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化合物及衍生品

搜索文档
天齐锂业20250507
2025-05-07 23:20
纪要涉及的公司 天齐锂业、SQM、雅宝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情况**:2025年第一季度天齐锂业扭亏为盈,营业总收入25.84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102.68%,归母扣非净利润4442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52亿元,现金流稳健,经营具韧性[2][3] - **业绩改善原因**:优化供应链管理,缩短锂矿定价周期,减弱定价机制错配影响;国内新购锂辉石入库及库存锂精矿消化,化学级锂精矿成本接近最新采购价;自产工厂产能爬坡和技术改造,推动锂化合物及衍生品产销量同比增长[2][4][5] - **SQM影响**:SQM税务争议裁决影响已在2024年度确认,彭博社预测其2025年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天齐锂业确认的对SQM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增长,对利润有积极影响[2][6] - **采购价格及确定方式**:从泰利森采购锂矿价格约700 - 750元,基于亚洲金属网等四家机构上月数据加权平均,并给予股东折扣[2][7] - **锂矿价格波动影响**:近期锂矿价格从4月的75000元跌至66000元左右,期货价格约65000元,格林布什矿山成本有优势,现金成本变化不大,公司库存均价降至700 - 800元左右[8] - **库存采购成本**:之前库存均价约1000美元,目前降至700 - 800元左右,加权平均后接近当前市场采购价格[9] - **锂产业链收益**:虽锂产业链盈利有限,但泰利森矿山成本低,约300多澳元,加上卖矿收益整体仍有盈利[10] - **销售策略及长单定价**:以长单为主,与下游客户关系良好,长单定价参考SCM价格并随市场调整折扣,今年折扣较少[13] - **未来生产预期**:整体生产稳中有升,2026年新项目爬坡后预计产量显著增加,有望达50%以上增幅[18] - **行业挑战与机遇**:2025年锂价低但国内生产稳步推进,泰利森成本优势明显,37号项目稳定推进,不过行业亏损加剧,可能成为出清年[21] - **锂价下跌影响**:引发业内矛盾心理,加速市场出清利于成本优势企业,但也带来恐慌情绪,企业关注价格走势并准备应对[22] - **固态电池进展**:在固态电池领域积极布局,硫化锂进入产业化阶段并向下游客户提供样品,拥有第四代湿法回收技术[30] - **公司战略**:坚持渗透上游、夯实上游、做强中游、渗透下游方针,2025年内部讨论更多集中在加强下游战略[33] - **锂价看法**:更看重长远需求和前景,近期锂价受供需和外部因素影响,价格下跌或致行业洗牌,利于过剩产能出清,公司凭借成本优势关注长远发展[3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锂精矿库存**:盐库存7000多吨,相当于不到一个月的锂精矿库存,2025年一季度产销同比增长,销售顺畅无积压[12] - **去年锂辉石库存及今年出货量**:去年底锂辉石库存约30万吨,比前年减少,计划加速代工消耗部分库存,今年出货量预计稳步增长,实际销量根据市场调整[15] - **泰利森矿山产量及成本**:今年预计产量不多,CC 73项目10月出第一批金矿产 品,产能爬坡时间长,ITO报告显示一季度成本略提高,整体生产预期良好[16] - **雅宝公司采购态度**:按股权比例分成采购,未表示不想要矿石[17] - **奎纳纳一期项目进展**:2025年1月技术改造后产量提升,但产能利用率未达预期,公司协商推进项目爬升[19] - **国内锂矿生产情况**:处于满产状态,总产量接近10万吨,各厂商生产情况不同,加工费大致可控制在2万元以内[20] - **期货交易准备**:已做好开展期货交易准备,包括团队组建和授权,因价格不理想等待时机,具备期货交割仓库资质[24] - **错那拉铜矿项目进展**:处于建设前期阶段,2025年无法投产,科研未完成,预计2026年或后年出矿[25] - **SQM新进展**:获智利当地反垄断批准,协议未完全生效,未来三年配额问题在谈判中[26] - **SQM分红政策**:2025年分红政策与往年变化不大,按收益30%分红,是否额外分红根据实际情况和公司发展决定[27][28] - **SQM成本控制**:2024年成本控制较好,2025年预计成本下降,提升盈利能力,待一季度业绩公布确认[29] - **生产检修安排**:春节未安排检修,每年有一次常规检修,年初预算已考虑,不影响生产目标,具体时间未确定[35]
“锂电双雄”一季度业绩公布,为何天齐锂业率先扭亏?
新浪财经· 2025-05-06 11:41
公司业绩表现 - 天齐锂业2024年一季度营收25.84亿元(同比-0.02%),净利润1.04亿元(同比扭亏,上年同期亏损38.97亿元)[1] - 赣锋锂业2024年一季度营收37.72亿元(同比-25.43%),净亏损3.56亿元(亏损同比收窄,上年同期亏损4.39亿元)[1] - 天齐锂业2024年全年营收130.63亿元(同比-67.75%),净亏损79.05亿元(创上市以来最高亏损)[2] - 赣锋锂业2024年全年营收189.06亿元(同比-42.66%),净亏损20.74亿元(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2] 业绩变动原因 - 天齐锂业扭亏主因:锂精矿定价周期缩短导致成本错配减弱、自产工厂爬坡及技改推动产销量增长、SQM投资收益同比增加、奎纳纳工厂减值计提完毕[4] - 赣锋锂业未披露具体亏损原因,但提及锂价处于底部区域概率较大[5][6] - 赣锋锂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5.71亿元(同比-1422.07%),主因锂价下跌及票据贴现规模控制导致现金回笼减少[8] 行业供需与价格 -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跌破7万元/吨(4月30日均价6.79万元/吨,较年初跌超9%)[8] - 当前价格已低于部分锂盐厂成本,锂矿与碳酸锂价格倒挂持续近半年[8] - 行业供给过剩持续,2025年国内锂盐大厂集中投产,预计寒冬延续至2027年[9] - 历史价格波动:2022年碳酸锂峰值近60万元/吨,当前价格较最高点跌幅超88%[7] 公司战略差异 - 天齐锂业聚焦"上游资源+中游加工":实现100%锂自供,格林布什矿为全球成本最低锂辉石矿山,垂直一体化模式降低加工成本[10] - 赣锋锂业布局锂电池制造:2024年锂电池业务营收占比31.19%(同比+7.81个百分点),但储能电芯产能利用率不足35%[11][12]
周期错配“时间差风险”得以修复 天齐锂业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04亿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4-30 18:42
公司业绩 - 天齐锂业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84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1] - 业绩回暖主要由于泰利森锂精矿定价机制与锂化工产品销售定价机制周期错配影响大幅减弱,生产成本中耗用的化学级锂精矿成本贴近最新采购价格 [1] - 自产工厂爬坡及技改推动锂化合物及衍生品产销量同比增长,联营公司SQM一季度业绩预计同比增长,确认的相关投资收益同比增长 [1] 公司战略与管理 - 锂矿定价周期与锂化工产品销售周期错配问题明显缓解,体现企业内部管理优化和产业链"时间差风险"主动修复 [2] - 通过自产工厂产能爬坡和技术改造提高产量,展现制造端持续精进能力,海外联营资源战略价值在报告期内充分体现 [2] - 公司采用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实现原材料100%自给自足,最大化降低原材料成本,结合领先的锂化合物生产加工水平实现利润空间合理最大化 [3] 行业动态 - 2025年一季度锂行业公司业绩呈现向好态势,藏格矿业、永兴特材、融捷股份实现盈利,赣锋锂业净利润同比减亏 [2] - 锂价预计在2025年处于窄幅震动状态,企业成本控制和创新能力是决定盈利水平的重要因素 [2] - 2025年锂价预计在5万元/吨至9万元/吨区间震荡,上半年受库存压制和需求淡季影响价格可能承压,下半年需求季节性改善或带动价格小幅反弹 [3] 行业前景 - 锂行业高成本产能面临出清风险,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增长空间将继续带动锂需求增长 [3] - 行业竞争将更加注重资源禀赋、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拥有优质资源和低成本优势的企业将在行业洗牌中占据有利地位 [3] - 公司未来将继续依托垂直一体化产业链优势,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工艺技术水平,深化与上下游合作,制定灵活经营管理策略应对锂价波动 [3]
太突然!巨亏79亿,29万人踩雷!85后女儿接班仅1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7 20:25
核心观点 - 天齐锂业2024年业绩大幅下滑,营收130.6亿元同比下降67.8%,归母净亏损79.05亿元,主要受锂产品价格下跌、成本倒挂、资产减值及汇兑损失等多重因素影响 [2][5][6][12][13] - 公司市值从2022年高峰2200亿元缩水至509亿元,蒸发近八成 [15][16][17] - 行业周期性波动显著,锂产品从小众转向大宗商品,国际市场变化超出预期 [1][17][2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3.06亿元同比下降67.75%,归母净利润-79.05亿元同比下滑208.32% [5] - 锂矿毛利率63.71%同比下降26.73个百分点,锂化合物毛利率35.21%同比下降38.64个百分点 [8] - 资产减值损失达21.14亿元,其中在建工程减值13.3亿元,存货跌价损失6.95亿元 [12] - 财务费用8.99亿元同比激增5503.69%,主要因汇兑损失增加 [13] 业务结构 - 采选冶炼行业收入49.78亿元同比下降81.7%,占比降至38.11%;化学原料及制品收入80.75亿元同比下降39.24%,占比提升至61.81% [9] - 参股公司SQM亏损28.85亿元,导致投资收益-8.4亿元 [10] - 控股子公司泰利森与公司锂盐定价机制导致成本倒挂 [6] 股东与市值 - 截至2025年3月10日股东户数29.52万户,较2月28日减少0.69%,户均持股市值16.55万元 [1] - 股价从2022年130元跌至30.99元,总市值缩水1691亿元 [16][17] 管理层与战略 - 85后董事长蒋安琪接班后推动销售长单大单增加,管理体系升级 [20] - 未来战略聚焦:巩固原料优势(如雅江措拉锂矿)、扩张基础锂盐产能、布局上下游机会 [20] - 控股股东承诺36个月内优先向公司转让相关矿权及资产 [21]