资约50亿元人民币,项目达产后昆山乐美产值可超百亿元人民币 [2] - 企业累计注册资金达1.95亿美元 [2] 产业园区与未来规划 - 昆山高端装备总部产业园采用创新"数据得地"模式配置用地 [3] - 产业园内8个优质企业制造研发总部项目同步推进,5家企业将于11月底申请竣工验收 [3] - 产业园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120亿元人民币,亩均税收超150万元人民币 [3] - 阳澄湖两岸科创中心研发总部二期、紫昆未来产业园、登云里基金小镇等重大项目在建设中 [3]
工信部发文加快钙钛矿中试平台建设,产业化加速设备商优先受益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1-13 11:01
政策支持与产业化进展 - 工信部发文加快建设钙钛矿中试平台,重点方向包括钙钛矿光伏电池和叠层光伏电池等先进光伏技术 [2] - 多家公司GW级产线逐步落地,京东方和极电光能的GW线已于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上半年投产 [2] - 协鑫光电GW线于10月29日实现首片组件下线,组件尺寸为2400×1150mm,在效率、稳定性及制造成本上实现突破 [2] - 纤纳光电发布2.88平方米大尺寸组件,功率达509.21W并获得TüV南德认证,标志着技术向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迈进 [2] - 2026年仁烁光能、宁德时代等厂商亦有望跟进GW线投产 [2] 设备市场价值与技术亮点 - 钙钛矿产业化初期设备价值量较高,单GW设备的价值量超过10亿元,100MW整线设备的报价在3-4亿元之间 [1][3] - 某泛半导体设备龙头提出钙钛矿/异质结叠层电池整线设备,技术亮点包括客制化产能设计、核心真空技术、前置印刷技术、设施设备化集成、喷墨打印、EAP INLINE布局以及光子烧结等先进工艺 [1][3] - 捷佳伟创近期中标一条主要用于300mmx300mm尺寸研发和生产的钙钛矿电池整线,提供包括玻璃清洗机、激光划刻设备、涂布设备、真空镀膜设备等 [3] 投资建议涉及的公司 - 研究报告推荐关注某泛半导体设备龙头和捷佳伟创 [3] - 建议关注的其他公司包括曼恩斯特、京山轻机、大族激光、帝尔激光、德龙激光、杰普特、奥来德等 [3]
论展结合、以展招商 深圳国家低碳城论坛亮点提前看
南方都市报· 2025-10-27 18:52
论坛核心信息 - 2025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家低碳城论坛于10月28日至29日在深圳国际低碳城举行,主题为“AI赋能城市绿色发展” [2] - 论坛采用“论展结合、以展招商”思路,策划了绿色低碳龙岗“主场展”“主场秀”活动和招商投资对接会 [2] - “湾区T台龙岗新秀”——2025深圳龙岗“三新三首”秋季发布会同期举行,通过三场“未来T台秀”沉浸式展示未来生活场景 [2] - 活动是低碳创新成果的展示窗口和产业转化平台,通过技术供需对接和招商活动,搭建政产学研金合作桥梁 [2] 新市政展区亮点 - 外展区打造全国首个城市级新市政能源系统实景沙盘,通过37家企业63个产品展示“新市政”体系 [3] - 沙盘以“电力、运力、飞力、算力”为核心支柱,构建“能量流、物质流、数据流”三流循环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操作系统 [3] - 新市政·智慧公园板块汇聚AI分类垃圾箱、LED路灯等产品,打造绿色智慧公共空间 [4] - 新市政·新型能源板块展示充电桩、氢氧一体机、钙钛矿组件、光伏围挡、光伏能源小屋等,构建从发电、储能、充电到应用的新型能源矩阵 [4] - 新市政·环卫换电板块呈现换电垃圾车、清扫机器人、能源管理系统等产品,展现城市环卫能源革新与智能化升级 [4] - 新市政·无人物流板块展示AGV、潜伏顶升AGV、无人车等产品,勾勒地面智能配送网络 [4] - 新市政·低空经济板块亮相巡检无人机、挂载无人机等产品,拓展城市低空经济可能 [4] 未来家展区亮点 - 内展区构建“绿色低碳未来家”,汇聚44家企业72款绿色低碳创新产品,分为四大体验场景 [5] - 龙岗未来家·All in AI场景展示具身机器人,演绎AI多智能体的高难度协同与控制能力 [5] - 龙岗未来家·4T for Home场景汇集悬浮显示、光场屏、全屋智能系统、空气净化器等产品,定义未来数字家庭的绿色智能生态 [5] - 龙岗未来家·低碳龙岗范场景展示OLED屏、循环智造设备、飞天屏、“好房子”展厅、可再生材料等,展现绿色制造与智能建造硬实力 [5] - 龙岗未来家·龙岗好物板块呈现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光子芯片、AI耳机等产品,融合科技、文化与低碳理念 [5] 招商与产业转化 - 10月28日下午举办“2025深圳市绿色低碳产业专场招商推介会”,主题为“深植低碳·圳企共荣” [6] - 活动包括招商推介、《新市政绿色智能体系建设白皮书》发布、重大项目签约等环节 [6] - 活动构成“展览+招商”双轮驱动,展现龙岗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 [6]
深度丨光伏组件退役回收行业遇“饥荒”,小作坊、贵金属贸易商争抢货源 乱局何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17:56
行业市场前景与规模 -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预测中国退役光伏组件规模到2030年达150万吨 2040年达700万吨 2050年突破2000万吨 [1] - 在提早退役场景下 2030年国内光伏回收累计市场规模预计达260亿元 2050年将突破4200亿元 [1] - 2024年全国报废光伏组件量约8万吨 但正规回收企业产能已远超实际退役量 例如瑞赛环保一家已具备2万吨/年产能 加上在建产能短期将达4万吨/年 [2] 当前行业发展困境 - 行业面临产能闲置与货源短缺的双重困境 具备资质的组件回收企业难以满产 [1][2] - 退役组件货源问题为核心难题 2025年报废量预计不及2024年的8万吨 原因包括组件生产企业开工率不高及地面电站建设节奏放缓 [2] - 集中式光伏电站退役组件作为国有资产 因残值评估难和运输成本高导致货源难以释放 [4] - 小作坊高价抢货扰乱市场 其无环评资质且环保成本几乎为零 通过煅烧方式提取金属造成污染 [10] 主要货源构成 - 当前回收企业主要货源包括自然灾害损毁组件 组件生产企业的残次品 工商业屋顶光伏技改淘汰件及电站安装损耗件 但总量有限 [5] - 分布式光伏市场成为补充货源 2024年"两新"政策推出后 民营企业出售退役组件的积极性显著高于央国企 [4] 回收技术与路径 - 行业形成"梯次利用+拆解再生"双重路径 对品相完整发电量达标的退役组件优先选择梯次利用出口到亚非拉国家 [5] - 对于损坏或性能不达标的组件进行拆解回收 瑞赛环保掌握高压射流研磨法和高温热解法两条核心技术路线 热解法年处理量达2万吨 综合回收率96% [6] - 天合光能核心技术集中在层压件拆解 采用高效环保试剂 其电池片提银提硅回收率分别达98.6%和97.5% [7] 再生材料市场与经济性 - 拆解获得的再生料中玻璃占组件重量70% 但其价格从约1300元/吨跌至目前380元/吨 [9] - 组件中银重量占比约4‰ 当前银价处于高位是回收企业主要利润来源之一 铝边框重量占比17%可直接回收再利用 [9] - 原生多晶硅价格不足50元/kg时回收硅料只能流向金属硅企业 当原生多晶硅价格达到90元/kg时回收硅料回流光伏产业才具经济价值 [9] 市场乱象与价格波动 - 小作坊及部分跨界贵金属贸易商涌入市场抢货 将层压件回收价从过去约450元/吨推高至1050元/吨 [11] - 行业缺乏统一回收价格标准 定价主要依据铝边框厚度尺寸估算铝价值 及根据组件参数测算银含量 [9] 政策与标准化建议 - 建议建立全生命周期溯源平台 利用组件唯一生产编码记录从生产到回收的全过程信息 [12] - 建议由工信发改环保等部门联合制定白名单准入标准 央国企处置退役组件时优先选择白名单企业 [12] - 建议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排查非法拆解点 并健全"收集—运输—拆解—再生"全产业链体系明确各环节责任主体 [12]
向“新”发力 向“质”前行——走进江浙沪三地民企,感受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人民日报· 2025-09-25 13:46
政策赋能与营商环境优化 - 苏州打造民营企业之家,启动百家民企供应链沙龙对接系列活动,汇集125家企业提供的148项优质产品与服务,推动产业链合作 [1] - 苏州拥有民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618家,民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87家 [2] - 上海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建立重点企业服务群、拓展国际商会合作支持企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西井科技无人重卡搭载原创自动驾驶技术走进28个国家和地区 [2] - 浙江推出“三张清单”和“三项机制”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开展“亲清直通”暖企惠企行动,举办政企恳谈会260余场次,收集反馈问题234个 [3] 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 - 新华三集团提供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其智能工厂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年服务器产量50万台,一个班次仅需不到80人,AI可自行监管以往需工程师紧盯的工作 [2] - 杭州云深处科技四足机器人“绝影X30”实现电力巡检、应急消防商业化应用,占据国内85%的电力巡检市场份额,自主研发一体化关节功率密度达国际领先水平 [5] - 苏州绿的谐波攻克谐波减速器技术难题,传动误差控制在10弧秒以内,打破国外垄断 [6] - 思必驰牵头成立长三角语言计算创新联合体,整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资源,为智能语音技术在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支持 [7] 产业生态与产业链融合 - 苏州市吴中区集聚上千家机器人产业上下游企业,覆盖从关键零部件研发到整机制造的全产业链环节,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 [6] - 长三角创新联合体推动企业与高校进行人才联合培养,通过学术交流、实习实训加强人才合作 [7] - 万事利集团推动“丝绸+文化+科技”融合,AI大模型几秒可设计生成丝巾,活性免水洗印染一体机2小时即可完成1米长面料印染 [8]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 万事利在浙江衢州开化县探索“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帮扶模式,1500亩黄金茧养殖基地带动近千户农民家门口就业,蚕农年收入增长超30% [8] - 联影集团放弃传统产品优化方案,直接冲刺高精尖医疗影像设备,已推出多项高端医疗装备,服务国内外1万多家医疗机构 [8] - 杭州纤纳光电实现平方米级钙钛矿组件的稳定批量生产 [9] - 浙江实施浙商青蓝接力工程,打造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人才库,开展新老企业家“传承对话”等活动 [10]
向“新”发力 向“质”前行 ——走进江浙沪三地民企,感受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人民日报· 2025-09-24 05:52
政策赋能与营商环境优化 - 苏州打造“企业+”工作矩阵,汇集125家企业提供的148项优质产品与服务,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1] - 上海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建立重点企业服务群、拓展国际商会合作等多措并举,支持企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2] - 浙江推出“三张清单”和“三项机制”,举办“亲清直通·政企恳谈会”260余场次,收集反馈问题234个,以高水平政策机制保障一流营商环境[3] - 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杨轶清认为,浙江“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理念形成了“企业主导创新、政府保障生态”的创业环境[3] 企业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 - 西井科技无人重卡搭载原创自动驾驶技术,从单一物流场景拓展至海港、空港、智慧工厂等场景,业务已覆盖28个国家和地区[2] - 新华三集团提供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其智能工厂年服务器产量达50万台,一个班次仅需不到80人,由AI自行监管[2] - 云深处科技四足机器人“绝影X30”已在广东东莞变电站、新加坡电网等场景落地,占据国内85%的电力巡检市场份额,其自主研发的一体化关节功率密度达国际领先水平[5] - 绿的谐波攻克谐波减速器技术难题,将传动误差控制在10弧秒以内,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6] 产业链协同与产学研融合 - 苏州市吴中区集聚上千家机器人产业上下游企业,覆盖从关键零部件研发到整机制造的全产业链环节[6] - 思必驰牵头成立“长三角语言计算创新联合体”,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科沃斯机器人、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等,为智能语音技术在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7] - 创新联合体推动企业与高校进行人才联合培养,通过学术交流、实习实训等方式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7] 企业社会责任与产业升级 - 万事利集团推动“丝绸+文化+科技”融合,其AI大模型可在几秒内设计生成独一无二的丝巾,活性免水洗印染一体机使1米长面料2小时即可完成印染[8] - 万事利在浙江衢州开化县探索“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帮扶模式,1500亩黄金茧养殖基地带动近千户农民在家门口就业,蚕农年收入增长超30%[8] - 联影集团放弃对传统产品优化升级,专注研发高精尖医疗影像设备,现已推出多项高端医疗装备,服务国内外1万多家医疗机构[8] - 纤纳光电携手两所高校实现平方米级钙钛矿组件的稳定批量生产,公司联合创始人通过加入浙江省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及时获取政策信息并增强发展信心[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